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强磁场控制过共晶铝硅合金的凝固组织 被引量:25
1
作者 王强 王春江 +1 位作者 庞雪君 赫冀成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68-576,共9页
研究了静磁场和梯度磁场的强度和方向对Al-15.7%Si合金宏观和微观凝固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磁场条件下,从过共晶合金中析出的初晶硅粒的分布状况和共晶硅的形态和密度有显著不同.通过改变磁感应强度和磁场梯度的大小和方向可... 研究了静磁场和梯度磁场的强度和方向对Al-15.7%Si合金宏观和微观凝固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磁场条件下,从过共晶合金中析出的初晶硅粒的分布状况和共晶硅的形态和密度有显著不同.通过改变磁感应强度和磁场梯度的大小和方向可有效控制初晶硅的分布;合理控制强磁场的操作参数可达到细化铝硅共晶体的目的.强磁场的磁化力和洛伦兹力通过控制初晶硅颗粒迁移行为来改变其在合金基体中的分布状态,通过影响凝固过程中的对流现象改变合金的凝固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金属基复合材料 强磁场 AL-SI合金 凝固过程
下载PDF
硼元素对Fe-6.5%(质量分数)Si合金力学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潘丽梅 金吉男 +4 位作者 林均品 王建国 王艳丽 林志 陈国良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83-685,共3页
 含Si约6.5%(质量分数)的Fe Si合金具有优异的软磁性能,但由于其室温脆性差而难以通过常规的冷轧工艺加工成薄板。本文研究了微合金化元素-硼对铸态Fe 6.5%(质量分数)Si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以及该合金薄板在不同温度下拉伸的力学性能...  含Si约6.5%(质量分数)的Fe Si合金具有优异的软磁性能,但由于其室温脆性差而难以通过常规的冷轧工艺加工成薄板。本文研究了微合金化元素-硼对铸态Fe 6.5%(质量分数)Si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以及该合金薄板在不同温度下拉伸的力学性能,并观察了拉伸断口形貌。结果表明,硼元素的添加使得该铸态合金晶粒细化,从而提高了该合金的塑性。Fe 6.5%(质量分数)Si合金薄板在不同温度下的拉伸结果表明,室温延伸率达到6.4%,500℃延伸率达最大值(32.96%),明显高于600℃时的延伸率,原因是600℃处于B2和DO3两相区,在温度600℃下发生了DO3相到B2相的转变,使得B2相有所增加。B2相的增加降低了Fe 6.5%(质量分数)Si合金的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6.5%(质量分数)Si合金 延伸率 解理断口
下载PDF
电磁力场下初生富铁相在Al-Si熔体中的运动速度 被引量:12
3
作者 许振明 李天晓 +1 位作者 张雪萍 周尧和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68-671,共4页
采用物理模拟方法确定了 Re=1~ 1 0的阻力系数经验公式 .经理论分析建立了在电磁力场作用下 Al- Si熔体中初生富铁相的运动方程 ,得出初生富铁相的运动速度随着电磁力 (f )和初生富铁相的粒径的增加而增加 .在电磁力场下 ,初生富铁相... 采用物理模拟方法确定了 Re=1~ 1 0的阻力系数经验公式 .经理论分析建立了在电磁力场作用下 Al- Si熔体中初生富铁相的运动方程 ,得出初生富铁相的运动速度随着电磁力 (f )和初生富铁相的粒径的增加而增加 .在电磁力场下 ,初生富铁相的运动速度与重力沉降速度比 (ζ)随 f增加而增加 ,当 f=0 .2 MN/m3时 ,ζ=7~ 1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力场 初生富铁相 运动速度 铝-硅合金
下载PDF
电磁分离降低铝硅合金中铁含量 被引量:15
4
作者 李天晓 许振明 +2 位作者 张雪萍 孙宝德 周尧和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64-667,共4页
利用电磁分离法去除铝熔体中初生富铁相 ,以降低合金中铁含量 ,并在自制电磁分离实验装置上对 Al- 1 2 % Si- 1 .1 % Fe- 1 .2 % Mn熔体进行连续电磁分离 .结果表明 ,经过一次电磁分离使熔体中 >1 0μm的初生富铁相全部去除 ,铁含量... 利用电磁分离法去除铝熔体中初生富铁相 ,以降低合金中铁含量 ,并在自制电磁分离实验装置上对 Al- 1 2 % Si- 1 .1 % Fe- 1 .2 % Mn熔体进行连续电磁分离 .结果表明 ,经过一次电磁分离使熔体中 >1 0μm的初生富铁相全部去除 ,铁含量从 1 .1 3 %降低到 0 .6 7% ,而处理后的合金重熔凝固后仍然形成大量初生富铁相 ,再次进行电磁分离处理则使铁含量进一步降低到 0 .41 % .Fe在铝熔体中扩散和富铁相的凝固特性决定了需要两次以上电磁分离才能有效地降低合金中铁含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硅合金 电磁分离 铁含量
下载PDF
高温合金Al-Si涂层抗高温氧化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杨世伟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6-68,86,共3页
采用热扩散的方法 ,在K4 38高温合金表面制备了Al Si涂层。经 10 0 0℃× 5 0 0h高温氧化性能试验结果表明 ,K4 38镍基高温合金表面的涂层 ,在高温氧化过程中已转变成致密完整的α Al2 O3氧化层和富铝的 β NiAl和富镍的β NiAl化... 采用热扩散的方法 ,在K4 38高温合金表面制备了Al Si涂层。经 10 0 0℃× 5 0 0h高温氧化性能试验结果表明 ,K4 38镍基高温合金表面的涂层 ,在高温氧化过程中已转变成致密完整的α Al2 O3氧化层和富铝的 β NiAl和富镍的β NiAl化合物层 ,与基体金属的粘附性良好。Al Si涂层中Si元素的扩散和合理分布能有效的抑制β相的生长 ,延长涂层的退化速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合金 AL-SI涂层 高温氧化
下载PDF
锂离子蓄电池高容量硅基负极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樊丽萍 王成扬 +2 位作者 时志强 郭红宇 刘秀凤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28-631,共4页
硅基材料是新一代高容量锂离子蓄电池负极材料的典型代表,近年来已成为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热点之一。综述了单质硅、硅-金属合金以及硅-碳复合材料作锂离子蓄电池负极材料最新研究成果,并对其今后研究和应用前景作了展望。纳米级硅薄... 硅基材料是新一代高容量锂离子蓄电池负极材料的典型代表,近年来已成为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热点之一。综述了单质硅、硅-金属合金以及硅-碳复合材料作锂离子蓄电池负极材料最新研究成果,并对其今后研究和应用前景作了展望。纳米级硅薄膜具有大于3500mAh/g的超高可逆容量,有望用于微型锂离子蓄电池;硅-金属合金材料的研究正在由单相搀杂向多相搀杂的方向转移;而硅-碳复合材料能有效抑制硅的体积变化,在发挥高放电容量的同时能保持良好的循环特性,很有可能成为规模化生产的新一代负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蓄电池 高容量 单质硅 硅-金属合金 硅-碳复合材料
下载PDF
铸造共晶铝硅合金中析出相对断裂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恩睿 惠希东 +1 位作者 王建国 谷凤龙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508-1515,共8页
通过对铸造共晶Al-Si合金断口及析出相的分析研究了拉伸过程中基体内析出相的断裂特点.结果发现:拉伸过程中基体内初、共晶硅以穿晶断裂为主,这与颗粒内部存在的结构缺陷有关;直径小于2.0μm的初晶硅能够抑制二次裂纹的扩展.块状富铁相... 通过对铸造共晶Al-Si合金断口及析出相的分析研究了拉伸过程中基体内析出相的断裂特点.结果发现:拉伸过程中基体内初、共晶硅以穿晶断裂为主,这与颗粒内部存在的结构缺陷有关;直径小于2.0μm的初晶硅能够抑制二次裂纹的扩展.块状富铁相表现出穿晶断裂特点,鱼骨状富铁相中的微裂纹沿一次枝晶轴向生长.富铜相对裂纹扩展具有强烈地偏折作用;以富铁相为核心析出的富铜相能抑制富铁相中微裂纹的形成.提高合金中Cu含量可以降低富铁相的有害作用,改善合金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硅合金 共晶 析出相 微裂纹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Cu-3.2Ni-0.75Si合金时效析出行为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张旦闻 刘宏昭 +1 位作者 董企铭 刘平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8-32,共5页
利用透射电镜研究了Cu 3 2Ni 0 75Si合金在不同温度时效时的组织转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调幅分解是其时效相变过程失稳方式之一。发生调幅分解存在一临界温度TR(4 5 0~ 5 0 0℃ ) ,当时效温度低于TR 时 ,合金的时效分解经历调幅分... 利用透射电镜研究了Cu 3 2Ni 0 75Si合金在不同温度时效时的组织转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调幅分解是其时效相变过程失稳方式之一。发生调幅分解存在一临界温度TR(4 5 0~ 5 0 0℃ ) ,当时效温度低于TR 时 ,合金的时效分解经历调幅分解、有序化等一系列亚稳过程后 ,最终析出平衡相δ Ni2 Si。当时效温度高于TR 时 ,过饱和固溶体中直接分解形成δ Ni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合金 时效 调幅分解 析出相
下载PDF
Modifying agent selection for Al-7Si alloy by Miedema model 被引量:3
9
作者 Zhong-wei Chen Cui-ying Ma Pei Che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2期131-135,共5页
To determine the modifying agents for Al-7Si alloys, microstructure observation and mixing enthalpy analysis using Miedema model for Al-7Si alloy with additions of different rare earth elements were performed, and the... To determine the modifying agents for Al-7Si alloys, microstructure observation and mixing enthalpy analysis using Miedema model for Al-7Si alloy with additions of different rare earth elements were performed, and the effects of rare earth elements on the modifica-tion of eutectic silicon morphology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of mixing enthalpy analysis show that these four rare earth elements, La, Sm, Pr, and Ce, which have the large negative mixing enthalpies with Si, can be selected as modifying agents for eutectic silicon morphology. The element with the largest negative mixing enthalpy is Ce. Furthermore, the microstructures indicate that these four elements can effec-tively modify the eutectic (α)Al-Si crystals in Al-7Si alloy, and the most effective one is also Ce.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results show that the eutectic temperature depressions due to the additions of modifying agents are the important reasons for the modification of eutectic (α)Al-Si cryst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uminum alloys silicon alloys modifying agents rare earth elements microstructure ENTHALPY
下载PDF
铝硅合金中的六角形铁相 被引量:5
10
作者 印飞 杨江波 孙宝德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77-480,共4页
研究了亚共晶成分的铝硅合金 Al- 4% Si- 2 % Fe- 1 % Mn中铁相形态与熔体处理的关系 ,发现六氯乙烷精炼强烈促进初生α铁相的产生 .在未经精炼处理时 ,合金微观组织中的铁相基本呈发达的树枝状 ,只有少量为初生汉字状铁相 .用六氯乙烷... 研究了亚共晶成分的铝硅合金 Al- 4% Si- 2 % Fe- 1 % Mn中铁相形态与熔体处理的关系 ,发现六氯乙烷精炼强烈促进初生α铁相的产生 .在未经精炼处理时 ,合金微观组织中的铁相基本呈发达的树枝状 ,只有少量为初生汉字状铁相 .用六氯乙烷精炼后 ,合金的组织中开始出现大量六角形的初生相 .这种六角形铁相的形貌受冷却速度的影响较大 .在精炼以后对合金长时间保温对该六角形铁相的出现和形态没有影响 .由六氯乙烷精炼导致合金中大量六角形初生 α铁相出现 ,可能是六氯乙烷精炼提高了 α铁相的形核温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硅合金 精炼 微观组织 六角形铁相 α铁相 金相结构
下载PDF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an Al–Ti–Cu–Si brazing alloy for SiC–metal joining 被引量:1
11
作者 Chun-duo Dai Rui-na Ma +2 位作者 Wei Wang Xiao-ming Cao Yan Y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5期557-565,共9页
An Al–Ti–Cu–Si solid–liquid dual-phase alloy that exhibits good wettability and appropriate interfacial reaction with SiC at 500–600°C was designed for SiC–metal joining. The microstructure, phases, differe... An Al–Ti–Cu–Si solid–liquid dual-phase alloy that exhibits good wettability and appropriate interfacial reaction with SiC at 500–600°C was designed for SiC–metal joining. The microstructure, phases, differential thermal curves, and high-temperature wetting behavior of the alloy were analyzed us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and the sessile drop metho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76.5Al–8.5Ti–5Cu–10Si alloy is mainly composed of Al–Al2Cu and Al–Si hypoeutectic low-melting-point microstructures (493–586°C) and the high-melting-point intermetallic compound AlTiSi (840°C). The contact angle, determined by high-temperature wetting experiments, is approximately 54°. Furthermore, the wetting interface is smooth and contains no obvious defects. Metallurgical bonding at the interface is attributable to the reaction between Al and Si in the alloy and ceramic, respectively. The formation of the brittle Al4C3phase at the interface is suppressed by the addition of 10wt% Si to the alloy. © 2017,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and Springer-Verlag Berlin Heidelber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loys Aluminum copper alloys Ceramic materials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INTERMETALLICS Joining Melting point Metals Microstructur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ilicon silicon alloys silicon carbide Soldering alloys Titanium alloys WETTING X 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下载PDF
WIDE-BAND LASER CLADDING: WEAR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A Ni-BASED ALLOY
12
作者 Pan, Q.Y. Huang, W.D. +3 位作者 Li, Y.M. Lin, X. Zhou, Y.H. Yang, X.C.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English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1997年第5期445-452,共8页
A novel wide-band laser cladding system, with high rate of cladding, has been developed in the present work. The system mainly consisted of a 5kW CO2 laser, an automatic powder feeder and a wide-band scanning rotativ... A novel wide-band laser cladding system, with high rate of cladding, has been developed in the present work. The system mainly consisted of a 5kW CO2 laser, an automatic powder feeder and a wide-band scanning rotative polygon mirror which can produce a linear or rectangular focused laser beam. Using this system, a Ni-Cr-Si-B alloy powder was cladded on the surface of type 321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 in order to improve its wear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The pitting corrosion, high temperature oxidation and wear tests were conducted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properties of the laser cladded layer.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cladded layer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adhesive wear and pitting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the substrate. Moreover, the cladded layer exhibited good oxidation resistance, which is almost the same as that of GMR-235D Ni-based superallo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RON Chromium alloys Cladding (coating) Laser applications Nickel alloys silicon alloys Wear resistance
下载PDF
NEWLY-DEVELOPED AND CHEAP NANOCRYSTALLINE Fe-Cu-Nb-Mo-Si-B ALLOYS FOR SWITCHING MODE POWER SUPPLY
13
作者 Zhang, Y.Z.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English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1997年第6期489-494,共6页
The synthetical soft magnetic properties were reported for newly-developed nanocrystalline Fe73.5Cu1Nb0.9 Mo2.1Si13.5B9 and Fe73.5Cu1Nb0.5 Mo2.5Si13.5B9 alloys. The levels of high-frequency losses of the new alloys ar... The synthetical soft magnetic properties were reported for newly-developed nanocrystalline Fe73.5Cu1Nb0.9 Mo2.1Si13.5B9 and Fe73.5Cu1Nb0.5 Mo2.5Si13.5B9 alloys. The levels of high-frequency losses of the new alloys are P3/100k=612 and 670 kWm-3, P2/200k=880 and 973kWm-3, P2/500k=4300 and 4600 kWm-3, P0.5/1000k=860 and 920 kWm-3, respectively. They a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superior power Mn-Zn ferrite H7c4. The dependence of core loss on frequency and amplitude flux density has been analyzed.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s of the new alloys to switching mode power supplies with the output power of 1 and 2kW were repor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RON Copper alloys Electric power systems Magnetic materials Molybdenum alloys Nanostructured materials Niobium alloys silicon alloys
下载PDF
超音速气雾化过共晶Al-Si合金粉末特性及组织 被引量:4
14
作者 谢壮德 孙剑飞 +3 位作者 沈军 周彼德 苏志军 乐红胜 《粉末冶金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31-334,共4页
利用超音速气雾化法制备过共晶Al-Si快凝合金粉末。对合金粉末形貌特征、组织结构及相组成进行研究 ,表明合金粉末细小均匀 ,组织主要由颗粒状Si相和针状金属间化合物Al9FeSi3 组成 ,而且尺寸比较细小 。
关键词 超音速气雾化 快速凝固 形貌特征 组织 过共晶铝硅合粉末
下载PDF
Zr变质SiC_P/ZA27复合材料在部分重熔过程中的组织演变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体军 郝远 +1 位作者 孙军 李庆林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7,共7页
 用扫描电镜(SEM)背散射成像技术对Zr变质SiCP/ZA27复合材料在部分重熔过程中的组织演变进行了研究,并与未变质复合材料及基体合金作了对比。结果表明:经0.2wt%Zr变质的SiCP/ZA27复合材料在460℃加热过程中(0min~30min),其基体组织依...  用扫描电镜(SEM)背散射成像技术对Zr变质SiCP/ZA27复合材料在部分重熔过程中的组织演变进行了研究,并与未变质复合材料及基体合金作了对比。结果表明:经0.2wt%Zr变质的SiCP/ZA27复合材料在460℃加热过程中(0min~30min),其基体组织依次经历了晶臂的快速合并,晶粒的长大,晶界区域的熔化、组织分离,最后经球状化形成触变成形所需的粒径较为均匀、细小、圆整的半固态浆料,在随后的保温过程中(30min~80min)未发现明显的粗化现象;未变质复合材料则形成相互连接的不规则组织,即使经长时间的保温(80min),也未全部球状化;基体合金组织的分离快于变质复合材料,但在保温中的晶粒粗化却较为严重。加热初期晶粒的快速粗化是由共晶组织向晶内的迅速扩散引起的。本文作者从相变角度分析了组织的演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P/ZA27复合材料 变质 部分重熔 组织演变 触变成形
下载PDF
Cr/WC激光表面改性梯度层组织及磨损行为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涛 蔡珣 +1 位作者 陈秋龙 钱红斌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12-615,共4页
用 5  k W  CO2 激光器对先后预置不同成分合金粉末的铸造铝硅合金表面进行 2次激光扫描 ,制备了 Cr/WC激光表面改性梯度层 ,并对其显微组织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在梯度层表面产生了大量的 Al9Cr4化合物 ,且有更多的硅元素固溶在 α... 用 5  k W  CO2 激光器对先后预置不同成分合金粉末的铸造铝硅合金表面进行 2次激光扫描 ,制备了 Cr/WC激光表面改性梯度层 ,并对其显微组织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在梯度层表面产生了大量的 Al9Cr4化合物 ,且有更多的硅元素固溶在 α- Al中 ,增加了固溶强化的作用 ;自表面至基体激光改性梯度层的显微硬度呈现明显的连续变化趋势 ,而单次激光表面改性层与基体之间的显微硬度值则有一突变 .微动磨损实验表明 ,激光改性后的表面抗微动磨损的能力增强 ,磨损机制不同于铝硅合金基体 ,而表现出较好的抗粘着损伤性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表面改性梯度层 显微硬度 微动磨损
下载PDF
低能离子束方法制备磁性Fe-Si合金薄膜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力锋 陈诺夫 +4 位作者 张富强 陈晨龙 李艳丽 杨少延 刘志凯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29-431,共3页
 利用质量分离的低能离子束技术,获得了磁性Fe Si合金薄膜。利用俄歇电子能谱法(AES)、X射线衍射法(XRD)以及交变梯度样品磁强计(AGM)测试了样品的组分、结构以及磁特性。测试结果表明在室温下制备的Fe Si合金是Fe组分渐变的非晶薄膜,...  利用质量分离的低能离子束技术,获得了磁性Fe Si合金薄膜。利用俄歇电子能谱法(AES)、X射线衍射法(XRD)以及交变梯度样品磁强计(AGM)测试了样品的组分、结构以及磁特性。测试结果表明在室温下制备的Fe Si合金是Fe组分渐变的非晶薄膜,具有室温铁磁性。当衬底温度为300℃时制备的非晶Fe Si薄膜中有Fe硅化物FeSi相产生,样品的铁磁性被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能离子束 铁磁性 磁性半导体
下载PDF
A357合金淬火敏感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忠伟 胡锐 介万奇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6-78,共3页
为了揭示铸件性能对热处理过程淬火冷却条件的敏感性 ,研究了淬火介质及淬水转移时间对A35 7合金析出相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热处理T6态合金的强度和硬度随着淬火冷却速率的增加而增大 ,而相对延伸率呈减小的趋势。强度和硬度... 为了揭示铸件性能对热处理过程淬火冷却条件的敏感性 ,研究了淬火介质及淬水转移时间对A35 7合金析出相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热处理T6态合金的强度和硬度随着淬火冷却速率的增加而增大 ,而相对延伸率呈减小的趋势。强度和硬度随淬水转移时间的延长而减小 ,而相对延伸率先增大后减小。差示扫描量热仪 (DifferentialScanningCalorimetry ,DSC)实验表明 ,不同淬火冷却条件下析出 β′ Mg2 Si亚稳相的量和Si相的形态是合金力学性能变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357合金 力学性能 淬火 β'-Mg2Si相
下载PDF
场激活合成法制备热电材料β-FeSi_2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晓珍 邹从沛 Z.A.Munir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57-360,共4页
以Fe、Si粉为原料,添加微量Cu,采用场激活的方法一步完成β相FeSi2的合成、致密和退火。本文分析研究了微量Cu对材料合成速度和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量Cu能够显著提高材料的合成速度;Cu以白色富集区的形式存在;退火时间对ε相的... 以Fe、Si粉为原料,添加微量Cu,采用场激活的方法一步完成β相FeSi2的合成、致密和退火。本文分析研究了微量Cu对材料合成速度和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量Cu能够显著提高材料的合成速度;Cu以白色富集区的形式存在;退火时间对ε相的残留量没有显著影响,但能使长条状的Si富集区的长径比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相FeSi2 场激活法 微量Cu 退火时间
下载PDF
喷射沉积Si-Al合金的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美英 杨滨 张济山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28-432,共5页
采用热辐射修正,模拟了喷射沉积Si-Al合金的凝固过程,研究了熔滴的速度、热交换作用系数、温度、熔滴冷却速度及固相分数与沉积距离的关系,讨论了辐射相修正前后熔滴的温度和固相分数的变化以及雾化压力和沉积距离对固相分数的影响.
关键词 硅铝合金 喷射成形 数值模拟 凝固分析 制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