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氢核磁共振与偏最小二乘法对酸枣仁及其掺伪品的鉴别 被引量:14
1
作者 申晨曦 杜晨晖 +3 位作者 李震宇 李爱平 秦雪梅 闫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75-281,共7页
采用氢核磁共振(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 NMR)代谢组学技术对酸枣仁、理枣仁以及不同比例的掺伪粉末进行对比,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建立一种快速鉴别酸枣仁粉末及其掺伪品的方法。主成分分析显示掺伪比例较低的样品与酸枣仁有部... 采用氢核磁共振(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 NMR)代谢组学技术对酸枣仁、理枣仁以及不同比例的掺伪粉末进行对比,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建立一种快速鉴别酸枣仁粉末及其掺伪品的方法。主成分分析显示掺伪比例较低的样品与酸枣仁有部分的重叠。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显示,当掺伪比例不低于40%时,酸枣仁粉和掺伪品沿t[1]轴完全分开。在此基础上,采用PLS对酸枣仁及其不同掺伪比例粉末样品训练集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并建立掺伪判别模型。1H NMR与PLS相结合的模型预测结果准确性较高,可实现酸枣仁中理枣仁掺假的快速鉴别。该方法为酸枣仁及含酸枣仁的保健食品、复方制剂质量评价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枣仁 理枣仁 掺伪 氢核磁共振 代谢组学技术 偏最小二乘法
下载PDF
基于细胞代谢组学技术的人参皂苷Rb1对SH-SY5Y细胞保护机制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杨银平 律广富 +5 位作者 张乔 姚梦杰 梁新合 李茎 张辉 孙佳明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9-58,共10页
采用基于1H NMR的细胞代谢组学技术探讨人参皂苷Rb1对谷氨酸诱导SH-SY5Y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机制。应用MTT比色法及流式细胞术分析SH-SY5Y细胞在造模和给药前后的细胞存活率和凋亡率,利用1H NMR技术平台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对细胞代谢的动... 采用基于1H NMR的细胞代谢组学技术探讨人参皂苷Rb1对谷氨酸诱导SH-SY5Y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机制。应用MTT比色法及流式细胞术分析SH-SY5Y细胞在造模和给药前后的细胞存活率和凋亡率,利用1H NMR技术平台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对细胞代谢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揭示SH-SY5Y细胞在造模和给药前后内源性代谢物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人参皂苷Rb1能通过减少谷氨酸诱导SH-SY5Y细胞凋亡而产生保护作用,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共鉴定出谷氨酸、牛磺酸、乙酸、精氨酸、肌酸、丙氨酸和脯氨酸共7个差异代谢物。经Metaboanalyst分析,主要涉及牛磺酸和亚牛磺酸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D-谷氨酰胺和D-谷氨酸代谢、丙酮酸代谢共5条能量代谢及氨基酸代谢途径。结果表明,人参皂苷Rb1主要通过影响多种能量及氨基酸代谢对氧化损伤的神经细胞产生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B1 细胞代谢组学 1h核磁共振 凋亡保护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下载PDF
基于~1HNMR法对痰热壅肺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代谢组学的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杨秀云 黄飞华 +4 位作者 王钦贤 吴美倩 张永建 王晓萍 杨中良 《中医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719-724,共6页
目的:采用~1H核磁共振(~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NMR)法研究痰热壅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的特征性代谢物。方法:30例痰热壅肺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入院后24 h... 目的:采用~1H核磁共振(~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NMR)法研究痰热壅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的特征性代谢物。方法:30例痰热壅肺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入院后24 h内且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入稳定期后各采集空腹静脉血2 mL,应用~1HNMR方法检测得到两组患者血清的一维氢谱图,采用SIMCA-P+软件对氢谱图的积分值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tion analysis,PLS-DA)以判别两组血清代谢物有无差异。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判断特征性差异代谢物。结果:PCA和PLS-DA提示两组血清代谢物及其积分值存在部分交叉,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PLS-DA提示,R^2X=32.6%,Q^2=-0.448,说明模型预测效率中等。与稳定组比较,急性加重组血清丙酮酸、3-羟基丁酸、赖氨酸、谷氨酸和谷氨酰胺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丙氨酸、胆碱、1-甲基组氨酸、组氨酸等水平明显下降(P<0.05),说明COPD急性加重期存在明显的能量、蛋白质代谢紊乱。结论:痰热壅肺型COPD急性加重发作主要与能量和蛋白质代谢紊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代谢组学 ^^1h核磁共振 痰热壅肺证
下载PDF
Establishing 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based metabonomics fingerprinting profile for spinal cord injury: a pilot study 被引量:8
4
作者 JIANG Hua PENG Jin +5 位作者 ZHOU Zhi-yuar DUAN Yu CHEN Wei CAI Bin YANG Hao ZHANG Wei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17期2315-2319,共5页
Background Spinal cord injury (SCI) is a complex trauma that consists of multiple pathological mechanisms involving cytotoxic, oxidation stress and immune-endocrine. This study aimed to establish plasma metabonomics... Background Spinal cord injury (SCI) is a complex trauma that consists of multiple pathological mechanisms involving cytotoxic, oxidation stress and immune-endocrine. This study aimed to establish plasma metabonomics fingerprinting atlas for SCI using 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based metabonomics methodology an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techniques.Methods Nine Sprague-Dawley (SD) male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CI, normal and sham-operation control groups. Plasma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or 1H NMR spectroscopy 3 days after operation. The NMR data were analyzed us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technique with Matlab software.Results Metabonomics analysis was able to distinguish the three groups (SCI, normal control, sham-operation). The fingerprinting atlas indicated that, compared with those without SCI, the SCI group demonstrated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with regard to second principal component: it is made up of fatty acids, myc-inositol, arginine, very low-density lipoprotein (VLDL), low-density lipoprotein (LDL), triglyceride (TG), glucose, and 3-methyl-histamine.Conclusions The data indicated that SCI results in several significant changes in plasma metabolism early on and that a metabonomics approach based on 1H NMR spectroscopy can provide a metabolic profile comprising several metabolite classes and allow for relative quantification of such changes. The results also provided support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metabonomics technologies for studying SCI and for the utilization of multivariate models for classifying the extent of trauma within an individu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bonomic spinal cord injury 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原文传递
奶牛产后血浆^1H-NMR代谢组学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陶金忠 郭延生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8-206,共9页
为了从代谢组角度系统揭示奶牛分娩后能量缺乏的生理机制,采用1 H-NMR代谢组学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学方法探讨了奶牛分娩后不同阶段血浆小分子代谢物的变化趋势及其对能量代谢通路的影响。结果表明:奶牛分娩后第7天与分娩第1天之间血浆代... 为了从代谢组角度系统揭示奶牛分娩后能量缺乏的生理机制,采用1 H-NMR代谢组学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学方法探讨了奶牛分娩后不同阶段血浆小分子代谢物的变化趋势及其对能量代谢通路的影响。结果表明:奶牛分娩后第7天与分娩第1天之间血浆代谢轮廓无明显差异;分娩后第14天与第1天之间血浆代谢轮廓出现明显差异,其差异标志物为不饱和脂肪酸、胆碱和氧化三甲胺;分娩后第28天与第1天之间血浆代谢轮廓也存在明显差异,其差异标志物为不饱和脂肪酸、胆碱、氧化三甲胺、三羧酸和葡萄糖;随着分娩后时间的延长,不饱和脂肪酸、胆碱和三羧酸表达逐渐上调,而氧化三甲胺和葡萄糖表达逐渐下调。可见,随着奶牛分娩后泌乳量的不断增加,逐渐呈现出能量负平衡状态,而机体应答性的上调了脂肪分解、脂肪酸氧化、胆碱氧化、蛋氨酸再甲基化和甲基代谢途径以缓解奶牛分娩后的能量负平衡状态。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阐明奶牛分娩后能量负平衡的生理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围产期 能量负平衡 代谢组学 ^^^1 h核磁共振
下载PDF
基于1H NMR技术的乳热奶牛血清代谢组学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孙雨航 许楚楚 +4 位作者 李昌盛 夏成 徐闯 吴凌 张洪友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62-369,共8页
【目的】应用1H谱核磁共振(1H NMR)技术筛选乳热奶牛血清内差异表现的小分子代谢物,从小分子水平和物质、能量代谢的角度探究奶牛发生乳热时其体内的代谢变化。【方法】选取年龄、胎次、体况和泌乳量相近的分娩当天的荷斯坦高产奶牛共32... 【目的】应用1H谱核磁共振(1H NMR)技术筛选乳热奶牛血清内差异表现的小分子代谢物,从小分子水平和物质、能量代谢的角度探究奶牛发生乳热时其体内的代谢变化。【方法】选取年龄、胎次、体况和泌乳量相近的分娩当天的荷斯坦高产奶牛共32头,根据其血清中钙离子浓度及其有无临床症状分为两组。其中,24头奶牛为健康对照组(Group1,血钙浓度>2.5 mmol·L-1,无其他任何症状)和8头乳热组(Group2,血钙浓度<1.4mmol·L-1,伴有明显乳热临床症状)。32头奶牛分别于清晨饲喂和榨乳前从颈静脉采集血液10 m L,置于离心管中,4℃下以1 500×g离心20 min,将离心得到的血清装入1.5 m L的EP管中,置于-80℃下待测。待样品解冻后,分别从每个EP管中抽取400μL血清,加入200μL缓冲盐溶液,充分混合、离心后,提取550μL上清液置于5mm核磁管中,在500 MHz的核磁共振波谱仪下采集信号。然后利用Topspin和Mest Re Nova等软件将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傅里叶转换,同时进行调零、校正基线和相位等预处理,去除水峰和尿素峰信号,将一维图谱进行积分分段,并将图谱信息转换为TXT格式文件,以便于后续数据分析,然后使用Chenomx软件进行化合物指认。最后应用SIMCA-P软件对得到的图谱数据进行多元统计分析,包括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修正-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SC-PLS-DA),同时结合SPSS软件对核磁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到的P值以及Loading图,最终筛选出表现差异的小分子代谢物。【结果】本试验成功得到了乳热组和健康对照组奶牛的血清代谢图谱及差异表达代谢物的Loading图;PCA结果显示每组样品均在95%置信区间内,无需剔除,主成分贡献率较低,其中PC1=26.2%,PC2=16.7%,组间差异变量不能被选择;OSC-PLS-DA结果显示经过5次正交信号修正,与分组无关的变量被去除,组间差异达到最大化;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共筛选出9种血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乳热 代谢组学 1h核磁共振 能量代谢障碍
下载PDF
艾灸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局部穴区组织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刘倩 尹鸿智 +4 位作者 金佳燕 钟欢 石佳 常小荣 刘密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0期1498-1505,共8页
目的采用核磁共振氢谱技术(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NMR)观察艾灸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大鼠局部穴区组织代谢的影响,从代谢的角度探究艾灸治疗CAG可能的作用靶点和相关代谢路径。方法运用随机数... 目的采用核磁共振氢谱技术(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NMR)观察艾灸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大鼠局部穴区组织代谢的影响,从代谢的角度探究艾灸治疗CAG可能的作用靶点和相关代谢路径。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2只SD大鼠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14只。通过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N-methyl-N'-nitro-N-nitrosoguanidine,MNNG)联合法制备CAG模型,造模成功后,正常组和模型组做抓取、捆绑处理,治疗组予以艾灸足三里、中脘干预。治疗14 d后,运用HE染色法观察胃组织病理学变化,运用1H-NMR技术检测足三里局部穴区组织代谢物,以Chenomx NMR Suite软件分析所得数据。结果HE染色下,模型组大鼠胃组织光镜下可见固有腺体萎缩、结构紊乱且数量减少,符合CAG病理诊断标准;治疗组大鼠胃组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代谢物分析,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中谷氨酰胺、琥珀酸、赖氨酸、富马酸、次黄嘌呤、一磷酸腺苷显著降低;而磷酸胆碱/甘磷酸胆碱、天冬酰胺、天冬氨酸、N-乙酰天门冬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黄嘌呤、肌苷则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腺苷、天冬酰胺、N-乙酰天门冬氨酸、谷氨酰胺、磷酸胆碱、甘磷酸胆碱、肌苷、黄嘌呤等代谢物水平发生逆转。结论从代谢角度说明,艾灸干预可调节CAG大鼠局部穴区组织代谢紊乱的神经递质和能量代谢,可能通过丙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代谢,嘌呤代谢和D-谷氨酰胺、D-谷氨酸代谢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艾灸 核磁共振氢谱 代谢通路 神经递质 能量代谢
下载PDF
大黄柳叶中新黄酮苷的结构鉴定 被引量:3
8
作者 许传莲 郑毅男 +2 位作者 杨秀伟 李想 孙光芝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311-1314,共4页
利用聚酰胺柱色谱法和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从柳属植物大黄柳叶中分离得到了一种新黄酮苷和两个已知黄酮化合物。利用核磁共振谱、质谱、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对化合物结构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新化合物为地奥亭7-O-β-D-吡喃木糖(... 利用聚酰胺柱色谱法和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从柳属植物大黄柳叶中分离得到了一种新黄酮苷和两个已知黄酮化合物。利用核磁共振谱、质谱、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对化合物结构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新化合物为地奥亭7-O-β-D-吡喃木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为从自然界中首次发现的新黄酮苷类化合物。2种已知黄酮化合物为槲皮素3-O-芸香糖苷和槲皮素3-O-β-D-吡喃半乳糖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柳 黄酮苷 核磁共振 质谱 紫外光谱 红外光谱 黄酮苷类 结构鉴定 柳叶 大黄
下载PDF
基于~1H NMR的代谢组学分析糖尿病肾病小鼠血清的代谢模式 被引量:5
9
作者 魏婷婷 赵良才 高红昌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313-318,共6页
目的:通过基于~1H NMR的代谢组学方法结合相关性分析探索db/db糖尿病肾病(DN)小鼠血清代谢物的改变和相关代谢途径。方法:8只DN模型db/db小鼠和9只C57BL/6J野生型小鼠饲养至17周时,收集尿液和血清。检测血糖、尿肌酐(UCr)和尿白蛋白肌酐... 目的:通过基于~1H NMR的代谢组学方法结合相关性分析探索db/db糖尿病肾病(DN)小鼠血清代谢物的改变和相关代谢途径。方法:8只DN模型db/db小鼠和9只C57BL/6J野生型小鼠饲养至17周时,收集尿液和血清。检测血糖、尿肌酐(UCr)和尿白蛋白肌酐比(UACR)。采集血清的~1H NMR谱,采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比较2种小鼠血清的代谢模式变化,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索UACR、UCr与血清代谢物的相关性。结果:17周时,db/db小鼠体质量均超过野生型小鼠的2倍,呈现明显的肥胖状态;db/db小鼠的血糖、UACR均超过野生型小鼠的2倍,而UCr则显著降低,表明在17周时db/db小鼠呈现出典型的DN症状。2种小鼠的血清代谢模式在第一主成分上明显分开。与野生型小鼠相比,db/db小鼠血清中的丙酮酸、乳酸、柠檬酸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3-羟基丁酸和乙酰乙酸水平降低,异亮氨酸/亮氨酸水平升高,甘氨酸、谷氨酰胺、酪氨酸和苯丙氨酸水平显著降低,肌酸、胆碱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在db/db小鼠中,血清胆碱与UACR呈正相关(r=0.717,P<0.05)。结论:在DN的发病过程中三羧酸循环、糖酵解途径和脂类代谢途径均受到不同程度抑制,糖异生作用增强。胆碱可能是与DN相关的潜在生物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DB/DB小鼠 血清 核磁共振氢谱 代谢组学
下载PDF
干燥方式对酸枣果肉活性物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杜晨晖 解玉军 +2 位作者 申晨曦 裴香萍 闫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140-147,共8页
目的:以酸枣果肉活性物质和抗氧化活性为指标,探寻酸枣适宜的干燥方式。方法:采用氢核磁共振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和偏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分析冷冻干燥、晒干、热风干燥3种方法对酸枣果肉代谢产物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利用氢核磁... 目的:以酸枣果肉活性物质和抗氧化活性为指标,探寻酸枣适宜的干燥方式。方法:采用氢核磁共振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和偏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分析冷冻干燥、晒干、热风干燥3种方法对酸枣果肉代谢产物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利用氢核磁共振技术共指认出32个酸枣果肉代谢物;多元统计和偏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冷冻干燥样品中总黄酮、糖类(如木糖、β-葡萄糖)、氨基酸(如精氨酸、甘氨酸和天冬氨酸)以及胆碱等含量较高,且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晒干样品中多糖以及脯氨酸、二甲胺等化合物的含量较高,且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较强;热风干燥样品中总酚含量以及蛋氨酸、3-羟基丁酸、大枣皂苷II、α-葡萄糖、果糖和甜菜碱等化合物含量保留较高。结论:冷冻干燥可较好地保持酸枣的抗氧化活性,缩短干燥时间,是一种酸枣较适宜的干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枣果肉 干燥方式 氢核磁共振技术 多元统计分析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氢核磁共振结合支持向量机鉴别蜂蜜植物源 被引量:5
11
作者 周密 王小花 +2 位作者 朱芊 江丰 王会霞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21,共6页
目的建立基于氢核磁共振(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 NMR)结合支持向量机分类模型鉴别蜂蜜植物源的方法。方法采集荆条蜜、油菜蜜、洋槐蜜、葵花蜜4种不同植物源的蜂蜜共计122例样品的谱图信息,分全谱(δ0.10~δ9.50)、脂肪区(δ... 目的建立基于氢核磁共振(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 NMR)结合支持向量机分类模型鉴别蜂蜜植物源的方法。方法采集荆条蜜、油菜蜜、洋槐蜜、葵花蜜4种不同植物源的蜂蜜共计122例样品的谱图信息,分全谱(δ0.10~δ9.50)、脂肪区(δ0.10~δ3.00)、糖类化合物区(δ3.00~δ6.00)、芳香区(δ6.00~δ9.50)4个不同积分区间建立分类模型,结合主成分权值系数筛选特征变量,进一步优化判别模型。结果基于主成分权值系数筛选变量范围δ3.40~δ3.90和δ4.60~δ4.70内共计267个积分变量,以该区域积分变量为输入变量建立的支持向量机分类模型,对训练集的判别正确率为97.53%,对测试集的判别正确率为100%。结论通过主成分权值系数能有效筛选特征变量,减少输入变量的同时提高模型稳健性与准确性,基于氢核磁共振结合支持向量机分类模型能有效鉴别不同植物源蜂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核磁共振 支持向量机 蜂蜜 植物源 主成分
下载PDF
山西老陈醋对大鼠机体影响的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爱平 范玛莉 +3 位作者 张松 秦雪梅 杜冠华 李震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268-274,共7页
采用基于核磁共振氢谱(~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 NMR)的代谢组学技术,结合代谢通路分析,对山西老陈醋对大鼠机体代谢组学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给予山西老陈醋后,大鼠的血清和尿液内源性代谢物发生明显变化,其中α-... 采用基于核磁共振氢谱(~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 NMR)的代谢组学技术,结合代谢通路分析,对山西老陈醋对大鼠机体代谢组学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给予山西老陈醋后,大鼠的血清和尿液内源性代谢物发生明显变化,其中α-葡萄糖、β-葡萄糖、乳酸、柠檬酸、苹果酸、脂质和马尿酸等代谢物含量变化较大。代谢通路分析发现,山西老陈醋能显著影响大鼠机体的酮体合成与降解、淀粉和蔗糖代谢以及三羧酸循环和丁酸甲酯代谢,这些影响主要与能量代谢、糖代谢、脂肪代谢等过程密切相关。本研究从代谢组学的角度分析了山西老陈醋对大鼠正常机体代谢物的影响,为其抗疲劳、降糖、降脂等保健作用提供了研究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老陈醋 代谢组学 核磁共振氢谱 多元统计分析 代谢通路分析
下载PDF
磷脂酰乙醇胺-还原糖美拉德产物的制备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13
作者 李可瑶 杜玥 +3 位作者 熊倩 张宁 蔡子哲 汪勇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71,76,共8页
为研究亚麻籽炒籽过程中形成的美拉德产物(MRPs)以及提高低温压榨亚麻籽油的氧化稳定性,将3种还原糖(葡萄糖、果糖和木糖)与磷脂酰乙醇胺(PE)进行模拟反应,探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底物物质的量比对MRPs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利用质谱分析M... 为研究亚麻籽炒籽过程中形成的美拉德产物(MRPs)以及提高低温压榨亚麻籽油的氧化稳定性,将3种还原糖(葡萄糖、果糖和木糖)与磷脂酰乙醇胺(PE)进行模拟反应,探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底物物质的量比对MRPs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利用质谱分析MRPs的主要成分,并考察MRPs对低温压榨亚麻籽油氧化稳定性和醛类化合物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PE-木糖体系的MRPs具有最高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其最适反应条件为PE与木糖物质的量比1∶1、反应温度160℃、反应时间60 min,在该条件下MRPs(2 mg/mL)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79.57%,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为43.65μmol/g,铁离子螯合能力为13.34%;通过质谱分析发现由一分子木糖和一分子PE反应形成的PE-吡咯-2-甲醛为MRPs中的主要成分;在190℃加速氧化实验中,PE-木糖体系的MRPs对低温压榨亚麻籽油过氧化值和p-茴香胺值的增长表现出与TBHQ相似的抑制作用,同时核磁共振氢谱分析结果表明MRPs可以减缓单烯醛和二烯醛的生成。综上,MRPs可以有效提高油脂的氧化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酰乙醇胺 还原糖 美拉德反应 抗氧化活性 脂质氧化 核磁共振氢谱
下载PDF
氢谱在甾醇类化合物定量和纯度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薛松 胡皆汉 +2 位作者 张卫 虞星炬 袁权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493-1495,共3页
用1 HNMR谱可定量确定繁茂膜海绵 (Hymeniacidonperleve)中分离得到的结构类似的甾醇类化合物的含量 ,这种方法是对鉴定分析组成复杂而性质很相近的天然甾醇化合物的新思路。
关键词 甾醇类化合物 定量分析 纯度分析 氢谱 繁茂膜海绵
下载PDF
基于核磁共振氢谱的超高温灭菌乳和复原乳中脂肪酸含量差异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苏美丞 贾曼 +5 位作者 张霞 谭冬飞 张清阳 尹增浩 王少雷 陈刚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20年第4期18-22,共5页
以超高温灭菌乳和复原乳为研究对象,利用1H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 NMR)技术对2种乳中脂肪酸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超高温灭菌乳和复原乳中亚麻酸相对含量分别为(0.98±0.11)%、(0.90±0.04)%,亚油酸相对含... 以超高温灭菌乳和复原乳为研究对象,利用1H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 NMR)技术对2种乳中脂肪酸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超高温灭菌乳和复原乳中亚麻酸相对含量分别为(0.98±0.11)%、(0.90±0.04)%,亚油酸相对含量分别为(1.15±0.36)%、(1.11±0.36)%,油酸相对含量分别为(27.30±0.56)%、(26.78±0.78)%,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分别为(43.26±1.56)%、(43.81±2.34)%;对2种牛乳脂肪酸的1H NMR谱峰和脂肪酸含量进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亚麻酸相对含量在2种牛乳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根据结果对2种乳进行营养学评价,对高血脂、高胆固醇等人群而言,超高温灭菌乳比复原乳更合适,2种乳中其他脂肪酸的营养价值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温灭菌乳 复原乳 加工工艺 脂肪酸 核磁共振氢谱
下载PDF
稀土开链冠醚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2
16
作者 苟宝迪 朱文祥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42-246,共5页
首次合成一开链冠醚邻-双(8’-喹淋氧基)乙氧基苯(代号L).用L作配体共合成了8个未见文献报道的稀土开链冠醚配合物.对所合成的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确定其化学组成分别为:Ln(NO3)3·2L·2H2O(Ln=La,Pr,Nd,Eu,Tb... 首次合成一开链冠醚邻-双(8’-喹淋氧基)乙氧基苯(代号L).用L作配体共合成了8个未见文献报道的稀土开链冠醚配合物.对所合成的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确定其化学组成分别为:Ln(NO3)3·2L·2H2O(Ln=La,Pr,Nd,Eu,Tb,Ho,Yb);Y(NO3)3·L·2H2O.通过电导、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1HNMR测试,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并讨论了配合物有关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可能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链冠醚 稀土配合物 光电子能谱 合成
下载PDF
核磁共振氢谱法测定甘露聚糖肽中多糖的含量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梦琪 张文清 +3 位作者 徐志珍 宛燕飞 张力 夏玮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93-696,共4页
以甘露聚糖肽为研究对象,首次采用1H-NMR法测定多糖产品中的多糖含量。以基准试剂邻苯二甲酸氢钾为内标,考察了弛豫延迟时间和采样次数对测定结果的影响。选定核磁共振参数弛豫延迟时间1 s,采样次数16次。考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 以甘露聚糖肽为研究对象,首次采用1H-NMR法测定多糖产品中的多糖含量。以基准试剂邻苯二甲酸氢钾为内标,考察了弛豫延迟时间和采样次数对测定结果的影响。选定核磁共振参数弛豫延迟时间1 s,采样次数16次。考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重复性和精密度。在对甘露聚糖肽定性鉴定的基础上,采用绝对定量方式测定了甘露聚糖肽实际样品的多糖含量,结果与苯酚-硫酸法一致。该方法专属性高,操作方便,结果准确,不仅可用于甘露聚糖肽中多糖含量的测定,还可用于其它结构明确的多糖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氢谱 多糖含量 甘露聚糖肽
下载PDF
1H NMR研究溶质浓度对三碳多元醇水溶液氢键作用以及玻璃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叶斌 高才 +3 位作者 赵韩 陈开松 杨锁 刘向农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505-2511,共7页
为考察溶质浓度对三碳多元醇水溶液氢键作用以及不同物质玻璃态形成能力的影响,采用~1H NMR外标法研究不同浓度的1-丙醇(NPA),2-丙醇(IPA),1,2-丙二醇(PG),1,3-丙二醇(PD)和丙三醇(glycerol)的水溶液在室温常压下质子化学位移... 为考察溶质浓度对三碳多元醇水溶液氢键作用以及不同物质玻璃态形成能力的影响,采用~1H NMR外标法研究不同浓度的1-丙醇(NPA),2-丙醇(IPA),1,2-丙二醇(PG),1,3-丙二醇(PD)和丙三醇(glycerol)的水溶液在室温常压下质子化学位移.结果表明:具有CH_3CH(OH)一基团的PG烷基质子的化学位移变化趋势与其他几种醇相比有较大差异.醇羟基质子与水分子的氧形成较强O-H…O氢键.相同摩尔分数下,羟基数的增加导致水质子和羟基质子的化学位移降低,而且羟基位置不同也会导致水质子和羟基质子化学位移差异.这几种三碳多元醇碱性强弱的顺序和降低冰的均相成核温度能力的顺序一致,即glycerol〉PG〉PD〉IPA〉NPA,~1H NMR技术表明glycerol和PG更适合用作低温保护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NMR 三碳多元醇 水溶液 低温保护剂 质子化学位移 氢键
下载PDF
模型药物毒性血清^1H NMR谱代谢组学的Fisher判别分析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章文军 冯军利 +3 位作者 吴惠丰 廖沛球 李晓晶 赵昕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338-1342,共5页
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代谢组学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组学技术,主要利用生物体液的核磁共振谱提供生物体内全部小分子代谢物的丰富信息。然而,噪声的存在影响了模式识别方法分析的准确度。近年来小波变换以其多分辨率分析的特性、方法... 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代谢组学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组学技术,主要利用生物体液的核磁共振谱提供生物体内全部小分子代谢物的丰富信息。然而,噪声的存在影响了模式识别方法分析的准确度。近年来小波变换以其多分辨率分析的特性、方法简单、快速等优点成为一种有效的去除分析信号噪声的方法。本实验通过运用小波变换去除噪声、校正基线后,再进行Fisher判别分析,得到了较传统分析更为清晰的代谢标识物,建立了良好的代谢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ShER判别分析 模式识别 小波变换 核磁共振 血液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血清代谢物的核磁共振氢谱技术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郑锦仁 迪娜·库勒拜 +3 位作者 王彩丽 马晓洁 买买提热厦提·吐尔逊 张文惠 《现代临床医学》 2022年第4期253-256,共4页
目的:通过核磁共振氢谱技术(1H-NMR)分析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血清代谢物,以期寻找AD稳定、可靠的早期诊断标志物。方法:将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就诊于乌鲁木齐市第四人民医院的AD患者50例作为AD组,纳入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 目的:通过核磁共振氢谱技术(1H-NMR)分析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血清代谢物,以期寻找AD稳定、可靠的早期诊断标志物。方法:将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就诊于乌鲁木齐市第四人民医院的AD患者50例作为AD组,纳入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1H-NMR检测其血清代谢物,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分析代谢物的分布特征,并在构建代谢模型后,对两组的血清差异代谢物进行代谢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与健康体检者比较,AD患者血清中亮氨酸、瓜氨酸、脯氨酸、异亮氨酸、蛋氨酸、缬氨酸、丙氨酸、β-葡萄糖、乳酸及极低密度脂蛋白等代谢产物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患者血清氨基酸、糖及脂类代谢紊乱,尤以必需氨基酸较为明显,提示AD的发生与能量代谢失衡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代谢组学 核磁共振氢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