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14)C示踪技术测定大豆光合速率 被引量:8
1
作者 冯春生 沈银保 +3 位作者 张庆海 高金方 赵福林 徐豹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351-356,共6页
应用^(14)C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方法测定大豆的光合速率。结果表明,复叶的3个小叶间和小叶各部位间的光合速率差异不显著;叶正面的光合速率比叶背面的光合速率高24—29%;大豆没有发现午睡现象;盛花期至结荚期的光合速率高,大豆光合速率与... 应用^(14)C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方法测定大豆的光合速率。结果表明,复叶的3个小叶间和小叶各部位间的光合速率差异不显著;叶正面的光合速率比叶背面的光合速率高24—29%;大豆没有发现午睡现象;盛花期至结荚期的光合速率高,大豆光合速率与根瘤固N之间有密切相关,并对籽实产量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光合速率 测定 ^^14c示踪
下载PDF
应用^(14)C示踪研究双季超高产栽培条件下水稻后期功能叶的光合特性 被引量:5
2
作者 黄见良 李合松 +2 位作者 邹应斌 李建辉 屠乃美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5-79,共5页
本研究结果表明 :超高产栽培 (VSHM)条件下剑叶和倒 2叶对14 CO2 的净同化强度分别极显著和显著高于对照 ,早稻和晚稻的趋势一致 ,是叶面积较大和单位面积光合速率较高所致。早稻和晚稻在灌浆结实期剑叶和倒 2叶的14 C 同化产物 5d内有1... 本研究结果表明 :超高产栽培 (VSHM)条件下剑叶和倒 2叶对14 CO2 的净同化强度分别极显著和显著高于对照 ,早稻和晚稻的趋势一致 ,是叶面积较大和单位面积光合速率较高所致。早稻和晚稻在灌浆结实期剑叶和倒 2叶的14 C 同化产物 5d内有1 7 5%~ 2 1 0 %滞留在标记叶内 ,滞留率晚稻大于早稻 ,倒 2叶大于剑叶 ,不同栽培处理之间差异不明显。14 C 的同化物有 45 3 %~ 65 4%向穗部运转 ,早稻大于晚稻 ,剑叶大于倒 2叶 ,VSHM比CK略有提高。VSHM超高产栽培双季实际产量达1 771 0kg hm2 ,比对照提高 1 8 3 3 % ,差异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超高产栽培 ^^14c示踪 光合特性 双季超高产栽培 功能叶 剑叶光合速率 碳同位素示踪
下载PDF
那氏778诱导剂浸种对冬小麦^(14)C同化物生产及运转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明友 杨秀凤 +4 位作者 郑延海 王晓理 薛玉剑 祁士军 耿建芬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64-68,共5页
为了研究那氏778诱导剂浸种后冬小麦的增产机理,采用14C示踪技术研究了那氏778诱导剂浸种对冬小麦14C同化物的生产及运转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那氏778诱导剂浸种可显著提高冬小麦苗期、拔节期和灌浆期各器官及整株的相对光合强度和光合... 为了研究那氏778诱导剂浸种后冬小麦的增产机理,采用14C示踪技术研究了那氏778诱导剂浸种对冬小麦14C同化物的生产及运转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那氏778诱导剂浸种可显著提高冬小麦苗期、拔节期和灌浆期各器官及整株的相对光合强度和光合物质同化量。苗期各叶位叶片和整株的相对光合强度分别提高30.00%~43.00%和30.89%,整株光合物质同化量增加45.02%;拔节期展开叶、未展开叶和整株的相对光合强度分别提高30.41%、26.02%和31.81%,整株光合物质同化量增加47.06%;灌浆期叶片、叶鞘、节间的相对光合强度分别提高18.05%、17.00%、17.51%,整株相对光合强度提高31.37%,光合同化量增加65.08%。那氏778诱导剂浸种的小麦在生育前期以提高展开叶和冠层上部各器官的同化能力为主,生育后期在冠层下部弱光条件下各光合器官同化能力的提高更为明显。那氏778诱导剂浸种还提高了冬小麦的同化物向穗部、根系等输入的比例,生育前期(苗期)主要以向根系和未展开叶输入为主,分配比例分别提高4.06和2.46个百分点;生育后期(灌浆期)主要以向穗部输入为主,分配比例提高10.5个百分点,这有利于促进小麦的生长发育,为小麦的高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那氏778诱导剂 冬小麦 ^^14c示踪 同化物 生产 运转分配
下载PDF
山葡萄^(14)C同化产物分配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郭太君 焦培娟 +4 位作者 王喜荣 陈光 王铭 张雅凤 赵和祥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97-799,共3页
以2年生盆栽山葡萄‘双优’品种为试材,利用14C示踪技术对同化产物的分配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山葡萄14C同化产物从开花期至果实着色期以叶片为分配中心,输出分配率为76.69%~45.09%;成熟期的同化产物分配以果实为中心,输出分配率... 以2年生盆栽山葡萄‘双优’品种为试材,利用14C示踪技术对同化产物的分配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山葡萄14C同化产物从开花期至果实着色期以叶片为分配中心,输出分配率为76.69%~45.09%;成熟期的同化产物分配以果实为中心,输出分配率为47.39%,说明山葡萄在大部分生育期叶片对同化产物较果实有更强的竞争优势。果实着色期是山葡萄同化产物分配转换的关键时期。果实膨大期形成的同化产物积累在果实中的比例高于开花期和成熟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葡萄 ^^14c示踪 同化产物 分配率
下载PDF
应用^(14)C示踪技术测定鲢、鳙粪便中藻类的光合作用能力
5
作者 邹桂伟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41-42,40,共3页
目前,我国广泛应用氧气测定法来测定水域中的生产力,该方法虽简便易行,但精度不高。本实验用^(14)C示踪法测定鲢、鳙粪中藻类的光合作用速度,在国内还属技术水平较高的一种方法,它对池塘物质循环的理论研究有着重大意义。一、材料和方... 目前,我国广泛应用氧气测定法来测定水域中的生产力,该方法虽简便易行,但精度不高。本实验用^(14)C示踪法测定鲢、鳙粪中藻类的光合作用速度,在国内还属技术水平较高的一种方法,它对池塘物质循环的理论研究有着重大意义。一、材料和方法 (一) 材料:试验用的鲢、鳙是1986年3月从上海市水产研究所的试验池中获得的,规格为250g/尾,标记物为NaH^(14)CO_3。 (二) 试验方法 1.将取得的鲢、鳙分别放入两只0.5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鲢鱼 鳙鱼 粪便 ^^14c示踪 藻类
下载PDF
西洋参产量构成与同化产物的有效分配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光 李向高 李艳丽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47-253,共7页
利用14 C示踪技术研究了不同参龄各主要生育期同化产物的运转动态及对产量的关系 ,揭示了不同生育期同化产物转化为能量、结构物质和贮藏性物质的相对消长规律。结果表明 :3年生西洋参不同生育期14 C 同化产物向根运输快于向果运输 ,根... 利用14 C示踪技术研究了不同参龄各主要生育期同化产物的运转动态及对产量的关系 ,揭示了不同生育期同化产物转化为能量、结构物质和贮藏性物质的相对消长规律。结果表明 :3年生西洋参不同生育期14 C 同化产物向根运输快于向果运输 ,根是西洋参最强的同化产物竞争库 ,果实次之 ;4年生西洋参各主要生育阶段同化产物在生长、呼吸及贮存间的分配比例不同 ,展叶期的同化产物 85 %以上用于后续生长的能量代谢和器官建造 ,收获期参根中 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洋参 ^^14c示踪技术 产量构成 同化产物 营养分配
下载PDF
西安市2016-2017年大气化石源CO2的14C示踪研究与来源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侯瑶瑶 周卫健 +6 位作者 程鹏 熊晓虎 周杰 吴书刚 杜花 卢雪峰 付云翀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20年第1期90-98,共9页
14C是研究城市中化石能源碳排放状况的有效手段;认识化石源CO2(CO2ff)的主要来源将有利于针对性地制定减排方案。本文利用分子筛主动吸附采样方法对西安市大气CO2行了连续积时采样,并利用AMS-^14C示踪方法,研究了西安市2016-2017年CO2f... 14C是研究城市中化石能源碳排放状况的有效手段;认识化石源CO2(CO2ff)的主要来源将有利于针对性地制定减排方案。本文利用分子筛主动吸附采样方法对西安市大气CO2行了连续积时采样,并利用AMS-^14C示踪方法,研究了西安市2016-2017年CO2ff的浓度变化,同时基于CO2ff与大气污染物的同源性,对CO2ff的主要来源进行了定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西安大气△^14C季节变化显著,变化范围是(-1.00±2.84)‰-(-187.25±3.62)‰,平均值为(-63.20±17.35)‰,相对于2012-2013年的平均值(-41.3±27.4)‰有明显的下降。CO2ff变化范围是(6.91±1.94)-(105.60±3.09)μmol·mol^-1,呈显著的夏季低、冬季高的季节变化特征,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CO2ff与SO2及NO2浓度总体上呈相同的季节变化特征,但与两者的相关性存在季节差异:在春夏季,CO2ff与SO2(R2=0.47,p<0.01)的相关性较强;而在秋冬季,CO2ff与NO2(R2=0.73,p<0.01)的相关性更为显著。可能是由于大气扩散条件的改变使得采样点CO2ff的主要来源发生了变化。春夏季节,大气扩散条件较好,采样点化石源CO2可能主要受到工业燃煤(高空排放)的影响,而秋冬季节,受到不利于扩散的气象条件的影响,化石源CO2可能主要受到采样点周围交通源(近地面排放)的影响。该研究结果可为CO2ff的源解析研究及大气CO2样品采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S-^14c示踪 分子筛 大气Δ14c 化石源cO2 季节变化
下载PDF
高比活度[苯环-^(14)C]-环磺酮在好氧土壤中的降解转化研究
8
作者 李骄阳 张素芬 +2 位作者 庞杏燕 余志扬 叶庆富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0-148,共9页
环磺酮是一种4-羟基苯丙酮酸双加氧酶(HPPD)抑制剂类除草剂,研究环磺酮在好氧土壤中的降解规律对其环境安全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高比活度[苯环-^(14)C]-环磺酮为示踪剂,综合运用同位素示踪法并有机结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等... 环磺酮是一种4-羟基苯丙酮酸双加氧酶(HPPD)抑制剂类除草剂,研究环磺酮在好氧土壤中的降解规律对其环境安全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高比活度[苯环-^(14)C]-环磺酮为示踪剂,综合运用同位素示踪法并有机结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等现代仪器分析方法,研究并明确了环磺酮在好氧土壤中的主要降解产物、降解途径及降解产物含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好氧培养条件下,环磺酮母体在红壤土、潮土、黑土和褐土4种供试土壤中的降解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其半衰期分别为13.18、5.05、10.49和2.82 d;环磺酮在4种好氧土壤中均存在M1、M2和M3三种主要降解产物,并推断了其在好氧土壤中的降解途径;除潮土120 d采样点外,在整个培养过程中,4种土壤中降解产物含量均表现为M2(0.5%~60.8%AR)>M3(0.0~10.0%AR)>M1(0.0~3.9%AR)。本研究结果为环磺酮的环境安全性评估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磺酮 ^^(14)c示踪 好氧土壤 降解产物 降解途径
下载PDF
[苄基-^(14)C]-毒氟磷在大豆中的残留分布和代谢产物动态变化
9
作者 闻樊婷 郑若楠 +5 位作者 邵思遥 骆沛文 张素芬 余志扬 程曦 叶庆富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04-811,共8页
为深入了解毒氟磷在植物体内的残留代谢规律,以大豆为研究对象,利用;C示踪法研究了[苄基-;C]-毒氟磷在大豆中的残留分布特征及代谢产物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施药后毒氟磷主要残留在大豆受施叶上,在豆叶中毒氟磷母体的半衰期为15.32 d... 为深入了解毒氟磷在植物体内的残留代谢规律,以大豆为研究对象,利用;C示踪法研究了[苄基-;C]-毒氟磷在大豆中的残留分布特征及代谢产物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施药后毒氟磷主要残留在大豆受施叶上,在豆叶中毒氟磷母体的半衰期为15.32 d,施药后代谢产物的残留浓度均随时间推移而不断增加;至施药20 d时,叶片上毒氟磷母体的残留浓度为6.960 mg·kg^(-1),占总放射性活度的53.443%;代谢产物M4、M3、M1+M2的残留浓度分别为3.838、2.431、1.464 mg·kg^(-1);收获时,可食豆子中残留物含量小于总放射性残留的0.3%,其代谢产物组成与叶中相同;母体及M4的相对含量分别为51.932%和20.301%,且两者残留浓度均大于0.050 mg·kg^(-1)。本试验为客观评价毒氟磷的安全性提供了重要的代谢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氟磷 ^^(14)c示踪 残留 代谢 大豆
下载PDF
[噻唑基-2-^(14)C]-毒氟磷在产蛋鸡体内的分布
10
作者 骆沛文 张素芬 +5 位作者 张晗雪 胡成 余志扬 李秦衎 柴立红 叶庆富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377-2384,共8页
为阐明毒氟磷在动物体内的分布代谢特征,并深入认识毒氟磷的安全性和膳食风险,本研究选择白羽产蛋鸡为试验对象,[噻唑基-2-^(14)C]-毒氟磷为同位素示踪剂,研究了毒氟磷在产蛋鸡体内的排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毒氟磷在产蛋鸡体内排泄水平... 为阐明毒氟磷在动物体内的分布代谢特征,并深入认识毒氟磷的安全性和膳食风险,本研究选择白羽产蛋鸡为试验对象,[噻唑基-2-^(14)C]-毒氟磷为同位素示踪剂,研究了毒氟磷在产蛋鸡体内的排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毒氟磷在产蛋鸡体内排泄水平高,首次给药24 h后即排泄出当日给药量的82.04%,连续给药7 d后的累计排泄率为82.24%。毒氟磷在组织中的总残留仅占引入量的3.81%,其中胃中残留量占比相对最高,占引入量的2.14%,而肺、肾、脂肪、胰腺中的放射性残留量均不超过引入量的0.01%,膳食评估结果表明在上述内脏组织中的毒氟磷残留无膳食风险。蛋、肌肉、心、脑、脾、卵巢等组织中未检测到放射性残留。本研究为科学评价毒氟磷在家禽中的安全性提供了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氟磷 ^^(14)c示踪 家禽 分布 排泄
下载PDF
越冬期间小麦的光合作用及其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志芬 宋良增 +8 位作者 范仲学 张凤云 刘益同 王守瑰 朱连先 朱伯良 徐明振 高华强 王周文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43-246,共4页
利用14 C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冬小麦越冬期间的光合特性及其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 ,越冬期间的冬小麦能够吸收、同化14 CO2 ,并进行转运 ;其同化产物的 60 %用于越冬期的呼吸消耗 ,约 40 %用于返青后的生长发育 ,其中少量... 利用14 C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冬小麦越冬期间的光合特性及其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 ,越冬期间的冬小麦能够吸收、同化14 CO2 ,并进行转运 ;其同化产物的 60 %用于越冬期的呼吸消耗 ,约 40 %用于返青后的生长发育 ,其中少量的光合产物参与了穗部产量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越冬期 光合作用 ^^14c同位素示踪 生长发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