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3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然纤维素的核磁共振碳谱表征 被引量:21
1
作者 何建新 王善元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5,共5页
利用核磁共振碳谱(NMR)和X衍射研究几种常见的天然纤维素纤维(苎麻、亚麻、棉纤维)以及2种浆粕(竹浆和硬木浆)的结晶结构,并探究2种方法之间的差异。详细解析这些纤维素纤维的核磁共振碳谱,一些结构特征参数如结晶度、侧向微纤尺寸以及... 利用核磁共振碳谱(NMR)和X衍射研究几种常见的天然纤维素纤维(苎麻、亚麻、棉纤维)以及2种浆粕(竹浆和硬木浆)的结晶结构,并探究2种方法之间的差异。详细解析这些纤维素纤维的核磁共振碳谱,一些结构特征参数如结晶度、侧向微纤尺寸以及晶型的组成被确定。利用核磁共振计算的几种纤维素的结晶度和晶粒尺寸比利用X衍射计算的要小,只有对于高结晶的纤维素样品如苎麻和亚麻偏差才比较小,认为主要原因在于NMR结晶区信号峰的强度只反映结晶相内部的C原子数目,而没有反映晶区表面C原子的数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核磁共振碳谱 结晶结构 X衍射
下载PDF
不同产地琥珀FTIR和^(13)C NMR谱学表征及意义 被引量:17
2
作者 邢莹莹 亓利剑 +1 位作者 麦义城 谢明慧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8-16,共9页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并配合固体高分辨核磁共振波谱仪,对不同产地的琥珀和柯巴树脂的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谱(13 C NMR)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由C—H饱和键伸缩振动致红外吸收强谱带致2 930,2 870cm-1红外吸收强谱带,与...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并配合固体高分辨核磁共振波谱仪,对不同产地的琥珀和柯巴树脂的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谱(13 C NMR)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由C—H饱和键伸缩振动致红外吸收强谱带致2 930,2 870cm-1红外吸收强谱带,与之对应的CH2—CH3弯曲振动致1 460~1 443cm-1和1 384~1 375cm-1红外吸收中强谱带,为不同产地琥珀的特征红外光谱;与琥珀相比较,柯巴树脂所特有的吸收谱峰为由C═CH2反对称伸缩振动致红外吸收弱谱带3 080cm-1,C═C伸缩振动致红外吸收谱带1 645cm-1和C—H面外变形振动致红外吸收谱带890cm-1;分析不同产地琥珀的FTIR和13 C NMR谱学表征,其相对石化成熟度亦有差异,缅甸琥珀、辽宁琥珀、多米尼加琥珀、墨西哥琥珀的相对年龄依次变新,且δ=14×10-6~18×10-6和δ=215×10-6~220×10-6处的13 C NMR共振谱峰仅出现在柯巴树脂中,表明其石化成熟度相对偏低。文中对不同产地琥珀的谱学表征差异与其石化程度的关系及其意义一并给予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琥珀 柯巴树脂 红外光谱 核磁共振谱 产地
下载PDF
平顶山矿区构造煤傅里叶红外光谱和^(13)C核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郭德勇 叶建伟 +1 位作者 王启宝 郭晓洁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040-3046,共7页
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13C NMR)技术对平顶山矿区不同变形程度构造煤和原生结构煤的分子结构差异进行了分析。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构造煤的生烃潜能('A')和脂肪链长及支链化程度(B)均小于原生结构煤,芳脂比(I)大于... 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13C NMR)技术对平顶山矿区不同变形程度构造煤和原生结构煤的分子结构差异进行了分析。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构造煤的生烃潜能('A')和脂肪链长及支链化程度(B)均小于原生结构煤,芳脂比(I)大于原生结构煤,缩合度(DOC)变化不明显;随变形程度的增加,构造煤生烃潜能('A')逐渐减小,缩合度(DOC)逐渐增加。核磁共振分析结果显示,官能团对煤中芳碳率和脂碳率的变化有一定贡献,芳碳区存在显著差异的主控因素为带质子芳碳和桥接芳碳(fH,Ba),脂碳区中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亚甲基碳(fb2);随变形程度的增加,构造煤中亚甲基碳(fb2)逐渐减小,带质子芳碳和桥接芳碳(fH,Ba)逐渐增加。通过对构造煤化学结构的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分析,进一步揭示了构造煤在煤与瓦斯突出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煤 傅里叶红外光谱 ^^13c核磁共振 煤结构
下载PDF
两种罗汉果多糖的IR及^(13)CNMR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李俊 张艳军 +2 位作者 黄锡山 何星存 苏小建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1-82,85,共3页
利用FT IR和13C NMR技术对罗汉果中的两种多糖SGPS1(Siraitia grosvenorii Polysaccharides,SGPS)和SGPS2进行分析。从SGPS1和SGPS2的红外吸收(4000-500 cm-1)可知,它们具有典型的多糖吸收特征,SGPS1中的单糖残基以吡喃环和呋喃环的形... 利用FT IR和13C NMR技术对罗汉果中的两种多糖SGPS1(Siraitia grosvenorii Polysaccharides,SGPS)和SGPS2进行分析。从SGPS1和SGPS2的红外吸收(4000-500 cm-1)可知,它们具有典型的多糖吸收特征,SGPS1中的单糖残基以吡喃环和呋喃环的形式存在,SGPS2中的单糖残基以α-吡喃环的形式存在。同时运用13C NMR证实了这两种多糖的单糖残基环状构型及糖苷键构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 多糖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13c 核磁共振波谱
下载PDF
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性非离子大分子间团簇化作用部位的~1H和^(13)C及2D NMR表征 被引量:6
5
作者 方云 刘雪锋 +1 位作者 夏咏梅 宗李燕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31-734,共4页
运用1H NMR,13C NMR,2D NOESY-NMR及2D ROESY-NMR等多种波谱技术联合表征典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与典型水溶性非离子大分子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或聚乙二醇(PEG)间的团簇化作用部位.NMR综合分析结果表明,SDS分子亲水头... 运用1H NMR,13C NMR,2D NOESY-NMR及2D ROESY-NMR等多种波谱技术联合表征典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与典型水溶性非离子大分子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或聚乙二醇(PEG)间的团簇化作用部位.NMR综合分析结果表明,SDS分子亲水头基邻近的C1~C2片段与PVP分子中内酰胺氮为中心的主链α-C、五元环上羰基C1(记为P1)及C4(记为P4)片段给出较强的作用信号,推断SDS分子亲水头基与PVP分子中内酰胺氮及其两者的相邻区域可能为形成团簇时SDS束缚胶束与PVP间超分子作用的主要部位.而SDS束缚胶束与PEG形成团簇时,除极性部位及其相邻区域的相互作用外,部分PEG链节可能渗入到SDS束缚胶束的C3部位或更深的内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c nmr 2D nmr 表面活性剂 水溶性大分子 团簇
下载PDF
醋酸丙酸纤维素的合成及结构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段丽艳 金立维 +3 位作者 曹珍艳 许玉芝 王春鹏 储富祥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8年第5期11-15,共5页
采用非均相催化酯化法合成了醋酸丙酸纤维素(CAP),对合成的CAP的^13C NMR图谱进行了分析,分别得出了CAP的乙酰基和丙酰基的取代度,并与化学滴定方法进行了对比。采用IR、凝胶渗透色谱(GPC)、X射线衍射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等... 采用非均相催化酯化法合成了醋酸丙酸纤维素(CAP),对合成的CAP的^13C NMR图谱进行了分析,分别得出了CAP的乙酰基和丙酰基的取代度,并与化学滴定方法进行了对比。采用IR、凝胶渗透色谱(GPC)、X射线衍射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等检测手段对产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与纤维素相比,所合成的CAP的晶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结晶度从68%降到了30%-40%,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50℃左右。纤维素的酯化使其具有改善的塑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丙酸纤维素 ^^13c nmr X射线
下载PDF
酸性条件下脲醛树脂中不稳定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李爱萍 阚成友 +1 位作者 杜奕 刘德山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782-1784,共3页
氨基树脂是一类具有广泛应用的高分子材料,其中由尿素和甲醛合成的脲醛树脂(Urea—formaldehyde,UF)水溶液,由于其价格低廉和制作简便,在木材加工中作为粘合剂应用至今.脲醛树脂及其制备的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会不断地释放出甲醛,... 氨基树脂是一类具有广泛应用的高分子材料,其中由尿素和甲醛合成的脲醛树脂(Urea—formaldehyde,UF)水溶液,由于其价格低廉和制作简便,在木材加工中作为粘合剂应用至今.脲醛树脂及其制备的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会不断地释放出甲醛,污染环境,严重危害人的身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脲醛树脂 不稳定结构 ^^13c nmr 摩尔比
下载PDF
^(13)C NMR在新型灵芝三萜类化合物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乔英 杨叶昆 +1 位作者 董学畅 邱明华 《波谱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37-456,共20页
高等真菌灵芝属的子实体作为著名的中药,灵芝三萜类化合物是中药灵芝主要活性化学成分,近年来灵芝三萜类化合物仍然不断被大量发现,而且结构越来越新奇.本文总结了10年来文献报道灵芝三萜化合物的13C NMR化学位移,找出了一些规律,对进... 高等真菌灵芝属的子实体作为著名的中药,灵芝三萜类化合物是中药灵芝主要活性化学成分,近年来灵芝三萜类化合物仍然不断被大量发现,而且结构越来越新奇.本文总结了10年来文献报道灵芝三萜化合物的13C NMR化学位移,找出了一些规律,对进行灵芝三萜化合物类结构的研究,将提供十分便捷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c nmr 灵芝 三萜化合物 化学位移 结构分析
下载PDF
采用TG-FTIR和^(13) CNMR研究印尼油砂热解产油过程 被引量:5
9
作者 王擎 王智超 +1 位作者 贾春霞 宫国玺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03-1008,共6页
采用热重分析(TGA)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联用实验技术以及13 C核磁共振(13 C NMR)技术,详细研究了印尼油砂热解产气过程和油砂沥青质的化学结构变化。油砂热解产气的TG-FTIR分析显示,油砂热解过程可以分为水分蒸发段(0~150℃)、低温段... 采用热重分析(TGA)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联用实验技术以及13 C核磁共振(13 C NMR)技术,详细研究了印尼油砂热解产气过程和油砂沥青质的化学结构变化。油砂热解产气的TG-FTIR分析显示,油砂热解过程可以分为水分蒸发段(0~150℃)、低温段(150~550℃)和高温段(550~800℃)3个阶段,油气的析出主要集中在低温段,样品失重量为21%;在低温段所得油气的主要红外吸收峰归属于亚甲基和次甲基的C—H伸缩振动以及甲基的C—H面内弯曲振动。采用13C NMR技术获得了不同终温下沥青质碳结构骨架参数,由此揭示出油砂热解过程中化学结构的变化规律。随着油砂热解温度升高,沥青质中芳香族碳数量略有增加,脂肪族碳数量减少,其中亚甲基碳数量大幅度减小,是产油的主要贡献者,但甲基碳数量变化不明显;脂链平均长度不断减小,从9.2下降到4.0;油潜力碳的比例由0.56下降到0.27;在热解末期即产油能力最低时,惰性碳的比例占到0.6。2种实验结果相互印证且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砂热解 TG-FTIR 13c nmr 沥青质抽提
下载PDF
三乙酸甘油酯对酚醛树脂固化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曹明 雷洪 +3 位作者 李涛洪 郭东亮 梁坚坤 杜官本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21,共6页
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13)C核磁共振(^(13)C NMR)和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方法,研究了常温碱性条件下三乙酸甘油酯对酚醛(PF)树脂固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三乙酸甘油酯的加入,增加了PF树脂固化反应放热峰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 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13)C核磁共振(^(13)C NMR)和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方法,研究了常温碱性条件下三乙酸甘油酯对酚醛(PF)树脂固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三乙酸甘油酯的加入,增加了PF树脂固化反应放热峰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树脂的固化;第1个放热峰出现在150~160℃,且随着三乙酸甘油酯添加量的增加,放热峰逐渐提前,放热量增大;第2个放热峰的温度高于纯PF树脂的放热峰,且随着三乙酸甘油酯添加量的增加,第2个放热峰逐渐提前;证明了酚羟基醚化反应的存在。试验证明了亚甲基醌结构的真实存在,并认为亚甲基醌是一种反应产物而非活性中间体;推测亚甲基醌在酚醛树脂中可能的反应机理,并指出三乙酸甘油酯仅参与了亚甲基醌结构生成的过程,并不参与酚醛树脂的缩聚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醛树脂 三乙酸甘油酯 加速固化机理 差示扫描量热法 ^^13c核磁共振 电喷雾电离质谱
下载PDF
脂肪族醚类化合物核磁共振碳谱模拟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国臣 张生万 仝建波 《波谱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1-100,共10页
利用原子电性作用矢量(atomic electronegativity interaction vector,AEIV)对脂肪族醚类化合物中碳原子局部化学微环境进行表征,并结合γ效应参数与其核磁共振碳谱(13CNMR)建立定量构谱相关(QSSR)模型,建模计算值和留一法(leave-one-ou... 利用原子电性作用矢量(atomic electronegativity interaction vector,AEIV)对脂肪族醚类化合物中碳原子局部化学微环境进行表征,并结合γ效应参数与其核磁共振碳谱(13CNMR)建立定量构谱相关(QSSR)模型,建模计算值和留一法(leave-one-out,LOO)交互校验(cross-validation,CV)预测值的复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57和0.9942.进一步使用外部样本对所得模型稳定性能进行检验,其外部校验相关系数(Qext)为0.9963,结果表明:AEIV、γ效应参数与13CNMR谱化学位移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c nmr 原子电性作用矢量 γ效应参数 脂肪族醚 定量结构波谱关系
下载PDF
应用FTIR和^(13)C NMR表征制革废水处理过程的溶解性有机物特性 被引量:4
12
作者 范春辉 张颖超 +1 位作者 唐泽恒 王家宏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03-1207,共5页
制革业是我国重要的工业门类,年废水排放量2亿t以上。制革废水中油脂、皮屑、胶原蛋白等大分子有机物含量较高,同时兼具高盐、高碱、高负荷的特点,已被相关部门列为重点监控的工业污染源。在制革废水的处理方面,不仅要关注进出水的水质... 制革业是我国重要的工业门类,年废水排放量2亿t以上。制革废水中油脂、皮屑、胶原蛋白等大分子有机物含量较高,同时兼具高盐、高碱、高负荷的特点,已被相关部门列为重点监控的工业污染源。在制革废水的处理方面,不仅要关注进出水的水质参数,同时也要监测废水处理过程污染物的转化规律,以便为废水处理工艺的优化和废水处理设备的研发提供基本数据。溶解性有机物(DOM)广泛存在于各类水体中,是表征废水理化性质和净化程度的重要参数。目前,对于制革废水处理过程DOM性质的研究尚很欠缺。以此为切入点,采用元素分析、热重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表征制革废水不同处理工段的DOM样品。研究发现:制革废水处理时间的延长导致DOM中C元素含量升高,H/C原子比先增加后降低,说明大分子有机物首先被分解为小分子链状结构,最终存在于水体的是极难降解的终极结构组分。DOM脂肪族化合物和蛋白组分的热解发生在第二阶段(110~530℃),第三阶段(530~800℃)主要完成芳环的降解或C—C键的断裂。废水原水DOM主要含有—OH,—NH2,CO等官能团,FTIR图谱证明了废水处理中后期高聚合度芳香族物质的存在,这是微生物新陈代谢作用的结果。DOM中烷基C含量先增加后减少,含量最大值(25.25%)出现在二级生化池;芳香C含量的最小值(28.28%)出现在二级生化池,而后迅速上升,暗示了废水处理过程含C官能团种类和数量的交替变化规律。对制革废水DOM性质的跟踪识别有助于从总体上推断污染物的净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革废水 溶解性有机物 FTIR ^^13c nmr 热重分析
下载PDF
新型环保工艺合成的线型酚醛树脂固化环氧树脂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景晨丽 陈立新 +2 位作者 王知伟 陈伟伟 宋家乐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67-371,共5页
本文采用一种新型环保工艺合成了线型酚醛树脂(简称SPN)。13C NMR方法对其与常规方法生产的线型酚醛树脂(简称CPN)的微观化学结构分析表明:SPN中o-o、o-p、p-p三种结构的含量分别为19.42%、46.21%和22.32%;CPN中这三种结构含量分别为15.... 本文采用一种新型环保工艺合成了线型酚醛树脂(简称SPN)。13C NMR方法对其与常规方法生产的线型酚醛树脂(简称CPN)的微观化学结构分析表明:SPN中o-o、o-p、p-p三种结构的含量分别为19.42%、46.21%和22.32%;CPN中这三种结构含量分别为15.87%、56.01%和22.68%;另外,SPN中还含有少量羟甲基苯酚和含醚键的羟甲基苯酚的二聚体等小分子结构,而CPN中不含这样的结构。分别以这两种线型酚醛树脂作为环氧树脂DYD-127的固化剂,比较了两个体系的固化特性和浇铸体性能。结果表明,由于微观化学结构的差异,SPN体系的反应活性略高于CPN体系,而两体系固化产物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没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型酚醛树脂 环氧树脂DYD-127 ^^13 c nmr 固化特性
下载PDF
霍林河褐煤化学结构特性的^(13)C NMR与FTIR对比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徐芳 刘辉 +1 位作者 王擎 刘营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4272-4278,共7页
采用^(13)C NMR及FTIR对霍林河褐煤的化学结构特性进行深入分析,通过^(13)C NMR计算得到霍林河褐煤包含34.32%的脂肪族碳、61.25%的芳香族碳以及4.43%的羰基碳。平均每个芳环团簇包含1~2个芳香环,每个芳香环中平均碳原子取代数为3~4。... 采用^(13)C NMR及FTIR对霍林河褐煤的化学结构特性进行深入分析,通过^(13)C NMR计算得到霍林河褐煤包含34.32%的脂肪族碳、61.25%的芳香族碳以及4.43%的羰基碳。平均每个芳环团簇包含1~2个芳香环,每个芳香环中平均碳原子取代数为3~4。平均亚甲基碳链数为1.4,烷链支化度为25.47%,说明脂肪族多以短链分支形式存在。通过对霍林河褐煤红外光谱进行分峰拟合,计算得到煤的FTIR结构参数(平均亚甲基碳链数、芳香环取代度、烷链支化度)与^(13)C NMR计算结果相吻合。虽然芳碳率(far-F=55.37%)与^(13)C NMR计算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差,但是FTIR很大程度上仍然可以反映煤的碳骨架结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林河褐煤 ^^13c nmr FTIR 对比分析
下载PDF
仲胺型硝化纤维素对肌酐吸附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少敏 于九皋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283-1286,共4页
利用IR,13C NMR和XPS等技术研究了仲胺型硝化纤维素(ACN)对肌酐(CRE)的吸附行为,提出了可能的吸附路线.光谱分析的结果表明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ACN对CRE的吸附是通过碱化的硝酸酯基与CRE的胍基碳生成离子复合物达到的.
关键词 IR ^^13c nmr XPS 肌酐 吸附机理 硝化纤维素 仲胺型 吸附行为 生理条件
下载PDF
NMR碳谱谱峰检索系统 被引量:3
16
作者 谢狄霖 陈忠 +1 位作者 施伟巧 许勇波 《波谱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8-132,共5页
介绍了核磁共振(NMR)碳谱谱峰检索系统的程序设计原理、系统流程框图、检索比较算法和主要显示界面.系统数据库包含化合物核磁共振碳谱4万多张,能够根据未知物13CNMR波谱的谱峰个数及其化学位移值进行检索.结果得到未知化合物的有关信... 介绍了核磁共振(NMR)碳谱谱峰检索系统的程序设计原理、系统流程框图、检索比较算法和主要显示界面.系统数据库包含化合物核磁共振碳谱4万多张,能够根据未知物13CNMR波谱的谱峰个数及其化学位移值进行检索.结果得到未知化合物的有关信息及其标准波谱图.系统还允许用户将本专业的一些常用化合物的标准谱的信息以及图谱添加进数据库以供日后查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碳谱 谱峰 检索
下载PDF
球磨杠柳木质素化学结构特性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欣 李树材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9-82,共4页
对球磨的杠柳(Periploca sepium)采用含有0.05mol/L HCl的80%液体二氧六环在85℃处理4h、二甲基亚砜在85℃处理4h,以及8%NaOH在50℃处理3h,得到86%的原本木质素。采用FTIR、UV、液态1H和13C-NMR研究了酸性二氧六环、二甲基亚砜和碱溶性... 对球磨的杠柳(Periploca sepium)采用含有0.05mol/L HCl的80%液体二氧六环在85℃处理4h、二甲基亚砜在85℃处理4h,以及8%NaOH在50℃处理3h,得到86%的原本木质素。采用FTIR、UV、液态1H和13C-NMR研究了酸性二氧六环、二甲基亚砜和碱溶性木质素组分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温和条件下,球磨与酸水解对分离的木质素大分子结构破坏不大。其中,温和酸水解使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之间醚键发生显著断裂,并使半纤维素发生部分降解。由于酸性二氧六环溶解的木质素主要来自初生壁,而碱溶性木质素主要来自次生壁,导致酸性二氧六环溶解的木质素与二甲基亚砜和碱溶性木质素结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杠柳(Periploca sepium) 球磨 温和酸水解 木质素 1Hnmr 13cnmr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模糊聚类分析的不同生长年限当归^(13)C核磁共振特征图谱 被引量:3
18
作者 顾志荣 杨应文 +1 位作者 王亚丽 孙宇靖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2083-2087,共5页
目的:利用13C核磁共振(NMR)特征图谱和化学模式识别建立不同生长年限当归的鉴别与质量评价方法。方法:利用对照品图谱和参考文献对特征图谱中特征信号峰进行初步归属,采用主成分分析(PCA)与模糊聚类分析(FCA)进行研究。结果:PCA与FCA均... 目的:利用13C核磁共振(NMR)特征图谱和化学模式识别建立不同生长年限当归的鉴别与质量评价方法。方法:利用对照品图谱和参考文献对特征图谱中特征信号峰进行初步归属,采用主成分分析(PCA)与模糊聚类分析(FCA)进行研究。结果:PCA与FCA均能将27批不同生长年限当归样本完全分开,1年生与2年生当归13C NMR特征图谱相似性较强,但与3年生当归有明显差异,阿魏酸、藁本内酯、3-正丁基苯酞及部分糖类是引起不同生长年限当归13C NMR特征图谱差异的主要化学成分。结论:本研究建立的13C NMR特征图谱结合PCA、FCA能够快速、准确地对不同生长年限当归进行鉴别与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c核磁共振 特征图谱 当归 生长年限 主成分分析 模糊聚类分析
原文传递
清香木姜子的化学成分Ⅱ 被引量:2
19
作者 肖勇 李子燕 李良 《云南化工》 CAS 2006年第5期22-23,共2页
利用硅胶柱层析分离及与标准品对照等方法从清香木姜子枝叶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1H NMR、13C NMR等技术及理化性质鉴定为:黄堇碱(1)、二十二酸(2)、二十六酸(3)、三十酸(4)。以上化合物均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关键词 清香木姜子 化合物 核磁共振氢谱 核磁共振碳谱
下载PDF
土壤腐殖物质的固体^(13)C核磁共振技术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今今 季宏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0期111-112,115,共3页
土壤腐殖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复杂,其中含有多种官能团,是土壤碳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固态13C NMR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结构的有效手段,特别对于不溶性HM,已成为其研究的重要技术方法。本文主要介绍了固体13C NMR在土壤腐殖物质中的应用概况,... 土壤腐殖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复杂,其中含有多种官能团,是土壤碳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固态13C NMR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结构的有效手段,特别对于不溶性HM,已成为其研究的重要技术方法。本文主要介绍了固体13C NMR在土壤腐殖物质中的应用概况,总结、归纳了土壤腐殖物质中不同官能团所对应的信号区间,对比分析了腐殖物质中不同组分的结构区别,讨论分析了固体13C NMR在土壤腐殖物质结构与形态研究中的应用,以期借助固体13C NMR更加深入地对腐殖物质整体结构进行研究,推进对腐殖物质形成、转化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殖物质 ^^13cnmr 化学位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