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4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37)Cs应用于我国西部风蚀地区土地退化的初步研究─—以新疆库尔勒地区为例 被引量:46
1
作者 濮励杰 包浩生 +1 位作者 彭补拙 DavidLHiggitt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41-449,共9页
本文以新疆库尔勒地区为例,首次运用137Cs示踪分析法对我国西部风蚀地区土壤侵蚀的强度与区域分布进行了研究,分别计算出该地区荒地、耕地、草地等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侵蚀模数的平均值为5987.21吨/平方公里·年、3537.29吨/... 本文以新疆库尔勒地区为例,首次运用137Cs示踪分析法对我国西部风蚀地区土壤侵蚀的强度与区域分布进行了研究,分别计算出该地区荒地、耕地、草地等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侵蚀模数的平均值为5987.21吨/平方公里·年、3537.29吨/平方公里·年和317131吨/平方公里·年,其土壤侵蚀强度依次为荒地>耕地>草地。并据此探讨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与土地退化之间的相关关系及空间特征。这对于丰富风蚀地区土地退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制订准确的土地退化防治对策,进一步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7cs 土地退化 风蚀 土壤侵蚀强度
下载PDF
川中丘陵区小流域泥沙来源的^(137)Cs和^(210)Pb双同位素法研究 被引量:51
2
作者 张信宝 贺秀斌 +3 位作者 文安邦 D.E.Walling 冯明义 邹翔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5期1537-1541,共5页
在2002年开展的川中丘陵区武家沟小流域泥沙来源的调查中, 137Cs和210Pb双同位素示踪法得到了应用, 流域内陡坡林地、缓坡农台地和裸坡地表层土壤的137Cs和210Pb平均含量分别为(7.15±0.40)和(162.01±3.86) Bq·kg-1; (4.0... 在2002年开展的川中丘陵区武家沟小流域泥沙来源的调查中, 137Cs和210Pb双同位素示踪法得到了应用, 流域内陡坡林地、缓坡农台地和裸坡地表层土壤的137Cs和210Pb平均含量分别为(7.15±0.40)和(162.01±3.86) Bq·kg-1; (4.01±0.31)和(70.96±2.65) Bq·kg-1; 0和(15.12±1.22) Bq·kg-1. 近期水库淤积泥沙的137Cs和210Pb含量分别为(3.06±0.23)和(72.66±1.61) Bq·kg-1. 运用混合模型求得林地、农地和裸坡地(含沟岸)的相对来沙量分别为18%, 46%和36%. 农台地和裸坡地(含沟岸)是流域内最重要和次重要的泥沙来源. 根据1956年以来水库的泥沙淤积量, 流域输沙模数为642 t·(km2·a)-1, 占流域面积约2/3的林地和1/3的农地的侵蚀模数分别为173和886 t·(km2·a)-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来源 相对产沙量 川中丘陵区 ^^137cs ^^210PB 双同位素法
原文传递
吉林小龙湾沉积速率的^(210)Pb和^(137)Cs年代学方法测定 被引量:45
3
作者 夏威岚 薛滨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4-125,共2页
关键词 沉积速率 年代测定 ^^210PB ^^137cs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淤地坝记录的泥沙沉积过程研究 被引量:38
4
作者 李勉 杨剑锋 +1 位作者 侯建才 沈中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4-69,共6页
淤地坝是黄土丘陵区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的重要工程措施之一,在拦蓄泥沙的同时,也记载了小流域侵蚀产沙的历史变化过程及特征。该研究根据流域历史降雨资料,分析了黄土丘陵区关地沟小流域淤地坝1959~1987年泥沙沉积旋回变化及各旋回层... 淤地坝是黄土丘陵区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的重要工程措施之一,在拦蓄泥沙的同时,也记载了小流域侵蚀产沙的历史变化过程及特征。该研究根据流域历史降雨资料,分析了黄土丘陵区关地沟小流域淤地坝1959~1987年泥沙沉积旋回变化及各旋回层泥沙中、小流域沟间地和沟谷地表层土体中放射性同位素137Cs含量,研究了小流域侵蚀产沙变化过程及泥沙主要来源。结果表明:该小流域在淤地坝建设初期,侵蚀产沙强度很大,其后产沙强度由强变弱,呈显著降低趋势,淤地坝内沉积泥沙的70%来源于沟间地;微小流域与较大流域在泥沙来源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地坝 土壤侵蚀 ^^137cs 泥沙沉积 黄土丘陵区
下载PDF
黔中高原岩溶丘陵坡地土壤中的^137Cs分布 被引量:35
5
作者 严冬春 文安邦 +1 位作者 鲍玉海 张信宝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42-347,共6页
黔中岩溶坡地土壤中137Cs的深度分布坡顶和坡底具有相同的趋势,次表层土壤中137Cs的比活度最大;坡中土壤中137Cs的含量先增加后陡然减少。岩溶坡地土壤中137Cs的比活度介于9.1 Bq/kg^56.9 Bq/kg之间,变化趋势顺坡降低,与土层厚度变化趋... 黔中岩溶坡地土壤中137Cs的深度分布坡顶和坡底具有相同的趋势,次表层土壤中137Cs的比活度最大;坡中土壤中137Cs的含量先增加后陡然减少。岩溶坡地土壤中137Cs的比活度介于9.1 Bq/kg^56.9 Bq/kg之间,变化趋势顺坡降低,与土层厚度变化趋势相反;平均比活度为26.1 Bq/kg,远远大于本底值。岩溶坡地土壤中137Cs的面积活度介于144.7 Bq/m2~440.2 Bq/m2之间,顺坡变化趋势不明显;与本底值比较,流失比较大;可能的原因一是黔中岩溶坡地早期石漠化较严重,基岩无法吸附137Cs,导致核爆期间沉降的137Cs随水流失;二是岩溶坡地土壤中的137Cs随土壤颗粒发生了地下漏失。基于以上调查和目前的计算模型,认为用于调查均质土壤地区土壤侵蚀的137Cs法暂时不适合直接用于基岩型岩溶坡地土壤侵蚀速率的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7cs 土壤 分布 黔中高原 岩溶丘陵坡地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湖泊沉积速率的测定及环境意义——以洪湖、巢湖、太湖为例 被引量:33
6
作者 姚书春 薛滨 +2 位作者 李世杰 刘吉峰 夏威岚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69-573,共5页
对长江中下游洪湖、巢湖和太湖沉积物采用^210Pb和^137Cs相结合的方法测定沉积速率。洪湖钻孔中^210Pb、随深度的增加没有呈现指数衰减分布,因此获得的平均沉积速率并不可靠;而根据^137Cs蓄积峰计算得出洪湖钻孔在1963-1986年沉积速... 对长江中下游洪湖、巢湖和太湖沉积物采用^210Pb和^137Cs相结合的方法测定沉积速率。洪湖钻孔中^210Pb、随深度的增加没有呈现指数衰减分布,因此获得的平均沉积速率并不可靠;而根据^137Cs蓄积峰计算得出洪湖钻孔在1963-1986年沉积速率最大,这可能是因为当时大规模开垦导致湖区周围水土流失,大量的侵蚀物质被带入湖中,从而导致沉积速率上升。对巢湖钻孔用^210Pb法和^137Cs得到的沉积速率具有可比性,研究发现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深度的减少,巢湖钻孔中沉积通量在增加,说明巢湖流域内水土流失逐步加重,可能与土地开发、植被破坏等人为活动有关。对太湖钻孔利用^137Cs 1963年对应的蓄积峰进行校正,采用^210Pb计年的CRS模式获得不同时段的沉积速率发现在80年代末尾沉积物堆积通量最高,达到0.6g·cm^-2·a^-1。两种计年方法的结合有助于认识沉积速率的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0PB ^^137cs 沉积速率 洪湖 巢湖 太湖
下载PDF
中国地区湖泊沉积物中^137Cs分布特征和环境意义 被引量:33
7
作者 曾理 吴丰昌 +1 位作者 万国江 郑建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9,共9页
^(137)Cs是人为放射性核素,长期以来,它在沉积物岩芯剖面中的分布被用作近代沉积物定年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全面收集了关于我国湖泊沉积物中^(137)Cs分布的研究文献,对它们进行了综合分析和对比;试图揭示中国湖泊沉积物中^(137)Cs剖面... ^(137)Cs是人为放射性核素,长期以来,它在沉积物岩芯剖面中的分布被用作近代沉积物定年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全面收集了关于我国湖泊沉积物中^(137)Cs分布的研究文献,对它们进行了综合分析和对比;试图揭示中国湖泊沉积物中^(137)Cs剖面分布特征和环境意义:结合我国湖泊分区和特点,分别讨论了我国5大湖区^(137)Cs的总体特征和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影响^(137)Cs沉积剖面分布的因素,除了纬度和海拔外,还应与当地的地貌特征、降雨量、植被状况和人类活动有关;全球核大气沉降是中国湖泊沉积物的^(137)Cs剖面分布最主要的来源,同时我国早期的大气核试验和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对我国部分地区^(137)Cs分布可能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 沉积物 计年 ~137cs 沉积剖面
下载PDF
Using ^(137)Cs Tracer Technique to Evaluate Erosion and Deposition of Black Soil in Northeast China 被引量:33
8
作者 FANG Hua-Jun YANG Xue-Ming +1 位作者 ZHANG Xiao-Ping LIANG Ai-Zhen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2期201-209,共9页
Soil and water losses through erosion have been serious in the black soil region of Northeast China. Therefore, a sloping cultivated land in Songnen Plain was selected as a case study to: 1) determine the ^137Cs ref... Soil and water losses through erosion have been serious in the black soil region of Northeast China. Therefore, a sloping cultivated land in Songnen Plain was selected as a case study to: 1) determine the ^137Cs reference inventory in the study area; 2) calculate erosion and deposition rates of black soil on different slope locations; 3) conduct a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some model parameters; and 4) compare overall outputs using four different models. Three transects were set in the field with five slope locations for each transect, including summit, shoulder-slope, back-slope, foot-slope, and toe-slope. Field measurements and model simulation were used to estimate a bomb-derived ^137Cs reference inventory in the study area. Soil erosion and deposition rates were estimated using four ^137Cs models and percentage of ^137Cs loss/gain. The ^137Cs reference value in the study area was 2 232.8 Bq m^-2 with ^137Cs showing a clear topographic pattern, decreasing from the summit to shoulder-slope, then increasing again at the foot-slope and reaching a maximum at the toe-slope, Predicted soil redistribution rates for different slope locations varied. Among models, the Yang Model (YANG-M) overestimated erosion loss but underestimated deposition. However, the standard mass balance model (MBM1) gave predictions similar to a mass balance model incorporating soil movement by tillage (MBM2).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the proportion factor and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137Cs in the surface layer demonstrated the impact of ^137Cs enrichment on calculation of the soil erosion rat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redistribution of fallout ^137Cs in landscape should be fully considered as calculating soil redistribution rate using ^137Cs techniq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ck soil cesium-137 ^(^137cs Northeast China quantitative models soil erosion
下载PDF
中国湖泊沉积物^(137)Cs和^(210)Pb_(ex)断代的一些问题 被引量:31
9
作者 张信宝 龙翼 +1 位作者 文安邦 贺秀斌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30-440,共11页
^(137)Cs和^(210)Pb_(ex)是湖泊沉积物断代常用的两种核素,沉积物中核素的深度分布,不但随核素的大气沉降量变化,也与流域环境变化和沉积后核素的再分布有关。我国环境复杂,人类活动强烈,^(137)Cs和^(21)Pb_(ex)深度分布的非理想曲线常... ^(137)Cs和^(210)Pb_(ex)是湖泊沉积物断代常用的两种核素,沉积物中核素的深度分布,不但随核素的大气沉降量变化,也与流域环境变化和沉积后核素的再分布有关。我国环境复杂,人类活动强烈,^(137)Cs和^(21)Pb_(ex)深度分布的非理想曲线常见于我国一些湖泊的沉积物。本文简要介绍了湖泊沉积物^(137)Cs和^(21)Pb_(ex)深度分布理想曲线和断代基本原理,在参阅大量有关中国湖泊沉积物^(137)Cs和^(21)Pb_(ex)断代文献的基础上,讨论了^(137)Cs和^(21)Pb_(ex)非理想深度分布曲线的解译和沉积物断代的几个常见问题。主要观点如下:1)我国湖泊沉积物不存在所谓的1974年和1986年蓄积峰;2)一些湖泊沉积出现的非单峰型^(137)Cs深度分布曲线,可能与人类活动或湖流扰动湖泊底泥、流域侵蚀产沙环境变化和^(137)Cs主要来源于冰川融水补给等因素有关;3)沉积物中的核素垂向运移,不改变剖面中1963年^(137)Cs蓄积峰的位置,不影响其断代标志意义;4)流域环境突发事件引起的沉积剖面中的^(137)Cs和^(21)Pb_(ex)明显异常,是断代的可靠标志等。最后介绍了根据沉积剖面^(137)Cs和^(21)Pb_(ex)总量与本底值对比,求算沉积速率的核素质量平衡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断代 ^^137cs ^^210PBEX 湖泊
原文传递
有关湖泊沉积^(137)Cs深度分布资料解译的探讨 被引量:30
10
作者 张信宝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4-299,共6页
讨论了国内有关湖泊沉积137Cs断代资料解译的一些问题。一些高寒地区的湖泊,上世纪60年代主核爆期以后,入湖泥沙的137Cs含量变化不大,因此沉积剖面137Cs浓度达峰值后无明显降低趋势。一些浅水湖泊,由于人类活动扰动湖底表层泥沙,剖面表... 讨论了国内有关湖泊沉积137Cs断代资料解译的一些问题。一些高寒地区的湖泊,上世纪60年代主核爆期以后,入湖泥沙的137Cs含量变化不大,因此沉积剖面137Cs浓度达峰值后无明显降低趋势。一些浅水湖泊,由于人类活动扰动湖底表层泥沙,剖面表层泥沙的137Cs浓度比较均一。根据核尘埃沉降监测资料,中国湖泊沉积应存在明显的1963年137Cs蓄积峰,不应存在所谓的1974年137Cs次蓄积峰,可能存在不很明显的1986年次蓄积峰。沉积剖面中137Cs浓度的深度变化,不仅和137Cs大气沉降通量变化有关,也和流域内近几十年来的环境变化有关,1963年以后的137Cs次蓄积峰的确定要慎重。黔中红枫湖沉积物137Cs面积活度高于滇西湖泊,主要是由于石漠化严重的喀斯特山地,裸岩面积大,裸岩坡地几无土壤吸附137Cs尘埃,核爆期间137Cs降尘随降雨径流直接流失进入湖泊比例高的缘故,不是青藏高原的大气污染物散落屏蔽效应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沉积 ^^137cs 深度分布 解译
下载PDF
^(137)Cs技术对长江三角洲丘陵区小流域土壤侵蚀初步估算 被引量:22
11
作者 曹慧 杨浩 +3 位作者 唐翔宇 赵其国 朱振华 濮励杰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3-15,共3页
采集了长江三角洲丘陵区某一小流域的 8个土壤剖面共 2 6个样品 ,通过分析发现该小流域的土壤 1 37 Cs含量与采样深度之间具有比较良好的线性关系 (0 .98>R2 >0 .6 9) ;以坡顶作为参考点 ,提出该地区土壤中的 1 37Cs背景值约为 2... 采集了长江三角洲丘陵区某一小流域的 8个土壤剖面共 2 6个样品 ,通过分析发现该小流域的土壤 1 37 Cs含量与采样深度之间具有比较良好的线性关系 (0 .98>R2 >0 .6 9) ;以坡顶作为参考点 ,提出该地区土壤中的 1 37Cs背景值约为 2 40 0 Bq/m2 ;建立了基于 1 37Cs技术的土壤侵蚀定量模型 ,并对该流域土壤侵蚀量进行了初步估算 ,结果表明侵蚀最严重的丘坡中部马尾松林地占总侵蚀量 38.2 3% ,坡麓的菜园土壤亦达 32 .89%。因而 ,对坡中和坡麓地貌部位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可有效地防治水土流失带来的各种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7cs 长江三角洲 土壤侵蚀 丘陵区 估算 示踪技术
下载PDF
散落核素~7Be和^(137)Cs在洱海和红枫湖沉积物中蓄积对比 被引量:28
12
作者 白占国 万国江 +1 位作者 刘东生 黄荣贵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3-118,共6页
沉积物柱芯分别采自滇西地区的洱海和黔中地区的红枫(及百花)湖,散落核素7Be和137Cs在沉积物中的蓄积特征对比分析表明,7Be在洱海及红枫湖沉积物中的累计值分别为(237±73)Bq/m2和(783±44)Bq/m2;按校正到沉降年代的数值,1986... 沉积物柱芯分别采自滇西地区的洱海和黔中地区的红枫(及百花)湖,散落核素7Be和137Cs在沉积物中的蓄积特征对比分析表明,7Be在洱海及红枫湖沉积物中的累计值分别为(237±73)Bq/m2和(783±44)Bq/m2;按校正到沉降年代的数值,1986年以前137Cs的累计值分别为(519±26)Bq/m2及(3704±56)Bq/m2。由模式计算获知,(1)7Be和137Cs在红枫湖沉积物中的蓄积以侵蚀影响为主;在洱海的蓄积受直接散落控制。(2)在洱海和红枫湖地区7Be大气散落累计值分别为(0.07±0.02)Bq/cm2及(0.08±0.01)Bq/cm2;1986年以前137Cs大气散落累计值分别为(0.11±0.01)Bq/cm2及(0.37±0.01)Bq/cm2,显示出滇西与黔中地区之间137Cs散落的地区差异。这一现象可能反映出青藏高原对滇西地区存在着全球性大气扩散污染物散落的屏蔽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7cs ^^7Be 湖泊沉积物 洱海 红枫湖 铍同位素 铯同位素
下载PDF
^(137)Cs法和^(210)Pb法对比研究鄱阳湖近代沉积速率 被引量:25
13
作者 叶崇开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06-114,共9页
本文报道了应用^(137)Cs法和^(210)Pb法对比研究鄱阳湖近代沉积速率。按黄海高程11.1—14.6m湖区的沉积速率在1.0—3.7mm·a^(-1)之间,平均值为2.2mm·a^(-1)。文中还讨论了用γ谱法验证^(137)Cs法和^(210)Pb法给出的沉积速率... 本文报道了应用^(137)Cs法和^(210)Pb法对比研究鄱阳湖近代沉积速率。按黄海高程11.1—14.6m湖区的沉积速率在1.0—3.7mm·a^(-1)之间,平均值为2.2mm·a^(-1)。文中还讨论了用γ谱法验证^(137)Cs法和^(210)Pb法给出的沉积速率的结果。^(137)Cs法给出的沉积速率与γ谱法的结果是一致的,而^(210)Pb法给出的沉积速率比γ谱法和^(137)Cs法的结果约偏低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沉积速率 ^^137cs ^^210PB
下载PDF
侵蚀泥沙研究的^(137)Cs核示踪技术 被引量:26
14
作者 张信宝 贺秀斌 +1 位作者 文安邦 郑进军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2-154,157,共4页
137Cs是上世纪50-70年代大气核试验产生的核尘埃,1963年产出量最大,半衰期30.1a。137Cs主要伴随降水降落到地表,随即被土壤颗粒吸附,137Cs以后的迁移主要伴随被吸附土壤颗粒的运移。上世纪80年代以来,137Cs示踪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侵蚀泥... 137Cs是上世纪50-70年代大气核试验产生的核尘埃,1963年产出量最大,半衰期30.1a。137Cs主要伴随降水降落到地表,随即被土壤颗粒吸附,137Cs以后的迁移主要伴随被吸附土壤颗粒的运移。上世纪80年代以来,137Cs示踪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侵蚀泥沙研究中。简要介绍了137Cs示踪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在黄土高原、长江上游等地侵蚀速率测定,泥沙来源调查,塘库沉积物断代等研究中的一些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7cs 侵蚀泥沙 黄土高原 长江上游
下载PDF
川中丘陵区和三峡地区小流域侵蚀产沙的塘库沉积^(137)Cs断代 被引量:26
15
作者 齐永青 张信宝 +2 位作者 贺秀斌 文安邦 伏介雄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41-648,共8页
选择川中丘陵区和三峡地区四川盐亭、南充和重庆开县的4个小流域,采集塘库沉积泥沙137Cs样品,确定了1963年以来塘库淤沙量,并据此分析了流域输沙模数和侵蚀模数。研究表明,开县春秋沟的淤沙模数最高,为1869t.km-2.a-1;盐亭武家沟和集流... 选择川中丘陵区和三峡地区四川盐亭、南充和重庆开县的4个小流域,采集塘库沉积泥沙137Cs样品,确定了1963年以来塘库淤沙量,并据此分析了流域输沙模数和侵蚀模数。研究表明,开县春秋沟的淤沙模数最高,为1869t.km-2.a-1;盐亭武家沟和集流沟分别为701t.km-2.a-1和710 t.km-2.a-1;南充天马湾沟为566 t.km-2.a-1。对小流域地貌特征的分析和谷地水田取样结果表明,除塘库淤积区外,各小流域谷地内基本无泥沙淤积。因此,除南充天马湾沟按现有水面面积作为淤积面积求算的淤沙模数明显偏小外,其他小流域的塘库淤沙模数基本可以表征各研究小流域的侵蚀模数。对研究小流域侵蚀产沙影响因素的分析表明,除降雨和土地利用状况外,地形起伏、土壤抗蚀性及岩层产状也是三地侵蚀程度差异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中丘陵区 三峡地区 侵蚀产沙 ^^137cs 小流域
下载PDF
太湖THS孔现代沉积物^(137)Cs和^(210)Pb的分布及计年 被引量:24
16
作者 姚书春 李世杰 +2 位作者 刘吉峰 薛滨 夏威岚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9-83,共5页
太湖THS沉积物柱状岩心中存在3个明显的137Cs蓄积峰,高含水率和有机质含量是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对应的137Cs蓄积峰向表层迁移的一个可能的原因。利用137Cs核素1963年和1975年对应的蓄积峰计算出沉积速率为0.34 cm/a。利用137C... 太湖THS沉积物柱状岩心中存在3个明显的137Cs蓄积峰,高含水率和有机质含量是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对应的137Cs蓄积峰向表层迁移的一个可能的原因。利用137Cs核素1963年和1975年对应的蓄积峰计算出沉积速率为0.34 cm/a。利用137Cs核素1963年对应的蓄积峰进行校正,采用210Pb计年的CRS模式获得不同时段的沉积速率,发现在80年代末沉积物堆积通量最高,达到0.6 g/(cm2.a)。两种计年方法的结合有助于认识沉积速率的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速率 ^^210PB ^^137cs 太湖
下载PDF
风蚀土壤剖面^(137)Cs的分布及侵蚀速率的估算 被引量:23
17
作者 胡云锋 刘纪远 +3 位作者 庄大方 曹红霞 闫慧敏 杨风亭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933-937,共5页
研究137Cs在土壤剖面上的分布是应用137Cs方法定量评价土壤风力侵蚀的基础.以内蒙古太仆寺旗为研究区,采集了4个样点、共62个土壤样本;使用伽马能谱仪测定了各土壤样本的137Cs活度,计算得到各样点的137Cs总量.研究发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 研究137Cs在土壤剖面上的分布是应用137Cs方法定量评价土壤风力侵蚀的基础.以内蒙古太仆寺旗为研究区,采集了4个样点、共62个土壤样本;使用伽马能谱仪测定了各土壤样本的137Cs活度,计算得到各样点的137Cs总量.研究发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地覆盖等级的137Cs剖面分布特征差异明显.在低覆盖草地和中覆盖草地土壤剖面中,137Cs活度分布形态为负指数分布;在高覆盖草地土壤剖面中,137Cs活度分布形态在剖面上部为单峰状,单峰后继续为负指数分布;在耕地剖面中,137Cs集中在犁底层以上,且均匀分布.对耕地和草地样点分别使用质量平衡模型和剖面分布模型,可以估算得到农耕地、低覆盖草地、中等覆盖草地等3处样点的侵蚀速率分别为7990,4270和1808Mg/km2·a,分别属于强度侵蚀、中度侵蚀和轻度侵蚀,风力侵蚀强度与地面植被覆盖度呈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蚀土壤 侵蚀速率 计算方法 内蒙古 ^^137cs 沉降方式 风力侵蚀
原文传递
利用^(210)Pb、^(137)Cs和^(241)Am计年法测算云南抚仙湖现代沉积速率 被引量:23
18
作者 王小雷 杨浩 +1 位作者 赵其国 魏荣菲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6-142,共7页
通过对云南抚仙湖沉积物柱芯样品的^(210)Pb、^(137)Cs和^(241)Am测试表明,柱芯剖面上有明显的1963年和1986年^(137)Cs蓄积峰,验证了1975年次级蓄积峰存在的可能性,这些峰形完好的蓄积峰对抚仙湖的现代沉积环境有明显的时标意义。利用^(... 通过对云南抚仙湖沉积物柱芯样品的^(210)Pb、^(137)Cs和^(241)Am测试表明,柱芯剖面上有明显的1963年和1986年^(137)Cs蓄积峰,验证了1975年次级蓄积峰存在的可能性,这些峰形完好的蓄积峰对抚仙湖的现代沉积环境有明显的时标意义。利用^(137)Cs计年法得到抚仙湖沉积物自1963年、1975年及1986年以来到2007年的平均沉积速率分别为0.063g/(cm^2·a)、0.052g/(cm^2·a)和0.039g/(cm^2·a),说明了过去近五十年抚仙湖沉积速率整体上经历了一个由快到慢的过程。借助于^(241)Am的1963年蓄积峰可以提高^(137)Cs计年的准确性。根据^(210)Pb CRS计年模式,计算出每个样品深度所对应的年代,与^(137)Cs计年法比较存在一定的偏差,分析了两种计年方法存在差异性的原因。通过质量深度和年代分析,抚仙湖的沉积速率变化幅度比较大,表明抚仙湖近129年来的沉积环境不稳定,可能与相应历史时期的人类活动有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放射性核素(~210Pb ~137cs ~241Am) 抚仙湖 沉积速率 人类活动
下载PDF
^(90)Sr、^(137)Cs在水泥固化体中的吸附和迁移行为 被引量:22
19
作者 石正坤 康厚军 +1 位作者 张东 曾敏 《同位素》 CAS 2001年第3期174-178,共5页
采用批试法和柱迁移实验研究了放射性核素 90 Sr、13 7Cs在富铝碱矿渣水泥和 5 2 5 # 水泥中的吸附迁移行为。结果表明 ,富铝碱矿渣水泥对 90 Sr、13 7Cs的吸附比约为 5 2 5 # 水泥的 10倍 ;富铝碱矿渣水泥在阻止放射性核素迁移及浸出... 采用批试法和柱迁移实验研究了放射性核素 90 Sr、13 7Cs在富铝碱矿渣水泥和 5 2 5 # 水泥中的吸附迁移行为。结果表明 ,富铝碱矿渣水泥对 90 Sr、13 7Cs的吸附比约为 5 2 5 # 水泥的 10倍 ;富铝碱矿渣水泥在阻止放射性核素迁移及浸出性能方面明显优于目前采用的 5 2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0SR ^^137cs 水泥固化 吸附 迁移 放射性核素 放射性废物 处理 锶90 137
下载PDF
近百年来东平湖沉积通量变化与环境 被引量:21
20
作者 陈影影 陈诗越 +2 位作者 姚敏 刘加珍 张菊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83-789,共7页
根据210Pb、137Cs法建立的东平湖现代沉积年代序列,结合沉积物粒度与烧失量变化特征以及黄河变迁与流域人类活动的特点,分析探讨了1889年以来东平湖沉积通量的变化。研究表明,百年来东平湖沉积环境不稳定,沉积通量变化较大:1889~1938年... 根据210Pb、137Cs法建立的东平湖现代沉积年代序列,结合沉积物粒度与烧失量变化特征以及黄河变迁与流域人类活动的特点,分析探讨了1889年以来东平湖沉积通量的变化。研究表明,百年来东平湖沉积环境不稳定,沉积通量变化较大:1889~1938年,沉积通量较高且基本稳定,1938~1965年,沉积通量逐年下降,1965~2000年,沉积通量整体较低且基本稳定,2000年以来,沉积通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早期的高沉积通量与东平湖作为黄河自然滞蓄洪区有关,后期由于人类活动(湖区治理、黄河水利工程建设等)控制了黄河水的自然倒灌,导致了沉积通量的下降并趋于稳定,近期沉积通量的上升是湖区经济活动增强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0PB ^^137cs 沉积通量 沉积环境 东平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