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鸭梨秋施^(15)N-尿素的吸收与分配 被引量:58
1
作者 徐季娥 林裕益 +2 位作者 吕瑞江 陈良 高占峰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45-149,共5页
以3年生初结果鸭梨/杜梨树为试材,采用田间微区法土施^(15)N-尿素,秋施的氮肥在年周期内均可为植株吸收,当年肥料利用率为3.1%,翌年8月上旬达17.8%,以5月上旬吸收最快;肥料损失率以冬春最高,达50.7%,落叶休眠期树体内的^(15)N绝大部... 以3年生初结果鸭梨/杜梨树为试材,采用田间微区法土施^(15)N-尿素,秋施的氮肥在年周期内均可为植株吸收,当年肥料利用率为3.1%,翌年8月上旬达17.8%,以5月上旬吸收最快;肥料损失率以冬春最高,达50.7%,落叶休眠期树体内的^(15)N绝大部分贮藏于多年生枝及根系,其浓度则以短枝、细根为高,长枝最低;春季多年生枝中的^(15)N向新生器官迁移最快,至新梢速长期树体内53.3%的^(15)N分布于长枝中;果实速长期枝叶中的^(15)N已向其它器官回流,尤以长枝最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树 鸭梨树 施肥 15 尿素
下载PDF
不同施氮比例和时期对冬小麦氮素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47
2
作者 赵广才 李春喜 +1 位作者 张保明 王崇义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99-102,共4页
利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各器官氮素含量、NDFF(氮素含量来自肥料氮的百分比 )、植株的氮素利用率以及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收获期小麦各器官的含氮量为子粒 >叶片 >根系 >叶鞘 >颖壳 ... 利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各器官氮素含量、NDFF(氮素含量来自肥料氮的百分比 )、植株的氮素利用率以及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收获期小麦各器官的含氮量为子粒 >叶片 >根系 >叶鞘 >颖壳 ;各器官的NDFF以根系最多 ,其次为子粒和茎秆 ;以增加底肥的比例和分次追肥处理的植株氮素利用率较高 ;以分次追肥处理的产量最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施氮 氮素利用 氮肥 施肥方法
下载PDF
氮水平对盆栽沙培番茄苗期根系三维构型与氮素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朱晋宇 惠放 +3 位作者 李苗 马韫韬 余宏军 蒋卫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131-137,共7页
为了研究施氮量对番茄苗期根系三维空间分布与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以中杂109番茄幼苗为材料,采用沙培盆栽方式并设置3个氮素水平处理,利用^(15)N示踪法和三维数字化仪分别研究幼苗根际氮素吸收运转效率与根系三维构型。结果表明:施氮肥4... 为了研究施氮量对番茄苗期根系三维空间分布与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以中杂109番茄幼苗为材料,采用沙培盆栽方式并设置3个氮素水平处理,利用^(15)N示踪法和三维数字化仪分别研究幼苗根际氮素吸收运转效率与根系三维构型。结果表明:施氮肥4 mmol/L处理番茄幼苗根系总长、根表面积和根系分支密度分别高于20 mmol/L处理16.5%、17.5%和^(15).5%;4 mmol/L处理幼苗根系三维构型是半径窄而深度深,20 mmol/L处理根系三维构型是半径宽而深度浅,4 mmol/L根系的平均深度较20 mmol/L处理高30%、但半径宽度较20 mmol/L处理低8%,12 mmol/L处理下幼苗根系半径宽度与深度均匀分布;高氮浓度会提高根系^(15)N吸收率与分配率,各器官^(15)N分配率为叶>茎>根,说明根际氮素转运对叶的贡献率最大;12 mmol/L处理幼苗^(15)N转运量与氮素利用率最高分别为508.3 mg/株和8.9%,20 mmol/L处理较4 mmol/L处理^(15)N转运量高128 mg/株,但是氮素利用率却降低2%。研究表明苗期管理上可以适当降低施氮量,番茄幼苗会主动改变根系三维构型来提高氮素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料 栽培 番茄幼苗 根系构型 15n示踪
下载PDF
施硼对花生利用氮素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江荣风 张起刚 +2 位作者 张福锁 魏向群 杨合法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218-222,共5页
用^(15)N 示踪技术研究施硼对砂地花生氮素吸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含硼量很低的细质砂土上,施硼促进花生的生长发育、提高荚果产量;促进花生对氮素的吸收、提高氮肥利用率;施硼促进根瘤生长发育、提高固氮能力。收获期土壤中残留... 用^(15)N 示踪技术研究施硼对砂地花生氮素吸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含硼量很低的细质砂土上,施硼促进花生的生长发育、提高荚果产量;促进花生对氮素的吸收、提高氮肥利用率;施硼促进根瘤生长发育、提高固氮能力。收获期土壤中残留肥料氮主要以有机态氰为主,且分布于0~20cm 土层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硼肥 硼营养 氮素平衡 施肥
下载PDF
新疆三种主要农田土壤尿素氮的损失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毛端明 向敏超 +2 位作者 马鄂超 倪克文 张惠文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4期34-38,共5页
采用^(15)N示踪法研究了北、东、南疆3种主要农田土壤尿素氮的损失,结果表明,1m土层尿素残留率为24.7%~72.8%,平均为41.0%;其残留垂直分布是上多下少。尿素氮在1m土层以下的渗漏损失极小,仅占施入氮量的0.004%~0.5%。尿素氮的挥发损... 采用^(15)N示踪法研究了北、东、南疆3种主要农田土壤尿素氮的损失,结果表明,1m土层尿素残留率为24.7%~72.8%,平均为41.0%;其残留垂直分布是上多下少。尿素氮在1m土层以下的渗漏损失极小,仅占施入氮量的0.004%~0.5%。尿素氮的挥发损失率为26.8%~70.0%,平均47.1%,顺宁为灌淤土(南疆)>灌耕土(东疆)>灌耕灰漠土(北疆),正好与尿素土壤残留率及渗漏损失率的大小顺序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农田 土壤 尿素氮
下载PDF
不同施氮量下籼/粳杂交稻甬优2640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特点 被引量:10
6
作者 周群 袁锐 +2 位作者 朱宽宇 王志琴 杨建昌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285-2299,共15页
旨在探明在不同施氮量下籼/粳杂交稻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及损失的特点。2018—2019年籼/粳杂交稻品种甬优2640和常规粳稻品种连粳7号(对照品种1)和常规籼稻品种扬稻6号(对照品种2)种植于大田,设置6种施氮量(0、100、200、300、400和500 k... 旨在探明在不同施氮量下籼/粳杂交稻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及损失的特点。2018—2019年籼/粳杂交稻品种甬优2640和常规粳稻品种连粳7号(对照品种1)和常规籼稻品种扬稻6号(对照品种2)种植于大田,设置6种施氮量(0、100、200、300、400和500 kg hm^(-2))处理和^(15)N示踪微区试验。3个供试品种的产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甬优2640在施氮量为400 kg hm^(-2)时产量最高,连粳7号和扬稻6号均在施氮量为300 kg hm^(-2)时产量最高。在相同施氮量下,甬优2640的产量高于对照品种。^(15)N示踪试验表明,适量增加施氮量(甬优2640≤400 kg hm^(-2)、连粳7号和扬稻6号≤300 kg hm^(-2)),可以增加成熟期植株和穗中肥料氮积累量、土壤中的残留量、肥料氮对植株地上部氮积累量的贡献率、肥料氮的损失量和损失率,降低土壤氮对植株地上部氮积累量的贡献率、肥料氮的植株吸收利用率和在土壤的残留率。在相同施氮量下,甬优2640的肥料氮吸收量、在穗中的积累量、对植株地上部氮积累量的贡献率均高于对照品种,肥料氮的损失量、损失率、在土壤的残留率均低于对照品种。肥料氮的21.0%~35.7%、6.7%~23.7%和42.3%~72.6%分别被植株吸收、残留在土壤中以及流失到了生态系统中。在相同施氮量条件下,与常规高产品种相比,籼/粳杂交稻甬优2640的产量和氮吸收利用率均较高,氮损失率较低。在本试验条件下,甬优2640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协同提高的施氮量为300 kg hm^(-2),产量可达13.0 t 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粳杂交稻 施氮量 产量 ^^(15)n示踪 氮素吸收利用
下载PDF
稳定同位素^(15)N在我国农业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7
作者 温贤芳 郭智芬 陈良 《同位素》 CAS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60-64,共5页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我国农业研究及生产中应用稳定同位素^(15)N所取得的成就;简介了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的现状;阐明了稳定同位素^(15)N的发展方向及应用前景。
关键词 稳定同位素 农业 ^^15n示踪
下载PDF
生长模型和^(15)N示踪评价施肥处理对苹果树氮肥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韩佳乐 冯涛 +4 位作者 朱志军 李鹏飞 张阿凤 同延安 王旭东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96-104,共9页
为提高果树氮肥利用率,探索一种简便易行的氮肥利用评价方法,该研究以田间5年生延长红(“长富2号”芽变品种)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生长模型和^(15)N示踪技术对比分析不施氮肥(CK)、常规高氮(N800,800 kg/hm^(2)化肥氮)、优化减氮(N400,40... 为提高果树氮肥利用率,探索一种简便易行的氮肥利用评价方法,该研究以田间5年生延长红(“长富2号”芽变品种)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生长模型和^(15)N示踪技术对比分析不施氮肥(CK)、常规高氮(N800,800 kg/hm^(2)化肥氮)、优化减氮(N400,400 kg/hm^(2)化肥氮)和有机无机配施(N200+O200,化肥氮和有机氮各200 kg/hm^(2))处理下苹果树对氮肥的吸收利用情况以及各器官氮素的分配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苹果的产量没有显著性的影响(31.7~37.3 t/hm^(2));各施氮处理基于生长模型和^(15)N示踪技术的果树氮肥利用率分别为13.13%~31.94%和11.64%~32.40%;基于生长模型,N400和N200+O200处理果树的氮肥利用率比N800处理高84.92%和143.26%;基于^(15)N示踪技术,N200+O200处理的果树氮肥利用率比N800和N400高178.35%和69.28%;不同施肥处理对各器官氮素分配没有显著性的影响。两种评价方法对于果实和叶片的氮肥利用率、各器官氮素的分配情况分别存在显著差异(P<0.05)和极显著差异(P<0.01),但对植株总体氮肥利用率的评价结果无显著差异,平均仅相差3.10%。基于本试验的研究结果可以得出,利用生长模型可以估算苹果树的氮肥利用率。研究结果可为农田管理措施改善以及果树氮肥利用率评价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 施肥 生长模型 ^^(15)n示踪 有机无机配施 苹果
下载PDF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黑土玉米田肥料氮素去向
9
作者 吴梦娜 王少杰 +3 位作者 兰唱 闫旭 冯国忠 高强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06-514,共9页
探究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肥料氮在连续两季作物系统中的去向,为黑土地保护下的氮肥管理提供重要依据。于2020—2021年在吉林梨树开展大田微区试验,设置无秸秆还田(CK)、深翻还田(DTS)、免耕覆盖还田(NTS)3种秸秆还田方式,每种方式下设置... 探究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肥料氮在连续两季作物系统中的去向,为黑土地保护下的氮肥管理提供重要依据。于2020—2021年在吉林梨树开展大田微区试验,设置无秸秆还田(CK)、深翻还田(DTS)、免耕覆盖还田(NTS)3种秸秆还田方式,每种方式下设置2个施氮水平:180 kg·hm^(-2)(N1)和270 kg·hm^(-2)(N2)。结果表明:当季和第二季玉米成熟期植株氮分别有38.0%~46.8%和12.9%~18.6%来源于^(15)N标记氮肥。肥料氮当季平均利用、残留和损失率分别为32.4%~43.9%、32.8%~51.4%和13.2%~32.7%,秸秆覆盖配施适量氮肥(180 kg·hm^(-2))处理下肥料氮当季利用率显著提高29.5%,而秸秆深翻还田则使肥料氮在土壤中的残留率显著增加18.6%。当季施用肥料氮仍有8.5%~14.9%被第二季玉米吸收利用,两季累积利用率达40.9%~58.8%,在高氮(270 kg·hm^(-2))下秸秆深翻还田显著提高肥料氮的第二季利用率及累积利用效率。综上,秸秆覆盖还田配施适量氮肥有利于提高肥料利用效率,而秸秆深翻还田更有利于高施氮量下土壤对肥料氮的保持,增加其被下季作物利用的机会,两者均能显著减少氮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n示踪 秸秆还田 施氮量 肥料氮去向 残留效应
下载PDF
豆禾混播对丛枝菌根真菌群落及氮素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香君 弓晋超 +4 位作者 李旭旭 马骢毓 刘琳 孙飞达 周冀琼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1-80,共10页
丛枝菌根真菌是一种土壤有益真菌,能与植物形成共生关系,对植物养分吸收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探究豆禾混播草地对AMF群落及氮养分吸收的影响,本试验在川西南建立鸭茅+白三叶+红三叶混播草地,对比混播处理与各单播对照中土壤AMF... 丛枝菌根真菌是一种土壤有益真菌,能与植物形成共生关系,对植物养分吸收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探究豆禾混播草地对AMF群落及氮养分吸收的影响,本试验在川西南建立鸭茅+白三叶+红三叶混播草地,对比混播处理与各单播对照中土壤AMF群落及植物氮素吸收变化机制。结果表明:1)混播中鸭茅全氮含量比鸭茅单播高57.94%,全磷含量在单播和混播中没有显著变化。混播中鸭茅δ^(15)N值显著提高,比单播鸭茅高31.04%,且鸭茅植物全氮、δ^(15)N值与菌丝密度呈正相关关系;2)混播中豆科植物固氮量比单播白三叶高103.59%、比单播红三叶高70.33%,且固氮量和菌丝密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3)侵染率在单播和混播中差异不显著,但混播中孢子密度及菌丝密度显著高于单播;4)混播中土壤铵态氮、微生物生物量氮显著高于单播,而单播红三叶土壤中的硝态氮含量最高。我们的试验证明了,豆禾混播草地的建植将会增加土壤中的菌丝密度和孢子密度,促进豆科植物的固氮量与禾本科植物的养分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禾混播 AMF ^^(15)n标记 养分吸收
下载PDF
用^(15)N示踪研究灌溉水平和氮磷配比对砂地小麦生长和氮素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起刚 王声斌 +1 位作者 彭根元 江荣风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3-38,共6页
15N示踪研究证明,在不同灌溉水平下,在细质砂土上,增施磷肥可以大幅度提高小麦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和产量。并可以促进小麦对N素的吸收,提高肥料N利用率,降低肥料N损失率,促进营养物质的运输和转化,但是小麦的千粒重和含N量则... 15N示踪研究证明,在不同灌溉水平下,在细质砂土上,增施磷肥可以大幅度提高小麦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和产量。并可以促进小麦对N素的吸收,提高肥料N利用率,降低肥料N损失率,促进营养物质的运输和转化,但是小麦的千粒重和含N量则随之下降。增施磷肥的效果大于增施N肥。在中等灌溉水平下,每公顷施纯N204kg,施P2O3180kg,可以实现砂地小麦高产高效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细质砂土 灌溉 氮肥 磷肥 配比
下载PDF
稀土对碳酸氢铵增效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永懿 杨俊诚 +1 位作者 陈景坚 刘学莲 《核农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63-166,共4页
应用15N示踪法研究稀土与碳铵混配的情况下稀土对碳铵氮素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 ,稀土碳铵促进了作物根系生长 ,使根的干物重比不添加稀土的对照提高7 3 4%~ 2 7 8% ,产量提高 4 1 7%~ 6 3 0 %。在谷子和小麦试验中 ,稀土碳铵中... 应用15N示踪法研究稀土与碳铵混配的情况下稀土对碳铵氮素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 ,稀土碳铵促进了作物根系生长 ,使根的干物重比不添加稀土的对照提高7 3 4%~ 2 7 8% ,产量提高 4 1 7%~ 6 3 0 %。在谷子和小麦试验中 ,稀土碳铵中的氮素利用率分别比对照提高 8 84%和 5 2 4% ,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表明稀土与碳铵混配施用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农业应用 碳铵 ^^15n示踪 复混肥
下载PDF
^(15)NO_(2)胁迫下三角梅不同器官的氮素吸收分配动态及代谢规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圣倩倩 季亚欧 +1 位作者 宋敏 祝遵凌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7998-8010,共13页
近年来研究园林植物消减大气污染物的修复技术及其原理,理清氮氧化物污染对植物生理生态的影响机制,对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三角梅(Bougainvillea spectabilis Willd)小苗为研究材料,通过人工模拟熏气法,设计短... 近年来研究园林植物消减大气污染物的修复技术及其原理,理清氮氧化物污染对植物生理生态的影响机制,对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三角梅(Bougainvillea spectabilis Willd)小苗为研究材料,通过人工模拟熏气法,设计短时间高浓度^(15)NO_(2)胁迫处理,以CK为对照,比较8.0μL/L^(15)NO_(2)处理和4.0μL/L^(15)NO_(2)处理对三角梅各器官^(15)N的吸收量和各器官^(15)N-氨基酸含量的影响,探究^(15)NO_(2)胁迫下三角梅各器官内氮素的吸收分配动态及代谢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5)NO_(2)胁迫后显著提高了三角梅各器官^(15)N含量,其中叶片是^(15)N的主要积累器官。8.0μL/L^(15)NO_(2)处理下三角梅各器官^(15)N含量、^(15)N-硝态氮含量较4.0μL/L^(15)NO_(2)和0μL/L^(15)NO_(2)均极显著上升,^(15)N-铵态氮含量较4.0μL/L^(15)NO_(2)除在叶中极显著下降了54.0%外,其余均极显著上升;^(15)N含量在三角梅各器官中分配差异显著,4.0μL/L^(15)NO_(2)处理下总体趋势为叶>根>茎。随着^(15)NO_(2)浓度不断上升,4.0μL/L^(15)NO_(2)处理下三角梅各器官中^(15)N-氨基酸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分配率均表现为叶>根>茎;8.0μL/L^(15)NO_(2)处理下各器官中^(15)N-氨基酸含量则未呈现统一的变化趋势,与4.0μL/L^(15)NO_(2)相比,各器官中部分^(15)N-氨基酸含量呈下降趋势。因此,不同浓度^(15)NO_(2)胁迫后,三角梅各器官对^(15)N的吸收量和各器官^(15)N-氨基酸合成量变化不一,4.0μL/L^(15)NO_(2)胁迫对植物的^(15)N的吸收量和各器官^(15)N-氨基酸含量均呈现为上升趋势,叶片为^(15)N和^(15)N-氨基酸积累的主要器官;8.0μL/L^(15)NO_(2)胁迫抑制植物根系的^(15)N分配,促进叶和茎的^(15)N分配,叶片为^(15)N积累的主要器官。该研究结果为氮氧化物污染在植物体内的迁移转化规律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n示踪法 ^^(15)nO_(2)胁迫 不同器官 氮素 氨基酸
下载PDF
基于^(15)N标记的干旱区滴灌肥料氮的去向和效益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尹豪杰 孔丽婷 +6 位作者 王荣荣 车子强 刘建国 蒋桂英 谢冰莹 姜丰 张婷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14-426,共13页
【目的】采用^(15)N示踪法,研究滴灌肥料氮与土壤氮素的转化和去向以及在土壤中的残留分布,为新疆滴灌春小麦氮肥优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于2019年在石河子大学农学院试验站进行,供试春小麦材料为强筋型‘新春38’(XC38)和... 【目的】采用^(15)N示踪法,研究滴灌肥料氮与土壤氮素的转化和去向以及在土壤中的残留分布,为新疆滴灌春小麦氮肥优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于2019年在石河子大学农学院试验站进行,供试春小麦材料为强筋型‘新春38’(XC38)和中筋型‘新春49’(XC49)。试验设7个施氮(N)水平:300、285、270、255、240、225和0 kg/hm^(2),分别记作N300、N285、N270、N255、N240、N225和N0处理。每个试验小区内,安装未封底的PVC管(直径11 cm,高65 cm),管内施用与该处理等量的^(15)N标记尿素。于小麦成熟期,测定PVC管内植株样品与土壤样品中的^(15)N丰度,同时在小区内测定产量,计算氮素利用效率。【结果】两品种春小麦吸收的氮素来自肥料的比例为30.49%~36.06%,对土壤氮的依赖程度在60%以上。随着氮肥施用量的降低,对土壤氮的依赖程度逐渐增加。^(15)N标记氮肥在土壤中的总残留率为24.05%~31.60%,主要集中在0—40 cm土层,土壤^(15)N残留量与^(15)N总回收率随施氮量的降低而逐渐降低,^(15)N吸收利用率随施氮量的降低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XC38强筋小麦各器官对肥料氮的吸收量为43.1~61.3 kg/hm^(2),占总吸氮量的30.94%~36.06%,高于中筋小麦XC49的42.3~54.5 kg/hm^(2)和30.81%~34.39%。XC38小麦在N270处理下产量最高,为7384.0 kg/hm2;XC49小麦在N255处理下氮肥农学利用效率最高,为7236.1 kg/hm^(2)。【结论】在滴灌施肥条件下,作物当季肥料氮吸收量占比平均为19.79%,0—60 cm土层中的平均残留率为27.86%,平均总回收率为47.64%。提高施氮量可提高小麦对肥料氮的吸收及其比例,且增加土壤中氮素的残留率,有效补充土壤氮库。虽然强筋型小麦XC38对肥料氮素的吸收强于中筋型小麦XC49,但对肥料氮的基本去向没有显著影响。综合考虑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益,春小麦XC38和XC49适宜的施氮量分别为N 270 kg/hm^(2)和225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滴灌 ^^(15)n示踪 施氮量 土壤氮素依赖度 氮肥利用率 肥料氮去向
下载PDF
应用^(15)N示踪技术研究氮磷复(混)合肥料的肥效和残效 被引量:1
15
作者 彭根元 国鹰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91-96,共6页
1984~1986年连续4茬作物的盆栽试验结果表明:①硝酸磷肥、尿素磷铵和尿素普钙对春麦和麦茬稻均有明显的增产作用。但肥料之间无显著差异。②春麦对不同肥料氮的利用率无明显差异,而对肥料中不同形态氮素的利用率略有差异。麦茬稻对尿... 1984~1986年连续4茬作物的盆栽试验结果表明:①硝酸磷肥、尿素磷铵和尿素普钙对春麦和麦茬稻均有明显的增产作用。但肥料之间无显著差异。②春麦对不同肥料氮的利用率无明显差异,而对肥料中不同形态氮素的利用率略有差异。麦茬稻对尿素普钙中氮的利用高于硝酸磷肥;而不同形态氮素的利用率之间差异较小。③收获春麦后土壤中尿素磷铵和尿素普钙中氮的残留率分别为52.9%和52.1%,高于硝酸磷肥(49.4%)。不同形态氮麦中尿素残留最多;NO_3^--N 次之;磷铵氮最少。在收获麦茬稻后,土壤中仍有1%的残留氮素。④春麦生长期中,氮肥的损失率为12.0%~24.5%。麦茬稻生长期间,氮肥的损失率约为20.0%~30.0%。显然过多的施肥是不经济的。特别是硝酸磷肥和尿素。⑤第四茬水稻对残留肥料仍可利用,其利用率达0.8%~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肥料 15 肥效 残效
下载PDF
应用^(15)N研究几种氮素肥料的使用及其残效
16
作者 彭根元 王守林 +1 位作者 赵时来 苏宝林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405-410,共6页
通过二年三茬作物的田间微区(15)~N 示踪实验,研究了亚硫酸铵(ASI)、亚铵造纸制浆废液(WPF)和液氨(AA)的肥效和残效。作物是水稻—小麦—水稻,主要结果表明,这三种肥料都是很有使用价值的,有待开发。
关键词 氮素肥料 ^^15n-示踪 残效 肥效
下载PDF
锌对冬小麦生长和氮素利用的影响
17
作者 江荣风 张起刚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S2期77-80,共4页
本文在田间条件下采用小区和^(15)N 标记微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细沙土缺锌喷施锌对冬小麦生长和氮素利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喷施锌肥,冬小麦叶片中,锌浓度由14.6mg·kg^(-1)增加到30.8 mg·kg^(-1),产量显著提高;促进... 本文在田间条件下采用小区和^(15)N 标记微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细沙土缺锌喷施锌对冬小麦生长和氮素利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喷施锌肥,冬小麦叶片中,锌浓度由14.6mg·kg^(-1)增加到30.8 mg·kg^(-1),产量显著提高;促进了冬小麦对氮素的吸收,吸氮量显著增加,并且主要贮存于籽粒中;冬小麦对^(15)N 标记的基施氮肥利用率增加,氮肥损失率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n 标记 冬小麦 氮素
下载PDF
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动态及其生物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63
18
作者 王淑平 周广胜 +3 位作者 孙长占 姜亦梅 姜岩 刘孝义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7-90,共4页
采用盆栽试验和15N示踪技术对玉米生长期间不同施肥处理黑土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土壤氮素组分、玉米吸氮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玉米生长期间,施肥并没有影响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变化趋势,但不同施肥处理土壤微生物... 采用盆栽试验和15N示踪技术对玉米生长期间不同施肥处理黑土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土壤氮素组分、玉米吸氮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玉米生长期间,施肥并没有影响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变化趋势,但不同施肥处理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含量明显不同。玉米植株残体的加入,增加了土壤微生物量氮的数量,降低了土壤微生物对肥料15N的释放率。土壤微生物量氮与土壤全氮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r=0 727 ),与土壤碱解氮及玉米吸氮量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 528 和0 536 )。土壤微生物量氮和土壤氮素组分对作物吸氮量的通径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量氮的有效性近于土壤矿质态氮、高于土壤酸解有机氮和非酸解氮。土壤微生物量氮是作物吸收氮素的有效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土壤微生物量氮 通径分析 15示踪 黑土 动态 生物有效性
下载PDF
水稻对氮素的吸收、分配及其在组织中的挥发损失 被引量:59
19
作者 黄见良 邹应斌 +1 位作者 彭少兵 R.J Buresh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79-583,共5页
应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水稻不同生育期吸收的15N在各器官中的分配,以及后期植物组织中的挥发损失。结果发现,水稻在分蘖期吸收的氮量少于在幼穗分化期吸收的氮量;在分蘖期吸收的15N,标记结束时氮素主要分配于水稻的叶片中,至成熟期15N有... 应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水稻不同生育期吸收的15N在各器官中的分配,以及后期植物组织中的挥发损失。结果发现,水稻在分蘖期吸收的氮量少于在幼穗分化期吸收的氮量;在分蘖期吸收的15N,标记结束时氮素主要分配于水稻的叶片中,至成熟期15N有39%转运至水稻子粒中;水稻在幼穗分化期吸收的15N,标记结束时氮素主要分配在水稻茎和叶鞘中,至成熟期15N有46%转运至水稻的子粒中;水稻在分蘖期和幼穗分化期吸收的氮素在后期可以通过植株组织挥发损失,至成熟期损失的比例分别达16 7%和13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15n示踪技术 吸收分配 氮素挥发损失
下载PDF
应用^(15)N示踪法研究烤烟的氮素营养 被引量:25
20
作者 郭培国 陈建军 郑燕玲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1998年第2期64-68,共5页
大田中设置盆栽试验,采用15N示踪法对不同施氮水平烤烟的氮素吸收、肥料氮素的利用和土壤AN值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烤烟全生育期吸收的氮素主要来自于土壤可利用氮。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烤烟对肥料氮的吸收量增加、对土壤氮的吸... 大田中设置盆栽试验,采用15N示踪法对不同施氮水平烤烟的氮素吸收、肥料氮素的利用和土壤AN值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烤烟全生育期吸收的氮素主要来自于土壤可利用氮。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烤烟对肥料氮的吸收量增加、对土壤氮的吸收量减少,同时土壤对肥料氮素的固定和氮肥损失量增加。AN值有随氮素用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少的趋势,但以处理4(氮素67.5kg/hm2)最低。肥料中氮索利用率以处理4最高,达到5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n 示踪法 烤烟 营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