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18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络病理论探微 被引量:318
1
作者 雷燕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8-23,共6页
约略回顾几千年来络病理论的演进脉络,探讨络脉病证的病因病机,并试从西医学角度阐明络病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以期更深刻地理解络病学说,充分认识其理论意义及临床实用价值,进一步提高中医治疗多种疑难病症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络病学说 病因 病机 病理生理学
原文传递
原发性肝癌规范化病理诊断指南(2015年版) 被引量:322
2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45-151,共7页
一、前言 我国是世界上肝癌高发国家之一。手术切除是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而病理学则是肝脏外科最主要的支撑学科之一。为此,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癌学组和中... 一、前言 我国是世界上肝癌高发国家之一。手术切除是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而病理学则是肝脏外科最主要的支撑学科之一。为此,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癌学组和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全国肝胆肿瘤及移植病理协作组于2010年制订了《原发性肝癌规范化病理诊断方案专家共识(2010年版)》(《共识》)[1]。该共识对推进我国肝癌病理诊断规范化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病理学 诊断 指南
原文传递
胃肠道间质瘤76例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 被引量:231
3
作者 侯英勇 王坚 +3 位作者 朱雄增 杜祥 孙孟红 郑爱华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0-25,共6页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 (GIST)的临床表现、病理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及良恶性参考指标。方法 用CD117、CD34等抗体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对原发性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进行研究 ,确诊 76例GIST ,并结合随访资料 ,对其...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 (GIST)的临床表现、病理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及良恶性参考指标。方法 用CD117、CD34等抗体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对原发性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进行研究 ,确诊 76例GIST ,并结合随访资料 ,对其生物学行为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GIST均为成年人 ,年龄 32~ 81岁 (平均 5 4岁 ) ,男性 39例 ,女性 37例 ,发生于胃 34例 ,小肠 2 3例 ,结肠 2例 ,直肠 17例 ,最常见症状为腹部肿块、腹部胀痛不适及消化道出血。黏膜下生长者 3例 ,浆膜外生长者 2 5例 ,余 4 8例主要位于肌壁。大体上 ,肿瘤较易出现出血、坏死、囊性变等继发性改变。镜下观察 ,梭形细胞型 4 6例 ,上皮样细胞型 9例 ,梭形 /上皮样细胞混合型 2 1例 ,呈交叉束状、弥漫片状、栅栏状、漩涡状、小巢状、器官样及假菊形团样排列 ,瘤细胞胞质空亮、淡伊红、轻至中度嗜伊红及略嗜碱 ,核梭形、卵圆、圆形或镰状。CD117和CD34多为弥漫强阳性 ,阳性率分别为 98 7%、6 8 4 % ,α 平滑肌肌动蛋白 (α SMA)、肌特异性肌动蛋白、S 10 0、蛋白基因产物 9 5呈片状或局灶阳性 ,阳性率分别为2 5 0 %、19 7%、2 3 7%、17 1% ,波形蛋白均阳性 ,结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神经丝蛋白均阴性。 76例GIST中 ,良性 9例 ,交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肿瘤 间叶瘤 病理学 原癌基因蛋白质c-kit类 CD34抗原 间质瘤 GIST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乳腺癌的X线表现及病理基础 被引量:184
4
作者 顾雅佳 周康荣 +2 位作者 陈彤箴 王玖华 张廷璆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39-444,共6页
目的 分析常见乳腺癌的X线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方法 经乳腺X线检查 ,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灶 397个 ,包括浸润性导管癌 2 97个、导管原位癌及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 38个、黏液腺癌 2 1个、髓样癌 2 2个和浸润性小叶癌 19个。观察乳腺癌... 目的 分析常见乳腺癌的X线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方法 经乳腺X线检查 ,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灶 397个 ,包括浸润性导管癌 2 97个、导管原位癌及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 38个、黏液腺癌 2 1个、髓样癌 2 2个和浸润性小叶癌 19个。观察乳腺癌的X线表现 ,与病理分型、分级对照。结果  ( 1)癌灶的X线表现为有钙化者 170个 ( 42 8%) ,有肿块者 2 5 8个 ( 6 5 0 %) ,有结构扭曲者 33个( 8 3%)。 ( 2 )有钙化者易出现在导管原位癌和浸润性导管癌中 ( χ2 =30 90 ,P <0 0 0 1) ,尤其单纯钙化多出现在导管原位癌中 ( 6 5 8%,2 5 / 38)。 ( 3)呈肿块表现的多见于髓样癌 ( 90 9%,2 0 / 2 2 )和黏液腺癌 ( 81 0 %,17/ 2 1) ,与其他乳腺癌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 χ2 =30 87,P <0 0 0 1)。肿块伴钙化 99个 ,在各病理类型乳腺癌中均可见 ,但当钙化颗粒 >10枚 ( χ2 =11 47,P <0 0 0 1)或钙化灶直径≥ 3cm(Fisher法精确 χ2 检验 ,P =0 0 2 3 7)则多见于导管原位癌和浸润性导管癌。单纯肿块改变 15 9个病灶 ,各类乳腺癌的边缘改变不完全相同 ( χ2 =34 82 ,P <0 0 5 )。 ( 4)结构扭曲伴钙化仅见于浸润性导管癌 ,单纯结构扭曲见于浸润性导管癌和浸润性小叶癌 ,其他类型未见。 ( 5 )对浸润性导管癌 ,Ⅰ、Ⅱ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X线检查 病理类型 钙化 肿块 结构扭曲
原文传递
6,058例肺癌患者病理类型和临床流行病学特征的分析 被引量:193
5
作者 张仁锋 张岩 +2 位作者 温丰标 吴恺 赵松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9-135,共7页
背景与目的肺癌的流行病学特征通常随时间、地域、人群分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本研究拟通过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2014年住院的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的病理类型特点及临床流行病学特征,以初步了解近年来肺癌的流行趋势... 背景与目的肺癌的流行病学特征通常随时间、地域、人群分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本研究拟通过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2014年住院的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的病理类型特点及临床流行病学特征,以初步了解近年来肺癌的流行趋势。方法收集2012年-2014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诊断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并登记为河南地区常住人口的病例,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城乡来源、吸烟史、饮酒史、地区、手术情况和病理类型等临床资料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收集肺癌病例共6,058例,其中2012年1,495例,2013年2,070例,2014年2,493例。肺癌患者男女比例2012年-2014年分别为2.26:1、2.29:1、2.20:1(χ~2=0.367,P=0.832).发病年龄以60岁-69岁年龄段居多,占35.72%,男女患者各年龄段病理类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9.848,P〈0.001)。2012年-2014年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344,P=0.013)。男女性肺癌患者均以腺癌为主,在各类病理类型中分别占37.64%和73.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62.382,P〈0.001)。各年龄段肺癌患者中腺癌所占比例分别为60.62%、56.59%、49.84%、45.15%、47.03%和4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886,P〈0.001)。豫北地区腺癌的构成比最高,占55.95%。在城市与农村患者中,各病理类型构成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9.732,P〈0.001)。吸烟患者中以鳞癌居多,占38.39%。饮酒患者中也以鳞癌居多,占37.37%。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占15.40%。结论近年来腺癌在所有类型肺癌中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鳞癌呈下降趋势。男性肺癌患者以腺癌最常见。腺癌在中青年患者高发,鳞癌在男性患者中高发并与吸烟饮酒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流行病学 病理学
下载PDF
痰热清注射液抗内毒素所致急性肺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7
6
作者 李澎涛 张娜 +6 位作者 朱晓磊 徐雅 谢利军 王冰 庞春红 贾旭 王旭丹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18-521,共4页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抗内毒素所致急性肺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取体重180-220g的健康清洁级SD大鼠72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对照组、甲基泼尼松龙组、清开灵注射液组、痰热清注射液小剂量组、痰热清注射液大剂量组,每组12只...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抗内毒素所致急性肺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取体重180-220g的健康清洁级SD大鼠72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对照组、甲基泼尼松龙组、清开灵注射液组、痰热清注射液小剂量组、痰热清注射液大剂量组,每组12只。模型制作采用舌下静脉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LPS,Ecoli05585)6mg·kg-1致急性肺损伤。观察腹腔注射给药1次8h后的肺含水量、肺泡灌洗液蛋白与细胞数、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并结合病理学观察分析诸项指标变化的意义。结果痰热清、清开灵和甲基泼尼松龙能够有效阻抑LPS导致的肺含水量及肺泡灌洗液蛋白含量增加,痰热清还能够显著减少肺泡灌洗液的细胞数量和TNF-α含量,阻抑肺损伤导致的动脉血氧分压和氧饱和度的下降。其减轻肺泡壁结构损伤、肺间质水肿,改善肺泡壁毛细血管淤血状态的作用显著优于清开灵和甲基泼尼松龙。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能够在阻抑内毒素导致的炎症级联反应的同时,改善肺泡壁毛细血管血流状态,是其有效减轻急性肺损伤,阻止动脉血氧分压和氧饱和度下降的药理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 急性肺损伤 低氧血症 炎症级联反应 痰热清
下载PDF
乳腺导管原位癌的钼靶X线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 被引量:152
7
作者 顾雅佳 王玖华 +1 位作者 涂小予 张廷璆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40-244,共5页
目的 分析乳腺导管原位癌 (DCIS)的钼靶X线表现 ,并分析其与病理亚型间的相关性 ,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导管原位癌 2 1例和原位癌伴微浸润8例 ,观察钼靶X线表现 ,并与病理分型、分级对照。结果  ... 目的 分析乳腺导管原位癌 (DCIS)的钼靶X线表现 ,并分析其与病理亚型间的相关性 ,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导管原位癌 2 1例和原位癌伴微浸润8例 ,观察钼靶X线表现 ,并与病理分型、分级对照。结果  (1)单纯簇状微钙化表现 2 0例 ,钙化伴块影 3例 ,单纯软组织块影表现 4例 ,乳头内陷伴乳头后大导管增粗和钼靶表现阴性各 1例。 (2 ) 2 3例钙化表现者 ,分布呈V形 7例、圆形 8例、不规则形 5例、某一象限内多个分散分布的小簇状钙化 3例。(3)从乳头向深部的长条状肿块 1例、圆形肿块 3例。(4)线样分支状钙化易出现在粉刺型 (7/ 9)高核级 (6 / 9)DCIS中 ;颗粒点状钙化易出现在非粉刺型 (11/ 12 )低核级 (11/ 12 )DCIS中。 2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0 2和P =0 0 0 9(χ2 检验 ,Fisher′s精确算法 )。结论 DCIS的钼靶X线表现有一定特征 ,与基于分子生物改变为基础的病理分型、分级密切相关 ,在一定程度上可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浸润型导管 乳房X线摄影术 病理学
原文传递
《国际肺癌研究协会/美国胸科学会/欧洲呼吸学会肺腺癌国际多学科分类》解读——病理视角 被引量:155
8
作者 罗东兰 刘艳辉 《循证医学》 CSCD 2011年第4期231-232,共2页
近几十年来,肺腺癌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国家最常见的肺癌组织学亚型。肺腺癌无论在临床、放射学、分子学及病理学形态谱上均存在较大的异质性.导致各个研究之间很难进行比较。尽管在过去10年中,尤其是2004年版WHO肺腺癌分类应用之后,
关键词 肺腺癌 分类 病理
下载PDF
甲状腺癌的CT表现与病理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43
9
作者 谢榜昆 关玉宝 +1 位作者 袁小平 李海刚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2-197,共6页
背景与目的:目前在甲状腺癌的诊治方面,普遍存在术前误诊率高(达40%~70%)和首次术后癌残留率高(达30%)两方面不足。本研究旨在探讨甲状腺癌CT表现与组织病理的相关性,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甲状腺癌患者的术前CT及术... 背景与目的:目前在甲状腺癌的诊治方面,普遍存在术前误诊率高(达40%~70%)和首次术后癌残留率高(达30%)两方面不足。本研究旨在探讨甲状腺癌CT表现与组织病理的相关性,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甲状腺癌患者的术前CT及术后病理结果。结果:46例甲状腺癌中31例密度不均匀,30例形态呈不规则状,37例肿瘤边缘模糊不清楚,16例出现瘤周“半岛状”瘤结节,10例瘤周“强化残圈”征;20例肿瘤出现钙化(其中9例细沙粒状钙化,7例混合性钙化,7例表现“囊内钙化性结节”);23例肿瘤侵犯周围组织器官,15例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结论:甲状腺癌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不同病理类型与钙化形式、外周受侵情况关系密切,在一般情况下可以作出正确的术前诊断,并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CT表现 病理学 诊断 肿瘤转移
下载PDF
中国麻鸡中发现禽J亚群白血病 被引量:136
10
作者 成子强 张利 +2 位作者 刘思当 张玲娟 崔治中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84-587,i002,共5页
首次报道了中国特有鸡种——麻鸡J亚群白血病的发病情况。山东某种鸡场饲养的中国麻鸡,于开产前出现消瘦、贫血、瘫痪等症状,死亡率达10%。经大体剖检发现,病鸡的内脏器官均弥漫性肿大,色彩斑驳,质度较硬;在胸骨内侧、小肠浆膜面和气管... 首次报道了中国特有鸡种——麻鸡J亚群白血病的发病情况。山东某种鸡场饲养的中国麻鸡,于开产前出现消瘦、贫血、瘫痪等症状,死亡率达10%。经大体剖检发现,病鸡的内脏器官均弥漫性肿大,色彩斑驳,质度较硬;在胸骨内侧、小肠浆膜面和气管粘膜面出现大小不等的肿瘤结节,呈灰白色。组织学检查发现,增生的肿瘤细胞为均一的髓细胞。用禽白血病病毒J亚群(ALV-J)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检测,阳性率为89%(1517);PCR产物测序,其基因序列、预期氨基酸序列与ALV-J原型株HPRS-103的同源性分别为98.05%和97.4%。用ALV-J单克隆抗体,经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发现,在肿瘤组织、肝、脾、肾、骨髓、腺胃中呈现强特异性染色。上述检测表明此髓细胞肿瘤是由ALV-J感染引起的。ALV-J麻鸡病例的发现警示应注意中国地方种鸡的白血病净化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麻鸡 J亚群白血病 病理学 PCR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规范化病理诊断指南(2015年版) 被引量:149
11
作者 吴孟超 汤钊猷 +7 位作者 刘彤华 丛文铭 步宏 陈杰 董辉 朱玉瑶 冯龙海 陈骏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833-839,共7页
我国是世界上肝癌高发国家之一,手术切除是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而病理学则是肝脏外科最主要的支撑学科之一。为此,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癌学组和中华医学会病理... 我国是世界上肝癌高发国家之一,手术切除是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而病理学则是肝脏外科最主要的支撑学科之一。为此,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癌学组和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全国肝胆肿瘤及移植病理协作组于2010年制订了《原发性肝癌规范化病理诊断方案专家共识(2010年版)》(简称《共识》)[1],对推进我国肝癌病理诊断规范化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近5年来,肝癌临床和病理学研究又有了新进展,肝癌异质性、生物学特性、分子分型和个体化治疗等新概念开始成为现代临床肝癌治疗学的基本指导思想,这对肝癌病理诊断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病理学 诊断 指南
下载PDF
一种新的黄病毒导致蛋鸭产蛋下降及死亡 被引量:137
12
作者 滕巧泱 颜丕熙 +2 位作者 张旭 闫丽萍 李泽君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1-4,共4页
为探求2010年在上海、浙江和江苏等地鸭群出现产蛋下降甚至停止的发病原因,对浙江省4个发病鸭场发病鸭进行病理剖检以及病毒的PCR鉴定。解剖病鸭发现其脾脏肿大明显,肝脏有针尖状白色点状坏死。进一步的病理学变化分析发现病鸭的肝脏呈... 为探求2010年在上海、浙江和江苏等地鸭群出现产蛋下降甚至停止的发病原因,对浙江省4个发病鸭场发病鸭进行病理剖检以及病毒的PCR鉴定。解剖病鸭发现其脾脏肿大明显,肝脏有针尖状白色点状坏死。进一步的病理学变化分析发现病鸭的肝脏呈现程度不一的脂肪变性和空泡变性,肝细胞呈现局灶性溶解,脾细胞坏死。采集临床发病鸭的脾脏,提取总RNA,用随机引物进行反转录,然后用多种病毒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鉴定。结果显示,4个鸭场的病料呈鸭黄病毒PCR阳性,其他病毒呈阴性,说明这些鸭场均感染了鸭黄病毒,此病毒在浙江省已广泛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鸭 产蛋下降 黄病毒 PCR 病理
下载PDF
Liver fibrosis and hepatic stellate cells: Etiology, pathological hallmarks and therapeutic targets 被引量:135
13
作者 Chong-Yang Zhang Wei-Gang Yuan +2 位作者 Pei He Jia-Hui Lei Chun-Xu Wang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6年第48期10512-10522,共11页
Liver fibrosis is a reversible wound-healing process aimed at maintaining organ integrity, and presents as the critical pre-stage of liver cirrhosis, which will eventually progress to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the a... Liver fibrosis is a reversible wound-healing process aimed at maintaining organ integrity, and presents as the critical pre-stage of liver cirrhosis, which will eventually progress to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the absence of liver transplantation. Fibrosis generally results from chronic hepatic injury caused by various factors, mainly viral infection, schistosomiasis, and alcoholism; however, the exact pathological mechanisms are still unknown. Although numerous drugs have been shown to have antifibrotic activity in vitro and in animal models, none of these drugs have been shown to be efficacious in the clinic. Importantly, 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s) play a key role in the initiation, progression, and regression of liver fibrosis by secreting fibrogenic factors that encourage portal fibrocytes, fibroblasts, and bone marrow-derived myofibroblasts to produce collagen and thereby propagate fibrosis. These cells are subject to intricate cross-talk with adjacent cells, resulting in scarring and subsequent liver damage. Thus,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liver fibrosi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HSCs is essential for the discovery of new therapeutic targets. This comprehensive review outlines the role of HSCs in liver fibrosis and details novel strategies to suppress HSC activity, thereby providing new insights into potential treatments for liver fibr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ver CIRRHOSIS FIBROSIS Hepatic stellate cells ETIOLOGY pathology Treatment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血供特点的螺旋CT表现及其与病理学特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9
14
作者 黄娟 周翔平 +4 位作者 刘荣波 陈宪 许崇永 严志汉 徐建英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753-756,共4页
目的 探讨原发肝细胞性肝癌 (PHCC)的血供方式及其与癌细胞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的相关性。方法 盲法下观察 5 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HCC病例的螺旋CT强化方式及影像学表现 ,将PHCC的血供分为 4型。并将PHCC血供类型与癌细胞分化程度 (... 目的 探讨原发肝细胞性肝癌 (PHCC)的血供方式及其与癌细胞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的相关性。方法 盲法下观察 5 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HCC病例的螺旋CT强化方式及影像学表现 ,将PHCC的血供分为 4型。并将PHCC血供类型与癌细胞分化程度 (Edmonson分类法 )和组织学类型 (WHO分类法 )的相关性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5 0例PHCC中 ,肝动脉供血型共 36例 ,占 72 % ;肝动脉和门静脉双重供血型共 6例 ,占 12 % ;门静脉和少血供型各 4例 ,各占 8%。 7例I级PHCC中 ,肝动脉供血型 2例、门静脉供血型 2例 ,双重血供 3例 ;16例Ⅲ级和 9例Ⅳ级PHCC为肝动脉供血。 3例纤维硬化型PHCC均为少血供 ,8例实体型PHCC均为肝动脉供血 ,34例梁状型PHCC中 2 6例由肝动脉供血。结论 大多数PHCC为肝动脉供血型 ,部分为门静脉供血型、双重供血型和少血供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血供特点 螺旋CT 病理学 诊断
原文传递
3476例眼眶占位性病变的组织病理学分类 被引量:117
15
作者 何彦津 宋国祥 丁莹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396-398,共3页
目的 了解眼眶病组织病理学分类及分布状态。方法 对 1976~ 2 0 0 0年 3476例眼眶肿瘤手术切除标本进行病理学分类。结果 眼眶病病种有 10 0余种。良性肿瘤 2 84 7例 (81 90 % ) ,其中前 10位依次为海绵状血管瘤 5 15例 (18 0 9% ) ... 目的 了解眼眶病组织病理学分类及分布状态。方法 对 1976~ 2 0 0 0年 3476例眼眶肿瘤手术切除标本进行病理学分类。结果 眼眶病病种有 10 0余种。良性肿瘤 2 84 7例 (81 90 % ) ,其中前 10位依次为海绵状血管瘤 5 15例 (18 0 9% ) ,静脉性血管瘤 36 4例 (12 79% ) ,炎性假瘤 347例(12 19% ) ,皮样囊肿 (表皮样囊肿 ) 2 30例 (8 0 8% ) ,神经鞘瘤 183例 (6 4 3% ) ,脑膜瘤 15 0例 (5 2 7% ) ,泪腺混合瘤 14 7例 (5 16 % ) ,黏液囊肿 14 1例 (4 95 % ) ,静脉曲张 132例 (4 6 4 % )及神经纤维瘤 76例(2 6 7% )。恶性肿瘤 6 2 9例 (18 10 % ) ,其中泪腺上皮性恶性肿瘤 12 9例 (2 0 5 1% ) ,横纹肌肉瘤 75例(11 92 % ) ,非霍奇金淋巴瘤 6 5例 (10 33% ) ,继发性副鼻窦癌 5 1例 (8 11% ) ,转移癌 5 0例 (7 95 % ) ,绿色瘤 32例 (5 0 9% ) ,视网膜母细胞瘤球外蔓延 2 6例 (4 13% ) ,脉络膜黑色素瘤球外蔓延 2 3例(3 6 6 % )。结论 眼眶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为脉管源肿瘤及血管畸形 ;眼眶原发恶性肿瘤主要为泪腺上皮性恶性肿瘤 ;纤维硬化型炎性假瘤病理形态不同于其他类型炎性假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占位性病变 组织病理学 眶肿瘤 病理学
原文传递
原发性肝癌规范化病理诊断指南(2015年版) 被引量:128
16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21-327,共7页
一、前言 我国是世界上肝癌高发国家之一,手术切除是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而病理学则是肝脏外科最主要的支撑学科之一。为此,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癌学组和中... 一、前言 我国是世界上肝癌高发国家之一,手术切除是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而病理学则是肝脏外科最主要的支撑学科之一。为此,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癌学组和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全国肝胆肿瘤及移植病理协作组于2010年制订了(《原发性肝癌规范化病理诊断方案专家共识(2010年版)》(简称《共识》)[1];对推进我国肝癌病理诊断规范化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病理学 诊断 指南
原文传递
乳腺癌超声征象与病理组织学类型及组织学分级的联系 被引量:110
17
作者 朱庆莉 姜玉新 +2 位作者 孙强 周炜洵 陈杰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9期674-677,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超声声像图表现与病理组织学分类、分级之间的联系。方法前瞻性研究121个乳腺癌病变。病变的超声征象包括:形态不规则、小分叶、毛刺、强回声晕、后方回声衰减、微小钙化、导管扩张。病理学研究包括组织学分类,浸润性导... 目的探讨乳腺癌超声声像图表现与病理组织学分类、分级之间的联系。方法前瞻性研究121个乳腺癌病变。病变的超声征象包括:形态不规则、小分叶、毛刺、强回声晕、后方回声衰减、微小钙化、导管扩张。病理学研究包括组织学分类,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学分级。结果121例乳腺癌中,4例无肿块形成,117例形成明确的肿块,其中106例(90.6%)为不规则或小分叶状肿块,11例(9.4%)为圆形或分叶状肿块。导管内癌、低分化浸润性导管癌(IDC)以及特殊类型的浸润性癌,圆形或分叶状肿块的例数分别为15.4%(2/13)、15.4%(4/26)、40.0%(4/10),高于高分化IDC组和中分化IDC组(P=0.004)。117例乳腺癌中,28例(23.9%)具有毛刺,45例(38.5%)具有强回声晕。在不同分化程度的IDC之间,以及IDC与浸润性小叶癌(ILC)之间,毛刺、强回声晕的出现频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导管内癌和特殊类型浸润性乳腺癌无毛刺和强回声晕表现。25例(21.4%)乳腺癌具有后方回声衰减,导管内癌和特殊类型浸润癌中,未见后方回声衰减征象。61例(50.4%)乳腺癌具有微小钙化,微小钙化的发生率依次为导管内癌62.5%、中分化IDC57.8%、高分化IDC57.1%、低分化IDC46.2%、ILC37.5%,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特殊类型的乳腺癌中钙化的发生率为10.0%,低于其他类型的乳腺癌(P=0.026)。51例(42.1%)乳腺癌有导管扩张,导管内癌和高、中、低分化IDC导管扩张的发生率分别为75.0%、40.5%、52.6%、34.6%,ILC无导管扩张出现。不同类型的导管扩张在不同分化浸润性导管癌中的发生频率无显著性意义(α校正=0.003)。结论乳腺癌超声声像图表现与病理组织学变化密切相关,肿块的超声形态特点对组织学类型和分级有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超声征象 病理组织学类型 组织学分级 声像图表现 导管扩张
原文传递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肾癌的CT鉴别诊断 被引量:111
18
作者 唐光健 许燕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090-1093,共4页
目的 探讨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AML)杯口征与劈裂征的形成机制 ,评价其对AML与肾癌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 收集CT或病理诊断直径 5cm以下的AML 30例 ,经手术病理证实直径小于 4cm的原发性肾癌 2 6例 ,分别统计AML组与肾癌组“杯口征”及... 目的 探讨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AML)杯口征与劈裂征的形成机制 ,评价其对AML与肾癌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 收集CT或病理诊断直径 5cm以下的AML 30例 ,经手术病理证实直径小于 4cm的原发性肾癌 2 6例 ,分别统计AML组与肾癌组“杯口征”及“劈裂征”的阳性率 ,进行盲法研究并与病理表现相对照。结果  30例AML中 2 5例杯口征阳性 (83 3% ) ,2 2例劈裂征阳性 (73 3% ) ,其中 7例无或少脂成分AML中 ,杯口征阳性 6例 ,劈裂征阳性 5例 ;2 6例小肾癌中 6例杯口征阳性(2 3 1% ) (P <0 0 0 5 ) ,5例劈裂征阳性 (19 2 % ) (P <0 0 0 5 )。经统计学检验 ,笔者结果及盲法结果与病理结果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χ2 =2 333,P >0 1;χ2 =0 177,P >0 5 )。结论 杯口征与劈裂征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AML的生物学特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L 阳性 肾癌 盲法 CT 鉴别诊断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帮助 显著性 直径
原文传递
子宫肌瘤导管栓塞治疗的临床与病理研究 被引量:104
19
作者 陈晓明 杜娟 +5 位作者 左约维 孙大伟 胡小平 林华欢 罗鹏飞 洪淡华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595-599,共5页
目的 探讨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 (TUAE)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安全性及栓后切除标本的病理改变与意义。方法  44例子宫肌瘤患者行经导管子宫动脉注射碘油平阳霉素乳剂 (LPE)加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治疗 ,其中 7例于栓塞后 1~ 6周行全宫切除... 目的 探讨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 (TUAE)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安全性及栓后切除标本的病理改变与意义。方法  44例子宫肌瘤患者行经导管子宫动脉注射碘油平阳霉素乳剂 (LPE)加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治疗 ,其中 7例于栓塞后 1~ 6周行全宫切除或肌瘤剔除术 ,标本送病理检查。另37例随访 1~ 6个月 ,主要观察临床症状改变及肌瘤大小与子宫体积变化。同时 ,通过栓塞后月经观察、卵巢内分泌功能测试、经前诊刮及栓塞后全子宫切除标本病理研究 ,了解栓塞后卵巢功能及正常子宫肌组织的改变。结果 总的症状改善率 91 9% (34 /37) ,其中月经完全恢复正常者占 91 4%(32 /35 ) ,下腹部、腰腿胀痛消失者占 83 3% (2 5 /30 ) ,尿频、尿急等压迫症状消失者占 45 5 7% (5 /11)。栓后 6个月肌瘤体积平均缩小 6 2 4% ,子宫体积平均缩小 5 0 6 %。月经观察无闭经病例发生 ,经前诊刮病理提示子宫内膜呈分泌期改变。卵巢内分泌功能测试栓塞前后变化无明显差异 (P >0 0 5 )。手术标本病理观察 ,碘油仅分布于肌瘤组织 ,栓后 2周肌瘤出现点状坏死 ,3周出现大量片状坏死 ,随着时间延长坏死范围逐渐增大 ,而正常子宫肌层未见坏死。结论 TUAE是一项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的新技术 ;LPE作为栓塞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栓塞治疗 并发症 病理学
原文传递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pathological diagnosis of primary liver cancer: 2015 update 被引量:106
20
作者 Wen-Ming Cong Hong Bu +5 位作者 Jie Chen Hui Dong Yu-Yao Zhu Long-Hai Feng Jun Chen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6年第42期9279-9287,共9页
In 2010, a panel of Chinese pathologists reported the first expert consensus for the pathological diagnosis of primary liver cancers to address the many contradictions and inconsistencies in the pathological character... In 2010, a panel of Chinese pathologists reported the first expert consensus for the pathological diagnosis of primary liver cancers to address the many contradictions and inconsistencies in the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PLC. Since then considerable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ies have been conducted globally, prompting us to update the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pathological diagnosis of PLC. In April 18, 2014, a Guideline Committee consisting of 40 specialists from seven Chinese Societies(including Chinese Society of Liver Cancer, Chinese Anti-Cancer Association; Liver Cancer Study Group, Chinese Society of Hepatology,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Chinese Society of Pathology, Chinese Anti-Cancer Association; Digestive Disease Group, Chinese Society of Pathology,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Chinese Society of Surgery,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Chinese Anti-Cancer Association; Pathological Group of Hepatobiliary Tumor and Liver Transplantation, Chinese Society of Pathology,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was created for the formulation of the first guidelines for the standardization of the pathological diagnosis of PLC, mainly focusing on the following topics: gross specimen sampling, concepts and diagnostic criteria of 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HCC), 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 satellite nodules,and immunohistochemical and molecular diagnosis. The present updated guidelines are reflective of current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ies, and include a novel 7-point baseline sampling protocol, which stipulate that at least four tissue specimens should be sampled at the junction of the tumor and adjacent liver tissues in a 1:1 ratio at the 12, 3, 6 and 9 o'clock reference positions. For the purposes of molecular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at least one specimen should be sampled at the intratumoral zone, but more specimens should be sampled for tumors harboring different textures or colors. Specimens should be sampled at both adjacent and distant pe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ver cance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Practice guidelines pathology DIAGNOSI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