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草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框架 被引量:17
1
作者 蒙荣 包晓虎 袁清 《中国草地》 CSCD 2000年第1期16-19,34,共5页
草地生态环境是草地资源持续利用的重要基础。综合草地资源和生态环境评价的研究成果,提出按不同依据划分草地生态环境类型,阐述草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概念、目的和原则,探讨和确定草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评价的质量标准和不同... 草地生态环境是草地资源持续利用的重要基础。综合草地资源和生态环境评价的研究成果,提出按不同依据划分草地生态环境类型,阐述草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概念、目的和原则,探讨和确定草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评价的质量标准和不同尺度上的评价方法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 生态环境 环境质量 环境评价 中国
原文传递
东北羊草草原土壤微生物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15
2
作者 郭继勋 祝廷成 +1 位作者 马文明 张振凯 《草地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4期240-245,共6页
在东北羊草草原研究羊草群落、拂子茅群落、杂类单群落、碱茅群落、虎尾草群落和碱蓬群落六种生境条件下微生物生物量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微生物生物量与土壤pH值和电导率呈指数负相关;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 在东北羊草草原研究羊草群落、拂子茅群落、杂类单群落、碱茅群落、虎尾草群落和碱蓬群落六种生境条件下微生物生物量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微生物生物量与土壤pH值和电导率呈指数负相关;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土镶孔隙度和土壤含水量呈指数正相关。关联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生态因子对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强度不同,与微生物生物量的关联序为:土壤水分(0.4199)>土壤有机质(0.4063)>土壤孔隙度(0.4003)>全氮含量(0.3797)>土壤pH(0.3640)>土壤电导率(0.14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 生态环境 羊草 草原
下载PDF
江河源头草地生态环境现状及恢复途径 被引量:22
3
作者 马玉寿 郎百宁 +2 位作者 李青云 李有福 李发吉 《中国草地》 CSCD 1999年第6期59-61,共3页
江河源头共有可利用天然草地1886 .67 万hm2 ,其中“黑土型”退化草地约为213 .03万hm2 ,此类草地鲜草产量400 .5kg/hm2 ,植被平均盖度为45 .42 % 。恢复草地生态环境的途径是:改变认识观念;... 江河源头共有可利用天然草地1886 .67 万hm2 ,其中“黑土型”退化草地约为213 .03万hm2 ,此类草地鲜草产量400 .5kg/hm2 ,植被平均盖度为45 .42 % 。恢复草地生态环境的途径是:改变认识观念;建立人工草地;利用多年生人工草地进行幼畜放牧育肥;通过退化草地施肥、毒杂草防除等措施恢复天然植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河源头 黑土型 退化草地 草地生态环境
原文传递
环青海湖地区草地蝗虫发生的生态环境条件分析 被引量:18
4
作者 倪绍祥 巩爱歧 王薇娟 《农村生态环境》 CAS CSSCI CSCD 2000年第1期5-8,共4页
为了有效地进行草地蝗虫的防治,必须摸清其生长和繁殖与生态环境条件的关系。研究表明,在环青海湖地区气温对草地蝗虫影响较为明显是在蝗卵越冬期和孵化期。降水量太多不利于草地蝗虫的发育,但降水适量因有利于蝗蝻出土可能会增加蝗虫... 为了有效地进行草地蝗虫的防治,必须摸清其生长和繁殖与生态环境条件的关系。研究表明,在环青海湖地区气温对草地蝗虫影响较为明显是在蝗卵越冬期和孵化期。降水量太多不利于草地蝗虫的发育,但降水适量因有利于蝗蝻出土可能会增加蝗虫基数。青海湖级湖成阶地和构造台地有利于蝗虫的繁育。土壤的温度、质地及水分和盐分含量对草地蝗虫的发生和繁育也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 蝗虫 生态环境 青海湖 虫害 草原
下载PDF
草原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与草牧业产业耦合协调关系研究--基于全国五大牧区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智荣 闫敏 李平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9-76,共18页
为探索新时期促进草原牧区乡村振兴、实现牧区生态生活生产互促共赢的新思路,文章首次将草原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和草牧业产业三大子系统作为一个耦合系统进行研究。以全国五大牧区为研究对象,在对子系统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基于耦合... 为探索新时期促进草原牧区乡村振兴、实现牧区生态生活生产互促共赢的新思路,文章首次将草原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和草牧业产业三大子系统作为一个耦合系统进行研究。以全国五大牧区为研究对象,在对子系统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6-2020年耦合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水平和发展阶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从五大牧区来看,生态环境系统评价指数由2006年的0.3107增长到2020年的0.4758,年均增长3.1%,表明全国草原生态环境得到一定改善;经济社会系统评价指数由2006年的0.1537增长到2020年的0.5800,年均增长10%,增速显著,表明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向好;草牧业产业系统评价指数稳定在0.35左右,总体呈稳步发展态势,产业提升空间较大。(2)五大牧区耦合协调度平均值由2006年的0.4812增长为2020年的0.6605,提升37%,耦合关系整体发展显著。(3)从耦合系统发展阶段来看,2020年五大牧区耦合协调度值均大于0.6,演进为协调发展状态,三大子系统间协调关系不断加强。(4)五大牧区三大子系统间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滞后现象,2020年内蒙古为生态环境滞后型,其他牧区为草牧业滞后型。因此,提出坚持以草定畜、走精养少养之路、量水而行发展节水型草牧业、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加快饲草种业创新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经济社会 草牧业 耦合协调度
下载PDF
在西部大开发中加快云南草地的保护和建设 被引量:10
6
作者 吴维群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1年第2期21-27,共7页
从云南的生态环境状况、草地资源特点、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阐明了草地在生态中的地位和作用 ,提出了草地保护和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及实施的具体措施建议。
关键词 云南 生态环境 草地资源 保护 建设 西部大开发 高寒草甸封育 退耕还草
下载PDF
北方草原生态安全与草地农牧业发展 被引量:7
7
作者 刘钟龄 《草原与草业》 2014年第1期7-16,共10页
草原生态学科技工作者和广大农牧民亲历了草原最华美的风光,领悟到草原的资源价值和环境功能是不可取代的。草原的确是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生产力,是北方各民族发展的文化摇篮,是生态安全的根本保障,是北国疆土的生态瑰宝。国... 草原生态学科技工作者和广大农牧民亲历了草原最华美的风光,领悟到草原的资源价值和环境功能是不可取代的。草原的确是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生产力,是北方各民族发展的文化摇篮,是生态安全的根本保障,是北国疆土的生态瑰宝。国务院近年发布的文件中明确规定了草原地区在今后发展中的"战略定位"首先是"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要求全面实施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国家生态安全地带。二是"国家重要能源基地、新型化工基地、有色金属工业基地和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内蒙古自治区根据区情实际,遵照中央确定的战略定位,进一步提出了8337发展思路。北方草原地带的景观生态多样性与资源禀赋,使草原生态-产业-文化复合系统可以发挥环境-资源-经济-文化-社会的耦合效应及多项功能。但是,长期以来"草原-畜牧"成为简单的思维定式,单纯地把草原视为天然牧场。对草原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缺乏完整的理解,特别是草原的巨大环境效益常常被人们所忽略。因此,一定要总结历史经验,发扬草原文化的精髓,走向草原发展的科学创新之路。要因地制宜地治理草原退化,实行休牧与轮牧,实现草原的更新复壮。也要进行草原水资源的科学配置,开发适宜的土地,建设节水的人工草地与饲料地。还要强化草原法制管理,建立草原保育及生态补助的激励机制。总之,要发挥系统耦合效应,构建草原新型农牧产业体系。我们认为,完善对草原生态建设投资的优化管理体制,切实依靠科学技术,严格遵循自然与经济规律,草原地区实行"调整结构,转变方式,休牧轮牧,建设草地,夏牧冬饲,异地育肥,增加投入,集约经营,改善管理,确保安全,系统开放,持续发展"的模式,在发展农牧产业和建立新型产业体系的同时,保护好草原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草原 生态安全 资源与环境 草原文化 草地农业
下载PDF
草地农业应为宁夏南部山区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主体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宁 姚爱兴 刘彩霞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CD 1993年第Z1期302-305,共4页
1.草地农业系统的特征草地农业系统是农业生态系统之一。它是在大农业的生产中,以草地为主体,结合农田和林地,把土地、植物和家畜联系起来,进行土地—植物—动物“三位一体”的农牧业产品的物质生产体系。草地农业的主要特点是:第一,突... 1.草地农业系统的特征草地农业系统是农业生态系统之一。它是在大农业的生产中,以草地为主体,结合农田和林地,把土地、植物和家畜联系起来,进行土地—植物—动物“三位一体”的农牧业产品的物质生产体系。草地农业的主要特点是:第一,突出了草的作用,特别是豆科牧草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系统结构 草地农业 农业生态系统
下载PDF
草原生态价值观——保护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环境的必由之路
9
作者 姬凤娇 《内蒙古环境科学》 2009年第4期41-44,共4页
呼伦贝尔草原是我国优质的天然牧场和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因自然植被保存较好,生物多样性丰富,区位优势显著,被誉为"绿色净土"和"北国碧玉"。然而近些年来,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已使该草原大面积发生退化、沙化,... 呼伦贝尔草原是我国优质的天然牧场和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因自然植被保存较好,生物多样性丰富,区位优势显著,被誉为"绿色净土"和"北国碧玉"。然而近些年来,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已使该草原大面积发生退化、沙化,湿地面积急剧缩减,水土流失现象不断加剧,草原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本文在分析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草原生态价值观的理念,并结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对呼伦贝尔草原的生态环境的维护提出几点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伦贝尔草原 生态环境 恶化 草原生态价值观 绿色经济
下载PDF
甘南州草地资源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春花 《甘肃高师学报》 2004年第5期56-57,共2页
针对甘南州草地资源“三化”现状及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草地资源的对策。
关键词 甘南州 “三化” 草地资源 发展对策 现状 问题 利用
下载PDF
从生态环境史看游牧生产方式及其生态平衡向度 被引量:3
11
作者 崔思朋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5-160,共6页
运用文献考证分析和历史回溯方法,从生态环境史维度对游牧生产方式是游牧民族适应自然的经典生产方式进行学理论证,指出游牧民族通过历史传统、法律和习俗等制度化保持游牧生产方式的有序运行,这种草原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适度开发有... 运用文献考证分析和历史回溯方法,从生态环境史维度对游牧生产方式是游牧民族适应自然的经典生产方式进行学理论证,指出游牧民族通过历史传统、法律和习俗等制度化保持游牧生产方式的有序运行,这种草原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适度开发有效维持自身生存发展与草原生态平衡,游牧生产方式构建起人与草原和谐生态空间格局,使草原生态系统平衡得以有效维护,游牧生产方式及其生态平衡向度在当代严峻生态危机情景下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史 游牧生产方式 草原生态系统 生态平衡向度
下载PDF
同仁县退化草地的综合治理及效益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莲香 索南吉 +1 位作者 索南措 李毛措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5年第6期12-14,共3页
通过同仁县草地生态环境项目实施,取得了显著效果。共灭治高原鼢鼠65 866.6hm2,灭效达96.85%;灭治高原鼠兔5 315hm2,灭效达96.2%;治理“黑土滩”871.7hm2;草地围栏封育315hm2。
关键词 同仁县 生态环境 退化草地
下载PDF
发挥区域环境优势 加强生态保护建设 被引量:1
13
作者 许鹏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z1期1-3,共3页
土地荒漠化、经营效益低下是新疆生态环境保护、农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正确认识新疆生态环境脆弱性与多样性的两重性 ,善于扬长避短 ,发挥环境区域优势。改善人为经营调控水的供应 ,遏制荒漠化 ,发展绿洲化是生态经济建设的根本依... 土地荒漠化、经营效益低下是新疆生态环境保护、农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正确认识新疆生态环境脆弱性与多样性的两重性 ,善于扬长避短 ,发挥环境区域优势。改善人为经营调控水的供应 ,遏制荒漠化 ,发展绿洲化是生态经济建设的根本依托。关键对策是遵循以生态为根本 ,产业为关键 ,效益为目标的生态经济观。把水草林生态功能放在首位 ,统筹水草林生态三要素功能调控 ,根据生态置换理论 ,实施草地生态置换工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土地荒漠化 草地生态置换
下载PDF
东乌珠穆沁旗林地资源对草原生态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华 廉洪英 罗刚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2年第1期7-9,共3页
文章通过对东乌珠穆沁旗林地资源及其质量的分析,研究林地资源的发展对保护草原牧区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生态环境 草原 生态功能区 林地资源
下载PDF
我国《草原法》立法问题研究
15
作者 韩秀珍 唐孝辉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110-115,共6页
草原作为一种常见的生态环境,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资源的开发不断出现一些生态问题,它的修复离不开环境保护与法制建设。我国《草原法》就是为解决草原资源利用问题而建立的新式立法体系,但随着草原生态环境的恶化现状和人类社会的发展... 草原作为一种常见的生态环境,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资源的开发不断出现一些生态问题,它的修复离不开环境保护与法制建设。我国《草原法》就是为解决草原资源利用问题而建立的新式立法体系,但随着草原生态环境的恶化现状和人类社会的发展,现行的《草原法》已经无法满足提升草原生态环境的要求。所以,应从我国草原资源现状和《草原法》的立法必要性出发,对《草原法》诸项立法问题和立法意蕴展开深度研究,不仅对我国《草原法》立法内容的进一步完善具有理论意义,也对我国农牧民在制衡草原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更大程度地发挥草原资源的效益具有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法必要性 草原生态环境 立法内容 立法体系 法制建设 《草原法》 草原资源 环境保护
下载PDF
巴林右旗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思考
16
作者 罗刚 廉洪英 +1 位作者 张丽芳 周宇峰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04年第2期3-5,30,共4页
巴林右旗土地荒漠化严重,生态环境恶劣,文章针对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建设规划建议。
关键词 生态环境 荒漠化 退耕还林
下载PDF
从招垦到封禁:清代秦岭的人口与环境问题
17
作者 赵永翔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9-53,共5页
清代是历史上秦岭开发力度最大和人口承载最多的时期,这一过程主要由清初的招徕移民政策和清中期以后人口的自发性迁入引起。大量人口在生态脆弱型的山地环境中长期进行的掠夺式经营活动,实际上是以秦岭林草资源的无节制消耗为利好基础... 清代是历史上秦岭开发力度最大和人口承载最多的时期,这一过程主要由清初的招徕移民政策和清中期以后人口的自发性迁入引起。大量人口在生态脆弱型的山地环境中长期进行的掠夺式经营活动,实际上是以秦岭林草资源的无节制消耗为利好基础的,由此引发了水土流失、城池冲毁、庐舍淹没等环境灾难。官方为此而在局地厉行封禁治理,但在山地资源合理长效支配机制缺位情况下,整体效果甚微,反映了林草资源利用的民间私利性与生态环境维护的公益性存在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 人口 生态环境 林草资源
原文传递
退耕地植被恢复演替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李艳 李鹏 +2 位作者 赵忠 张良恩 孙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55-159,共5页
通过对植被群落演替过程中植被与土壤等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过程的相关研究成果的系统分析,揭示了植被恢复改善土壤结构和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机制,阐明了植被重建的水土环境效应,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影响植被恢复重建的自然因素及其时... 通过对植被群落演替过程中植被与土壤等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过程的相关研究成果的系统分析,揭示了植被恢复改善土壤结构和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机制,阐明了植被重建的水土环境效应,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影响植被恢复重建的自然因素及其时间效应,提出了植被恢复的可能途径,同时对植被恢复的基础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恢复 土壤特性 生态环境效应 退耕还林(草) 植被建设
下载PDF
保护草地生态环境促进川西北牧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泽柏 《四川草原》 2000年第1期1-3,共3页
从川西北草地生态环境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草地生态恶化、畜牧业经济效益差、草地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等主要问题入手 ,提出了草地管理制度创新 ,控制牲畜数量 ,遏制草地退化 ;依靠科技进步 ,推进畜牧业产业化进程 ,提高经济效益 ;... 从川西北草地生态环境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草地生态恶化、畜牧业经济效益差、草地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等主要问题入手 ,提出了草地管理制度创新 ,控制牲畜数量 ,遏制草地退化 ;依靠科技进步 ,推进畜牧业产业化进程 ,提高经济效益 ;开发利用和保护草地自然及人文景观等资源 ;建立科技开发实验区等对策 ,维护草地生态环境 ,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北 草地 可持续发展 畜牧业 生态环境保护
下载PDF
兴草业,促进生态环境建设 被引量:7
20
作者 洪绂曾 《草地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57-161,共5页
本文论述了草业在水土保持、改善生态环境、园林绿化、改良干旱、半干旱荒漠与沙化退化草原和改造中低产田及其在土壤用养结合、农牧结合中的重要作用。发展草业促进生态环境建设,既可发展经济,又能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并具有明显的社... 本文论述了草业在水土保持、改善生态环境、园林绿化、改良干旱、半干旱荒漠与沙化退化草原和改造中低产田及其在土壤用养结合、农牧结合中的重要作用。发展草业促进生态环境建设,既可发展经济,又能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并具有明显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发展草业需要社会给予应有的重视、关注与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业 生态环境 水土保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