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油羧酸盐和磺酸盐复配体系的界面活性 被引量:33
1
作者 黄宏度 吴一慧 +2 位作者 王尤富 董先智 程艳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9-72,共4页
研究了用石油馏分液相氧化产物制得的石油羧酸盐与不同磺酸盐 (ORS 41、B 10 0、MS 45等 )的复配体系的界面活性。结果表明 ,复配体系的界面活性优于单一的石油羧酸盐或磺酸盐体系。将少量磺酸盐与石油羧酸盐复配 ,可使体系达到超低界... 研究了用石油馏分液相氧化产物制得的石油羧酸盐与不同磺酸盐 (ORS 41、B 10 0、MS 45等 )的复配体系的界面活性。结果表明 ,复配体系的界面活性优于单一的石油羧酸盐或磺酸盐体系。将少量磺酸盐与石油羧酸盐复配 ,可使体系达到超低界面张力所需的矿化度大大降低 ,碱度范围大为拓宽 ,达到超低界面张力值所需的时间大为缩短 ,初始界面张力很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羧酸盐 磺酸盐 表面活性剂 化学驱油剂
下载PDF
混合溶液中石油羧酸盐和磺酸盐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21
2
作者 吴一慧 黄宏度 +2 位作者 王尤富 程艳 曾繁涤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81-284,共4页
利用石油羧酸盐与磺酸盐在不同酸碱性条件下不同的存在形式 ,研究并建立了石油羧酸盐 磺酸盐复配体系中两种表面活性剂含量的测定方法 ,即分步滴定的方法。用溴甲酚绿碱性分相滴定法测定体系中表面活性剂的总含量 ,用百里酚蓝 次甲基... 利用石油羧酸盐与磺酸盐在不同酸碱性条件下不同的存在形式 ,研究并建立了石油羧酸盐 磺酸盐复配体系中两种表面活性剂含量的测定方法 ,即分步滴定的方法。用溴甲酚绿碱性分相滴定法测定体系中表面活性剂的总含量 ,用百里酚蓝 次甲基蓝酸性分相滴定法测定体系中磺酸盐的含量 ,从总含量中扣除磺酸盐的含量即为羧酸盐的含量。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可靠性强 ,已成功运用于室内驱油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羧酸盐 磺酸盐 驱油 表面活性剂 混合溶液
下载PDF
石油羧酸盐的研制及其在三次采油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3
作者 伍晓林 张国印 +2 位作者 刘庆梅 陈广宇 吴军政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1年第1期62-63,共2页
介绍了以大庆原油馏分油为原料 ,采用液相氧化法生产石油羧酸盐的合成工艺。根据石油羧酸盐与烷基苯磺酸盐的协同效应 ,研究了两种国产表面活性剂的复配体系与大庆原油间的界面性能。室内研究结果表明 ,该复配体系能与大庆原油形成 10 -... 介绍了以大庆原油馏分油为原料 ,采用液相氧化法生产石油羧酸盐的合成工艺。根据石油羧酸盐与烷基苯磺酸盐的协同效应 ,研究了两种国产表面活性剂的复配体系与大庆原油间的界面性能。室内研究结果表明 ,该复配体系能与大庆原油形成 10 -3 mN/m以下的超低界面张力 ,三元复合体系驱油效率比水驱提高 2 0 % (OOIP)左右。该项成果的应用可使三元复合驱成本降低 30 %以上。该项研究实现了配方的中试国产化 ,为在大庆油田大面积推广三元复合驱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石油羧酸盐 液相氧化 烷基苯 磺酸盐 复配体系 界面性能
下载PDF
石油羧酸盐在高岭土上静吸附规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侯吉瑞 康万利 +2 位作者 吴文祥 胡靖邦 张祥云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40-344,共5页
本文在实验基础上研究了石油羧酸盐表面活性剂在高岭土上的静吸附量随时间、液固比、含盐量、活性剂浓度而变化的规律,观察到了吸附最大值,对全部实验结果作了理论解释。
关键词 石油羧酸盐 表面活性剂 吸附 高岭土 驱油剂
下载PDF
石油羧酸盐三元复合体系的流度与驱油效率的关系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尤富 黄宏度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53-255,263,共4页
本文研究了石油羧酸盐-Na2CO3-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三元复合驱油体系的流度和驱油效率。实验结果表明,三元复合体系的流度随体系中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流度的降低,驱油效率提高,流度降至... 本文研究了石油羧酸盐-Na2CO3-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三元复合驱油体系的流度和驱油效率。实验结果表明,三元复合体系的流度随体系中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流度的降低,驱油效率提高,流度降至一定值后驱油效率不再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羧酸盐 表面活性剂 聚合物 复合驱油
下载PDF
用溴甲酚绿碱性分相滴定法测定石油羧酸盐的浓度 被引量:7
6
作者 黄宏度 李克华 吴一慧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98-102,共5页
探讨了用溴甲酚绿碱性分相滴定法测定石油羧酸盐驱油活性剂的浓度。该法采用碱性乙醇-水系溶剂,以溴甲酚绿作指示剂,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进行滴定,测定了两种石油羧酸盐的浓度,结果浓度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21%和0.40%与经典的酸化提... 探讨了用溴甲酚绿碱性分相滴定法测定石油羧酸盐驱油活性剂的浓度。该法采用碱性乙醇-水系溶剂,以溴甲酚绿作指示剂,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进行滴定,测定了两种石油羧酸盐的浓度,结果浓度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21%和0.40%与经典的酸化提取法的测定结果相吻合。此外,还研究了指示剂加量、缓冲溶液用量、有机溶剂的种类和用量以及无机盐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被测体系含有较高浓度的无机盐对测定结果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定 石油羧酸盐 溴甲酚绿
下载PDF
石油羧酸盐与烷基苯磺酸盐的复配效果及其结构成因 被引量:10
7
作者 黄宏度 陈思雅 +5 位作者 秦少华 吴一慧 郑为 陈亮 陈友猛 张群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3-98,共6页
为揭示石油羧酸盐与烷基苯磺酸盐复配体系的性能特征,考察了石油羧酸盐和烷基苯磺酸盐形成的混合胶束(超分子结构)对复配体系界面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的差别使石油羧酸盐分子和烷基苯磺酸盐分子在油水界面上插... 为揭示石油羧酸盐与烷基苯磺酸盐复配体系的性能特征,考察了石油羧酸盐和烷基苯磺酸盐形成的混合胶束(超分子结构)对复配体系界面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的差别使石油羧酸盐分子和烷基苯磺酸盐分子在油水界面上插入深度不同,由于距离拉开而减少了极性基团间的斥力,因而混合胶束排列得较紧密,界面吸附增加,界面活性比单剂好。此结构特点对复配体系界面活性的影响体现在:复配体系能在较宽的表面活性剂浓度及矿化度范围产生超低界面张力;在0.6%数1.2%弱碱(Na2CO3)下有优良的界面活性,避免了强碱(Na OH)对地层的伤害;达到超低界面张力所需表面活性剂浓度较低,可以降低驱油剂成本;在和油粒接触后可较快达到超低界面张力,对驱油过程有利。复配体系在强碱、弱碱、无碱情况下的界面活性均较好。和石油羧酸盐有良好协同效应的烷基苯磺酸盐应是直链分子结构,才能形成较紧密的混合胶束,具有较高的界面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羧酸盐 烷基苯磺酸盐 混合胶束 界面活性 复配效果 分子结构
下载PDF
石油羧酸盐表面活性剂在油砂上的静吸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侯吉瑞 康万利 吴文祥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43-47,共5页
在实验基础上,探讨了石油羧酸盐表面活性剂在油砂上的静吸附量随液固比、时间、活性剂浓度变化的规律及机理,研究了电解质对吸附等温线的影响,指出了活性剂在油砂上最大吸附损失的浓度界限。
关键词 石油羧酸盐 油砂 吸附 表面活性剂
下载PDF
石油羧酸盐的磁化降吸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侯吉瑞 吴文祥 +1 位作者 胡靖邦 张洪亮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71-77,共7页
探讨了磁化前后,石油羧酸盐表面活性剂在高岭土表面静吸附规律的变化。实验发现,经磁化处理的石油羧酸盐表面活性剂,在高岭土表面的吸附速度变快,液固比变小,吸附等温线仍有最大值,但已大为下降,从而推断其吸附模式发生改变。
关键词 石油羧酸盐 高岭土 吸附 磁化 表面活性剂
下载PDF
烃氧化产物皂化后活性组分在油、水相的分配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宏度 吴一慧 李克华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68-271,共4页
用强酸酸化后测定乙醚抽出物酸量和酯量、溴甲酚绿两相滴定测定羧酸盐等方法研究了烃氧化产物皂化后活性组分在油、水相的分配。结果表明,在现行的用NaOH皂化烃氧化产物以制备水溶性石油磺酸盐的过程中有相当多的活性组分分配到油相;在... 用强酸酸化后测定乙醚抽出物酸量和酯量、溴甲酚绿两相滴定测定羧酸盐等方法研究了烃氧化产物皂化后活性组分在油、水相的分配。结果表明,在现行的用NaOH皂化烃氧化产物以制备水溶性石油磺酸盐的过程中有相当多的活性组分分配到油相;在水相和油相中均有大量羧酸酯存在,羧酸酯量远远超过羧酸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氧化产物 皂化 石油羧酸盐
下载PDF
石油羧酸盐与重烷基苯磺酸盐复配体系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鹏龙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 CAS 2011年第3期32-34,共3页
通过石油羧酸盐与重烷基苯磺酸盐复配后的体系在弱碱(Na_2CO_3)条件下分别与大庆采油三厂和大庆采油六厂的油水发生作用,对体系的界面张力性能和模拟驱油效率进行检测,同时进行了体系界面张力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该复配体系具有优良... 通过石油羧酸盐与重烷基苯磺酸盐复配后的体系在弱碱(Na_2CO_3)条件下分别与大庆采油三厂和大庆采油六厂的油水发生作用,对体系的界面张力性能和模拟驱油效率进行检测,同时进行了体系界面张力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该复配体系具有优良的界面张力,模拟驱油效率达20%左右,稳定性良好,并且可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羧酸盐 重烷基苯磺酸盐 界面张力 驱油效率
原文传递
石油羧酸盐及其复配体系中混合胶束对界面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黄宏度 郑为 +5 位作者 吴一慧 王健 张群 陈亮 李红英 何涛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97-501,共5页
为揭示石油羧酸盐界面活性的结构成因,深入研究石油羧酸盐和磺酸盐的复配规律,选取了平均碳数分别为23.16、26.01、28.70的大庆原油馏分作原料制备石油羧酸盐,优选了一种平均碳数和油酸钠碳数相近的石油羧酸盐并将其界面活性与油酸钠进... 为揭示石油羧酸盐界面活性的结构成因,深入研究石油羧酸盐和磺酸盐的复配规律,选取了平均碳数分别为23.16、26.01、28.70的大庆原油馏分作原料制备石油羧酸盐,优选了一种平均碳数和油酸钠碳数相近的石油羧酸盐并将其界面活性与油酸钠进行了比较研究。此外,针对矿化度较高(矿化度11948.4 mg/L)、石油羧酸盐可以在低碱甚至无碱条件下单独达到超低界面张力的红岗油田,考察了石油羧酸盐和石油磺酸盐形成的混合胶束对复配体系界面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平均碳数和油酸钠碳数相近的石油羧酸盐的界面活性远优于油酸钠,其原因是石油羧酸盐由不同碳链长度的分子组成,由于亲水亲油性(HLB值)的差别,长链分子和短链分子在油水界面上插入深度不同,混合胶束的极性基团之间的斥力较单一分子组成的油酸钠极性基团间斥力小,分子间排列较紧密,界面吸附量较大。石油羧酸盐和磺酸盐的复配体系在矿化度较高的红岗油田具有很好的复配效果,石油羧酸盐和磺酸盐复配体系的界面活性比单剂好,达到初始界面张力的时间明显比单剂的短。石油羧酸盐单剂体系及复配体系中的混合胶束均使界面活性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羧酸盐 石油磺酸盐 混合胶束 界面活性 初始界面张力 界面吸附量
下载PDF
将石油磺酸盐产品中未磺化油转变为石油羧酸盐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宏度 秦少华 +5 位作者 吴一慧 陈思雅 郑为 张群 何归 陈勇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7-250,共4页
将石油磺酸盐产品中未磺化油分离后进行氧化、皂化反应,表面活性剂产率提高25%以上,得到的石油羧酸盐与石油磺酸盐产品进行复配,在Na2CO3含量6数12 g/L及复配表面活性剂含量1数3 g/L的范围内,复配体系与大庆原油间可以形成超低界面张力... 将石油磺酸盐产品中未磺化油分离后进行氧化、皂化反应,表面活性剂产率提高25%以上,得到的石油羧酸盐与石油磺酸盐产品进行复配,在Na2CO3含量6数12 g/L及复配表面活性剂含量1数3 g/L的范围内,复配体系与大庆原油间可以形成超低界面张力。考虑到石油磺酸盐产品在分离未磺化油后活性会下降,又进行了将含有未磺化油的石油磺酸盐产品直接氧化的研究,得到石油羧酸盐和石油磺酸盐的混合产物,活性物含量提高8%以上,未反应油含量降低10%左右,氧化后界面活性得到保持或略有改善。用氧化后的产物配成的三元复合体系具有很好的界面活性长期稳定性,在6个月的贮存测试期间均保持了初始时10-4m N/m数量级的超低界面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磺酸盐 石油羧酸盐 氧化 界面活性 产率 长期稳定性
下载PDF
弱碱复合驱用石油羧酸盐研制及其性能评价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艳姝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8-111,共4页
以大庆减压馏分油为原料,采用新型复合催化剂和氧化磺化联合新工艺,合成了弱碱石油羧酸盐小试产品,并对其进行界面活性、稳定性、吸附及驱油效果等项性能的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石油羧酸盐小试产品可在较宽的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和Na... 以大庆减压馏分油为原料,采用新型复合催化剂和氧化磺化联合新工艺,合成了弱碱石油羧酸盐小试产品,并对其进行界面活性、稳定性、吸附及驱油效果等项性能的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石油羧酸盐小试产品可在较宽的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和Na2CO,质量浓度区间内与大庆原油形成10-3mN/m数量级的超低界面张力,其复合体系具有较好的界面张力、黏度稳定性和抗吸附性能;室内天然岩心平均驱油效率比水驱提高17.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减 石油羧酸盐 研制 性能
下载PDF
石油羧酸盐三元复合体系渗流特性的实验研究
15
作者 王尤富 吴一慧 黄宏度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65-69,共5页
鉴于对石油羟酸盐-碱-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二元复合体系的流度控制未曾有过探讨,在实验室内研究了这种三元复合体系在有残余油和无残余油时通过多孔介质渗流的特性。通过实验确定了其阻力系数及有效粘度。结果表明,能与... 鉴于对石油羟酸盐-碱-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二元复合体系的流度控制未曾有过探讨,在实验室内研究了这种三元复合体系在有残余油和无残余油时通过多孔介质渗流的特性。通过实验确定了其阻力系数及有效粘度。结果表明,能与原油产生超低界面张力的石油羟酸盐三元复合体系在有残余油时的阻力系数以及阻力系数与残余阻力系数的比值明显减小;该复合体系在有残余油和无残余油时通过多孔介质渗流的有效粘度均低于粘度计测定的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驱 表面活性剂 聚合物 石油 羧酸盐
下载PDF
氯化钠和异戊醇对于石油羧酸盐界面活性的改善 被引量:1
16
作者 程艳 黄宏度 +2 位作者 吴一慧 王尤富 陈亮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5-66,72,共3页
研究了电解质 (Na Cl)和助剂醇 (异戊醇 )对石油羧酸盐活性剂体系 (2 #-4 E,2 #-6E)界面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在活性剂体系 2 #-4 E和 2 #-6E中加入 Na Cl和异戊醇 ,可大大改善活性剂体系的界面活性 ;加入 Na
关键词 三次采油 表面活性剂 石油羟酸盐 界面活性 超低界面张力
下载PDF
10~#白油制备驱油剂石油羧酸盐的研究
17
作者 唐继信 阎卫东 王光维 《化学与粘合》 CAS 1998年第2期74-75,91,共3页
针对用大庆原油馏分油制备驱油剂石油羧酸盐时,反应器易结焦的问题,采用了10#白油为原料制备驱油剂在氧化反应时不结焦,经汽相氧化皂化和盐度调节,可制备出和大庆原油产生超低界面张力的表面活性剂,其中最低值可达10-3数量级。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石油羧酸盐 白油 驱油剂 合成
原文传递
石油羧酸盐及碱复合体系/大庆原油间的动态低界面张力研究
18
作者 宋文玲 康万利 张祥云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39-41,共3页
本文探讨了石油羧酸盐[1]及碱复合体系和大庆原油间的动态低界面张力形成的原因,并研究了盐含量、碱含量对其间动态低界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界面张力主要是石油羧酸盐活性剂的贡献,而动态低界面张力过程是由水相中碱与原油... 本文探讨了石油羧酸盐[1]及碱复合体系和大庆原油间的动态低界面张力形成的原因,并研究了盐含量、碱含量对其间动态低界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界面张力主要是石油羧酸盐活性剂的贡献,而动态低界面张力过程是由水相中碱与原油中的有机酸反应生成的界面活性物质引起的。在某一含量范围内,随NaC1或NaOH含量增加,动态低界面张力曲线移向低界面张力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羧酸盐 复合体系 原油 驱油剂 界面张力
下载PDF
15^#白油制备驱油剂石油羧酸盐
19
作者 唐继信 王光维 +1 位作者 张荣明 马春曦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5-37,共3页
用大庆原油馏分油制备驱油剂石油羧酸盐时,反应器易结焦;采用15#白油为原料制备驱油剂,在氧化反应时不结焦,经汽相氧化、皂化和盐度调解,可制备出与大庆原油产生超低界面张力的表面活性剂,其最佳值可达10-4数量级。
关键词 石油羧酸盐 表面活性剂 白油 15^#白油 驱油剂
下载PDF
两相滴定法在石油羧酸盐表面活性剂体系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光辉 阚兆新 马清宝 《黑龙江石油化工》 2001年第1期43-44,48,共3页
建立了测定石油羧酸盐表面活性剂体系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浓度的两相滴定法。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进行了分离、富集并测定其浓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两相滴定法 石油羧酸盐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测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