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藻[FeFe]氢化酶 被引量:1
1
作者 翁海波 翁海滨 +1 位作者 袁明雪 许卫华 《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7年第6期89-91,共3页
该文介绍了绿藻[FeFe]氢化酶的研究现状,包括酶的结构、催化中心、金属簇的性质,以及对氧的敏感性和可能的解决办法。并且对已报道的绿藻[FeFe]氢化酶基因及其调控等问题作了介绍。
关键词 绿藻 [fefe]氢化
下载PDF
含双蝶状[2Fe2S]骨架的新型[FeFe]氢化酶模型物{(μ-FcS_2)[Fe_2(CO)_6]_2(μ-SMe)_2}的合成及其晶体结构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磊 刘金庭 《合成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6-89,共4页
利用1,1'-双锂二茂铁与(μ-S2)Fe2(CO)6和MeI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含二茂铁基[FeFe]氢化酶活性中心模型化合物——(μ-FcS2)[Fe2(CO)6]2(μ-SMe)2(1),其结构经1H NMR,IR和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1属于斜方晶系,Pbca空间群,晶胞参数a=... 利用1,1'-双锂二茂铁与(μ-S2)Fe2(CO)6和MeI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含二茂铁基[FeFe]氢化酶活性中心模型化合物——(μ-FcS2)[Fe2(CO)6]2(μ-SMe)2(1),其结构经1H NMR,IR和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1属于斜方晶系,Pbca空间群,晶胞参数a=10.705 8(13),b=21.721 0(3),c=21.721 0(3),V=6 533.2(14)3,Z=8,Dc=1.834 g·cm-3,μ=2.480 mm-1,F(000)=3 584,R1=0.038 8,wR2=0.085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茂铁 铁硫簇合物 [fefe]氢化 合成 晶体结构
下载PDF
含单蝶状[2Fe2S]骨架的新型[FeFe]氢化酶模型物{(μ-FcS)(μ-SMe)Fe_2(CO)_6}的合成及其晶体结构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磊 刘金庭 《合成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27-729,733,共4页
利用二茂铁基溴化镁(FcMgBr)与(μ-S2)Fe2(CO)6和MeI的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含二茂铁基[FeFe]氢化酶活性中心模型化合物——(μ-FcS)(μ-SMe)Fe2(CO)6(1),其结构经1H NMR,IR,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1属于斜方晶系,Pna2(1)空间... 利用二茂铁基溴化镁(FcMgBr)与(μ-S2)Fe2(CO)6和MeI的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含二茂铁基[FeFe]氢化酶活性中心模型化合物——(μ-FcS)(μ-SMe)Fe2(CO)6(1),其结构经1H NMR,IR,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1属于斜方晶系,Pna2(1)空间群,晶胞参数a=12.707(2),b=11.355(2),c=27.621(5),V=3 985.1(12)3,Z=8,Dc=1.813 g.cm-3,μ=2.395 mm-1,F(000)=2 176,R1=0.059 7,wR2=0.136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茂铁 铁硫簇合物 [fefe]氢化 合成 晶体结构
下载PDF
基于偶氮桥连的新型双铁羰基配合物:Fe_2(N_2C_5H_(10))(CO)_(6-x)(PR_3)_x的合成及衍生
4
作者 李冉 徐文元 +3 位作者 赵巾钦 余鑫 王文光 佟振合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2-98,共7页
具有五元环结构的偶氮化合物4,4-二甲基-4,5-二氢-3H-吡咯(N_2C_5H_(10)),与Fe_3(CO)_(12)在甲苯中加热回流反应,生成双铁六羰基配合物Fe2(N_2C_5H_(10))(CO)6(1).反应中N=N双键被还原,配体以(N_2C_5H_(10))2-的形式与FeIFeI配位,形成... 具有五元环结构的偶氮化合物4,4-二甲基-4,5-二氢-3H-吡咯(N_2C_5H_(10)),与Fe_3(CO)_(12)在甲苯中加热回流反应,生成双铁六羰基配合物Fe2(N_2C_5H_(10))(CO)6(1).反应中N=N双键被还原,配体以(N_2C_5H_(10))2-的形式与FeIFeI配位,形成具有蝶形结构的34e-化合物.研究了在脱羰基试剂Me_3NO存在条件下,1和单齿膦配体PR3反应生成Fe2(N_2C_5H_(10))-(CO)5(PR3)(PR_3=PPh_3,2a;PCy3,2b)单取代配合物.光照条件下,化合物1中的CO配体还可以被双齿膦配体dppe[dppe=1,2-C_2H_4(PPh_2)_2]和dppbz[dppbz=1,2-C_6H_4(PPh_2)_2]取代,生成产物的类型和膦配体的夹角相关.与夹角较大的dppe反应,生成桥连产物Fe_2(N_2C_5H_(10))(CO)4(μ-dppe)(3a);而与刚性较大的dppbz反应时,Fe2(NR)2的蝶形结构打开呈四元环;其中一个Fe上的CO被取代,dppbz与该Fe中心螯合,生成具有桥连CO的化合物Fe2(N_2C_5H_(10))(μ-CO)(CO)4(κ2-dppbz)(3b).合成具有FeI-CO-FeI结构的羰基化合物,一直是模拟[FeFe]氢化酶活性中心还原态结构Fe_2(SR)_2(μ-CO)-(CO)_(5-x)L_x的重要挑战.该类Fe2(NR)2(CO)6-x(PR3)x化合物的合成,能为探索模拟[FeFe]氢化酶活性中心结构提供新的途径和思路.以上化合物均通过核磁[^(31)P(~1H)NMR]、红外光谱(IR)、元素分析及X射线单晶结构衍射等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fe]氢化 双铁羰基配合物 膦配体 旋转构型 桥联CO配体
原文传递
可见光驱动[FeFe]氢化酶模拟物催化分解水产氢性能研究
5
作者 郑会勤 樊耀亭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44-549,共6页
以Fe(CO)_(5)和含一个巯基的配体为原料,通过多步反应合成了两个新的[FeFe]氢化酶模拟物1和2;构建了以化合物1和2为光催化剂、藻红B钠盐(EBS^(2-))为光敏剂、三乙胺(TEA)为电子给体和质子源的三组分光催化产氢体系,该体系在pH值为12且... 以Fe(CO)_(5)和含一个巯基的配体为原料,通过多步反应合成了两个新的[FeFe]氢化酶模拟物1和2;构建了以化合物1和2为光催化剂、藻红B钠盐(EBS^(2-))为光敏剂、三乙胺(TEA)为电子给体和质子源的三组分光催化产氢体系,该体系在pH值为12且体积比为1∶1的CH_(3)CN/H_(2)O溶液中,经可见光(λ>420 nm)照射4 h,最大产氢量为205.0μmol,相对于化合物2的催化转化数(TON)为51.4;研究表明,配体中含有较多的质子捕获位点,有利于形成产氢活性中间体H 2-2Fe2S(η2-H 2-Fe II Fe I)物种,从而提高催化剂的产氢活性,光生电子从1*EBS^(2-)化合物1和2的第一个电子的转移均为热力学可行过程,到化合物1和2的第二个电子转移是热力学不可行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fe]氢化模拟物 光驱动 产氢 电化学 荧光淬灭
下载PDF
基于不同碱基含量的[FeFe]-氢化酶模型化合物功能化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
6
作者 梁绍威 钟伟 +8 位作者 詹彩霞 赵佳 李文强 叶萍 王宏丹 沈杰 樊露 肖志音 刘小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7-96,共10页
将含二炔基的[2Fe2S]模型化合物[Fe2(μ-SCH2C≡CH)2(CO)6](A)和双叠氮单体2,6-(N3CH2)Py(B,Py=吡啶)与含碱性基团的双炔单体(2-Py CH2)N(CH2C≡CH)2(C,Py=吡啶)通过"点击反应"以不同比例进行共聚,得到了6种含不同碱... 将含二炔基的[2Fe2S]模型化合物[Fe2(μ-SCH2C≡CH)2(CO)6](A)和双叠氮单体2,6-(N3CH2)Py(B,Py=吡啶)与含碱性基团的双炔单体(2-Py CH2)N(CH2C≡CH)2(C,Py=吡啶)通过"点击反应"以不同比例进行共聚,得到了6种含不同碱基量的[FeFe]-氢化酶模型化合物功能聚合物Polymer-1~Polymer-6。通过红外光谱、硫元素分析、热重、扫描电镜和电化学对这些聚合物进行了表征。红外光谱和电化学研究表明二铁六羰基单元A以二铁五羰基的形式存在于聚合物中。在共聚过程中,增加单体C的含量能显著改变聚合物的形貌和增加其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同时热稳定性也有所增加。这些聚合物在含有醋酸的DMF介质中催化质子还原的行为表明,通过单体C引入的碱性基团所形成的次级配位环境对二铁中心的催化性能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fe]-氢化 聚合物 催化 共聚 “点击”化学
下载PDF
基于[FeFe]-氢化酶模型化合物的聚合材料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
7
作者 郑礼迪 叶萍 +8 位作者 王宏丹 沈杰 樊露 梁绍威 戴强强 周沈超 张靖鑫 张浩 钟伟 《合成化学》 CAS CSCD 2015年第6期490-494,共5页
以聚乙烯亚胺(PEI),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和溴丙酸(BPA)为原料,按不同质量比r[m(Fe-NHS)∶m(PEI-CO2H)]合成了三种基于[Fe Fe]-氢化酶模型化合物的聚合材料Mr(r=5.5,9.0,12.0),其结构和性能经IR和CV表征。用循环伏安法考察了醋酸存在下... 以聚乙烯亚胺(PEI),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和溴丙酸(BPA)为原料,按不同质量比r[m(Fe-NHS)∶m(PEI-CO2H)]合成了三种基于[Fe Fe]-氢化酶模型化合物的聚合材料Mr(r=5.5,9.0,12.0),其结构和性能经IR和CV表征。用循环伏安法考察了醋酸存在下,M5.5,M9.0和M12.0的催化制氢性能。结果表明:M12.0的催化性能最好,其催化电流为2.0μ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fe]-氢化 聚合材料 合成 循环伏安法 催化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