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解剖形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MasonⅡ型和Ⅲ型桡骨头骨折 被引量:17
1
作者 王华松 黄继峰 +2 位作者 吴刚 童飞飞 蔡贤华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3年第11期1035-1037,共3页
目的分析解剖形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MasonⅡ、Ⅲ型桡骨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自2008—01—2011—12收治的28例MaSOnⅡ、Ⅲ型桡骨头骨折,采用切开复位解剖形锁定钛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术中有4例行同种异体骨植骨,8例行内侧副韧带修复。... 目的分析解剖形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MasonⅡ、Ⅲ型桡骨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自2008—01—2011—12收治的28例MaSOnⅡ、Ⅲ型桡骨头骨折,采用切开复位解剖形锁定钛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术中有4例行同种异体骨植骨,8例行内侧副韧带修复。结果28例均获得随访,按照Broberg和Money的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分,评分为平均86分(46.100分);肘关节屈曲平均118°(95~135°),伸直平均20°(0-30°),旋前平均52°(15~60°),旋后平均58°(20—70°);本组:优15例,良10例,中3例,优良率89.3%。所有患者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仅1例遗留肘部轻度疼痛,2例肘、腕部轻度无力。结论采用切开复位解剖锁定钛板内固定术治疗MasonⅡ、Ⅲ型桡骨头骨折临床疗效满意,内固定牢固,可早期对I能宅目争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头骨折 锁定 解剖形 内固定
原文传递
锁定钛板内固定联合重建钛板固定治疗肱骨下1/4骨折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马宝银 高秀娟 +1 位作者 韩晓华 刘德亚 《河北医药》 CAS 2013年第6期865-866,共2页
目的探讨锁定钛板内固定联合重建钛板固定治疗肱骨下1/4骨折的疗效。方法 78例肱骨下1/4骨折患者按照不同的内固定方法分为研究组(43例)和对照组(35例),分别采用锁定钛板内固定联合重建钛板固定术及单纯锁定钛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比较... 目的探讨锁定钛板内固定联合重建钛板固定治疗肱骨下1/4骨折的疗效。方法 78例肱骨下1/4骨折患者按照不同的内固定方法分为研究组(43例)和对照组(35例),分别采用锁定钛板内固定联合重建钛板固定术及单纯锁定钛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并随访评价肘关节功能及并发症,观察2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较对照组要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平均出血量较对照组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肘关节功能为优32例,而对照组仅20例,研究组肘关节功能的优良率(90.70%)显著高于对照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8.7±2.0)周,较对照组的(11.3±3.5)周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但对照组5例(14.29%)发生并发症,包括锁定钛板折断1例,创伤性关节1例,轻微肘内翻畸形1例;研究组无1例发生并发症。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锁定钛板内固定联合重建钛板固定治疗肱骨下1/4骨折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短,并发症少,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远端骨折 内固定 锁定 重建
下载PDF
预成型肋骨锁定钛板联合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治疗老年多发性肋骨骨折 被引量:8
3
作者 桑宏阳 邬松 +3 位作者 范正洋 李谦平 成少飞 范坤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2年第10期979-983,共5页
目的:探讨预成型肋骨锁定钛板内固定手术与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应用对于老年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221例老年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根据是否手术治疗,分为预成型肋骨锁定钛板联... 目的:探讨预成型肋骨锁定钛板内固定手术与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应用对于老年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221例老年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根据是否手术治疗,分为预成型肋骨锁定钛板联合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组(手术组)102例,保守治疗组(非手术组)119例。手术组中男58例,女44例;年龄60~85(67.2±3.6)岁;肋骨骨折3~12(5.3±2.1)处。非手术组中男66例,女53例;年龄60~84(66.8±3.2)岁;肋骨骨折2~11(6.1±2.3)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顺利出院。手术组患者肺部感染(P=0.028),肺不张(P=0.032),呼吸衰竭(P=0.026),主动下床时间(P=0.040),骨折愈合时间(P=0.035),住院时间(P=0.043),治疗后3 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P=0.028),治疗后5 d VAS(P=0.032),治疗后7 d VAS(P=0.019),术后3个月最大自主通气量(maximal voluntary ventilation,MVV)(P=0.042),1 s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P=0.035)以及术后6个月MVV(P=0.021),FEV1(P=0.026)均优于非手术治疗组。结论:对于老年严重多发肋骨骨折的患者,预成型肋骨锁定钛板与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的联合应用与非手术治疗相比较,能够及时有效镇痛,恢复胸廓稳定性,缩短住院时间,减少肺部感染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预成型肋骨锁定钛板治疗老年多发性肋骨骨折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骨骨折 锁定 超声 胸椎旁神经阻滞 老年人
下载PDF
锁定钛板结合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成人胫腓骨下段骨折 被引量:8
4
作者 林峰 李兵兵 陈宇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6年第8期876-877,共2页
目的探讨锁定钛板结合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成人胫腓骨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3~01-2015-06采用锁定钛板结合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成人胫腓骨下段骨折22例,观察骨折愈合、功能恢复、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22例均获随访9-18个月... 目的探讨锁定钛板结合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成人胫腓骨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3~01-2015-06采用锁定钛板结合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成人胫腓骨下段骨折22例,观察骨折愈合、功能恢复、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22例均获随访9-1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5(3~6)个月。2例伤口皮缘坏死,1例外踝进钉时开口处出现裂纹骨折,2例术后出现钉尾过长导致的皮下激惹,外踝进针点疼痛,末次随访按照Johner-Wmhs胫骨骨折评分标准:优16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90.9%。结论锁定钛板结合弹性髓内钉治疗成人胫腓骨下段骨折,具有微创、保护并减少骨与软组织二次损伤、对骨愈合干扰小、并发症少等特点。在掌握适应证的基础上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 弹性髓内钉 胫腓骨骨折
原文传递
锁定钛板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7
5
作者 李林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3年第5期739-740,共2页
目的:研究应用锁定钛板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周口市中心医院骨科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88例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外固定架技术实施治疗;治疗组采用锁定钛... 目的:研究应用锁定钛板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周口市中心医院骨科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88例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外固定架技术实施治疗;治疗组采用锁定钛板技术实施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住院治疗总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锁定钛板技术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 四肢长管状骨骨折 治疗
下载PDF
预成型肋骨锁定钛板与非手术治疗老年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比较 被引量:7
6
作者 郝懿 杨海平 +1 位作者 吴骏 孙林 《创伤外科杂志》 2019年第9期690-692,共3页
目的比较预成型肋骨锁定钛板与非手术治疗老年多发性肋骨骨折的疗效。方法2014年1月-2017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胸心外科治疗82例老年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根据是否手术治疗,分为预成型肋骨锁定钛板手术组(钛板组)41例和非... 目的比较预成型肋骨锁定钛板与非手术治疗老年多发性肋骨骨折的疗效。方法2014年1月-2017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胸心外科治疗82例老年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根据是否手术治疗,分为预成型肋骨锁定钛板手术组(钛板组)41例和非手术治疗组(非手术组)41例。钛板组中男性29例,女性12例;年龄63~80岁,平均68.7岁;肋骨骨折3~12处,平均6.3处。非手术组中男性26例,女性15例;年龄60~79岁,平均66.7岁;肋骨骨折3~10处,平均6.3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效果、治疗后VAS评分、术后肺功能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均顺利出院。钛板组患者的VAS评分、术后肺功能及治疗效果评价显著优于非手术组,并发症较非手术组显著减少。结论预成型肋骨锁定钛板治疗老年多发性肋骨骨折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骨骨折 锁定 非手术治疗 老年
下载PDF
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肩胛骨骨折 被引量:7
7
作者 郑士伟 杨铁毅 +1 位作者 邵进 黄国华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4年第7期719-720,共2页
目的探讨采用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肩胛骨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Judet后入路及肩胛骨外侧缘入路行切开复位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11例不稳定肩胛骨骨折。结果 11例获随访平均12.5个月。骨折均愈合,疗效依据Herscovici评分标准... 目的探讨采用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肩胛骨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Judet后入路及肩胛骨外侧缘入路行切开复位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11例不稳定肩胛骨骨折。结果 11例获随访平均12.5个月。骨折均愈合,疗效依据Herscovici评分标准:优8例,良2例,可1例。结论锁定钛板内固定是治疗不稳定肩胛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胛骨 不稳定骨折 锁定 内固定
原文传递
双侧锁定钛板与单侧锁定钛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7
8
作者 周立平 赵爱民 《临床骨科杂志》 2015年第3期331-334,共4页
目的比较双侧锁定钛板与单侧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手术治疗53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双侧锁定钛板固定(双侧组)24例,单侧锁定钛板固定(单侧组)29例。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和术后膝关节功能。结果 53例... 目的比较双侧锁定钛板与单侧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手术治疗53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双侧锁定钛板固定(双侧组)24例,单侧锁定钛板固定(单侧组)29例。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和术后膝关节功能。结果 53例均获随访,时间12~36个月。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周及术后3个月膝关节屈伸活动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双侧组优于单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侧锁定钛板内固定相比,双侧锁定钛板固定术后并发症更少,术后6个月膝关节活动度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远端骨折 锁定 内固定
下载PDF
2.4mm系列解剖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 被引量:6
9
作者 尹成国 贾宁 +4 位作者 高广辉 王业本 赵风林 吴德富 王统立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5年第7期770-771,共2页
目的 探讨采用2.4 mm系列解剖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7-01—2011-07应用2.4 mm解剖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并且获得随访的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38例获得平均19.5个月的... 目的 探讨采用2.4 mm系列解剖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7-01—2011-07应用2.4 mm解剖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并且获得随访的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38例获得平均19.5个月的随访。切口均一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9~13周(平均11.6周)。腕关节功能根据Cooney评分标准:优30例,良5例,差3例,优良率92.1%。结论应用2.4 mm系列解剖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对骨折块支撑有效、固定可靠,矫正关节面塌陷效果好,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锁定 内固定
原文传递
股骨远端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间骨折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韶民 王明君 +4 位作者 苗卫东 闫国钦 李世清 张志伟 王庆生 《中医正骨》 2011年第6期46-47,共2页
股骨髁间骨折是一种复杂的关节内骨折,多由高能量的直接暴力所致。手术操作不当易出现各种并发症,严重影响膝关节的功能。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我们采用股骨远端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问骨折患者4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锁定
下载PDF
经皮锁定钛板治疗PILON骨折的效果与机制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蔺广生 刘涛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459-460,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锁定钛板治疗PILON骨折的效果与机制。方法:Pilon骨折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选择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治疗组选择经皮锁定钛板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切口一期愈合。相较对照组,... 目的:探讨经皮锁定钛板治疗PILON骨折的效果与机制。方法:Pilon骨折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选择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治疗组选择经皮锁定钛板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切口一期愈合。相较对照组,治疗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较少(P<0.05)。两组住院期间皮肤坏死、创面感染与骨折再移位等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经过调查,治疗组的畸形愈合、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僵硬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6.0%,对照组为84.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锁定钛板治疗PILON骨折,患者所受创伤少,能较好的恢复踝关节功能,且远期并发症较少,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治疗 @锁定 关节 功能
下载PDF
切开复位锁定钛板内固定术治疗Pilon骨折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5
12
作者 崔伟 秦顺利 +1 位作者 王玉臣 韩艳波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5年第7期992-993,共2页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锁定钛板内固定术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68例Pilon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普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锁定钛板内固定术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68例Pilon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普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所有患者进行跟踪随访,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平均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在伤口愈合时间方面二者相近(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5.9%)显著低于对照组(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秀率(79.4%)显著高于对照组(5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锁定钛板内固定术有效地降低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是治疗Pilon骨折的理想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edi-Allgower分型 PILON骨折 锁定 内固定术
下载PDF
股骨远端锁定钛板固定联合植骨手术治疗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5
13
作者 应文世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9期64-66,共3页
目的评价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应用锁定钛板联合植骨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2例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给予A0解剖钢板联合植骨手术,观察组46例采取锁定钛板联合植骨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 目的评价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应用锁定钛板联合植骨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2例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给予A0解剖钢板联合植骨手术,观察组46例采取锁定钛板联合植骨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给予锁定钛板联合植骨手术治疗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 植骨手术 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下载PDF
颈椎前路钢板置入内固定并减压植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118例(英文) 被引量:4
14
作者 舒冬平 何敏 刘仕良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8期9117-9120,共4页
背景:目前应用前路减压内固定方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得到了普遍认可,但大宗病例的临床报告并不常见。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结合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1-01/2007-08于黄冈市中心医院骨科行... 背景:目前应用前路减压内固定方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得到了普遍认可,但大宗病例的临床报告并不常见。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结合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1-01/2007-08于黄冈市中心医院骨科行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取髂骨植骨或钛网植骨结合前路锁定钛板固定术治疗的11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根据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随访颈椎标准侧位X射线片,测量融合节段前凸Cobb角、融合节段椎体前缘高度及后缘高度,并评估植骨融合情况;JOA标准评价神经功能。结果与结论:随访期间(6-32个月,平均19个月)3例出现钛网轻度沉陷,所有病例无内固定断裂、松动,末次随访骨融合率为100%。与术前比较,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患者的JOA评分明显增高(P〈0.05),术后末次随访优良率为86.2%;术后Cobb角、融合节段椎体前缘高度及后缘高度值也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说明前路次全切减压植骨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既能彻底减压又能有效矫正颈椎畸形,坚固骨融合重建稳定,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锁定 次全切减压 脊髓型颈椎病 前路钢置入
下载PDF
PFNA和ALP治疗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韶平 晏青林 毛团员 《江西医药》 CAS 2014年第10期1018-1019,共2页
目的观察与比较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和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钛板(ALP)治疗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50例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患者。其中,行PFNA治疗的患者共26例,设为PFNA组;行ALP... 目的观察与比较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和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钛板(ALP)治疗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50例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患者。其中,行PFNA治疗的患者共26例,设为PFNA组;行ALP治疗的患者共24例,设为ALP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结果。结果 PFNA组的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引流量、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等,均显著低于ALP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并发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 PFNA和ALP均能有效改善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术后并发症少,而PFNA手术操作时间、出血量及引流量更少,更适于老年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间骨折 股骨 锁定 抗旋髓内钉
下载PDF
锁定钛板固定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一期治疗开放性Rüedi-Allg?werⅡ、Ⅲ型Pilon骨折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雷震 侯之启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5年第2期153-156,共4页
目的探讨锁定钛板( LCP)固定联合负压封闭引流( VSD)技术一期覆盖创面,二期应用植皮或皮瓣转移技术修复创面治疗开放性Rüedi-Allg?werⅡ、Ⅲ型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2年12月佛山市南海区第六人... 目的探讨锁定钛板( LCP)固定联合负压封闭引流( VSD)技术一期覆盖创面,二期应用植皮或皮瓣转移技术修复创面治疗开放性Rüedi-Allg?werⅡ、Ⅲ型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2年12月佛山市南海区第六人医院骨科收治的62例开放性Rüedi-Allg?werⅡ、Ⅲ型Pilon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33例,采用一期伤口清创,胫骨骨折LCP固定联合VSD覆盖创面,二期应用植皮或皮瓣转移技术修复创面。对照组29例,采用一期伤口清创、外固定架临时固定胫腓骨,术后换药;二期胫腓骨骨折钛板固定+植皮或皮瓣转移技术修复创面。采用秩和检验、t检验和字2检验,对比观察2组患者一次性植皮成功率、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关节面复位情况、下肢力线恢复情况,并采Kofoed评分法评定踝关节功能。结果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33例中,二期植皮一次成功率78.8%(26/33);患者住院时间为2~9周,中位时间为3.8(2.4,3.5)周;28例获随访10~24个月,平均12.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8~21周,中位时间为15.6(8.5,9.5)周,术后关节面复位评定优良率82.1%(23/28),下肢力线评定优良率89.3%(25/28),踝关节功能评定优良率82.1%(23/28)。对照组29中,二期植皮一次成功率75.9%(22/29);患者住院时间为3~15周,中位时间为5.2(3.6,7.0)周;26例获得随访9~36个月,平均19.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9~32周,中位时间为19.3(10.9,16.0)周,术后关节面复位评定优良率69.2%(18/26),下肢力线评定优良率80.8%(21/26),踝关节功能评定优良率76.9%(20/26)。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住院周期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骨折愈合时间=5.685,Z住院时间=4.308,P值均0.05)。结论应用LCP固定联合VSD技术一期覆盖创面,二期应用植皮或皮瓣转移技术修复创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骨折 开放性 锁定 负压封闭引流
原文传递
前路减压植骨结合锁定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仕良 何敏 舒冬平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08-411,共4页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结合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取髂骨植骨或钛网植骨结合前路锁定钛板内固定术治疗118例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根据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随访颈椎标准X线片,...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结合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取髂骨植骨或钛网植骨结合前路锁定钛板内固定术治疗118例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根据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随访颈椎标准X线片,测量融合节段Cobb角、融合节段椎体前缘高度(HAB)及后缘高度(HPB)并评估植骨融合情况;JOA标准评价神经功能情况。结果:随访6-32个月,平均19个月;3例出现钛网轻度沉陷,所有病例无内固定断裂、松动,末次随访骨融合率为100%;JOA评分,术前与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比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优良率为86.2%;术后Cobb角、HAB及HPB值与术前比较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随访与术后即刻上述指标值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颈椎前路减压植骨结合锁定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减压彻底,有效的矫正了颈椎畸形并达到坚固骨融合、重建稳定的目的,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锁定 次全切减压 脊髓型颈椎病
原文传递
ACDF中应用零切迹双插片自稳型椎间融合器与锁定钛板内固定联合椎间融合器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4
18
作者 朱俊 袁峰 +3 位作者 彭琨翔 陈鹏宇 张弛 邓斌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4期77-80,共4页
目的比较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ACDF)中应用颈椎零切迹双插片自稳型椎间融合器(ROI-C)与颈椎锁定钛板内固定联合椎间融合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5例单节段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患者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ACDF)治疗,其中19例采用颈椎零切... 目的比较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ACDF)中应用颈椎零切迹双插片自稳型椎间融合器(ROI-C)与颈椎锁定钛板内固定联合椎间融合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5例单节段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患者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ACDF)治疗,其中19例采用颈椎零切迹双插片自稳型椎间融合器作为内植物(ROI-C组),26例采用锁定钛板联合椎间融合器作为内植物(钛板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和颈、上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Bazaz法评估患者术后吞咽困难情况,采用颈前柱高度的测量方法比较两组手术前后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变化,比较两组手术前后颈椎Cobb's角,依据Vaccraro标准判断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ROI-C组、钛板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29±25)、(172±29)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88±29)、(151±33)m L,两组比较,P均=0. 00。两组术后JOA评分、VAS均较术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5);两组术后同时间点JOA评分、VA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ROI-C组术后1周吞咽困难发生率较钛板组降低(P=0. 021),两组术后1、3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5);两组术后半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26)。ROI-C组、钛板组术后各时间段Cobb's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00);45例患者在末次随访时手术节段均获得骨性愈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ACDF术中应用ROI-C与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器联合钛板治疗单节段退行性颈椎间盘病变均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但ROI-C具有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低、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低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节段颈椎退行性病变 ROI-C融合器 锁定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钛网植骨联合颈前路钢板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谢江 孟祥玉 +1 位作者 郭海龙 盛伟斌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682-685,共4页
目的探讨钛网植骨联合颈前路钢板在治疗多节段颈椎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外科2003年6月~2006年6月40例行颈椎前路减压钛网植骨颈前路钢板固定治疗多节段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病变累及单椎... 目的探讨钛网植骨联合颈前路钢板在治疗多节段颈椎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外科2003年6月~2006年6月40例行颈椎前路减压钛网植骨颈前路钢板固定治疗多节段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病变累及单椎体两间隙16例,两椎体三间隙19例,三椎体四间隙5例。侧位颈椎X线片测定颈椎曲度"D"值,JOA评分法评定颈脊髓神经功能,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全部资料均获随访,次全切除颈椎体69个,切除病变椎间盘109个,颈椎曲度"D"值由术前的(4.3±2.1)mm提高到术后的(9.2±2.5)mm,JOA评分由术前的(9.6±2.1)分增加到术后的(13.1±1.9)分,平均增加4.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7例发生钛网下沉,钛网下沉发生率为17.5%(7/40)。结论钛网植骨联合颈前路钢板治疗多节段颈椎病,可使施术节段得到支撑和稳定,近期疗效满意,提高了临床改善率,但要重视钛网下沉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锁定 脊柱融合
下载PDF
迷你锁定钛板系统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胜祥 刘园 陆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874-1878,共5页
背景:腕舟骨骨折治疗的基本原则是即刻刚性固定,恢复生物力学性能,重建解剖结构和血供,由于其独特的解剖特点和血供,容易出现漏诊和骨不连。目的:探讨采用迷你锁定钛板系统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的效果,分析其临床应用前景。方法:纳入腕... 背景:腕舟骨骨折治疗的基本原则是即刻刚性固定,恢复生物力学性能,重建解剖结构和血供,由于其独特的解剖特点和血供,容易出现漏诊和骨不连。目的:探讨采用迷你锁定钛板系统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的效果,分析其临床应用前景。方法:纳入腕舟骨骨折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采用迷你锁定钛板系统固定,对照组采用双螺纹空心埋头钛钉固定,每组20例。观察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后住院时间),每月临床随访时记录骨折愈合时间,术前和术后3,8,12个月时评估患者的局部疼痛目测类比评分和腕关节功能评分(Mayo评分)。结果与结论:(1)两组患者均完成12个月以上随访,对照组留置内固定,试验组在术后6个月时取出内固定进行康复训练;(2)两组围术期指标中,试验组在手术时间和术中透视次数方面均具有优势(P<0.05),在术后住院时间方面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在骨折愈合时间方面,试验组骨折愈合时间短(P<0.05);(4)术后1年随访时,两组的目测类比评分、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5)提示采用迷你锁定钛板系统进行腕舟骨的内固定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可行性,其较为稳定的固定系统可以实现骨折的解剖复位,抗旋能力强,骨折愈合时间短,临床疗效肯定;而且在直视下的手术操作,可减少手术的操作难度和透视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舟骨 骨折 锁定 内固定 腕关节功能 骨折愈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