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2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血府逐瘀胶囊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51
1
作者 张堃 周鹏军 +3 位作者 吕向坤 樊薇 黄霞 李林丽 《河北医药》 CAS 2016年第7期1026-1028,共3页
目的分析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血府逐瘀胶囊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68例异位妊娠患者,均自愿接受保守治疗。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治疗,试验组... 目的分析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血府逐瘀胶囊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68例异位妊娠患者,均自愿接受保守治疗。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血府逐瘀胶囊治疗。用药后观察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53%,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06%,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期间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94%,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0%,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血府逐瘀胶囊治疗异位妊娠可获得更加满意的临床疗效,同时不增加不良反应,是一种良好的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蝶呤 米非司酮 血府逐瘀胶囊 异位妊娠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血府逐瘀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38
2
作者 郑国华 谌海英 +1 位作者 禇剑锋 刘建平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7-121,共5页
目的评价血府逐瘀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等数据库至2010年10月止已发表中、英文文献。纳入血府逐瘀胶囊或血府逐瘀胶囊加西药... 目的评价血府逐瘀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等数据库至2010年10月止已发表中、英文文献。纳入血府逐瘀胶囊或血府逐瘀胶囊加西药常规与西药常规比较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数据提取表提取数据,Jadad标准评价文献质量,RavMan5.0.1软件进行资料分析。结局的效应指标以相对危险度(RR)及其95%可信区间(CI)表示。结果共14篇随机对照试验1001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其中高质量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1篇,其他研究的质量较低。血府逐瘀胶囊与西药常规治疗比较,心绞痛无效率的RR值为0.93,95%CI为0.48~1.81,心电图无效率的RR值为0.98,95%CI为0.71~1.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府逐瘀胶囊合并西药常规治疗与西药常规治疗比较,心绞痛无效率的RR值为0.31,95%CI为0.21~0.45,心电图无效率的RR值为0.61,95%CI为0.49~0.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府逐瘀胶囊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血府逐瘀胶囊与西药常规治疗联合用药可明显降低冠心病心绞痛的心绞痛症状、心电图改善的无效率且不良反应少。但由于纳入研究的样本质量较低、存在发表偏倚等因素影响,该疗效需更加严谨的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胶囊 冠心病 心绞痛 疗效 安全性 系统评价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甲钴胺联合α-硫辛酸、血府逐瘀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被引量:37
3
作者 邹立华 李惠 +1 位作者 陈小丹 邓忠慧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年第3期269-270,共2页
目的评价甲钴胺联合α-硫辛酸、血府逐瘀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 66例DP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治疗,治疗组给予甲钴胺联合α-硫辛酸、血府逐瘀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 目的评价甲钴胺联合α-硫辛酸、血府逐瘀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 66例DP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治疗,治疗组给予甲钴胺联合α-硫辛酸、血府逐瘀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75.76%,高于对照组51.52%(χ2=4.19,P<0.05)。结论甲钴胺联合α-硫辛酸、血府逐瘀胶囊治疗DPN患者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甲钴胺 Α-硫辛酸 血府逐瘀胶囊
下载PDF
芎芍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112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35
4
作者 彭伟 史大卓 +2 位作者 薛一涛 高洪春 张法荣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1-194,共4页
目的观察芎芍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家研究中心240例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20例,完成112例,脱落8例)和对照组(120例,完成115例,脱落2例,剔除3例),分别口服芎芍胶囊、血府逐... 目的观察芎芍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家研究中心240例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20例,完成112例,脱落8例)和对照组(120例,完成115例,脱落2例,剔除3例),分别口服芎芍胶囊、血府逐瘀胶囊安慰剂与血府逐瘀胶囊、芎芍胶囊安慰剂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后心绞痛疗效、硝酸甘油服用量及其停减率,比较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心电图、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等变化。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在心绞痛疗效(87.50%vs72.17%)及心电图(73.21%vs56.52%)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间在硝酸甘油停减率、中医证候及单项症状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血液流变学与血脂各项指标以及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18%vs0.009%,P>0.05)。结论芎芍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绞痛 芎芍胶囊 血府逐瘀胶囊
下载PDF
血府逐瘀胶囊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龄患者血栓前状态、炎症因子和呼吸功能及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3
5
作者 李强 翟春苗 +2 位作者 石占利 巨君芳 王国栋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4268-4276,共9页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胶囊辅助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高龄患者血栓前状态、炎症因子和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稳定期(COPD)血瘀证高龄患者各60例,按照数字表法随...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胶囊辅助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高龄患者血栓前状态、炎症因子和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稳定期(COPD)血瘀证高龄患者各60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化分组,稳定期分为COPD稳定期对照组(COPD1)和治疗组(COPD2);急性加重期分为急性加重期对照组(AECOPD1)和治疗组(AECOPD2)。COPD1和AECOPD1给予常规治疗,COPD2和AECOPD2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血府逐瘀胶囊治疗,疗程12周。各组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time,TT),以及D-二聚体(D-dimer,DD)、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hrombin-antithrombin complex,TA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血浆凝血酶原片段1+2(prothrombin fragment 1+2,F1+2)、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 WF)、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 disintegrin-like and metalloprotease with thrombospondin type I repeats-13,ADAMTS-13)、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8水平和动脉血气分析与肺功能。结果COPD和AECOPD患者,各自在性别、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和上述检测指标基线比较,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各组治疗前后比较,COPD1组PT明显缩短,IL-6、IL-8水平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CO_(2))]明显降低(P<0.05),CRP水平显著降低(P<0.01);COPD2组TT、PT显著缩短(P<0.05、0.01),DD、TAT、FIB、F1+2、v WF、CRP、IL-6、IL-8水平和动脉血氧分压[p(O_(2))]、p(CO_(2))显著降低,而ADAMST-13显著升高(P<0.01);AECOPD1组DD、TAT水平明显降低(P<0.05),APTT显著缩短,FIB、F1+2水平和炎症指标显著降低,ADAMST-13水平和p(O_(2))显著升高(P<0.01);AECOPD2组APTT、PT显著缩短(P<0.05、0.01),DD、TAT、FIB、F1+2、v WF和CRP、IL-6、IL-8水平和p(CO_(2))显著下降、ADAMST-13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胶囊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血栓前状态 炎症因子 呼吸功能 活血化瘀
原文传递
血府逐瘀胶囊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28
6
作者 郑国玲 王盛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5-68,共4页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胶囊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血管内皮的保护机制。方法将60例UA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药治疗组(对照组)和在此基础上合用血府逐瘀胶囊组(治疗组),每组30例。2个月...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胶囊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血管内皮的保护机制。方法将60例UA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药治疗组(对照组)和在此基础上合用血府逐瘀胶囊组(治疗组),每组30例。2个月的疗程结束后,观察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及心电图改善情况,比较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ET)、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oluble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sVCAM-1)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水平的变化。结果(1)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心绞痛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等临床症状明显好转(P<0.01),硝酸甘油用量减少(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心绞痛的症状和心电图明显改善,有效率分别为86.7%和76.7%,优于对照组的70.0%和63.3%(P<0.05);(3)对照组仅vWF和ET降低(P<0.05),NO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vWF、ET、sVCAM-1和sICAM-1均显著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均P<0.01),NO明显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府逐瘀胶囊是一种有效的治疗UAP的中成药,降低血浆ET、vWF、sVCAM-1、sICAM-1和升高血浆NO,是其发挥保护血管内皮和抗心绞痛的部分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胶囊 不稳定性心绞痛 内皮素 一氧化氮 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 可溶性血管细胞黏 附分子-1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下载PDF
热敏灸联合血府逐瘀胶囊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疗效及对血清CA125、IL-8和TGF-β1的影响 被引量:29
7
作者 王薇 颜纯钏 +1 位作者 刘锋 王大利 《上海针灸杂志》 2019年第4期389-393,共5页
目的观察热敏灸任督脉联合血府逐瘀胶囊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及对血清CA125、白细胞介素-8(IL-8)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方法将208例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4例应用血府逐瘀胶囊治疗,... 目的观察热敏灸任督脉联合血府逐瘀胶囊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及对血清CA125、白细胞介素-8(IL-8)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方法将208例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4例应用血府逐瘀胶囊治疗,观察组104例应用热敏灸任督脉联合血府逐瘀胶囊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经周期。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统计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及血清CA125、IL-8和TGF-β1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1%(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低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和红细胞压积以及血清CA125、IL-8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TGF-β1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血清TGF-β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热敏灸任督脉联合血府逐瘀胶囊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疗效较佳,同时能明显降低血清CA125、IL-8水平,增加血清TGF-β1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条灸 热敏灸 血府逐瘀胶囊 盆腔炎 CA125 白细胞介素-8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血府逐瘀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痛经80例 被引量:21
8
作者 刘海虹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7-38,共2页
用血府逐瘀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内异症 )所致痛经 80例 ,3个月为一疗程 ,结果总有效率为 95 %。实验室检查表明内异症患者存在甲皱微循环障碍和血液流变学异常以及体液免疫可溶性分子、经期血浆PGT2α的异常 ,治疗后均有显著改善 (... 用血府逐瘀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内异症 )所致痛经 80例 ,3个月为一疗程 ,结果总有效率为 95 %。实验室检查表明内异症患者存在甲皱微循环障碍和血液流变学异常以及体液免疫可溶性分子、经期血浆PGT2α的异常 ,治疗后均有显著改善 (P <0 0 5或P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痛经 血府逐瘀胶囊 疗效
下载PDF
抗生素、超短波联合血府逐瘀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 被引量:24
9
作者 焦俊芳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294-295,共2页
慢性盆腔炎是临床妇科多发病,由于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或因患者体质较差、病程迁延则容易转为慢性盆腔炎,常累及子宫、输卵管、卵巢等,并可波及腹膜。临床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白带增多、腰腹疼痛及不孕等,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 血府逐瘀胶囊 治疗 抗生素 超短波 急性盆腔炎 病程迁延 月经紊乱
原文传递
血府逐瘀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0
10
作者 侯卫国 王琛 +2 位作者 唐英 曹和欣 刘恒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5-37,共3页
观察血府逐瘀胶囊对早中期糖尿病肾病(DN)血瘀证的疗效,采用随机方法将60例早中期DN患者,分为血府逐瘀胶囊治疗组和科素亚对照组各30例,疗程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积分、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肾功能、血脂、血纤维蛋白原(FIB)、D... 观察血府逐瘀胶囊对早中期糖尿病肾病(DN)血瘀证的疗效,采用随机方法将60例早中期DN患者,分为血府逐瘀胶囊治疗组和科素亚对照组各30例,疗程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积分、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肾功能、血脂、血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液流变学等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6.7%(P<0.05);血瘀症状改善率治疗组为84.6%,对照组为58.1%(P<0.05,P<0.01);两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肾功能均有改善,组间比较,P>0.05;治疗组中CCH、TC、FIB、DD及血液流变指标均有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降低不明显,组间比较,P>0.05。结论血府逐瘀胶囊能有效缓解早中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表现,明显改善血瘀症状及生化指标,减少尿蛋白,降低血黏度,以及改善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血瘀证 血府逐瘀胶囊
下载PDF
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血府逐瘀胶囊辅助黄体酮胶囊对子宫内膜、复发的影响及机制分析 被引量:21
11
作者 王雅红 闫亚男 +3 位作者 张艳云 周艳辉 冉淑玲 梁娜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2年第11期2457-2462,共6页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胶囊辅助黄体酮胶囊对子宫内膜息肉(EP)切除术后子宫内膜改变、复发的影响及可能分子机制。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本院接收行宫腔镜息肉切除术的EP患者7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西医组各39例,两组术后均...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胶囊辅助黄体酮胶囊对子宫内膜息肉(EP)切除术后子宫内膜改变、复发的影响及可能分子机制。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本院接收行宫腔镜息肉切除术的EP患者7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西医组各39例,两组术后均予以黄体酮胶囊,联合组加用血府逐瘀胶囊,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月经失血图(PBAC)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4、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孕激素受体(PR)、雌激素受体(ER)、细胞增殖核抗原-67(Ki-67)表达,统计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及术后6、12个月复发率。结果:联合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0.61±0.19mm)、PBAC评分(56.74±9.17分)、中医证候积分(7.68±1.95分)均低于西医组(0.74±0.21mm、64.25±12.08分、10.32±2.27分),血清IL-4水平高于西医组,IL-6、TNF-α水平低于西医组,PR表达高于西医组,ER、Ki-67表达低于西医组,总有效率(94.9%)高于西医组(79.5%)(均P<0.05);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联合组(15.4%)与西医组(10.3%)无差异,术后6、12个月复发率(0、2.7%)与西医组(8.1%、13.5%)无差异(P>0.05)。结论:子宫内膜息肉术后应用血府逐瘀胶囊辅助黄体酮胶囊治疗可降低术后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改善临床症状,减少术后复发,安全有效,其机制可能与减轻炎症反应、调节PR、ER与Ki-67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息肉 血府逐瘀胶囊 黄体酮胶囊 炎症因子 雌孕激素 复发率
下载PDF
血府逐瘀胶囊联合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病人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20
12
作者 张敏 杨娜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年第12期2089-2092,共4页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胶囊联合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病人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6例急性脑梗死病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给予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研究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胶囊联合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病人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6例急性脑梗死病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给予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血府逐瘀胶囊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神经功能相关指标[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及血浆黏度)及脑动脉血流[大脑中动脉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及平均血流速度(Vm)]变化,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及血清S100β、NSE水平、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及血浆黏度较治疗前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大脑中动脉EDV、PSV及Vm较治疗前均增加,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静脉溶栓基础上联合血府逐瘀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有效降低病人血液高凝状态,增加脑组织血流量,改善神经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血府逐瘀胶囊 神经功能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血府逐瘀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影响的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于鲁 李珠 +4 位作者 王朔 王旭 李琳 高杉 于春泉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6-152,共7页
目的评价血府逐瘀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共纳入冠心病心绞痛患者543例,根据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是否使用血府逐瘀胶囊分为治疗组262例和对照组281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 目的评价血府逐瘀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共纳入冠心病心绞痛患者543例,根据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是否使用血府逐瘀胶囊分为治疗组262例和对照组281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血府逐瘀胶囊(每粒0.4 g),每次6粒,每日2次。两组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包括躯体运动受限情况(PL)、心绞痛平稳状况(AS)、心绞痛发生状况(AF)、医疗满意度(TS)和病情认知能力(DP)],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SAQ评分影响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根据不同类型(稳定型心绞痛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性别(男/女)、年龄段(<65岁和≥65岁)和合并高血压病情况(是/否)进一步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SAQ评分情况。结果研究过程中脱落41例,最终纳入分析治疗组253例,对照组249例。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SAQ中PL、AS、AF、TS和DP评分均明显升高,且治疗组SAQ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治疗后SAQ各项目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男性患者治疗后AS、TS、DP评分和女性患者治疗后PL、AF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65岁患者治疗后PL、AS、DP升高,<65岁患者治疗后AS、AF、TS、DP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合并高血压病患者治疗后SAQ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合并高血压病患者(P<0.05)。经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校正年龄、性别、合并疾病及治疗用药等潜在混杂因素后,血府逐瘀胶囊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可明显改善SAQ评分(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血府逐瘀胶囊可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躯体运动、心绞痛发生状况,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可能在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效果更佳,对合并高血压病患者亦有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绞痛 血府逐瘀胶囊 西雅图心绞痛量表
原文传递
血府逐瘀胶囊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临床观察 被引量:19
14
作者 刘旻 赵启亮 +3 位作者 刘贵颖 朱振刚 刘超武 丁彬彬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73-476,共4页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胶囊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抑制特发性肺纤维化(IPF)进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临床诊断IPF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均予N-乙酰半胱氨酸口服,1片/次,2次/d,治疗组联合血府逐瘀胶囊口服,5...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胶囊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抑制特发性肺纤维化(IPF)进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临床诊断IPF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均予N-乙酰半胱氨酸口服,1片/次,2次/d,治疗组联合血府逐瘀胶囊口服,5粒/次,2次/d,均治疗18个月,评价疾病无进展生存(PFS)率和时间、IPF急性加重(AE-IPF)发生率、肺功能(TLC、FVC、DLCO)、6MWT(距离、6MWT前/后Sp O2)、Borg评分与基线水平差值。结果:完成研究34例(治疗组18例、对照组16例),治疗组PFS率(77.8%)高于对照组(50.0%),治疗组PFS时间(16.70个月)高于对照组(14.16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AEIPF发生率(5.6%)低于对照组(1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TLC、FVC、DLCO降低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6MWT距离、6MWT后Sp O2降低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6MWT前Sp O2降低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Borg评分降低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11%)高于对照组(6.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治疗有减少IPF疾病进展和急性加重次数的趋势,可减缓肺功能和运动耐量下降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血府逐瘀胶囊 N-乙酰半胱氨酸
原文传递
宣郁通经汤与血府逐瘀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15
作者 魏玲 王军 张宗敏 《四川中医》 2017年第12期173-175,共3页
目的:比较宣郁通经汤和血府逐瘀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我院妇科门诊9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9)和治疗组(n=49),对照组采用血府逐瘀胶囊治疗,治疗组给予宣郁通经汤治疗,... 目的:比较宣郁通经汤和血府逐瘀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我院妇科门诊9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9)和治疗组(n=49),对照组采用血府逐瘀胶囊治疗,治疗组给予宣郁通经汤治疗,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比较两组疗效,乳房胀痛、经量多、有块,腰骶、肛门痛,心烦口苦等症状改善情况,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子宫体积大小及神经生长因子(NGF)、前列腺素E2(PGE2)和前列腺素F2α(PGF2α)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3.88%,对照组77.7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乳房胀痛,经量少、有块,腰骶、肛门痛,心烦口苦症状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和子宫体积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NGF、PGE2、PGF2α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血府逐瘀胶囊比较,宣郁通经汤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效果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痛经 宣郁通经汤 血府逐瘀胶囊
下载PDF
血府逐瘀胶囊对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临床疗效与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8
16
作者 高大红 《陕西中医》 2018年第3期361-364,共4页
目的:探讨和分析血府逐瘀胶囊在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98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治疗及健康行为指导。观察组糖尿病肾病蛋白尿... 目的:探讨和分析血府逐瘀胶囊在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98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治疗及健康行为指导。观察组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加用血府逐瘀胶囊的临床药物治疗,并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显效率64.00%(32/50),总有效率96.00%(48/50)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UACR(41.58±5.29)mg/g和UAER(55.73±6.57)μg/min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NF-α(43.52±5.26)ng/L,IL-6(8.41±0.96)ng/L,MCP-1/Cr(53.81±6.42)ng/mg,TGF-β1(20.25±3.11)ng/m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异常,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0.00%(5/50)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胶囊能够提高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临床疗效和炎症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中西医结合疗法 蛋白尿 @血府逐瘀胶囊
下载PDF
血府逐瘀胶囊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心肌及内皮素-1、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体系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侯霄雷 李白翎 +3 位作者 赵雷 黄盛东 徐志云 张冠鑫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381-386,共6页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胶囊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再灌注后心肌组织及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体系和内皮素-1(endothelin-1,ET-1)的影响,探讨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胶囊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再灌注后心肌组织及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体系和内皮素-1(endothelin-1,ET-1)的影响,探讨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机制。方法:Yorkshire猪45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和血府逐瘀胶囊治疗组。开胸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90min后,松解2h制备AMI再灌注模型。测定造模前后和再灌注后血清ET-1和NO的含量;冠状动脉造影观察心肌血流恢复情况;Western blot分析心肌组织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和ET-1蛋白表达;病理学分析心肌组织形态变化。结果:血府逐瘀胶囊组造模后和再灌注后血ET-1水平低于模型组(P<0.01),而NO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冠状动脉造影提示治疗组冠状动脉血流通畅情况优于对照组,但结果没有统计学意义(P=0.253)。Western blot显示血府逐瘀胶囊组eNOS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有所提高,ET-1蛋白表达则有所下降(P<0.01)。HE染色及微血管密度分析显示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血府逐瘀胶囊组毛细血管扩张程度明显减轻,心肌组织损伤明显改善,微血管密度明显增加。结论:内皮细胞受损可能是无再流现象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血府逐瘀胶囊可能通过调控NO和ET-1基因表达来达到对AMI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胶囊 内皮缩血管肽-1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心肌梗死
下载PDF
血府逐瘀胶囊的药理与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8
作者 蓝恭洲 《北京中医》 1999年第1期62-63,共2页
血府逐瘀胶囊源于清代医家王清任的《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由天津第五中药厂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提炼精制而成。近年来广大医家对本方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现报道如下。一、药理研究1.改善微循环实验研究证实,以消化道给药后,能明显改... 血府逐瘀胶囊源于清代医家王清任的《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由天津第五中药厂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提炼精制而成。近年来广大医家对本方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现报道如下。一、药理研究1.改善微循环实验研究证实,以消化道给药后,能明显改善由高分子右旋糖酐造成的大鼠急性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胶囊 药理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补肾活血法治疗复发性流产52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19
作者 唐淑稳 《北京中医》 2007年第2期104-106,共3页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补肾活血法 血府逐瘀胶囊
下载PDF
血府逐瘀胶囊干预气滞血瘀证患者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15
20
作者 陈光 何浩强 +6 位作者 胡坤 高嘉良 刘宇 张辰浩 何庆勇 李军 王阶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1476-1482,共7页
目的评价血府逐瘀胶囊干预气滞血瘀证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取前瞻性多中心分层区组随机、安慰剂平行对照、双盲临床试验方法,纳入3家医院120例气滞血瘀证患者,试验组60例给予血府逐瘀胶囊干预,对照组60例给予血府逐瘀胶囊模拟剂... 目的评价血府逐瘀胶囊干预气滞血瘀证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取前瞻性多中心分层区组随机、安慰剂平行对照、双盲临床试验方法,纳入3家医院120例气滞血瘀证患者,试验组60例给予血府逐瘀胶囊干预,对照组60例给予血府逐瘀胶囊模拟剂,两组均每次6粒,每日2次,疗程为7周。于干预2、4、6、7周时以气滞血瘀证PRO量表评价气滞血瘀证的证候情况,以其作为主要结局指标并评价临床疗效;以气滞血瘀证相关的症状体征改善作为次要结局指标;安全性指标包括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潜血、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心电图检查。结果治疗7周试验组患者气滞血瘀证PRO量表评分变化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试验组在改善疼痛、胸闷、心悸、胁胀、腹胀、善太息、失眠、头晕、麻木、面色晦暗、口唇紫暗、舌质紫暗、舌象、脉象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 <0. 05),而改善急躁易怒、肿块包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除便常规指标在治疗前后异质性较强(Kappa=0. 06,P=0. 384)外,其余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尿常规、尿生化、心电图,治疗前后比较Kappa检验均提示同质性(P <0. 01)。结论血府逐瘀胶囊能有效改善气滞血瘀证候,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胶囊 气滞血瘀证 随机对照试验 证候类中药新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