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苓术二陈汤联合西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痰湿内停)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郭宗超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8年第5期33-36,共4页
[目的]观察苓术二陈汤联合西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痰湿内停)疗效。[方法]使用随机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0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方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熊去氧胆酸,8~l0mg/kg·d^(-1),2次/d,进餐时服用;普伐他汀钠... [目的]观察苓术二陈汤联合西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痰湿内停)疗效。[方法]使用随机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0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方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熊去氧胆酸,8~l0mg/kg·d^(-1),2次/d,进餐时服用;普伐他汀钠,起始剂量:10~20mg/次,1次/d,之后根据根据症状调整剂量,最高≤40mg/d,睡前服用。治疗组40例苓术二陈汤(茯苓、白术各12g,半夏^(法)10g,陈皮、橘红各15g,乌梅、生姜、甘草各6g),水煎400m L,1剂/d,早晚口服;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2个月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肝脾CT比、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2个月),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13例,显效9例,有效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临床痊愈7例,显效10例,有效1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7.50%;临床疗效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ALT、AST两组均有降低(P<0.01),治疗组降低多于对照组(P<0.05,P<0.01);TC、TG、HDL-C、LDL-C两组均有改善(P<0.05,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P<0.01);肝脾CT比值两组均有增加(P<0.05),治疗组增加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苓术二陈汤联合西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痰湿内停),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胁痛 痰湿内停 二陈汤 熊去氧胆酸 普伐他汀钠 谷丙转氨酶 谷草转氨酶 总胆固醇 甘油三酯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肝脾CT比 中药复方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下载PDF
苓术二陈汤联合隔姜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50例 被引量:7
2
作者 莫湘 刘松华 +2 位作者 黄大荣 唐冬梅 李明灯 《陕西中医》 2017年第6期722-724,共3页
目的:探讨苓术二陈汤联合隔姜灸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100例,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苓术二陈汤配合隔姜灸,治疗2个月。观察患者肝功能、血... 目的:探讨苓术二陈汤联合隔姜灸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100例,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苓术二陈汤配合隔姜灸,治疗2个月。观察患者肝功能、血脂、肝脾比CT值、体重指数(BMI)以及总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肝功能相关指标、血脂、CT值以及BMI较前均有改善。治疗组ALT(33.4±17.8)较对照组(54.7±19.3)降低,AST(36.2±16.5)低于对照组(51.3±21.3),γ谷氨酸氨基转肽酶(35.4±16.6)低于对照组(49.1±18.5)。治疗组CT值(1.16±0.22)高于对照组(0.78±0.29)。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疗效(43/50)优于对照组(32/50)。结论:苓术二陈汤联合隔姜灸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肝酶、血脂,提高患者的肝脾比CT值,且能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中西医结合疗法 @二陈汤 @隔姜灸
下载PDF
苓术二陈汤配合隔姜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功能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陈慧基 鲁艳平 +4 位作者 李舒 刘茜茜 陈红旋 杨从意 胡敬宝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15期56-58,78,共4页
目的探讨苓术二陈汤联合隔姜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及对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间于我院就诊的102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作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 目的探讨苓术二陈汤联合隔姜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及对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间于我院就诊的102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作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苓术二陈汤联合隔姜灸治疗。比较两组用药后的临床疗效、肝功能、血脂和肝脾比CT值。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ALT、AST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肝脾比CT值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TC、TG、LDL-C水平较对照组低,而HDL-C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苓术二陈汤联合隔姜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可取得明显的治疗效果,并能有效降低患者血脂,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陈汤 隔姜灸 非酒精性脂肪肝 肝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