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21篇文章
< 1 2 1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 被引量:637
1
作者 张声生 +1 位作者 魏玮 杨俭勤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1614-1620,共7页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反复腹痛,并伴排便异常或排便习惯改变的功能性肠病,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且近3个月持续存在。该病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改变和生化检查异常,为消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IBS...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反复腹痛,并伴排便异常或排便习惯改变的功能性肠病,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且近3个月持续存在。该病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改变和生化检查异常,为消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IBS在亚洲国家的发病率为5%-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共识意见 中医诊疗 功能性肠病 形态学改变 排便习惯 IRRITABLE 消化科 排便异常 肾阳虚
原文传递
15年来我国IgA肾病中医证候学研究分析 被引量:63
2
作者 聂莉芳 余仁欢 于大君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9-61,共3页
通过对 15年来我国IgA肾病中医证候学研究方面文献资料的回顾性总结 ,重点对中医证候研究、辨证治疗研究、基本方治疗研究等三个方面加以分析。认为IgA肾病的最常见中医证型依次是气阴两虚、肝肾阴虚、脾肾气虚。
关键词 IGA肾病 中医证型 气阴两虚 肝肾阴虚 肾气虚 肾阳虚
下载PDF
温针灸联合耳针治疗女性脾肾阳虚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临床观察 被引量:51
3
作者 庞婷婷 刘志诚 徐斌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29-533,共5页
目的:比较温针灸联合耳针埋压与单纯温针灸治疗脾肾阳虚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女性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收集13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针刺穴取脾俞、中脘、肾俞、中极、关元、命门、太白、丰隆等,并于脾俞... 目的:比较温针灸联合耳针埋压与单纯温针灸治疗脾肾阳虚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女性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收集13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针刺穴取脾俞、中脘、肾俞、中极、关元、命门、太白、丰隆等,并于脾俞、中脘、肾俞、中极行温针灸,隔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耳穴揿针埋压,穴取脾、肾、膀胱、三焦、内分泌、内生殖器等。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肥胖指标(体质量(W)、肥胖度(A)、体质指数(BMI)、体脂百分率(F%)),血脂指标(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W、A、BMI、F%肥胖指标,TC、TG、LDL-C血脂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1),HDL-C较治疗前明显上升(均P<0.01);治疗后观察组TC、HDL-C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均P<0.01),在改善各项肥胖指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综合总有效率为95.4%(62/65),优于对照组的84.6%(55/65,P<0.001)。结论:温针灸联合耳针埋压及单纯温针灸对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异常的脂质代谢均有良性调整作用,且温针灸联合耳针疗法在减肥作用和改善TC和HDL-C水平方面优于单纯温针灸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高脂血症 温针灸 耳针 肾阳虚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益肾健脾养血通利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附32例临床资料分析 被引量:33
4
作者 华苓 张巨明 +2 位作者 柴松岩 黄玉华 佟庆 《北京中医》 2002年第6期323-326,共4页
目的 观察益肾健脾养血通利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的临床疗效 ,探讨可能的疗效机理。方法 运用益肾健脾养血通利的方法 ,以固定的中药自拟经验方治疗3 2例中医证属脾肾阳虚闭经的PCOS患者 ,观察治疗临床疗效及多项实验指标的变... 目的 观察益肾健脾养血通利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的临床疗效 ,探讨可能的疗效机理。方法 运用益肾健脾养血通利的方法 ,以固定的中药自拟经验方治疗3 2例中医证属脾肾阳虚闭经的PCOS患者 ,观察治疗临床疗效及多项实验指标的变化。结果 所有临床症状获得改善或缓解 ,总有效率为 91 .67% ,妊娠率为 68.75 % ,治疗后实验室检查得到改善。结论 “经验方”治疗PCOS疗效良好 ,其疗效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机体的生殖内分泌及代谢状态 ,进而改善卵巢局部异常的内分泌状态 ,降低雄激素水平 ,改善生殖生育机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闭经 肾阳虚 益肾健养血通利法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加味真武汤治疗Ⅳ期脾肾阳虚型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 被引量:44
5
作者 王淑兰 邹艳萍 杨华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20-223,共4页
目的探讨加味真武汤治疗Ⅳ期脾肾阳虚型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6月130例Ⅳ期DN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5例,均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加服加味真武汤,疗程1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空腹血糖... 目的探讨加味真武汤治疗Ⅳ期脾肾阳虚型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6月130例Ⅳ期DN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5例,均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加服加味真武汤,疗程1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空腹血糖(FPG)、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的改变情况,评价2组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FPG、尿蛋白定量、Scr、Ccr、SBP和DBP降低更为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69%,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加味真武汤,能明显改善Ⅳ期脾肾阳虚型DN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肾功能,且无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武汤 糖尿病肾病 肾阳虚 尿蛋白
下载PDF
尿毒康治疗脾肾气(阳)虚兼瘀浊内阻型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6
6
作者 杨霓芝 徐大基 +3 位作者 刘旭生 林启展 李奋 黄春林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60-162,共3页
对60例血肌酐在221~707μmol/L,且中医辨证属于脾肾气(阳)虚兼瘀浊内阻型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成尿毒康治疗组和包醛氧淀粉对照组。结果表明尿毒康在减轻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清尿素氮、肌酐,提高血清白蛋白,改... 对60例血肌酐在221~707μmol/L,且中医辨证属于脾肾气(阳)虚兼瘀浊内阻型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成尿毒康治疗组和包醛氧淀粉对照组。结果表明尿毒康在减轻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清尿素氮、肌酐,提高血清白蛋白,改善贫血状态及脂质代谢方面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中医药疗法 肾阳虚 尿毒康
下载PDF
桥本甲状腺炎证治规律探讨 被引量:39
7
作者 李敏超 吴敏 +1 位作者 周临娜 黄莉吉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610-1612,共3页
桥本甲状腺炎属于中医"瘿病"范畴,根据桥本氏三阶段,即甲亢期、稳定期、甲减期的发展规律,结合吴敏教授内分泌团队多年的临床治疗经验,中医相对应的证型分别为心肝火旺证、脾胃虚弱证和脾肾阳虚证。分期论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桥本甲状腺炎属于中医"瘿病"范畴,根据桥本氏三阶段,即甲亢期、稳定期、甲减期的发展规律,结合吴敏教授内分泌团队多年的临床治疗经验,中医相对应的证型分别为心肝火旺证、脾胃虚弱证和脾肾阳虚证。分期论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相比于传统的西医激素替代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自身免疫性抗体滴度,改善症状,临床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本甲状腺炎 心肝火旺 胃虚弱 肾阳虚
原文传递
济川煎加味联合腹针对慢传输型便秘(脾肾阳虚型)疗效及对血清SP和NO水平的干预影响 被引量:39
8
作者 张喻然 王波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238-242,共5页
[目的]探讨济川煎加味联合腹针对脾肾阳虚型慢传输型便秘(STC)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P物质(SP)、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3月我院消化科门诊诊治的74例STC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7例。均要... [目的]探讨济川煎加味联合腹针对脾肾阳虚型慢传输型便秘(STC)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P物质(SP)、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3月我院消化科门诊诊治的74例STC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7例。均要求每日定时排便,指导多食富含纤维素食物,对照组予莫沙必利5mg/次,3次/d,饭前30min口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中药济川煎加味联合腹针治疗,均连续治疗4周。检测血清相关胃肠激素水平变化,评估排便症状、中医主要症候评分,同时比较临床效果。[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2、4周后2组SP升高(P<0.05),VIP、NO、NPY降低(P<0.05),大便性状、排便间隔、排便困难、排便不尽评分降低(P<0.01),畏寒肢冷、腹中冷痛、面色晄白、小便清长中医症候评分降低(P<0.05);与同时对照组比较,观察组SP较高(P<0.05),VIP、NO、NPY较低(P<0.05),大便性状、排便间隔、排便困难、排便不尽评分较低(P<0.05),畏寒肢冷、腹中冷痛、面色晄白、小便清长中医症候评分较低(P<0.01),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济川煎加味联合腹针治疗脾肾阳虚型STC效果理想,可能与上调SP、下调NO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传输型便秘 济川煎 肾阳虚 P物质 一氧化氮
原文传递
中医药辨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用药规律文献研究 被引量:38
9
作者 刘海涛 施家希 +3 位作者 罗丹 黄娟 王奇 施旭光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1421-1425,共5页
目的总结慢性乙型肝炎各中医证型中药配伍规律。方法收集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相关文献,将慢性乙型肝炎分为肝郁气滞、肝郁脾虚、湿热蕴结、... 目的总结慢性乙型肝炎各中医证型中药配伍规律。方法收集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相关文献,将慢性乙型肝炎分为肝郁气滞、肝郁脾虚、湿热蕴结、瘀血阻络、肝肾阴虚、脾肾阳虚证,分别统计纳入文献中各证型药物使用情况,对各证型使用频率超过10%的中药进行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243篇。肝郁气滞证型出现53次,涉及108味中药,使用频率在10%以上的中药共26味,可聚为8类,常用药物组合为柴胡、茵陈、板蓝根、白花蛇舌草、香附、郁金、枳壳等;湿热内蕴型出现204次,涉及中药174味,使用频率在10%以上的中药共30味,可聚为6类,常用药物组合为柴胡、黄芩、赤芍、白芍、当归、丹参、茯苓、薏苡仁、板蓝根、蒲公英、茵陈、大黄、栀子、白术、虎杖、郁金、白花蛇舌草、黄芪;肝郁脾虚型出现206次,涉及中药163味,使用频率在10%以上的中药共28味,可聚为5类,常用药物组合为柴胡、白术、茯苓、当归、白芍、枳壳、党参、郁金、黄芪、丹参、白花蛇舌草、虎杖、陈皮、板蓝根、甘草;瘀血阻络型出现147次,涉及中药151味,使用频率在10%以上的中药共35味,可聚为5类,常用药物组合为丹参、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桃仁、红花、黄芪、白花蛇舌草、虎杖、赤芍、甘草、鳖甲、穿山甲、郁金;肝肾阴虚型出现142次,涉及中药161味,使用频率在10%以上的中药共30味,可聚为6类,常用药物组合为生地黄、沙参、麦冬、茯苓、白术、丹参、白花蛇舌草、郁金、柴胡、当归、白芍、女贞子、枸杞子、黄芪;脾肾阳虚型出现103次,涉及中药157味,使用频率在10%以上的中药共31味,可聚为6类,常用药物组合为附子、黄芪、党参、白术、茯苓、淫羊藿、丹参、巴戟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郁气滞 肝郁 湿热蕴结 瘀血阻络 肝肾阴虚 肾阳虚
原文传递
陈以平教授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经验 被引量:28
10
作者 刘玉宁 邓跃毅 王立红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3年第8期437-438,共2页
狼疮性肾炎(LN),是一种包括肾脏在内的多个脏器受累的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以发热、关节炎、皮疹及肾脏损害症状为主要表现.中医学文献中无LN的病名记载.根据LN主要临床特征,可隶属于中医发热、红蝴蝶、日晒疮、水肿、虚劳、悬... 狼疮性肾炎(LN),是一种包括肾脏在内的多个脏器受累的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以发热、关节炎、皮疹及肾脏损害症状为主要表现.中医学文献中无LN的病名记载.根据LN主要临床特征,可隶属于中医发热、红蝴蝶、日晒疮、水肿、虚劳、悬饮等范畴.导师陈以平教授躬身肾病临床40余载,在LN的治疗上积验甚丰.笔者幸承师学,简述于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以平 中医药治疗 狼疮性肾炎 中医经验 阴虚内热 肾阳虚 气阴两虚
下载PDF
结肠息肉发生及生物学特征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被引量:35
11
作者 薛晶 林一帆 +5 位作者 刘杨 陆宇平 高文艳 巩阳 季芳 王长洪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88-91,共4页
[目的]观察结肠息肉内镜下的形态和病理组织学、临床症状与中医证候等特征,探讨结肠息肉发生及生物学特征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2003年1月~2009年12月,电子结肠镜检出的大肠息肉患者1 198例中,筛选并分析630例以慢性腹泻症状就诊,电... [目的]观察结肠息肉内镜下的形态和病理组织学、临床症状与中医证候等特征,探讨结肠息肉发生及生物学特征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2003年1月~2009年12月,电子结肠镜检出的大肠息肉患者1 198例中,筛选并分析630例以慢性腹泻症状就诊,电子结肠镜检出的大肠息肉患者的中医证型特点,性别,年龄,症状,息肉的部位、大小、数目、形态、病理类型及相互关系。[结果]结肠息肉多发年龄为40~88岁(88.6%),其中,息肉直径〉1.0 cm者占34.4%,复发息肉占25.4%,炎性息肉占48.1%,增生性息肉占1.7%,绒毛腺瘤性息肉占14.8%,息肉癌变占2.5%。中医辨证为脾肾阳虚者占息肉发生的44.6%,占直径〉1.0 cm息肉的51.6%,占绒毛腺瘤性息肉的58.1%,占癌变息肉的56.2%,占复发息肉的43.1%,与脾虚夹湿证(29.8%、26.7%、27.9%、31.2%、25.6%)、脾气虚弱证(17.9%、18.9%、8.6%、12.5%、23.1%)、肝脾不调证(7.6%、2.8%、5.3%、0%、8.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年龄增长息肉检出率增高,以〉60岁最为多见,年龄〉60岁者中脾肾阳虚占67.4%,与其他证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脾肾阳虚者息肉发生率高、息肉大、分化差、癌变多,易复发,中医阳虚体质是结肠息肉的重要病因之一,温阳散结为主的治疗,应是结肠息肉的重要防治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息肉 病因 中医辨证 肾阳虚
原文传递
溃结宁膏穴位贴敷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32
12
作者 黄磊 蔡植 +1 位作者 朱莹 万虎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77-581,共5页
目的:探讨溃结宁膏穴位贴敷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UC)与口服柳氮磺胺吡啶(SASP)的临床疗效差异,观察其对血清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含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脾肾阳虚型UC患者随机分为溃结宁膏组、SASP组、联合组,... 目的:探讨溃结宁膏穴位贴敷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UC)与口服柳氮磺胺吡啶(SASP)的临床疗效差异,观察其对血清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含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脾肾阳虚型UC患者随机分为溃结宁膏组、SASP组、联合组,每组20例。溃结宁膏组给予溃结宁膏穴位贴敷及SASP模拟剂口服,贴敷穴位以上巨虚、天枢、足三里、命门、关元为主;SASP组给予溃结宁膏模拟剂穴位贴敷及SASP口服;联合组给予溃结宁膏穴位贴敷及SASP口服,疗程均为60天,并于治疗后2个月随访。比较3组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清IFN-γ和IL-4的变化。结果:溃结宁膏组和SASP组综合疗效相当[85.0%(17/20)vs 75.0%(15/20),P>0.05],溃结宁膏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SASP组[80.0%(16/20)vs 60.0%(12/20),P<0.05],联合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95.0%(19/20)、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0.0%(18/20),均优于其他两组(均P<0.05);3组治疗前后血清IFN-γ和IL-4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均能降低血清IFN-γ的含量,增加血清IL-4的含量,而溃结宁膏组优于SASP组(P<0.05),联合组优于其他两组(均P<0.05)。结论:溃结宁膏穴位贴敷治疗脾肾阳虚型UC疗效不低于SASP,改善中医证候及提高机体免疫力优于后者,与SASP联合治疗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肾阳虚 穴位贴敷 血清干扰素-Γ 白细胞介素4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腹针治疗脾肾阳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6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1
13
作者 赖毛华 马红霞 +3 位作者 刘华 宋兴华 丁涛 郑艳华 《江苏中医药》 CAS 2012年第8期53-54,共2页
目的:评价腹针治疗脾肾阳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脾肾阳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腹针治疗,对照组口服二甲双胍,均治疗4个月,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内分泌参数、空腹胰岛素... 目的:评价腹针治疗脾肾阳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脾肾阳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腹针治疗,对照组口服二甲双胍,均治疗4个月,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内分泌参数、空腹胰岛素(FINS)、2h胰岛素(2hINS)、空腹血糖(FPG)、2h血糖(2hPG)、Homa-IR。结果:2组血清睾酮(T)、黄体生成素(LH)、LH/FSH、空腹胰岛素(FINS)、2h胰岛素(2hINS)、2h血糖(2hPG)、Homa-IR均明显改善,治疗组在降低BMI指数及腰臀比方面优于对照组,而在降低LH、LH/FSH、T、FPG、2hPG、FINS、2hINS、Homa-IR等方面与对照组有类似的疗效。结论:腹针疗法能改善PCOS脾肾阳虚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可能成为代替二甲双胍治疗脾肾阳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一种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肾阳虚 腹针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117例桥本氏甲状腺炎中医证候分布规律 被引量:31
14
作者 李静蔚 杨丽爽 +4 位作者 陈翰翰 孙庆颖 赵娜 王经武 孙贻安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758-2762,共5页
目的:通过证候规范化研究,总结桥本氏甲状腺炎的常见证候分布及中医辨证规律,为中医辨证分型提供依据。方法:筛选117例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采集临床症状和体征等中医四诊信息,构建所需数据库,将信息转换为计数资料,运用频数分析和聚类... 目的:通过证候规范化研究,总结桥本氏甲状腺炎的常见证候分布及中医辨证规律,为中医辨证分型提供依据。方法:筛选117例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采集临床症状和体征等中医四诊信息,构建所需数据库,将信息转换为计数资料,运用频数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所得资料进行整理,客观归纳总结常见中医证候表现及辨证分型。结果:117例患者女109例,男8例,平均年龄(39±12)岁,平均病程(15.3±16.8)月。52项证候要素中,临床体征出现频次最高5项为:颈前肿大、乏力、倦怠、易怒、自汗;主要脉象为:细脉、弱脉、弦脉;主要舌象为舌胖大、有齿痕、舌紫暗、苔薄黄或者苔薄白。聚类分析得出3个证候:肝郁气滞证、脾肾阳虚证、阴虚火旺证。甲功检测结果显示:阴虚火旺证多为甲亢,肝郁气滞证多为甲功正常,脾肾阳虚证多为甲减。结论:桥本氏甲状腺炎随病程变化,临床辨证为三型:早期为阴虚火旺型,中期为肝郁气滞型,后期为脾肾阳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本氏甲状腺炎 中医证候分布 聚类分析 频数分析 阴虚火旺 肝郁气滞 肾阳虚 体征 脉象 舌象
原文传递
柴嵩岩辨证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经验 被引量:30
15
作者 滕秀香 姚海洋 +1 位作者 刘丹 柴嵩岩 《北京中医药》 2018年第4期292-294,共3页
柴嵩岩教授认为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中医学病机与阴血亏虚、肾气不足、五脏功能、脉络瘀滞诸要素有关。以肝肾阴虚、脾肾阳虚为主要证型,兼夹肝郁、湿浊、血热、脉络瘀滞之证。
关键词 柴嵩岩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卵巢早衰 肝肾阴虚 肾阳虚 名老中医经验
下载PDF
温补培元方对脾虚与脾肾阳虚模型细胞免疫功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5
16
作者 童光东 袁静 +6 位作者 刘惠玲 陈孝银 金敖兴 刘运兴 吴华强 李洪涛 张景湖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 :研究温补培元方治疗脾虚及脾肾阳虚证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利血平和大黄复制成的脾虚、脾肾阳虚动物模型 ,以温补培元方作为药物组 ,检测动物巨噬细胞功能、脾细胞自然杀伤 (NK)细胞活性及刀豆素A(ConA)刺激的淋巴细胞掺入率 (L... 目的 :研究温补培元方治疗脾虚及脾肾阳虚证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利血平和大黄复制成的脾虚、脾肾阳虚动物模型 ,以温补培元方作为药物组 ,检测动物巨噬细胞功能、脾细胞自然杀伤 (NK)细胞活性及刀豆素A(ConA)刺激的淋巴细胞掺入率 (LIR)、红细胞免疫以及白细胞介素 2 (IL 2 )含量。结果 :温补培元方组以上指标与病理模型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0 0 1)。结论 :调节整个机体的细胞免疫 ,可能是温补培元方对脾虚、脾肾阳虚证作用的具体环节之一。目的 :研究温补培元方治疗脾虚及脾肾阳虚证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利血平和大黄复制成的脾虚、脾肾阳虚动物模型 ,以温补培元方作为药物组 ,检测动物巨噬细胞功能、脾细胞自然杀伤 (NK)细胞活性及刀豆素A(ConA)刺激的淋巴细胞掺入率 (LIR)、红细胞免疫以及白细胞介素 2 (IL 2 )含量。结果 :温补培元方组以上指标与病理模型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0 0 1)。结论 :调节整个机体的细胞免疫 ,可能是温补培元方对脾虚、脾肾阳虚证作用的具体环节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阳虚 疾病模型 细胞免疫 温补培元方
原文传递
19例不同中医证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的差异性 被引量:30
17
作者 柯一帆 马芳笑 +3 位作者 钟继红 胡裕耀 徐磊 刘英超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1935-1941,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证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肠道菌群的差异。方法收集19例UC患者粪便样本,患者辨证分为脾虚湿热证组8例、寒热错杂证组5例、肝郁脾虚证组4例、脾肾阳虚证组2例,采用16SrDNA测序技术,对各组肠道菌群及菌群代谢情况进行统...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证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肠道菌群的差异。方法收集19例UC患者粪便样本,患者辨证分为脾虚湿热证组8例、寒热错杂证组5例、肝郁脾虚证组4例、脾肾阳虚证组2例,采用16SrDNA测序技术,对各组肠道菌群及菌群代谢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组样本共包含15个已知的门、182个菌属。在所有样本中,优势菌门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及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分别在脾虚湿热证组中依次占51.71%、34.09%和11.97%;在寒热错杂证组中依次占46.50%、34.49%和10.50%;在肝郁脾虚证组中依次占60.57%、34.04%、3.31%;在脾肾阳虚证组中依次占38.58%、50.61%、9.76%。75个菌属在各组中均出现,脾虚湿热证组特有菌属数为23个,寒热错杂证组特有菌属数为10个,肝郁脾虚证组特有菌属数为13个,脾肾阳虚证组特有菌属数为1个。各组患者的肠道菌群中短杆菌属(Brevibacterium)、副拟杆菌属(Parabacteroides)、热单胞菌属(Thermomonas)和斯卡多维氏菌(Scardovia)4个菌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副拟杆菌属在肝郁脾虚证组含量最低(0.06%)。肠道菌群代谢途径观察发现,寒热错杂证组在2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代谢途径中类胡萝卜生物合成、蛋白酶体代谢均有较高的表达(P<0.05)。结论不同中医证型的UC患者肠道菌群的构成及菌群代谢特征差异明显,其中副拟杆菌属含量下降与肝郁脾虚证相关性高,有潜力成为诊断肝郁脾虚证UC的诊断性生物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虚湿热 寒热错杂 肝郁 肾阳虚 肠道菌群 16SrDNA高通量测序
原文传递
针灸治疗脾肾阳虚型肥胖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4
18
作者 马小平 《上海针灸杂志》 1993年第2期56-58,共3页
本文按中医辨证对31例脾肾阳虚型肥胖患者,运用耳体针进行了观察,结果:总有效率达到87%。为了探求本症的病因病机及作用机理,在观察中分别测定了患者治疗前后的肥胖度以及肾功能和血清钾钠浓度,结果治疗前后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本文按中医辨证对31例脾肾阳虚型肥胖患者,运用耳体针进行了观察,结果:总有效率达到87%。为了探求本症的病因病机及作用机理,在观察中分别测定了患者治疗前后的肥胖度以及肾功能和血清钾钠浓度,结果治疗前后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脾肾阳虚型肥胖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针灸不仅能减肥退肿,而且还对肾功能和水盐代谢具有良性调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肾阳虚 针灸疗法
下载PDF
“水臌贴”敷脐联合西药治疗脾肾阳虚型肝硬化腹水随机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28
19
作者 高司成 夏莉 +2 位作者 赵钢 邢练军 祝峻峰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5年第2期28-30,33,共4页
目的观察"水臌贴"敷脐联合西药治疗脾肾阳虚型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脾肾阳虚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治疗组采用"水臌贴"敷脐加西医常规疗法,对照组采用"水臌贴"... 目的观察"水臌贴"敷脐联合西药治疗脾肾阳虚型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脾肾阳虚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治疗组采用"水臌贴"敷脐加西医常规疗法,对照组采用"水臌贴"模拟安慰贴敷脐加西医常规疗法。两组疗程均为14天,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中医证候积分及临床体征变化情况。结果 1疗程结束时,共有107例完成试验,其中治疗组54例,对照组53例。2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9.63%、66.04%;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4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24 h尿量、腹围、体质量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水臌贴"敷脐联合西药治疗脾肾阳虚型肝硬化腹水疗效满意,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腹水 肾阳虚 水臌贴 安慰剂对照 临床观察
下载PDF
真武汤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脾肾阳虚型狼疮性肾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8
20
作者 苏保林 陈刚毅 汤水福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58-861,共4页
目的:观察真武汤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脾肾阳虚型狼疮性肾炎(L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LN患者7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甲泼尼龙片联合吗替麦考酚酯胶囊(骁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真武汤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两... 目的:观察真武汤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脾肾阳虚型狼疮性肾炎(L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LN患者7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甲泼尼龙片联合吗替麦考酚酯胶囊(骁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真武汤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总体疗效、中医证候积分、SLEDAI评分、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胱抑素C(CysC)、血浆白蛋白(Alb)、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GFR)、24h尿蛋白定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9%)显著高于对照组(79.4%)(P<0.05),中医证候疗效有效率(84.8%)显著高于对照组(73.5%)(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SLEDAI评分均显著降低,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BUN、Scr、CysC及24h尿蛋白定量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eGFR、血浆Alb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升高更显著(P<0.05)。结论:真武汤可明显提高LN患者的总体疗效,缓解临床症状,控制狼疮活动,改善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武汤 肾阳虚 狼疮性肾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