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扬刺、排刺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被引量:29
1
作者 刘美荣 《针灸临床杂志》 2002年第1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治疗
下载PDF
不同针灸方法分期治疗贝尔面瘫疗效观察 被引量:33
2
作者 陈晓琴 李瑛 邙玲玲 《上海针灸杂志》 2014年第7期613-615,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分期针灸方法治疗成都地区380例贝尔面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372例贝尔面瘫患者随机分为A组65例、B组78例、C组75例、D组71例和E组83例。A组采用分期针刺治疗,B组采用分期针灸治疗,C组采用分期... 目的观察不同分期针灸方法治疗成都地区380例贝尔面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372例贝尔面瘫患者随机分为A组65例、B组78例、C组75例、D组71例和E组83例。A组采用分期针刺治疗,B组采用分期针灸治疗,C组采用分期电针治疗,D组采用分期经筋排刺治疗,E组采用不分期针刺治疗。治疗4个疗程后比较各组House-Brackmann(H-B)分级量表、面部残疾指数量表(FDI)、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评分表及WHOQLO-BREF量表评分,并评价各组疗效。结果 5组治疗后H-B分级量表、FDI、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评分表及WHOQLO-BREF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种治疗方案均对贝尔面瘫均有效。在医疗条件受限、医疗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治疗贝尔面瘫推荐使用单纯针刺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疗法 电针 贝尔面瘫 面神经麻痹
下载PDF
经脉排刺治疗阴阳两虚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5
3
作者 唐文龙 胡雨华 何晓华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79-483,488,共6页
目的:观察经脉排刺法对阴阳两虚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阴阳两虚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96例,随机分为针刺组与西药组,每组48例。针刺组排刺任脉、肾经、脾经、膀胱经,月经周期的第10天开始针刺,10d... 目的:观察经脉排刺法对阴阳两虚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阴阳两虚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96例,随机分为针刺组与西药组,每组48例。针刺组排刺任脉、肾经、脾经、膀胱经,月经周期的第10天开始针刺,10d为一疗程,共治疗6个疗程;西药组予以口服克龄蒙(戊酸雌二醇片/雌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月经周期第5天开始口服,21d为一疗程,共治疗6个疗程。观察治疗前、治疗6个月、治疗结束后6个月的两组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及月经情况,检测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7.5%(42/48),西药组为89.6%(43/48),两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治疗结束后6个月,针刺组较治疗前和西药组明显下降(P<0.05)。两组血清FSH、LH及E2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结束后6个月,针刺组较治疗前和西药组明显下降(P<0.05)。两组治疗后月经周期均较治疗前明显缩短,月经天数明显延长(P<0.05),治疗结束6个月后针刺组月经周期较治疗前及西药组明显缩短,月经天数明显延长(P<0.05)。结论:运用经脉排刺治疗阴阳两虚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取得较好的疗效,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改善卵巢功能,降低血清FSH、LH以及E2的水平,改善临床症状,调整月经周期,且远期疗效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 疗法 中医症状积分 月经周期及天数 性激素
原文传递
韩景献教授针灸排刺三法 被引量:24
4
作者 王涛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35-638,共4页
韩景献教授的排刺三法是根据病位深浅及治疗部位的不同,分为皮部、经筋、经脉排刺三法。皮部排刺治疗皮部表面的病症,其特点是浅刺至皮;经筋排刺治疗经筋疾患,其特点是不拘泥经筋循行分布的规律,常涉及多经的经筋;经脉排刺以循经取穴为... 韩景献教授的排刺三法是根据病位深浅及治疗部位的不同,分为皮部、经筋、经脉排刺三法。皮部排刺治疗皮部表面的病症,其特点是浅刺至皮;经筋排刺治疗经筋疾患,其特点是不拘泥经筋循行分布的规律,常涉及多经的经筋;经脉排刺以循经取穴为原则,可分为经脉病排刺及脏腑病排刺,经脉病排刺治疗经脉某一段的局部病变,脏腑病排刺治疗与经脉循行出入相关的脏腑的病变,其中背俞穴排刺用于治疗以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为主的胸腹内脏器及系统的病变,枕三经排刺用于治疗小脑疾患引起的眩晕共济失调等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名医经验 名医 韩景献
原文传递
排刺胸锁乳突肌对周围性面瘫恢复期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9
5
作者 曾沁 毛雪文 +3 位作者 王世广 姚金 刘晓静 杨怡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89-592,共4页
目的:观察常规针刺联合排刺胸锁乳突肌治疗周围性面瘫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周围性面瘫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针刺患侧攒竹、阳白、四白、颧髎、颊车、地仓,合谷、太冲、足三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观察常规针刺联合排刺胸锁乳突肌治疗周围性面瘫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周围性面瘫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针刺患侧攒竹、阳白、四白、颧髎、颊车、地仓,合谷、太冲、足三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排刺胸锁乳突肌(肌肉的起点、止点各刺1针,起止点的连线上排刺3~4针)。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5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2 d,共治疗4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B面神经功能分级、面神经功能评分系统动态观评分、面部残疾指数(FDI)量表评分[包括躯体功能评分(FDIp)和社会功能评分(FDIs)],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B面神经功能分级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动态观评分、FDIp评分较治疗前增加(P<0.05),FDIs评分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动态观评分、FDIp评分增加(P<0.05),FDIs评分降低(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28/30),高于对照组的73.3%(22/30,P<0.05)。结论:与常规针刺相比,联合排刺胸锁乳突肌治疗周围性面瘫恢复期能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恢复期 胸锁乳突肌
原文传递
痉挛肌排刺配合温针灸治疗脑卒中后上肢肌张力增高49例 被引量:15
6
作者 刘国强 王晓霞 伦奕 《陕西中医》 2011年第5期601-603,共3页
目的:观察痉挛肌排刺配合温针灸对脑卒中后引起的上肢肌张力增高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7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痉挛肌排刺配合温针灸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方法,疗程为4周。分别于... 目的:观察痉挛肌排刺配合温针灸对脑卒中后引起的上肢肌张力增高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7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痉挛肌排刺配合温针灸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方法,疗程为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对患者的上肢肌张力进行改良A shw orth量表(MA S)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MA 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并且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痉挛肌排刺配合温针灸对脑卒中后上肢肌张力增高有显著疗效,能够明显改善上肢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并发症 肌张力过强/针灸疗法 @ 温针疗法 极泉 曲池
下载PDF
基于经筋理论的长针排刺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7
作者 乐梦巧 包烨华 +1 位作者 楚佳梅 忻美茜 《上海针灸杂志》 2019年第6期665-669,共5页
目的观察基于经筋理论的长针排刺法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原发性KO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取穴针刺治疗;观察组给予长针排刺法治疗,取患侧承山次、承筋次、风... 目的观察基于经筋理论的长针排刺法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原发性KO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取穴针刺治疗;观察组给予长针排刺法治疗,取患侧承山次、承筋次、风市次及其上下各2寸、健胯次、中空次及其下2寸、阴包次及其上下各2寸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并比较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VAS、WOMAC评分均有下降(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愈显率为83.3%(25/30),优于对照组的63.3%(19/30)(P<0.05)。结论基于经筋理论的经筋长针排刺法与常规取穴针刺均能有效缓解KOA患者疼痛和改善膝关节功能,且经筋长针排刺法优于常规取穴针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疗法 骨关节炎 十二经筋 长针 视觉模拟量表 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
下载PDF
经筋排刺电针对中风后肩痛患者血清IL-6、TNF-α、NO水平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3
8
作者 宋丰军 郑士立 +6 位作者 朱文宗 陈柄 奚经巧 邹晓静 方君辉 刘海飞 叶必宏 《上海针灸杂志》 2016年第10期1158-1161,共4页
目的观察经筋排刺电针治疗中风后肩痛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经筋排刺组和常规针刺组,主要观察治疗前后简明麦吉尔疼痛量表评分和血清IL-6、TNF-α及NO水平。结果经筋排刺电针治疗和常规针刺治疗中风后肩痛,在简明麦... 目的观察经筋排刺电针治疗中风后肩痛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经筋排刺组和常规针刺组,主要观察治疗前后简明麦吉尔疼痛量表评分和血清IL-6、TNF-α及NO水平。结果经筋排刺电针治疗和常规针刺治疗中风后肩痛,在简明麦吉尔疼痛量表评分和血清IL-6、TNF-α、NO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经筋排刺电针治疗较常规针刺治疗下降的水平更加显著。结论经筋排刺电针治疗中风后肩痛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降低血清IL-6、TNF-α、NO水平,减少或抑制了炎性因子的释放,抑制了炎性反应,从而改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并发症 偏瘫 肩痛 十二经筋 电针 炎性因子
下载PDF
火针、电针结合排刺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50例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晓 王强强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第2期138-140,共3页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小水疱为特征,常伴明显的神经痛。该病多发于成人,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显著上升趋势,患病率为1.4%~4.8%^([1]),若治疗不当,极易引起后遗神经痛,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小水疱为特征,常伴明显的神经痛。该病多发于成人,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显著上升趋势,患病率为1.4%~4.8%^([1]),若治疗不当,极易引起后遗神经痛,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因此,带状疱疹急性期的治疗方法对疾病痊愈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急性期 火针 电针
下载PDF
电针排刺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41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娜 蔡承穆 +5 位作者 傅钰婷 张彩 姚子晗 孙华芃 尚海 杜琳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第2期344-347,共4页
目的采用电针与普通针刺对照的方法,观察其对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017年期间北京普祥医院中医科和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针灸科门诊就诊的膝骨关节炎患者78例,以掷硬币的方法分为对照组37例和治疗组41例。两组... 目的采用电针与普通针刺对照的方法,观察其对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017年期间北京普祥医院中医科和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针灸科门诊就诊的膝骨关节炎患者78例,以掷硬币的方法分为对照组37例和治疗组41例。两组患者取穴相同,均取髀关,浮兔,梁丘,血海,阳陵泉,阴陵泉,阿是穴等腧穴。对照组,治疗得气后,留针25 min。治疗组,选用同规格毫针针刺,进针得气后,加用6805-Ⅱ型电针仪,选取髀关—浮兔,梁丘—血海两组电针适用部位。通电并留针25 min。每周治疗3次,隔日1次,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及临床治疗疗效。结果经4周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疼痛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与对照组组间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治疗组对疼痛的缓解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5.12%,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89.19%,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排刺对膝骨性关节炎的改善优于常规针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 电针
下载PDF
排刺理论及临床应用浅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谢惺 胡幼平 《针灸临床杂志》 2007年第6期58-59,共2页
本文对近年来排刺临床应用及机理进行浅要分析,表明排刺治疗各类疾病疗效较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特别对经筋病有一定特色和优势。并指出排刺治疗存在基础研究报道少,刺激部位单一等问题。
关键词 临床应用 综述
下载PDF
毫火针排刺经筋治疗风寒痹阻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机理探讨 被引量:9
12
作者 桑涛 马惠昇 +2 位作者 宋毛毛 杨振江 王媛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0年第11期74-76,共3页
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属于“项痹病”范畴,临床西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常采用口服非甾体抗炎药,中医毫火针排刺经筋能够更好的温阳散寒,激发人体阳气,快速消除局部肌肉痉挛,解除神经根压迫,缓解疼痛及麻木症状,且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毫火针 麻木症状 神经根压迫 温阳散寒 经筋 非甾体抗炎药
下载PDF
排刺配合推拿手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30例 被引量:7
13
作者 苟娟平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年第2期254-255,共2页
目的:观察排刺配合推拿手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效果。方法:30例用排刺配合推拿手法治疗。结果:痊愈12例,显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结论:排刺配合推拿手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效果显著。
关键词 下肢静脉曲张 推拿手法
下载PDF
夹脊穴排刺配合温针治疗脊髓不完全损伤后尿潴留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4
作者 赵明华 《上海针灸杂志》 2015年第12期1162-1164,共3页
目的寻找治疗脊髓不完全损伤后尿潴留的有效方法。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给予夹脊穴排刺配合温针治疗;对照组20例,给予夹脊穴排刺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尿潴留症状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 目的寻找治疗脊髓不完全损伤后尿潴留的有效方法。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给予夹脊穴排刺配合温针治疗;对照组20例,给予夹脊穴排刺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尿潴留症状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为55.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夹脊穴排刺配合温针治疗脊髓不完全损伤后尿潴留疗效优于单纯夹脊穴排刺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针疗法 夹脊 脊髓损伤 尿潴留
下载PDF
排刺结合穴位埋线治疗脾虚湿盛型肥胖9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迪 邓俏 +1 位作者 张梅莹 单芳宇 《中医药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102-104,共3页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结合脾、胃经腧穴排刺治疗脾虚湿盛型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90例脾虚湿盛型肥胖患者进行分组治疗,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单纯针刺组、排刺埋线组及电针组,分别给予相应治疗,观察腧穴排刺结合穴位埋线法减肥的...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结合脾、胃经腧穴排刺治疗脾虚湿盛型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90例脾虚湿盛型肥胖患者进行分组治疗,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单纯针刺组、排刺埋线组及电针组,分别给予相应治疗,观察腧穴排刺结合穴位埋线法减肥的疗效。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腰围、体重、BMI与同组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排刺埋线组治疗后腰围、体重、BMI与电针组和单纯针刺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排刺埋线、单纯针刺及电针疗法对于脾虚湿盛型肥胖均有一定疗效,但排刺埋线组治疗效果优于针刺组及电针组,它能通过降低饥饿感、促进脂肪代谢、调整脏腑功能,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湿盛型肥胖 埋线 电针
下载PDF
脾经排刺联合自主功能锻炼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随机对照试验
16
作者 孙旖旎 田鸿芳 +3 位作者 杜世豪 齐志新 王冠群 赵吉平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57-761,共5页
目的:观察脾经排刺联合自主功能锻炼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剔除3例)和对照组(36例,脱落3例)。对照组予腹直肌自主功能锻炼治疗。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联合脾经排刺治疗... 目的:观察脾经排刺联合自主功能锻炼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剔除3例)和对照组(36例,脱落3例)。对照组予腹直肌自主功能锻炼治疗。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联合脾经排刺治疗,在腹部脾经循行线上,以双侧大横穴为中点,取大横上3、6 cm及大横下3、6 cm,每侧共5个穴进行排刺,隔日1次,每周3次,10次为一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5、10次后腹直肌分离距离(IRD)和健康状况简易调查表(SF-36)评分。结果:治疗5、10次后,观察组脐上3 cm、脐中、脐下3 cm IRD较治疗前减小(P<0.01),对照组脐上3 cm IRD较治疗前减小(P<0.05);治疗5次后,观察组脐下3 cm IRD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10次后,观察组脐上3 cm、脐中、脐下3 cm IRD小于对照组(P<0.01)。治疗5、10次后,观察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健康变化评分及总分较治疗前升高(P<0.01),对照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评分及总分较治疗前升高(P<0.01)。治疗5次后,观察组一般健康状况、健康变化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10次后,观察组生理机能、一般健康状况、健康变化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自主功能锻炼的基础上,脾经排刺可促进产后腹直肌分离的恢复,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腹直肌分离 脾经 自主功能锻炼 高频超声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排刺配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脑梗塞偏瘫300例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书秀 任淑芳 +2 位作者 安晓蕾 马琳 牛海玲 《光明中医》 2011年第2期305-306,共2页
目的观察排刺配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脑梗塞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脑梗塞偏瘫发病5天以内3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天数均为1个月,治疗组165例采用排刺和早期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135例单纯采用早期康复训练治疗。治疗前后... 目的观察排刺配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脑梗塞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脑梗塞偏瘫发病5天以内3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天数均为1个月,治疗组165例采用排刺和早期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135例单纯采用早期康复训练治疗。治疗前后两组均以ADL日常生活能力评定及FMA运动功能评定。各组治疗前FMA运动功能评定、ADL日常生活能力评定,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1个月评定结果,各组之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排刺配合康复训练极大地改善了脑梗塞患者的机能恢复,是目前治疗脑梗塞的高效率途径之一。对减少残障的发生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使患者达到全面康复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早期康复训练 疗法 偏瘫
下载PDF
排刺隔药饼灸联合痛点注射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所致腰腿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洋 廖跃才 +1 位作者 苏英 毛文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0年第10期1107-1110,共4页
目的观察排刺隔药饼灸联合痛点注射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所致腰腿痛的疗效及对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诊治的124例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所致腰腿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 目的观察排刺隔药饼灸联合痛点注射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所致腰腿痛的疗效及对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诊治的124例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所致腰腿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2组均行腰背肌锻炼,对照组给予1%利多卡因注射液痛点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排刺隔药饼灸,2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下腰痛JOA量表评分、临床有效率、日常独立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和SF-36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VAS分级和Barthel指数评分分级均明显改善(P均<0.05),VAS评分明显降低而下腰痛JOA评分明显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5.16%(59/62)和74.19%(46/6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躯体疼痛和精神健康评分均明显提高(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评分均明显提高(P均<0.05),且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排刺隔药饼灸联合痛点注射可以有效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所致的腰腿痛,改善患者日常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腰腿痛 隔药饼灸
下载PDF
排刺电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袁兴 陈雄杰 +1 位作者 胡静 来明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3年第12期2459-2460,共2页
目的:观察排刺电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2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12例及对照组106例,研究过程中观察组脱落7例,对照组脱落4例,最终完成207例。观察组采用排刺电针治疗,对照组按照常规取穴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 目的:观察排刺电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2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12例及对照组106例,研究过程中观察组脱落7例,对照组脱落4例,最终完成207例。观察组采用排刺电针治疗,对照组按照常规取穴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排刺电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电针
下载PDF
指骨间缝排刺对脑梗死后手指背伸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林振原 吴文裕 吴明霞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33-236,共4页
目的:比较指骨间缝排刺疗法与理疗治疗脑梗死后手指背伸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71例患者随机分成指骨间缝排刺组(A组,37例)、理疗组(B组,34例)。两组在体针的基础上,A组选择指骨间缝排刺疗法,对患侧手指第Ⅰ、第Ⅱ、第Ⅲ骨间... 目的:比较指骨间缝排刺疗法与理疗治疗脑梗死后手指背伸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71例患者随机分成指骨间缝排刺组(A组,37例)、理疗组(B组,34例)。两组在体针的基础上,A组选择指骨间缝排刺疗法,对患侧手指第Ⅰ、第Ⅱ、第Ⅲ骨间缝进行排刺,并予连续波电刺激;B组使用神经损伤治疗仪,将两电极放于前臂指伸肌肌腹中央处进行理疗。两组均每次治疗30min,每日1次,10d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3d,共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掌指关节背伸活动度及指总伸肌肌力。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各指掌指关节背伸活动度及指总伸肌肌力均提高(均P<0.05);在改善示、中、环指掌指关节背伸活动度及指总伸肌肌力方面,A组优于B组(均P<0.05),但对小指掌指关节背伸活动度及指总伸肌肌力的改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体针治疗基础上,指骨间缝排刺疗法治疗脑梗死后偏瘫手指背伸功能障碍有较好疗效,优于理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骨间缝 手指 背伸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