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读鲁迅和读评鲁迅
1
作者 何满子 《世纪》 2002年第5期62-64,共3页
一、唯《鲁迅全集》是必读书鲁迅的作品最早把我吸引住的是《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因此我最早读的是《野草》,时间是上世纪30年代开头。说实话,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哪能真正读懂鲁迅?只是觉得读来很够味而已。接着便读《呐喊》、《... 一、唯《鲁迅全集》是必读书鲁迅的作品最早把我吸引住的是《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因此我最早读的是《野草》,时间是上世纪30年代开头。说实话,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哪能真正读懂鲁迅?只是觉得读来很够味而已。接着便读《呐喊》、《彷徨》两本小说,其中最令我动情的是《故乡》、《社戏》等带有浙江乡土风情的诸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全集> <彷徨> <野草> <社戏> <呐喊> <故乡> 乡土风情 <伤逝> 了不相干 超越的
原文传递
试从叙事学的角度开掘《伤逝》的深层意蕴 被引量:2
2
作者 严静 《社科纵横》 2006年第3期103-104,106,共3页
《伤逝》是“东方伟大的叙事诗”,是鲁迅先生独特艺术才能的杰作。本文试运用叙事学理论从叙事视度、叙事语言、叙事方式三个方面对《伤逝》的叙事艺术进行开掘,展现鲁迅先生高超的叙事技巧,开掘作品深层的意蕴。
关键词 <伤逝> 叙事视度 叙事语言 叙事方式
下载PDF
鲁迅的兄弟题材创作与“该隐杀弟”
3
作者 刘骥鹏 《东方丛刊》 CSSCI 2008年第4期130-135,共6页
关键词 该隐 <伤逝> <野草> <摩罗诗力说> <彷徨> 亚当夏娃 杀戮者 基督教文化 罪感 翅骨
原文传递
凄婉的魅力——《伤逝》语言的抒情特色 被引量:1
4
作者 蓝卡佳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32-34,共3页
《伤逝》的艺术魅力 ,是和作者多种形式的语言艺术分不开的。《伤逝》语言的特点 ,主要表现为旋律美、节奏美。
关键词 <伤逝> 语言 抒情特色
下载PDF
请善待至今仍在读书的人们——论当今社会人和书的关系(下)
5
作者 梁晓声 《秘书工作》 2006年第9期56-59,共4页
关键词 小资 社会人 <资治通鉴> 一本 子君 保尔 <伤逝> 周汝昌 探险小说 现代派小说
原文传递
鲁迅和涓生——《伤逝》散论之一
6
作者 缪启昆 《职大学报》 2001年第1期17-21,共5页
鲁迅不是涓生,对涓生的婚恋现和人生态度,鲁迅都是反对的。但在塑造涓生这个人物时,鲁迅既借鉴了他人的经验,也倾注入自己丰富的感情体验,因此,涓生的身上有着鲁迅的身影。
关键词 鲁迅 小说 <伤逝> 涓生 关系
下载PDF
鲁迅伤逝的复调问题分析
7
作者 李应霞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73-75,共3页
鲁迅第一人称小说的复调问题是近些年来对鲁迅研究所关注的问题。其作品中叙事者“我”与作品人物之间构成了一种对话与潜对话的关系模式,这种关系模式既是处理小说中不同声音的方式,也使小说中个体主体性特征及其矛盾性得以呈现。
关键词 鲁迅 <伤逝> 复调性
下载PDF
诚与爱的零度审视:《伤逝》的另一种解读
8
作者 李致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2期5-8,共4页
本文认为《伤逝》的内涵是双层否定 ,我们既要从显在的层面读解出小说作者对“黑暗社会”的否定 ,更应将《伤逝》置于“国民性”的天平上衡量 ,透过“诚与爱”的地平线 ,从隐含的层面进入文本 ,发现作品还有对“缺乏诚与爱”和怯懦虚伪... 本文认为《伤逝》的内涵是双层否定 ,我们既要从显在的层面读解出小说作者对“黑暗社会”的否定 ,更应将《伤逝》置于“国民性”的天平上衡量 ,透过“诚与爱”的地平线 ,从隐含的层面进入文本 ,发现作品还有对“缺乏诚与爱”和怯懦虚伪等的国民劣性的隐性的深沉否定。《伤逝》实质上就是鲁迅构建的双重否定的忏悔迷宫。忏悔只是构成反讽的一种手段 ,并在效果上形成“陌生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逝> 双重否定 反讽 陌生化
下载PDF
略论《伤逝》的叙事艺术及其文体特征
9
作者 程玖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5期61-65,共5页
美如百合的《伤逝》是“东方伟大的叙事诗”,是鲁迅先生独特艺术才能的杰作。本文试从叙事学理论即 :叙述角度、叙述方式、叙述语言三方面 ,对《伤逝》散文化、诗化的抒情小说文体予以详细解读。
关键词 <伤逝> 散文化诗化抒情文体 叙述角度 叙述方式 叙述语言
下载PDF
子君——男性主体言说下扭曲的女性形象——《伤逝》散论之三 被引量:4
10
作者 缪启昆 《职大学报》 2003年第1期43-46,共4页
《伤逝》中的子君,是个令评论界争论不休,迷惑不解的人物。无论是涓生的“怒其不争”,还是鲁迅的“哀其不幸”,都是被潜在的男性主体意识扭曲了的误解。涓生将她的“奉献”曲解成“索取”;鲁迅则把她的“刚强”当成了是“柔弱”。对这... 《伤逝》中的子君,是个令评论界争论不休,迷惑不解的人物。无论是涓生的“怒其不争”,还是鲁迅的“哀其不幸”,都是被潜在的男性主体意识扭曲了的误解。涓生将她的“奉献”曲解成“索取”;鲁迅则把她的“刚强”当成了是“柔弱”。对这个谜样的人物,有必要作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伤逝>子君 男性主体言说 扭曲
下载PDF
《伤逝》与《复活》比较论 被引量:1
11
作者 杜兆珍 《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5期61-65,共5页
托尔斯泰的忏悔精神和人道主义思想对鲁迅有重要的影响 ,使鲁迅的忏悔不像基督徒面对牧师说出自己的罪过一样 ,是为了寻求心灵的慰藉和良心的安宁 ,也不同于歌德笔下少年维特的烦恼 ,卢梭的自剖 ,在忏悔中包含超越世俗的个人英雄主义的... 托尔斯泰的忏悔精神和人道主义思想对鲁迅有重要的影响 ,使鲁迅的忏悔不像基督徒面对牧师说出自己的罪过一样 ,是为了寻求心灵的慰藉和良心的安宁 ,也不同于歌德笔下少年维特的烦恼 ,卢梭的自剖 ,在忏悔中包含超越世俗的个人英雄主义的骄傲。而是在本质上接近托尔斯泰的忏悔 ,是良知审判与道德规范的融合 ,在忏悔中包含着灼热的忧国忧民意识。这种影响融化在鲁迅的创作中 ,在《伤逝》中体现为涓生与《复活》中的聂赫留朵夫一样具有深沉的忏悔意识、执著向上的精神、个人主义与人道主义相统一的思想模式 ,而且由于主人公忏悔的苦痛、执著追求与黑暗现实之间的冲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忏悔意识 文体风格 <<伤逝>> <<复活>> 比较研究
下载PDF
《伤逝》——个性主义者的歌哭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叔和 《江淮论坛》 2000年第1期103-106,共4页
关键词 小说研究 鲁迅 <<伤逝>> 个性主义 人生观
下载PDF
你的热爱有多深
13
作者 姜钦峰 《中国保安》 2006年第12期56-56,共1页
关键词 电影导演 <伤逝> 迫于无奈 庆祝活动 钱一本 特殊照顾 热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