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1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季民族主义与黄帝崇拜之发明 被引量:65
1
作者 孙隆基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68-79,共12页
历史是一个共同回忆 ,其组成有一个系谱学之线索可寻。有关现代国家起源的民族史系谱 ,往往是近代的发明。中国人好称“黄帝子孙” ,此种概念在中国自称“天下”的大一统时代是不可能形成的。明清之际的王夫之提倡严夷夏之防 ,曾奉黄帝... 历史是一个共同回忆 ,其组成有一个系谱学之线索可寻。有关现代国家起源的民族史系谱 ,往往是近代的发明。中国人好称“黄帝子孙” ,此种概念在中国自称“天下”的大一统时代是不可能形成的。明清之际的王夫之提倡严夷夏之防 ,曾奉黄帝为华夏域之奠立者 ,清季的汉民族主义分子遂将黄帝转化为民族始祖。黄帝崇拜的叙事 ,由古代、现代、本土、外来的因素编织而成 ,表面上首尾一贯 ,其实是一个混合语 ,而且一首一尾都是舶来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 清季 民族史 始祖 崇拜 大一统 华夏 叙事 明清之际 本土
原文传递
《山海经》中的昆仑区 被引量:43
2
作者 顾颉刚 《中国社会科学》 1982年第1期3-30,共28页
本文是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的遗作。顾先生生前一再叮嘱助手从他的未刊文稿中选出一篇送交本刊,现检出《〈山海经〉中的昆仑区》一文在本期发表。《山海经》是一部幸免于西汉儒者改窜的古书,也是目前所能见到的一部最早的地理书。书... 本文是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的遗作。顾先生生前一再叮嘱助手从他的未刊文稿中选出一篇送交本刊,现检出《〈山海经〉中的昆仑区》一文在本期发表。《山海经》是一部幸免于西汉儒者改窜的古书,也是目前所能见到的一部最早的地理书。书中保存着神话传说和古代地理两个方面的记载,反映了当时的民族文化和社会意识,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该书最早记载的关于昆仑的传说,是古代中西交通史上的一个大问题,通过它可以寻出一部分中国古代文化的来源。作者在本文中按照"以《山海经》还《山海经》"的原则,根据该书所记载的材料,经过翔实的考证,论述了昆仑区的地理和人物是从西北传入,其人物是西北民族的想象力所构成,其地理含有西北的实际背景,但不能实定其确切的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海经 昆仑山 西王母 黄帝 昆仑虚 故事 西经 神话传说 海内 西北民族
原文传递
拉克伯里“中国文明西来说”在东亚的传布与文本之比较 被引量:41
3
作者 孙江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6-137,共22页
19世纪末,法裔英国人拉克伯里自称运用"语言科学"和"历史科学"的方法发现了中国上古史的秘密:黄帝裔出巴比伦,汉人的祖先是巴比伦人。拉克伯里的"西来说"不为欧洲主流汉学界所接受,但当其被介绍到日本后... 19世纪末,法裔英国人拉克伯里自称运用"语言科学"和"历史科学"的方法发现了中国上古史的秘密:黄帝裔出巴比伦,汉人的祖先是巴比伦人。拉克伯里的"西来说"不为欧洲主流汉学界所接受,但当其被介绍到日本后,备受学界瞩目,出现了以桑原骘藏和三宅米吉、白鸟库吉为代表的反对派和支持派。1900年,白河次郎和国府种德将"西来说"写入面向大众的《支那文明史》中,此书出版后引起在东京和上海的排满知识人的积极反应,《支那文明史》转述的"西来说"被译介为若干中文文本。不过,当意识到"西来说"表征着汉人的外来性而不合排满革命政治目标时,先前的支持者便纷纷转而反对。通过分析拉克伯里"西来说"的各个中文文本可知,清末经由日本传入之"西来说"乃是一种具有政治色彩的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 巴比伦 西来说 拉克伯里
原文传递
马王堆帛书与《鹖冠子》 被引量:39
4
作者 李学勤 《江汉考古》 1983年第2期51-56,共6页
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所出帛书,系近年古代典籍方面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在考古学上也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经过马王堆帛书整理小组几年的工作,帛书的拚缀复原已近完成.一九七九年,我们曾报道帛书大致有二十六件,并依《汉书·艺文志》的分... 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所出帛书,系近年古代典籍方面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在考古学上也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经过马王堆帛书整理小组几年的工作,帛书的拚缀复原已近完成.一九七九年,我们曾报道帛书大致有二十六件,并依《汉书·艺文志》的分类法试加划分.后来通过进一步的整理拼复,又分出两件,现在知道帛书共二十八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书·艺文志 马王堆帛书 黄老之学 思想倾向 黄帝 道家 司马谈 公元前 汉文帝 数术
下载PDF
座谈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 被引量:35
5
《文物》 1974年第9期45-57,共13页
我国文物考古工作者于1973年11月至1974年年初发掘了长沙马王堆第二、三号汉墓,获得了大批珍贵文物。特别是三号墓出土的帛书,共十二万多字,大部分是失传了一两千年的古籍,包括《老子》甲本卷后无篇名的四篇,《老子》乙本卷前的《经法... 我国文物考古工作者于1973年11月至1974年年初发掘了长沙马王堆第二、三号汉墓,获得了大批珍贵文物。特别是三号墓出土的帛书,共十二万多字,大部分是失传了一两千年的古籍,包括《老子》甲本卷后无篇名的四篇,《老子》乙本卷前的《经法》、《十大经》、《称》、《道原》四篇。还有《周易》、《易说》。以及类似《战国策》、相马经、医经方、天文星占等古籍。帛书中的《老子》、《周易》等.与今本文字上也有不少出入。这些古籍的出土,为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和哲学思想,研究西汉初期的儒法斗争,研究古代医学、天文学等提供了新的资料。这是我国文物考古工作者,在批林批孔运动推动下所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这批帛书,目前正由有关专业人员进行整理。《文物》编辑部于8月28日邀请参加整理工作的部分同志对帛书的内容和文字举行了座谈。由于整理工作正在进行,座谈会谈到的只是一些初步的看法。不少问题还正在开始探索,需要根据"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展开进一步的研究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王堆帛书 汉书·艺文志 老子 今本 战国策 文字 帛书本 周易 黄帝 秦始皇
原文传递
东汉永寿二年镇墓瓶陶文考略 被引量:27
6
作者 蔡运章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7期649-652,661,共5页
1980年4月,洛阳东郊史家湾村北约1公里有座被盗掘过的东汉晚期墓中,出土永寿二年镇墓陶瓶一件,它的腹部有长篇朱书劾鬼文,为研究东汉时期道巫的宗教活动和社会习俗,提供了珍贵的新资料。现就这件劾鬼文及相关问题,略作探考。
关键词 东汉时期 社会习俗 永寿 宗教活动 师古 实物资料 黄帝 后汉书 相关问题 玄冥
原文传递
论拓跋鲜卑部的早期历史——读《魏书·序纪》 被引量:26
7
作者 姚大力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27,共9页
《魏书·序纪》是考察鲜卑拓跋部早期历史的珍贵史料。但是,由于它所采口传史的叙事特征及其限制,也由于建立北魏之后的拓跋族在追述其先世历史时所受到的中原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这篇历史资料包含着诸多难解之处。本文试图在细读... 《魏书·序纪》是考察鲜卑拓跋部早期历史的珍贵史料。但是,由于它所采口传史的叙事特征及其限制,也由于建立北魏之后的拓跋族在追述其先世历史时所受到的中原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这篇历史资料包含着诸多难解之处。本文试图在细读“序纪”的基础上,对拓跋先世史上的若干重大问题稍作清理,使我们的认识能更接近当日的实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跋鲜卑 黄帝 檀石槐 《魏书·序纪》 拓跋力微
下载PDF
寻找最初的“法”──对古“法”字形成过程的法文化考察 被引量:27
8
作者 武树臣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87-91,共5页
“”字是古人对“法”这一社会现象的真实记录。古“法”字由三个部分组成。其中,“水”原于远古禁忌和流放;“”即蚩尤皋陶,是世代执掌军事和司法之职的部族的图腾;“去”是原子争讼的证据制度,由“弓”和“矢”二字构成。“去”... “”字是古人对“法”这一社会现象的真实记录。古“法”字由三个部分组成。其中,“水”原于远古禁忌和流放;“”即蚩尤皋陶,是世代执掌军事和司法之职的部族的图腾;“去”是原子争讼的证据制度,由“弓”和“矢”二字构成。“去”与“夷”字字义正相反,“夷”是弓、矢相符,“去”是弓、矢相背。甲骨文中有“”字,至西周金文而产生古“法”字。商末箕子发明了“明夷”即证据制度,这是“法”字含有“去”字的原因。由此可证,古“法”字当在箕子之后、西周初期形成。古“法”字的结构和本义,为我们今天探讨“法”的起源及其特征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 法文化 形成过程 《说文解字》 “去” 甲骨文 行为准则 《尚书·尧典》 社会现象 黄帝
下载PDF
黄帝历史形象的塑造 被引量:27
9
作者 李凭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49-181,208,共33页
脱离传说境界以后,黄帝的形象是向神仙偶像与历史人物两个方向发展的。司马迁撰写《五帝本纪》,将黄帝塑造成中华正史第一人物,凝炼成虚实之间形象,尊崇为帝王样板,供奉为华夏始祖,从而适应了汉武帝构建大一统宏图和巩固家天下专制局面... 脱离传说境界以后,黄帝的形象是向神仙偶像与历史人物两个方向发展的。司马迁撰写《五帝本纪》,将黄帝塑造成中华正史第一人物,凝炼成虚实之间形象,尊崇为帝王样板,供奉为华夏始祖,从而适应了汉武帝构建大一统宏图和巩固家天下专制局面的时代需要。北齐史家魏收充分领会司马迁思想精髓,在《魏书》首篇首句中将拓跋氏初祖认作黄帝之孙,又在《官氏志》中梳理出诸部落汉化姓氏,将黄帝推广成北朝各族共同祖先,从而体现出民族融合潮流,适应了中华文明升华趋势。又经过社会长期弘扬,黄帝历史形象终于发展成为受到海内外广泛认可的人文初祖形象,原因就在于凝聚中华民族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 历史形象 司马迁 魏收
原文传递
河南仰韶文化聚落群研究 被引量:26
10
作者 许顺湛 《中原文物》 2001年第5期19-28,共10页
作者依据《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将河南境内的仰韶文化遗址大体区分为37个聚落群,并根据每个聚落的大小,分别区分为特级聚落、一级聚落、二级聚落和三级聚落。河南仰韶文化聚落群的宏观考察,对黄帝时代文化的研究具有重... 作者依据《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将河南境内的仰韶文化遗址大体区分为37个聚落群,并根据每个聚落的大小,分别区分为特级聚落、一级聚落、二级聚落和三级聚落。河南仰韶文化聚落群的宏观考察,对黄帝时代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落 仰韶文化 黄帝 遗址 文物 地图集 根据 价值 依据 区分
原文传递
鲁西两组龙山文化城址的发现及对几个古史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23
11
作者 张学海 《华夏考古》 1995年第4期47-58,共12页
鲁西两组龙山文化城址的发现及对几个古史问题的思考张学海ChipingCountyandYangguCountyofwestShandongProvincearetwooldculturecentersoftheare... 鲁西两组龙山文化城址的发现及对几个古史问题的思考张学海ChipingCountyandYangguCountyofwestShandongProvincearetwooldculturecentersoftheareawherethreeprov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山 涿鹿之战 蚩尤 古文化 先商文化 空桑 泰山 少昊 文化遗址 黄帝
原文传递
汉藏两族人和话同源探索 被引量:24
12
作者 俞敏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1期45-53,共9页
通行的说法是汉、藏、泰是一个语系。到底汉藏近些还是汉泰近些呢?意见很不一致。从三十年前就主张汉藏关系近的有王静如、W·西门和笔者。王比较过汉、藏数字,发表在《史语集刊》上。西门有过几篇论文。笔者也写过两篇,发表在... 通行的说法是汉、藏、泰是一个语系。到底汉藏近些还是汉泰近些呢?意见很不一致。从三十年前就主张汉藏关系近的有王静如、W·西门和笔者。王比较过汉、藏数字,发表在《史语集刊》上。西门有过几篇论文。笔者也写过两篇,发表在《燕京学报》上。从我们三个人最后晤谈,直到现在我的信念并没改变。但是我们的意见引起的反响是很微弱的。本来么,材料不充足,方法不严密,有种种缺欠,自然产生这样的结果。最弱的是比常用词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姓 黄帝 汉藏 羌人 少典 轩辕 四岳 姜水 五帝本纪 姬姓
下载PDF
上士登仙图与维摩诘经变——莫高窟第249窟窟顶壁画再探 被引量:24
13
作者 宁强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36-43,123-124,共10页
莫高窟第249窟开凿于北魏末至西魏初这段时间内,无论题材内容还是艺术形式,都是敦煌艺术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该窟窟顶壁画形象怪异。构图特别,难以辨识,长期以来专家学者们争论不休。在拜读了前辈学者们的研究文章之后,我又翻阅了大量有... 莫高窟第249窟开凿于北魏末至西魏初这段时间内,无论题材内容还是艺术形式,都是敦煌艺术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该窟窟顶壁画形象怪异。构图特别,难以辨识,长期以来专家学者们争论不休。在拜读了前辈学者们的研究文章之后,我又翻阅了大量有关的文献资料和考古学上的新发现,产生了一些新的想法,今不揣冒昧。提出来供大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高窟 敦煌壁画 黄帝 新发现 考古学 敦煌艺术 再探 北魏 雨师 造型特征
下载PDF
再论中华民族的共同性 被引量:24
14
作者 谷苞 《新疆社会科学》 1986年第1期1-9,共9页
(一)在中国大地上,从遥远的太古时代,即原始共产社会的发展阶段,人们就学会了使用火、石器、陶器、弓箭;学会了狩猎、捕鱼、农业和养畜业;学会了熟食;学会了建造房屋;创造了氏族、部落组织、家庭婚姻制度、音乐舞蹈等等。所有这些,都是... (一)在中国大地上,从遥远的太古时代,即原始共产社会的发展阶段,人们就学会了使用火、石器、陶器、弓箭;学会了狩猎、捕鱼、农业和养畜业;学会了熟食;学会了建造房屋;创造了氏族、部落组织、家庭婚姻制度、音乐舞蹈等等。所有这些,都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斗争中和社会生活实践中所取得的伟大业绩,它们的创造和发展,是通过许多代人的实践而逐步得到改进的。但是,从很早的时候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黄帝 中华民族 大统一 各民族 古代神话 神话传说 共同性 司马迁 五帝本纪
下载PDF
出土文字资料与古代神话原型新探 被引量:20
15
作者 王晖 王建科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3-114,共12页
从出土文字资料来看 ,神话传说中牛郎与天帝之女织女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 ,其原型是牛郎多次抛弃织女的婚姻悲剧。夏后启是其母化为石后崩裂而出的神话传说 ,原型是夏启之母在生启时 ,因难产而死。传说中“黄帝四面”的神话 ,曾被孔子解... 从出土文字资料来看 ,神话传说中牛郎与天帝之女织女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 ,其原型是牛郎多次抛弃织女的婚姻悲剧。夏后启是其母化为石后崩裂而出的神话传说 ,原型是夏启之母在生启时 ,因难产而死。传说中“黄帝四面”的神话 ,曾被孔子解释成黄帝派使臣于四方 ,但在出土汉简中明确记述说黄帝有四张面孔 ,不过这应是宗庙中有四面的祭主之状。虹霓神话传说及形成原因甚多 ,据殷墟甲骨文来看 ,其原型是长有两个龙头且能以头入河流水溪饮水的动物。而子弹库楚帛书整合了上古零碎的创世神话资料 ,成为我国迄今能见到的最完整的创世神话故事。出土文献为古代神话原型的研究提供了最新资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原型 牛郎织女 夏后启 黄帝 虹霓 创世神话
下载PDF
20世纪初年中国留日学生“黄帝”之再造——排满、肖像、西方起源论 被引量:20
16
作者 石川祯浩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1-62,共12页
清末,排满情绪席卷中国,导致明确的汉族民族认同的兴起。中国近代黄帝崇拜及画像的出现乃系1903年崛起于东京,而当时的黄帝是以出生于远古西方的巴比伦,率领后来成为汉族的原始部落民千里迢迢迁至中国的英雄姿态出现的。本文从历史角度... 清末,排满情绪席卷中国,导致明确的汉族民族认同的兴起。中国近代黄帝崇拜及画像的出现乃系1903年崛起于东京,而当时的黄帝是以出生于远古西方的巴比伦,率领后来成为汉族的原始部落民千里迢迢迁至中国的英雄姿态出现的。本文从历史角度对其饶有兴味的前因后果进行了考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 肖像 民族
原文传递
论尧舜禹禅让与父系家族私有制的发生和发展 被引量:22
17
作者 徐中舒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58年第Z1期115-128,共14页
一、三代以前的部落酋长夏代以前的黄河流域不仅没有统一的国家,而且没有统一的经济文化类型和历史民族区。①因为东方的龙山文化和西方的仰韶文化,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文化区,所以古代历史记载中的所谓夏代以前的帝王,在我们看来。
关键词 部落联盟 原始社会 少数民族 历史记载 黄帝 世系 民族学 家族私有 历史民族区 羌族
下载PDF
中国现存最古的私家著述《孙子兵法》 被引量:20
18
作者 何炳棣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72-89,共18页
考古发现促成 70年代孙子其人其书研究的突破 ,可是对《孙子兵法》以外 ,预测晋国六卿孰先亡、孰最后胜利的《吴问》的撰成年代 ,至今学人意见仍有分歧。本文从《孙子》书中涉及的军队及战争规模、“五行相克”、“黄帝伐四帝”等专题... 考古发现促成 70年代孙子其人其书研究的突破 ,可是对《孙子兵法》以外 ,预测晋国六卿孰先亡、孰最后胜利的《吴问》的撰成年代 ,至今学人意见仍有分歧。本文从《孙子》书中涉及的军队及战争规模、“五行相克”、“黄帝伐四帝”等专题论证《孙子》全书的春秋属性。现存《孙子兵法》和《吴问》都是撰就于吴王阖闾召见孙武之年 (前 5 1 2年 ) ,前者成于召见之前 ,后者成于召见之后。我国现存最古的私家著述成书年分之得以确定 ,不能不归功于《左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子》 《左传》 《孙子兵法》 孙武 《论语》 黄帝 吴问 《四部备要》 《国语》 赵简子
原文传递
布洛陀:珠江流域原住民族的人文始祖 被引量:20
19
作者 覃乃昌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2004年第2期46-61,共16页
每一条大江大河流域 ,由于它们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 ,决定了它们的文化形态和文明类型也不相同。每一条大江大河流域的原生民族 ,在他们的共同文化创造中 ,必然产生他们自己的文化英雄 ,进而产生文化英雄崇拜。他们把本民族文化创造的功... 每一条大江大河流域 ,由于它们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 ,决定了它们的文化形态和文明类型也不相同。每一条大江大河流域的原生民族 ,在他们的共同文化创造中 ,必然产生他们自己的文化英雄 ,进而产生文化英雄崇拜。他们把本民族文化创造的功绩集中归结到某一个文化英雄身上并强化它 ,使之成为本民族的神话人物 ,成为本民族认同的人文始祖。布洛陀就是珠江流域原住民族———壮侗语民族的人文始祖。布洛陀文化与黄帝、炎帝文化在地位上是无法比拟的 ,但是作为大江大河流域原住民族的文化英雄神话人物 ,他们都具有创世性、始祖性、宗教性、广泛性、延续性的特征 ,因而他们是同质的 ,都可以称为大江大河流域原住民族的人文始祖。布洛陀文化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布洛陀文化与黄帝、炎帝文化的不同在于 :黄帝、炎帝文化具有政治性与民间性相结合的特征 ,而布洛陀文化仅具有民间性特征。我们将布洛陀称为珠江流域原住民族的人文始祖 ,完全是民间文化性质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洛陀 珠江流域 壮侗语民族 人文始祖 黄帝 炎帝
下载PDF
汉字起源试论 被引量:18
20
作者 陈炜湛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8年第1期70-77,共8页
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它的历史悠久,这是举世公认的。但它究竟萌芽于何时,形成于何代,意见就不一致了。这些问题是人们所普遍关注的,也是古文字学领域里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文想就此谈些粗浅的看法,希望同志们指正。在... 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它的历史悠久,这是举世公认的。但它究竟萌芽于何时,形成于何代,意见就不一致了。这些问题是人们所普遍关注的,也是古文字学领域里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文想就此谈些粗浅的看法,希望同志们指正。在我国,关于汉字起源问题,至迟在战国时就提出来了。《易·系辞下》就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悠久 原始形态 母系氏族社会 原始社会 甲骨文 汉字起源 文字符号 黄帝 起源问题 部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