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语》“色难”新解
被引量:10
- 1
-
-
作者
裴传永
-
出处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21-122,共2页
-
-
关键词
<<论语>>
"色难"
解释
-
分类号
B22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论语》校证一则
被引量:3
- 2
-
-
作者
单承彬
-
出处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13-115,共3页
-
文摘
《论语·八佾》第二十一章:"哀公问社於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日使人战栗。"'此章文字今、古文《论语》有作"问主"、"问社"的分歧。清人臧琳曰:"《古论语》哀公问社於宰我,《鲁论语》哀公问主放宰我。"①按: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曰:"问?..
-
关键词
<<论语>>
校正"问主"
"问社"
<<论语·八俏>>
-
分类号
B22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K225.04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攻乎异端,斯害也已”新解
被引量:4
- 3
-
-
作者
朱去非
-
出处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20-121,共2页
-
-
关键词
<<论语>>
"攻乎异端
斯害也已"
解读
-
分类号
B22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周易》的人生哲学与儒道两家的艺术显现
- 4
-
-
作者
于雪棠
-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
-
出处
《北方论丛》
2000年第1期103-107,共5页
-
文摘
《周易》经传指出,面对人生的困逆之境,应当反身修德或遁世而无闷,表现出 旷达开朗的人生态度。孔子和庄子在这一问题上具有共同之处,都在天命观的基础上,表现 出与《周易》相近的人态度。《论语》和《庄子》这两部书,通过对几位人物的记述和塑造,艺术地 体现出儒道两家旷达开朗的人生哲学。
-
关键词
<<周易>>
<<论语>>
<<庄子>>
旷达
开朗
-
Keywords
The Book of Changes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The Book of Zhoang Zhou
Nature Fate
-
分类号
B2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B222.2
-
-
题名中国诗话的起源
- 5
-
-
作者
李湛渠
-
机构
淮阴师范学院中文系
-
出处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59-62,共4页
-
文摘
伴随着原始歌谣的产生与流传,出现了中国最早的"论事类"诗话。最早的"论辞类"诗话保存在先秦时期的历史要籍中。《尚书 尧典》中舜和夔的对话,开"论辞类"诗话著作之先河。《论语》中孔子论诗的记述是诗话中最早的系统的"论辞"之作。
-
关键词
诗话起源
论事类
论辞类
<<尚书尧典>>
<<论语>>
-
Keywords
origin of poetry
on content
on form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论语》是如何看待死的
- 6
-
-
作者
宁新昌
-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7-21,共5页
-
文摘
〕《论语》并不是漠视死的问题的 ,而是对死有深刻论述的。这其中包含了死的自我意识 ,死的价值意识及死的本体论意义。本文通过死与生、命、德、仁、善、信、礼等关系的剖析 ,较全面地展示了《论语》
-
关键词
<<论语>>
死
生
命
德
仁
善
自我意识
-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B083
-
-
题名试析《论语》中孔子的伦理政治思想
- 7
-
-
作者
王明翠
-
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系
-
出处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5期14-17,共4页
-
文摘
孔子的伦理政治思想在《论语》一书中有所反映,其表现为:第一是对社会现实的批判;第二,他主张为国以礼;实行德政;统治者起表率作用;举贤才。孔子伦理政治思想的突出特点是道德与政治的紧密结合。
-
关键词
<<论语>>
孔子
伦理政治思想
德政
礼
政治主张
-
Keywords
Lunyu
Confucius
ethics and polit ics
stand
criticism
-
分类号
B2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教化与审美──也谈《论语》的诗学理论
- 8
-
-
作者
申元初
-
机构
贵州省公安干部学院
-
出处
《贵州社会科学》
2000年第4期75-80,共6页
-
-
关键词
<<论语>>
诗学理论
社会政治作用
审美作用
-
分类号
I052
[文学—文学理论]
I206.2
-
-
题名《论语》“三省”新析
- 9
-
-
作者
王世明
-
机构
中宣部机关事务管理局
-
出处
《山东社会科学》
2002年第3期133-134,共2页
-
-
关键词
<<论语>>
分析
-
分类号
B222.3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散文神韵之先声——《论语》三则品赏
- 10
-
-
作者
张冠湘
-
机构
湖南郴州教育学院 教师
-
出处
《写作》
2000年第2期23-24,共2页
-
文摘
谈及中国散文之发轫,朱自清先生的思路是直接从“言辞”如何影响和造就“文章”说起。在先秦“言辞”之中,《论语》言辞,即使三言两语,也颇富神韵。说它是中国散文神韵之先声,并非过誉。《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则孔子自撰的“履历表”,简明而完整,概述一生历程。他享年七十有三,所示经历年龄,仅为大要、整数。当今世人填“简历”,述平生。
-
关键词
文学赏析
孔子散文
<<论语>>
句式结构
-
分类号
I207.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辨析
被引量:9
- 11
-
-
作者
傅允生
-
出处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23-125,共3页
-
-
关键词
<<论语·子罕>>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辨析
-
分类号
B22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正诂
- 12
-
-
作者
王功龙
-
出处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16-117,共2页
-
文摘
《论语,乡党》中"食不厌精,脸不厌细"一句,前人的注解颇多分歧。宋代孙奕《履斋示儿编,五·食不厌精》中说:"厌,读如厌袄之厌,言食与胜,虽精而细,亦不厌袄而食之。"清代刘宝捕的《论语正义》引张林的说法注日:"厌当读作平声,言不待精细者而后属厌也。"但现代许...
-
关键词
<<论语·乡党>>
"食不厌精
脍不厌细"
厌字
注解
-
分类号
K225.04
[历史地理—历史学]
B222.1
[历史地理—中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