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82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及其修复实践 被引量:520
1
作者 黄益宗 郝晓伟 +1 位作者 雷鸣 铁柏清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09-417,共9页
近年来我国重金属污染事件频发,严重影响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土壤重金属污染与防治成为人们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作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物理/化学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 近年来我国重金属污染事件频发,严重影响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土壤重金属污染与防治成为人们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作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物理/化学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和农业生态修复技术等,对每种技术的基本修复原理、技术特点和应用范围进行了讨论。同时,对国内外典型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工程实践进行了介绍,以期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农田 修复技术 修复实践
下载PDF
农田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性特征 被引量:266
2
作者 胡克林 李保国 +2 位作者 林启美 李贵桐 陈德立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3-38,共6页
对一块面积为1 hm 2 麦田内的98 个观测点取样分析,测定了代表不同土壤含水率水平下的两个时期土壤表层和底层的 N H4 N、 N O3 N、 Olsen P、表层有机质和全氮等养分。应用地统计学的方法对所取的数据进行... 对一块面积为1 hm 2 麦田内的98 个观测点取样分析,测定了代表不同土壤含水率水平下的两个时期土壤表层和底层的 N H4 N、 N O3 N、 Olsen P、表层有机质和全氮等养分。应用地统计学的方法对所取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底层土壤的 N H4 N、表层土壤的有机质服从正态分布;其余养分基本上服从对数正态分布;按一定的精度和置信水平确定了合理的取样数目。通过半方差函数分析,发现这些养分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空间相关性;采用 Kriging 方法对未测点进行了估值,绘制了等值线图,并对两个时期的养分动态的空间变异进行了初步分析。该成果可用于提高氮肥利用率和精确农业(施肥)的研究和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养分 空间变异 半方差函数 农田
下载PDF
中国农田重金属问题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270
3
作者 曾希柏 徐建明 +5 位作者 黄巧云 唐世荣 李永涛 李芳柏 周东美 武志杰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6-194,共9页
在对我国若干典型区域调研及资料分析的基础上,作出了当前我国耕地重金属"主产区基本安全,重点区域风险较大"的基本判断,提出了针对农田土壤采用"重金属含量超标"替代"重金属污染"的观点,指出我国农业主... 在对我国若干典型区域调研及资料分析的基础上,作出了当前我国耕地重金属"主产区基本安全,重点区域风险较大"的基本判断,提出了针对农田土壤采用"重金属含量超标"替代"重金属污染"的观点,指出我国农业主产区农田重金属存在明显的累积趋势。同时,在对我国土壤重金属钝化和活化、植物吸收和阻控、微生物转化和利用等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借鉴基础上,提出了强化重金属超标农田安全利用、重金属含量阈值制订、重金属污染源头和过程阻控、超标农田修复以及产地环境安全保障体系等系列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 重金属 超标 风险
下载PDF
农田氮素淋失研究进展 被引量:168
4
作者 张国梁 章申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291-297,共7页
本文概述了农田氮素淋失的研究进展。指出了氮素淋失的农学和环境学意义,描述了氮素迁移过程和机理,介绍了主要的模拟模型。对气候、土壤、作物和肥料等影响氮素淋失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比较。介绍了氮素淋失的研究方法和技... 本文概述了农田氮素淋失的研究进展。指出了氮素淋失的农学和环境学意义,描述了氮素迁移过程和机理,介绍了主要的模拟模型。对气候、土壤、作物和肥料等影响氮素淋失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比较。介绍了氮素淋失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及其工作难点。最后从“农业最佳管理措施”的高度提出了防止氮素淋失的对策,并提出了氮素淋失研究未来的工作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淋失 影响因素 最佳管理措施 农田
下载PDF
我国农田镉污染现状及其治理利用对策 被引量:155
5
作者 王凯荣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1997年第6期274-278,共5页
本文在分析我国农田镉污染现状和几种污染治理措施利弊的基础上,提出实施镉污染农田生态治理及其安全高效利用策略是实现我国工矿污染区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唯一途径,阐述了在实施污染农田安全高效利用策略时应把握的五个环节。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农田
下载PDF
土壤有机质对农田管理措施的动态响应 被引量:205
6
作者 杨景成 韩兴国 +1 位作者 黄建辉 潘庆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87-796,共10页
土壤有机质在农田肥力、环境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决定农作物产量 ,而且在全球碳素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大气 CO2 浓度升高与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加剧 ,全球碳素循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农... 土壤有机质在农田肥力、环境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决定农作物产量 ,而且在全球碳素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大气 CO2 浓度升高与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加剧 ,全球碳素循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农田具有大气 CO2 源和库的双重潜力。历史上由于人类对农田的过度开垦和耕种 ,造成土壤有机质含量大幅度下降 ,降低了农田的作物产量潜力 ;同时导致大量的碳以 CO2 形式由陆地生态系统排放到大气圈 ,加剧了全球温室效应。大量研究结果表明 ,诸如耕作、种植制度、施肥等农田管理措施能够显著地影响土壤有机质动态 ,而免耕、提高复种指数、合理的轮作换茬、有机肥料和化肥的施用以及弃耕农田还林还草等保护性管理措施则能够提高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 ,使农田起到大气 CO2汇的作用。综述了近年来农田管理对土壤有机质动态影响研究方面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 土壤碳 土壤有机质 耕作 种植制度 轮作 施肥
下载PDF
中国农田的温室气体排放 被引量:179
7
作者 李长生 肖向明 +11 位作者 S.Frolking B.Moore Ⅲ W.Salas 邱建军 张宇 庄亚辉 王效科 戴昭华 刘纪远 秦小光 廖柏寒 R.Sass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93-503,共11页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拥有约 1 .33百万平方公里的农田。这些田地的种植、翻耕、施肥、灌溉等管理措施不仅长期改变着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化学元素循环 ,而且给全球气候变化带来影响。农业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 3种温室...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拥有约 1 .33百万平方公里的农田。这些田地的种植、翻耕、施肥、灌溉等管理措施不仅长期改变着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化学元素循环 ,而且给全球气候变化带来影响。农业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 3种温室气体 ,即二氧化碳(CO2 )、甲烷 (CH4)和氧化亚氮 (N2 O)在土壤 -大气界面的交换而实现的。为了分析多种因素(如气候、土壤质地、农作物品种及各种农田经营管理措施等 )对农业土壤释放CO2 ,CH4和N2 O的综合影响 ,一个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模型 (DNDC)近年发展起来 ,用于预测这一复杂系统的动态。DNDC模型可对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碳 (C)、氮 (N)循环进行计算机模拟 ,并计算农田温室气体的释放量。通过与一个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连接 ,DNDC完成了对中国农田 1 990年温室气体排放的估算。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生态系统的CO2 净排放量约 95百万吨C/年、CH4约 9.2百万吨C/年、N2 O约 1 .3百万吨N/年。根据全球增温潜势 (GWP)计算 ,中国农田释放的N2 O对全球增温的影响高于CO2 和CH4。模拟结果还发现中国农业对减缓全球温室效应的最大贡献发生在 1 980~ 2 0 0 0年间 ,在这 2 0年中 ,全国水稻田的灌溉方法由持续淹灌逐渐改为晒田间灌 ,DNDC计算的中国农田CH4的年排放量由 1 980年的 1 2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业 农田 温室气体 生物地球化学 DNDC 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
下载PDF
近20年来中国大陆农田表土有机碳含量的变化趋势 被引量:178
8
作者 黄耀 孙文娟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50-763,共14页
调研并分析了中国大陆1993年以来关于区域农田土壤有机碳变化的文献200余篇.为了客观评价中国大陆农田有机碳的变化,从中选出132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献,这些文献涵盖了不同地区60000余个土壤样品的测定结果.分析结果表明,近20年来占... 调研并分析了中国大陆1993年以来关于区域农田土壤有机碳变化的文献200余篇.为了客观评价中国大陆农田有机碳的变化,从中选出132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献,这些文献涵盖了不同地区60000余个土壤样品的测定结果.分析结果表明,近20年来占中国大陆农田面积53%-59%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呈增长趋势,30%-3l%呈下降趋势,4%-6%基本持平.进一步分析结果指出,中国大陆农田表土有机碳贮量总体增加了311.3—401.4Tg.其中,华东和华北地区增加明显,但东北地区呈下降趋势.有机碳含量增加明显的土壤类型为水稻土和潮土,黑土下降显著.有机碳含量增加主要归因于秸秆还田与有机肥施用、化肥投入增加与合理的养分配比以及少(免)耕技术的推广;黑土区有机碳含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水土流失和投入不足.为了有效地促进农田土壤碳固定,最大限度地遏制东北地区土壤有机碳下降的趋势,未来应通过配套技术的研究、农户培训和政府补贴等措施,进一步推广秸秆还田、平衡施肥、少(免)耕等保护性耕作措施,加大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力度.与此同时,为了应对后《京都议定书》时代对中国可能产生的减排压力,未来需加强4个方面的研究:(1)第二次土壤普查期间及目前中国农田土壤有机碳贮量,(2)由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控制的农田土壤有机碳变化机理,(3)增加土壤碳固定及减少碳损失的有效途径,(4)农田土壤的固碳潜力及未来演变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农田 表土 有机碳 变化
原文传递
农田重金属污染原位钝化修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192
9
作者 李剑睿 徐应明 +3 位作者 林大松 梁学峰 孙约兵 王林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21-728,共8页
污染土壤重金属原位钝化修复是通过向土壤中施加一些活性钝化修复材料,通过溶解沉淀、离子交换吸附、氧化还原、有机络合等反应来改变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赋存状态,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有效浓度、迁移性和生物有效性。这种方法成本较低、操... 污染土壤重金属原位钝化修复是通过向土壤中施加一些活性钝化修复材料,通过溶解沉淀、离子交换吸附、氧化还原、有机络合等反应来改变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赋存状态,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有效浓度、迁移性和生物有效性。这种方法成本较低、操作简单、见效快且适合大面积推广,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对主要由污水灌溉、大气沉降等造成的农田土壤面源污染,一些具有吸附固定土壤中重金属离子特性的天然物质和工业副产品都可运用在实地的钝化修复中,且不同类型的钝化修复剂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钝化修复效果各不相同。采用实验室评价和实地应用评价,一方面可以评估钝化修复材料对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离子的固定效率;另一方面可以评估钝化修复材料对土壤理化性状、养分状况和生物活性的影响。对重金属污染土壤原位钝化修复中不同来源的钝化剂进行了分类,目前广泛使用的钝化修复剂主要包括硅钙物质、含磷材料、有机物料、黏土矿物、金属及金属氧化物、生物碳及新型材料等,概述了它们各自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钝化修复效果。从研究方法、评价指标、环境影响因子、钝化机制以及环境风险评价等方面分析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今后应重点关注钝化修复剂对土壤-作物系统的潜在环境风险以及钝化材料修复效果的田间长期稳定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 重金属 污染 钝化 修复
下载PDF
农田秸秆覆盖节水效应研究 被引量:116
10
作者 周凌云 周刘宗 徐梦雄 《生态农业研究》 CSCD 1996年第3期49-52,共4页
周凌云,周刘宗,徐梦雄。农田秸秆覆盖节水效应研究。生态农业研究,1996,4(3):49~52。 利用秸秆覆盖农田,是减少棵间无效蒸发量、提高水资源利用的有效措施。在封丘3年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秸秆覆盖麦田可有效地降低耗水系数8.1%~23.2%... 周凌云,周刘宗,徐梦雄。农田秸秆覆盖节水效应研究。生态农业研究,1996,4(3):49~52。 利用秸秆覆盖农田,是减少棵间无效蒸发量、提高水资源利用的有效措施。在封丘3年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秸秆覆盖麦田可有效地降低耗水系数8.1%~23.2%,覆盖后减少棵间蒸发量26.3%,节约灌溉水量270m^3/hm^2。其节水机理主要是覆盖麦田可产生调节地温,蓄水保墒,提高了田间水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覆盖 节水 农田 效应
下载PDF
北京地区农田氮素养分随地表径流流失机理 被引量:148
11
作者 黄满湘 章申 +1 位作者 张国梁 张秀梅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47-154,共8页
田间模拟降雨径流试验研究了北京地区农田暴雨径流氮素流失与雨强、作物覆盖、施肥因子的关系,以及侵蚀泥沙的粒径分布特征和对氮的富集作用。结果表明:(1)降雨强度越大,地表径流模数和侵蚀模数增大,氮素流失越多;作物覆盖有效地减少地... 田间模拟降雨径流试验研究了北京地区农田暴雨径流氮素流失与雨强、作物覆盖、施肥因子的关系,以及侵蚀泥沙的粒径分布特征和对氮的富集作用。结果表明:(1)降雨强度越大,地表径流模数和侵蚀模数增大,氮素流失越多;作物覆盖有效地减少地表水土和颗粒态氮流失;(2)颗粒态氮浓度占径流全氮浓度的88.9%(施尿素)和98%以上(未施氮肥),是农田径流氮损失的主要形态;(3)施用化学氮肥增大了农田径流溶解态氮浓度,化学氮肥容易通过地表径流流失;(4)侵蚀泥沙的团聚体组成和原来土壤有很大差异,粒径<0.25mm的团聚体,尤其是含氮量较高的<0.045mm团聚体的富集是侵蚀泥沙富集氮的主要原因。减少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降低表土速效氮含量是减少农田地表径流氮养分流失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地区 农田 氮素 流失机理 地表径流 溶解态氮 颗粒态氮 团聚体 富集系数 水土流失
下载PDF
残膜污染治理的对策和措施 被引量:149
12
作者 王频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85-188,共4页
在分析残膜污染危害的基础上,从地膜生产和使用、残膜回收及再生利用等方面阐述了治理残膜污染的措施和建议。强调指出:发展残膜回收机械是治理残膜污染的有效方法,残膜的再生利用是保护环境、变废为宝、防治残膜污染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残膜污染 农田 环境保护 污染治理 治理措施
下载PDF
秸秆全量直接还田对土壤肥力及农田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26
13
作者 洪春来 魏幼璋 +2 位作者 黄锦法 王润屹 杨肖娥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27-633,共7页
通过秸秆全量直接还田两年定点试验研究,证实秸秆全量直接还田配合常规施肥对水稻的分蘖,大麦的出苗率均未造成负面影响,并能提高土壤肥力,其有机质含量由试验前的4.23%提高到4.38%,速效钾、速效磷的水平由试验前的83mg/kg、6.9mg/kg增... 通过秸秆全量直接还田两年定点试验研究,证实秸秆全量直接还田配合常规施肥对水稻的分蘖,大麦的出苗率均未造成负面影响,并能提高土壤肥力,其有机质含量由试验前的4.23%提高到4.38%,速效钾、速效磷的水平由试验前的83mg/kg、6.9mg/kg增加到110.2mg/kg和11.7mg/kg、全氮由0.205%上升到0.229%、碱解氮则净增了25.5mg/kg。优化了农田生态环境,杂草发生率大大降低,无论从株防效还是鲜重防效看杂草均减少了约三分之二;全量还田缩小了麦田耕层(0~20cm)冬季最高温与最低温的差,最低温时全量还田要比对照高出1~2.5℃,最高温时则比对照要低1~3℃,耕层土壤的的含水量全量还田比对照高1.5%~3%;秸秆全量还田促进了作物产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全量还田 土壤肥力 农田 生态环境 农作物产量
下载PDF
农田残膜对土壤环境及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43
14
作者 解红娥 李永山 +3 位作者 杨淑巧 王娇娟 吴秀峰 武宗信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3期153-156,共4页
通过盆栽模拟和大田试验研究了残膜量对土壤物理性状及不同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的残留地膜对土壤环境有较大影响,可使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水分移动速度减慢,随着残留地膜量的增加,小麦、玉米和棉花的生长发育均受到... 通过盆栽模拟和大田试验研究了残膜量对土壤物理性状及不同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的残留地膜对土壤环境有较大影响,可使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水分移动速度减慢,随着残留地膜量的增加,小麦、玉米和棉花的生长发育均受到严重影响,小麦产量降低0.8%~22.1%,玉米籽粒产量降低2.1%~27.5%,棉花产量降低1%~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 残膜 土壤环境 植株 小麦 棉花 玉米
下载PDF
农田蒸散双层模型及其在干旱遥感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99
15
作者 隋洪智 田国良 李付琴 《遥感学报》 EI CSCD 1997年第3期220-224,共5页
该文建立了在部分植被条件下估算农田蒸散的双层模型,利用此模型和NOAA-AVHRR数据对黄淮海平原春季旱情进行了评估,并做出了干旱及蒸散分布图。对双层模型和单层模型的估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部分植被条件下双层模型估算的精度... 该文建立了在部分植被条件下估算农田蒸散的双层模型,利用此模型和NOAA-AVHRR数据对黄淮海平原春季旱情进行了评估,并做出了干旱及蒸散分布图。对双层模型和单层模型的估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部分植被条件下双层模型估算的精度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模型 干旱 半植被覆盖 农田 蒸散 遥感
下载PDF
农田土壤有机碳固定潜力研究进展 被引量:95
16
作者 张国盛 黄高宝 YIN Chan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51-357,共7页
土壤有机碳的贮存和损失的研究是目前国际上前沿研究领域之一。研究农田土壤有机碳固定过程 ,对于了解农业生产过程和生态过程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农田土壤中 ,发生变化的有机碳主要是年轻或轻组有机碳 ,而且土壤有机碳的损失... 土壤有机碳的贮存和损失的研究是目前国际上前沿研究领域之一。研究农田土壤有机碳固定过程 ,对于了解农业生产过程和生态过程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农田土壤中 ,发生变化的有机碳主要是年轻或轻组有机碳 ,而且土壤有机碳的损失或固定都是在土壤表层和有限的时间内发生 ,且数量巨大。传统的耕作体系是造成土壤有机碳损失的主要原因。为了增加农田土壤有机碳的保有量 ,农业管理措施应该从增加有机碳的输入量 (如草田轮作、保留残茬以及施用肥料等 )和减少土壤有机碳的矿化 (少、免耕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 有机碳 固定潜力
下载PDF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116
17
作者 王玉军 吴同亮 +1 位作者 周东美 陈怀满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365-2378,共14页
为科学合理地评价土壤中重金属污染问题,并为土壤污染修复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结合Cite Space软件分析了近25年来国内外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的演进,发现人体健康及生态风险评... 为科学合理地评价土壤中重金属污染问题,并为土壤污染修复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结合Cite Space软件分析了近25年来国内外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的演进,发现人体健康及生态风险评价、重金属在土壤中形态分析及污染源解析等问题受到较为广泛的关注。综合分析了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富集因子法、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等四种常用的指数评价法在实际评价中的优势与不足,并发现现有的污染指数评价方法侧重土壤重金属超标问题,对农产品质量涉及较少,而土壤和农产品综合质量指数法克服了现有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将土壤重金属污染与农产品品质有机结合,同时考虑到土壤背景值、重金属形态等,可更为全面地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土壤 农田 农产品 污染评价
下载PDF
中国农田施用化学氮肥的固碳潜力及其有效性评价 被引量:111
18
作者 逯非 王效科 +3 位作者 韩冰 欧阳志云 段晓男 郑华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239-2250,共12页
按照2003年氮肥施用情况和农业专家对不同作物提出的推荐施肥量,设定了"氮肥施用现状"和"按推荐量施肥"两个情景,在搜集和整理全国典型的农业长期定位实验站数据的基础上,将全国划分为4个农业区,分析了两种情景下... 按照2003年氮肥施用情况和农业专家对不同作物提出的推荐施肥量,设定了"氮肥施用现状"和"按推荐量施肥"两个情景,在搜集和整理全国典型的农业长期定位实验站数据的基础上,将全国划分为4个农业区,分析了两种情景下我国农田土壤的固碳潜力;同时根据我国生产氮肥的化石能源消耗以及施用氮肥的数据,采用国内以及IPCC提供的相关参数,计算了施用化肥导致的温室气体泄漏,并提出"有效固碳潜力"的概念作为评价固碳潜力有效性和固碳措施可行性的标准.我国农田土壤在两种情景下的固碳潜力分别为21.9和30.2 Tg C·a-1;但两种情景下生产和施用化学氮肥的温室气体泄漏量分别达到了72.9和91.4 Tg C·a-1,使两种情景下有效固碳潜力分别为-51.0和-61.1 Tg C·a-1;而"按推荐量施肥"还将增加10.1 Tg C·a-1的温室气体净排放.因此,施用氮肥在我国农田土壤不具备有效固碳潜力,作为固碳措施不可行.鉴于施用化肥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基本保障,建议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前提下,提高氮肥利用率,适当减少氮肥施用量,以利于温室气体的减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 土壤 固碳 氮肥 泄漏
下载PDF
主要农田生态系统氮素行为与氮肥高效利用研究 被引量:94
19
作者 杨新泉 冯锋 +1 位作者 宋长青 冷疏影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73-376,共4页
氮肥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氮肥的不合理施用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氮肥施用不合理、利用率低 ,不仅导致氮素的大量损失、造成了浪费 ,而且还对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使农田氮素成为重要的污染源之一 ,同时过量施用氮肥... 氮肥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氮肥的不合理施用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氮肥施用不合理、利用率低 ,不仅导致氮素的大量损失、造成了浪费 ,而且还对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使农田氮素成为重要的污染源之一 ,同时过量施用氮肥还严重影响了农产品品质。针对氮肥施用存在的问题 ,国内外已经开展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多年来也资助了与农田生态系统氮素行为与氮肥高效利用研究相关的一些课题 ,为进一步系统开展本领域的综合研究奠定了基础。 2 0 0 2年 ,国家基金委针对氮肥施用中存在的科学问题设立了题为“主要农田生态系统氮素行为与氮肥高效利用”的重大项目 ,以期在国内外研究基础上 ,围绕农田生态系统氮素行为与氮肥高效利用 ,对我国主要农田生态系统中氮素的行为、作物高效利用氮肥的生理和遗传机制及调控作物高效利用氮肥的理论与方法等前沿科学问题开展跨学科的系统研究 ,为改变我国氮肥利用率低的局面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 生态系统 氮素行为 氮肥 高效利用 生态环境 农产品品质
下载PDF
水稻田面水氮素的动态特征、模式表征及排水流失研究 被引量:89
20
作者 张志剑 董亮 朱荫湄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75-480,共6页
采用具有独立排灌系统的田间试验研究了水稻田面水氮素的动态特征、模式表征及田间排水氮素流失 .施用尿素后 ,田面水氨氮、总氮浓度迅速增加 ;随时间的推移 ,田面水氮素浓度下降较快 .施氮后第 3— 4天 ,田面水氨氮 总氮比为 0 41—0... 采用具有独立排灌系统的田间试验研究了水稻田面水氮素的动态特征、模式表征及田间排水氮素流失 .施用尿素后 ,田面水氨氮、总氮浓度迅速增加 ;随时间的推移 ,田面水氮素浓度下降较快 .施氮后第 3— 4天 ,田面水氨氮 总氮比为 0 41—0 91,随时间的推移 ,氨氮 总氮比呈下降趋势 .田面水总氮、氨氮浓度随时间动态下降的最佳拟合模式为指数、对数或乘幂型 .在控水灌溉下的水稻田 ,两次田间排水合计总氮流失负荷分别为 8 993— 2 9 131kg hm2 ,氮肥表观流失率随施氮量提高而逐渐下降 .施氮后一周是防止水稻田面水氨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田 氮素 动态特征 模式表征 流失 排水 农田 化肥 水体污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