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9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赣北大湖塘矿集区超大型钨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98
1
作者 蒋少涌 彭宁俊 +3 位作者 黄兰椿 徐耀明 占岗乐 但小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39-655,共17页
江西北部大湖塘地区发现世界级超大型钨矿床,使赣北成为继赣南之后我国又一重要的钨成矿省。大湖塘矿集区包括北区、南区和大雾塘矿区,正在开采的矿床有北区的石门寺矿床(己探明WO3金属量为74.255×104t)和南区的狮尾洞矿床(己探... 江西北部大湖塘地区发现世界级超大型钨矿床,使赣北成为继赣南之后我国又一重要的钨成矿省。大湖塘矿集区包括北区、南区和大雾塘矿区,正在开采的矿床有北区的石门寺矿床(己探明WO3金属量为74.255×104t)和南区的狮尾洞矿床(己探明WO3金属量31.09×104t),正在找矿勘查的矿区有北区的大岭上、大雾塘矿区平苗、东陡崖、一矿带等。矿化类型有细脉浸染型、石英大脉型、蚀变花岗岩型、云英岩型及隐爆角砾岩型钨(铜、钼)矿等多种类型,黑钨矿与白钨矿矿体共存、钨铜共生是该矿区成矿的显著特征。区内出露的沉积地层为新元古代双桥山群浅变质岩,岩浆岩为晋宁期的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和燕山期多种岩性的花岗岩。燕山期主要有两期,早期为斑状花岗岩,成岩年龄约144Ma,如狮尾洞矿床的似斑状白云母(二云母)花岗岩、石门寺矿床的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等,晚期为狮尾洞和大岭上矿床产出的中细粒花岗岩或花岗斑岩,成岩年龄约135~130Ma。这些岩浆的源区很可能来源于双桥山群的泥质变质沉积岩。富钨铜等成矿元素的双桥山群泥质变质岩部分熔融可初步形成含矿花岗岩浆,岩浆在高度结晶分异过程中则可使得钨铜等金属进一步富集在岩浆热液中,通过两期岩浆与成矿作用,最终形成超大型的大湖塘钨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特征 年代学 矿床成因 高分异S型花岗岩 大湖塘钨矿床 赣北
下载PDF
甘肃阳山特大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80
2
作者 郭俊华 齐金忠 +2 位作者 孙彬 余金元 袁士松 《黄金地质》 2002年第2期15-19,共5页
阳山金矿为近年发现的一特大微细浸染型金矿床 ,已发现 4个矿段 ,均赋存于泥盆系地层中。矿体在平面上呈舒缓波状 ,剖面上为脉状、似层状。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和毒砂 ,金主要以微细粒 (2~ 3μm)包裹于毒砂、黄铁矿等矿物之中... 阳山金矿为近年发现的一特大微细浸染型金矿床 ,已发现 4个矿段 ,均赋存于泥盆系地层中。矿体在平面上呈舒缓波状 ,剖面上为脉状、似层状。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和毒砂 ,金主要以微细粒 (2~ 3μm)包裹于毒砂、黄铁矿等矿物之中。矿石中As、Sb及C有机 含量较高 ,并且Au与Ag、As、Hg、Sb等低温热液元素相关性明显。对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表明 ,赋矿围岩为一套Au含量较高的C、Si、泥质沉积 ,在沉积成岩及印支期区域浅变质过程中Au被初步富集 ,其后又叠加了燕山早期岩浆、热液活动 ,使Au进一步富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地质特征 矿床 甘肃 毒砂 黄铁矿 沉积成岩
下载PDF
富含钴矿床研究进展与问题分析 被引量:76
3
作者 赵俊兴 李光明 +1 位作者 秦克章 唐冬梅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2484-2500,共17页
钴是各主要工业国家政府定义的重要战略金属.全球钴矿可分为大陆钴矿和现代海底钴矿两大类.大陆钴矿主要为沉积岩赋矿层控型、风化型和岩浆铜镍硫化物伴生矿,其余类型也有独立/共/伴生钴矿产出.在海底富钴的铁锰结壳和结核中虽有大量资... 钴是各主要工业国家政府定义的重要战略金属.全球钴矿可分为大陆钴矿和现代海底钴矿两大类.大陆钴矿主要为沉积岩赋矿层控型、风化型和岩浆铜镍硫化物伴生矿,其余类型也有独立/共/伴生钴矿产出.在海底富钴的铁锰结壳和结核中虽有大量资源却无法开采.不同构造背景和岩浆含水量下钴的配分系数较稳定,其在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形成过程中更容易进入橄榄石中.在热液环境下,钴的溶解度与流体温度和盐度密切相关,流体冷却和流体稀释过程均能造成钴金属沉淀.研究发现富钴矿床成因争论表现同生成因与后期叠加之争.除了少数脉状、黑色页岩型、密西西比河谷型和铁氧化物铜金矿床,钴富集过程均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岩浆演化、后期热液过程和风化作用均有利于富集钴元素.而钴的超常富集则往往与多期次成矿作用相关.在今后研究工作中,应尽快研究我国各类钴矿其形成在造山带和克拉通演化中所代表的地球动力学意义,确定我国各类型矿床中钴富集的关键控制因素,厘定钴在高-中-低温热液环境的迁移机制,关注地球系统各圈层间的相互作用与钴矿的形成关系,重视现代海底铁-锰-钴结核分布控制因素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矿床 矿床类型 富集机制 矿床成因
原文传递
贵州普定纳雍枝铅锌矿矿床成因:S和原位Pb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61
4
作者 金中国 周家喜 +5 位作者 黄智龙 罗开 高建国 彭松 王兵 陈兴龙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441-3455,共15页
通过近五年(2011~2015)勘查实现找矿重大突破的贵州普定纳雍枝铅锌矿床,位于扬子陆块西南缘,五指山背斜南东翼北中部,是黔西北铅锌成矿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矿区内已发现20余个铅锌矿体,探获铅锌金属资源储量超135万吨,是川滇黔接壤铅锌... 通过近五年(2011~2015)勘查实现找矿重大突破的贵州普定纳雍枝铅锌矿床,位于扬子陆块西南缘,五指山背斜南东翼北中部,是黔西北铅锌成矿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矿区内已发现20余个铅锌矿体,探获铅锌金属资源储量超135万吨,是川滇黔接壤铅锌矿集区贵州境内目前已发现和探明规模最大的铅锌矿床。主矿体多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和陡倾斜脉状产出,除了陡倾斜脉状矿体产于F7断层破碎带,其余(似)层状矿体均产于下寒武统清虚洞组和上震旦统灯影组白云岩中,与围岩产状一致,层控特征明显。其矿石类型主要有块状、角砾状、细脉状和浸染状等,矿石矿物以闪锌矿为主,其次为方铅矿和黄铁矿,脉石矿物以方解石、白云石为主,含少量石英,偶见重晶石。本次研究表明,该矿床硫化物δ^(34)S_(CDT)值介于15.94‰~25.49‰之间,均值为22.41‰(n=21),其中黄铁矿δ^(34)S_(CDT)值为22.06‰,闪锌矿δ^(34)S_(CDT)值为19.37‰~25.49‰,均值为23.17‰(n=17),方铅矿δ^(34)S_(CDT)值为15.94‰~19.70‰(n=3),均值为18.23‰。各类硫化物δ^(34)S值部分重叠,总体上不具有δ^(34)S黄铁矿>δ^(34)S闪锌矿>δ^(34)S方铅矿的特征,暗示硫同位素在硫化物矿物间的分馏未达到平衡。此外,矿石存有少量硫酸盐矿物(重晶石),暗示成矿流体的δ^(34)S3∑S值应高于硫化物的平均δ4S值(22.41‰),接近赋矿地层中海相硫酸盐岩的δ^(34)S值(22‰~28‰)。因此,成矿流体中的还原硫最可能为海相硫酸盐岩热化学还原的产物,来源于赋矿地层中的蒸发岩。应用飞秒激光剥蚀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法首次获得了纳雍枝铅锌矿中方铅矿原位Pb同位素数据,结果显示Pb同位素组成非常集中(^(206)Pb/204Pb=17.828~17.860,均值17.841,^(207)Pb/204Pb=15.648~15.666,均值15.659,^(208)Pb/204Pb=37.922~37.979,均值37.960,n=32),位于上地壳平均Pb演化曲线上,表明其成矿物质具壳源特征,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同位素 原位铅同位素 成矿物质来源 矿床成因 贵州纳雍枝铅锌矿床
下载PDF
内蒙古苏莫查干敖包特大型萤石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58
5
作者 聂凤军 许东青 +1 位作者 江思宏 刘妍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3,共13页
苏莫查干敖包矿床是迄今为止在全球范围内找到的最大规模单一萤石矿床。萤石矿体大多呈层状、似层状和透镜状沿下二叠统碳泥质板岩(夹灰岩透镜体)与流纹质火山岩接触带分布,并且与中生代花岗岩类侵入岩体具有密切的空间分布关系。流纹... 苏莫查干敖包矿床是迄今为止在全球范围内找到的最大规模单一萤石矿床。萤石矿体大多呈层状、似层状和透镜状沿下二叠统碳泥质板岩(夹灰岩透镜体)与流纹质火山岩接触带分布,并且与中生代花岗岩类侵入岩体具有密切的空间分布关系。流纹质火山岩和花岗岩的锆石SHRIMPU-Pb年龄值分别为(276±10)Ma和(138±4)Ma,它们分别是海西晚期和燕山中期酸性岩浆活动的产物。萤石矿体主要由4种类型矿石所构成,即石英-萤石型、石英-硫化物-萤石型、萤石-石英型和方解石-石英-萤石型。矿物组分有萤石、石英(蛋白石、玉髓)、方解石、绢云母和绿泥石,个别样品中有磁铁矿、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毒砂和锡石。围岩蚀变自矿体中心向外分别为绢云母化、硅化、碳酸盐化和高岭石化。钕、锶和铅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萤石矿床是多期次和多阶段岩浆热液活动的产物,成矿作用分别发生在海西晚期和燕山中期,并以后者为主。海西晚期富碱质酸性岩浆喷发活动为层纹状和条带状矿体以及矿源层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相比之下,燕山中期花岗质岩浆侵入活动不仅为细晶质、伟晶质和角砾状矿体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动力和热力来源,而且是成矿流体对流循环的"发动机"。苏莫查干敖包矿床属于与花岗岩类深成侵入岩体有关的热液型萤石矿床,成岩(矿)物质来自壳、幔混合源,其中壳源组分占有绝对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萤石矿化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苏莫查干敖包 内蒙古
下载PDF
豫西上宫构造蚀变岩型金矿成矿过程中的流体-岩石反应 被引量:59
6
作者 范宏瑞 谢奕汉 王英兰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529-541,共13页
上宫金矿赋存在中元古界熊耳群安山岩和玄武岩中,矿体受断裂破碎带控制。含矿热液在迁移过程中,与围岩发生了强烈的流体-岩石反应,造成Au、Ag、As、Sb等成矿及其相关微量元素和Al2O3、TiO2、Na2O等常量元素含... 上宫金矿赋存在中元古界熊耳群安山岩和玄武岩中,矿体受断裂破碎带控制。含矿热液在迁移过程中,与围岩发生了强烈的流体-岩石反应,造成Au、Ag、As、Sb等成矿及其相关微量元素和Al2O3、TiO2、Na2O等常量元素含量增加,稀土元素及其总量急剧减少。流体-岩石反应第一阶段发生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为365℃~300℃和285~200MPa,而大量金沉淀成矿时的温度和压力范围则分别为325℃~240℃和160~100MPa。成矿热液类型及其演化比较简单,从初始的低盐度(9.5%~6.3%NaCl)、XCO2为0.18~0.24的含CO2流体演化为低盐度(5.9%~1.6%NaCl)的水溶液流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成矿过程 构造蚀变岩 流体-岩体反应
下载PDF
小秦岭地区文峪和东闯石英脉型金矿床铅及硫同位素研究 被引量:56
7
作者 聂凤军 江思宏 赵月明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3-173,共11页
小秦岭地区文峪和东闯金矿床均是华北地台南缘的大型金矿床,金和金(铅)矿化主要在太古宙太华群变质岩层内呈脉状产出,并且同中生代燕山期花岗岩类具密切的时空分布关系。文章对文峪金矿床、东闯金(铅)矿床、花岗岩类侵入岩和变质... 小秦岭地区文峪和东闯金矿床均是华北地台南缘的大型金矿床,金和金(铅)矿化主要在太古宙太华群变质岩层内呈脉状产出,并且同中生代燕山期花岗岩类具密切的时空分布关系。文章对文峪金矿床、东闯金(铅)矿床、花岗岩类侵入岩和变质岩地层的硫和铅同位素组成进行了系统研究,对不同地质体的硫和铅同位素变化特征进行了详细讨论。研究结果表明:中生代花岗岩体起源于太古言变质岩的重熔和岩浆结晶分异作用。金的成矿作用发生在中生代燕山期,成矿物质主要来自花岗岩类侵入岩,岩浆热流体对太古富变质岩地层的淋滤作用亦为金矿床的形成提供了部分物质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铅同位素 矿床成因 石英脉型金矿床 成矿作用 成矿模式 找矿方向 硫同位素
下载PDF
内蒙古林西萤石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被引量:51
8
作者 曹华文 张寿庭 +4 位作者 高永璋 马莹 曾昭法 高峰 邹灏 《地球化学》 CAS CSCD 2014年第2期131-140,共10页
内蒙古林西县萤石矿产资源丰富,已知萤石矿床(点)68处。萤石矿床产出于中生界火山-沉积岩地层中,矿体主要受近 SN 向或 NNE 向断裂破碎带控制。为了研究水头地区萤石矿床的成矿流体来源和成矿机理,文章对矿床稀土元素进行了分析。结... 内蒙古林西县萤石矿产资源丰富,已知萤石矿床(点)68处。萤石矿床产出于中生界火山-沉积岩地层中,矿体主要受近 SN 向或 NNE 向断裂破碎带控制。为了研究水头地区萤石矿床的成矿流体来源和成矿机理,文章对矿床稀土元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萤石和方解石的稀土元素总量(∑REE)为4.37-159μg/g, LREE/HREE比值为0.24-1.80,δEu =0.57-1.60,具弱Ce负异常(0.81-0.98)特征, Y/Ho比值为21-78,平均41。从成矿早阶段到晚阶段,∑REE值及LREE/HREE比值均逐渐减小,晚阶段萤石具有重新活化、重结晶的特征。结合赋矿地层及矿区外围花岗岩体REE特征分析,认为其成矿流体迁移距离较远,稀土元素和成矿元素可能来自下伏高F地体和含Ca赋矿火山-沉积地层,为热液成因-破碎带充填交代型萤石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头萤石矿 地质特征 稀土元素 矿床成因 内蒙古林西
下载PDF
黑龙江金厂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46
9
作者 朱成伟 陈锦荣 +3 位作者 李体刚 崔彬 金宝义 王克强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6-64,共9页
通过对矿体围岩花岗闪长岩、花岗斑岩类和隐爆角砾岩筒控矿_容矿构造及矿石组分的研究 ,将金厂矿床金矿化类型分为破碎蚀变岩型、裂隙充填型和角砾岩型 ;对矿物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结果表明 ,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深部 (岩浆源 ) ,... 通过对矿体围岩花岗闪长岩、花岗斑岩类和隐爆角砾岩筒控矿_容矿构造及矿石组分的研究 ,将金厂矿床金矿化类型分为破碎蚀变岩型、裂隙充填型和角砾岩型 ;对矿物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结果表明 ,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深部 (岩浆源 ) ,在成矿作用早期阶段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水 ,晚期阶段有部分大气水的加入。金厂金矿床是中生代火山_次火山活动的产物 ,矿床属浅成低温岩浆期后热液型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 地质学 金矿床 成因 同位素地球化学 成矿作用 成矿流体
下载PDF
西藏甲马铜多金属矿床的岩浆热液交代成因:地质与地球化学证据 被引量:42
10
作者 冯孝良 管仕平 +2 位作者 牟传龙 侯增谦 李胜荣 《地质地球化学》 CAS CSCD 2001年第4期40-48,共9页
西藏甲马铜多金属矿床的成因前人已提出了很多种观点。根据野外地质特征的观察 ,并结合矿区和区域岩矿石的微量元素、常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分析与对比 ,作者认为该矿床的成因属于岩浆热液交代矽卡岩型矿床 ,推测其成矿时代为喜山早期。
关键词 矽卡岩 矿床成因 西藏甲马铜多金属矿床 岩浆热液交代 地质 地球化学
下载PDF
甘肃枣子沟金矿的矿化特征及矿床成因 被引量:48
11
作者 刘春先 李亮 隋吉祥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6-74,共9页
枣子沟(又称早子沟)金矿位于西秦岭造山带西南缘与松潘-甘孜构造结的过渡部位,金矿化主要赋存于中三叠统古浪堤组钙质、硅质板岩和闪长岩岩脉中。矿体主要受NE、NW和近SN向断裂构造控制,其中NE向矿体为主要矿体。根据容矿岩石不同将枣... 枣子沟(又称早子沟)金矿位于西秦岭造山带西南缘与松潘-甘孜构造结的过渡部位,金矿化主要赋存于中三叠统古浪堤组钙质、硅质板岩和闪长岩岩脉中。矿体主要受NE、NW和近SN向断裂构造控制,其中NE向矿体为主要矿体。根据容矿岩石不同将枣子沟金矿的矿石分为蚀变板岩型矿石、蚀变脉岩型矿石和石英-辉锑矿型矿石。主要的金属矿物包括黄铁矿、毒砂、辉锑矿,非金属矿物主要有石英、方解石、绢云母等。与矿化有关的热液蚀变为硅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毒砂化。金主要以显微不可见金的形式赋存于硫化物中,局部可见显微自然金赋存于石英和硫化物的裂隙中。根据容矿岩石、蚀变特征、矿物组合、元素组合、金的赋存状态等认为枣子沟金矿为卡林型金矿。对蚀变矿物的研究及已有资料的综合分析表明,以含铁矿物蚀变为特征的硫化作用是枣子沟金矿的一种重要成矿机制。枣子沟金矿成矿时代为中-晚三叠世[(240~230)Ma],其形成于秦岭造山带从挤压向伸展构造转变的过渡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子沟金矿 矿化特征 矿床成因 成矿时代
下载PDF
满洲里地区银铅锌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矿床成因 被引量:47
12
作者 武广 糜梅 +2 位作者 高峰军 李宗彦 乔翠杰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9-255,共17页
满洲里地区是得尔布干成矿带最重要的银铅锌矿床产出地区。文中以额仁陶勒盖银矿床和查干布拉根银铅锌矿床为例,系统研究了该区银铅锌矿床成矿流体特征,探讨了矿床成因类型。研究表明,额仁陶勒盖银矿床以气液两相水溶液包裹体为主,流体... 满洲里地区是得尔布干成矿带最重要的银铅锌矿床产出地区。文中以额仁陶勒盖银矿床和查干布拉根银铅锌矿床为例,系统研究了该区银铅锌矿床成矿流体特征,探讨了矿床成因类型。研究表明,额仁陶勒盖银矿床以气液两相水溶液包裹体为主,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42~334℃,平均265℃,盐度(质量分数)为1.73%~4.48%NaCl_(eqv),平均2.70%NaCl_(eqv),流体密度为0.72~0.84 g/cm^3,平均0.80 g/cm^3,流体压力为13~26 MPa,平均18 MPa,对应的成矿深度为0.5~1.0 km,平均0.7 km,成矿流体总体上属于H_2O-NaCl体系。查干布拉根银铅锌矿床发育气液两相水溶液包裹体、含CO_2包裹体和纯CO_2包裹体,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79~367℃,平均261℃,盐度(质量分数)为2.23%~6.87%NaCl_(eqv),平均4.35%NaCl_(eqv),流体密度为0.65~0.91 g/cm^3,平均0.82 g/cm^3,成矿压力为15~46 MPa,平均25 MPa,对应的成矿深度为0.6~1.7km,平均0.9 km,成矿流体总体上属于H_2O-CO_2-CH_4-NaCl体系。两个矿床的成矿流体均属于中低温、低盐度、中等密度流体。额仁陶勒盖银矿床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大气水的混入是银沉淀的主要机制,其矿床成因属于浅成低温热液型;查干布拉根银铅锌矿床成矿流体属于岩浆水与大气降水的混合水,流体不混溶作用或沸腾作用是查干布拉根矿床银铅锌沉积的主要机制,其矿床成因属于中低温热液脉型。满洲里地区银铅锌矿床的成矿时代为早白垩世,成矿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火山-侵入岩浆活动晚期的火山-次火山热液密切相关,矿床产出于伸展背景下的中生代陆相火山断陷盆地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额仁陶勒盖银矿床 查干布拉根银铅锌矿床 矿床成因 满洲里地区 内蒙古
下载PDF
钴矿床类型划分初探及其对特提斯钴矿带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44
13
作者 张洪瑞 侯增谦 +3 位作者 杨志明 宋玉财 刘英超 柴鹏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01-510,共10页
作为一种战略性关键金属,钴的现有矿床类型划分方案存在标准不统一等问题。文章从矿床成因角度提出新的划分方案,认为钴矿床主要有岩浆型、热液型、风化型和化学沉积型4种基本矿床类型。热液型可细分为岩浆热液矿床和盆地流体有关矿床2... 作为一种战略性关键金属,钴的现有矿床类型划分方案存在标准不统一等问题。文章从矿床成因角度提出新的划分方案,认为钴矿床主要有岩浆型、热液型、风化型和化学沉积型4种基本矿床类型。热液型可细分为岩浆热液矿床和盆地流体有关矿床2个亚类型。这一新划分方案对于理解钴矿床成矿作用和指导找矿勘查等方面具有重要启示意义。研究发现热液过程对钴富集成矿具有重要作用,而高盐度流体是钴迁移富集的关键所在。根据盆地流体有关热液钴矿床时空分布规律分析,提出欧亚大陆南缘存在一条上万公里长的特提斯碰撞钴矿带。该带具有得天独厚的金属源区、流体运移和金属沉淀等成矿条件,成矿潜力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矿床成因 矿床类型 高盐度流体 钴矿床 特提斯
下载PDF
卡林型金矿床的特征和成因 被引量:37
14
作者 应汉龙 《地质地球化学》 CSCD 2001年第4期56-64,共9页
卡林型金矿床主要分布在北美大盆地地区科迪勒拉造山带、科罗拉多地台和我国扬子地块西南缘的板内古生代 -中生代沉降带和西北缘古生代 -中生代冒地槽。具有分布局限、成矿集中的特点 ,形成许多超大型矿床。金矿床成矿域发育一套大面积... 卡林型金矿床主要分布在北美大盆地地区科迪勒拉造山带、科罗拉多地台和我国扬子地块西南缘的板内古生代 -中生代沉降带和西北缘古生代 -中生代冒地槽。具有分布局限、成矿集中的特点 ,形成许多超大型矿床。金矿床成矿域发育一套大面积分布的巨厚的古 -中生代冒地槽建造 ,同成矿期的岩浆活动和构造活动强烈 ,有利于形成各种地热体系和流体活动。金矿床往往形成成矿带 ,单个金矿床的规模大小不一 ,矿化受构造、围岩和深部流体控制 ,围岩一般具有还原性质。围岩蚀变为去碳酸盐化、硅化、泥化、硫化物化和重晶石化等。金与砷黄铁矿、黄铁矿及毒砂紧密相关 ,以次显微金的形式存在。其他矿物为雄黄、雌黄、重晶石、辉锑矿、石英、方解石、含铊矿物以及表生矿物明矾石和黄钾铁矾等。成矿流体中水为大气降水 ,碳、硫主要来源于矿床围岩和以下岩石 ,少量可能来源于深部。矿床形成于浅 -中等深度。提出了大气降水热液、岩浆热液、变质热液和卤水成矿等卡林型金矿床形成模式 ,大气降水成因模式能较好解释金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林型金矿床 地质背景 矿床成因
下载PDF
湖南黄沙坪W-Mo-Bi-Pb-Zn多金属矿床硫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42
15
作者 祝新友 王京彬 +2 位作者 王艳丽 程细音 傅其斌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809-3822,共14页
湖南黄沙坪W-Mo-Bi-Pb-Zn多金属矿床规模大、矿种多、范围小、分带明显,是南岭有色金属成矿带的代表性矿床之一。成矿地质体为碱长花岗斑岩,与下石炭统灰岩接触带发生大规模矽卡岩化,形成大型钨、钼、铋、萤石以及铁的共生矿床。围绕矽... 湖南黄沙坪W-Mo-Bi-Pb-Zn多金属矿床规模大、矿种多、范围小、分带明显,是南岭有色金属成矿带的代表性矿床之一。成矿地质体为碱长花岗斑岩,与下石炭统灰岩接触带发生大规模矽卡岩化,形成大型钨、钼、铋、萤石以及铁的共生矿床。围绕矽卡岩向外,分布铜锌、铅锌、铅锌银的分带,对应的矿化组合分别为粗粒磁黄铁矿-闪锌矿-黄铜矿、中粗粒磁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胶状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围绕花岗斑岩,硫化物矿物的δ34S值呈带状分布,其δ34S总体变化为2.3‰~17.5‰,花岗斑岩中浸染状辉钼矿δ34S为17.1‰,矽卡岩中硫化物δ34S>15‰,矽卡岩附近及外侧的铅锌矿体10‰<δ34S<15‰,外围的铅锌银矿体δ34S<10‰。下石炭统中代表沉积特点的细粒浸染状黄铁矿δ34S为-3.1‰~-22.6‰。铅同位素206Pb/204Pb为18.525~18.603,207Pb/204Pb为15.706~15.792,208Pb/204Pb为38.889~39.178。综合研究表明,黄沙坪矿床成矿物质硫和铅主要来自花岗斑岩。经硫同位素热力学平衡计算,引起δ34S值围绕花岗斑岩体分带的主要原因是随温度下降以及物理化学条件变化导致的热力学分馏作用,其次是沉积岩围岩中低δ34S值硫的加入。对南岭地区花岗岩、古生代地层等的δ34S值对比研究发现,引起花岗斑岩岩浆高δ34S值的主要原因是深部富含硫化物(δ34S值高)地层对富含挥发份(Li-F)的碱长花岗岩岩浆的混染作用,其次是成矿作用过程中地层与岩浆的相互作用(包括同化混染)。围绕黄沙坪矿床,湘南地区矽卡岩型钨多金属矿存在一个较高的δ34S值分布区。宝山矽卡岩型Cu-Mo-Pb-Zn矿床矿石硫化物δ34S为-1‰~3.6‰,206Pb/204Pb为18.602~18.672,207Pb/204Pb为15.693~15.780,208Pb/204Pb为38.901~39.186。因此,宝山矿床与黄沙坪矿床的物质来源和成矿机制不同,宝山矿床硫、铅同位素组成集中,分布范围不同于黄沙坪,成矿物质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同位素 铅同位素 矿床成因 成矿机制 钨矿 铅锌矿 湖南省
下载PDF
河南祁雨沟金矿同位素地球化学和矿床成因分析 被引量:38
16
作者 郭东升 陈衍景 祁进平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7-227,共11页
祁雨沟金矿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的熊耳地体,是典型的爆破角砾岩型金矿。本文全面总结并深入分析了祁雨沟金矿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资料,以氢—氧—碳同位素体系确定成矿流体由岩浆热液向大气降水热液演化,以碳—硫—铅同位素体系厘定成... 祁雨沟金矿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的熊耳地体,是典型的爆破角砾岩型金矿。本文全面总结并深入分析了祁雨沟金矿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资料,以氢—氧—碳同位素体系确定成矿流体由岩浆热液向大气降水热液演化,以碳—硫—铅同位素体系厘定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岩浆流体系统,以铅、碳同位素确定熊耳地体南侧的中—新元古代地层是不可缺少的成岩成矿物质来源之一。因此认为:在中生代华北与扬子板块碰撞造山过程中,熊耳地体南侧的陆壳板片沿马超营断裂俯冲到熊耳地体之下,通过变质脱水—熔融作用派生了祁雨沟岩浆—流体成矿系统,其成因可由碰撞造山成岩成矿与流体作用模式(即CMF模式)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造山带 熊耳地体 祁雨沟金矿 同位素地球化学 矿床成因
下载PDF
黑龙江省铁力市鹿鸣钼矿床地质特征 被引量:41
17
作者 时永明 崔彬 贾维林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22,共4页
鹿鸣钼矿床位于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多金属成矿带内,矿体产在印支期二长花岗岩体中,矿床的围岩蚀变、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含矿岩体的岩石学特征等均具有斑岩型矿床的特点,且与国内同类型矿床具有可比性。
关键词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斑岩型 鹿鸣矿床
下载PDF
地球深部流体演化与矿石成因 被引量:35
18
作者 张荣华 胡书敏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97-310,共14页
文中重点讨论含矿NaClH2 O溶液在从高温、高压向低温、低压条件改变时性质变化对矿石形成过程的影响。通过对含矿NaClH2 O溶液的实验观测获得对地球深部流体性质的新认识。地球深部的NaClH2 O流体大多处于超临界态流体 ,在上升过程中经... 文中重点讨论含矿NaClH2 O溶液在从高温、高压向低温、低压条件改变时性质变化对矿石形成过程的影响。通过对含矿NaClH2 O溶液的实验观测获得对地球深部流体性质的新认识。地球深部的NaClH2 O流体大多处于超临界态流体 ,在上升过程中经减压降温后 ,通过临界态 ,进入低于临界态的热液状态。流体在这一跨越临界态的转变过程中造成了大多数矿石的沉淀。自然界里的许多矿石是在开放流动体系和在非平衡的化学动力学过程中形成的。开放流动体系矿物与水的反应动力学实验 ,证明一些矿石可能形成于流动热液。跨越临界态这一转变过程中的矿物水反应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了反应速率的大涨落。地球深部流体在上升过程中的性质演化、流动体系和非均相反应动力学是现代矿石成因研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深部流体 临界态 化学动力学 矿石成因 氯化钠-水系统 流体包裹体
下载PDF
再论三江特提斯复合成矿系统 被引量:39
19
作者 邓军 王庆飞 +14 位作者 陈福川 李龚健 杨立强 王长明 张静 孙祥 舒启海 和文言 高雪 高亮 刘学飞 郑远川 邱昆峰 薛胜超 徐佳豪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6-136,共31页
复合造山与复合成矿是中国区域构造演化与成矿的典型特色,其复杂的成矿物质来源、多变的构造驱动机制、丰富的成矿作用类型以及多期的活化改造过程一直是区域成矿理论研究的热点。西南三江特提斯造山带是中国复合造山的典型缩影,其经历... 复合造山与复合成矿是中国区域构造演化与成矿的典型特色,其复杂的成矿物质来源、多变的构造驱动机制、丰富的成矿作用类型以及多期的活化改造过程一直是区域成矿理论研究的热点。西南三江特提斯造山带是中国复合造山的典型缩影,其经历了古生代与中生代原-古-中-新特提斯增生造山和新生代印度-欧亚大陆碰撞造山演化过程,具有复杂的复合造山演化时空格架。为系统阐释复合造山背景下的复合成矿作用,更科学地指导区域找矿勘查工作,本文在详细解析三江特提斯复合造山的基础上,依据成矿系统理论划分出与增生造山相关的原特提斯、古特提斯、中特提斯、新特提斯和与碰撞造山作用相关的挤压褶皱、拆沉伸展、挤压走滑、伸展旋扭等成矿系统;发现复合成矿作用显著,并识别出四类5个主要复合成矿系统,包括昌宁-孟连带增生-碰撞造山海底喷流(VMS)型Pb-Zn-Cu+岩浆热液型Mo-Cu、义敦岛弧和腾冲-保山地块增生+碰撞造山岩浆热液型Cu-Mo-Sn-W、兰坪盆地碰撞造山盆地卤水(MVT)型Pb-Zn+岩浆热液型Cu-Pb-ZnAg和扬子西缘碰撞造山富碱斑岩Au-Cu-Mo+造山型Au;详细解剖各复合成矿系统组成要素和形成机理,据此凝练出复合成矿系统理论,即指复合造山构造转换时空域中不同时期多种成矿作用或者同一时期不同成矿作用复合形成的地质系统;提出构造转换复合于早期岛弧带或者裂谷带是形成复合成矿系统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成因 成矿系统 复合成矿 特提斯造山带 中国西南三江地区
下载PDF
矿物包裹体液相成分特征及其矿床成因意义 被引量:31
20
作者 张德会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677-688,共12页
近百个矿床的400多个矿物包裹体的F^-/Cl^-比值和K^+/Na^+比值数据的分析研究表明:矿物包裹体的F^-/Cl^-和K^+/Na^+比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确定热液来源的辅助标志;与不同成因的花岗岩类有关的热液矿床具有不同的F^-/Cl^-和K^+/Na^+比... 近百个矿床的400多个矿物包裹体的F^-/Cl^-比值和K^+/Na^+比值数据的分析研究表明:矿物包裹体的F^-/Cl^-和K^+/Na^+比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确定热液来源的辅助标志;与不同成因的花岗岩类有关的热液矿床具有不同的F^-/Cl^-和K^+/Na^+比值;如同伟晶岩矿床的成矿流体具有残余熔浆特征一样,石英脉型W、Sn矿床的成矿流体也可能具有熔浆—热液过渡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包体 液相 成分 矿床 成因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