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东矿洞沟正长岩成因及其构造意义:锆石原位微区U-Pb年龄和Hf同位素制约 被引量:82
1
作者 杨进辉 吴福元 +1 位作者 谢烈文 柳小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63-276,共14页
矿洞沟岩体位于华北克拉通东部,由粗粒正长岩、细粒正长岩和闪长岩组成,其中细粒正长岩和闪长岩具有明显的岩浆混合特征,它们侵入到粗粒正长岩中。锆石的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表明,粗粒正长岩形成于1879±17Ma,而细粒正长岩和闪... 矿洞沟岩体位于华北克拉通东部,由粗粒正长岩、细粒正长岩和闪长岩组成,其中细粒正长岩和闪长岩具有明显的岩浆混合特征,它们侵入到粗粒正长岩中。锆石的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表明,粗粒正长岩形成于1879±17Ma,而细粒正长岩和闪长岩分别侵位于1874±18Ma和1870±18Ma,三者在误差内基本相同,因此,矿洞沟岩体的侵位时代为古元古代。矿洞沟正长岩和闪长岩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具有相对均一的全岩Nd同位素。但粗粒正长岩、中粒正长岩和闪长岩中锆石Hf同位素组成却不均一,分别为ε_(Hf)(t)=-2.5~+3.0,-1.5~+3.4和-3.5~+2.7,明显高于辽东地区太古代片麻岩演化到古元古代时的Hf同位素组成,表明它们来源于太古代新生地壳的部分熔融并有大量地幔物质的加入。野外地质观察、主量元素组成及岩石中锆石具有相同U-Pb年龄却具有不同的Hf同位素等特征表明,矿洞沟正长岩和闪长岩是壳源岩浆和幔源岩浆混合作用的结果。矿洞沟正长岩体的侵位标志着辽东地区在古元古代时期处于南北地块碰撞后的伸展环境,与华北克拉通东部陆块的形成和演化以及全球古元古代末期Columbia超大陆的形成和裂解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洞沟正长岩 锆石U-PB年龄 锆石hf同位素 古元古代 华北克拉通
下载PDF
滇西保山地块早古生代花岗岩类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及意义 被引量:65
2
作者 董美玲 董国臣 +5 位作者 莫宣学 朱弟成 聂飞 谢许峰 王霞 胡兆初 《岩石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53-1464,共12页
位于滇西特提斯构造带保山地块的平河岩体,岩石类型主要为花岗岩、二长花岗岩,其次有少量的花岗闪长岩。4件样品的锆石U-Pb年龄变化于480~486Ma,表明这些花岗岩类侵位于早奥陶世。平河花岗岩类的K2O/Na2O值大于1,铝饱和指数(A/CNK)为1... 位于滇西特提斯构造带保山地块的平河岩体,岩石类型主要为花岗岩、二长花岗岩,其次有少量的花岗闪长岩。4件样品的锆石U-Pb年龄变化于480~486Ma,表明这些花岗岩类侵位于早奥陶世。平河花岗岩类的K2O/Na2O值大于1,铝饱和指数(A/CNK)为1.07~1.1,属高钾钙碱性过铝质花岗岩。岩石总体上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Pb,亏损高场强元素。明显富集轻稀土元素[(La/Yb)N=4.33~7.05],显示明显的负Eu异常(δEu=0.25~0.48)。4件样品58个测点的锆石εHf(t)值变化范围较大(主要集中于-12.4~-3.0之间),对应的Hf同位素地壳模式年龄集中于2.2~1.7Ga。这些地球化学特征指示平河花岗岩类为S型花岗岩,主要来源于古老地壳物质(如砂屑岩)的重熔,并不同程度地混入了幔源物质。平河花岗岩类与出露于中部拉萨地体的变质酸性火山岩存在可比性,可能代表了早古生代冈瓦纳大陆原特提斯边缘岩浆弧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古生代花岗岩类 地球化学 锆石hf同位素 保山地块 滇西
下载PDF
陕西小秦岭地区太华群的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组成 被引量:56
3
作者 时毓 于津海 +3 位作者 徐夕生 唐红峰 邱检生 陈立辉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3095-3108,共14页
本文对陕西华山岩体南侧一个太华群黑云斜长片麻岩进行了地球化学、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分析。地球化学分析显示其原岩为中酸性钙碱性花岗质岩石,稀土含量较低(∑REE=83.13×10-6),但富集Pb和LILE元素(如Rb、Ba)。锆石的176Hf/17... 本文对陕西华山岩体南侧一个太华群黑云斜长片麻岩进行了地球化学、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分析。地球化学分析显示其原岩为中酸性钙碱性花岗质岩石,稀土含量较低(∑REE=83.13×10-6),但富集Pb和LILE元素(如Rb、Ba)。锆石的176Hf/177Hf比值变化于0.281258~0.281404,具明显负的εHf(t)值(-6.86~-11.23)。锆石的Hf同位素模式年龄(2.96~3.24Ga)表明原岩是由中太古代地壳演化而来。对比显示小秦岭太华群黑云斜长片麻岩与鲁山地区的太华群具有相似的中太古代地壳源区,但它们的形成时代可能不同。锆石内部结构、Th/U比值以及定年结果显示小秦岭地区的太华群在~1.91Ga经历了一期重要的变质热事件,该事件与Columbia超大陆拼合时的全球性碰撞造山事件相关联。小秦岭太华群为华北克拉通块体南缘的地质单元,但各地区太华群在原岩组成、形成时代和变质时代上具有不同的特征,太华群应是一个杂岩体,至少可以解体为新太古代和古元古代两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定年 锆石hf同位素 Columbia超大陆 太华群 华北克拉通
下载PDF
Finding of ancient materials in Cathaysia and implication for the formation of Precambrian crust 被引量:51
4
作者 YU JinHai Y S O'REILLY +4 位作者 WANG LiJuan W L GRIFFIN JIANG ShaoYong WANG RuCheng XU XiShe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7年第1期13-22,共10页
在 Nanxiongarea 从帕拉片麻岩为 56 由岩屑形成的锆石标明日期的 U-Pb,北广东省,显示在 Cathaysiahinterland 的最近的 Neoproterozoic 沉积由众多的 Grenvillian 和 Neoarchaean 组成碎屑状的材料,以及 someMesoproterozoic 岩屑... 在 Nanxiongarea 从帕拉片麻岩为 56 由岩屑形成的锆石标明日期的 U-Pb,北广东省,显示在 Cathaysiahinterland 的最近的 Neoproterozoic 沉积由众多的 Grenvillian 和 Neoarchaean 组成碎屑状的材料,以及 someMesoproterozoic 岩屑。次要的 Paleoarchaean (3.76 Ga ) 和 Mesoarchaean (3.0—3.2 Ga ) 锆石,是在华南的最旧的锆石,第一也在沉积被发现,建议卡赛西亚·布洛克可以包含很旧的材料。thirty-sevenzircons 的 Hf 同位素作文表明这些碎屑状的材料有不同起源。次要的锆石从产生从的岩浆结晶相对少年外壳,当大多数锆石的父母岩浆从古老的外壳被导出时。U-Pb 标明日期和这些锆石的 Hf 同位素分析的集成建议在 Cathaysia 块的少年外壳的产生主要发生在 2.5 点—2.6Ga。Mesoarchaean (3.0—3.3 Ga ) ,迟了的 Paleoproterozoic (~ 1 .8 Ga ) 和 Paleoarchaean (~ 3 .7 Ga ) 可以也是外壳的生长的重要事件。Grenvillian magmatism 是极其强烈的,但是它主要涉及与少年外壳的很少形成古老的外壳的部件再循环。~ 2 .1 Ga Hf 模型年龄的 Themarked 存在和有结晶化的锆石的缺席在~ 2 .1 Ga 变老建议许多锆石的父母岩浆可能从由 Neoarchaean 和迟了的 Paleoproterozoic 材料组成的混合来源被导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寒武纪 地层 历史地理 地理研究
原文传递
北大别早白垩纪花岗岩类的Sm-Nd和锆石Hf同位素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48
5
作者 续海金 叶凯 马昌前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7-103,共17页
大别造山带产出两期早白垩纪造山后花岗岩类:早期(≈132Ma)变形的角闪石英二长岩和斑状二长花岗岩具高钾的类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形成于增厚地壳(>50km)的下地壳部分熔融;晚期(≈128Ma)未变形的花岗岩包括细粒二长花岗岩和钾长花... 大别造山带产出两期早白垩纪造山后花岗岩类:早期(≈132Ma)变形的角闪石英二长岩和斑状二长花岗岩具高钾的类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形成于增厚地壳(>50km)的下地壳部分熔融;晚期(≈128Ma)未变形的花岗岩包括细粒二长花岗岩和钾长花岗(斑)岩,属于正常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系列岩石,它们形成于相对薄的地壳(<35km)的下地壳部分熔融。早期变形的花岗岩类中,角闪石英二长岩的(^(87)Sr/^(86)Sr)_i=0.7066~0.7076,ε_(Nd)(t)=-20.3~-27.8,类似于扬子下地壳基性麻粒岩的Sr-Nd同位素特征,其中白垩纪岩浆锆石(≈132Ma)Hf同位素初始比值(ε_(Hf)(t))和两阶段Hf模式年龄(t_(DM2))分别为-29.30.5和303065Ma;我们认为角闪石英二长岩源于锆石Hf模式年龄约3.0Ga的基性下地壳部分熔融。早期斑状二长花岗岩的(^(87)Sr/^(86)Sr)_i=0.7078~0.7083,ε_(Nd)(t)=-15.8~-20.0,类似于北大别英云闪长质-花岗质片麻岩的Sr-Nd同位素特征,其白垩纪岩浆锆石(≈132Ma)的ε_(Hf)(t)和t_(DM2)分别为-24.80.5和274434Ma。我们认为宽状二长花岗岩源于约2.7Ga的中酸性下地壳部分熔融。晚期未变形的花岗岩的(^(87)Sr/^(86)Sr)_i=0.7069~0.7105,ε_(Nd)(t)=-16.4~-22.1,类似于北大别英云闪长质-花岗质片麻岩的Sr-Nd同位素特征;其白垩纪岩浆锆石(≈128Ma)的ε_(Hf)(t)具有较大的变化范围(-25.2~7.4),主要峰值为-22.5±0.5,次要峰值为-16.3±0.7,并有少量正的ε_(Hf)(t)值5.8~7.4,与ε_(Hf)(t)值对应的t_(DM2)分别为2600±40Ma、2211±68Ma和743±130Ma。我们认为晚期未变形的花岗岩源于锆石Hf模式年龄约2.6~2.2Ga的中酸性下地壳部分熔融,源区夹杂新元古代新生的陆壳。在大别造山带垮塌之前(>132Ma),增厚地壳(>50km)的下地壳存在双层结构:锆石Hf模式年龄约为3.0Ga的基性下地壳基底和约2.7Ga的中酸性(英云闪长质-花岗质)上部下地壳.在大别造山带伸展垮塌的晚期阶段(≈128Ma),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白垩纪 花岗岩类 锆石hf同位素 地壳结构 大别造山带
下载PDF
扬子陆核的生长和再造: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研究 被引量:47
6
作者 张少兵 郑永飞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93-402,共10页
对宜昌三峡附近崆岭杂岩中混合岩、片麻岩和变沉积岩以及莲沱砂岩进行了锆石U-Pb和Hf-O同位素研究,研究结果深化了我们对扬子陆核生长和再造的认识。在莲沱砂岩中发现了老达3.8Ga的碎屑锆石,说明扬子陆块可能存在这个年龄的地壳物质;其H... 对宜昌三峡附近崆岭杂岩中混合岩、片麻岩和变沉积岩以及莲沱砂岩进行了锆石U-Pb和Hf-O同位素研究,研究结果深化了我们对扬子陆核生长和再造的认识。在莲沱砂岩中发现了老达3.8Ga的碎屑锆石,说明扬子陆块可能存在这个年龄的地壳物质;其Hf同位素组成指示初生地壳生长出现在4.0Ga。崆岭杂岩中混合岩和片麻岩的U-Pb年龄表明,在3.2~3.3Ga和2.9~3.0Ga有两期重要的岩浆活动,指示扬子陆核可能于中太古代就开始形成。锆石Hf同位素研究则指示,其原岩至少从3.5Ga就开始从亏损地幔分异出来。混合岩和变沉积岩中所记录的1.9~2.0Ga变质事件,是扬子陆核再造并发生克拉通化的主要时期。而广泛分布于扬子陆块周边的新元古代岩浆活动不仅导致了许多太古宙和古元古宙地壳重熔,而且引起了初生地壳的快速再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子陆块 前寒武纪 大陆生长与再造 锆石U-PB年龄 锆石hf同位素
下载PDF
扬子陆块西缘古元古代基性侵入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4
7
作者 王冬兵 尹福光 +5 位作者 孙志明 王立全 王保弟 廖世勇 唐渊 任光明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17-630,共14页
扬子陆块西缘康滇南北向构造带内发育大量古元古代基性岩脉(墙),它们对于认识扬子陆块早期的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对四川会理地区侵入到元古界通安组内的辉长岩进行LA-ICP-MS锆石U-Th-Pb同位素测定,获得的207Pb/206Pb加权平均年龄为16... 扬子陆块西缘康滇南北向构造带内发育大量古元古代基性岩脉(墙),它们对于认识扬子陆块早期的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对四川会理地区侵入到元古界通安组内的辉长岩进行LA-ICP-MS锆石U-Th-Pb同位素测定,获得的207Pb/206Pb加权平均年龄为1694Ma±16Ma(MSWD=0.9),代表了该辉长岩的形成和侵位时代,这一结果指示会理地区通安组应为古元古代地层。辉长岩全岩地球化学具有类似于N-MORB的特征。辉长岩锆石初始(176Hf/177Hf)i值为0.281881~0.281982,对应的εHf(t)为6.2~9.8,单阶段亏损地幔Hf模式年龄tDM1为1738~1883Ma,平均值为1803Ma。这些数据表明古元古代辉长岩来源于亏损地幔,指示古元古代晚期扬子西缘之下存在亏损地幔。结合扬子西缘大量古老的碎屑锆石,推测扬子陆块西缘存在太古宙—古元古代的结晶基底。与扬子陆块西缘古元古代晚期基性侵入岩形成有关的幔源岩浆事件明显晚于扬子陆块古元古代碰撞造山及造山后的伸展作用,记录了扬子陆块古元古代晚期一次伸展过程,可能是Columbia超大陆裂解作用在扬子陆块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子陆块西缘 古元古代 基性侵入岩 U-Pb定年 锆石hf同位素 结晶基底 超大陆裂解
下载PDF
西藏纳如松多铅锌矿床成矿岩体形成机制:岩浆锆石证据 被引量:42
8
作者 纪现华 杨竹森 +5 位作者 于玉帅 申俊峰 田世洪 孟祥金 李振清 刘英超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58-774,共17页
纳如松多铅锌矿床位于拉萨地块中部隆格尔-工布江达断隆带中段,以发育隐爆角砾岩型和矽卡岩型铅锌矿化为特征。西矿段与矽卡岩型铅锌矿化相关的岩体为粗斑和细斑两种石英正长斑岩,对其锆石进行的U-Pb定年、稀土元素、Lu-Hf同位素和锆石... 纳如松多铅锌矿床位于拉萨地块中部隆格尔-工布江达断隆带中段,以发育隐爆角砾岩型和矽卡岩型铅锌矿化为特征。西矿段与矽卡岩型铅锌矿化相关的岩体为粗斑和细斑两种石英正长斑岩,对其锆石进行的U-Pb定年、稀土元素、Lu-Hf同位素和锆石群型特征分析表明,粗斑石英正长斑岩侵位于(62.54±0.77)Ma,细斑石英正长斑岩侵位于(62.47±0.91)Ma;锆石稀土元素具有相似的左倾配分模式和Ce正异常、Eu负异常,在U/Yb-Y图解上均落于陆壳锆石范围;粗斑石英正长斑岩的176Hf/177Hf介于0.282577~0.282803,εHf(t)变化于-5.58~+2.21,反映岩浆来源于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并有地幔物质的加入;锆石群型特征显示粗斑和细斑石英正长斑岩为地壳地幔混合岩浆成因的花岗岩。上述结果说明纳如松多铅锌矿床的岩浆侵入与成矿作用发生于印度-亚洲大陆碰撞造山的主碰撞期。由于印度陆壳随回转的新特提斯洋壳板片一起向拉萨地块之下陡俯冲,并产生异常热源,诱发了地幔物质上涌和上覆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地幔地壳混合成因岩浆经结晶分异演化后上升侵位,形成矿区内粗斑和细斑两种石英正长斑岩及相关的铅锌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锆石U-Pb定年 锆石稀土元素 hf同位素 锆石形态 石英正长斑岩 纳如松多铅锌矿床 西藏
下载PDF
哀牢山古特提斯洋缝合时限:晚二叠世花岗岩类锆石U-Pb年代学与地球化学制约 被引量:43
9
作者 李龚健 王庆飞 +3 位作者 禹丽 胡兆初 马楠 黄钰涵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883-3900,共18页
金沙江-哀牢山缝合带系三江特提斯构造域东缘一条重要古特提斯缝合带,其南段哀牢山缝合带闭合的时限及其岩浆活动响应,尚缺乏精确的年代学与岩石地球化学制约。本文对出露于哀牢山缝合带北部老王寨矿区的花岗岩类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 金沙江-哀牢山缝合带系三江特提斯构造域东缘一条重要古特提斯缝合带,其南段哀牢山缝合带闭合的时限及其岩浆活动响应,尚缺乏精确的年代学与岩石地球化学制约。本文对出露于哀牢山缝合带北部老王寨矿区的花岗岩类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Hf同位素与全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2件花岗斑岩(D12-1与D13-1)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247.7±1.8Ma与255.0~251.7Ma,1件石英斑岩(L12-8)为255.1±3.4Ma,表明一次晚二叠世的岩浆事件。微量元素地化结果显示清晰的Rb、U、Th、Pb正异常和Ba、Sr、Ti、Nb负异常以及轻重稀土强烈分异(LREE/HREE=7.2~18.2)与负Eu异常(0.74~0.78)特征,结合前人主量元素分析表现出的过铝质与高钾钙碱质结果,认为其主体系加厚地壳的富铝沉积岩区深熔形成的S型花岗岩。花岗斑岩εHf(t)值总体集中于0.8~3.3,也含有少量异常正值(7.2)和负值(-5.1和-2.9),解释其源区为亏损地幔与地壳(沉积源区特征明显)的混合。石英斑岩εHf(t)值分布很窄,结果均为负值(-5.5^-2.3),认为其可能系下地壳先存弧岩浆岩源区部分熔融的结果。花岗斑岩锆石较石英斑岩锆石显示重稀土元素分馏相对显著与Ti温度计结果偏高的特征,表现出与其源区中地幔组分的涉入作用相关。总体加厚地壳背景下成生的岩浆岩涉入地幔组分,反映岩浆活动发生于哀牢山缝合带的后碰撞伸展背景。综合新近发表的俯冲型与碰撞型岩浆岩锆石U-Pb定年数据,将哀牢山缝合带闭合的时间限定在晚二叠世(~260Ma),其早于西侧昌宁-孟连洋与北段金沙江洋闭合的时限(分别为中三叠世~235Ma和早三叠世~245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哀牢山缝合带 金沙江缝合带 古特提斯洋 锆石U-Pb定年 锆石hf同位素 老王寨
下载PDF
保山地块北部晚白垩世岩浆岩成因及其构造指示:全岩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制约 被引量:43
10
作者 禹丽 李龚健 +1 位作者 王庆飞 刘学飞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709-2724,共16页
滇西保山地块晚白垩世-古近纪岩浆活动代表了新特提斯演化阶段的一次重要岩浆事件,其岩浆岩成因、源区属性及地球动力学背景尚不明确。本文对出露于保山地块北部漕涧地区的花岗岩类进行了全岩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组成研... 滇西保山地块晚白垩世-古近纪岩浆活动代表了新特提斯演化阶段的一次重要岩浆事件,其岩浆岩成因、源区属性及地球动力学背景尚不明确。本文对出露于保山地块北部漕涧地区的花岗岩类进行了全岩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组成研究。2件样品锆石U-Pb年龄结果分别为73.32±0.19Ma(MSWD=0.68)和73.44±0.20Ma(MSWD=1.3)。岩体具有高硅(SiO2=73.76%~74.74%)、富碱(K2O+Na2O=8.14%~8.62%)、过铝质(A/CNK=1.15~1.23)特征,在SiO2-K2O岩石判别图解上属钾玄岩系列;明显富集Rb、U及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Pb,相对亏损Nb、Ta及Ti等高场强元素;具有强烈的轻重稀土分馏(LREE/HREE=8.5~15.1),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表现出明显的负Eu异常(δEu=0.29~0.43)特征。锆石εHf(t)值十分集中(-5.0^-3.5),对应的Hf同位素地壳模式年龄tC DM为1352~1496Ma。这些地化特征和Hf同位素组成综合表明槽涧岩体属于晚白垩世S型花岗岩,其可能来源于保山地块中元古代地壳基底的深熔作用,物质来源为富黏土的泥质岩。构造环境判别图解中样品均落入同碰撞花岗岩区域。综合研究表明,保山地块发育有85~83Ma、~73Ma和66~60Ma三期过铝质花岗岩类,预示该地区在晚白垩世-古新世存在持续的地壳伸展减压作用。基于区域大地构造背景,本文提出了如下岩浆岩形成构造演化过程:(1)早白垩世中特提斯洋的闭合导致保山地块西侧地壳增厚;(2)晚白垩世新特提斯洋板片北东向俯冲过程中可能发生过海沟回撤作用,导致先存加厚地壳发生减压熔融,岩浆上侵形成漕涧岩体。综合对比西藏冈底斯岩浆带和腾冲地块同一时代花岗岩锆石Hf同位素数据,表明保山地块基底属性明显不同于腾冲地块和拉萨地块南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白垩世花岗岩 地球化学 锆石U-PB年代学 锆石hf同位素 槽涧岩体 保山地块
下载PDF
内蒙古巴林右旗建设屯埃达克岩锆石U-Pb年龄及成因讨论 被引量:40
11
作者 刘建峰 迟效国 +2 位作者 赵芝 胡兆初 陈军强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27-839,共13页
本文对内蒙古东南部建设屯花岗闪长岩进行了岩石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定年及原位Hf同位素分析研究。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了该岩体的形成时代为248.5±2.3Ma,为早三叠世早期岩浆岩侵入体。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 本文对内蒙古东南部建设屯花岗闪长岩进行了岩石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定年及原位Hf同位素分析研究。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了该岩体的形成时代为248.5±2.3Ma,为早三叠世早期岩浆岩侵入体。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岩体铝饱和指数A/CNK为1.02,属于钙碱性I型花岗岩;SiO2≥56%,Al2O3≥15%,Na2O和K2O含量分别为4.34%~4.41%和2.03%~2.07%,Na2O/K2O介于2.10~2.17之间;Sr>400×10-6,Y≤18×10-6,Yb≤1.9×10-6,岩石轻重稀土分馏明显,(La/Yb)N介于16.92~17.38之间,无明显的Eu负异常,显示了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特征。锆石Hf同位素分析显示εHf(t)值介于11.2~14.4之间,反映了源区亏损的特征。综合考虑区域岩浆岩和地层古生物资料,本文认为该岩体是晚二叠世古亚洲洋沿西拉木伦河缝合带闭合后,加厚的新生下地壳部分熔融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定年 地球化学 锆石hf同位素 埃达克岩 古亚洲洋
下载PDF
亚贵拉-沙让-洞中拉矿集区中新生代岩浆岩Hf同位素特征与岩浆源区示踪 被引量:35
12
作者 高一鸣 陈毓川 +1 位作者 王成辉 侯可军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79-291,共13页
选择西藏念青唐古拉地区的工布江达—墨竹工卡县亚贵拉-沙让-洞中拉铅锌钼铜银矿集区典型的中新生代岩浆岩作为研究对象,详细研究了岩体中锆石的Hf同位素组成。亚贵拉燕山期石英斑岩(λπ53)锆石的176Hf/177Hf比值为0.282090~0.282480,... 选择西藏念青唐古拉地区的工布江达—墨竹工卡县亚贵拉-沙让-洞中拉铅锌钼铜银矿集区典型的中新生代岩浆岩作为研究对象,详细研究了岩体中锆石的Hf同位素组成。亚贵拉燕山期石英斑岩(λπ53)锆石的176Hf/177Hf比值为0.282090~0.282480,εHf(t)为-7.750~-21.449,TDM2为1679~2543Ma;亚贵拉喜马拉雅期石英斑岩(λπ16)锆石的176Hf/177Hf为0.282413~0.282805,εHf(t)为-11.463~2.460,TDM2为980~1864Ma;亚贵拉喜马拉雅期花岗岩(γ35)锆石的176Hf/177Hf比值为0.282601~0.282800,εHf(t)值在-2.279~2.182之间,TDM2为996~1279Ma;亚贵拉喜马拉雅晚期花岗斑岩(γπ63)锆石的176Hf/177Hf比值为0.282600~0.282830之间,εHf(t)为-5.676~3.128之间,TDM2为900~1461Ma;沙让喜马拉雅期角闪闪长岩(δψk)锆石的176Hf/177Hf比值为0.282700~0.282790,εHf(t)值为-1.536~1.618,TDM2为1019~1219Ma;洞中拉燕山期花岗斑岩锆石的176Hf/177Hf比值为0.282142~0.282396,εHf(t)为-19.744~-10.620,TDM2为1857~2430Ma。通过与驱龙铜矿含矿斑岩、林子宗火山岩Hf同位素特征对比研究,认为:①亚贵拉两期次侵入的石英斑岩体(λπ53、λπ61)具有不同的Hf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②亚贵拉燕马拉雅期石英斑岩(λπ35)与洞中拉燕山期石英斑岩的锆石Hf同位素特征相似,176Hf/177Hf比值、εHf(t)值、两阶段Hf模式年龄(TDM2)暗示其源区为古老地壳物质;亚贵拉喜山期石英斑岩(λπ61)(66Ma)、亚贵拉花岗岩(γ61)(62Ma)、亚贵拉花岗斑岩(γπ63)(17Ma)、沙让角闪闪长岩(δψk)(53Ma)、林子宗火山岩和驱龙含矿岩体的Hf同位素组成暗示其形成于古老地壳与亏损地幔的混染,不同地质体锆石Hf同位素组成的差异可能与幔源岩浆中混入古老地壳物质的不同比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锆石hf同位素 亏损地幔 古老地壳 洞中拉-亚贵拉-沙让 冈底斯-念青唐古拉 西藏
下载PDF
西天山那拉提地区古生代花岗岩的年代学和锆石Hf同位素研究 被引量:34
13
作者 徐学义 王洪亮 +3 位作者 马国林 李平 陈隽璐 李婷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91-706,共16页
西天山那拉提地区发育强烈的古生代花岗岩浆活动,依据野外地质特征和形成时代,将该区花岗岩分为早古生代—晚泥盆世花岗岩和石炭纪花岗岩两类。前者变形较强,发育弱的片麻理构造,岩石类型主体为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 西天山那拉提地区发育强烈的古生代花岗岩浆活动,依据野外地质特征和形成时代,将该区花岗岩分为早古生代—晚泥盆世花岗岩和石炭纪花岗岩两类。前者变形较强,发育弱的片麻理构造,岩石类型主体为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揭示其形成时代为366~485Ma,εHf(t)和t2DM的研究揭示花岗岩主要有3种来源:一是t2DM介于1.2~1.6Ga的中元古代地壳源区;二是t2DM介于0.7~1.6Ga的中新元古代地壳混合源区;三是t2DM与岩石形成年龄接近或略大的以亏损地幔新生地壳为主的地壳源区。后者变形很弱,LA-ICPMS锆石U-Pb定年揭示其形成时代为320~352Ma。晚泥盆世—石炭纪花岗岩主要源区亦有3种:一是t2DM介于1.0~1.7Ga的中新元古代混合源区;二是t2DM约为0.4Ga左右的早古生代新生地壳源区;三是早石炭世早期与岩浆形成年龄一致的亏损地幔和古老地壳混合源区。那拉提早石炭世花岗闪长岩当εHf(t)为最高的正值时(14.21),其t2DM与岩石形成年龄一致,表明在349Ma时存在一次地幔物质的加入。综合西天山地区区域地质演化和花岗岩的野外地质特征、时代格架、锆石Hf同位素揭示的源区特征,认为那拉提地区现划分的古元古代地层中存在0.7~0.8Ga、1.6~1.8Ga中新元古代增生地壳。石炭纪花岗岩为碰撞后大陆伸展作用的产物,早石炭世大规模地幔物质的加入代表了大陆伸展作用的强烈发育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成因 锆石hf同位素 LA-ICPMS锆石UPb定年 古生代 西天山那拉提
下载PDF
蚌埠隆起区中生代花岗岩的岩石成因:锆石Hf同位素的证据 被引量:31
14
作者 杨德彬 许文良 +2 位作者 王清海 裴福萍 纪伟强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81-392,共12页
对蚌埠隆起区中生代不同时期的花岗岩中6个岩体的锆石LA-MC-ICP MS原位Hf同位素的研究,据此限定它们的岩浆源区和重建华北克拉通东南部的构造格架。结果表明,中生代不同时期的花岗岩中岩浆锆石的初始Hf同位素组成(ε_(Hf)(t))可以分成两... 对蚌埠隆起区中生代不同时期的花岗岩中6个岩体的锆石LA-MC-ICP MS原位Hf同位素的研究,据此限定它们的岩浆源区和重建华北克拉通东南部的构造格架。结果表明,中生代不同时期的花岗岩中岩浆锆石的初始Hf同位素组成(ε_(Hf)(t))可以分成两组:第一组的女山(130Ma)和西庐山花岗岩(130Ma)的ε_(Hf)(t)值分别为-18.4和-16.1;第二组的曹山(110Ma)、锥山二长花岗岩(110Ma)和蚂蚁山花岗岩(110Ma)以及淮光花岗闪长岩(130Ma)的ε_(Hf)(t)值分别为-22.3、-23.1和-21.1以及-28.1,这些岩浆锆石低的ε_(Hf)(t)值表明它们可能来源于古老的大陆下地壳。女山和西庐山岩体中早古生代—新元古代继承锆石具有低的ε_(Hf)(t)值(-2.3~-7.7)和1.52Ga~1.79Ga的Hf同位素两阶段模式年龄,表明它们的岩浆源区主要以扬子克拉通下地壳物质为主。曹山、锥山和蚂蚁山以及淮光岩体中岩浆锆石的Hf同位素两阶段模式年龄为1.89Ga~2.58Ga,结合淮光岩体中古元古代继承锆石和3400Ma捕获锆石中低的ε_(Hf)(t)值(-5.7~-6.8,-0.6、-0.9)和古老的Hf同位素两阶段模式年龄(2.44Ga~2.80Ga,3.7Ga),表明它们主要来源于华北克拉通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淮光和女山岩体中古元古代—新太古宙继承锆石中正的ε_(Hf)(t)值(0.3~6.7)以及高的ε_(Hf)(t)值(16.9~21.7)的存在,暗示形成这些古老继承锆石的初始物质中有幔源物质的涉入。蚌埠隆起区深部地壳中扬子克拉通基底物质的存在暗示扬子克拉通可能沿着郯庐断裂带向西或北西方向俯冲于华北克拉通之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生代 花岗岩 岩石成因 锆石hf同位素 蚌埠
下载PDF
山东中侏罗世-早白垩世侵入岩的锆石Hf同位素组成及其意义 被引量:33
15
作者 徐义刚 巫祥阳 +3 位作者 罗震宇 马金龙 黄小龙 谢烈文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07-316,共10页
对山东中侏罗世-早白垩世侵入岩中锆石的原位Hf同位素分析显示,形成于晚太古代(上交点年龄~2.5Ga)的继承锆石具有正的ε_(Hf)(t)值(+8~+1),Hf同位素模式年龄集中在2.6~2.8Ga,与辽宁古生代金伯利岩中基性下地壳捕虏体中锆石Hf组成和H... 对山东中侏罗世-早白垩世侵入岩中锆石的原位Hf同位素分析显示,形成于晚太古代(上交点年龄~2.5Ga)的继承锆石具有正的ε_(Hf)(t)值(+8~+1),Hf同位素模式年龄集中在2.6~2.8Ga,与辽宁古生代金伯利岩中基性下地壳捕虏体中锆石Hf组成和Hf模式年龄十分一致,Hf模式年龄也与研究区变质岩和花岗岩的全岩Nd模式年龄相同,因此,这些继承锆石来自于晚太古代由岩浆底侵形成的基性下地壳。新生锆石出现在继承锆石周围或者以独立颗粒出现,其U-Pb年龄为177Ma和132~126Ma,ε_(Hf)(t)值均为负值(-23~-1)。山东中生代侵入岩的形成与富集岩石圈地幔,亏损地幔和地壳三个端员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其中根据来源于晚太古代下地壳的侏罗纪铜石二长花岗岩限定的研究区下地壳ε_(Hf)(t)平均值为-20,根据来源于富集岩石圈地幔的早白垩纪沂南辉长岩限定的富集地幔端员的ε_(Hf)(t)为-16。部分样品锆石ε_(Hf)(t)变化非常大(-20~-1),示踪了岩浆作用过程中亏损地幔物质的参与程度的逐渐增强。这种变化是华北晚中生代岩石圈大规模减薄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hf同位素 侏罗纪-早白垩纪 侵入岩 岩石圈演化 岩石成因 山东
下载PDF
辽东地区古元古代花岗岩SHRIMP U-Pb年龄、Hf同位素组成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32
16
作者 宋运红 杨凤超 +2 位作者 闫国磊 魏明辉 石绍山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620-2636,共17页
位于华北克拉通东部的辽东地区广泛出露古元古代花岗岩,为更准确地认识辽东地区古元古代构造演化过程,本文选取大顶子二长花岗岩、五磊山似斑状花岗岩、四门子二长花岗岩和顾家堡正长花岗岩进行了系统研究。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研究表... 位于华北克拉通东部的辽东地区广泛出露古元古代花岗岩,为更准确地认识辽东地区古元古代构造演化过程,本文选取大顶子二长花岗岩、五磊山似斑状花岗岩、四门子二长花岗岩和顾家堡正长花岗岩进行了系统研究。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研究表明,大顶子岩体年龄为1869±16Ma,五磊山岩体年龄为1830.5±5.9Ma,四门子岩体年龄为2157±14Ma,顾家堡岩体年龄为2169±11Ma。大顶子岩体富硅,低钾,高镁,表现为钙碱性特征的S型花岗岩;五磊山和四门子岩体富硅,低钾,高镁,表现为钙碱性特征的Ⅰ型花岗岩;顾家堡岩体富硅,高钾,高镁,表现为高钾钙碱性特征的Ⅰ型花岗岩。大顶子、五磊山、四门子岩体富集K、Rb、Sr、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Zr、P、Ti等高场强元素;顾家堡岩体亏损Sr、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P、Ti等高场强元素。四个岩体锆石ε_(Hf)(t)值为-3.6~7.9,对应的单阶段Hf模式年龄t_(DM)为2115~2548Ma,集中于古元古代,两阶段Hf模式年龄t_(DM)~C为2323~3084Ma,集中于中太古代。综上,大顶子、五磊山、四门子和顾家堡岩体可能与岩石圈拆沉、地幔热上涌使新生地壳熔融有关。四门子和顾家堡岩体可能处于活动大陆边缘构造背景,大顶子和五磊山岩体可能是地块拼合或者裂谷闭合后区域由挤压转为伸展构造背景。本次获得的辽东古元古代岩浆构造活动与华北板块东西陆块的拼合时代基本吻合,也是我国华北东部对全球"Columbia"超大陆拼合作用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地区 古元古代 锆石SHRIMP U-PB hf同位素 Ⅰ型花岗岩
下载PDF
豫西南泥湖矿集区石宝沟花岗岩体的锆石U-Pb年龄、岩石地球化学及Hf同位素组成 被引量:32
17
作者 杨阳 王晓霞 +1 位作者 柯昌辉 李金宝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25-1542,共18页
石宝沟花岗岩体位于华北陆块南缘,主要由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和中细粒二长花岗岩组成,发育岩浆暗色包体。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和中细粒二长花岗岩的成岩年龄分别为(156±1)Ma(N=15,MSWD=0.34)和(157±1)... 石宝沟花岗岩体位于华北陆块南缘,主要由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和中细粒二长花岗岩组成,发育岩浆暗色包体。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和中细粒二长花岗岩的成岩年龄分别为(156±1)Ma(N=15,MSWD=0.34)和(157±1)Ma(N=17,MSWD=0.10)。这些花岗岩的A/CNK=0.82~1.02,Na2O+K2O=7.61%~8.91%,K2O/Na2O=1.02~1.48,属于高钾钙碱性、准铝质-弱过铝质I型花岗岩。稀土和微量元素特征显示其富集LREE、Rb、Ba、K、P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HREE、P、Ti等高场强元素,具有弱的负铕异常,个别样品具有正铕异常(δEu=0.81~1.12)。似斑状二长花岗岩的锆石εHf(t)为-22.6~-8.3,tDM2为2.64~1.73Ga;中细粒二长花岗岩εHf(t)为-26.9~-12.4,tDM2为2.91~1.99Ga。岩石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组成特征表明,石宝沟花岗岩体的源区物质以壳源物质为主,可能为太古宙太华群,但也有年轻幔源组分的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晚侏罗世花岗岩 锆石U-PB定年 hf同位素 岩石成因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北缘与弧-陆碰撞相关的早泥盆世长英质火山岩——锆石U-Pb定年及地球化学证据 被引量:32
18
作者 刘建峰 李锦轶 +3 位作者 迟效国 冯乾文 胡兆初 周坤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67-278,共12页
对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内蒙古赤峰北部解放营子地区的原志留纪八当山流纹质凝灰岩进行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表明,其形成时代为403.7Ma±1.3Ma,属于早泥盆世。岩石化学分析揭示火山岩SiO2含量介于76.90%-78.74%之间,K2O和Na2O... 对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内蒙古赤峰北部解放营子地区的原志留纪八当山流纹质凝灰岩进行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表明,其形成时代为403.7Ma±1.3Ma,属于早泥盆世。岩石化学分析揭示火山岩SiO2含量介于76.90%-78.74%之间,K2O和Na2O含量分别为1.68%-4.01%和2.23%-5.02%,属于亚碱性系列火山岩。岩石Al2O3含量较高,介于12.11%-12.86%之间,CaO含量偏低,为0.13%-0.74%,铝饱和指数(A/CNK)介于1.07-1.52之间,出现过铝质岩石的特征。Hf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锆石εHf(t)均为负值,介于-22.0--16.4之间,两阶段模式年龄(TDM2)介于2423-2770Ma之间,表明该火山岩起源于华北克拉通古老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分析,八当山火山岩的形成可能与白乃庙岛弧与华北克拉通北缘在早古生代末的碰撞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北缘 八当山火山岩 泥盆纪 地球化学特征 锆石hf同位素
下载PDF
桂西北玉凤、巴马晚二叠世辉绿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 被引量:31
19
作者 张晓静 肖加飞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3-176,共14页
为了深入探讨扬子地块西南缘的玉凤和巴马辉绿岩是否受到峨眉山地幔柱活动的影响,对其进行了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及锆石 U-Pb 年龄测定。结果表明,它们属于钙碱性系列和高钾钙碱性系列,具高铝低镁特征,轻稀土富集,Ti/Y&gt;500、Nb/La=0... 为了深入探讨扬子地块西南缘的玉凤和巴马辉绿岩是否受到峨眉山地幔柱活动的影响,对其进行了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及锆石 U-Pb 年龄测定。结果表明,它们属于钙碱性系列和高钾钙碱性系列,具高铝低镁特征,轻稀土富集,Ti/Y&gt;500、Nb/La=0.75~0.85、Th/Ta=1.75~2.38、Ta/H〉0.1;锆石 LA-ICP-MS U-Pb 年龄分别为255.3±3.9 Ma 和257.6±2.9 Ma。初步认为,它们可能源自亏损地幔并受到少量地壳物质的混染作用,且均显示出大陆板内玄武岩的特征,应为峨眉山玄武质岩浆活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锆石 U-PB 定年 锆石 hf 同位素 桂西北 扬子地台
下载PDF
滇西保山地块中-新生代岩浆作用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31
20
作者 董美玲 董国臣 +5 位作者 莫宣学 朱弟成 聂飞 于峻川 王鹏 罗微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901-3913,共13页
保山地块上的中-新生代岩浆活动以蚌渺岩体和桦桃林岩体为代表,蚌渺岩体岩石类型为石英二长岩、二长花岗岩,锆石U-Pb年龄为83~85Ma,桦桃林岩体为二云母花岗岩,锆石U-Pb年龄为60~66 Ma,表明该地区在晚白垩世和古新世发生了两次不同的岩... 保山地块上的中-新生代岩浆活动以蚌渺岩体和桦桃林岩体为代表,蚌渺岩体岩石类型为石英二长岩、二长花岗岩,锆石U-Pb年龄为83~85Ma,桦桃林岩体为二云母花岗岩,锆石U-Pb年龄为60~66 Ma,表明该地区在晚白垩世和古新世发生了两次不同的岩浆作用。蚌渺岩体和桦桃林岩体都以全碱含量高为特征,K2O/Na2O>1,桦桃林岩体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蚌渺岩体更加倾向于钾玄岩系列。它们的铝饱和指数A/CNK的值均大于1.1,属铝过饱和系列。这两个岩体岩石总体上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Pb,亏损高场强元素。蚌渺岩体较桦桃林岩体明显富集轻稀土元素[(La/Yb)N=65.2~67.2],而桦桃林岩体较蚌渺岩体显示明显的负Eu异常(δEu=0.17~0.35)。2个岩体中3件样品41个测点的锆石εHf(t)值变化范围较大(-15.8^-1.1),蚌渺岩体和桦桃林岩体的Hf同位素地壳模式年龄分别集中于2.0~1.2Ga和2.0~1.5Ga。全岩锆饱和温度蚌渺高于桦桃林,说明这两个岩体源区岩石的熔融程度不同。这些地球化学特征指示中-新生代花岗岩类为S型花岗岩,主要来源于古元古代-中元古代地壳物质的重熔,并不同程度地混入了幔源物质。保山地块、腾冲地块和拉萨地体在中-新生代存在几乎同期的岩浆活动,但保山地块与拉萨地体由于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不同,不存在对比性,而与腾冲地块存在共同点。保山地块与腾冲地块上的中-新生代岩浆作用与新特提斯洋的闭合和印欧大陆的碰撞息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新生代花岗岩类 地球化学 锆石hf同位素 保山地块 滇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