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迷妹”到“小粉红”:新媒介商业文化环境下的国族身份生产和动员机制研究 |
王洪喆
李思闽
吴靖
|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72
|
|
2
|
“躺平主义”的文化构境、叙事症候及应对策略 |
令小雄
李春丽
|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69
|
|
3
|
VLOG:短视频下一个爆发点——基于B站的热门Vlog视频内容生产策略分析 |
吴洪莉
刘梦娇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
2018 |
50
|
|
4
|
反文化、大众文化与中国当代青年亚文化 |
胡疆锋
|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
2008 |
33
|
|
5
|
青年亚文化主体的“象征性权力”表达——论新世纪中国喜剧电影的美学嬗变与文化意义 |
陈旭光
|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34
|
|
6
|
“佛系”亚文化的动向、样态与社会观照 |
蒋建国
李颖
|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32
|
|
7
|
新媒体与青年亚文化的变迁 |
邵蕾
|
《当代青年研究》
|
2012 |
28
|
|
8
|
从亚文化到后亚文化研究 |
陆扬
|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8
|
|
9
|
符号化表演:网络空间丧文化的批判话语建构 |
李欣
彭毅
|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25
|
|
10
|
网络短视频生产中乡镇青年的身份认同建构 |
尹金凤
蒋书慧
|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23
|
|
11
|
“传统”的再造与流行--对青年汉服文化演变逻辑的考察 |
杨雪
张冉
孔令旭
|
《当代青年研究》
CSSCI
|
2022 |
21
|
|
12
|
英国伯明翰学派早期亚文化研究探微 |
陆道夫
|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
2005 |
13
|
|
13
|
后浪:代际更迭与我国当代青年亚文化的转向 |
曾一果
|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22 |
19
|
|
14
|
从价值冲突到价值整合——当代中国青年亚文化现象解读 |
黄汀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8
|
|
15
|
“内卷”、“佛系”、“躺平”:概念演进、边界层序及矫治策略——基于文化哲学视域的诠解 |
令小雄
王亚妮
|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3 |
13
|
|
16
|
网络祈愿:幸运游戏、精神走私与认同困境 |
蒋建国
杨盼盼
|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7
|
|
17
|
祛魅与超越:网络泛娱乐主义思潮下的青年亚文化审视 |
杨宇辰
|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
2021 |
15
|
|
18
|
青年亚文化视域下的校园网络语言和流行语研究 |
黄汀
|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5
|
|
19
|
我国网络青年“丧文化”的研究进展:一个文献综述 |
萧子扬
叶锦涛
马恩泽
|
《北京青年研究》
|
2019 |
14
|
|
20
|
网络圈群研究的议题与展望 |
邓志强
|
《青年学报》
|
2020 |
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