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景观意象论——探索当代中国风景园林对传统意境论传承的途径 被引量:29
1
作者 丁绍刚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2-45,共4页
滥觞于史前的象征主义艺术,形成中国人意象审美的萌芽,象形文字和表意文字的使用,使意象审美成为中国人审美的本质特征。无论在传统园林、当代景观营建乃至普通大众的风景欣赏中意象审美无处不在。意境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精华,是中国式智... 滥觞于史前的象征主义艺术,形成中国人意象审美的萌芽,象形文字和表意文字的使用,使意象审美成为中国人审美的本质特征。无论在传统园林、当代景观营建乃至普通大众的风景欣赏中意象审美无处不在。意境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精华,是中国式智慧的结晶,意象思维与意象审美是意境传承的核心实质。通过对中国人思维方式的理性思考,概括、提炼出"中国式"设计理论——景观意象论,以探索当代中国风景园林对传统意境论传承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意象 意境 意象审美 象征主义艺术 景观意象 意境传承
下载PDF
“一贯”与“一向”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杨煜舒 任海波 《凯里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54-57,共4页
文章对同义词“一贯”与“一向”进行辨析。在词义上,“一向”只指时间,表示的时间主要是从过去到现在的持续;在句式语义上,“一向”更侧重于说明整个句子所表示状态的持续。而“一贯”在词义上,本身不表示时间,他所表示的是行为前后的... 文章对同义词“一贯”与“一向”进行辨析。在词义上,“一向”只指时间,表示的时间主要是从过去到现在的持续;在句式语义上,“一向”更侧重于说明整个句子所表示状态的持续。而“一贯”在词义上,本身不表示时间,他所表示的是行为前后的一致性。尤其重要的是,这种行为的一致性,时间上可以表现在从过去到现在,也可以从现在一直延续到将来;在句式语义上,“一贯”更侧重于动作或行为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贯” “一向” 时间 一致性
下载PDF
语象概念的“引进”与“变异” 被引量:8
3
作者 黎志敏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0期79-85,共7页
"语象"术语近年来流行颇广。该术语最先由赵毅衡创造,作为西方诗学术语image的译语。之后不少中国学者接受了这一术语,其中陈晓明还对于"语象"概念进行了重新定义,蒋寅、韩经太和陶文鹏等分别尝试以"语象"... "语象"术语近年来流行颇广。该术语最先由赵毅衡创造,作为西方诗学术语image的译语。之后不少中国学者接受了这一术语,其中陈晓明还对于"语象"概念进行了重新定义,蒋寅、韩经太和陶文鹏等分别尝试以"语象"为基础概念来阐释诗学核心概念"意象"。可是,在对于"语象"追根溯源、仔细辨析之后,我们发现赵毅衡的"语象"概念源于对于西方文献的误解,而陈晓明对于"语象"概念的重新定义也欠科学。"语象"是一个有能指、无所指的"悬置学术术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象 意象 IMAGE ICON VERBAL ICON
下载PDF
“Image”考辨
4
作者 袁龙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82-87,共6页
“image/imagery”可翻译为“形象”或“意象”。“形象”源于绘画艺术,其本意指人或事物的形貌,其本质是对物象的摹仿,是心物二元的统一体。“形象”由绘画艺术影响到其他艺术,并形成了“形神”“性格”“典型”等概念。与“形象”极... “image/imagery”可翻译为“形象”或“意象”。“形象”源于绘画艺术,其本意指人或事物的形貌,其本质是对物象的摹仿,是心物二元的统一体。“形象”由绘画艺术影响到其他艺术,并形成了“形神”“性格”“典型”等概念。与“形象”极易混淆的“意象”在“意”的表现和“象”的再现之外,可以激发审美主体感性感官的通感,刺激审美主体的联想、想象,从而在文艺作品中直接呈现或蕴藏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审美意境。作为文艺批评理论术语,针对视觉性或叙事性文艺作品的批评多使用“形象”,而针对抒情性文艺作品的批评则多用“意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象 意象 意境
下载PDF
“意象”范畴的哲学美学语义辨析
5
作者 毛宣国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4年第11期62-77,I0003,共17页
“意象”是重要的哲学美学范畴,也是一个极易产生语言歧义的理论范畴。常见的混淆是将哲学美学与心理美学意义上的意象、哲学美学与诗学意义上的意象混淆起来。本文对此进行了辨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意象范畴的哲学美学内涵。“意象”... “意象”是重要的哲学美学范畴,也是一个极易产生语言歧义的理论范畴。常见的混淆是将哲学美学与心理美学意义上的意象、哲学美学与诗学意义上的意象混淆起来。本文对此进行了辨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意象范畴的哲学美学内涵。“意象”作为一个标示哲学美学本体意识的范畴,诞生在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物我同一的哲学背景下,是中国古代尚象重象思维的体现,是中国古代诗性文化精神的体现。意象具有圆融性、生成性、超越性、情感体验性的特点,反映了中国美学和艺术的基本特色,同时也可以作为一个现代美学和艺术范畴,进入到现代人的审美视野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 哲学美学 心理美学 诗学 中国传统美学
下载PDF
“梦象”新探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凤香 张蓉 程志立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955-3957,共3页
梦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几乎每个人都做梦;梦又是神秘的心理现象,人类对梦的探索已经历了漫长过程,但却依然不能揭示梦的真谛。中国文化建立在"象"思维基础之上,"象"思维是一种原始思维,人类的梦境就遵循这样的思维。... 梦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几乎每个人都做梦;梦又是神秘的心理现象,人类对梦的探索已经历了漫长过程,但却依然不能揭示梦的真谛。中国文化建立在"象"思维基础之上,"象"思维是一种原始思维,人类的梦境就遵循这样的思维。西方心理学家,比如弗洛伊德和荣格都曾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浓厚兴趣,期待在这块沃土中找到解开梦之谜的金钥匙。文章将从象思维角度解读梦,即探析梦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梦象 意象 象征
原文传递
象征型意象与环境艺术设计
7
作者 丁绍刚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73-75,共3页
首先从理解“象征型意象”的概念着手 ,分析了“象征型意象”在中国传统的环境艺术设计中运用的成功范例 ,进而阐述了它们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然后结合工程实践 ,探讨了如何以“象征型意象”来沟通传统与现代 ,把“形”与“意”... 首先从理解“象征型意象”的概念着手 ,分析了“象征型意象”在中国传统的环境艺术设计中运用的成功范例 ,进而阐述了它们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然后结合工程实践 ,探讨了如何以“象征型意象”来沟通传统与现代 ,把“形”与“意”融为一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征型意象 环境艺术设计 建筑风格 传统文化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的“一直”“一向”“一贯”的使用分布考察 被引量:2
8
作者 张炜卓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6年第7期74-79,共6页
"一直""一向""一贯"是一组误用率很高的近义词。文章采用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建立书面语语料库和口语语料库,搜集数据,对语料进行分类考察,归纳出"一直""一向""一贯"... "一直""一向""一贯"是一组误用率很高的近义词。文章采用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建立书面语语料库和口语语料库,搜集数据,对语料进行分类考察,归纳出"一直""一向""一贯"在语义、搭配能力以及使用环境上的区别,试图为语文教学实践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直 一贯 一向 语料库 搭配
下载PDF
“易象通于比兴”:章学诚比兴诠释的学术史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厉运伟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3年第4期50-56,共7页
章学诚的比兴诠释植根于特定的时代与学术背景,针对比兴之公共性及其象喻传统的失落而发。“易象通于比兴”命题的标举,正在于揭示比兴在官师合一、文道合一的时代作为公共符号的深层文化原型,以及作为兴情传统与象喻传统的历史根源。... 章学诚的比兴诠释植根于特定的时代与学术背景,针对比兴之公共性及其象喻传统的失落而发。“易象通于比兴”命题的标举,正在于揭示比兴在官师合一、文道合一的时代作为公共符号的深层文化原型,以及作为兴情传统与象喻传统的历史根源。章氏一方面积极肯定比兴的兴情传统及其价值,另一方面又力图重振比兴即象取义、联类比推的象喻传统,其目的并非求证比兴作为文学特质的审美自律属性,而在于重建比兴的公共符号性质,回归文道合一的理想之境。此一主张,内在地寄寓着学问之道指向当前治道人心、关怀社会、介入现实的精神旨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象 比兴 章学诚 兴情传统 象喻传统
下载PDF
论“意象”的“形而上质”——从意象与易象的关系说起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绍时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51-56,共6页
"意象"是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源自《易传》所谓"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的"易象"。"易象"并非如通常所理解的仅仅是物象,而是与"道"密切相关,具有神秘性... "意象"是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源自《易传》所谓"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的"易象"。"易象"并非如通常所理解的仅仅是物象,而是与"道"密切相关,具有神秘性、象征性、形上性等特点。相应地,意象的最终指涉也是作者的"形上之思"和作品的"形而上质",这是在通常的意象范畴讨论中注意得不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象 意象 形而上质
下载PDF
意象与symbol、metaphor——中西意象思想内涵辨析
11
作者 江婷 《中国美学研究》 2023年第1期272-286,共15页
在中西诗学的对话实践中,学者多以西方的象征、隐喻概念来对意象思想进行阐释,三者在近代中国经历了翻译实践、新诗改革以及理论化阐释的历史性关联过程。三者都以“感应”联结,但各有不同的侧重。意象与象征重在分析意义的流动过程,但... 在中西诗学的对话实践中,学者多以西方的象征、隐喻概念来对意象思想进行阐释,三者在近代中国经历了翻译实践、新诗改革以及理论化阐释的历史性关联过程。三者都以“感应”联结,但各有不同的侧重。意象与象征重在分析意义的流动过程,但在关联性质、流动方向以及审美效果等方面有所分别;意象与隐喻重在解析复意的产生结构,但前者基于天人合一的感应模式,后者基于“模仿—虚构”的感应模式。对三者关系进行辨析,厘清复杂的概念混用,有利于中西诗学在同一概念场域内进行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 象征 隐喻
原文传递
作为观念现象的文字:中西审美思维源发机制探微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妍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81-87,共7页
文字的"音"与"形"是观念的"现象"存在。文字的音-形二重现象给文字记录观念的方式提供了两种选择。汉字从"形"出发,兼及字"音",包蕴"意象",以"相类性"为原则,... 文字的"音"与"形"是观念的"现象"存在。文字的音-形二重现象给文字记录观念的方式提供了两种选择。汉字从"形"出发,兼及字"音",包蕴"意象",以"相类性"为原则,形成超越具象的汉字"字象"系统;汉字"字象"具有虚拟隐喻的"象性"、具身性和透明性。西文字则弃"形"择"音",以"任意性"为原则,形成了能指/所指关系的符号"声象"系统;西文字"声象"具有语境诠释的"像性"、离身性和遮蔽性。文字是"构成性的语言",左右着组织信息和概念表征的方式。现象学的观念开启了重新观察文字的视角,启发通过文字形态的独立考察比较中西文论差异的可能性,探索文字所蕴含的思维力量,观照中西审美思维的源发性生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字象 声象 象性 像性 意象 仿像
下载PDF
基于大学生公益团队服务现状下“益享”平台的构建
13
作者 陈诺舟 彭家军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18年第12期26-28,31,共4页
以"益享"弱势群体匹配服务平台为探索对象,结合目前弱势群体与公益团体匹配效果不佳的问题,分析"益享"平台的产品服务内容及业务系统,研究其可行性及可持续性,平台实施后可为我国探索公益项目盈利模式积累宝贵经验。
关键词 公益团体 弱势群体 盈利模式
下载PDF
涿鹿龙王堂遗址考
14
作者 常文鹏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32-34,共3页
龙王堂遗址是涿鹿县境内一处战国至北朝时代的城址,城址遗迹现只存保存完整的南城墙和一段东城墙,城内遗物以泥质灰陶和夹蚌夹砂红陶残片为主。结合《水经注》的记载和考古勘察,初步考证龙王堂遗址为汉代的无乡城、北魏时期的宜乡城,其... 龙王堂遗址是涿鹿县境内一处战国至北朝时代的城址,城址遗迹现只存保存完整的南城墙和一段东城墙,城内遗物以泥质灰陶和夹蚌夹砂红陶残片为主。结合《水经注》的记载和考古勘察,初步考证龙王堂遗址为汉代的无乡城、北魏时期的宜乡城,其性质为县下辖的乡部级行政治所,城址规模约为县治的一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王堂遗址 战国至北朝 漯水 宜乡 乡部
下载PDF
意象与文体
15
作者 陈开勇 仲红卫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2期15-18,共4页
文体本质上是一个语言系统。虽然 ,从语言———语法角度而言 ,古代文字篇章都可能使意象存在 ,但是 ,文体作为某一特定的语言———语法系统 ,并不总是把意象形成作为目的的古代散文不适宜于意象的生成 ,只有其变体、赋、戏曲、小说、词。
关键词 意象 文体 语法 语言 古代散文 中国古代文学 形式主义批评
下载PDF
诗心亦道心——古诗意境理论探源
16
作者 任莺 《丽水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49-54,共6页
意境理论是我国传统诗歌美学中的独特概念,包含着丰富的美学内涵。在其形成过程中,无论是早期对意、言、象关系的探讨,还是意境论的最终确立,都深受道、禅哲学的影响。由于古代文人浸润在儒道佛思想环境中,加之艺术美感的诞生与悟道的... 意境理论是我国传统诗歌美学中的独特概念,包含着丰富的美学内涵。在其形成过程中,无论是早期对意、言、象关系的探讨,还是意境论的最终确立,都深受道、禅哲学的影响。由于古代文人浸润在儒道佛思想环境中,加之艺术美感的诞生与悟道的境界有许多相通之处,所以诗歌意境往往追求超尘脱俗的道家审美理想,故而诗人的"道心"是诗歌意境美表现的思想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境 意象 诗心 道心
下载PDF
唐代隐喻艺术思维研究评析
17
作者 王炳社 《商洛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57-59,89,共4页
唐代是中国隐喻艺术思维研究的一个高峰时期,诸多艺术家都对隐喻艺术思维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其中"兴寄论"、"兴象论"、"意象说"、"重神轻形"等理论实际上都是讨论的隐喻艺术思维问题。
关键词 隐喻艺术思维 兴寄 兴象 意象
下载PDF
宇宙与心灵之间——论《易》的“符号”机能及其认识能力
18
作者 韩凤鸣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6期67-72,共6页
《易》符号是《易》学的核心内容 ,《易》符号系统包括“象”系统和文学系统。在解读《易》学符号系统时 ,不但要认识到《易》符号的文本内容 ,还要深察了解读者的心性内容。全面地阐述《易》符号系统 ,须从其符号学的方方面面入手 ,理... 《易》符号是《易》学的核心内容 ,《易》符号系统包括“象”系统和文学系统。在解读《易》学符号系统时 ,不但要认识到《易》符号的文本内容 ,还要深察了解读者的心性内容。全面地阐述《易》符号系统 ,须从其符号学的方方面面入手 ,理解《易》符号学须从其符号史的缘起和其科学的建构开始。《易》学的前途和关键都在于对《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学 易象 卦爻辞
下载PDF
优质香稻不育系宜香1A的选育与利用 被引量:40
19
作者 江青山 林纲 +4 位作者 赵德明 李云武 贺兵 包灵丰 杨从金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14,共4页
宜香1A是宜宾市农业科学院用不育系D44A作母本,(D44B/N542)F3选株作父本测交并逐代回交转育而成的优质香稻不育系。宜香1A花粉败育彻底,育性稳定,不育株率和花粉败育度均为100%,农艺性状优良,异交习性好,配合力高,稻米品质优良,2000年7... 宜香1A是宜宾市农业科学院用不育系D44A作母本,(D44B/N542)F3选株作父本测交并逐代回交转育而成的优质香稻不育系。宜香1A花粉败育彻底,育性稳定,不育株率和花粉败育度均为100%,农艺性状优良,异交习性好,配合力高,稻米品质优良,2000年7月通过四川省技术鉴定。由宜香1A所配组合在试验、示范中表现稻米品质优良、产量高、抗病性较强、适应性广等特点,到2007年底止,已有33个组合分别通过国家或省级品种审定,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香稻 不育系 宜香1A 优质 选育
下载PDF
水稻籼型优质不育系宜香1A特性研究 被引量:22
20
作者 包灵丰 林纲 +3 位作者 赵德明 李云武 曾健 贺兵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86-90,共5页
用4个不育系与5个恢复系组成4×5不完全双列杂交作产量配合力分析,分析结果宜香1A一般配合力效应值为0.3756,极显著优于Ⅱ-32A和汕A。采用BC Sood介绍的水稻香味快速测定法,对水稻不育系宜香1A的香味遗传进行研究,其香味由1对隐性... 用4个不育系与5个恢复系组成4×5不完全双列杂交作产量配合力分析,分析结果宜香1A一般配合力效应值为0.3756,极显著优于Ⅱ-32A和汕A。采用BC Sood介绍的水稻香味快速测定法,对水稻不育系宜香1A的香味遗传进行研究,其香味由1对隐性主基因控制,是一个选育香型杂交稻的理想不育系。以不育系Ⅱ-32A和冈46A为对照,对宜香1A开花后的柱头活力进行分析研究,其变化规律与Ⅱ-32A相当,即都是开花后第4天柱头授粉结实能力最强,第6或7天柱头活力几乎完全丧失,而冈46A开花后3~4 d柱头授粉结实能力最强,第5天柱头活力几乎完全丧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不育系 宜香1A 产量配合力 香味遗传 柱头活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