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方志艺文志的目录学本性考辨 被引量:4
1
作者 马春晖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1-107,共7页
分析阐述了我国传统方志艺文志的目录学本性,总结了方志艺文志目录体系的特征,并在实例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了方志艺文志的目录学成就和学术价值。
关键词 方志 艺文志 目录学
下载PDF
试析戴、章学派之争下的方志艺文志走向 被引量:3
2
作者 马春晖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5-89,98,共6页
文章就清代以戴震、章学诚为代表的地理学派和历史学派不同的学术主张对方志艺文志发展和走向产生的影响进行提炼和总结,阐述了在其影响下的清、民国时期主要方志学家的学术观点、个案研究及编纂成就。
关键词 戴震 章学诚 学派之争 方志 艺文志
下载PDF
中国古代史志书目著录沿革 被引量:2
3
作者 周旖 《图书与情报》 CSSCI 2006年第4期106-112,共7页
文章从史志目录的著录格式、内部结构、著录项目的设置和著录方法三个万面系统、深入地揭示了史志目录书目著录的沿革情况,并以大量的实例论证了史志目录在著录方面的发展脉络是由汉代发轫之作的体例不精、著录简单到隋朝的体例精细、... 文章从史志目录的著录格式、内部结构、著录项目的设置和著录方法三个万面系统、深入地揭示了史志目录书目著录的沿革情况,并以大量的实例论证了史志目录在著录方面的发展脉络是由汉代发轫之作的体例不精、著录简单到隋朝的体例精细、著录详细,然后又走向了唐、宋、明、清的体例不纯、著录简省这一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目录学 史志目录 艺文志 著录格式
下载PDF
方志著录致误分析——以《清史稿·艺文志》著录方志条目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朱湘铭 徐美珍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17年第2期85-89,共5页
归纳了方志著录致误的三种类型:方志名称著录错误、方志纂修者姓氏著录错误、方志卷数著录错误,并以《清史稿·艺文志》著录之方志条目为例,通过稽考辨正以分析其致误原因。
关键词 地方志 清史稿 艺文志
下载PDF
近二十年来方志艺文志研究成果综述 被引量:2
5
作者 马春晖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6-110,共5页
分析梳理近二十年来有关方志艺文志研究的代表性成果,肯定的同时指出当前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研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方志 艺文志 文献综述
下载PDF
谈传统方志艺文志编纂之常见弊病 被引量:2
6
作者 马春晖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0-91,107,共3页
我国传统方志艺文志因为伪证、曲解、虚美等原因,存在着多种弊病。本文通过例文对其加以总结,并分析论述了主要的错误和形成原因。
关键词 方志 艺文志 弊病
下载PDF
文艺学系谱——从艺文志分说 被引量:1
7
作者 栾栋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6年第3期5-7,14,共4页
文艺学系谱是对该学科刨根问底的寻思。艺文与文艺的字序、内涵及其演变的背景掩藏着学科征候群的根由。在中国文化史上,真正的根学术话题和元学科分类是“艺文志”。“艺文志”第一次将艺文整合,第一次将“志”的意义发挥透彻,第一次... 文艺学系谱是对该学科刨根问底的寻思。艺文与文艺的字序、内涵及其演变的背景掩藏着学科征候群的根由。在中国文化史上,真正的根学术话题和元学科分类是“艺文志”。“艺文志”第一次将艺文整合,第一次将“志”的意义发挥透彻,第一次将艺文志三字合称,创造性地建立了根元式的学术格局和大人文的艺文术语。根学术是指文史哲互根,元学科是指科教文一家。这种特点不利于披坚执锐的进取,却有助于化感通变的和合。在学科林立且壁垒森严的当今文教体制下,应提倡文史哲沟通中的化感通变和艺文志隐秀间的启蔽归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文志” 文艺学 根学术 元学科 有疆无疆 化感通变
下载PDF
《七略》、《汉书·艺文志》和《隋书·经籍志》比较探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彩云 王玉桂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30-32,共3页
《七略》、《汉书·艺文志》和《隋书·经籍志》是我国文献学史上的重要文献目录,均对我国目录学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三者在体例因袭、著录、分类和创新等方面存在着诸多联系和区别。
关键词 《七略》 《汉书·艺文志》 《隋书·经籍志》 体例因袭 分类 创新
下载PDF
章学诚方志艺文思想探述 被引量:1
9
作者 马春晖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4-117,113,共5页
该文就清代方志学家章学诚的方志艺文思想进行提炼和总结,包括对章学诚的学术见解、学术成果、关注的重心及对方志艺文志发展的贡献的研究,肯定他启迪后学而导夫先路的学术影响。
关键词 章学诚 方志 艺文志
下载PDF
论《汉书·艺文志》中“赋”的分类与排序——兼辨《楚辞》非选自“屈原赋之属” 被引量:1
10
作者 尹海江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0年第5期43-47,共5页
《汉书.艺文志》中的赋类作品的分类与排序是以类区分,以品相别,杂而不乱的。其对枚乘、东方朔、扬雄等人作品的处理,都能得出合理的解释。如此分类与排序,既与其总的编撰体例保持一致,又受当时的学术观念、价值标准和批评方法的影响,... 《汉书.艺文志》中的赋类作品的分类与排序是以类区分,以品相别,杂而不乱的。其对枚乘、东方朔、扬雄等人作品的处理,都能得出合理的解释。如此分类与排序,既与其总的编撰体例保持一致,又受当时的学术观念、价值标准和批评方法的影响,反映了汉代朴实学风。《楚辞》一书断非选自《汉书.艺文志.诗赋略》之"屈原赋之属"。另外,研究《汉书.艺文志》赋的分类与排序,尤其是前者,对了解《楚辞》中的作品如东方朔《七谏》的来源与著录等方面的情况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书 艺文志 汉赋 楚辞 东方朔 扬雄
下载PDF
古丁的日语文学翻译:以俄、欧文学的重译为中心 被引量:1
11
作者 梅定娥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42-48,共7页
古丁一生做了大量的日语文学翻译,文本不限于日本文学,还有俄国、法国、匈牙利等国文学。伪满14年,随着日本帝国主义文化政策的变化,古丁翻译文本的选择、翻译目的等也相应发生变化,基本以卢沟桥事变、珍珠港事件为节点分成三个阶段。... 古丁一生做了大量的日语文学翻译,文本不限于日本文学,还有俄国、法国、匈牙利等国文学。伪满14年,随着日本帝国主义文化政策的变化,古丁翻译文本的选择、翻译目的等也相应发生变化,基本以卢沟桥事变、珍珠港事件为节点分成三个阶段。俄、欧文学的翻译主要集中在第二阶段。其翻译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吸取他国文学精粹以发展自己,这是符合民族协和政策和《艺文指导要纲》要求的。但是,随着帝国主义语言殖民政策的出台,从日语文学到汉语的翻译行为就不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而是一种维护汉语及汉语文化、抵制殖民文化侵略的抗争。古丁的俄、欧文学翻译文本的选择与其文学创作及殖民统治下青年的生活状态相互关联。日本殖民统治下的东北文学作品的翻译并不都是日本文化的移植,更不都是殖民统治的帮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丁 《艺文志》 《狂人日记》
下载PDF
刘向刘歆编辑思想评介——从《汉书·艺文志》透视中国编辑史的丰碑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伟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124-128,共5页
从中国编辑的始祖——孔子以后,汉代的刘向、刘歆父子编辑、整理图书典籍,在中国编辑史上有着重大的影响,堪称历史丰碑。这可从《汉书.艺文志》中得到验证。刘向、刘歆父子所编辑校正的"六艺"、诸子百家、诗赋等,篇目明晰,思... 从中国编辑的始祖——孔子以后,汉代的刘向、刘歆父子编辑、整理图书典籍,在中国编辑史上有着重大的影响,堪称历史丰碑。这可从《汉书.艺文志》中得到验证。刘向、刘歆父子所编辑校正的"六艺"、诸子百家、诗赋等,篇目明晰,思想宗旨详明而大观。各自极有针对性的评论,实为公允妥善之学说,为后世有关研究者树立了楷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编辑史 刘向 刘歆 《汉书·艺文志》
下载PDF
西汉时代对先秦诸子学术体制的变革调整
13
作者 葛志毅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44-50,共7页
春秋战国轴心期之诸子思想蜂出并作,为后世从学术文化上开出一个绚烂新天地。由于诸子思想理性之光动人神魄,眩人心目,当世很难令人普遍深入地予以把握。当纷乱扰攘过后,天下重新平定,乃有学者起而品味考量诸子成绩,于是出现《淮南子... 春秋战国轴心期之诸子思想蜂出并作,为后世从学术文化上开出一个绚烂新天地。由于诸子思想理性之光动人神魄,眩人心目,当世很难令人普遍深入地予以把握。当纷乱扰攘过后,天下重新平定,乃有学者起而品味考量诸子成绩,于是出现《淮南子·要略》、《论六家要旨》及《汉书·艺文志》诸家之作。他们多是从大一统的文化视角,对先秦诸子思想进行的系统化、规范化的阐释总结。但经过武帝尊儒之举,已促成西汉时代对先秦诸子学术体制的变革调整,使尊经抑子格局最终确定,这在考量诸子的西汉著作中亦有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诸子 《淮南子·要略》 《论六家要旨》 《汉书·艺文志》 崇道 尊儒 尊经抑子 变革调整
下载PDF
《鹤庆艺文志校注》前言
14
作者 曹晓宏 陈圣争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25-30,共6页
鹤庆自明清以来即为云南一文化名城,在新中国建立前曾数次大修邑志,现犹存者有康熙《鹤庆府志》、光绪《鹤庆州志》、民国《鹤庆县志》,这些邑志的"艺文志"保存了大量的地方文学、文化信息。是以不揣谫陋,在方志的基础上,广... 鹤庆自明清以来即为云南一文化名城,在新中国建立前曾数次大修邑志,现犹存者有康熙《鹤庆府志》、光绪《鹤庆州志》、民国《鹤庆县志》,这些邑志的"艺文志"保存了大量的地方文学、文化信息。是以不揣谫陋,在方志的基础上,广泛调查各种资料,辑校《鹤庆艺文志》一书;为便于理解和交流,又对此书作了相应的诗文注释和作者小传,尚祈教正于方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鹤庆 方志 艺文志 校注 文化
下载PDF
方志艺文志学术评论简析
15
作者 马春晖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1-64,94,共5页
我国拥有非常丰富的方志艺文志文献,艺文评论是方志艺文志发展史的重要方式和重要成果之一。文章就历史上关于这一文献内容的学术评论进行了总结概述,认为方志艺文志的学术评论可以提高方志艺文志的质量,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关键词 方志 艺文志 评论
下载PDF
从三部传统目录学著作看古代《庄子》的传播与接受
16
作者 刘红红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75-178,共4页
《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和《四库全书总目》作为我国官修史志目录学著作中的三座里程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包括道家在内的诸子百家的学术流变。通过考察三部目录学著作对道家文献尤其是《庄子》相关文献的收录情况,我们可以... 《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和《四库全书总目》作为我国官修史志目录学著作中的三座里程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包括道家在内的诸子百家的学术流变。通过考察三部目录学著作对道家文献尤其是《庄子》相关文献的收录情况,我们可以对《庄子》在古代较为复杂的传播与接受历程有一个大体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书·艺文志》 《隋书·经籍志》 《四库全书总目》 《庄子》的传播与接受
下载PDF
《汉书》所谓“兵形势”考——以对《尉缭子》的分析为中心
17
作者 贝承熙 《孙子研究》 2020年第2期30-34,共5页
《尉缭子》并不似前人所想那样关注用兵之法,而是以讨论如何建立强大军队为主要目的。因此,《汉书·艺文志》中所谓的“兵形势”需要被重新考虑,它对“兵形势”的描述并不指如何指挥军队,而是指如何建立一支机动性强大的部队。从这... 《尉缭子》并不似前人所想那样关注用兵之法,而是以讨论如何建立强大军队为主要目的。因此,《汉书·艺文志》中所谓的“兵形势”需要被重新考虑,它对“兵形势”的描述并不指如何指挥军队,而是指如何建立一支机动性强大的部队。从这一意义上,以《尉缭子》为代表的“兵形势”家与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兵权谋”家构成了显著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尉缭子 兵形势 艺文志 强军之术 孙子兵法
下载PDF
从五部史志目录看中医文献的流变
18
作者 李亚楠 付新军 《西部中医药》 2022年第8期44-48,共5页
通过对《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明史·艺文志》这五部目录书进行宏观解读,梳理其中记载的医方,同时对其所载的医药文献目录进行微观考察,解读医经类、经方类、本草... 通过对《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明史·艺文志》这五部目录书进行宏观解读,梳理其中记载的医方,同时对其所载的医药文献目录进行微观考察,解读医经类、经方类、本草类、针灸类、注释类医籍的发展过程,为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文志 目录 中医 文献 流变
下载PDF
清代五家补《元史艺文志》“尚书”类著录举误
19
作者 王丹 《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 2020年第2期208-219,共12页
《元史》无艺文志,清代学者对《元史艺文志》的辑补用力甚深,多有著述。由于无官方目录,加之年代久远,学者在撰集补志的过程中难免有疏漏,以下以五部清人补志:金门诏《补三史艺文志》,钱大昕《元史艺文志》,张锦云《补元史艺文志》,吴... 《元史》无艺文志,清代学者对《元史艺文志》的辑补用力甚深,多有著述。由于无官方目录,加之年代久远,学者在撰集补志的过程中难免有疏漏,以下以五部清人补志:金门诏《补三史艺文志》,钱大昕《元史艺文志》,张锦云《补元史艺文志》,吴骞《四朝经籍志补》,黄虞稷、卢文弨《补辽金元艺文志》为对象,对其中著录的元人《尚书》著述讹误之处进行考辨,考辨类目包括:作者误载;朝代舛误;书籍信息肴乱;误收它部书籍(如子部窜入经部);还有部分存疑待考之著述。以上共十八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史 艺文志 尚书 误收 考辨
下载PDF
史梦兰与地方志
20
作者 周景宝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10-18,共9页
清同光年间,直隶永平府乐亭县举人史梦兰,受永平府知府及迁安、抚宁、乐亭三县地方官之聘,主持纂修了《永平府志》与三种地方县志。在数十年的修志过程中,史梦兰坚持独特的修志理念,不设艺文志,废除八景诗,其间还曾力邀直隶总督曾国藩... 清同光年间,直隶永平府乐亭县举人史梦兰,受永平府知府及迁安、抚宁、乐亭三县地方官之聘,主持纂修了《永平府志》与三种地方县志。在数十年的修志过程中,史梦兰坚持独特的修志理念,不设艺文志,废除八景诗,其间还曾力邀直隶总督曾国藩、李鸿章为《乐亭县志》作序跋,但未能如愿。后编纂府志时,史梦兰统筹全局,对自己的主张有所修正,开始设置艺文志。四种方志的修撰始末,错综复杂。先人的经验与教训,值得我们认真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梦兰 地方志 艺文志 八景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