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3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种植密度对不同品种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3
1
作者 王晓娟 何海军 +5 位作者 寇思荣 周玉乾 刘忠祥 杨彦忠 连晓荣 周文期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9年第1期169-177,共9页
为寻求青贮玉米(Zea mays)适宜种植密度,以6个青贮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种植密度对其生物产量、农艺性状及其营养品质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宜种植密度下生物产量高、营养品质好、综合性状优良的青贮玉米新品种,为试验区青贮玉米生产... 为寻求青贮玉米(Zea mays)适宜种植密度,以6个青贮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种植密度对其生物产量、农艺性状及其营养品质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宜种植密度下生物产量高、营养品质好、综合性状优良的青贮玉米新品种,为试验区青贮玉米生产技术提供优化依据。结果表明,生物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6个品种高、中密度较低密度分别增产8.1%~43.0%和5.0%~19.9%,以陇青贮2号和北农青贮368增产幅度较大。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各品种青贮玉米收获天数延长,茎粗减小,持绿性降低,其中高密度较低密度收获天数延长3.2%~10.6%,茎粗减小6.0%~22.8%,持绿性降低2.7%~3.9%。各品种青贮玉米粗脂肪含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高密度较低密度降低6.8%~13.5%;相反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升高,高密度较低密度增加5.0%~8.5%和5.9%~16.2%。综合生物产量、农艺性状、品质等相关性状,在张掖地区适栽青贮玉米品种为陇青贮2号、武科青贮107和北农青贮368,其中陇青贮2号和北农青贮368适宜种植密度为7.5万株·hm^(-2),武科青贮107适宜种植密度为9万株·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玉米 种植密度 生物产量 农艺性状 营养品质
下载PDF
冬小麦根系活力与产量性状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2
2
作者 周广生 梅方竹 陈艳华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31-534,共4页
在大田条件下对 6个冬小麦品种 (系 )不同生育时期根系活力 (0~ 2 0cm耕层 )的变化及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在整个生育期内 ,不同小麦品种 (系 )的根系活力变化总趋势相似 ,但不同的品种 (系 )间存在差异 ,华麦 9号... 在大田条件下对 6个冬小麦品种 (系 )不同生育时期根系活力 (0~ 2 0cm耕层 )的变化及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在整个生育期内 ,不同小麦品种 (系 )的根系活力变化总趋势相似 ,但不同的品种 (系 )间存在差异 ,华麦 9号、2 10 15、鄂恩 1号、华麦 8号等 4个品种 (系 )根系活力在拔节期增至最大值 ,而鄂麦 12号、92 14等 2个品种 (系 )在孕穗期达最大值。小麦整个生育期内的根系活力的平均值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但不同生育期根系活力对产量性状的影响并不相同 ,分蘖期根系活力对单株成穗数影响较大 ,孕穗期根系活力对穗粒数影响较大 ,千粒重受拔节期根系活力影响较大 ,穗粒重受分蘖期、灌浆期根系活力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根系活力 产量性状 地上部器官 干物质积累 土壤水肥条件
下载PDF
夏玉米杂交种产量性状与产量的通径分析 被引量:55
3
作者 岳尧海 周小辉 任军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9-61,共3页
选用30个玉米杂交种为供试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经过对产量、穗长、行粒数、穗行数、千粒重等6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对产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行粒数(r=0.5366),相关系数达显著水平。穗长(r=0.4989)、千粒重(r=0.4512... 选用30个玉米杂交种为供试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经过对产量、穗长、行粒数、穗行数、千粒重等6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对产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行粒数(r=0.5366),相关系数达显著水平。穗长(r=0.4989)、千粒重(r=0.4512)与产量的关系呈正相关。提高行粒数和千粒重,增加穗长并兼顾其他农艺性状是提高玉米产量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杂交种 产量 农艺性状 通径分析
下载PDF
苗期与拔节期淹涝抑制夏玉米生长发育、降低产量 被引量:49
4
作者 刘祖贵 刘战东 +2 位作者 肖俊夫 南纪琴 巩文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4-52,共9页
为了探明夏玉米对不同淹涝时期与历时的响应规律,采用防雨棚下有底测坑试验在夏玉米的苗期、拔节期、抽雄吐丝期和灌浆期分别设置不同的淹涝天数(2、4、6、8、10d),分析了淹涝时期与历时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为了探明夏玉米对不同淹涝时期与历时的响应规律,采用防雨棚下有底测坑试验在夏玉米的苗期、拔节期、抽雄吐丝期和灌浆期分别设置不同的淹涝天数(2、4、6、8、10d),分析了淹涝时期与历时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淹涝对夏玉米株高的影响随着淹涝时期的后移而减小,苗期淹涝对株高影响最大,拔节期次之,抽雄吐丝期影响较小,且随着淹涝历时的增加株高呈降低趋势,而灌浆期淹涝对株高无显著性影响。苗期淹涝解除后,因玉米前期的补偿生长能力强,受涝处理的株高与对照(CK)间的差异随生育进程的推进逐渐减少;而拔节期淹涝植株的补偿生长能力较弱,各处理灌浆期的株高与CK间的差异仍较大。不同淹涝处理下叶面积指数(LAI)的变化趋势与株高一致,任一生育期发生淹涝,其LAI随着淹涝历时的增加逐渐降低。与CK相比,苗期、拔节期、抽雄吐丝期和灌浆期淹涝使株高和LAI平均分别降低5.49%~45.26%、2.38%~35.62%、1.60%~8.23%、0.63%~5.15%和17.36%~62.42%、14.81%~46.56%、4.40%~17.34%、1.97%~15.39%。淹涝对夏玉米生长发育进程也具有明显影响,特别是在生长前期,苗期淹涝对玉米生育进程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拔节期,抽雄吐丝期影响很小,灌浆期无影响。此外,任一生育阶段发生淹涝,其果穗长、出籽率、穂粒质量、穗粒数、百粒质量和产量均随淹涝历时的增加呈降低趋势;苗期、拔节期、抽雄期和灌浆期淹涝分别减产17.98%~54.97%、9.12%~100%、2.58%~28.63%和5.93%~20.28%,其淹涝历时分别达到2、4、6、4d时就会造成显著减产,减产率分别为17.98%、21.34%、12.99%和13.52%。可见苗期和拔节期是夏玉米淹涝的关键时期,生产上应避免该生育期发生淹涝。该研究可为对夏玉米农田排水方案的合理制定、洪涝灾害损失的评估以及抗灾减灾能力的提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 生长 粮食 淹涝时期 淹涝历时 夏玉米 生长发育 产量性状
下载PDF
种植方式和密度对大豆产量和单株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46
5
作者 焦浩 纪永民 张存岭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0-53,共4页
种植方式和密度对高产、稳产、多抗大豆新品种濉科998产量和单株性状的试验研究表明:单位面积大豆子粒产量随密度变化而变化的关系可以用二次抛物线回归方程来表达。随着密度的增加,株高、主茎节数、有效分枝、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 种植方式和密度对高产、稳产、多抗大豆新品种濉科998产量和单株性状的试验研究表明:单位面积大豆子粒产量随密度变化而变化的关系可以用二次抛物线回归方程来表达。随着密度的增加,株高、主茎节数、有效分枝、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和单株茎重均趋于降低(减少),而底荚高度趋于上升,荚粒数、百粒重和粒茎比变化不大,相对稳定。濉科998适宜的密度为18万~27万株/hm2,最佳密度为22.5万株/hm2左右。最佳田间配置方式为行距40cm,株距11cm;或40-20cm宽窄行种植,株距14.8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大豆 宽窄行 密度 产量 单株性状
下载PDF
水旱栽培条件下水、陆稻品种产量和生理性状比较 被引量:37
6
作者 凌祖铭 李自超 +1 位作者 余荣 穆平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3-18,共6页
选用来自日本、中国华北、东北、西北等地的早熟粳型水稻品种 8个和陆稻品种 7个 ,在盆栽保水、盆栽旱种和大田旱种 3种栽培条件下 ,比较水稻品种和陆稻品种的穗长、穗粒重、实粒数、结实率、百粒重和株粒重等产量性状 ,叶片水势、叶片... 选用来自日本、中国华北、东北、西北等地的早熟粳型水稻品种 8个和陆稻品种 7个 ,在盆栽保水、盆栽旱种和大田旱种 3种栽培条件下 ,比较水稻品种和陆稻品种的穗长、穗粒重、实粒数、结实率、百粒重和株粒重等产量性状 ,叶片水势、叶片鲜重、气孔阻力、植株高度和叶片卷叶度等生理及其它地上部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 :旱种条件下水稻、陆稻产量都低于保水栽培的产量 ,水稻品种的抗旱系数 (旱种产量 /保水产量 )低于陆稻 ;旱种下株高低于保水种植 ;陆稻品种的叶片水势均高于水稻品种 ,且叶片水势与抗旱系数密切相关 ;旱种条件下陆稻气孔阻力低于水稻品种 ,保水条件下并无规律性 ;品种间叶片鲜重差异不大 ,但陆稻品种稍大于水稻品种 ;陆稻的叶片卷叶度低于水稻。此外还提出苗期通过根系或旱种卷叶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陆稻 抗旱性 产量性状 生理性状 品种产量 保水栽培 株高 叶片水势
下载PDF
不同品质类型冬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性状对氮肥的响应 被引量:39
7
作者 杨延兵 高荣岐 +2 位作者 尹燕枰 张春庆 李圣福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97-102,共6页
为了研究不同品质类型冬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性状对氮肥水平和追氮时期的响应,以两个强筋品种济南17和PH82-2-2以及两个筋力弱的品种PH97-4和PH97-5为材料进行了品种、施氮量、施氮时期三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增施氮肥能显著提高小麦产量... 为了研究不同品质类型冬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性状对氮肥水平和追氮时期的响应,以两个强筋品种济南17和PH82-2-2以及两个筋力弱的品种PH97-4和PH97-5为材料进行了品种、施氮量、施氮时期三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增施氮肥能显著提高小麦产量和氮收获量。起身期追肥比抽穗期追肥产量和氮收获量显著提高;不同品质类型的小麦蛋白质含量对施氮量和追氮时期反应不尽一致,蛋白质含量相对较低的两个品种济南17和PH97-4施氮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而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的品种PH82-2-2和PH97-5在高施氮量下抽穗期追肥蛋白质含量比起身期追肥提高0.6个百分点,差异达显著水平。不同品种的湿面筋含量、籽粒容重和硬度在不同施氮量下差异不显著。沉淀值、降落值对施氮处理不敏感;吸水率和面团稳定时间不同施氮量间差异不显著,抽穗期追肥吸水率提高0.7个百分点,但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分别降低1.39min和0.61min;不同品种的粉质特性差异显著。运筹氮肥能改善小麦加工品质,但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籽粒产量 品质性状 氮肥 品质类型
下载PDF
东北地区春小麦主要性状与产量间的灰色关联分析 被引量:38
8
作者 李玉发 何中国 +3 位作者 李淑芳 郭中校 曲祥春 刘洪欣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9-141,共3页
为了给春小麦品种选育和栽培提供依据,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对2003年全国春小麦区域试验中的东北早熟旱地组和东北春小麦中晚熟组区域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春小麦主要性状对产量的关联顺序是:早熟组中,抗旱指数>单位穗数>... 为了给春小麦品种选育和栽培提供依据,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对2003年全国春小麦区域试验中的东北早熟旱地组和东北春小麦中晚熟组区域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春小麦主要性状对产量的关联顺序是:早熟组中,抗旱指数>单位穗数>生育日数>穗粒数>千粒重>株高;晚熟组中,穗粒数>有效分蘖率>株高>单位穗数>生育日数>千粒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产量 灰色关联度 主要性状
下载PDF
稻鸭共作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8
9
作者 甄若宏 王强盛 +3 位作者 何加骏 周建涛 郑建初 卞新民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15-617,共3页
通过鸭子在稻田生态位的添加,系统研究了稻鸭共作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与对照处理相比,稻鸭共作区成穗率、结实率分别提高9.70%和4.64%,经济系数增加5.48%;稻米品质各指标也得到不同程度改善,精米率提高了4.82%,垩白... 通过鸭子在稻田生态位的添加,系统研究了稻鸭共作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与对照处理相比,稻鸭共作区成穗率、结实率分别提高9.70%和4.64%,经济系数增加5.48%;稻米品质各指标也得到不同程度改善,精米率提高了4.82%,垩白粒率降低了26.17%,直链淀粉含量降低4.03%,胶稠度提高了9.06%,稻米清蛋白和谷蛋白含量分别增加了12.12%和13.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鸭共作 产量性状 稻米品质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植株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37
10
作者 周旭梅 高旭东 何晶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7-110,共4页
以多抗较耐密玉米品种丹玉86和高抗耐密玉米新组合丹3363为试验材料,研究种植密度对产量及植株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丹玉86产量与密度呈二次回归方程的关系,在60 000株/hm2密度下产量最高;丹3363在75 000株/hm2密度下产量最高,在52 500... 以多抗较耐密玉米品种丹玉86和高抗耐密玉米新组合丹3363为试验材料,研究种植密度对产量及植株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丹玉86产量与密度呈二次回归方程的关系,在60 000株/hm2密度下产量最高;丹3363在75 000株/hm2密度下产量最高,在52 500株/hm2密度下产量最低。株高、穗位高、茎粗、叶片数、棒三叶长随密度变化不明显。丹玉86在60 000株/hm2密度下棒三叶宽、棒三叶面积最大;丹3363棒三叶宽、棒三叶面积随密度增加而降低。丹玉86和丹3363倒伏率和空秆率均随密度增加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种植密度 产量 植株性状
原文传递
小麦主要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遗传分析 被引量:27
11
作者 阮仁武 傅大雄 戴秀梅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1-145,共5页
选用 5个小麦品种 ,按GriffingⅡ进行完全双列杂交 ,研究了株粒重、株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株高等 5个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遗传特性 ,按朱 军提出的杂种优势新的分析方法 ,估算F2 代基因型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 :株粒重、千粒重和... 选用 5个小麦品种 ,按GriffingⅡ进行完全双列杂交 ,研究了株粒重、株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株高等 5个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遗传特性 ,按朱 军提出的杂种优势新的分析方法 ,估算F2 代基因型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 :株粒重、千粒重和株高的F1,F2 代基因型有显著的群体平均优势 ,株有效穗数群体平均优势不显著 ,穗粒数表现为负优势 ,所有性状群体超亲优势不显著 ,千粒重和株高的加性效应方差显著 ,株粒重、穗粒数和千粒重的显性效应方差显著 ,株粒重和穗粒数主要受显性效应的影响 ,株高主要受加性效应的影响 ,千粒重则受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共同影响 ,株有效穗数则受显性效应和环境的影响。F1,F2 代株高的群体超亲优势与显性效应相关不显著外 ,其他性状均达显著相关 ,F1代各性状与F2 代各性状的群体超亲优势之间均达极显著相关 ,表明小麦的杂种优势可以利用F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产量性状 杂种优势 遗传分析
下载PDF
玉/豆套作模式下玉米播期与密度对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6
12
作者 雍太文 杨文钰 +2 位作者 向达兵 张亚飞 徐礼华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39-444,共6页
为完善"麦/玉/豆"新三熟模式的配套栽培技术,寻求玉豆套作体系下获取玉米、大豆共同高产的最佳玉米播期和密度;通过大田试验,采用玉米播期与密度二因素裂区设计,研究了不同玉米群体对玉/豆模式下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为完善"麦/玉/豆"新三熟模式的配套栽培技术,寻求玉豆套作体系下获取玉米、大豆共同高产的最佳玉米播期和密度;通过大田试验,采用玉米播期与密度二因素裂区设计,研究了不同玉米群体对玉/豆模式下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适当晚播(3月26日~4月5日)和密植(4.8~6万株.hm-2)有利于玉米产量的提高;玉米早播(3月6日)与稀植(3.6万株.hm-2)能降低大豆株高、增加茎粗、缩短结荚高度、增加分枝数,提高20cm~60cm层分枝荚数、粒数和60cm以上层主茎荚数与粒数,比晚播(4月15日)处理增产40.42%,比高密度(6万株.hm-2)处理增产35.79%;玉米适当早播(3月6日~3月26日)和适度密植(4.8万株.hm-2)有利于玉豆套作体系总产量和总产值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大豆 套作 产量 农艺性状
下载PDF
旱作苦荞麦籽粒产量与主要性状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36
13
作者 杨明君 杨媛 +1 位作者 郭忠贤 杨芳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0年第2期49-50,共2页
试验以14个全国苦荞品种为材料,进行籽粒产量相关性状的分析,结果表明,主要相关性状对籽粒产量影响的顺序为:株高>主茎节数>出苗日数>单株粒重>单株粒数>现蕾至开花天数>生育日数>千粒重>出苗至现蕾天数>一... 试验以14个全国苦荞品种为材料,进行籽粒产量相关性状的分析,结果表明,主要相关性状对籽粒产量影响的顺序为:株高>主茎节数>出苗日数>单株粒重>单株粒数>现蕾至开花天数>生育日数>千粒重>出苗至现蕾天数>一级分枝。籽粒产量与开花至成熟天数关系不密切。增加株高、主茎节数、单株粒重、单株粒数是增加籽粒产量的主要途径。选择大粒和提高现蕾至开花天数是提高籽粒产量的重要途径。通过增加出苗至现蕾天数和一级分枝数可间接提高籽粒产量。出苗天数增加可导致籽粒产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麦 旱作 产量 性状
下载PDF
大豆产量及其相关数量性状关系的分析 被引量:33
14
作者 张海燕 焦碧婵 李贵全 《山西农业科学》 2006年第2期27-29,共3页
以不同生态类型的10个大豆品种为研究材料,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影响大豆产量的主要数量性状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大豆产量与主要数量性状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单株粒数、株高、单株荚数、百粒重、节数、单株粒重、分枝数。
关键词 大豆 产量 灰色关联分析 数量性状
下载PDF
钼硼对大豆氮磷钾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8
15
作者 刘鹏 杨玉爱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57-60,65,共5页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 ,研究了施钼或硼对浙春 3号大豆农艺性状、产量及氮磷钾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 ,施钼或硼明显促进了大豆干物质积累量的增长和对氮磷钾的吸收 ,促进了大豆株高和底荚高的增长 ,增加了大豆的百粒重、总荚数和单株籽粒重 ...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 ,研究了施钼或硼对浙春 3号大豆农艺性状、产量及氮磷钾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 ,施钼或硼明显促进了大豆干物质积累量的增长和对氮磷钾的吸收 ,促进了大豆株高和底荚高的增长 ,增加了大豆的百粒重、总荚数和单株籽粒重 ,提高了大豆产量。大豆植株 N和 P2 O5 含量鼓粒期之前呈明显下降的趋势 ,鼓粒期之后有所回升 ;K2 O5 含量的波动幅度较大。大豆产量与底荚高和百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 ,与经济系数呈负相关 ,与株高、单株籽粒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产量 农艺性状 营养吸收
下载PDF
密度对谷子生长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34
16
作者 庄云 马尧 牟金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6期11795-11795,11866,共2页
[目的]研究密度与谷子生长、产量性状的关系,为选育抗倒伏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大田随机区组试验中,以不分蘖型谷子品种"鸭子嘴"为试材,设计18万、21万、24万株/hm23个种植密度,以26万株/hm2为对照,较系统研究了密度与... [目的]研究密度与谷子生长、产量性状的关系,为选育抗倒伏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大田随机区组试验中,以不分蘖型谷子品种"鸭子嘴"为试材,设计18万、21万、24万株/hm23个种植密度,以26万株/hm2为对照,较系统研究了密度与谷子生长、产量性状的关系。[结果]18万、21万、24万株/hm2种植密度谷子的株高比对照分别矮化8.6%、6.0%和4.1%,茎粗分别比对照增大22.6%、11.3%和3.8%,谷子穗长、穗粗略有增加,穗重和穗粒重增加1~2g。3个种植密度的增产效果与对照均在0.05水平差异显著。产量最好的是21万株/hm2密度下的谷子,比对照增产75.5%,差异极显著。[结论]谷子的种植密度与株高呈正相关,与茎粗呈反比关系。21万株/hm2密度下谷子的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700~900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密度 生育性状 产量性状
下载PDF
不同生境下花生农艺产量性状的因子分析 被引量:31
17
作者 李清华 《花生学报》 2009年第3期36-40,共5页
分别对春植和秋植的27个花生品种的12项农艺产量性状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季节下影响花生农艺产量性状累积贡献率大于85%的前5个主因子中,构成影响春花生产量的第一主因子是结果数,第二主因子是百果重和百仁重,第三主因子是... 分别对春植和秋植的27个花生品种的12项农艺产量性状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季节下影响花生农艺产量性状累积贡献率大于85%的前5个主因子中,构成影响春花生产量的第一主因子是结果数,第二主因子是百果重和百仁重,第三主因子是饱果率,第四主因子是植株生物产量,第五主因子是植株分枝数;构成影响秋花生产量的第一主因子是百果重和百仁重,第二主因子是植株生长高度,第三主因子是植株分枝数,第四、五主因子分别是单仁果数与双仁果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产量性状 环境 因子分析
下载PDF
播种期对夏玉米产量及主要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27
18
作者 田志刚 田俊芹 +1 位作者 曹治彦 张耀辉 《河北农业科学》 2006年第4期14-15,共2页
以邢抗6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4个不同播期对夏玉米产量和主要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与产量呈负线性相关,6月22日后播种由于行粒数和千粒重的降低,产量明显下降。本试验条件下,麦后直播以6月17日前播种为宜。
关键词 玉米 播种期 产量 性状
下载PDF
陆地棉皮棉产量与植株性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0
19
作者 李胄 刘有良 刘党培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3期44-49,共6页
研究了棉花皮棉产量与其植株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衣分等12个性状与皮棉产量呈正相关,其中子棉产量和经济系数与之极显著相关,衣分与之显著相关;伏前桃等5个性状与之呈负相关。通径分析表明,对皮棉产量可直接选择的性状有衣... 研究了棉花皮棉产量与其植株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衣分等12个性状与皮棉产量呈正相关,其中子棉产量和经济系数与之极显著相关,衣分与之显著相关;伏前桃等5个性状与之呈负相关。通径分析表明,对皮棉产量可直接选择的性状有衣分、株高、伏前桃、果枝数、侧根重、总秆重、总根重、秋桃、伏桃和果枝重;不能直接选择的性状有子棉产量、经济系数、主茎重、主根长度、单铃重、主根重和10月10日前收获产量占总产量的百分率。在所研究的17个性状中,对选择皮棉产量最有效的是衣分,其次是株高、侧根重和果枝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皮棉产量 植株性状 相关 选择 棉花
下载PDF
甘蔗经济性状的因子分析及品种聚类分析 被引量:27
20
作者 高三基 陈如凯 +3 位作者 张华 徐良年 邓祖湖 罗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3-116,共4页
对14个甘蔗品种2次新植和1次宿根的产量及品质性状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将11个甘蔗经济性状用4个主因子表示,累加方差贡献率达到91.08%.第1主因子中起主要作用的性状是折光锤度、转光度、蔗汁蔗糖分和甘蔗蔗糖分等糖分因子;... 对14个甘蔗品种2次新植和1次宿根的产量及品质性状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将11个甘蔗经济性状用4个主因子表示,累加方差贡献率达到91.08%.第1主因子中起主要作用的性状是折光锤度、转光度、蔗汁蔗糖分和甘蔗蔗糖分等糖分因子;第2主因子载荷值较大的性状有甘蔗茎径、单茎重和公顷蔗茎产量指标等产量因子;第3主因子只有公顷有效茎数起主导作用;第4主因子起支配作用是重力纯度和视纯度等衡量甘蔗成熟度的因子.第1主因子与第4主因子有较大的正相关性,与第2主因子有较大的负相关性.根据品种斜交因子得分值,进行系统聚类分析,把14个甘蔗品种分为4类,第1类又分为3个亚类,不同类型品种具有不同的产量和品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产量性状 品质性状 因子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