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丽与宋时期的宫廷乐舞艺术交流 被引量:11
1
作者 沈淑庆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04年第1期47-54,共8页
中国宋代与高丽时期的乐舞交流在目前舞史研究中尚属空白,韩国首席舞蹈家沈淑庆女士的博士论文《高丽与宋时期的韩中乐舞艺术交流史》弥补了我国这一方面研究的不足。
关键词 宋乐舞 高丽乐舞 唐乐呈才 大晟雅乐 佾舞 受容
下载PDF
元朝宫廷乐舞简论 被引量:5
2
作者 陈高华 《学术探索》 2005年第6期124-129,共6页
宫廷乐舞是中国古代乐舞的重要组成部分。元代的宫廷乐舞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元代的宫廷乐舞有雅乐和燕乐之分。雅乐基本上是前代的延续,燕乐则具有多种民族文化成分,反映出时代特色。元朝宫廷乐舞的建立,与忽必烈推行汉... 宫廷乐舞是中国古代乐舞的重要组成部分。元代的宫廷乐舞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元代的宫廷乐舞有雅乐和燕乐之分。雅乐基本上是前代的延续,燕乐则具有多种民族文化成分,反映出时代特色。元朝宫廷乐舞的建立,与忽必烈推行汉法有密切关系,是汉法的一个重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朝 宫廷乐舞 雅乐 燕乐
下载PDF
《律吕新书》的复古思想与近世雅乐理论构建 被引量:1
3
作者 吕畅 《音乐文化研究》 2022年第3期45-55,M0003,共12页
《律吕新书》乐律理论的复古倾向表现在三个方面:黄钟尺制算法、十八律用法的独到之处、以《汉书·律历志》为准则。蔡元定构建以十八律为核心的乐律理论体系的目的是建立一个符合理学伦理的雅乐用乐系统,而这一体系随着理学在近世... 《律吕新书》乐律理论的复古倾向表现在三个方面:黄钟尺制算法、十八律用法的独到之处、以《汉书·律历志》为准则。蔡元定构建以十八律为核心的乐律理论体系的目的是建立一个符合理学伦理的雅乐用乐系统,而这一体系随着理学在近世权威地位的形成与巩固,对东亚地区雅乐理论构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律吕新书》 蔡元定 雅乐 十八律 复古思想
下载PDF
“一带一路”视域下的雅乐传承研究
4
作者 李智巧 童师柳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22年第11期59-64,共6页
雅乐作为我国礼乐文化的支柱之一,曾凭借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产生了不容忽视的文化影响,和“一带一路”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而雅乐背后的儒家文化核心价值以及传统音乐体系,不仅在加强“一带一路”国家的文化和价值认同上有着深刻... 雅乐作为我国礼乐文化的支柱之一,曾凭借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产生了不容忽视的文化影响,和“一带一路”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而雅乐背后的儒家文化核心价值以及传统音乐体系,不仅在加强“一带一路”国家的文化和价值认同上有着深刻的历史合理性,对于增强东方音乐文化的话语权也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雅乐的传承与重建,应当纳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背景下,从时间、空间、价值三个维度出发,再现雅乐的悠久历史、多元姿态和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乐 “一带一路” 传承
下载PDF
论唐代雅乐歌辞的时代特征
5
作者 周期政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9期24-27,共4页
唐代雅乐歌辞虽仍沿袭前代雅乐歌辞典重的特点,但在撰者、内容、形式方面都出现了新变。撰者除帝王、朝廷重臣外,参与人群广泛,某些歌辞有奉圣应制的痕迹;内容上则在歌颂与敬畏、祈福外,有了某些郊祀之外的意思,有些则加强了写景。而最... 唐代雅乐歌辞虽仍沿袭前代雅乐歌辞典重的特点,但在撰者、内容、形式方面都出现了新变。撰者除帝王、朝廷重臣外,参与人群广泛,某些歌辞有奉圣应制的痕迹;内容上则在歌颂与敬畏、祈福外,有了某些郊祀之外的意思,有些则加强了写景。而最大的新变在形式上,诗体形式比前代要广泛得多;时下流行的诗歌形式如五言诗、七言诗,甚至五律、七律在雅乐歌辞中的数量也迅速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乐 歌辞 新变
下载PDF
浅析“雅郑”含义及孔子尚雅抑郑的原因
6
作者 邢研 《价值工程》 2014年第8期301-304,共4页
雅郑之分,始于先秦,在人们以往的认知里,在将"雅乐"和"郑声"分别理解为民间音乐和宫廷音乐的基础上将孔子倡雅乐、恶郑声的原因简单地解释为:孔子出于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而恢复礼制,贬斥民间音乐。实则不然。经史... 雅郑之分,始于先秦,在人们以往的认知里,在将"雅乐"和"郑声"分别理解为民间音乐和宫廷音乐的基础上将孔子倡雅乐、恶郑声的原因简单地解释为:孔子出于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而恢复礼制,贬斥民间音乐。实则不然。经史料分析,"雅乐"与"郑声"的关系实质上是具有祭祀性质的传统音乐与娱乐性质、无历史依据的"新声"之别。孔子寄希望于以"仁"为"雅乐"重塑社会规范;又期以"雅乐"本身所具有的祭祀乐舞的历史性与神圣性对"仁"加以确证,是其做出尚雅抑郑的选择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乐 郑声 孔子
下载PDF
论船山诗学“尚雅”思想观
7
作者 石朝辉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9-12,共4页
"雅"是中国古代诗论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以"雅"作为核心语词衍生了各种相关的诗学范畴,船山诗学再次审视这一范畴,以"雅"为正,以"雅"为尚,具体表现在从风雅、雅俗、雅乐三个方面对"雅"... "雅"是中国古代诗论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以"雅"作为核心语词衍生了各种相关的诗学范畴,船山诗学再次审视这一范畴,以"雅"为正,以"雅"为尚,具体表现在从风雅、雅俗、雅乐三个方面对"雅"进行了阐释。这一思想既是对于前人思想的总结,也是特定时代下发展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山诗学 风雅 雅俗 雅乐
下载PDF
唐代燕乐与雅乐关系考论
8
作者 邓婷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8-124,共7页
雅乐历来被儒家视作华夏正声,对中国古代音乐影响深远,但唐代最具代表性的音乐却是燕乐。一般来说,由于和胡乐紧密相联,体系庞杂的唐代燕乐应与雅乐泾渭分明,但从史料来看,二者虽在形式上被看作独立的音乐系统予以记述,在内容上却因《... 雅乐历来被儒家视作华夏正声,对中国古代音乐影响深远,但唐代最具代表性的音乐却是燕乐。一般来说,由于和胡乐紧密相联,体系庞杂的唐代燕乐应与雅乐泾渭分明,但从史料来看,二者虽在形式上被看作独立的音乐系统予以记述,在内容上却因《破阵乐》等乐舞有所交集。这或可反映出唐代音乐品类划分的淆杂性,但它实际是唐代雅乐与燕乐关系动态发展的反映。通过对唐代燕乐与雅乐发展的历史和特征进行梳理,能够考察出唐代燕乐与雅乐形成交集的原因和历史过程,并展现二者的动态发展与变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燕乐 雅乐 礼乐
原文传递
西汉河间乐兴起探析
9
作者 王越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38-40,49,共4页
西汉初年,宫廷雅乐趋于衰微。河间献王刘德大力倡导儒学,推动了河间学术中心的形成。刘德广招贤良搜集先代雅乐,其所集乐律义兼备,盛极一时,史称河间乐。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刘德入朝献乐,河间乐得到中央的认可,达到了其发展的顶峰。... 西汉初年,宫廷雅乐趋于衰微。河间献王刘德大力倡导儒学,推动了河间学术中心的形成。刘德广招贤良搜集先代雅乐,其所集乐律义兼备,盛极一时,史称河间乐。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刘德入朝献乐,河间乐得到中央的认可,达到了其发展的顶峰。河间乐填补了雅乐衰微至乐府兴起之间的空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有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间乐 刘德 雅乐
下载PDF
论北宋雅乐乐论的撰述类型与撰述语境
10
作者 杨成秀 《音乐文化研究》 2017年第1期106-115,共10页
本文将北宋雅乐乐论的文献范畴定位于"关注论述北宋雅乐的各种言说",对有迹可考的著作和单篇文章加以梳理。这些乐论自身所具有的文体属性,保存了乐论撰述的写作目的和使用场合等有关信息,有助于探究乐论作为文本与其所生发... 本文将北宋雅乐乐论的文献范畴定位于"关注论述北宋雅乐的各种言说",对有迹可考的著作和单篇文章加以梳理。这些乐论自身所具有的文体属性,保存了乐论撰述的写作目的和使用场合等有关信息,有助于探究乐论作为文本与其所生发的语境之间的关系。笔者划分了书文撰著、制礼作乐、科考应试、私人交流这四种不同属性的北宋雅乐乐论的写作活动,由此体现雅乐在当时的知识阶层中,学术的、政治的、人生的、相对大众或小众的等不同层面的社会生活中的存在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论 雅乐 文体 语境
下载PDF
以《太常续考》为个案的吉礼雅乐解读 被引量:13
11
作者 项阳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9-112,共14页
本文以明代《太常续考》为研究个案,结合多种文献对吉礼大中小祀用乐之不同进行辨析,重在对大祀所用雅乐从多层面进行解读,以把握雅乐本体的深层内涵。
关键词 《太常续考》 吉礼 祭祀 雅乐 解读
下载PDF
育才馆《雅乐讲义》的编撰及其理论倾向
12
作者 吴昊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1-79,167,共10页
《雅乐讲义》是阎锡山所办地方行政专修学院“育才馆”雅乐专修科的教材,它的产生与地方政府的文化传播、政治需求及阎锡山的“尊孔复古”思想紧密相连,亦代表了20世纪上半叶民国时期一个区域对雅乐传承的官方态度。该文以对《雅乐讲义... 《雅乐讲义》是阎锡山所办地方行政专修学院“育才馆”雅乐专修科的教材,它的产生与地方政府的文化传播、政治需求及阎锡山的“尊孔复古”思想紧密相连,亦代表了20世纪上半叶民国时期一个区域对雅乐传承的官方态度。该文以对《雅乐讲义》内容的梳理为基础,明确雅乐科所传授的构成“雅乐理论”知识系统的主体框架,通过对相关史料的溯源和文本撰述方式的解读,探寻讲义编撰者自身学养基础与思想倾向对特定时期雅乐建构方式的影响,进而对近代雅乐传承文本的成书宗旨、内涵实质、历史境遇和学术价值加以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乐讲义 育才馆雅乐专修科 祭孔雅乐 邱之稑 杨树森
下载PDF
制度视角下辽、宋、金、元的大乐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咏春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24-32,40,共10页
本文研究的是辽宋金元时期作为具体音乐形态的大乐。大乐最初仅包含雅乐,与鼓吹乐泾渭分明,太常大乐署为其管理机构;南宋至元代,大乐与鼓吹乐合流,大乐不断“俗乐化”,与之相对应,教坊也成为大乐的管理机构之一。
关键词 鼓吹乐 具体音乐 雅乐 俗乐 教坊 对应 元代 视角
下载PDF
雅正体语的当代再构——北京大学舞蹈美育公共课程的建设
14
作者 佟佳家 《中国舞蹈学》 2023年第2期196-210,350,351,共17页
雅乐舞作为我国传统礼乐文化中修习身心和悦状态的律动形式之一,是发挥“化育”功能的民族身体文化。本文梳理了北京大学舞蹈美育公共课程的教学实践,从“雅正体语当代再构”的视角切入,提出了当代修习雅乐舞的普及型美育课程当以培育... 雅乐舞作为我国传统礼乐文化中修习身心和悦状态的律动形式之一,是发挥“化育”功能的民族身体文化。本文梳理了北京大学舞蹈美育公共课程的教学实践,从“雅正体语当代再构”的视角切入,提出了当代修习雅乐舞的普及型美育课程当以培育有“气量”的生命形态为教学目标,以学生日常行住坐卧的良好动态练习为教学内容,以学生身心疗愈与修养提升为教学效果进行舞蹈美育课程的立体建构。雅正体语的修习,为涵养健康和悦的身心状态、为培育对民族体语文化有切身认同感的当代青年提供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乐舞 舞蹈美育 公共艺术教育
下载PDF
琴以治国:论宋琴的礼乐复古
15
作者 李晓梦 《文化艺术研究》 2023年第2期66-75,114,115,共12页
“以琴治国”是宋代礼乐复古的重要标志,该观念源于上古舜治时代以南风琴为象征的礼乐盛世。宋代“琴治复古”的内在表现为,在宫廷雅乐演奏中调琴弦以比文武、正堂上琴以随古乐、定琴数以循周制及庇卫琴声以防金石夺伦。外在措施为设官... “以琴治国”是宋代礼乐复古的重要标志,该观念源于上古舜治时代以南风琴为象征的礼乐盛世。宋代“琴治复古”的内在表现为,在宫廷雅乐演奏中调琴弦以比文武、正堂上琴以随古乐、定琴数以循周制及庇卫琴声以防金石夺伦。外在措施为设官琴局、修阁谱、限胡乐郑声、废俗乐教坊、减燕乐坐部。宋代礼乐复古赋予了琴三个“官方身份”——雅乐之统、华夏正声、古乐之本,在宋代皇室的极力引导下确认了以“正”“雅”“古”为核心的古琴审美趣味,大大改善了前朝古琴的飘零境况。宫廷宋琴是宋代“文化重置”的必然产物,集中体现了国家意识形态对琴学的审美范导,具有强烈的政治意味,是宋代朝廷美学的典范个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琴治 礼乐复古 雅乐正声 审美范导 宋代
下载PDF
“铸无射”辨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勤如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3-61,165,共20页
发生于公元前522年的周景王“铸无射”事件,是中国先秦音乐理论发展史中旧音阶向新音阶衍变的划时代里程碑,关系到包括今人在内的后人如何认识中国音乐从五律向七律跨越、各种调式形态如何在五律六声七声和七律八声九声音列上并存演化,... 发生于公元前522年的周景王“铸无射”事件,是中国先秦音乐理论发展史中旧音阶向新音阶衍变的划时代里程碑,关系到包括今人在内的后人如何认识中国音乐从五律向七律跨越、各种调式形态如何在五律六声七声和七律八声九声音列上并存演化,以及这些调式如何在音乐实践和理论上发展等一系列重大课题。该文通过源头文献辨析、历史文献讨论、乐学逻辑推证和先秦钟律实证,以两仪五度相生新理论为纲,以“阴变之根”无射宫为突破口逆向解锁,揭示2500年前乐律形态的真貌,并证明以二律下沉为纽带的两仪五度相生商调系、宫调系和角调系音系网是从远古至今中国音体系一脉相承的理论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清音阶 雅燕音阶 新雅乐宫调 二律下沉 两仪五度相生
下载PDF
“动态”辨析及舞蹈言语功能探究——基于舞蹈本体研究及传统乐舞当代复建的途径挖掘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薇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105-110,共6页
传统舞蹈的"动态"集合着历史的、文化的、民族的精神意志与情感态度,"动"与"态"结合才能体现舞蹈之本质特征。进行舞蹈"动态"词辩,目的在于使舞蹈跳脱出"动作"本体的尴尬之境,为&qu... 传统舞蹈的"动态"集合着历史的、文化的、民族的精神意志与情感态度,"动"与"态"结合才能体现舞蹈之本质特征。进行舞蹈"动态"词辩,目的在于使舞蹈跳脱出"动作"本体的尴尬之境,为"何为舞蹈本体"等相关舞蹈理论研究问题的解答提供历史及现实依据。同时,关于"动态"理论切入的对舞蹈言语规律的把握及雅乐舞言语生成策略研究,以及从传统精神、意志之"态"出发,取舍遗存之"动"的"动态"汲取方式探究,不仅为当代舞蹈本体研究扩宽途径,也为古代或传统舞蹈的当代复建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 言语功能 雅乐舞 语言学
下载PDF
传承赤峰雅乐 弘扬民族文化——关于赤峰雅乐发展传承的构想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志林 毕远鹏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7期22-24,共3页
传承赤峰雅乐,弘扬民族文化是新时期文化教育建设与改革课题。从赤峰雅乐发展脉络、传承现状来看,培育雅乐发展载体、营造雅乐创新氛围、加大雅乐发展力度、强化雅乐发展保障体系等构想,可使赤峰雅乐这一非遗项目、民族文化瑰宝世代相传。
关键词 赤峰雅乐 游牧文化 民族文化
下载PDF
先秦乐舞的美学探视——以《万舞》与《象舞》为个案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林海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6-88,共3页
本文对先秦乐舞《万舞》与《象舞》的产生及其社会文化内涵、艺术形式和审美意境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分析。从先秦文化史发展的层面剖析了作为社会文化艺术现象的"万舞"与"象舞"的各自特有的时代特色、特质,进... 本文对先秦乐舞《万舞》与《象舞》的产生及其社会文化内涵、艺术形式和审美意境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分析。从先秦文化史发展的层面剖析了作为社会文化艺术现象的"万舞"与"象舞"的各自特有的时代特色、特质,进而揭示不同历史文化生活的艺术思索和积淀。由"万"而"象"的乐舞踪迹,反映着中国乐舞审美追求从外在客体向内在主体、从彼岸盲目性向此岸自觉性、从蒙昧向理性、从"巫"向"礼"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飞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乐舞 审美 雅乐 万舞 象舞
原文传递
《七德》《九功》与初唐郊庙乐的离合演变 被引量:3
20
作者 徐文武 韩宁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26,共5页
《七德》《九功》是初唐时期两部著名的宫廷大型舞蹈,因其所配《庆善乐》《破阵乐》为唐太宗所作而备受推崇,高宗时曾被用于朝廷郊庙祭祀的文舞、武舞,但之后又被弃用。史书记载弃用的原因是《七德》"未入雅乐",《九功》"... 《七德》《九功》是初唐时期两部著名的宫廷大型舞蹈,因其所配《庆善乐》《破阵乐》为唐太宗所作而备受推崇,高宗时曾被用于朝廷郊庙祭祀的文舞、武舞,但之后又被弃用。史书记载弃用的原因是《七德》"未入雅乐",《九功》"不可降神"。《七德舞》所配《破阵乐》是军乐,其音乐性质不是雅乐,从所用乐器和表演服饰上可见。降神之礼自《周礼》已定,需"乐之六变",《九功舞》只有"一遍",显然与之不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唐 《七德》 《九功》 雅乐 演变 降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