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伤寒论》阳明探讨脑肠相关与中医通下的关系 被引量:25
1
作者 马艳苗 孙琳 +3 位作者 梁琦 王世民 王永辉 周然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405-2407,共3页
《伤寒论》中阳明病篇多次提到胃肠壅滞(燥屎、瘀血)者伴有神志方面的表现,因此,在治疗时多采用通下肠腑的治法,使神机明,气化立,达到冲气以为和的状态。而现代研究也发现,人体存在"第二大脑"——肠脑,中枢神经系统和肠神经... 《伤寒论》中阳明病篇多次提到胃肠壅滞(燥屎、瘀血)者伴有神志方面的表现,因此,在治疗时多采用通下肠腑的治法,使神机明,气化立,达到冲气以为和的状态。而现代研究也发现,人体存在"第二大脑"——肠脑,中枢神经系统和肠神经系统之间依靠脑肠肽等建立起某种联系,这与传统中医理论不谋而合,值得进一步阐述和发掘。文章将从"阳明"的概念、所属脏腑经络入手,解析《伤寒论》阳明病篇中通下法运用对神志状态的影响,试图从脑肠相关角度阐释经典的现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阳明病 脑肠相关 通下
原文传递
太阴与阳明病证实验大鼠小肠D-木糖的吸收功能及肝脏ATP酶活性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樊新荣 朱文锋 +3 位作者 伍参荣 王荣田 黄贵华 刘甜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47-49,共3页
目的:探求太阴病脾虚寒湿证与阳明病肠热腑实证辨证客观指标的差异性。方法:实验大鼠连续14 d每日经口灌服大黄与猪油复制太阴病脾虚寒湿证模型;先经口灌服热性中药连续12 d,于第13、14天自身粪便灌胃,第15天腹腔注射细菌内毒素的方法,... 目的:探求太阴病脾虚寒湿证与阳明病肠热腑实证辨证客观指标的差异性。方法:实验大鼠连续14 d每日经口灌服大黄与猪油复制太阴病脾虚寒湿证模型;先经口灌服热性中药连续12 d,于第13、14天自身粪便灌胃,第15天腹腔注射细菌内毒素的方法,复制阳明病肠热腑实证模型。观察并比较两种模型大鼠活动、体温等基本情况;取大鼠血测大鼠小肠对D-木糖的吸收功能,肝脏Na+-K+-ATP酶活性。结果:太阴病脾虚寒湿证模型组大鼠活动减少,体温降低,小肠吸收功能减弱,肝脏Na+-K+-ATP酶的活性降低;阳明病肠热腑实证模型组大鼠好动,体温升高,小肠吸收功能增强,肝脏Na+-K+-ATP酶的活性升高。结论:体温、D-木糖吸收率、Na+-K+-ATP酶活性可作为二证的鉴别指标。根据中医学理论,采用复合造模的方法,可成功复制出太阴病脾虚寒湿证、阳明病肠热腑实证动物模型,比较符合中医病因病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阴病 阳明病 大鼠模型 小肠 吸收功能 酶活性
下载PDF
阳明病肠热腑实证大鼠模型的建立与机制 被引量:13
3
作者 樊新荣 王荣田 +4 位作者 朱文锋 伍参荣 黄贵华 王雨青 张波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2290-2294,共5页
目的:探求大鼠阳明病肠热腑实证客观性辨证指标.方法:大鼠先灌服热性中药连续12 d,于13,14 d自身粪便灌胃,15 d ip细菌内毒素,造阳明病肠热腑实证.观察模型大鼠的活动和体温,取大鼠血用间苯三酚法测大鼠小肠对D-木糖的吸收功能,能量代... 目的:探求大鼠阳明病肠热腑实证客观性辨证指标.方法:大鼠先灌服热性中药连续12 d,于13,14 d自身粪便灌胃,15 d ip细菌内毒素,造阳明病肠热腑实证.观察模型大鼠的活动和体温,取大鼠血用间苯三酚法测大鼠小肠对D-木糖的吸收功能,能量代谢相关酶Na^+-K^+-ATP酶活性并观察胃、小肠、肝、胰腺、结肠、脾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好动,体温升高,大便干结,小肠吸收功能增强,Na^+-K^+-ATP酶的活性升高(2.8777±0.4489 vs 2.4683±0.4780,P<0.01),可见胃黏膜结构基本正常、主细胞数目减少、壁细胞淡染、轻度水肿及空泡样变和小肠吸收细胞数目较多,可见局灶性炎性浸润.肝细胞空泡样改变和肝细胞浊肿,胰腺细胞结构基本正常;结肠上皮深染、杯状细胞数目增多,细胞排列紊乱,脾小体体积正常、数目增多.结论:体温,D-木糖的吸收率,Na^+-K^+-ATP酶的活性以及胃、小肠、肝、脾、结肠的部分组织形态学改变可作为此证的客观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明病 肠热腑实证 大鼠 机制
下载PDF
《伤寒论》顾护脾胃思想探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叶彤 谷松 《河南中医》 2019年第12期1783-1785,共3页
脾胃强弱在《伤寒论》六经病的发生、传变中起重要作用。脾胃之气不足,营卫之气不能外达,卫外功能下降,外邪侵袭人体而发太阳病;胃为阳土,若阳明热盛,热盛伤津,胃气不降,腑气不通,燥实互结,则发为阳明腑证;少阳病的发病前提是脾胃虚弱,... 脾胃强弱在《伤寒论》六经病的发生、传变中起重要作用。脾胃之气不足,营卫之气不能外达,卫外功能下降,外邪侵袭人体而发太阳病;胃为阳土,若阳明热盛,热盛伤津,胃气不降,腑气不通,燥实互结,则发为阳明腑证;少阳病的发病前提是脾胃虚弱,致正气不足,邪气侵袭而发病;阳气不足,则阴寒邪气易直中太阴,出现阳虚寒盛之证;肾阳不足,邪气直中少阴,发为少阴病;中气不运,胃气易逆,脾阳易陷,则阴阳不相顺接,发为厥阴病。《伤寒论》中大量使用生姜、甘草、大枣顾护脾胃,在运用峻下祛邪治法中,亦不忘顾护脾胃,在煎煮和服用药物的过程中也时刻注重脾胃,方后的药后宜忌与注意事项,也体现了张仲景固护脾胃的学术思想。辨析脾胃之气的盛衰对掌握疾病发展传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顾护脾胃思想 六经病 太阳病 阳明病 少阳病 太阴病 少阴病 厥阴病 张仲景
下载PDF
浅析六经病欲解时 被引量:6
5
作者 纪如峰 《河南中医》 2016年第3期373-375,共3页
阳病病在皮肤、络脉部,而在"从巳至未上(9∶00-15∶00)",即日中之时,其应为夏,人体正气盛于络脉、皮肤,此时太阳之邪易解。阳明病病在肠胃之腑,而在"从申至戌上(15∶00-21∶00)",即日入之时,其应为秋,人体正气盛于... 阳病病在皮肤、络脉部,而在"从巳至未上(9∶00-15∶00)",即日中之时,其应为夏,人体正气盛于络脉、皮肤,此时太阳之邪易解。阳明病病在肠胃之腑,而在"从申至戌上(15∶00-21∶00)",即日入之时,其应为秋,人体正气盛于腑,则此时阳明之邪易解。少阳病病在分肉,而在"从寅至辰上(3∶00-9∶00)",即平旦之时,其应为春,人体正气盛于分肉之间,则此时少阳病易解。三阴病病变部位在五脏部分,夜半人体正气入脏,所以三阴病欲解时均在夜半之中,即太阴病亥至丑上(21∶00-3∶00);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23∶00-5∶00)。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1∶00-7∶00)。三阴病的欲解时未能完全重合,而是逐个向后推一个时辰,这与少阴病、厥阴病的特点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经病欲解时 太阳病 阳明病 厥阴病 太阴病 少阴病 少阳病 《伤寒论》 张仲景
下载PDF
浅谈小柴胡汤在《伤寒论》中的运用规律 被引量:4
6
作者 盘晓芳 韩璇雪 +1 位作者 左明明 白贺霞 《中医临床研究》 2023年第3期25-29,共5页
小柴胡汤是汉代张机(字仲景)《伤寒论》中的一首名方,主要用于“伤寒”“中风”后邪入少阳半表半里证的治疗。小柴胡汤不单是治疗外感六经病的有效良方,同时也是治疗内伤杂病的经典方剂,因此,小柴胡汤被誉为治疗内伤杂病的始祖之方。小... 小柴胡汤是汉代张机(字仲景)《伤寒论》中的一首名方,主要用于“伤寒”“中风”后邪入少阳半表半里证的治疗。小柴胡汤不单是治疗外感六经病的有效良方,同时也是治疗内伤杂病的经典方剂,因此,小柴胡汤被誉为治疗内伤杂病的始祖之方。小柴胡汤是临床上应用较广泛的经典方剂,它不仅可以治疗少阳病,还可以治疗太阳病、阳明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等,用法多种多样。每类疾病中包括了许多脏腑经络的病变,并不限于某一经脉。而且三阴三阳六经病的发生和转变,是由病邪的性质和体质的虚实以及治疗是否得当这三个因素所决定的,其病情既可由阳转阴又可由阴转阳,既可由实转虚又可由虚转实。而张机的小柴胡汤就具有和解少阳、畅达气机、疏利三焦、宣通内外的作用,经千百年不衰,永为后世效仿,其运用范围相当广泛,这对组方的发展有很大的贡献,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伤寒论》是一本治疗内伤杂病的医学经典著作,它系统地揭示了外感热病和内伤杂病的诊治规律,对中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我们不仅要对小柴胡汤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同时也要对《伤寒论》这本经典著作更加重视,深入挖掘,真正领会其中的深刻内涵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小柴胡汤 少阳病 阳明病 厥阴病
下载PDF
从阳明表证看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的临床运用 被引量:9
7
作者 钟鑫 刘英锋 张莹莹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593-4597,共5页
针对经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在临床各科广泛运用,但研究多停留在临床经验报道及实验药理探讨,缺少从理论高度加以总结提高的现状。文章从六经各具表里的眼光,将其主治定位于阳明之表,卫分风寒与营分湿热相兼之证,进而挖掘该方的组方规律... 针对经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在临床各科广泛运用,但研究多停留在临床经验报道及实验药理探讨,缺少从理论高度加以总结提高的现状。文章从六经各具表里的眼光,将其主治定位于阳明之表,卫分风寒与营分湿热相兼之证,进而挖掘该方的组方规律、辨证要点,指导临床运用,并以小儿发热、慢性鼻炎、但头汗出等若干亲身验案加以实际展示及具体印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阳明病 表证 名医经验
原文传递
伤寒论评话 第32章 客寒包火发阳明,起手三法非本证——阳明经表证和无形邪热的证治 被引量:6
8
作者 梁华龙 《中医学报》 CAS 2014年第8期1131-1134,共4页
①《伤寒论》原文221条所述早期亦属于外寒内热,客寒包火,与大青龙汤证有相似之处,其脉浮紧、身重、烦躁、喘等症状与大青龙汤证类同,而所不同者,大青龙汤证恶寒、无汗,是外寒初袭,表寒较重;本证则是恶热、汗出,是外邪将尽,里热已炽。... ①《伤寒论》原文221条所述早期亦属于外寒内热,客寒包火,与大青龙汤证有相似之处,其脉浮紧、身重、烦躁、喘等症状与大青龙汤证类同,而所不同者,大青龙汤证恶寒、无汗,是外寒初袭,表寒较重;本证则是恶热、汗出,是外邪将尽,里热已炽。大青龙汤证是太阳表寒里热证,而本证是阳明表寒里热证;大青龙汤证以表寒重为主,而本证则是表寒将尽,里热已炽。大青龙汤证治疗以辛温解表,发散表寒,本证宜辛凉清里,清宣里热。②阳明病的初期,应以阳明中风和阳明伤寒为多,但由于阳明经多气、多血的生理特点和阳明病多热、多实的病理特征,阳明中风证和阳明伤寒证多为一过性证候。六经在体表都各有分布,都具有感受外邪的可能性,不独太阳经才能够感受外邪,只是太阳经气,也就是卫气布散于表,所分布的面积较大而偏于外侧、背部等阳位,所以太阳经感受外邪的机会也就远远的高于其它五经,太阳经的病证也以表证为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明病 阳明中风证 阳明伤寒证 《伤寒论》 张仲景
下载PDF
浅析伤寒阳明病与温病阳明病的异同 被引量:7
9
作者 陈良 李修元 +5 位作者 王琦 王谦 韦庆波 赵凡 董珍珍 姜锦 《中国中医急症》 2016年第9期1728-1729,1733,共3页
伤寒与温病探讨的都是外感病,然而两种学术体系的形成跨越近千年,学术思想却联系紧密,均为不断丰富与完善中医辨证与诊治体系做出了巨大贡献。阳明病在伤寒与温病中均有发生,但其病因病机、诊治、预后转归却明显不同,本文拟从以上几个... 伤寒与温病探讨的都是外感病,然而两种学术体系的形成跨越近千年,学术思想却联系紧密,均为不断丰富与完善中医辨证与诊治体系做出了巨大贡献。阳明病在伤寒与温病中均有发生,但其病因病机、诊治、预后转归却明显不同,本文拟从以上几个角度探讨同为阳明病,伤寒与温病的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明病 伤寒 温病
下载PDF
区别太阳阳明与正阳阳明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0
作者 肖相如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1期21-22,共2页
形成阳明病的共同基础是"胃家实","胃家实"而感受寒邪则形成太阳阳明;"胃家实"而感受热邪则形成正阳阳明。"太阳阳明"的实质属于"表里同病",由于"胃家实"的程度不同,感受... 形成阳明病的共同基础是"胃家实","胃家实"而感受寒邪则形成太阳阳明;"胃家实"而感受热邪则形成正阳阳明。"太阳阳明"的实质属于"表里同病",由于"胃家实"的程度不同,感受寒邪以后形成太阳阳明的具体机理可以分四种情况。太阳阳明的治疗应遵循《伤寒论》表里同病时先后缓急的原则区别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阳明病 病因病机 太阳阳明 正阳阳明
下载PDF
《伤寒论》脾胃分治与合治思想探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钰莹 谷松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213-216,共4页
脾胃同居中土,生理相依,升降相因,共司纳运,斡旋气机;然脾胃又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体用各殊。故《伤寒论》继承《内经》理论基础,针对其阴阳各异、体用各殊之特点,将脾胃之病于"辨太阴病脉证并治"与"辨阳明病脉证并治&qu... 脾胃同居中土,生理相依,升降相因,共司纳运,斡旋气机;然脾胃又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体用各殊。故《伤寒论》继承《内经》理论基础,针对其阴阳各异、体用各殊之特点,将脾胃之病于"辨太阴病脉证并治"与"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两篇分而论治,设立不同的治则方药,治胃多用凉润、攻伐,治脾多用温燥、补益;亦不忘其生理相依、病理相及,太阴阳明相互传变,或脾胃相兼为病时,又设太阴阳明双解、辛开苦降、寒热平调诸法,异同兼顾,不失偏颇。为临床脾胃病的治疗提供思路及方法途径,使后世有理可循,有法可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分治 阳明病 太阴病 脾胃合治 辛开苦降
下载PDF
《伤寒论》阳明中寒证辨治探微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永康 曲夷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6期698-702,共5页
从《伤寒论》原文解析入手,结合后世医家临证经验,探讨阳明中寒证的病机特征、诊断要点、治法方药,总结其证治规律。阳明中寒证属于阳明本证,其证候病机以胃气虚寒为本,阳明外热为标,主要症状表现为发热、不恶寒反恶热、汗出、不能食、... 从《伤寒论》原文解析入手,结合后世医家临证经验,探讨阳明中寒证的病机特征、诊断要点、治法方药,总结其证治规律。阳明中寒证属于阳明本证,其证候病机以胃气虚寒为本,阳明外热为标,主要症状表现为发热、不恶寒反恶热、汗出、不能食、小便不利、六七日不大便,属寒热虚实夹杂的病证;治疗以温通胃阳、传散邪气为总原则,又当根据病势的轻重缓急,灵活采用标本同治、标本分治的方法;临证施治除采用吴茱萸汤外,大半夏汤、茯苓甘草汤、理中丸等经方及叶天士所拟参苓姜夏枳术汤皆可辨证应用。《伤寒论》阳明中寒证辨治方法对外感病与脾胃内伤病的诊疗均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阳明中寒证 阳明病 胃气虚寒 阳明外热 吴茱萸汤 外感病 脾胃内伤病
下载PDF
《金匮要略》“肚”之部位探微
13
作者 赵东欣 李鹏英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834-837,共4页
[目的]对《金匮要略》中所述“肚”字条文进行辨析,探究“肚”“腹”在《金匮要略》成书时期的用法异同,明确“肚中寒”与“肚热”的具体含义。[方法]通过对“肚”所涉及条文义理进行分析,并考证仲景著书年代“肚”“腹”两字的本意,并... [目的]对《金匮要略》中所述“肚”字条文进行辨析,探究“肚”“腹”在《金匮要略》成书时期的用法异同,明确“肚中寒”与“肚热”的具体含义。[方法]通过对“肚”所涉及条文义理进行分析,并考证仲景著书年代“肚”“腹”两字的本意,并结合《伤寒论》《金匮要略》中与条文所述疾病“中寒”“黄疸”相近之条文,总结条文中“肚”的用法。[结果]历代对“肚”的解释较为多样,如认为其为脾脏、属脾经循行部位、腹部的代指等。考究“肚”“腹”两字本义,“腹”先诞生于“肚”,其含义及造词能力均高于“肚”,“肚”最早见于西汉,其多指代动物的胃。又通过考证仲景对“中寒”“黄疸”疾病的理法分析,发现在《金匮要略》中“肚”指代胃腑,其多用于阳明病的表述中。[结论]《金匮要略》中“肚”与“腹”的含义不同“,肚”非与“腹”之互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匮要略》 中寒 黄疸 阳明病 阳明中寒
下载PDF
从阳明证试述张锡纯寒温统一思想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崇岭 王军 高蕾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0年第2期48-50,共3页
从《医学衷中参西录》对"阳明寒温"的论述,结合临证医案,浅析张锡纯寒温统一的思想。认为"伤寒与温病,始异而终同",提出当以伤寒六经分治温病,辨治疾病过程中应注重"寒温"概念;分析其自创治疗寒温的方剂... 从《医学衷中参西录》对"阳明寒温"的论述,结合临证医案,浅析张锡纯寒温统一的思想。认为"伤寒与温病,始异而终同",提出当以伤寒六经分治温病,辨治疾病过程中应注重"寒温"概念;分析其自创治疗寒温的方剂及书中附载的临证医案,以证其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锡纯 《医学衷中参西录》 伤寒 温病 六经辨证 阳明病 医案
下载PDF
张福利教授基于太阴-阳明理论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经验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晶 李庆伟 +3 位作者 汪金宇 杨锐 马建 张福利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7期133-136,共4页
桥本甲状腺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相对复杂,西医以手术治疗、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免疫抑制剂等手段以缓解症状,延缓病程,不良反应明显。本病属于中医“瘿病”的范畴,体质、饮食、情志等与本病发生相关,病机多为正... 桥本甲状腺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相对复杂,西医以手术治疗、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免疫抑制剂等手段以缓解症状,延缓病程,不良反应明显。本病属于中医“瘿病”的范畴,体质、饮食、情志等与本病发生相关,病机多为正虚邪滞,痰浊凝滞和肝失条达,病理因素多为气滞、痰凝、血瘀。张福利教授认为脾虚湿盛为基本病机,燥邪和湿邪相兼致病。燥湿互化贯穿于疾病的始终。基于太阴-阳明理论,张福利教授结合多年临证经验提出了润燥化湿、通调脾胃的基本治则,自拟基础方,临证时,根据燥邪偏亢或湿邪偏重的疾病不同阶段,增减方中诸药的润燥或祛湿之力,顺应四时之阴阳消长,随证加减,疗效颇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本甲状腺炎 太阴 阳明 瘿病 张福利
下载PDF
对甘露消毒丹验案的分类统计与结论思考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莹莹 刘英锋 占玮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7期110-112,共3页
本研究对名方甘露消毒丹在近20年期刊报道的300余治验病案进行了证治分类统计,显示了病因病机以湿热蕴蒸为核心,病位于六经以阳明居首、于脏腑以脾胃为重点,病症依次以舌红、发热、纳呆、胸痞腹胀、口渴、咽红肿痛为主要表现,病种依次... 本研究对名方甘露消毒丹在近20年期刊报道的300余治验病案进行了证治分类统计,显示了病因病机以湿热蕴蒸为核心,病位于六经以阳明居首、于脏腑以脾胃为重点,病症依次以舌红、发热、纳呆、胸痞腹胀、口渴、咽红肿痛为主要表现,病种依次以传染性病变、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疾病为主,并特别在五官科疾病中有较广泛延伸等特点。最后,指出了本方得以扩大应用的主要原因是缘于临床湿热病理机制的普遍性、阳明经受病与传遍的广泛性和原方宣透清利兼备的巧妙配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消毒丹 阳明病 表证 证候规范 经典研究
下载PDF
阳明病(阳明腑实证)欲解时TNF-α的变化及大承气汤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石琳 李冰鹄 +5 位作者 张广梅 赵协慧 王树林 陈湘宏 刘占厚 吴萍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6-51,共6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阳明病(阳明腑实证)欲解时及大承气汤干预后变化的研究。方法健康未孕SD大鼠29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n=90)、模型组(n=100)、大承气汤组(n=100)。正常组每天给予等量蒸馏水,模型组采用给实验大鼠灌中药热...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阳明病(阳明腑实证)欲解时及大承气汤干预后变化的研究。方法健康未孕SD大鼠29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n=90)、模型组(n=100)、大承气汤组(n=100)。正常组每天给予等量蒸馏水,模型组采用给实验大鼠灌中药热药、自身粪便混悬液及脂多糖的方法造成大鼠阳明病(阳明腑实证)的模型,大承气汤组在造模成功后分别于卯时(5:00-7:00)、酉时(17:00-19:00)给予大承气汤干预,连续观察5天。造模结束与药物干预后,每天于卯时、酉时从正常组中抽取9只大鼠,模型组和大承气汤组中抽取10只大鼠,断头处死后获取组织匀浆,观察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变化。结果正常组TNF-α表达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TNF-α表达呈现节律性,大承气汤组欲解时TNF-α表达有短暂升高后逐渐降低,低于非欲解时组(P<0.05),最后趋于稳定。结论阳明病(阳明腑实证)模型组大鼠TNF-α表达呈现时间节律性,经大承气汤干预后,大承气汤组TNF-α表达逐渐下降,尤以酉时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明病 欲解时 TNF-Α 大承气汤 阳明腑实证
下载PDF
大黄—枳实—厚朴不同配比对阳明病发热大鼠的退热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卢丹 张萌 +1 位作者 张岩 张诏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1047-1050,共4页
【目的】探讨按仲景原方原量为依托组成的药鼎方大黄—枳实—厚朴不同配伍剂量对阳明病发热大鼠的影响。【方法】将成年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即模型组、空白组、药鼎方A(厚朴三物汤)组、药鼎方B(厚朴大黄汤)组、药鼎方C(小承... 【目的】探讨按仲景原方原量为依托组成的药鼎方大黄—枳实—厚朴不同配伍剂量对阳明病发热大鼠的影响。【方法】将成年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即模型组、空白组、药鼎方A(厚朴三物汤)组、药鼎方B(厚朴大黄汤)组、药鼎方C(小承气汤)组,每组10只。分别于造模前、后及治疗后各测量肛温1次;采用蓝色葡聚糖2000灌胃法观察小肠推进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精氨酸加压素(AVP)、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神经降压素(NT)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肛温升高,血清中AVP与NT含量、IFN-γ/IL-4值及小肠推进率降低(P<0.05)。治疗后,药鼎方各组大鼠肛温下降,AVP与NT含量、IFN-γ/IL-4值、小肠推进率升高,除小肠推进率,以药鼎方C组变化最明显(P<0.05)。【结论】小承气汤中大黄—枳实—厚朴的配伍比例对阳明病发热大鼠的退热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仲景 小承气汤 厚朴三物汤 厚朴大黄汤 阳明病 发热 疾病模型 动物 大鼠
原文传递
论阳明病热证与实证之兼夹与转化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国骏 《山东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95-196,共2页
以《伤寒论》相关原文为依据 ,围绕阳明胃肠燥热“充斥”与“结聚”是形成热证与实证之关键病机 ,结合病史、治疗及其他内外因素 ,从疾病动态发展角度探究阳明病篇存在的某些不典型证候。结论 :阳明病热证与实证之兼夹证候确实存在 ,且... 以《伤寒论》相关原文为依据 ,围绕阳明胃肠燥热“充斥”与“结聚”是形成热证与实证之关键病机 ,结合病史、治疗及其他内外因素 ,从疾病动态发展角度探究阳明病篇存在的某些不典型证候。结论 :阳明病热证与实证之兼夹证候确实存在 ,且证候间可动态转化。由于患者燥热程度、就诊迟早、津液耗损等诸多因素的差异 ,临证所见又可有热证初转实之偏热型、热证转实之并重型、热证转实之偏实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阳明病 热证 实证 兼夹 转化
下载PDF
大承气汤加减治疗阳明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20
作者 靳文政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15期105-107,共3页
目的:探究大承气汤加减治疗阳明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7月毕节市七星关区小坝中心卫生院收治的阳明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大承... 目的:探究大承气汤加减治疗阳明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7月毕节市七星关区小坝中心卫生院收治的阳明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大承气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恢复时间、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胃胀、反酸、呕吐及恶心评分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大承气汤加减治疗可缩短阳明病患者的临床恢复时间,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承气汤加减 阳明病 恢复时间 中医证候积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