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学者自指方法看语用能力的培养及其文化因素
被引量:
5
1
作者
陈融
刘少杰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9-23,共15页
文章是对一系列中国学者自指方式的研究。这些研究的发现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国际上语言领域的英语母语作者主要用第一人称单数代词"I"来指单个的自己(例如:"I propose that...")。而中国学者在单个自指时却极力...
文章是对一系列中国学者自指方式的研究。这些研究的发现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国际上语言领域的英语母语作者主要用第一人称单数代词"I"来指单个的自己(例如:"I propose that...")。而中国学者在单个自指时却极力避免使用第一人称单数代词,他们更多地使用第一人称复数代词"我们"、第三人称名词短语如"作者"和无生命名词短语如"本文"来指称单个的自己。另一方面,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在习得自指语用能力时并未呈现稳步前进的态势。他们在步入硕士研究生阶段后,逐渐远离英语的自指方式,越来越向中文中的自指规范靠拢。在博士学位其间,尽管他们对I的使用有所上升,但总体说来,他们的作者自指还是中式的,和英语方式相去甚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写作
谦虚
语用能力
作者自指
学者身份
学者权威
学者责任
作者立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魅力型权威”鲁迅与20世纪30年代上海“多伦路作家群落”之聚合
2
作者
关琳琳
《城市学刊》
2024年第2期80-88,共9页
多伦路文化名人街位于上海市虹口区,是一个颇具文化底蕴的空间,1930年代在此形成的“作家群落”成为一种文学现象和文化景观,而鲁迅在整个“作家群落”以及都市地理空间、亚政治文化空间当中充当着某种程度的“聚合”作用。鲁迅于上海...
多伦路文化名人街位于上海市虹口区,是一个颇具文化底蕴的空间,1930年代在此形成的“作家群落”成为一种文学现象和文化景观,而鲁迅在整个“作家群落”以及都市地理空间、亚政治文化空间当中充当着某种程度的“聚合”作用。鲁迅于上海多伦路居住和活动的景云里亭子间、拉莫斯公寓、内山书店、木刻讲习所等空间常常汇聚许多作家和文化界人士,作家群体在日常往来与文学活动当中构建起来的认同与尊重塑造了鲁迅在作家群落中相对“中心”的位置,同时加强了“多伦路作家群落”内部的沟通,构成探究“多伦路作家群落”聚合机制的必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多伦路作家群落
“魅力型权威”
聚合机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学者自指方法看语用能力的培养及其文化因素
被引量:
5
1
作者
陈融
刘少杰
机构
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圣伯纳蒂诺分校英语系
西安外国语大学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
出处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9-23,共15页
文摘
文章是对一系列中国学者自指方式的研究。这些研究的发现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国际上语言领域的英语母语作者主要用第一人称单数代词"I"来指单个的自己(例如:"I propose that...")。而中国学者在单个自指时却极力避免使用第一人称单数代词,他们更多地使用第一人称复数代词"我们"、第三人称名词短语如"作者"和无生命名词短语如"本文"来指称单个的自己。另一方面,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在习得自指语用能力时并未呈现稳步前进的态势。他们在步入硕士研究生阶段后,逐渐远离英语的自指方式,越来越向中文中的自指规范靠拢。在博士学位其间,尽管他们对I的使用有所上升,但总体说来,他们的作者自指还是中式的,和英语方式相去甚远。
关键词
学术写作
谦虚
语用能力
作者自指
学者身份
学者权威
学者责任
作者立场
Keywords
Academic
English
modesty
pragmatic
competence
self-reference
author
identity
writer
authority
writer
responsibility
stance
分类号
H030 [语言文字—语言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魅力型权威”鲁迅与20世纪30年代上海“多伦路作家群落”之聚合
2
作者
关琳琳
机构
浙江农林大学文法学院
出处
《城市学刊》
2024年第2期80-88,共9页
文摘
多伦路文化名人街位于上海市虹口区,是一个颇具文化底蕴的空间,1930年代在此形成的“作家群落”成为一种文学现象和文化景观,而鲁迅在整个“作家群落”以及都市地理空间、亚政治文化空间当中充当着某种程度的“聚合”作用。鲁迅于上海多伦路居住和活动的景云里亭子间、拉莫斯公寓、内山书店、木刻讲习所等空间常常汇聚许多作家和文化界人士,作家群体在日常往来与文学活动当中构建起来的认同与尊重塑造了鲁迅在作家群落中相对“中心”的位置,同时加强了“多伦路作家群落”内部的沟通,构成探究“多伦路作家群落”聚合机制的必要环节。
关键词
鲁迅
多伦路作家群落
“魅力型权威”
聚合机制
Keywords
Lu
Xun
Duolun
Road
writer
Community
Charismatic
authority
Aggregation
mechanism
分类号
G127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学者自指方法看语用能力的培养及其文化因素
陈融
刘少杰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4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魅力型权威”鲁迅与20世纪30年代上海“多伦路作家群落”之聚合
关琳琳
《城市学刊》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