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跗骨窦小切口与外侧L型切口治疗跟骨骨折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28
1
作者 彭鹏豪 乔荣勤 +2 位作者 刘铭柏 黄鹏 叶勇光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10-14,共5页
目的:比较跗骨窦小切口结合手法整复和跟骨外侧L型切口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90例单侧跟骨骨折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90例病人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跗骨窦小切口结... 目的:比较跗骨窦小切口结合手法整复和跟骨外侧L型切口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90例单侧跟骨骨折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90例病人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跗骨窦小切口结合手法整复内固定组(微创组)和外侧L型切口内固定组(常规组),统计两组患者手术等待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切口并发症、术后第1天VAS评分,测量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Bohler角、Gissane角,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3~18个月随访,所有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微创组手术时间、术后切口并发率、术后第1天VAS评分均少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评价两组术后及末次随访Bohler角、Gissane角均较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ndersⅡ型骨折AOFAS踝后足评分微创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SandersⅢ型骨折常规组的AOFAS踝后足评分高于微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跗骨窦小切口治疗SandersⅡ型及简单的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临床疗效明确,值得临床推广,但对于复杂的SandersⅢ型骨折外侧L型切口仍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因此术前应明确骨折类型,选择最佳手术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跗骨窦小切口 微创 跟骨外侧L型切口 伤口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