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夷山甜槠林粗死木质残体的贮量、动态及其功能评述 被引量:68
1
作者 李凌浩 邢雪荣 +2 位作者 黄大明 刘初钿 何建源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32-143,共12页
本文对武夷山甜槠林76龄成熟林内粗死木质残体的贮量、增枯量和分解量等进行了研究,对不同林龄甜槠林粗死木质残体的贮量动态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初步评述了它们在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甜槠林成林粗死... 本文对武夷山甜槠林76龄成熟林内粗死木质残体的贮量、增枯量和分解量等进行了研究,对不同林龄甜槠林粗死木质残体的贮量动态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初步评述了它们在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甜槠林成林粗死木质残体贮量为7.349t·km-2,增枯量为1.425t·hm-2·a-1,分解量为0.512·hm-2·a-1;(2)随着林龄增长,不同林龄甜槠林的粗死木质残体贮量呈“S”型动态模式,至58龄阶段达到最大值,其后渐趋稳定;(3)粗死木质残体是甜槠林生态系统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各养分元素贮量占该系统生物量分室总贮量的0.09%~1.91%,由增枯量实现的各养分元素归还量占养分元素归还总量的1.94%~4.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 粗死木质残体 贮量 分解量 甜槠林
下载PDF
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粗死木质物动态研究——以中美两个温带天然林生态系统为例 被引量:70
2
作者 陈华 M.E.Harmon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2期99-104,共6页
通过对我国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红松针阔混交林和美国Andrews试验林异叶铁杉林的林木死亡量、粗死木质物(CWD)贮量、分解速率和它们在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等方面动态研究表明,CWD是温带天然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生态系统功能方面... 通过对我国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红松针阔混交林和美国Andrews试验林异叶铁杉林的林木死亡量、粗死木质物(CWD)贮量、分解速率和它们在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等方面动态研究表明,CWD是温带天然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生态系统功能方面的重要性,因森林类型的不同而不尽相同,CWD在针叶林中比针阔混交林中更为重要。CWD在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中的一个重要作用,很可能在于系统遭受重大外界扰动后,起到贮藏养分,增加系统稳定性的作用。未来全球森林凋落物C贮量估测时,应该包括CWD,否则将低估全球森林凋落物C贮量2.0—16×10^(13)kg,系统相对误差达2—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粗死木质物
下载PDF
北方森林土壤呼吸和木质残体分解释放出的CO_2通量 被引量:30
3
作者 王传宽 杨金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33-638,共6页
北方森林因其面积大、土壤碳储量高以及对全球暖化响应敏感而在全球碳平衡和气候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土壤呼吸和木质残体分解释放出的 CO2 通量是北方森林生态系统输入大气圈的最主要的碳源。量化这个通量并深刻理解其中的机理过... 北方森林因其面积大、土壤碳储量高以及对全球暖化响应敏感而在全球碳平衡和气候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土壤呼吸和木质残体分解释放出的 CO2 通量是北方森林生态系统输入大气圈的最主要的碳源。量化这个通量并深刻理解其中的机理过程 ,是评价和预测北方森林在全球变化中的作用必不可少的内容。综述了北方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和木质残体分解释放出的 CO2 通量随生态系统类型及环境条件而变化的一般格局以及自养呼吸和异氧呼吸在土壤表面 CO2 通量中的相对贡献 ;分析了影响北方森林土壤呼吸的主要生物物理因子 ;讨论了该领域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并强调木质残体分解释放出的 CO2 通量虽然在以往的森林生态系统碳平衡研究中常被忽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地区 森林土壤呼吸 木质残体分解释放 二氧化碳通量 碳平衡
下载PDF
广州三种森林粗死木质残体(CWD)的储量与分解特征 被引量:35
4
作者 张修玉 管东生 张海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227-5236,共10页
粗死木质残体(Coarse Woody Debris,CWD)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不可忽视的贡献。对广州3种森林CWD的储量与分解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CWD储量及其与相应森林总生物量比值均表现为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枯... 粗死木质残体(Coarse Woody Debris,CWD)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不可忽视的贡献。对广州3种森林CWD的储量与分解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CWD储量及其与相应森林总生物量比值均表现为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枯立木与倒木为CWD的主要成分,其中,针叶CWD主要物种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i),阔叶CWD物种主要为荷木(Schima superba)与黄杞(Engelhardtia chrysolepis)等。(2)CWD径级主要集中在<10cm的范围内,存在状态主要为中级腐烂状态,干扰与竞争是3种森林CWD产生的主要因素。(3)针叶林、针阔混交林与常绿阔叶林CWD的分解常数k分别为0.0244、0.0407和0.0487,即分解速率为常绿阔叶林>混交林>针叶林;随着CWD的分解,N、P与木质素的含量逐渐升高,C、C/N与木质素/N呈降低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死木质残体 储量 分解 森林生态系统 广州
下载PDF
鼎湖山黄果厚壳桂粗死木质残体的分解 被引量:31
5
作者 吕明和 周国逸 张德强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23-529,共7页
通过建立时间序列法、测定粗死木质残体的密度变化,研究鼎湖山黄果厚壳桂粗死木质残体三个直径(5~10cm、10~20cm和20~30cm)的分解过程,探讨粗死木分解过程中C、N元素及其C/N比值与分解速率的关系。结果表明:粗死木质残体的分... 通过建立时间序列法、测定粗死木质残体的密度变化,研究鼎湖山黄果厚壳桂粗死木质残体三个直径(5~10cm、10~20cm和20~30cm)的分解过程,探讨粗死木分解过程中C、N元素及其C/N比值与分解速率的关系。结果表明:粗死木质残体的分解常数K值随直径的增加从0.2225a^-1呈指数降低到0.1257a^-1,由粗死木质残体在分解过程中密度变化得出三个直径从小到大分解95%所需的时间分别为13a、19a和24a;黄果厚壳桂粗死木质残体在分解过程中不存在时滞效应,其树皮和心材的分解速度也相近,用单因素数指数方程能准确反映黄果厚壳桂的分解过程;与高纬度地区比较,鼎湖山黄果厚壳桂粗死木残体的分解速率常数K值显著高于前者。还就粗死木残体基质组成和性质、气候与环境条件、生物等因素对粗死木分解速率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果厚壳桂 粗死木质残体 分解速率 元素 密度
下载PDF
森林粗木质残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6
作者 袁杰 侯琳 张硕新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0-98,共9页
森林粗木质残体是指森林中林木生长的竞争排斥、老龄林内树木自然死亡、自然干扰(风倒、火灾、雨淋、雪折、病虫害、泥石流灾害、真菌侵害等)以及人为干扰(伐木、砍樵)等而形成。从粗木质残体的概念及其类型,以及森林生态系统中生产者... 森林粗木质残体是指森林中林木生长的竞争排斥、老龄林内树木自然死亡、自然干扰(风倒、火灾、雨淋、雪折、病虫害、泥石流灾害、真菌侵害等)以及人为干扰(伐木、砍樵)等而形成。从粗木质残体的概念及其类型,以及森林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营养结构等方面综述了粗木质残体的功能。根据国内外对粗木质残体的研究情况详细论述了其研究方法,并对我国森林粗木质残体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粗木质残体 碳平衡 气候变化 分解率 呼吸量
下载PDF
鳞毛蕨天山云杉林粗死木质残体贮量及其分解动态 被引量:24
7
作者 刘翠玲 潘存德 梁瀛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5-182,共8页
为了丰富我国森林粗死木质残体研究的对象类型,并为探讨粗死木质残体在天山云杉天然更新中的生态作用奠定基础,借助粗死木质残体5级分类系统,采用临时标准调查法对西天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始鳞毛蕨天山云杉纯林粗死木质残体的贮量、养... 为了丰富我国森林粗死木质残体研究的对象类型,并为探讨粗死木质残体在天山云杉天然更新中的生态作用奠定基础,借助粗死木质残体5级分类系统,采用临时标准调查法对西天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始鳞毛蕨天山云杉纯林粗死木质残体的贮量、养分含量及其分解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鳞毛蕨天山云杉林粗死木质残体体积贮量为337.61 m^3/hm^2,生物量为87.98 mg/hm^2;倒木树干是粗死木质残体的主体组成部分,占总体积的98.09%;(2)以基本密度(比重)为衡量指标,倒木腐朽等级越高,其密度越小,倒木分解符合单项指数衰减模型,分解常数为0.011 74。5个不同腐朽等级倒木的平均滞留时间依次为4年、18年、38年、68年和92年。在自然状态下,倒木分解50%、90%和95%所需时间分别为59年、196年和255年;(3)倒木有机碳、全N、全P、全K、Na^+的平均含量依次为55.93%±1.42%、0.34%±0.07%、0.12%±0.01%、0.06%±0. 01%和0.03%±0.002%,Ca^(2+)、Mg^(2+)的平均含量分别为56.74±4.87 g/kg和34.89±3.66 g/kg,不同养分的变化趋势不同,但同一养分在不同腐朽等级倒木之间的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云杉 粗死木质残体 倒木 腐朽等级 贮量 分解 养分含量
下载PDF
东北主要树种倒木分解释放的CO_2通量 被引量:20
8
作者 孙秀云 王传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5130-5137,共8页
在倒木丰富的森林生态系统中,倒木分解释放的CO2通量(RCWD)是生态系统碳收支中不容忽视的一个组分。采用红外气体分析法(Li-6400 IRGA)测定东北东部山区典型温带天然次生林中11个主要树种的RCWD及其相关环境因子。主要研究目标包... 在倒木丰富的森林生态系统中,倒木分解释放的CO2通量(RCWD)是生态系统碳收支中不容忽视的一个组分。采用红外气体分析法(Li-6400 IRGA)测定东北东部山区典型温带天然次生林中11个主要树种的RCWD及其相关环境因子。主要研究目标包括:比较11个树种的RCWD倒木温度(TCWD)和倒木含水量(WCWD);量化RCWD与TCWD和WCWD的关系;量化RCWD的季节动态。研究结果表明:白桦、山杨、紫椴、胡桃楸、蒙古栎、色木械、春榆、红松、黄菠萝、落叶松和水曲柳在测定期间RCWD的平均值分别为:10.64、8.38、7.85、6.59、6.01、4.07、3.88、2.55、2.29、1.961.μmolCO2·m^-2·s^-1和1.901.μmolCO2·m^-2·s^-1。软阔叶树种的RCWD最高;针叶树种的RCWD总体上低于阔叶树种的。在整个测定期间,不同树种的%船虽然没有显著性差异(p〉0.1),但是其眈叩差异极显著(p〈0.001)。树种、倒木个体、倒木所处的立地状况及其交互作用均显著地影响RCWD,但其影响程度因树种而异。所有树种的TCWD、WCWD。及其交互作用显著地(p〈0.01)影响RCWD包括了这些作用的RCWD模型解释了39.9%~72.9%的RCWD变异。不同树种RCWD的季节变化呈现基本一致的单峰曲线格局,主要受%。的驱动;而WCWD主要影响RCWD的季节内变化和树种间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木 CO2通量 粗木质残体 分解 呼吸 温带森林
下载PDF
鼎湖山木荷(Schima Superba)粗死木质残体的分解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杨方方 李跃林 刘兴诏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42-448,共7页
以鼎湖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季风常绿阔叶林优势种之一木荷的粗死木质残体为研究对象,采用目前国际较认可的腐解等级划分方法,对木荷粗死木质残体3个腐解等级(Ⅰ、Ⅱ、Ⅲ)的密度及养分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①木荷粗死木质残体的密度... 以鼎湖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季风常绿阔叶林优势种之一木荷的粗死木质残体为研究对象,采用目前国际较认可的腐解等级划分方法,对木荷粗死木质残体3个腐解等级(Ⅰ、Ⅱ、Ⅲ)的密度及养分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①木荷粗死木质残体的密度随腐解等级的增加从0.58 g/cm3下降到0.16 g/cm3,分解速率常数K值为0.144 7/a,在自然状态下,木荷粗死木质残体分解95%所需时间约为21 a;②粗死木质残体C/N比值随分解的进行先降后升而N/P则相反;③K、Ca、Na、Mg离子浓度随腐解等级的增加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增幅不明显。研究结果旨在为系统评估粗死木质残体的分解行为在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中的作用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荷 粗死木质残体 分解速率 养分含量
下载PDF
氮磷添加对华南热带森林尾叶桉木质残体分解和养分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15
10
作者 陈瑶 王法明 +6 位作者 莫其锋 李钦禄 邹碧 李应文 李晓波 吴靖滔 李志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47-753,共7页
木质残体(Woody debris,WD)是森林生态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碳库和营养源,在全球变暖、氮(N)沉降日益严重的今天,研究N、磷(P)沉降影响WD分解的反应机制对于应对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以小良热带阔叶林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WD为研... 木质残体(Woody debris,WD)是森林生态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碳库和营养源,在全球变暖、氮(N)沉降日益严重的今天,研究N、磷(P)沉降影响WD分解的反应机制对于应对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以小良热带阔叶林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WD为研究对象,人工模拟N和P添加对尾叶桉WD分解速率及养分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N添加使WD分解速率常数k降低了11%,而P添加显著提高分解速率常数k(P=0.027),上升幅度为6%.这表明,富N缺P的热带森林,P的可利用性限制了WD分解速率,P限制有利于WD中碳的固存.N添加、P添加改变了尾叶桉WD分解过程中N元素的迁移模式,与对照相比,两种处理均使N元素迁移方式由直接释放改变为淋溶—富集—释放,而对分解过程中P元素的迁移模式有不同影响,N添加使P元素的迁移方式由直接释放改变为淋溶—富集—释放,P添加使P元素的迁移方式改变为富集—释放.分解过程中质量残留率与分解过程中C/N比、C/P比呈显著负相关(P<0.01).可见,N、P沉降的增加对WD分解速率和养分释放模式有不同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叶桉 氮沉降 磷限制 木质残体 分解速率 有机碳
原文传递
Review on the decomposition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coarse woody debris in forest ecosystem 被引量:12
11
作者 ZHOU Li DAI Li-min +1 位作者 GU Hui-yan ZHONG Lei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1期48-54,共7页
Coarse woody debris (CWD) is an important and particular component of forest ecosystems and is extremely important to forest health. This review describes the decomposition process, decomposition model and influence... Coarse woody debris (CWD) is an important and particular component of forest ecosystems and is extremely important to forest health. This review describes the decomposition process, decomposition model and influence factors. CWD decomposition is a complex and continuous process and characterizes many biological and physical processes, including biological respiration, leaching, and fragmentation. All these processes have closed relationships between each other and work synergistically. During decomposition, there are many controlling factors mainly including site conditions (temperature, humidity, and OJCO2concentration), woody substrate quality (diameter, species and compound) and organism in CWD. The decomposition rate is generally expresses through a constant k which indicate the percent mass, volume or density loss over time, and can be determined by long-term monitoring, chronosequence approach and the radio between input and the total mass. Now using mathematical models to simulate decomposition patterns and estimate the decomposition rate is widely applied, especially the exponential model. We brought forward that managing and utilizing for the CWD in forest was a primary objective on all forest lands. And it is should be intensified to integrate many related research subjects and to carry a comprehensive, long-term and multi-scale research which mainly focus on seven se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rse woody debris decomposition Forest ecosystem Influence factors
下载PDF
森林粗木质残体分解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彭凡茜 耿庆宏 +4 位作者 刘文芳 周艳 张惠光 杨文 徐侠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3-199,共7页
森林中的粗木质残体(CWD)不仅是生态系统重要的碳和养分储存库,同时也在森林更新、养分循环以及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其结构性质随着环境和时间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有诸多因素影响其分解过程。为此,概述CWD的概念,将影响... 森林中的粗木质残体(CWD)不仅是生态系统重要的碳和养分储存库,同时也在森林更新、养分循环以及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其结构性质随着环境和时间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有诸多因素影响其分解过程。为此,概述CWD的概念,将影响其分解的因子分为三大部分,探讨环境变化、分解者以及木材特性对CWD分解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在全球尺度上,气候因子是影响分解的主要原因,而局域尺度上则取决于分解者群落和木材特性。土壤动物通常在分解早期通过破碎CWD来促进分解,而微生物群落则在CWD分解的全过程中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此外,木质素、萜类、酚类等化合物含量越高的木材分解越缓慢。最后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以期在全球气候变化的环境下,能够完善全球碳循环模型并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木质残体 分解 土壤动物 微生物
下载PDF
森林木质残体微生物群落构建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杼祺 胡振宏 +1 位作者 何鲜 黄志群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6-117,共12页
木质残体分解是森林碳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而微生物是影响其分解的关键因素,近年来,木质残体微生物群落构建机制已逐渐成为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中的重要议题。然而当前对木质残体微生物构建的研究内容较为零散,基于此,本文进行了... 木质残体分解是森林碳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而微生物是影响其分解的关键因素,近年来,木质残体微生物群落构建机制已逐渐成为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中的重要议题。然而当前对木质残体微生物构建的研究内容较为零散,基于此,本文进行了综述。1)微生物通过在木质残体不断定殖和竞争维持了其群落的动态平衡。木质残体微生物来源主要包括残体自身、大气以及土壤。定殖过程在分解的各个阶段均会发生,主要包括微生物进入基质后发生的竞争和资源捕获。2)土壤、木质残体特性、气候是影响木质残体微生物群落形成的3个要素,三者均会作用于微生物源和定殖过程。3)土壤环境会影响其微生物群落,也会改变与其接触的残体水分和养分等特性。木质残体特性的差异会影响资源的可得性进而影响微生物群落。随着分解进行,微生物群落形成会从初期以随机过程主导转变为确定过程为主导。气候会通过温度与湿度2种气候因子作用于土壤与木质残体,表现形式主要为大气候、小气候及全球气候变化。该领域在未来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1)关注早期定殖者及不同分解阶段土壤微生物优势类群对木质残体微生物群落形成过程的影响。2)加强木质残体资源变化情况与对应微生物群落中优势物种功能特性的研究。3)将木质残体分解与全球气候变化和养分循环联系起来。4)选择靶向宏基因组联用等技术辅助进行研究。综上,本文总结了森林木质残体微生物群落形成机制研究的基本思路、框架与前景,为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功能的维持以及森林固碳提供了一定的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微生物 木质残体 土壤 分解 气候变化
下载PDF
亚热带低山丘陵次生阔叶林米槠粗木质残体的短期分解速率与养分释放规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运根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3年第5期172-180,共9页
【目的】探明不同分解等级下亚热带低山丘陵次生阔叶林内粗木质残体(coarse woody debris,CWD)的短期分解规律,为深入理解全球变化背景下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CWD分解机制及碳循环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以亚热带低山丘陵福建泰宁... 【目的】探明不同分解等级下亚热带低山丘陵次生阔叶林内粗木质残体(coarse woody debris,CWD)的短期分解规律,为深入理解全球变化背景下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CWD分解机制及碳循环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以亚热带低山丘陵福建泰宁猫儿山国家森林公园次生阔叶林优势种米槠为对象,采用Ⅰ、Ⅱ、Ⅲ、Ⅳ、Ⅴ5级分解等级对粗木质残体进行分等定级,同时测定林下不同分解等级CWD的分解速率和养分含量。【结果】CWD分解1 a后的质量残留率大小排序为:Ⅴ(69.10%)>Ⅳ(58.30%)>Ⅱ(56.68%)>Ⅰ(45.22%)>Ⅲ(31.06%);CWD分解速率均符合单因指数模型,k值大小排序为:Ⅲ(1.215)>Ⅰ(0.871)>Ⅱ(0.592)>Ⅳ(0.489)>Ⅴ(0.348),分解等级Ⅲ的分解速率显著高于其他等级(P<0.05);5种分解等级的CWD分解95%需要的时间排序为:Ⅴ(8.609 a)>Ⅳ(6.127 a)>Ⅱ(5.061 a)>Ⅰ(3.440 a)>Ⅲ(2.466 a)。分解1 a的过程中,CWD的全碳(total carbon,TC)、Mg含量逐渐降低,全氮(total nitrogen,TN)、全磷(total phosphorus,TP)、全钾(total potassium,TK)含量先下降后升高,Ca含量先升高后下降;分解1 a后,5个分解等级的CWD的TC残留率均在50%左右,等级Ⅰ、Ⅱ、Ⅲ的Mg残留率在30%左右,TC和Mg均表现为净释放;除等级Ⅰ、Ⅲ的TP表现为净释放外,等级Ⅴ的TN、TP、TK和Ca均表现为净累积。【结论】虽然存在元素的净释放,但是由于TC和其他主要元素的释放速率较慢,因而次生阔叶林粗木质残体是森林中重要的C库和长期的元素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木质残体 分解等级 分解速率 养分 次和阔叶林
下载PDF
森林生态系统粗木质残体分解研究动态
15
作者 刘婷婷 程希平 +2 位作者 徐远杰 尹仑 郭辉军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88-198,共11页
粗木质残体(CWD)是森林生态系统中重要且敏感的碳库和养分库,在碳循环与碳平衡的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与作用。系统把握CWD分解的方法体系及影响因素,对森林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及物质循环、判断其在全球碳循环与碳平衡中的地位和作用、完... 粗木质残体(CWD)是森林生态系统中重要且敏感的碳库和养分库,在碳循环与碳平衡的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与作用。系统把握CWD分解的方法体系及影响因素,对森林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及物质循环、判断其在全球碳循环与碳平衡中的地位和作用、完善营林策略、维护森林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稳定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CWD的分解过程、分解速率量化方法、分解过程模型和影响分解的主要因素等方面系统总结了CWD分解相关研究进展,综述了分解速率的3种研究方法(长期监测法、空间代时间法和分解向量法)以及驱动CWD分解的因素除树种、树木尺寸、着地状态外,还受环境因素(温度和水分,还包括光强、大气氮沉降、树冠开阔度、分解者主场效应、分解者类型与亲和性)的影响。通过分析目前CWD分解研究中的不足,提出3点展望:1)建立长期监测体系,利用高精度时间分辨率数据了解不同尺度上CWD分解的动态变化规律;2)完善分解模型,对CWD分解进行长期监测研究,探究不同地区分解模式的异同;3)考虑由干扰引起的分解变化所导致的净碳通量特征及林分异质生境对CWD分解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木质残体 分解速率 分解模型 环境因子 分解者
下载PDF
八大公山亚热带森林木质残体中大型无脊椎动物群落特征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帆 王党军 +6 位作者 林小元 纪康 叶露萍 黄超 郑勇 Zhun Mao 左娟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7-39,共13页
木质残体可为大型无脊椎动物提供重要栖息地、食物等资源,并影响其生物多样性。目前针对不同树种、径级及分解阶段的木质残体如何调控土壤大型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尚不清楚,相关研究在亚热带森林地区尤为稀缺。为此,本文选取湖南省八大... 木质残体可为大型无脊椎动物提供重要栖息地、食物等资源,并影响其生物多样性。目前针对不同树种、径级及分解阶段的木质残体如何调控土壤大型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尚不清楚,相关研究在亚热带森林地区尤为稀缺。为此,本文选取湖南省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亮叶水青冈(Fagus lucida)及檫木(Sassafras tzumu)3种树种为研究对象,每种树种分别选取两类径级(直径分别为10±2 cm、4±2 cm)不同分解阶段的木质残体,对其中的大型无脊椎动物进行调查。调查于2020年10–11月完成。结果显示:共捕获大型无脊椎动物2,558只,隶属4门10纲23目,不同树种的优势类群、常见类群及稀有类群均存在差异。亮叶水青冈木质残体中大型无脊椎动物个体密度显著高于柳杉和檫木。亮叶水青冈和檫木大径级木质残体中大型无脊椎动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小径级,3个树种大径级木质残体中大型无脊椎动物的类群数、特有类群数均大于小径级。木质残体中大型无脊椎动物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及Pielou均匀度指数与木材密度显著负相关,表明随着分解的进行木质残体中大型无脊椎动物群落呈明显变化趋势。木质残体的理化性质(相对含水率、全氮、全碳及碳氮比)和土壤温度、湿度与木质残体中大型无脊椎动物群落特征具有相关性。研究初步表明,大型无脊椎动物群落特征在所选树种、径级及分解阶段木质残体中具有差异,在亚热带森林中同时保留不同树种、不同大小径级的木质残体或有利于增加大型无脊椎动物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动物 木质残体 树种 径级 分解阶段
原文传递
温度变化对粗木质残体分解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娟 杨智杰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1年第3期37-43,共7页
粗木质残体(Coarse Woody Debris,CWD)作为陆地森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碳汇载体,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和适应对于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温度变化对CWD分解的影响及机制仍存在诸多未解决的问题。总体上,CWD储量与温度... 粗木质残体(Coarse Woody Debris,CWD)作为陆地森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碳汇载体,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和适应对于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温度变化对CWD分解的影响及机制仍存在诸多未解决的问题。总体上,CWD储量与温度变化呈负相关关系,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少。CWD分解的温度敏感性在空间和时间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受到温度变化范围、CWD分解等级等的影响。温度变化通过改变环境条件和生物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CWD的分解。温暖湿润的环境提高了微生物活性,促进CWD分解,但寒冷或炎热干燥等极端温度则抑制分解。长期的温度波动引起植被与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导致CWD基质质量、化学计量比、可分解性、径级大小等发生变化,进而影响CWD分解。虽然温度对CWD分解的影响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但现有研究仍存在许多不足,尤其是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温度、降雨、大气氮沉降等多因子的协同变化如何影响CWD分解尚未得出结论。因此,今后的研究需多开展温度与其他因子的交互实验,以明晰温度变化和其他协同因素对CWD分解产生的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木质残体 温度 分解 森林碳循环
下载PDF
内蒙古罕山次生林区木质残体基础特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鹏武 管立娟 +4 位作者 周梅 邹俊明 宝虎 郭娇宇 周立文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55-161,共7页
为探讨内蒙古罕山次生林区木质残体(WD)基础特征的地域差异性,文中以研究区年平均降水量由低到高的分布梯度,以赛罕乌拉、罕山、青山为实验地开展WD的基础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罕山次生林区WD平均分布密度为(1336±53)株·hm^(-... 为探讨内蒙古罕山次生林区木质残体(WD)基础特征的地域差异性,文中以研究区年平均降水量由低到高的分布梯度,以赛罕乌拉、罕山、青山为实验地开展WD的基础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罕山次生林区WD平均分布密度为(1336±53)株·hm^(-2),主要以干基折断倒木或枯立木形式存在;径级结构总体以中小径级(2.5cm-10cm)为主,分布规律呈倒"J"字型;密度和径级特征均随降水梯度的增加逐渐下降,赛罕乌拉主要以中大径级(>10cm)为主;分解等级除赛罕乌拉以Ⅲ、Ⅳ级为主外,总体处于Ⅱ、Ⅲ级,占同径级WD总数的82.15%-95.06%。WD的积累与森林大面积非正常死亡密切相关,在关注研究区WD对森林生态系统积极作用的同时,还应对火灾防控、病虫害防治、森林健康等经营管理方面的负面影响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罕山次生林 气候变化 木质残体 径级结构 分解等级
原文传递
内蒙古罕山次生林区木质残体储量特征研究
19
作者 管立娟 赵鹏武 +3 位作者 周梅 舒洋 乌艺恒 陈佳佳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3-140,共8页
以赛罕乌拉、罕山、青山为试验地,按照罕山次生林区年平均降水量由低到高的分布梯度,对木质残体(WD)的储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赛罕乌拉阔叶林的WD储量为(128.88±32.13) m^(3)/hm^(2),罕山和青山相对较低。罕山次生林区的储量主... 以赛罕乌拉、罕山、青山为试验地,按照罕山次生林区年平均降水量由低到高的分布梯度,对木质残体(WD)的储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赛罕乌拉阔叶林的WD储量为(128.88±32.13) m^(3)/hm^(2),罕山和青山相对较低。罕山次生林区的储量主要以倒木和枯立木的形式存在,并初步断定WD的积累主要源于高干旱背景下的森林死亡。调查WD储量的径级发现赛罕乌拉主要以大径级为主,罕山和青山以中小径级为主;WD的储量不仅受海拔的影响,还受年平均降水量等因素的综合影响;WD未来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更新恢复和水土保持等方面将产生很多积极的作用,但是高储量WD的分布在半干旱区对森林生态系统火灾防控、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健康、森林死亡等经营管理方面的负面影响应引起重视,根据研究表明应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从而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罕山 次生林区 木质残体储量 径级结构 分解等级
下载PDF
森林粗木质残体研究综述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殿龙 刘妍妍 《林业科技情报》 2009年第4期1-3,共3页
森林粗死木残体(Coarse woody debris,CWD)是指所有地上和地下小头直径≥2.5cm的枯立木(Snag)、倒木(Log)、树桩(Stump)、大枯枝(Large Branch)、小枯枝(Twig)、连接在活树上的枯死小树枝(Suspended Twig)等的总称。该文综述了近几十年... 森林粗死木残体(Coarse woody debris,CWD)是指所有地上和地下小头直径≥2.5cm的枯立木(Snag)、倒木(Log)、树桩(Stump)、大枯枝(Large Branch)、小枯枝(Twig)、连接在活树上的枯死小树枝(Suspended Twig)等的总称。该文综述了近几十年CWD的研究成果,总结了CWD的概念及其在碳氮循环、生物多样性维护等方面的生态功能,CWD的贮量和养分动态。大量的研究证明,CWD对森林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但它的蓄积量、空间分布以及它的生态意义因所研究的森林生态系统植被林型而异。另外,CWD还受诸多生物学和非生物学因子的影响,研究各因子与CWD的关系对于保持CWD的生态功能也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粗木质残体 概念 动态 分解 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