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女性与自然关系的多维理论进路——基于批判性的生态女性主义视角 被引量:6
1
作者 郑湘萍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01-105,共5页
在处理女性与自然关系问题上,女性主义内部构建出四种有代表性的理论进路:生理决定论、约定俗成论、社会建构论和有策略的逆转论。女性主义以性别和文化的交叉新视角分析传统的人类与自然二元对立关系,其对女性与自然关系的探讨,有助于... 在处理女性与自然关系问题上,女性主义内部构建出四种有代表性的理论进路:生理决定论、约定俗成论、社会建构论和有策略的逆转论。女性主义以性别和文化的交叉新视角分析传统的人类与自然二元对立关系,其对女性与自然关系的探讨,有助于当前生态危机背景下女性生存与发展问题的解决和全新的人类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 女性与自然 批判性的生态女性主义
原文传递
爱与“母职”——五四时期“女性本质”的解构与建构 被引量:1
2
作者 韩贺南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5-12,共8页
运用本文解读的方法,研究了五四妇女解放潮关于"女性本质"的解构与建构问题。发现美貌与美德、恋爱与终职、"性的被动"以及由此带来的理性、创造力、想像力的缺失是"女性本质"的基本要素。其中"母性... 运用本文解读的方法,研究了五四妇女解放潮关于"女性本质"的解构与建构问题。发现美貌与美德、恋爱与终职、"性的被动"以及由此带来的理性、创造力、想像力的缺失是"女性本质"的基本要素。其中"母性"是女性本质建构的逻辑起点。借鉴了生物学、细胞学、心理学的某些理论,智识与谬见并存,反映了男性主体文化的深层理念,表现为对女权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反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本质 建构 转化
下载PDF
《雪国》主题:拯救与净化 被引量:15
3
作者 吴舜立 李琴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39-145,共7页
川端康成的代表作《雪国》是一部充满深层次象喻的小说,它通过独特的人物和景物的塑描,表达了拯救与净化的主题思想;这一主题思想在作品中既表现为女性之拯救,同时更表现为自然之拯救;女性以她们的爱情与美丽、大自然以自身的纯洁与恒... 川端康成的代表作《雪国》是一部充满深层次象喻的小说,它通过独特的人物和景物的塑描,表达了拯救与净化的主题思想;这一主题思想在作品中既表现为女性之拯救,同时更表现为自然之拯救;女性以她们的爱情与美丽、大自然以自身的纯洁与恒远对人之生命和灵魂施行拯救与净化;在女性与自然的双重拯救之下,作品主人公岛村历经了一个由色欲到情爱、由“肉”到“灵”、由“即”到“离”、从有限到永恒的心路历程;既表现了作者对永恒生命力的渴求,也体现了作者对无限超越境界的向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国》 川端康成 女性拯救 自然拯救
下载PDF
作为生态回忆录的母亲回忆录(英文)
4
作者 黛安娜.弗里曼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0-38,共9页
本文通过三位美国妇女,即生物学家桑德拉.斯坦恩瑞伯、心理学家劳伦.斯莱特和小说家路易丝.埃德瑞克所写的怀孕记录,展示环境的内在性,即以身体形式出现的环境。这些母亲在她们的回忆录中探索了周遭世界每天对她们及她们的后代所造成的... 本文通过三位美国妇女,即生物学家桑德拉.斯坦恩瑞伯、心理学家劳伦.斯莱特和小说家路易丝.埃德瑞克所写的怀孕记录,展示环境的内在性,即以身体形式出现的环境。这些母亲在她们的回忆录中探索了周遭世界每天对她们及她们的后代所造成的伤害,并回顾了她们自己与环境密不可分的个人历史,由此表现出她们的环境意识,或确定她们做为环保者的身份。同时她们还鼓励读者们代表那些处于食物链顶端的胎儿和哺乳期婴儿去从事同样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忆录 美国 环境 妇女 生育 怀孕记录 自然写作
下载PDF
从《紫颜色》管窥艾丽斯·沃克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 被引量:8
5
作者 杨何 《长春大学学报》 2009年第1期67-69,共3页
艾丽斯·沃克在书信体小说《紫颜色》中,描写了女性和自然在男权社会压迫下的悲惨遭遇,姐妹情谊和女性意识的觉醒,男性角色的转换,阐释了女性与自然之间存在的关联,体现了生态女性主义的观点,从而可见艾丽斯.沃克是一个具有生态女... 艾丽斯·沃克在书信体小说《紫颜色》中,描写了女性和自然在男权社会压迫下的悲惨遭遇,姐妹情谊和女性意识的觉醒,男性角色的转换,阐释了女性与自然之间存在的关联,体现了生态女性主义的观点,从而可见艾丽斯.沃克是一个具有生态女性主义意识的作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丽斯·沃克 《紫颜色》 生态女性主义 女性与自然
下载PDF
女性精神的生态隐喻——从女性主义对自然的态度演变看生态女性主义的哲学基础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妮妮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3-97,共5页
女性主义在谋求妇女解放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对待自然的态度经过了逃离、反叛、接纳和和谐等阶段。与以往女性主义相比校,生态女性主义对待自然的态度具有下述特点:(1)将女性-自然的关系看作隐喻关系;(2)揭示西方文化在贬低女性和贬低自... 女性主义在谋求妇女解放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对待自然的态度经过了逃离、反叛、接纳和和谐等阶段。与以往女性主义相比校,生态女性主义对待自然的态度具有下述特点:(1)将女性-自然的关系看作隐喻关系;(2)揭示西方文化在贬低女性和贬低自然之间存在着象征性的关系;(3)建立自然和人类的合作关系伦理学;(4)从二元思维到非二元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 女性与自然
原文传递
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苏童的《妻妾成群》
7
作者 杨帆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8年第2期26-28,共3页
苏童的《妻妾成群》是一部蕴含着丰富文化内涵的小说,作品讲述了陈家大院里妻妾们明争暗斗的悲惨故事,反映了在封建父权制文化压迫下女性的生存困境。在生态女性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从女性与自然、女性与男性、女性与社会这三个角度具体... 苏童的《妻妾成群》是一部蕴含着丰富文化内涵的小说,作品讲述了陈家大院里妻妾们明争暗斗的悲惨故事,反映了在封建父权制文化压迫下女性的生存困境。在生态女性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从女性与自然、女性与男性、女性与社会这三个角度具体分析了作品中所体现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通过借助生态女性主义相关理论对《妻妾成群》文本进行再解读、再阐释,深刻揭示了男权社会下男性给女性带来的痛苦生命体验,同时体现了作者浓厚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追求男女两性平等、人与自然亲近和谐的美好社会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女性主义 《妻妾成群》 女性与自然 女性与男性 女性与社会
下载PDF
女性与自然:如何“被现代”的文学
8
作者 林丹娅 张欣杰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71-178,共8页
"女性与自然"为什么会成为中国现代文学中常见的象征符码,它又具有什么样的形态、性质与意涵,从中国现代文学中颇具代表性与影响力的乡土写实小说、新感觉派小说和京派作品切入来看,这个象征符码虽然被不同的作家群体赋予了... "女性与自然"为什么会成为中国现代文学中常见的象征符码,它又具有什么样的形态、性质与意涵,从中国现代文学中颇具代表性与影响力的乡土写实小说、新感觉派小说和京派作品切入来看,这个象征符码虽然被不同的作家群体赋予了不尽相同的意象与意旨,但却都以他者镜像的功能动态地参与了中国现代性与现代主体的生产与建构过程。分析并揭示这个过程与事实,有助于我们对影响至今的现代文学中所隐含的父/男权制话语形态的识别与认知、批评与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与自然 乡土写实小说 新感觉派小说 京派作品
下载PDF
《森太太》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9
作者 余思璟 《安顺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45-49,共5页
在短篇小说《森太太》中,作者裘帕·拉希莉描写了印度裔女主人公森太太移民美国后的特殊生活经历,体现出三方面的主题:即森太太与自然的紧密联系、森先生对森太太的压迫、主流社会对森太太的排斥,进而反映出作者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 在短篇小说《森太太》中,作者裘帕·拉希莉描写了印度裔女主人公森太太移民美国后的特殊生活经历,体现出三方面的主题:即森太太与自然的紧密联系、森先生对森太太的压迫、主流社会对森太太的排斥,进而反映出作者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文章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分析文本,旨在阐释小说在和谐人与自然的关系、解放女性、争取种族平等问题上的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太太》 生态女性主义 女性与自然 男性压迫 种族平等
下载PDF
刍然与女性——对奥斯丁《曼斯菲尔德庄园》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10
作者 和耀荣 《商情》 2011年第34期85-86,共2页
出版于1814年的《曼斯菲尔德庄园》被认为是简·奥斯丁最好、最复杂的作品。该小说以英国乡村青年男女婚恋生活为题材。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解读该小说,揭露在二元思维统治下的父权制生活中人类时自然的统治以及男性对女性的... 出版于1814年的《曼斯菲尔德庄园》被认为是简·奥斯丁最好、最复杂的作品。该小说以英国乡村青年男女婚恋生活为题材。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解读该小说,揭露在二元思维统治下的父权制生活中人类时自然的统治以及男性对女性的压迫。通过女主人公芬妮的形象塑造,作者提出了新的女性主义的观点,即对善的始终如一的坚持,最后实现女性的独立意识,在父权制社会中获得自己的“话语权”。小说表达了作者人与自然,男性与女性和谐共生的愿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曼斯菲尔德庄园》生态女性主义 自然与女性
下载PDF
论生态伦理学的基本原则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培超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1999年第5期25-31,共7页
生态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应是实现利益公正,它涉及到的是四个层面的利益关系:第一,提倡“代内公正”;第二,要求“代际公正”;第三,实现“男女公正”;第四,达到“人地公正”。通过这些利益关系的调整,表达了生态伦理学实现人与自... 生态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应是实现利益公正,它涉及到的是四个层面的利益关系:第一,提倡“代内公正”;第二,要求“代际公正”;第三,实现“男女公正”;第四,达到“人地公正”。通过这些利益关系的调整,表达了生态伦理学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内公正 代际公正 男女公正 人地公正
下载PDF
女性·自然·和谐——《榆树下的欲望》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永杰 《中州大学学报》 2009年第2期47-51,共5页
《榆树下的欲望》是尤金.奥尼尔的早期名剧之一,讲述的是一个因为争夺田庄而引发的家庭悲剧。剧本触及到了生态女性主义非常关心的众多问题,诸如女性与自然的等值、自然女性化、女性自然化以及女性在男权中心文化中的"失语症"... 《榆树下的欲望》是尤金.奥尼尔的早期名剧之一,讲述的是一个因为争夺田庄而引发的家庭悲剧。剧本触及到了生态女性主义非常关心的众多问题,诸如女性与自然的等值、自然女性化、女性自然化以及女性在男权中心文化中的"失语症"问题。人类只有克服自我中心意识,平等对待自然和女性,认识到两性间的平等互补性,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才能实现男性与女性、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女性主义 自然与女性的等值 自然女性化 女性自然化 女性“失语症”
下载PDF
第二次生态文学批评浪潮中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建——以托妮·莫里森小说《宠儿》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静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56-164,310-311,共9页
生态文学批评的第二次浪潮取得重大进展表现在将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纳入其学术思考范围,研究的重点放在长期被忽视的女性作家尤其是有色人种的女性作家作品解读上,深入地讨论种族、性别、阶级、民族、历史等早期生态文学批评没有涉及... 生态文学批评的第二次浪潮取得重大进展表现在将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纳入其学术思考范围,研究的重点放在长期被忽视的女性作家尤其是有色人种的女性作家作品解读上,深入地讨论种族、性别、阶级、民族、历史等早期生态文学批评没有涉及的体裁和主题,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着更为深刻的探讨。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考察了女性和自然、以及她们对所受到的种族和性别欺压的抗争,力求建构一种既展示文学批评本色又体现综合生态精神和价值的观念。托妮·莫里森在《宠儿》中探讨了自然与黑人之间、女性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破裂和重建,体现了生态女性主义的精神实质。她以黑人女性作家独特的视角表达了女性对人性和自然的和谐美的追求。对莫里森作品进行生态女性主义解读,研究莫里森在面对自然疏离、性别歧视、种族压迫、身份重构等多重问题时的思考和探索,丰富了生态文学批评的研究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次浪潮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宠儿》 黑人女性与自然
下载PDF
情与理的抗衡——从李贽、金圣叹评点《水浒传》析其妇女观
14
作者 董文波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84-89,110,共7页
本文从李贽、金圣叹评点的《水浒传》出发,综观李贽、金圣叹的妇女观,既积淀着封建伦理道德的糟粕,也有资产阶级人性自由、平等、解放思想的萌芽,贯穿着情与理的矛盾与抗争,也正因此构成了其妇女观的二重性与复杂性。
关键词 《水浒传》 李贽 金圣叹 妇女观 解放思想 人性自由 人性平等 男女平等 文学评论
下载PDF
《菊花》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15
作者 张莹波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106-110,共5页
约翰·斯坦贝克的著名短篇小说《菊花》,通过农村妇女艾丽莎的日常生活和人生经历,反映了美国20世纪30年代男性和人类至上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对女性和自然的忽视、压迫、摧残和统治,揭示了女性精神和大自然之间的天然联系,表达了作... 约翰·斯坦贝克的著名短篇小说《菊花》,通过农村妇女艾丽莎的日常生活和人生经历,反映了美国20世纪30年代男性和人类至上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对女性和自然的忽视、压迫、摧残和统治,揭示了女性精神和大自然之间的天然联系,表达了作者对父权制意识形态、功利主义及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深刻批评,体现了他对自然和女性命运同等关注的远见和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斯坦贝克 《菊花》 生态女性主义 女性与自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