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庄子“至仁”思想
1
作者
徐春根
《嘉应学院学报》
2016年第7期35-40,共6页
庄子对于儒家主张的孝悌仁义贞廉之类的品格并不一概排斥,也不会简单视之为人生的拖累。不过,庄子也清醒地认识到,现实中提倡的诸如孝悌仁义贞廉等品性,虽然有其存在的道理,但毕竟是"失道而后德",毕竟是退而求其次的不得已的...
庄子对于儒家主张的孝悌仁义贞廉之类的品格并不一概排斥,也不会简单视之为人生的拖累。不过,庄子也清醒地认识到,现实中提倡的诸如孝悌仁义贞廉等品性,虽然有其存在的道理,但毕竟是"失道而后德",毕竟是退而求其次的不得已的权宜之计。庄子认为,人的最为理想的品格是"至仁",而"至仁"人格总是唯道是从,与道融为一体,所以,至仁者心常平等而不会有任何偏私,即便利泽施于万世,也是"天下莫知"。显然,庄子所推崇的"至仁"品格包含着一种悲天悯人的大慈、大悲的博爱情怀,而这种博爱情怀,即使是在当今社会,也异常稀有,无疑值得人们进一步深刻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至仁
不偏私
唯道是从
天下莫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偏见的自我调节研究述评
被引量:
9
2
作者
李琼
刘力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65-373,共9页
偏见不是不可避免的。个体能够依靠自我调节来控制偏见反应。拥有高控制偏见内部动机且低控制偏见外部动机的个体能最有效地控制偏见,包括内隐偏见。这类个体的控制偏见动机的内化程度最高,而内化程度高的控制偏见动机能自动起作用。四...
偏见不是不可避免的。个体能够依靠自我调节来控制偏见反应。拥有高控制偏见内部动机且低控制偏见外部动机的个体能最有效地控制偏见,包括内隐偏见。这类个体的控制偏见动机的内化程度最高,而内化程度高的控制偏见动机能自动起作用。四分过程模型能分离出自动过程和控制过程对内隐测量任务的影响,因此能更好地解释自动激活的联接和自我调节是如何交互影响行为的。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探索如何发展控制偏见内部动机和对内隐控制偏见动机的测量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见
自我调节
刻板印象
控制偏见动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调解不成无损于现状”机制的功能与法理基础
3
作者
宋连斌
武振国
周健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0-107,共8页
为促进诚信调解,“调解不成无损于现状”机制要求如果调解不成,当事人不得单方公开调解交流以改变调解前原有的权利状态。“调解不成无损于现状”机制的功能,在于促进调解程序的顺利进行、维持调解员的中立地位、保证调解程序和后续争...
为促进诚信调解,“调解不成无损于现状”机制要求如果调解不成,当事人不得单方公开调解交流以改变调解前原有的权利状态。“调解不成无损于现状”机制的功能,在于促进调解程序的顺利进行、维持调解员的中立地位、保证调解程序和后续争议解决程序的独立性和完整性,但如何保证其实施,则存在多种选择路径。若借助于保密合同,则合同之外的主体难受约束;若借助于排除规则,则与仲裁规则的合同性质相悖;若借助于无损于现状特免权,特免权之外的自然人和法人都将成为特免权的义务主体。因此,以无损于现状特免权为基础,根据调解交流是否与促成调解这一目标有关,可以在提供主体、产生时间和信息类型三个方面有效构建调解交流的保护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解保密
公平审理
无损于现状特免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述而不作”与解构主义:经典传承的两种诠释路径
被引量:
4
4
作者
王红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6-71,共6页
经典传承的过程常发生"误读"现象,主要包括语言误读、内容误读和时空误读。我们习惯上将误读与误解称之为偏见,但偏见不是"错读"。经典传承离不开经典文本的诠释,"述而不作"是中国传统的经典诠释路径,而...
经典传承的过程常发生"误读"现象,主要包括语言误读、内容误读和时空误读。我们习惯上将误读与误解称之为偏见,但偏见不是"错读"。经典传承离不开经典文本的诠释,"述而不作"是中国传统的经典诠释路径,而相对于"述而不作","解构主义"则恰好形成另外一种反向诠释路径。在解构主义的意义上,误读或可被理解为创新,但从"述而不作"的意义上,我们却更为重视避免"错读"。虽然来自中西方的两种诠释路径正相反对,但它们却殊途同归,都试图通过还原意义真相而达到经典传承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述而不作
解构主义
经典
误读
偏见
错读
原文传递
题名
论庄子“至仁”思想
1
作者
徐春根
机构
嘉应学院政法学院
出处
《嘉应学院学报》
2016年第7期35-40,共6页
基金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GD11XZX03)
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省市共建重点研究基地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委托课题(10KYKT20)
文摘
庄子对于儒家主张的孝悌仁义贞廉之类的品格并不一概排斥,也不会简单视之为人生的拖累。不过,庄子也清醒地认识到,现实中提倡的诸如孝悌仁义贞廉等品性,虽然有其存在的道理,但毕竟是"失道而后德",毕竟是退而求其次的不得已的权宜之计。庄子认为,人的最为理想的品格是"至仁",而"至仁"人格总是唯道是从,与道融为一体,所以,至仁者心常平等而不会有任何偏私,即便利泽施于万世,也是"天下莫知"。显然,庄子所推崇的"至仁"品格包含着一种悲天悯人的大慈、大悲的博爱情怀,而这种博爱情怀,即使是在当今社会,也异常稀有,无疑值得人们进一步深刻反思。
关键词
庄子
至仁
不偏私
唯道是从
天下莫知
Keywords
Zhuangzi
perfect
humanity
without
prejudice
follow
nature
law
without
anyone
knowing
分类号
B223.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偏见的自我调节研究述评
被引量:
9
2
作者
李琼
刘力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应用实验心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出处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65-373,共9页
基金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7-009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05JAXLX004)
北京师范大学创新研究群体发展计划项目资助
文摘
偏见不是不可避免的。个体能够依靠自我调节来控制偏见反应。拥有高控制偏见内部动机且低控制偏见外部动机的个体能最有效地控制偏见,包括内隐偏见。这类个体的控制偏见动机的内化程度最高,而内化程度高的控制偏见动机能自动起作用。四分过程模型能分离出自动过程和控制过程对内隐测量任务的影响,因此能更好地解释自动激活的联接和自我调节是如何交互影响行为的。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探索如何发展控制偏见内部动机和对内隐控制偏见动机的测量等问题。
关键词
偏见
自我调节
刻板印象
控制偏见动机
Keywords
prejudice
self-regulation
stereotype
motivation
to
respond
without
prejudice
分类号
B849 [哲学宗教—应用心理学]
C91 [哲学宗教—心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调解不成无损于现状”机制的功能与法理基础
3
作者
宋连斌
武振国
周健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
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
出处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0-107,共8页
基金
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资助项目(22SFB5015)。
文摘
为促进诚信调解,“调解不成无损于现状”机制要求如果调解不成,当事人不得单方公开调解交流以改变调解前原有的权利状态。“调解不成无损于现状”机制的功能,在于促进调解程序的顺利进行、维持调解员的中立地位、保证调解程序和后续争议解决程序的独立性和完整性,但如何保证其实施,则存在多种选择路径。若借助于保密合同,则合同之外的主体难受约束;若借助于排除规则,则与仲裁规则的合同性质相悖;若借助于无损于现状特免权,特免权之外的自然人和法人都将成为特免权的义务主体。因此,以无损于现状特免权为基础,根据调解交流是否与促成调解这一目标有关,可以在提供主体、产生时间和信息类型三个方面有效构建调解交流的保护机制。
关键词
调解保密
公平审理
无损于现状特免权
Keywords
mediation
confidentiality
fair
treatment
without
prejudice
privilege
分类号
D997.4 [政治法律—国际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述而不作”与解构主义:经典传承的两种诠释路径
被引量:
4
4
作者
王红
机构
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6-71,共6页
文摘
经典传承的过程常发生"误读"现象,主要包括语言误读、内容误读和时空误读。我们习惯上将误读与误解称之为偏见,但偏见不是"错读"。经典传承离不开经典文本的诠释,"述而不作"是中国传统的经典诠释路径,而相对于"述而不作","解构主义"则恰好形成另外一种反向诠释路径。在解构主义的意义上,误读或可被理解为创新,但从"述而不作"的意义上,我们却更为重视避免"错读"。虽然来自中西方的两种诠释路径正相反对,但它们却殊途同归,都试图通过还原意义真相而达到经典传承的目的。
关键词
述而不作
解构主义
经典
误读
偏见
错读
Keywords
elaborating
without
creating
deconstructionism
classics
misreading
prejudice
wrong
reading
分类号
B0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庄子“至仁”思想
徐春根
《嘉应学院学报》
201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偏见的自我调节研究述评
李琼
刘力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调解不成无损于现状”机制的功能与法理基础
宋连斌
武振国
周健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述而不作”与解构主义:经典传承的两种诠释路径
王红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4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