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庄子“至仁”思想
- 1
-
-
作者
徐春根
-
机构
嘉应学院政法学院
-
出处
《嘉应学院学报》
2016年第7期35-40,共6页
-
基金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GD11XZX03)
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省市共建重点研究基地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委托课题(10KYKT20)
-
文摘
庄子对于儒家主张的孝悌仁义贞廉之类的品格并不一概排斥,也不会简单视之为人生的拖累。不过,庄子也清醒地认识到,现实中提倡的诸如孝悌仁义贞廉等品性,虽然有其存在的道理,但毕竟是"失道而后德",毕竟是退而求其次的不得已的权宜之计。庄子认为,人的最为理想的品格是"至仁",而"至仁"人格总是唯道是从,与道融为一体,所以,至仁者心常平等而不会有任何偏私,即便利泽施于万世,也是"天下莫知"。显然,庄子所推崇的"至仁"品格包含着一种悲天悯人的大慈、大悲的博爱情怀,而这种博爱情怀,即使是在当今社会,也异常稀有,无疑值得人们进一步深刻反思。
-
关键词
庄子
至仁
不偏私
唯道是从
天下莫知
-
Keywords
Zhuangzi
perfect humanity
without prejudice
follow nature law
without anyone knowing
-
分类号
B223.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