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土壤结皮对雨滴动能的响应及削减作用 被引量:24
1
作者 秦宁强 赵允格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259-2264,共6页
在野外调查采样的基础上,采用单滴雨滴法研究了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不同类型生物结皮对雨滴动能的响应及削减作用.结果表明:生物结皮对雨滴动能的响应与其生物组成密切相关,击穿1cm厚浅色藻结皮和80%盖度藓结皮的累积雨滴动能分别为0... 在野外调查采样的基础上,采用单滴雨滴法研究了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不同类型生物结皮对雨滴动能的响应及削减作用.结果表明:生物结皮对雨滴动能的响应与其生物组成密切相关,击穿1cm厚浅色藻结皮和80%盖度藓结皮的累积雨滴动能分别为0.99J和75.56J;相同组成的生物结皮对雨滴动能的响应与其生物量有关,生物量越大,击穿生物结皮所需累积雨滴动能越大;当藻结皮叶绿素a含量(表征藻结皮生物量)从3.32μg·g-1增至3.73μg·g-1时,对应的雨滴动能则由0.99J增至2.17J;当藓结皮的生物量从2.03g·dm-2升至4.73g·dm-2时,其对应的雨滴动能由6.08J增至75.56J;生物结皮演替过程中对雨滴动能的响应呈"S"形曲线变化.不同生物量的藻结皮对雨滴动能耐受能力的差异不显著;随单位面积苔藓生物量的增加,藓结皮对雨滴动能的耐受能力显著增加.藓结皮对雨滴动能的耐受能力在生物量2.03~4.73g·dm-2之间呈线性增加;当藓结皮平均生物量达3.70g·dm-2时,可以抗击62.03J的雨滴动能.生物结皮对雨滴动能有显著的削弱作用,且这种削弱作用随着生物量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结皮 苔藓 生物量 雨滴动能 水蚀风蚀交错区
原文传递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降水及灌木林冠截留特性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霍竹 邵明安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8-92,共5页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最强烈地区出现于年降水量为400mm左右的水蚀风蚀交错带,沙柳、柠条等灌木是该地区主要的造林树种,在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采用在林内外随机放置自制雨量筒测量林内降雨量和林外降雨量的方...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最强烈地区出现于年降水量为400mm左右的水蚀风蚀交错带,沙柳、柠条等灌木是该地区主要的造林树种,在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采用在林内外随机放置自制雨量筒测量林内降雨量和林外降雨量的方法研究了雨季灌木林降水及林冠截留特性,得出如下结论:(1)沙柳、柠条林内降水与林外降水呈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5、0.9996;(2)沙柳、柠条林冠截留量与林外降水量呈幂函数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8843、0.9187。总体而言,林冠截留率随着林外降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相关关系不明显;(3)7、8月份沙柳、柠条林冠截留率小于9月份林冠截留率,且沙柳林冠截留率小于柠条,9月份沙柳林冠截留率大于柠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木 林冠截留 降水 水蚀风蚀交错带 黄土高原
下载PDF
不同生育期土壤-苜蓿系统水流阻力和水容变化规律研究
3
作者 付微 黄明斌 邵明安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75-580,共6页
紫花苜蓿是水蚀风蚀交错带重要的人工种植牧草,具有较强的耐寒、耐旱性。自然条件下的模拟土柱试验在陕北神木试验站进行,采用抑制蒸腾法定量分析了水蚀风蚀交错带土壤-苜蓿系统水流阻力、水容等瞬态水流参数变化过程。结果表明:不同生... 紫花苜蓿是水蚀风蚀交错带重要的人工种植牧草,具有较强的耐寒、耐旱性。自然条件下的模拟土柱试验在陕北神木试验站进行,采用抑制蒸腾法定量分析了水蚀风蚀交错带土壤-苜蓿系统水流阻力、水容等瞬态水流参数变化过程。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内瞬态水流阻力及水容有明显差异:开花旺盛期平均水流阻力最小0.22×108Mpa.s.m-3,约为干枯老化期的1/9;平均水容最大5.38×10-4m3/Mpa;是现蕾期的4倍多。该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紫花苜蓿体内水分调节作用及抗旱机制,对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恢复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蚀风蚀交错带 苜蓿 水流阻力 水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