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0—2010年我国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系统变化状况 被引量:47
1
作者 黄麟 曹巍 +2 位作者 吴丹 巩国丽 赵国松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758-2766,共9页
分析了2000—2010年我国水源涵养型、水土保持型、防风固沙型、生物多样性维护型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系统结构、质量与核心服务的变化.结果表明:近11年来,水源涵养型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森林、草地面积减少,水体与湿的面积增加,森林、草... 分析了2000—2010年我国水源涵养型、水土保持型、防风固沙型、生物多样性维护型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系统结构、质量与核心服务的变化.结果表明:近11年来,水源涵养型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森林、草地面积减少,水体与湿的面积增加,森林、草地、湿地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总量增加了2.9%,该类区域需要遏制森林、草地的减少趋势.水土保持型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农田面积减少,而森林、草地、水体与湿地的面积增加,土壤侵蚀总量减少了28.2%,生态系统土壤保持总量增加了38.1%.防风固沙型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农田、森林面积增加,草地、水体与湿地的面积减少,单位面积土壤风蚀量下降,单位面积防风固沙服务量有所提升,该类区域多位于干旱半干旱区,需要减少农田面积,优先保护原有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维护型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草地、荒漠面积减少,其他类型的面积有所增加,人类扰动呈现微弱的上升趋势,该类区域需要减少人类干扰.重点生态功能区应该针对核心服务和保护目标,分类分区开展生态系统保护、改善及其效果的定量综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生态功能区 水源涵养 水土保持 防风固沙 生物多样性维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