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水两相侵蚀研究现状及我国今后风水蚀的主要研究内容 被引量:40
1
作者 海春兴 史培军 +1 位作者 刘宝元 严平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0-52,56,共4页
土壤侵蚀的主要方式是风蚀和水蚀 ,对其研究历史较长 ,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我国 ,由于独特的季风气候和地理位置 ,风水两相侵蚀面积广布。风水两相侵蚀不是简单的风蚀加水蚀 ,而是一个相互作用呈周期循环的复杂体系 ,国内外关于风水... 土壤侵蚀的主要方式是风蚀和水蚀 ,对其研究历史较长 ,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我国 ,由于独特的季风气候和地理位置 ,风水两相侵蚀面积广布。风水两相侵蚀不是简单的风蚀加水蚀 ,而是一个相互作用呈周期循环的复杂体系 ,国内外关于风水两相侵蚀的研究较少。在阐述风水驱动因素的基础上 ,说明了我国一些基本的风水两相侵蚀类型 ,并对风水两相侵蚀的复杂性进行描述。今后在对这些类型研究的基础上 ,可进一步确立风水侵蚀交错带的范围及分布 ,并将其作为一个特殊的区域对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蚀 水蚀 两相侵蚀 土壤侵蚀
下载PDF
冻融作用对土壤理化性质及风水蚀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42
2
作者 孙宝洋 李占斌 +4 位作者 肖俊波 张乐涛 马波 李建明 程冬兵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37-347,共11页
冻融侵蚀在我国分布范围广,是主要土壤侵蚀类型之一,而冻融作用与其他营力复合进行侵蚀的分布范围比单纯的冻融侵蚀更广,所造成的危害也更大.本文基于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总结评述了冻融作用对土壤理化性质及风蚀和水蚀影响的相关研究进... 冻融侵蚀在我国分布范围广,是主要土壤侵蚀类型之一,而冻融作用与其他营力复合进行侵蚀的分布范围比单纯的冻融侵蚀更广,所造成的危害也更大.本文基于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总结评述了冻融作用对土壤理化性质及风蚀和水蚀影响的相关研究进展.冻融条件下,土壤水分发生运移,结构被破坏,土壤孔隙度、容重、抗剪强度、团聚体稳定性和有机质等理化性质均发生变化,其变化趋势和幅度与土壤质地、冻融程度有关.冻融作用通过改变土壤理化性质,增加土壤可蚀性,从而影响土壤风蚀和水蚀发生及过程,导致侵蚀强度增大.目前,冻融研究以室内模拟为主,与野外实际冻融过程差异较大,且由于试验条件不同,得到的结论无法统一,甚至相反.因此,通过室内模拟与野外实测相结合,加强冻融条件下土壤侵蚀机理研究是下一步的重点,这对季节性冻融区解冻期侵蚀预报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作用 土壤理化性质 风蚀 水蚀
原文传递
荒漠化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3
作者 吕贻忠 马兴旺 《生态环境》 CSCD 2003年第4期473-477,共5页
土壤养分的变化与荒漠化植被演替有密切的关系,当草地生态系统演变为以灌丛为主的生态系统时,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性增强,形成以灌丛为核心的'肥岛';风蚀是造成荒漠化土壤养分迁移的重要动力,而降尘对荒漠化表层土壤养分具有富... 土壤养分的变化与荒漠化植被演替有密切的关系,当草地生态系统演变为以灌丛为主的生态系统时,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性增强,形成以灌丛为核心的'肥岛';风蚀是造成荒漠化土壤养分迁移的重要动力,而降尘对荒漠化表层土壤养分具有富集作用;如果降尘作用大于风蚀作用,土壤养分将增加,如亚马逊盆地通过降尘每年获得的磷为1~4 kg/hm2.水蚀也是荒漠化地区土壤养分损失的主要途径,灌丛生境每年径流的损失量比草地生境的径流损失量大得多,而且草地生境发生荒漠化时其灌丛的入侵可能与土壤氮素的损失有关.在荒漠化地区,火烧可导致凋落物中43%的全氮在燃烧中逸失,火烧后土壤的侵蚀模数增加,频繁的火烧会导致灌丛草原的'肥岛'消失.对荒漠化地区自然土壤的农业开垦一般导致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的下降,风蚀作用加强而往往导致土壤退化;但经过恢复植被和土壤改良,表层土壤养分可明显提高.目前专门针对荒漠化土壤养分循环的模型尚未报道;但荒漠化地区主要集中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草原、荒漠草原地区,针对草地生态系统中土壤C、N、P、S等养分循环已经有不少模型,如EIPC模型、SPUR模型、CENTRUY模型等;它们也可以用来揭示荒漠化土壤的养分循环以及与荒漠化之间的关系;把这些模型进一步与GIS相结合,研究区域尺度上土壤养分的变化与荒漠化的关系更有现实价值.文章从多方面概括了风蚀、水蚀、火烧、植被演替、农业措施对荒漠化土壤养分的影响,以及目前荒漠化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和荒漠化土壤养分循环的定量化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化 土壤养分 风蚀 水蚀 空间变异
下载PDF
农牧交错带草地植被的水土保持作用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韩永伟 韩建国 +1 位作者 张蕴薇 王堃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4-28,共5页
在农牧交错带以小麦地为对照,研究退耕建植草地植被及天然草地植被的水土保持作用。结果表明,退耕建植草地植被可以明显减轻土壤风蚀程度,并有利于土壤在雨季对降水的蓄积;天然草地植被与农田植被相比,可以较好地减轻水蚀的发生。
关键词 农牧交错带 草地植被 水土保持作用 风蚀 水蚀
下载PDF
风水交错侵蚀条件下侵蚀泥沙颗粒变化特征 被引量:12
5
作者 脱登峰 许明祥 +1 位作者 马昕昕 郑世清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81-386,共6页
风蚀和水蚀是黄土高原风蚀水蚀交错区土壤侵蚀的主要方式,研究风水交错侵蚀对土壤颗粒的影响对于准确评价该区土壤质量及环境影响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风洞与模拟降雨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风水交错侵蚀条件下侵蚀泥沙颗粒变化特征.... 风蚀和水蚀是黄土高原风蚀水蚀交错区土壤侵蚀的主要方式,研究风水交错侵蚀对土壤颗粒的影响对于准确评价该区土壤质量及环境影响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风洞与模拟降雨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风水交错侵蚀条件下侵蚀泥沙颗粒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在11、14 m·s-1风速的风蚀下,坡面表层(0~1 cm)土壤颗粒粗化.其中,细颗粒(〈0.01 mm)减小9.8%~10.8%,粗颗粒(〉0.05 mm)增加16.8%~20.8%.风蚀改变了坡面物理性状,进而影响了降雨侵蚀泥沙颗粒变化.相对于未风蚀,风蚀处理的侵蚀泥沙细颗粒增加2.7%~189%,粗颗粒降低3.7%~9.3%.风蚀处理后,在不同雨强、不同降雨历时下,侵蚀泥沙颗粒变化趋势不同.雨强60、80、100 mm·h-1时,侵蚀泥沙颗粒变化较大,而雨强150 mm·h-1、产流〉15 min时,变化趋势减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蚀 水蚀 交错侵蚀 土壤颗粒
原文传递
浙江缙云县大洋山石鼓尖花岗岩坑穴成因 被引量:9
6
作者 朱诚 崔之久 +6 位作者 李中轩 高洁 王立新 邬祥林 郑朝贵 沈庆凡 郑献章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35-743,共9页
浙江缙云县大洋山石鼓尖海拔1477m,在其山顶花岗岩表面发现大量直径几十厘米至1m左右、深度10cm至45cm的坑穴。经对60处坑穴的形态量测发现,坑穴主要发育在山坡的NE和SE一侧;坑穴积水后出水口流向亦主要朝向NE和SE。对岩石标本的偏光显... 浙江缙云县大洋山石鼓尖海拔1477m,在其山顶花岗岩表面发现大量直径几十厘米至1m左右、深度10cm至45cm的坑穴。经对60处坑穴的形态量测发现,坑穴主要发育在山坡的NE和SE一侧;坑穴积水后出水口流向亦主要朝向NE和SE。对岩石标本的偏光显微镜和X荧光光谱鉴定分析发现,该处基岩为易风化、泥化明显的中细粒钾长花岗岩。该处年平均气温9.2oC,年降水量在1700mm以上,每年12月至翌年3月会经历4个月日气温在0oC上下波动的冰缘作用期,雨雪水冻融交替对基岩的崩解作用明显。该处位于夏季台风雨迎风坡(NE和SE坡)一侧,暴雨常伴随有10级以上大风。现场常可见风力吹蚀带动坑穴中细岩屑对坑穴内壁产生加速旋转磨蚀作用。上述研究表明,该处花岗岩坑穴形成的主要动力成因首先是冰缘寒冻风化作用,暴雨和山顶大风的风力吹蚀加速了坑穴的形成。观察表明,此种作用目前仍在进行之中,风向的转变是造成坑穴出现多种形态的主要原因。由于此处海拔距雪线尚有1500m高差,即使在第四纪盛冰期也仅是接近雪线高度,且因山顶无积雪屯冰的低洼地形,因此,第四纪"冰臼"成因说难以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缙云大洋山石鼓尖 花岗岩坑穴 冰缘作用 风蚀作用 水蚀作用 寒冻风化
下载PDF
保护性耕作对水土保持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白鑫 廖劲杨 +4 位作者 胡红 刘祥 许乙山 鄢祺迅 黄铄 《农业工程》 2020年第8期76-82,共7页
水土流失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严重降低了土壤生产力。为解决这一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起,保护性耕作被引入中国,并相继建立了长期保护性耕作试验基地。该文综述了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水土保持影响的研究结果,通过... 水土流失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严重降低了土壤生产力。为解决这一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起,保护性耕作被引入中国,并相继建立了长期保护性耕作试验基地。该文综述了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水土保持影响的研究结果,通过平均值方法对黄土高原、东北黑土区和北方沙土区的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免耕秸秆覆盖、深松和传统耕作对土壤含水率、土壤水蚀、土壤风蚀及土壤肥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相比,在黄土高原地区,免耕秸秆覆盖和深松的土壤含水量分别提高了13.6%和31.7%,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2.26和3.82 kg/(hm^2·mm)。在东北黑土区,免耕秸秆覆盖和深松的土壤有机质、速效氮和速效磷的含量分别提高了14.8%和7.1%、10.8%和8.4%及10.8%和8.4%,免耕秸秆覆盖和深松的土壤平均径流量分别减少了32.8%和23.5%。在西北沙土区,免耕秸秆覆盖和深松保护性耕作措施能显著降低土壤风蚀速率,当风速为10 m/s时,土壤风蚀速率分别降低了90.2%和8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土壤含水量 水分利用效率 风蚀 水蚀 土壤肥力
下载PDF
基于景观异质性的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被引量:7
8
作者 付士磊 时泳 石铁矛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130-132,共3页
传统的生态敏感性评价将城市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评价,然而对于内部景观异质性强的城市,很难有适用于整个城市的评价标准。本文以辽宁省阜新市为研究对象,从分析城市空间景观异质性入手,通过对不同区域自然要素现状分析,将阜新市划分为水... 传统的生态敏感性评价将城市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评价,然而对于内部景观异质性强的城市,很难有适用于整个城市的评价标准。本文以辽宁省阜新市为研究对象,从分析城市空间景观异质性入手,通过对不同区域自然要素现状分析,将阜新市划分为水蚀荒漠区和风蚀沙化区两种类型区,分片区对生态风险的单因子进行评价,构建了适应不同生态敏感区的城市安全格局,进而优化了城市生态系统的整体稳定性,提升了城市景观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异质性 风蚀沙化 水蚀荒漠化 城市生态安全格局 生态敏感性
下载PDF
西气东输管道陕西段工程建设中的土壤流失及防治 被引量:5
9
作者 付良勇 许小梅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53-155,共3页
西气东输管道陕西段工程建设穿越多种生态环境敏感的地区,地形地貌复杂,生态环境脆弱,建设施工过程中引发新的水土流失。将水土流失防治区分为风蚀防治区和水蚀防治区,根据各自的特点,制定防治措施,实现管道工程建设与沿线生态环境同步... 西气东输管道陕西段工程建设穿越多种生态环境敏感的地区,地形地貌复杂,生态环境脆弱,建设施工过程中引发新的水土流失。将水土流失防治区分为风蚀防治区和水蚀防治区,根据各自的特点,制定防治措施,实现管道工程建设与沿线生态环境同步进行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蚀防治区 水蚀防治区 土壤流失 防治 西气东输管道陕西段
下载PDF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influences of water erosion on wind erosion in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s 被引量:2
10
作者 YANG Huimin ZOU Xueyong +1 位作者 WANG Jing'ai SHI Peijun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CSCD 2019年第2期208-216,共9页
Complex erosion by wind and water causes serious harm in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s. The interaction mechanisms between water erosion and wind erosion is the key to further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plex erosion. Th... Complex erosion by wind and water causes serious harm in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s. The interaction mechanisms between water erosion and wind erosion is the key to further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plex erosion. Therefore, in-depth understandings of the influences of water erosion on wind erosion is needed. This research used a wind tunnel and two rainfall simulators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s of water erosion on succeeding wind erosion. The wind erosion measurements before and after water erosion were run on semi-fixed aeolian sandy soil configured with three slopes(5°, 10° and 15°), six wind speeds(0, 9, 11, 13, 15 and 20 m/s), and five rainfall intensities(0, 30, 45, 60 and 75 mm/h). Results showed that water erosion generally restrained the succeeding wind erosion. At a same slope, the restraining effects decreased as rainfall intensity increased, which decreased from 70.63% to 50.20% with rainfall intensity increased from 30 to 75 mm/h. Rills shaped by water erosion could weaken the restraining effects at wind speed exceeding 15 m/s mainly by cutting through the fine grain layer, exposing the sand layer prone to wind erosion to airflow. In addition, the restraining effects varied greatly among different soil types. The restraining effects of rainfall on the succeeding wind erosion depend on the formation of a coarsening layer with a crust and a compact fine grain layer after rainfall. The findings can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plex erosion and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regional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in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nd erosion water erosion SANDY soil particle size surface ROUGHNESS wind-water erosion agriculturalpastoral ECOTONE
下载PDF
戈壁地区高速铁路路基边坡防护措施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苑宝华 张立刚 +1 位作者 杨有海 连继峰 《路基工程》 2013年第2期65-68,共4页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穿越新疆戈壁地区著名的四大风区,为防止路基边坡遭受戈壁风沙流吹蚀以及雨水冲蚀破坏,在线路所经戈壁地区设立三处路基边坡试验工点,选用了七种边坡防护措施,分别从防护效果、技术经济等角度对试验段各种边坡防护措施...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穿越新疆戈壁地区著名的四大风区,为防止路基边坡遭受戈壁风沙流吹蚀以及雨水冲蚀破坏,在线路所经戈壁地区设立三处路基边坡试验工点,选用了七种边坡防护措施,分别从防护效果、技术经济等角度对试验段各种边坡防护措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全线路堤边坡防护中,若边坡高度H<3 m时,边坡坡面宜采用混凝土空心砖防护;边坡高度H≥3 m时,边坡坡面宜采用拱形骨架护坡,骨架内铺设混凝土空心砖进行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戈壁地区 风蚀 水蚀 边坡防护
下载PDF
山东省土地沙化石化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德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49-51,59,共4页
山东省因水蚀、风蚀造成的土壤沙化、石化面积,已经扩展到 3 615.3 k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 2.4%,涉及 16个市(地)、115个县(市、区),直接威胁着 200万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生存环境。目前每年正以平均 327 km^2的速度在蔓延,已经引起... 山东省因水蚀、风蚀造成的土壤沙化、石化面积,已经扩展到 3 615.3 k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 2.4%,涉及 16个市(地)、115个县(市、区),直接威胁着 200万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生存环境。目前每年正以平均 327 km^2的速度在蔓延,已经引起一系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问题,后果严重,遗患无穷,必须及早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蚀 风蚀 沙化 石化 环境 山东
下载PDF
黄河流域土壤侵蚀时空演变与格局特征 被引量:1
13
作者 迟文峰 王月甜 +2 位作者 党晓宏 吴晓光 罗前程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05-317,共13页
中国土壤侵蚀类型多样、过程复杂,精准量化流域土壤风蚀和水蚀强度状况,掌握流域土壤侵蚀时空分布格局并辨识区域主导侵蚀类型,对统筹相应的水土保持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综合遥感监测、地面调查、模型模拟等手段,定量刻画黄河流域2000—2... 中国土壤侵蚀类型多样、过程复杂,精准量化流域土壤风蚀和水蚀强度状况,掌握流域土壤侵蚀时空分布格局并辨识区域主导侵蚀类型,对统筹相应的水土保持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综合遥感监测、地面调查、模型模拟等手段,定量刻画黄河流域2000—2020年土壤风蚀和水蚀强度的时空格局与演变规律,开展土壤侵蚀类型分区,讨论不同土壤侵蚀分区治理措施的重要作用。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土壤风蚀、水蚀强度均整体呈下降趋势,土壤风蚀、水蚀分别呈波动降低、持续降低态势。以土壤风蚀和土壤水蚀为主的区域分别占区域总面积的16.35%、83.65%,土壤侵蚀类型分区自北向南总体表现为从土壤风蚀为主向水蚀为主过渡。土壤风蚀为主的区域分布在黄河干流上游水系、鄂尔多斯内流区,分别占土壤风蚀区面积的41.53%和28.57%。土壤风蚀中度侵蚀强度所占比例最大,为24.72%。土壤水蚀为主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黄河中游水系(25.04%)、渭河-伊洛河水系(22.06%)、黄河源头水系(18.60%)、黄河干流上游水系(15.49%)、湟水-洮河水系(13.35%)。土壤水蚀以微度侵蚀强度为主,占土壤水蚀区面积的49.30%,轻度(17.28%)、中度(14.98%)、强烈(11.95%)侵蚀强度交错分布。针对土壤侵蚀类型分区特点,提出了土壤风蚀区以植被恢复、农业绿洲等措施为主,土壤水蚀区以农业耕作措施、林草措施及工程措施为主进行防护和治理的方案,为黄河流域生态系统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风蚀 土壤水蚀 时空演变 侵蚀类型分区 黄河流域
原文传递
山西省土地荒漠化现状与防治对策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双全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1期9-13,共5页
土地荒漠化是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它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已经构成严重威胁。山西省是全国荒漠化监测与防治地区之一,土地荒漠化比较严重,耕地减少、质量下降,草地退化,影响着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气候因素和人类不合理的经... 土地荒漠化是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它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已经构成严重威胁。山西省是全国荒漠化监测与防治地区之一,土地荒漠化比较严重,耕地减少、质量下降,草地退化,影响着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气候因素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是荒漠化发展的主要原因。防治土地荒漠化要坚持植被建设与工程建设、防治保护与开发利用、传统治理与科技创新、国家投入与社会力量相结合的战略思路,通过建设生态体系、工程体系、产业体系、保障体系,分片治理、分步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荒漠化 风蚀荒漠化 水蚀荒漠化 山西省
下载PDF
呼和浩特至杀虎口(蒙晋界)段公路水土流失与预测分析
15
作者 陈雅楠 申书元 《陕西水利》 2023年第5期100-103,共4页
长距离线性道路工程施工周期长、扰动面积大,容易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同时,由于工程所穿越地区的地质条件不同,需要分区讨论水土流失情况。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至杀虎口(蒙晋界)段公路为例,在实地调查与经验类比相结合的基础上,确定... 长距离线性道路工程施工周期长、扰动面积大,容易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同时,由于工程所穿越地区的地质条件不同,需要分区讨论水土流失情况。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至杀虎口(蒙晋界)段公路为例,在实地调查与经验类比相结合的基础上,确定工程平原区及丘陵区的风蚀模数分别为1000 t/(km^(2)·a)和2000 t/(km^(2)·a),水蚀模数分别为500 t/(km^(2)·a)和3000 t/(km^(2)·a)。根据施工进度安排和监测结果 ,预测工程施工期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为1019.69 hm^(2),自然恢复期水土流失面积为375.48 hm^(2),工程建设期内共产生水土流失总量547914 t,其中新增流失量378487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预测 风蚀模数 水蚀模数 公路工程
下载PDF
综合防治荒漠化技术的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升 薛凤英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02年第4期29-32,共4页
针对我区荒漠化现状,提出了综合治理防治荒漠化的具体技术措施,以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为核心,总结了综合治理技术,概括了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提出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意义及对防治荒漠化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综合防治 荒漠化 水资源 风蚀 水蚀
下载PDF
新疆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方法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孟冬梅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4年第5期35-37,共3页
水土保持监测是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环节,准确有效地获得水土保持监测数据,对及时掌握新增水土流失发生发展的变化趋势,了解水土保持措施防护效果,开展有针对性的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十分重要。根据实际工作经验,提出对新疆建... 水土保持监测是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环节,准确有效地获得水土保持监测数据,对及时掌握新增水土流失发生发展的变化趋势,了解水土保持措施防护效果,开展有针对性的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十分重要。根据实际工作经验,提出对新疆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初步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项目 水土保持监测 风蚀 水蚀 方法 新疆
下载PDF
陕西省土地退化现状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许亚军 党坤良 吕明 《陕西林业科技》 2008年第3期19-23,共5页
土地退化防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分析和正确认识当前的土地退化状况,将有利于更好地开展土地退化防治工作。本文通过分析比较得出,陕西省土地退化类型主要以风蚀、水蚀、盐渍化和土壤污染为主。土地退化的演变过程大体分为3个阶段,即... 土地退化防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分析和正确认识当前的土地退化状况,将有利于更好地开展土地退化防治工作。本文通过分析比较得出,陕西省土地退化类型主要以风蚀、水蚀、盐渍化和土壤污染为主。土地退化的演变过程大体分为3个阶段,即生态环境破坏大于建设阶段,退化土地恢复建设阶段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阶段。从1999年和2004年的监测数据看出,陕西省的土地退化状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结合陕西省的自然地理和人文环境特点,对土地退化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初步预测了陕西省土地退化可能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退化 陕西省 风蚀 水蚀 土壤污染
下载PDF
黑土区土壤风水复合侵蚀机理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1
19
作者 裴亮 王春辉 孙莉英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2年第10期181-185,共5页
东北黑土区的水土流失问题十分严重,已经引起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重视。黑土区土壤侵蚀通常是风力和水力交互作用的结果,以往的研究通常针对单一作用力,风蚀和水蚀的研究相互独立,很少进行风水复合侵蚀的机理研究。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 东北黑土区的水土流失问题十分严重,已经引起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重视。黑土区土壤侵蚀通常是风力和水力交互作用的结果,以往的研究通常针对单一作用力,风蚀和水蚀的研究相互独立,很少进行风水复合侵蚀的机理研究。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文章总结归纳东北黑土区关于风蚀、水蚀以及风水复合侵蚀的研究进展,并针对当前存在黑土区土壤侵蚀问题,提出关于黑土区风水复合侵蚀机理研究的建议,为黑土区未来的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黑土区 风蚀 水蚀 风水复合侵蚀
下载PDF
呼和浩特市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现状及防治对策研究
20
作者 张光 董耀先 +1 位作者 乔宏龙 高岗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14年第4期47-52,共6页
应用呼和浩特市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数据(2009年),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不同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情况的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危害情况。同时,将荒漠化和沙化土地与地形地貌的分布图叠加,对重点治理区域和治理旗县的特征、方向进行了分... 应用呼和浩特市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数据(2009年),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不同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情况的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危害情况。同时,将荒漠化和沙化土地与地形地貌的分布图叠加,对重点治理区域和治理旗县的特征、方向进行了分析。应采取分区域、分类型、重点突破的方式,推进生态体系、工程体系、产业体系、保障体系,构筑起防治荒漠化的防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荒漠化 风蚀荒漠化 水蚀荒漠化 盐渍荒漠化 防治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