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响应曲面法优化桑黄菌深层发酵条件 被引量:1
1
作者 崔凤杰 王宏媛 +4 位作者 杨焱 昝新艺 孙文敬 张志才 黄达明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1-66,共6页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桑黄W-Ⅱ深层发酵过程参数。单因素试验表明,玉米粉、麸皮+酵母膏和KH2PO4能显著影响桑黄菌丝体生物量。采用Box-Behnken试验进一步优化发现,以上各因素与桑黄菌丝体生物量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典型性分...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桑黄W-Ⅱ深层发酵过程参数。单因素试验表明,玉米粉、麸皮+酵母膏和KH2PO4能显著影响桑黄菌丝体生物量。采用Box-Behnken试验进一步优化发现,以上各因素与桑黄菌丝体生物量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典型性分析结果表明,当培养基组成为玉米粉35.85g/L、麸皮16.52g/L、酵母膏3g/L、KH2PO41.0g/L时,桑黄菌丝体生物量达到最大,为10.68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黄 野生菌 菌丝体 发酵培养 优化
原文传递
双重导电网络柔性应变/温度传感器的制备及健康监测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孟金华 李沂蒙 +6 位作者 魏乐倩 李雯昕 单梦琪 蓝丽珍 王富军 王璐 毛吉富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65-1178,共14页
为了解决智能可穿戴柔性传感器宽应变传感范围和高灵敏度难以兼顾的问题,采用湿法同轴纺丝方法,一步制备了一种具有双重导电网络结构的带状纤维作为柔性应变/温度传感器.芯轴的碳纳米管在非溶剂致相分离过程中向鞘轴的聚氨酯扩散,导致... 为了解决智能可穿戴柔性传感器宽应变传感范围和高灵敏度难以兼顾的问题,采用湿法同轴纺丝方法,一步制备了一种具有双重导电网络结构的带状纤维作为柔性应变/温度传感器.芯轴的碳纳米管在非溶剂致相分离过程中向鞘轴的聚氨酯扩散,导致碳纳米管嵌入聚氨酯形成导电网络,与芯轴碳纳米管导电层构成双重导电网络,聚氨酯作为鞘轴提供可拉伸性和保护作用.这种双重导电结构实现了低初始电阻(387Ω)、宽应变传感范围(Sensingε=425%)和高灵敏度(ε=0%~200%,GF=208.8;ε=200%~425%,GF=1359.2),而且它作为柔性传感器还能在0%~20%应变重复1.25×104次后保持相对电阻基本不变.此外,该柔性传感器还兼具温度传感功能(TCR=-0.240%/℃)和耐腐蚀耐水洗性,在智能可穿戴设备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传感器 双重导电网络 宽应变传感范围 高灵敏度 温度传感
原文传递
宽温域宽应变率下丁羟四组元HTPB推进剂单轴压缩力学行为
3
作者 王冉 武毅 +2 位作者 白龙 张益铭 王宁飞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3-192,共10页
为研究丁羟四组元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推进剂在宽温域宽应变率下的单轴压缩力学行为,基于万能材料试验机、高速液压伺服试验机、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结合可程式恒温恒湿试验机等温控手段,开展了宽温域宽应变率下的推进剂单轴压缩力学... 为研究丁羟四组元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推进剂在宽温域宽应变率下的单轴压缩力学行为,基于万能材料试验机、高速液压伺服试验机、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结合可程式恒温恒湿试验机等温控手段,开展了宽温域宽应变率下的推进剂单轴压缩力学性能实验,获取了-40,-25,-10,20,50℃5个温度下10-4~103 s-1应变率的丁羟四组元HTPB推进剂的应力应变曲线,并建立了HTPB推进剂的分段式单轴压缩率温本构关系。结果表明,HTPB推进剂的力学响应存在显著的率温相关性,在任意应变率下其力学响应都呈阶段性变化,即线弹性阶段⁃非线性屈服阶段⁃应变软化阶段或应变硬化阶段;且在高应变率下,非线性屈服行为后的应变软化现象明显弱于低、中应变率。此外,高应变率时,随着温度的降低,应力应变曲线的变化速率逐渐减缓;而低、中应变率却恰恰相反,随着温度的降低,应力应变曲线的变化速率逐渐加快。HTPB推进剂的力学强度随着温度的降低显著增大,温度从50℃降低至-40℃时,HTPB推进剂试件在宽应变率作用下的最大应力从2.2~8.8 MPa增长至约11~22 MPa。同时基于实验数据构建了分段式率温本构关系,发现其在温度较高时拟合效果更好,能够较好地预测HTPB推进剂的力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羟四组元HTPB推进剂 宽温域 宽应变率 力学性能 单轴压缩本构关系
下载PDF
金属材料宽应变率下动态本构模型及其扩展有限元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双蓓 吴园 +1 位作者 赵璇 彭林欣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05-916,共12页
为了准确描述金属材料在各类动荷载下的力学行为,基于金属流变应力在不同应变率范围内的不同函数表现形式,采用开关函数反映金属宽应变率强化效应差异,考虑应变硬化效应与绝热温升影响相互耦合,结合多种金属材料在不同应变率下的试验数... 为了准确描述金属材料在各类动荷载下的力学行为,基于金属流变应力在不同应变率范围内的不同函数表现形式,采用开关函数反映金属宽应变率强化效应差异,考虑应变硬化效应与绝热温升影响相互耦合,结合多种金属材料在不同应变率下的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分析,发展了一种动态本构统一方程JC-CS模型。通过UMAT用户子程序,将新模型导入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中预测不同应变率下的金属动态应力应变关系,并基于此进行动态正弦荷载下的金属裂纹扩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构建模型的数值模拟本构曲线与试验数据吻合良好,且能结合扩展有限元在ABAQUS动态隐式环境中使用,为准确描述金属在动荷载作用下的力学行为提供了一种工程应用分析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本构模型 宽应变率 JC-CS模型 UMAT子程序 扩展有限元
下载PDF
5083H111铝合金宽应变率拉伸动态本构模型 被引量:4
5
作者 晏宁 康国政 朱志武 《固体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59-265,共7页
结合5083H111铝合金较宽应变率范围2×10^-4~4×10^2s^-1内的拉伸实验数据,揭示该铝合金的拉伸“V”型率效应特征,分析对数应变率敏感系数A和切线模量Et的应变率和应变相关性,进而通过对Johnson Cook模型的修正来建立合理描... 结合5083H111铝合金较宽应变率范围2×10^-4~4×10^2s^-1内的拉伸实验数据,揭示该铝合金的拉伸“V”型率效应特征,分析对数应变率敏感系数A和切线模量Et的应变率和应变相关性,进而通过对Johnson Cook模型的修正来建立合理描述5083H111铝合金较宽应变率范围内力学行为的动态拉伸本构模型.建立的动态本构模型中,流动应力包括应变率相关和应变相关两部分.该模型合理描述了5083H111铝合金的拉伸“V”型率效应特征,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较为一致.另外,结合破坏应变的对数应变率敏感系数口,得到了拉伸破坏应变预测方程,其预测结果也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83H111铝合金 动态拉伸 宽应变率 动态本构模型 破坏应变
原文传递
考虑宽应变率的修正Johnson-Cook模型及蜂窝板动态力学响应模拟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双蓓 赵璇 +1 位作者 吴园 常岩军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94-400,共7页
本文以Ludwik准则和Voce准则线性叠加的模型为应变硬化项、Cowper-Symonds模型为应变率项对Johnson-Cook模型进行修正,提出了一种能够反映宽应变率条件下金属材料力学行为的H/V-CS本构模型并对该模型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此外,还基于H/V... 本文以Ludwik准则和Voce准则线性叠加的模型为应变硬化项、Cowper-Symonds模型为应变率项对Johnson-Cook模型进行修正,提出了一种能够反映宽应变率条件下金属材料力学行为的H/V-CS本构模型并对该模型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此外,还基于H/V-CS模型结合有限元分析,研究了蒙皮厚度、芯层壁厚和芯层高度对蜂窝板吸能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文所建H/V-CS模型可以准确地模拟金属材料在宽应变率条件下的动态力学响应;蜂窝板吸能速率随着蒙皮厚度、芯层厚度及高度的增加而增大,吸能稳定值则随着蒙皮厚度及芯层厚度的增加而减小并随芯层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蜂窝板 宽应变率 应变硬化 修正Johnson-Cook模型 VUMAT子程序 动态力学响应 吸能性能
下载PDF
粳型两用不育系杂种优势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周国峰 龚光明 +1 位作者 尹楚球 盛孝邦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3-26,共4页
利用3088S等5个粳型两用不育系与02428等13个父本品种共配成55个两系杂交组合,进行了不育系杂种各性状的优势分析。结果表明:5个两用不育系的杂种均具有明显的产量超亲优势和一定的产量竞争优势组合,其中以3088s最高,其次为3035s、N5047... 利用3088S等5个粳型两用不育系与02428等13个父本品种共配成55个两系杂交组合,进行了不育系杂种各性状的优势分析。结果表明:5个两用不育系的杂种均具有明显的产量超亲优势和一定的产量竞争优势组合,其中以3088s最高,其次为3035s、N5047s;55个F_1代组合中,以3088s×912935、3088s×876110、3035s×培矮64等5个组合的产量竞争优势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型两用不育系 广亲和系 杂种优势 亚种间杂交水稻
下载PDF
新育水稻广亲和品系的综合评价:Ⅰ.亲和性及主要农艺性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自超 王象坤 +1 位作者 黄燕红 杨斌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91-96,共6页
从广亲和品种与籼稻或粳稻的杂交组合中选育了120个高代稳定品系,以其作母本,分别与2~4个籼或粳测验种杂交配组,共配制约600个组合,以鉴定它们的亲和性,通过检测F1的小穗育性,从这120个稳定的品系中筛选出47个广亲和品系。另外... 从广亲和品种与籼稻或粳稻的杂交组合中选育了120个高代稳定品系,以其作母本,分别与2~4个籼或粳测验种杂交配组,共配制约600个组合,以鉴定它们的亲和性,通过检测F1的小穗育性,从这120个稳定的品系中筛选出47个广亲和品系。另外,其它15个品系也初步鉴定为广亲和品系。主要农艺性状的评价表明这。47个广亲和品系绝大多数在亚种间F1代杂种优势利用中是有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广亲和品系 亲和性 农艺性状
下载PDF
Construction of Streptomyces lydicus A01 transformant with the chit33 gene from Trichoderma harzianum CECT2413 and its biocontrol effect on Fusaria 被引量:1
9
作者 WU Qiong BAI LinQuan +7 位作者 LIU WeiCheng LI YingYing LU CaiGe LI YaQian LIN ZhenYa WANG Meng XUE ChunSheng CHEN Jie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3年第26期3266-3273,共8页
Streptomyces lydicus A01 resists many plant pathogens (including Fusarium spp.) by producing the antifungal agent natamycin, which binds to the ergosterol of fungal cell membranes and inhibits the growth of pathogens.... Streptomyces lydicus A01 resists many plant pathogens (including Fusarium spp.) by producing the antifungal agent natamycin, which binds to the ergosterol of fungal cell membranes and inhibits the growth of pathogens. Trichoderma harzianum CECT2413 is a widely-distributed soil fungus that antagonizes several plant fungal pathogens (including Fusarium spp.) by producing chi-tinase and degrading chitin, a major component of the fungal cell wall. This study attempted to enhance the biocontrol effect of S. lydicus A01 on Fusarium spp. by transforming the chitinase gene of Trichoderma. Chitinase and natamycin could act synergisti-cally on both the cell walls and cell membranes of pathogens. The 33-kD chitinase-encoding gene (chit33) was cloned and conju-gal-transformed from T. harzianum CECT2413 to S. lydicus A01, and then confirmed via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ssays. Subsequent analyses using the 3,5-dinitrosalicylic acid (DNS) method and 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y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its wild type strain (WT), the S. lydicus A01 conjugal transformant (CT) with chit33 gene exhibited substantially higher chi-tinase activity and natamycin production. The resistance of S. lydicus A01-chit33 CT and WT to four Fusaria in crops and vegetables was tested via the cup-plate method. Compared with the WT, the conjugal transformant of S. lydicus A01 with chit33 gene from T. harzianum CECT2413 showed greatly increased biocontrol effect on fusarium disease. This study would be beneficial to the development of high-quality antifungal bio-agents for agricultural applications via the synergy between the previously non-existent and pre-existing functions achieved through heterogeneous gene transfor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转化 生防效果 链霉菌 木霉 几丁质酶编码基因 植物病原真菌 紫外分光光度法 抗真菌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