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斑鱼配合饲料中发酵豆粕和豆粕部分替代白鱼粉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101
1
作者 罗智 刘永坚 +3 位作者 麦康森 田丽霞 刘栋辉 谭肖英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5-181,共7页
在浮式海水网箱(1.5m×1m×1.5m)中养殖石斑鱼幼鱼(9.4±0.1g),在等氮(52%CP)基础上进行以发酵豆粕和普通豆粕替代鱼粉的实验,为期56天。结果显示:在石斑鱼饲料中添加14%发酵豆粕,其增重率、特定生长率(SGR)、饲料效率和蛋... 在浮式海水网箱(1.5m×1m×1.5m)中养殖石斑鱼幼鱼(9.4±0.1g),在等氮(52%CP)基础上进行以发酵豆粕和普通豆粕替代鱼粉的实验,为期56天。结果显示:在石斑鱼饲料中添加14%发酵豆粕,其增重率、特定生长率(SGR)、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与对照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以后随着发酵豆粕添加量的上升,这些指标都显著下降(P<0.05)。在同样替代水平下,添加21%发酵豆粕组,增重率,SGR,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都比添加20%豆粕组高(P<0.05),表明对海水肉食性鱼类来说,发酵豆粕是一种比豆粕更优良的蛋白源。用折线模型分析增重率随白鱼粉替代水平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在石斑鱼配合饲料中,发酵豆粕替代白鱼粉的最适量为10%。从实际生产的经济效益出发,建议在饲料中添加14%发酵豆粕,对石斑鱼的生长和鱼体组成不会造成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斑鱼 配合饲料 发酵豆粕 豆粕 白鱼粉替代品 生长 增重率 饲料效率 蛋白质效率
下载PDF
大口黑鲈幼鱼饲料中白鱼粉与两种豆粕的适宜配比 被引量:13
2
作者 陈乃松 马秀丽 +2 位作者 赵明 季振尧 佟春萌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89-1400,共12页
用8种等氮、等能和等脂的饲料,以实验鱼的生长、体组成、饲料效率、非特异性免疫和血液学参数作指标,评定大口黑鲈幼鱼饲料中去皮豆粕和酶解豆粕分别替代白鱼粉的可行性和适宜配比。在4水平的去皮豆粕饲料(D1~D4)和酶解豆粕饲料(E1~E4... 用8种等氮、等能和等脂的饲料,以实验鱼的生长、体组成、饲料效率、非特异性免疫和血液学参数作指标,评定大口黑鲈幼鱼饲料中去皮豆粕和酶解豆粕分别替代白鱼粉的可行性和适宜配比。在4水平的去皮豆粕饲料(D1~D4)和酶解豆粕饲料(E1~E4)中,白鱼粉和两种豆粕的配比均分别为45∶5、40∶12、35∶18和30∶25。用上述8种饲料饲喂初始体质量(5.32±0.05)g的大口黑鲈,每饲料设3个重复,每重复35尾鱼。采用表观饱食投喂,每天饲喂2次(8:00和16:00)。结果显示,各组之间实验鱼的成活率和特定生长率无显著性差异。但当去皮豆粕和酶解豆粕在饲料中的含量分别高于5%和12%时,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降低。随着饲料中白鱼粉含量从45%降低至30%,饲料的蛋白质和脂肪消化率显著升高;同时,全鱼、肌肉和内脏的蛋白质和水分含量均呈显著降低,但脂肪含量却显著升高;肝体比和肝糖含量显著降低;实验鱼的血清溶菌酶活性和血清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但血清补体活性无显著差异;红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含量均显著降低,但红细胞数差异不显著。实验表明,大口黑鲈幼鱼饲料中白鱼粉与去皮豆粕的合适配比为45%和5%,而白鱼粉与酶解豆粕的合适配比为40%和12%;豆粕经酶处理后能去除其中的部分抗营养因子,可替代饲料中11%的白鱼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幼鱼 饲料 白鱼粉 去皮豆粕 酶解豆粕 适宜配比
下载PDF
蚕蛹粉替代鱼粉对中华鳖幼鳖形体指标、生长性能及体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蒋迪 吕富 +6 位作者 王爱民 胡毅 陈涛 乔帼 张明明 王晓清 黄金田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6-30,39,共6页
试验采用等蛋白替代方式,研究了蚕蛹粉替代白鱼粉对中华鳖幼鳖形体指标、生长性能及体成分的影响。试验配置了含54%白鱼粉的对照组饲料、含51.3%白鱼粉(5%蚕蛹替代组)和含48.6%白鱼粉(10%蚕蛹替代组)等氮饲料。结果表明:蚕蛹粉替代鱼粉... 试验采用等蛋白替代方式,研究了蚕蛹粉替代白鱼粉对中华鳖幼鳖形体指标、生长性能及体成分的影响。试验配置了含54%白鱼粉的对照组饲料、含51.3%白鱼粉(5%蚕蛹替代组)和含48.6%白鱼粉(10%蚕蛹替代组)等氮饲料。结果表明:蚕蛹粉替代鱼粉对中华鳖幼鳖形体指标有显著影响,5%替代组的体比系数与10%替代组较接近,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5%替代组的脂体指数最低,同时生长性能下降;蚕蛹粉替代鱼粉对中华鳖幼鳖体成分影响不显著(P>0.05)。综合形体指标、生长性能及体成分分析表明,5%和10%蚕蛹粉替代白鱼粉降低了中华鳖幼鳖对饲料的利用率,且由于脂肪增加导致中华鳖幼鳖肉品质下降,因此,在中华鳖幼鳖配合饲料中不宜添加未脱脂的蚕蛹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蛹 白鱼粉 中华鳖 形体指标 体成分
下载PDF
鳗用进口白鱼粉和红鱼粉的营养成分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瞿倩 蔡国鹤 +1 位作者 陈学豪 翟少伟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95-97,共3页
试验旨在比较鳗用进口白鱼粉和红鱼粉的常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水平差异情况。试验设置白鱼粉组和红鱼粉组,每组4个重复,不同鱼粉样品的粗蛋白质水平接近且均高于64.5%。结果显示,白鱼粉的水分和粗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红鱼粉(P<0.05),... 试验旨在比较鳗用进口白鱼粉和红鱼粉的常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水平差异情况。试验设置白鱼粉组和红鱼粉组,每组4个重复,不同鱼粉样品的粗蛋白质水平接近且均高于64.5%。结果显示,白鱼粉的水分和粗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红鱼粉(P<0.05),灰分、钙和磷含量显著高于红鱼粉(P<0.05)。白鱼粉中天冬氨酸、丝氨酸、谷氨酸、脯氨酸、甘氨酸、胱氨酸、蛋氨酸、酪氨酸、精氨酸水平显著高于红鱼粉(P<0.05),其中相差值大于10%的氨基酸为丝氨酸和甘氨酸。白鱼粉中组氨酸、赖氨酸和色氨酸水平显著低于红鱼粉(P<0.05),其中相差值大于10%的氨基酸为组氨酸和色氨酸。白鱼粉的总非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红鱼粉(P<0.05)。研究表明,与红鱼粉相比,白鱼粉水分、粗蛋白质含量较低,灰分、钙和磷的含量较高;白鱼粉丝氨酸和甘氨酸含量较高,组氨酸和色氨酸含量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口鱼粉 白鱼粉 红鱼粉 营养成分 氨基酸
下载PDF
白鱼粉储存环境对其品质变化的影响
5
作者 李欣欣 乔煦玮 +5 位作者 陈霞 李勇 陈林 苟雪玲 刘雨欣 王竹青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145-150,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白鱼粉储存过程中品质的变化规律。将白鱼粉分别储存在模拟低温冷库(温度12、10、8℃,相对湿度55%RH)环境和自然常规环境(温度18~27℃,相对湿度50%~70%RH),通过分析白鱼粉的水分、新鲜度(挥发性盐基氮、生物胺、酸价、丙二... 试验旨在研究白鱼粉储存过程中品质的变化规律。将白鱼粉分别储存在模拟低温冷库(温度12、10、8℃,相对湿度55%RH)环境和自然常规环境(温度18~27℃,相对湿度50%~70%RH),通过分析白鱼粉的水分、新鲜度(挥发性盐基氮、生物胺、酸价、丙二醛)和卫生指标(霉菌总数、沙门氏菌)研究白鱼粉品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低温环境和自然环境储存的白鱼粉品质相当。在自然环境储存253 d,白鱼粉的水分含量和水分活度有所增加,但水分含量不高于10%,水分活度低于0.7;挥发性盐基氮(VBN)、酸价、丙二醛和生物胺变化较小,白鱼粉新鲜度未发生明显变化;霉菌总数符合《饲料卫生标准》(GB 13078-2017)的要求,未检出沙门氏菌。研究表明,白鱼粉储存时,可以通过控制环境温度(<27℃)、相对湿度(<70℃)、储存时间(<6个月)以及加强空气流通的方法确保白鱼粉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鱼粉 储存 水分 水分活度 新鲜度 霉变
下载PDF
南美白对虾配合饲料中酶解植物蛋白粉(Pro-Bio)替代白鱼粉的研究
6
作者 刘柱洪 《水产科技》 2010年第4期22-24,共3页
选择南美白对虾作为试验研究对象,在相同饲养条件的基础上进行以酶解植物蛋白粉部分替代白鱼粉的试验,试验分为两组,每组设4个平衡土池,试验期90d。结果显示:投喂添加15%酶解植物蛋白粉替代12%白鱼粉和3%豆粕的对虾全价配合饲料,其产量... 选择南美白对虾作为试验研究对象,在相同饲养条件的基础上进行以酶解植物蛋白粉部分替代白鱼粉的试验,试验分为两组,每组设4个平衡土池,试验期90d。结果显示:投喂添加15%酶解植物蛋白粉替代12%白鱼粉和3%豆粕的对虾全价配合饲料,其产量、平均体重、特定生长率(SGR)、成活率都比对照组高,饲料系数比对照组低,且生产成本可进一步降低,表明对南美白对虾来说,应用酶解植物蛋白粉部分替代白鱼粉和豆粕在技术和经济上可行,具有潜在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 酶解植物蛋白粉 白鱼粉 配合饲料 替代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