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6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麦生产概况及其发展 被引量:133
1
作者 赵广才 常旭虹 +4 位作者 王德梅 陶志强 王艳杰 杨玉双 朱英杰 《作物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7,共7页
小麦是世界第一大口粮作物,是人类生活所依赖的重要食物来源,全球约35%~40%的人口以小麦为主要粮食。2016年世界小麦种植面积约22 010.76万hm2,约占全球谷物种植面积的30.7%,远超过玉米、水稻、大豆,居世界谷物种植面积之首。本文论述... 小麦是世界第一大口粮作物,是人类生活所依赖的重要食物来源,全球约35%~40%的人口以小麦为主要粮食。2016年世界小麦种植面积约22 010.76万hm2,约占全球谷物种植面积的30.7%,远超过玉米、水稻、大豆,居世界谷物种植面积之首。本文论述了世界小麦生产概况,包括小麦的种类、分布及主要生产国的基本情况,重点论述了中国小麦的生产和发展情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国的小麦生产能力逐步发展,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种植面积起伏变化大,二是单产稳步提升,三是总产持续增长。无论是冬小麦还是春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和优良品种对产量的提升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国小麦生产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生产 粮食作物 种植区域 小麦单产
原文传递
农机服务对小麦生产技术效率有影响吗? 被引量:103
2
作者 胡祎 张正河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8-83,共16页
本文基于2000~2015年中国15个小麦主产省的成本收益数据,运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模型测算各省份小麦生产的技术效率,再用Tobit模型检验农机服务使用水平对小麦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并解释农机服务提高小麦生产技术效率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 本文基于2000~2015年中国15个小麦主产省的成本收益数据,运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模型测算各省份小麦生产的技术效率,再用Tobit模型检验农机服务使用水平对小麦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并解释农机服务提高小麦生产技术效率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5年,中国小麦生产技术效率总体递增,但区域间发展不平衡;(2)在中国当前农业生产环境下,充分利用农机服务能显著提高小麦生产的技术效率,且不同地区的提升效果存在差异;(3)农机服务提高农业效率的动力来源于科技引入效应与劳动替代效应,前者以外包服务的形式将先进技术引入农业生产环节,后者通过保障农业劳动完成质量避免了当前农村因劳动力不足以及农户"偷工减料"而造成的技术效率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机服务 技术效率 小麦生产 剩余劳动力
原文传递
小麦育种行业创新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89
3
作者 刘志勇 王道文 +6 位作者 张爱民 梁翰文 吕慧颖 邓向东 葛毅强 魏珣 杨维才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30-434,共5页
小麦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小麦生产国和消费国,发展小麦生产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市场需求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和阐述了我国小麦生产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对2017年小麦重要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小麦 小麦生产 抗病高产 优质高效
下载PDF
不同耕作方式对旱作区冬小麦生产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83
4
作者 黄明 吴金芝 +4 位作者 李友军 姚宇卿 张灿军 蔡典雄 金轲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0-54,共5页
为了筛选出适宜旱作区推广的耕作技术,在旱作大田条件下,设置一次深翻、免耕覆盖、深松覆盖、传统耕作四种耕作方式,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下花后土壤水分和养分状况、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和小麦籽粒灌浆速率及产量。... 为了筛选出适宜旱作区推广的耕作技术,在旱作大田条件下,设置一次深翻、免耕覆盖、深松覆盖、传统耕作四种耕作方式,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下花后土壤水分和养分状况、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和小麦籽粒灌浆速率及产量。结果表明,免耕覆盖、深松覆盖开花期和灌浆期0~40c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分别比传统耕作提高了4.13%、6.23%和5.50%、9.27%,0~40cm土层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显著高于传统耕作,为小麦开花后生长发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从而提高了小麦灌浆中后期旗叶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促进花后干物质积累及干物质向籽粒转运,进而提高了籽粒灌浆速率,使得籽粒产量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方式 冬小麦 生产 产量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中国冬小麦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73
5
作者 蔡剑 姜东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726-1733,共8页
气候变化会对中国冬小麦生产带来深远的影响。CO_2浓度升高和气候变暖有利于冬小麦种植区向春麦区扩展,主要表现在辽宁、河北、陕西、内蒙古等种植边界的显著北移和青海、甘肃种植边界的显著西扩;CO_2浓度升高还会促进小麦根、茎、叶的... 气候变化会对中国冬小麦生产带来深远的影响。CO_2浓度升高和气候变暖有利于冬小麦种植区向春麦区扩展,主要表现在辽宁、河北、陕西、内蒙古等种植边界的显著北移和青海、甘肃种植边界的显著西扩;CO_2浓度升高还会促进小麦根、茎、叶的生长,提高叶片光合速率和氮素的吸收与利用,有利于产量提高。但气候变化在中国还表现为太阳辐射的下降,冬小麦主产区黄淮海麦区和长江中下游麦区下降更为显著,试验研究表明,长期弱光小麦产量降幅可达6.4%~25.8%。温度升高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目前尚无明确定论;不同生育期降雨量变化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不同,生育前期降水量增加有利于小麦产量的提高,而后期则会导致一定的减产。然而,最值得关注和警惕的是高温与低温以及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导致的干旱和渍水等极端气象灾害事件,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发生频率显著增加,严重影响了小麦的生产,尤其是生育中后期的逆境将导致小麦结实粒、千粒重显著下降,造成产量锐减。此外,气候变化导致的病虫草害加剧不仅导致减产,还将显著增加生产成本,不利于小麦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生产 小麦产量 气候变化 极端气象灾害
下载PDF
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秸秆还田养分资源量及其对小麦化肥减施的启示 被引量:63
6
作者 李廷亮 王宇峰 +5 位作者 王嘉豪 栗丽 谢钧宇 李丽娜 黄晓磊 谢英荷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4835-4854,共20页
【目的】明确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秸秆及其养分资源特征,为秸秆肥料化利用、化肥合理减施及农业绿色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中国统计年鉴》和文献资料数据,估算我国水稻、小麦和玉米秸秆及其养分资源量,分析秸秆和养分资源区域... 【目的】明确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秸秆及其养分资源特征,为秸秆肥料化利用、化肥合理减施及农业绿色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中国统计年鉴》和文献资料数据,估算我国水稻、小麦和玉米秸秆及其养分资源量,分析秸秆和养分资源区域分布特征、养分资源当季释放量以及小麦生产中化肥减施量。【结果】通过文献数据加权估算,我国水稻、小麦和玉米的草谷比分别为1.01、1.14和1.25。2014-2 018年,我国三大粮食作物秸秆年均产量为65 386.6万t,其中水稻、小麦和玉米秸秆产量分别占32.3%、22.7%和45.0%。秸秆资源量的73.3%分布在我国华北、长江中下游和东北农区,其中水稻秸秆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农区(50.7%)、小麦秸秆主要集中在华北农区(59.0%)、玉米秸秆主要集中在东北农区(33.7%)和华北农区(30.4%)。我国水稻、小麦和玉米秸秆氮素(N)平均含量分别为0.78%、0.64%和0.85%,磷素(P2O5)平均含量分别为0.42%、0.27%和0.53%,钾素(K2O)平均含量分别为2.31%、1.53%和1.59%,秸秆总养分含量(N+P2O5+K2P)表现为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秸秆养分资源年均量为509.8万t (N)、284.7万t (P2O5)和1 183.0万t(K2O),不同农区总养分量分布表现为长江中下游(26.0%)>华北(25.4%)>东北(21.3%)>西北(11.1%)>西南(10.5%)>东南(5.6%)。我国水稻、小麦和玉米秸秆还田氮素当季释放率分别为54.9%、51.4%和61.9%,磷素当季释放率分别为60.9%、65.3%和73.0%,钾素当季释放率分别为90.1%、93.3%和92.3%,表现为钾>磷>氮。三大粮食作物秸秆还田养分当季归还量(化肥可替代量)年均值为294.0万t (N)、194.1万t (P2O5)和1 083.9万t (K2O),总量为1 572万t,其中以玉米秸秆养分(N+P2O5+K2O)当季归还量最高,占当季养分总归还量的44.6%。秸秆还田对我国小麦生产具有较高化肥替代潜力,在小麦一年一作区,小麦秸秆全量还田理论上可替代4.6 kg N·hm-2、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产量 养分资源量 化肥减施 小麦生产
下载PDF
春小麦子粒蛋白质积累和产量形成规律及施氮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9
7
作者 杜金哲 李文雄 +2 位作者 白祥和 胡尚连 刘锦红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9,共9页
以春小麦不同品质类型为材料,研究子粒蛋白质和干物质积累规律。结果表明,春小麦灌浆期子粒蛋白质百分含量总的趋势均呈“V”型变化。但不同品质类型存在差异。高蛋白类型灌浆前期蛋白质含量下降缓慢,曲线波动小,高产类型则相反,... 以春小麦不同品质类型为材料,研究子粒蛋白质和干物质积累规律。结果表明,春小麦灌浆期子粒蛋白质百分含量总的趋势均呈“V”型变化。但不同品质类型存在差异。高蛋白类型灌浆前期蛋白质含量下降缓慢,曲线波动小,高产类型则相反,高产高蛋白类型虽前期下降快,但后期回升速度也快,最终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粒重在整个灌浆过程中均呈上升趋势,并在接近成熟时趋于稳定。等量氮肥分期施用,生育前期施氮有利于产量的形成,开花期叶面喷氮,在提高蛋白质含量的同时具有增加粒重的双重作用。不同品质类型小麦光合产物的生产和分配方向不同,高产高蛋白品种光合能力强,光合产物多,能够兼顾产量和蛋白质的同时增加。后期保持高光合速率和叶面积持续过程是高产、高蛋白类型的重要生理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蛋白质含量 产量 氮肥 施肥
下载PDF
我国小麦生产现状与发展小麦生产能力的思考 被引量:50
8
作者 赵俊晔 于振文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44-348,共5页
针对我国小麦的供需矛盾,从产量、品质、生产布局、产业化经营和生产效益角度分析了我国小麦生产的现状和主要存在问题,根据小麦主产区的生态特点和生产条件,从扩大种植面积和提高单产两方面对小麦的持续增产潜力进行了分解,提出了筛选... 针对我国小麦的供需矛盾,从产量、品质、生产布局、产业化经营和生产效益角度分析了我国小麦生产的现状和主要存在问题,根据小麦主产区的生态特点和生产条件,从扩大种植面积和提高单产两方面对小麦的持续增产潜力进行了分解,提出了筛选推广主导品种与主推技术和加强新品种选育与栽培技术研究的技术对策,分析提出了我国小麦育种技术和栽培技术研究的重点与发展目标,对发展我国小麦生产能力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生产 增产潜力
下载PDF
利用小麦×玉米获得小麦单倍体 被引量:51
9
作者 孙敬三 刘辉 +5 位作者 路铁刚 王兴安 任真 王景林 方仁 杨才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2年第11期817-821,共5页
利用小麦×玉米的高成胚率和杂合子中玉米染色体自发消除的特点,可以获得小麦单倍体。由于胚乳的缺乏和败育,致使幼胚在发育早期夭折,利用幼胚培养也很难使这些过于幼小的胚胎发育成植株。于授粉后4小时用100 ppm的2,4-D溶液浸蘸穗... 利用小麦×玉米的高成胚率和杂合子中玉米染色体自发消除的特点,可以获得小麦单倍体。由于胚乳的缺乏和败育,致使幼胚在发育早期夭折,利用幼胚培养也很难使这些过于幼小的胚胎发育成植株。于授粉后4小时用100 ppm的2,4-D溶液浸蘸穗子,可以有效地延长幼胚在植株上的发育时间,从而获得大量可供培养的幼胚。用2,4-D处理穗子之后10天,从382个小麦子房中解剖出64(16.8%)个幼胚,经胚培养得到47棵绿色植株。而未经2,4-D处理的对照,104个子房中只解剖出1个胚(0.96%)和得到1棵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玉米 远缘杂交 单倍体
下载PDF
气候变暖对黄淮海平原冬小麦生长及产量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3
10
作者 周林 王汉杰 朱红伟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2003年第2期76-82,共7页
利用改进的荷兰 Wageningen农业大学的产量生态学模式 SUCROS,模拟了气候变暖引起的温度升高和降水量变化对黄淮海平原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黄淮海平原中、北部地区 ,由于自然降水远小于小麦生育期的生理需水量 ,无... 利用改进的荷兰 Wageningen农业大学的产量生态学模式 SUCROS,模拟了气候变暖引起的温度升高和降水量变化对黄淮海平原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黄淮海平原中、北部地区 ,由于自然降水远小于小麦生育期的生理需水量 ,无灌溉条件下小麦生长相当困难 ;黄淮海平原南部地区 ,气温升高加快了冬小麦的生长发育速率 ,缩短了生育历程 ,在无土壤水分亏缺的理想状态下 ,适度升温有利于冬小麦生长及产量的提高 ;但在土壤水分亏缺时 ,温度升高 ,虽改善了冬小麦越冬条件 ,使其叶面积指数增高 ,CO2同化能力增强 ,但高温加大了土壤蒸发 ,使小麦生长中、后期水分亏缺加重 ,小麦绿叶同化能力降低 ,最终使产量下降。当气候变暖伴随降水量增大时 ,这一现象有所缓解。若气候变暖伴随降水减少 ,则产量下降加剧。模拟显示 ,流行于该区的农田林网可有效地改善农田小气候 ,提高小麦的水分利用率和干物质生长量。在气候变暖的严峻形势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暖 冬小麦 生长发育 产量 生态学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 黄淮海平原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小麦品种耐盐性的研究 被引量:42
11
作者 米海莉 许兴 +3 位作者 马雅琴 李树华 杨德光 翁跃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4-138,共5页
对经过连续3a的田间耐盐性鉴定筛选出的2份小麦耐盐性种质在4个不同含盐量梯度的田间鉴定,结果表明:2份小麦耐盐种质在农艺性状和产量水平上对盐胁迫有较高的耐盐性,在4个不同含盐量梯度上种植的产量均高于对照品种宁春4号,在含盐量0.3%... 对经过连续3a的田间耐盐性鉴定筛选出的2份小麦耐盐性种质在4个不同含盐量梯度的田间鉴定,结果表明:2份小麦耐盐种质在农艺性状和产量水平上对盐胁迫有较高的耐盐性,在4个不同含盐量梯度上种植的产量均高于对照品种宁春4号,在含盐量0.3%~0.5%的盐渍土壤上种植有较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盐性鉴定 种质 小麦品种 含盐量 种植 对照品种 盐渍土壤 产量 价值 梯度
下载PDF
中国优质小麦生产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被引量:31
12
作者 魏益民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95-96,共2页
小麦是中国的第二大粮食作物。中国的小麦生产已基本可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且局部地区丰年有余,出现库存积压,但中国小麦生产的品种结构性矛盾突出,专用小麦品种和优质专用商品小麦缺乏,粮食贮运成本较高。目前,中国小麦生产在稳定总产... 小麦是中国的第二大粮食作物。中国的小麦生产已基本可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且局部地区丰年有余,出现库存积压,但中国小麦生产的品种结构性矛盾突出,专用小麦品种和优质专用商品小麦缺乏,粮食贮运成本较高。目前,中国小麦生产在稳定总产的前提下,应以品种结构调整、优质生产区划、优质专用品种选育及推广、优质生产基地建设、优质小麦分收分贮、品质快速检测、优质优价和专用品种的食品加工技术为主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优质小麦生产 生产现状 育种 食品加工 生产区划 基地建设 品质检测
下载PDF
长江下游平原小麦生长季气候变化特点及小麦发展方向 被引量:33
13
作者 金之庆 石春 +1 位作者 葛道阔 高炜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4期193-199,共7页
利用长江下游平原 10个样点 196 0~ 1997年的逐日气象资料 ,分析了近 40年来小麦生长季的气候变化特点 ;根据GISSTransientB模型的有关网格点值 ,展望了研究区域未来 5 0年气候演变的趋势 ;采用上述各样点近40年的小麦单产资料和同期... 利用长江下游平原 10个样点 196 0~ 1997年的逐日气象资料 ,分析了近 40年来小麦生长季的气候变化特点 ;根据GISSTransientB模型的有关网格点值 ,展望了研究区域未来 5 0年气候演变的趋势 ;采用上述各样点近40年的小麦单产资料和同期气候资料 ,评价了当前小麦气候产量的变化规律 ;将经修正的CERES Wheat模型在各样点未来不同年份的气候变化情景下运行 ,并考虑大气CO2 增长对小麦产量的增益作用 ,模拟了今后 5 0年研究区域小麦气候产量的走势。结果表明 :近 40年来 ,长江下游平原小麦生长季已出现了明显的增温现象 ,并伴随日照时数和降雨日数的显著降低 ,小麦气候产量因暖冬、阴湿寡照和后期高温等呈下走趋势 ) ;今后 5 0年 ,这种下走趋势将因大气CO2 浓度增长而一定程度地得到缓解或补偿。因此 ,在研究区域目前种植结构调整中 ,合理压缩小麦面积是顺应气候变化的举措之一 ,但不能因此“封杀”小麦在研究区域的应有地位。培育耐阴的弱冬性或春性的优质小麦品种和发展多元化种植 ,将是研究区域今后利用冬季气候资源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长江下游平原 小麦 生产 种植结构调整 种植面积 气候产量
下载PDF
河南省小麦生产发展中几个关键技术问题的商榷 被引量:40
14
作者 朱云集 崔金梅 +2 位作者 郭天财 王晨阳 王永华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4-57,共4页
在分析当前河南省小麦生产发展中的技术问题的基础上,针对河南省小麦进一步增产途径、合理播期确定、整地和播种质量、足墒播种以及晚霜冻害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强化中期管理增加穂粒数、选择适宜播期下限播种、确保整地和播种质量(... 在分析当前河南省小麦生产发展中的技术问题的基础上,针对河南省小麦进一步增产途径、合理播期确定、整地和播种质量、足墒播种以及晚霜冻害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强化中期管理增加穂粒数、选择适宜播期下限播种、确保整地和播种质量(尤其要强力推广镇压措施)、实施抗逆栽培、浇足底墒水节水栽培和正确认识半冬性、弱春性品种抗晚霜冻能力、做好晚霜冻后管理的理念和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生产 技术问题 适期播种 播种质量 抗逆栽培
下载PDF
中国小麦生产与化肥施用状况研究 被引量:32
15
作者 叶优良 韩燕来 +1 位作者 谭金芳 崔振岭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7-133,共7页
为促进小麦生产和合理施用化肥,对中国25年来小麦生产和化肥施用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自1980年以来,河南、山东、河北、江苏、安徽、四川、陕西7省小麦播种面积和总产占到全国的66.28%和73.53%,化肥用量占全国用量的48.53%。从1998... 为促进小麦生产和合理施用化肥,对中国25年来小麦生产和化肥施用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自1980年以来,河南、山东、河北、江苏、安徽、四川、陕西7省小麦播种面积和总产占到全国的66.28%和73.53%,化肥用量占全国用量的48.53%。从1998-2004年,中国小麦每公顷化肥平均用量为295.5 kg,化肥用量占全国化肥总用量的17.61%。小麦生产中化肥成本平均为903.3元/ha,化肥的费用占到小麦生产直接费用的33.27%-37.30%,平均为35.59%。从目前中国的小麦生产与化肥施用状况来看,存在着不同区域间小麦单产水平差别大、化肥利用率低、土壤硝态氮残留高、地下水污染严重等问题。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实行养分资源综合管理,充分挖掘品种的生物学潜力,实现小麦产量和化肥利用率的协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生产 化肥施用 评价
下载PDF
山西省小麦生产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 被引量:39
16
作者 杨丽雯 张永清 +2 位作者 张定一 王大勇 乔莎莎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54-1159,共6页
小麦是山西省第二大粮食作物,其生产关系到全省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自建国以来山西省小麦生产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目前自产小麦不能满足全省小麦市场的需要,是山西省粮食结构中缺口最大的作物。目前,山西省小麦生产存在着成本高、... 小麦是山西省第二大粮食作物,其生产关系到全省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自建国以来山西省小麦生产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目前自产小麦不能满足全省小麦市场的需要,是山西省粮食结构中缺口最大的作物。目前,山西省小麦生产存在着成本高、效益低、单产增长缓慢、播种面积大幅缩小、供需缺口持续加大、优质麦生产加工滞后等问题。本研究针对这些问题,从小麦生产自然生态条件、生产成本、产业结构等方面分析阐明了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以期为山西省小麦生产与管理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和参考,促进小麦生产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省 小麦 生产现状 对策
下载PDF
农业隐性灾害对小麦生产的影响与对策 被引量:37
17
作者 赵广才 常旭虹 +2 位作者 王德梅 杨玉双 徐凤娇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7,共7页
综合论述了农业隐性灾害对农业生产特别是对小麦生产的影响和对策。重点讨论了农业生产与环境的关系,指出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农业生产更能适应和利用环境。分析了农业生产中主要隐性灾害的形式和内容,指出了农业隐性灾害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综合论述了农业隐性灾害对农业生产特别是对小麦生产的影响和对策。重点讨论了农业生产与环境的关系,指出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农业生产更能适应和利用环境。分析了农业生产中主要隐性灾害的形式和内容,指出了农业隐性灾害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探讨了农业隐性灾害对小麦生产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指出隐性灾害对小麦生产的影响大,涉及的范围广,常对小麦生产造成严重损失,最终都会导致减产,降低农民收益。针对不同类型的农业隐性灾害的具体特点,提出了预防或减轻农业隐性灾害的研发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隐性灾害 小麦生产 影响 对策
下载PDF
保护性耕作对黄土高原小麦田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被引量:26
18
作者 樊丽琴 南志标 +1 位作者 沈禹颖 高崇岳 《草原与草坪》 CAS 2005年第4期51-53,56,共4页
用氯仿熏蒸提取法测定了不同耕作处理(传统耕作、传统耕作+秸秆覆盖、免耕、免耕+秸秆覆盖)下小麦田的土壤微生物量碳,并探讨了其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小麦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水土保持耕作第三年较传统耕作可以有效地增加小麦田... 用氯仿熏蒸提取法测定了不同耕作处理(传统耕作、传统耕作+秸秆覆盖、免耕、免耕+秸秆覆盖)下小麦田的土壤微生物量碳,并探讨了其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小麦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水土保持耕作第三年较传统耕作可以有效地增加小麦田土壤微生物量碳。较之土壤有机碳、全氮、小麦产量,土壤微生物量碳对土壤肥力变化反应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耕作 土壤微生物量碳 土壤有机碳 土壤全氮 小麦产量
下载PDF
中国冬小麦品质改良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19
作者 魏益民 张波 +3 位作者 关二旗 张国权 张影全 宋哲民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4189-4196,共8页
小麦是中国第三大粮食作物,在农业生产和食品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消费者的生活需求正在发生变化,工业化和城市化使食品工业,特别是传统食品工业化加速发展。与此同时,食品工业对食品原料的专用化和规模化,即... 小麦是中国第三大粮食作物,在农业生产和食品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消费者的生活需求正在发生变化,工业化和城市化使食品工业,特别是传统食品工业化加速发展。与此同时,食品工业对食品原料的专用化和规模化,即品种的质量、规格和数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研究和解决这一矛盾,已成为小麦产业和食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新问题。本文以国内发表的论著为基础,整理、分析了小麦品质改良历史、研究进展、存在问题;讨论了小麦产业链和食品加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优质小麦的需求;结合农业生产和食品工业的发展趋势提出建议,供小麦育种、生产、收贮、食品加工等部门和研究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产业链 育种 品质改良 食品工业 进展
下载PDF
中国小麦种植区域的生态特点 被引量:34
20
作者 赵广才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84-686,共3页
为给进一步研究中国小麦种植区划提供依据,在大量调查和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小麦种植区域分布、气候和土壤特点、种植制度以及品种类型。结果表明,中国小麦分布地域辽阔,全国各省区均可完成小麦生活周期,目前除海南省外其余各省... 为给进一步研究中国小麦种植区划提供依据,在大量调查和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小麦种植区域分布、气候和土壤特点、种植制度以及品种类型。结果表明,中国小麦分布地域辽阔,全国各省区均可完成小麦生活周期,目前除海南省外其余各省(区)均有小麦统计面积。中国小麦种植区域气候因素多样,从寒温带逐步过渡到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小麦种植区域土壤类型复杂,土壤质地多为壤土,次为砂壤土和粉土,少有黏土和砂土。种植制度主要包括一年一熟、一年两熟、两年三熟或一年三熟。中国小麦生产中主要以普通小麦品种种植为主,这些品种根据春化特性可分为春性、冬性和半冬性小麦三大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小麦 种植区域 生态特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