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教士与近代中国的西医教育 被引量:5
1
作者 陈雁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88-91,共4页
鸦片战争之后,传教士大批涌入中国,除从事宗教活动外,还在"西学东渐"的文化交流中起到桥梁作用。其中,由各差会派遣的"医药传教士"身兼"牧师"和"医生"双重身份,行迹所至,施医济药,兴办医院和... 鸦片战争之后,传教士大批涌入中国,除从事宗教活动外,还在"西学东渐"的文化交流中起到桥梁作用。其中,由各差会派遣的"医药传教士"身兼"牧师"和"医生"双重身份,行迹所至,施医济药,兴办医院和学校。西医教育也随着教会医院的增多和西医医生需求量的加大而逐渐兴起。西方传教士对中国的西医教育,尤其是对民国时期西医教育的起步和发展、西医学校的建立、改变传统的医学传承方式等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传教士 西医教育
下载PDF
民国时期西医高等教育史分期问题探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慕景强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12年第1期142-146,共5页
在承认教育史的演变与政治斗争相关的前提下,本文突破了相沿以政治史或中华民国(以下简称民国)政权更迭划分的模式,强调教育史自身的发展规律,将社会变迁史与教育演进史有机结合起来,将民国西医高等教育划分为三个时期:奋力前行的萌... 在承认教育史的演变与政治斗争相关的前提下,本文突破了相沿以政治史或中华民国(以下简称民国)政权更迭划分的模式,强调教育史自身的发展规律,将社会变迁史与教育演进史有机结合起来,将民国西医高等教育划分为三个时期:奋力前行的萌芽时期:1912年~1926年;西医教育实现本土化的鼎盛时期:1927年~1937年;逆境图存的低谷时期:1937年~1949年,以使人们更好地了解民国西医高等教育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医教育 民国 历史分期 教育史
原文传递
北洋医学馆及其学生考述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亚辉 张冶 潘莹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345-349,共5页
文章论述了北洋医学馆建立和发展过程,对其建学宗旨、课程设置进行说明。收集北洋医学馆21名学生资料,对其籍贯、事迹做简要介绍,这批学生的群体特征是全部来自南方、职业以军医为主、薪资待遇优厚。同时,通过这批学生的医学活动,阐述... 文章论述了北洋医学馆建立和发展过程,对其建学宗旨、课程设置进行说明。收集北洋医学馆21名学生资料,对其籍贯、事迹做简要介绍,这批学生的群体特征是全部来自南方、职业以军医为主、薪资待遇优厚。同时,通过这批学生的医学活动,阐述他们对于中国近代医学教育事业、防疫事业的贡献,认为北洋医学馆的学生为改变中国近代的医学面貌发挥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洋医学馆 西医教育 学生群体 医学贡献
下载PDF
近代中国西医教育的几种发展模式
4
作者 陈雁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104-107,共4页
鸦片战争之后,外国传教士大批涌入中国,除从事宗教活动外,还兴办医院和医学教育。此时国民政府和有抱负的实业家也开始觉醒,并大力发展医学教育,促使当时中国的西医教育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文章主要介绍西医教育在近代中国形成时期的几... 鸦片战争之后,外国传教士大批涌入中国,除从事宗教活动外,还兴办医院和医学教育。此时国民政府和有抱负的实业家也开始觉醒,并大力发展医学教育,促使当时中国的西医教育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文章主要介绍西医教育在近代中国形成时期的几种发展模式、规模和教育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传教士 西医教育 发展模式
下载PDF
民国时期西医高等教育史的分期问题
5
作者 慕景强 《中华医史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349-353,共5页
民国时期西医高等教育史的演变与政治变更迭密切相关,因此对于民国时期西医高等教育史的分期,在强调教育史自身发展规律的同时,应结合社会变迁史。民国时期西医高等教育可划分为3个时期:奋力前行的萌芽时期(1912-1926)、西医教育... 民国时期西医高等教育史的演变与政治变更迭密切相关,因此对于民国时期西医高等教育史的分期,在强调教育史自身发展规律的同时,应结合社会变迁史。民国时期西医高等教育可划分为3个时期:奋力前行的萌芽时期(1912-1926)、西医教育实现本土化的鼎盛时期(1927—1937)、逆境图存的低谷时期(1937-19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医教育 民国 教育史
原文传递
英国医生梅威令与晚清中国的西医教育
6
作者 刘佳瑄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106-115,共10页
随着西方医学的逐渐传播和影响力扩大,西医教育也逐渐在晚清中国发展起来。1879年梅威令医生来到中国后便开始关注中国战时医疗救护人员缺失问题,并希望通过开办医学校、招收当地学生的方式培养中国本土的西医。1886至1888年间,他的学... 随着西方医学的逐渐传播和影响力扩大,西医教育也逐渐在晚清中国发展起来。1879年梅威令医生来到中国后便开始关注中国战时医疗救护人员缺失问题,并希望通过开办医学校、招收当地学生的方式培养中国本土的西医。1886至1888年间,他的学生参加西医考试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通过对比《申报》、西文报纸和梅威令自己撰写的医学教学计划书,可发现当时国人在认识西医时不同的价值取向和侧重点。同时,这些媒体对梅威令西医教育活动的报道拉近了国人与西医之间的距离,促进了西医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梅威令 西医教育 影响力
下载PDF
同道之间:民国时期西医本土化进程中的派系纷争
7
作者 郝先中 《皖西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93-100,共8页
民国时期,西医在完成本土化的进程中,出现过以英美派与德日派为代表的医派纷争局面。笔者认为,西医教育的培养渠道不同是派系形成的主导因素,教会医院及教会医学院校是派生英美派西医的摇篮,而大批留日医学生直接构建了德日派系的强大阵... 民国时期,西医在完成本土化的进程中,出现过以英美派与德日派为代表的医派纷争局面。笔者认为,西医教育的培养渠道不同是派系形成的主导因素,教会医院及教会医学院校是派生英美派西医的摇篮,而大批留日医学生直接构建了德日派系的强大阵容;终民国之世,两大医派在卫生组织、团体建设、权力分享、话语权归属、医学教育体系等领域长期争锋,呈旗鼓相当之势。不可忽视的是,他们共存于民国社会的医学环境中,派系及团体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彼此也有过团结和合作的意向和努力,医派纷争的实质就是西方殖民利益在华医学事业上的反映,折射出后发国家医学走向本土化过程中的典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美派 德日派 西医教育 殖民现代性 民国时期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导论课程设计、教学模式之思辨
8
作者 臧凝子 李品 +2 位作者 战丽彬 罗金童 路童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7期11-15,共5页
中西医临床专业桥梁课程——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导论是中医与西医结合、基础与临床衔接的重要理论课程,是培养中西医临床医学人才的关键课程。《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导论》为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三五”规划目录教材之一,目前已投入教学实... 中西医临床专业桥梁课程——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导论是中医与西医结合、基础与临床衔接的重要理论课程,是培养中西医临床医学人才的关键课程。《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导论》为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三五”规划目录教材之一,目前已投入教学实践中,教学效果反馈良好。文章将结合战丽彬教授主编教材编写过程与思路及其教师团队的教学心得,对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模式进行思辨,以期提出更好的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教育 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 课程设计 教学方法 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导论
下载PDF
新医科背景下中西医结合的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 被引量:1
9
作者 孙倚天 黄星星 隋新兵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2期202-205,共4页
“新医科”战略是新时代下医学教育创新之统领,对医学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中西医结合是独具中国特色的一门交叉学科,新时代中西医结合的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需紧紧围绕“新医科”的内涵和价值开展。回顾中国中西医结合专业... “新医科”战略是新时代下医学教育创新之统领,对医学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中西医结合是独具中国特色的一门交叉学科,新时代中西医结合的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需紧紧围绕“新医科”的内涵和价值开展。回顾中国中西医结合专业建设情况,未来通过完善各阶段人才培养、医教协同育人、推进“医+文”“医+工”学多科交叉建设、人工智能信息技术融合等途径促进中西医结合的人才培养,将有利于彰显中西医结合的独特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医科 中西医结合教育 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
下载PDF
近现代中西医教育课程内容和教育形式的演变 被引量:1
10
作者 宋耀新 李忠原 常存库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4-87,共4页
近现代的中西医教育从课程内容和学位教育形式方面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发展态势,主要原因是在中西医的学术内部。中医学理论属于哲学范畴,缺少自我更新的能力,只停留在形式上的表面进步。而西医学是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科技水平的进步也会带... 近现代的中西医教育从课程内容和学位教育形式方面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发展态势,主要原因是在中西医的学术内部。中医学理论属于哲学范畴,缺少自我更新的能力,只停留在形式上的表面进步。而西医学是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科技水平的进步也会带动其迅速发展。这就是当前中医教育面临的结症所在,需要中医人士潜心研究,为中医教育开辟新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教育 课程内容 教育形式
下载PDF
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中医针灸学教学改革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素辉 徐虹 +3 位作者 张亚敏 孙华 李颖 吴群励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4年第1期136-140,共5页
目的对护理学院本科生的中医学针灸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检验教学改革成效,为优化课程设置提供建设性资料。方法根据既往问卷调查结果修改“中医学(TCM)”针灸课程教学内容,包括减少枯燥理论知识,增加常用针灸技术及临床案例分析。组织202... 目的对护理学院本科生的中医学针灸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检验教学改革成效,为优化课程设置提供建设性资料。方法根据既往问卷调查结果修改“中医学(TCM)”针灸课程教学内容,包括减少枯燥理论知识,增加常用针灸技术及临床案例分析。组织2023年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所有参加中医学授课的本科生填写“针灸课程内容问卷调查表”,内容主要包括课程前学生对针灸的基本认知情况、课程中学生的学习反馈、课程后学生的学习成效及学生对进一步优化针灸课程的改进建议4个方面。结果149名学生参与问卷调查。73.15%的学生对针灸课程感兴趣。62.42%的学生认为最难理解的课程内容是“腧穴各论”部分,71.81%的同学认为最制约学习成效的因素是难以记住经络和穴位。学生最感兴趣的是“针灸治疗概述及常见病的针灸治疗”,占44.3%。通过学习,88.59%的学生愿意向具有适应症的患者推荐针灸治疗。在针灸课程的改进建议方面,学生希望增加课堂实践或操作视频。结论改革后的针灸教学课程内容,突出了课程内容的实用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但实践性仍需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医高等院校 教学改革 针灸课程 护理本科生
下载PDF
中西医健康教育对80例高血压患者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玉 《四川中医》 2014年第12期175-177,共3页
目的:研究对高血压患者实施中西医健康教育的效果,并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及住院部在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健康教育模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行中西... 目的:研究对高血压患者实施中西医健康教育的效果,并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及住院部在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健康教育模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行中西医健康教育。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干预后血压的比较上t=2.5321、2.2700,自我效能感(GSES)评分的比较上t=6.4318,服药依从率的比较上χ2=10.2343,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中西医健康教育的干预,改善患者自我效能感,提高服药依从性,对病情的控制效果显著,促进疾病的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健康教育 高血压 效果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