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3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构与解构:“西方”概念祛魅与中国国际传播话语重塑 被引量:19
1
作者 吴雷 姜飞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5-117,共13页
如何准确认识“西方”概念、处理“西方”议题,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无法回避的重大基础理论和现实问题。“西方”在本质上是一个人为建构的概念,也是一个充满傲慢与偏见的美欧主体性文明叙事。在历时性的维度上,逐渐从地理意义... 如何准确认识“西方”概念、处理“西方”议题,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无法回避的重大基础理论和现实问题。“西方”在本质上是一个人为建构的概念,也是一个充满傲慢与偏见的美欧主体性文明叙事。在历时性的维度上,逐渐从地理意义到观念意义,从具有固定指代意义的文字,演化为在修辞意义上执行意识形态功能的概念。“西方”又是一个充满“魅惑”的概念,它企图通过“进步”话语建构一个普世化均质性的世界,将源自美欧经验的概念和理论植入世界而形成一套话语霸权。在国际传播话语体系中,“西方”所建构的中国“他者”形象是一个被严重扭曲的“想象的异邦”,而中国的“自我东方化”也致使自身成为了“西方”话语体系的附庸。因此,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话语体系的重塑,必须基于对“西方”概念和现实祛魅的逻辑起点,通过对西方话语霸权的解构奠定话语重塑的认知基础,从而在历史与实践辩证统一的方法论指导下,准确把握历史流变中的“西方”概念本质,在国际传播实践语境中正确处理“西方”议题,进而朝向构建自主话语体系,探索更加均衡化的国际传播秩序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 西方中心主义 话语霸权 国际话语权 国际传播
原文传递
跨文化交际与英语教学 被引量:5
2
作者 李艳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54-56,共3页
目前世界跨文化交流与传播很不平衡,存在过分迁就西方文化而忽视东方文化的倾向,这种倾向严重影响了我国的英语教学。外语学习者只重视如何用英语成功交际,而忽视如何用英语介绍和传播中国文化。因此,我们应加强跨文化平等交流意识、改... 目前世界跨文化交流与传播很不平衡,存在过分迁就西方文化而忽视东方文化的倾向,这种倾向严重影响了我国的英语教学。外语学习者只重视如何用英语成功交际,而忽视如何用英语介绍和传播中国文化。因此,我们应加强跨文化平等交流意识、改革英语教学与教材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西方文化 东方文化 平等交流 英语教学
下载PDF
中西方体育碰撞的历史形态解析——刺激与反应:“土洋”体育关系之今昔观照与明日畅想 被引量:6
3
作者 朱壮志 丁苏东 康庆武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2-36,共5页
运用文献调研、对比法、演绎法等分析了中西方体育文化存在的文化差异,及其碰撞的历史过去与当下形态等,指出由于传播力差异造成中西方体育比重失衡,但认为碰撞与交融是我国体育文化发展的动力之源。提出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突破西... 运用文献调研、对比法、演绎法等分析了中西方体育文化存在的文化差异,及其碰撞的历史过去与当下形态等,指出由于传播力差异造成中西方体育比重失衡,但认为碰撞与交融是我国体育文化发展的动力之源。提出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突破西方现代体育文明预设与现实的未来构想:1)积极参与世界体育文化图景建构;2)大力开展传统体育传承教育活动;3)牵手媒体:开掘传统体育媒体化之路;4)"联姻商业":传统体育文化的产业化发展;5)学界支持:使传统体育科学化、规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体育 中国传统体育 文化 全球化 传播
下载PDF
西方媒体报道中的中国国家形象传播——以“第一夫人”彭丽媛随访报道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方亭 程似锦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4-161,共8页
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形象建构不仅依靠自身软实力的提升,也需要借助国际传播的影响力。西方媒体对中国"第一夫人"彭丽媛随访的新闻报道,极大地肯定了其内外兼修的政治形象、公益形象、家庭形象、职业形象与个人形象,既增强了中... 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形象建构不仅依靠自身软实力的提升,也需要借助国际传播的影响力。西方媒体对中国"第一夫人"彭丽媛随访的新闻报道,极大地肯定了其内外兼修的政治形象、公益形象、家庭形象、职业形象与个人形象,既增强了中国领导人的亲和度,也传播了中国精神与气派。通过中美主流报纸对米歇尔访华中"第一夫人"报道的对比可以发现,虽然受到信息传播不对等、语言知沟与文化帝国主义的影响,依托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增强,跨文化传播中非语言符号的优势以及传播策略的改变,中国国家形象凭借"第一夫人"良好形象的柔性传播得到广泛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媒体 中国国家形象 第一夫人 “柔性”传播
下载PDF
从《史记·大宛列传》看汉王朝对西北民族的治理及对中亚、南亚民族的认识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文光 尤伟琼 《学术探索》 CSSCI 2013年第2期69-73,共5页
整个秦汉时期,汉匈民族关系是汉王朝民族矛盾的主要方面,为了联合月氏攻击匈奴,有了张骞出使西域,所以《史记.大宛列传》是以张骞出使西域为主线,引出西域、中亚乃至更为遥远的西方的民族情况,使中国人第一次将民族研究的目光从汉王朝... 整个秦汉时期,汉匈民族关系是汉王朝民族矛盾的主要方面,为了联合月氏攻击匈奴,有了张骞出使西域,所以《史记.大宛列传》是以张骞出使西域为主线,引出西域、中亚乃至更为遥远的西方的民族情况,使中国人第一次将民族研究的目光从汉王朝的辖境放眼到今天的中亚乃至欧洲,从而使《史记·大宛列传》具有了世界史的性质。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对西域的认识,于是汉王朝开始对西域部分民族进行治理、设置政区,将之纳入统一多民族国家之中。在《史记·大宛列传》中对西域各民族文化的记述则是公元前2世纪的民族志,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域 民族 交流 冲突
下载PDF
北京爱美乐社《新乐潮》发文倾向成因探究
6
作者 柳笛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99-104,共6页
《新乐潮》是以北京爱美乐社为依托的音乐刊物,介绍、传播西乐是该刊的突出特点。《新乐潮》的这一发文倾向,是刊物传播者主体“把关行为”直接作用下的结果。而这一“把关行为”又受到传播组织、传播者个体思维倾向及社会文化环境内外... 《新乐潮》是以北京爱美乐社为依托的音乐刊物,介绍、传播西乐是该刊的突出特点。《新乐潮》的这一发文倾向,是刊物传播者主体“把关行为”直接作用下的结果。而这一“把关行为”又受到传播组织、传播者个体思维倾向及社会文化环境内外双重因素的影响。《新乐潮》为西乐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的深入传播提供了助力,同时也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产生了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乐潮》 西方音乐 发文倾向 传播学视角
下载PDF
当代西方修辞学的变革——从演说到言语交际 被引量:4
7
作者 彭滨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1-73,共3页
西方修辞学在历史上曾辉煌过,衰落过,几经曲折,又在当代复兴。但传统修辞学的原有构架若即若离,为诸多学科所分解共享。修辞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似乎不复存在,只能找到它的一些蛛丝马迹;作为一个话题,几成昔日黄花,渐渐销声匿迹,退出... 西方修辞学在历史上曾辉煌过,衰落过,几经曲折,又在当代复兴。但传统修辞学的原有构架若即若离,为诸多学科所分解共享。修辞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似乎不复存在,只能找到它的一些蛛丝马迹;作为一个话题,几成昔日黄花,渐渐销声匿迹,退出现代话语的舞台。古典修辞学的核心——演说论辩究竟演变为何物,归宿何方?这就是本文所要探求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修辞学 变革 演说 言语交际
下载PDF
西方国际传播话语体系中国家身份的建构 被引量:4
8
作者 李继东 姜楠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2-158,187,188,共9页
在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国步入新百年征程之际,亟需再审视西方国际传播话语演变规律,深挖现有国际传播格局的成因,以尽可能把握未来走势。国际传播话语体系是国家身份在国际社会的一种话语实践行为,在国家与国际体系互动的历史... 在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国步入新百年征程之际,亟需再审视西方国际传播话语演变规律,深挖现有国际传播格局的成因,以尽可能把握未来走势。国际传播话语体系是国家身份在国际社会的一种话语实践行为,在国家与国际体系互动的历史结构中不断相互形塑。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国家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在两次世界大战时期、冷战时期、单极化时期、多极化时期以及大变局时期等五个历史阶段中不断演化,形成了宣传话语体系、“西方中心主义”话语体系、全球化市场话语体系、多元化话语体系与复杂话语体系,并与敌我、霸权、竞合等身份相调适。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基于其身份与对国际社会结构的认知,通过国际传播话语体系的建构,形成相应的知识体系,掌握着国际话语权和解释权,并为其身份和地位提供话语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国家 话语体系 国际传播 国家身份 历史变迁
下载PDF
“中国崛起顶峰论”:特点、危害以及应对建议
9
作者 王文 陈修豪 +1 位作者 鲁东红 查希 《学术探索》 CSSCI 2024年第2期41-51,共11页
近年来,西方政客、媒体与智库正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中国崛起顶峰论”,认定中国崛起已到顶峰,唱衰中国发展前景,打压中国增长预期。这种论调对中国的冲击在部分经济领域正在奏效。本文梳理了新一轮“中国崛起顶峰论”的特点、叙事... 近年来,西方政客、媒体与智库正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中国崛起顶峰论”,认定中国崛起已到顶峰,唱衰中国发展前景,打压中国增长预期。这种论调对中国的冲击在部分经济领域正在奏效。本文梳理了新一轮“中国崛起顶峰论”的特点、叙事以及当前造成的危害,认为眼下当务之急是坚持深化改革、全方位对外开放、做大经济蛋糕、提升民众普遍收获感,用事实回击“中国崛起顶峰”的谬论。同时,在领导力、思想及财力等方面做好与美西方舆论对冲的准备,打好反攻心战、反围剿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崛起顶峰论 西方媒体 后疫情时代 国际传播
下载PDF
从《宋云行纪》路线看中原与西域的交流——以鄯善、左末城、末城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昊 叶俊士 王思明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6-96,共11页
《洛阳伽蓝记》卷五中记载有关宋云、惠生等人西使的记录,法国汉学家对其进行了整理并出版《宋云行纪笺注》,书中记载的大致线路到达西域以及阿富汗、印度等地,这是北魏时期十分重要的东西交通线,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条重要的陆上丝绸之... 《洛阳伽蓝记》卷五中记载有关宋云、惠生等人西使的记录,法国汉学家对其进行了整理并出版《宋云行纪笺注》,书中记载的大致线路到达西域以及阿富汗、印度等地,这是北魏时期十分重要的东西交通线,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条重要的陆上丝绸之路。本文以其行进路线中的鄯善国、左末城、末城为例,结合文献记载、考古材料和佉卢文文书档案,梳理三地的农业物种与农业状况,并进行考证,初步探讨当地与中原之间的交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云行纪》 北魏 西域 中原 交流
原文传递
中英文化中色彩词象征意义的对比 被引量:2
11
作者 任俊莲 马邦新 +3 位作者 罗平 赵爱华 谢军 马建伟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1期92-94,共3页
中西文化中 ,表示色彩的词语都很丰富。但是 ,由于受本族文化的影响 ,不同文化的人对色彩的感受却不尽相同 ,因此 ,他们对颜色的理解与表示颜色的方法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 ,在跨文化交际中 ,我们不仅要注意色彩词本身的基本意义 ,... 中西文化中 ,表示色彩的词语都很丰富。但是 ,由于受本族文化的影响 ,不同文化的人对色彩的感受却不尽相同 ,因此 ,他们对颜色的理解与表示颜色的方法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 ,在跨文化交际中 ,我们不仅要注意色彩词本身的基本意义 ,更要注意掌握它们在中西文化中不同的象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彩词 中国文化 西方文化 象征意义 差异 跨文化交际
下载PDF
中西文化差异对比与跨文化交际 被引量:3
12
作者 马晓娜 《邢台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101-102,共2页
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的今天,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也随之凸显。掌握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是成功实现跨文化交际的基本要求。通过对中西方文化中的几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其差异性,进而探讨跨文化交际学习与应用的重要性。
关键词 中西 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
下载PDF
少数民族心理状态对西部开发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钟慧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2003年第1期121-123,共3页
少数民族心理研究对西部大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少数民族心理对西部大开发进程有着促进与阻碍双重作用,其消极心理因素严重阻碍着大开发的顺利进行。应该发展教育,逐渐改变观念,激发人们内动力,加强东西部之间的人材交流。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少数民族心理 观念 内动力 交流
下载PDF
关于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2
14
作者 任小中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40-43,共4页
自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设立以来共有467位杰出科学家荣获此奖,但至今本土的中国人却依然与诺贝尔奖无缘,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究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真正原因是中西方之间文化基因的巨大差异。文化是科学生长的土壤,我国要想在科... 自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设立以来共有467位杰出科学家荣获此奖,但至今本土的中国人却依然与诺贝尔奖无缘,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究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真正原因是中西方之间文化基因的巨大差异。文化是科学生长的土壤,我国要想在科学上赶上西方国家,实现诺贝尔奖零的突破,就必须加强同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交流和学术交流,逐渐吸收西方科学的"文化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 文化基因 西方科学 文化交流
下载PDF
亚洲主张:全球传播中的亚洲意识及其核心价值 被引量:3
15
作者 邵培仁 王昀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12期34-42,共9页
在中国传播学视域内,"亚洲"长久以来是被忽视的存在。随着亚洲在国际舞台开始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亚洲必然要开始重新确认自身在全球历史进程中的定位,转向一种趋于文化话语独立的"亚洲主张"。传播的"亚洲主张... 在中国传播学视域内,"亚洲"长久以来是被忽视的存在。随着亚洲在国际舞台开始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亚洲必然要开始重新确认自身在全球历史进程中的定位,转向一种趋于文化话语独立的"亚洲主张"。传播的"亚洲主张"应当汲取、超越"非西方"的批判主义取向以及"亚洲中心"理念,走入既发挥本土内部多样性,又融合东西方理论的道路。在此之中,三种面向的亚洲需要得到关怀:一是历史传统的亚洲,二是西方经验的亚洲,三是现代转型的亚洲。"亚洲主张"应当提供重构彼此认同,超越内部博弈,回归世界问题的核心价值。同时,"亚洲主张"之于中国的意义也在议题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主张 西方 全球传播 亚洲意识 核心价值
下载PDF
裂变与未定调的整合——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历程述评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鸣歧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2年第1期50-58,共9页
19世纪中叶以降 ,特别是 1 9世纪末 2 0世纪初以来 ,伴随着中国社会出现“亘古未有之大变局”的 ,是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在遭遇以基督教为核心的西方资本主义商业———工业文明这一异质文化深刻冲击下历经了一场趋向现代化的结... 19世纪中叶以降 ,特别是 1 9世纪末 2 0世纪初以来 ,伴随着中国社会出现“亘古未有之大变局”的 ,是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在遭遇以基督教为核心的西方资本主义商业———工业文明这一异质文化深刻冲击下历经了一场趋向现代化的结构性转变。这一转变随着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转型尚未完成和持续 ,至今仍在持续、深化并影响和制约着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为此 ,本文将对近代中西文化接触、碰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传统文化 西方文化 文化交流 现代化
下载PDF
成长与发展中的新闻传播研究--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硕博士学位论文为例(1978-2007) 被引量:2
17
作者 向芬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7-133,共7页
梳理与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建系30年来硕博士学位论文,可以窥见我国新闻传播学术研究发展的历程和面貌。西方传播学传入我国近30年来,新闻传播学研究观念、研究领域以及研究方法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总体来说,我国新... 梳理与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建系30年来硕博士学位论文,可以窥见我国新闻传播学术研究发展的历程和面貌。西方传播学传入我国近30年来,新闻传播学研究观念、研究领域以及研究方法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总体来说,我国新闻传播学从萌芽而发展为独立学科,传统新闻学与西方传播学的融合推动了新闻传播学的发展,核心研究群体带领新生研究力量走向更高层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硕博士学位论文 新闻传播 西方传播学
原文传递
关于部分字母词语的读音问题 被引量:1
18
作者 董恩家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年第4期135-136,共2页
西文字母词的读音,是按照西文字母的发音来进行的。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方言差异很大,导致字母词的发音有很大区别。这种发音的差异影响了人际之间的交流。用汉字注音可以基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还可以使那些不懂西文的人群,能够识记和... 西文字母词的读音,是按照西文字母的发音来进行的。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方言差异很大,导致字母词的发音有很大区别。这种发音的差异影响了人际之间的交流。用汉字注音可以基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还可以使那些不懂西文的人群,能够识记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文 字母词语 注音 交流
下载PDF
从中国对西方诗歌的接受看中国诗词对外传播 被引量:2
19
作者 耿敬北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130-133,138,共5页
中国从国外引进西方诗歌并非是完全被动和盲目的,也是学习西方语言、国内近代思潮发展和美学发展需要,是在意识形态、制度的操控下有意识、有选择的译介和学习过程。中国诗词文化对外传播过程却没有国外诗歌在国内传播那么顺利,根本原... 中国从国外引进西方诗歌并非是完全被动和盲目的,也是学习西方语言、国内近代思潮发展和美学发展需要,是在意识形态、制度的操控下有意识、有选择的译介和学习过程。中国诗词文化对外传播过程却没有国外诗歌在国内传播那么顺利,根本原因在于双方在接受心理、语言学习、国际话语权等方面的不对称性。我们需在中外诗词文化融合、国际汉语推广、诗词国际传播媒体开发、诗词对外传播的政府间和民间交流诸多方面下功夫,寻找和修正中国诗词对外传播的路径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诗歌 中国诗词 对外传播 路径
下载PDF
徐光启对中医药的贡献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奕望 吴鸿洲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10期2140-2142,共3页
介绍明代科学家、政治家徐光启的中西会通、经世致用思想,对中医药产生的积极影响。其代表作《农政全书》,收录《救荒本草》和《野菜谱》两部本草著作,对于备灾救荒、推广中药,贡献卓著。
关键词 徐光启 农政全书 中西会通 救荒本草 野菜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