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0篇文章
< 1 2 8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孕前体重孕期增重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 被引量:136
1
作者 沈艳辉 李竹 +4 位作者 季成叶 郑俊池 陈新 呼和牧人 刘建蒙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2期77-79,共3页
目的 分析孕前体重、孕期增重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 ,为降低低出生体重儿及巨大儿发生率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根据孕前体重指数 (Body Mass Index,BMI)将研究对象分为高体重、理想体重和低体重三组 ,分别计算平均出生体重和巨大儿... 目的 分析孕前体重、孕期增重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 ,为降低低出生体重儿及巨大儿发生率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根据孕前体重指数 (Body Mass Index,BMI)将研究对象分为高体重、理想体重和低体重三组 ,分别计算平均出生体重和巨大儿、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 ;进一步分组分析妇女的孕期不同增重与低出生体重儿及巨大儿发生的关系。 结果 与理想体重组相比 ,高体重组巨大儿发生率较高 (9.1% ) ,低体重组的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 (3.5 % )较高 ,(均为 P<0 .0 1)。若分娩前将高体重、理想体重和低体重组的孕期增重分别控制在 3~ 9kg、9~ 15 kg、12~ 18kg时 ,巨大儿与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均较低。 结论 孕妇应通过科学调整体重 ,使孕前 BMI在 19~ 2 2之间 ;使理想体重、低体重和高体重妇女的孕期增重分别控制在 6~ 12 kg、12~ 15 kg、3~ 6 kg之间时 ,低出生体重儿与巨大儿的发生率将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出生体重 孕前体重 孕期增重
原文传递
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14
2
作者 王爽 杨慧霞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21-324,共4页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2012年9月1日至2013年4月19日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行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孕妇427例,其中诊断为GDM74例(GDM组),非GDM孕妇353例(非GDM组).收集两组孕妇临床资料进行多因...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2012年9月1日至2013年4月19日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行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孕妇427例,其中诊断为GDM74例(GDM组),非GDM孕妇353例(非GDM组).收集两组孕妇临床资料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临床资料包括孕妇年龄,孕前体质量及体质指数(BMI),孕11~12周时体质量,孕23~24周时体质量,早孕期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稳态模型评估法计算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1)GDM组孕妇与非GDM组比较,在孕妇年龄、孕前BMI、早孕期FPG、TG、FINS及HOMA-IR、早孕期及中孕期体质量增长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孕妇与非GDM组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分别为29例(39%,29/74)及72例(20.4%,72/3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对GDM发病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包括:早孕期FPG水平(OR=4.03,95% CI为1.62~10.02)、糖尿病家族史(OR=3.15,95% CI为1.66 ~ 5.99)、早孕期TG水平(OR =2.13,95% CI为1.17 ~3.87)、孕前BMI(OR=1.36,95% CI为1.08 ~ 1.70)、年龄≥35岁(OR=1.15,95% CI为1.05 ~ 1.26)、早孕体质量增长(OR=1.20,95% CI为1.06 ~ 1.35)、中孕期体质量增长(OR=1.28,95% CI为1.12 ~1.47)、早孕期FINS水平(OR=1.09,95% CI为1.01 ~1.17).结论 孕妇早孕期FPG、TG及FINS水平,孕前BMI、早孕期及中孕期体质量增长,年龄≥35岁、糖尿病家族史等因素为GDM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孕妇产前保健中应提高对早孕期FPG、TG水平的重视,于早孕期启动孕妇体质量管理,合理控制孕期体质量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妊娠 体重增长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早期口腔运动干预方案改善早产儿经口喂养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89
3
作者 吕天婵 张玉侠 +3 位作者 胡晓静 曹云 任平 王玥珏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1-105,共5页
目的引进国外的口腔运动干预方案,并评价该方案对早产儿经口喂养进程、经口喂养表现、体重增长及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出生胎龄<34周、接受全管饲喂养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计算机产生的随机数字分为干预组和... 目的引进国外的口腔运动干预方案,并评价该方案对早产儿经口喂养进程、经口喂养表现、体重增长及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出生胎龄<34周、接受全管饲喂养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计算机产生的随机数字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6例。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每天接受1次口腔运动干预,直至其停止管饲喂养。对照组接受NICU常规护理,包括间歇喂养、体位支持等。记录两组达到开始经口喂养和完全经口喂养时的纠正胎龄,并在这两个时间点观察喂养表现,计算过渡时间、喂养效率等,记录每天体重,计算体重增长速度。结果干预组完全经口喂养时的纠正胎龄和体重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开始经口喂养到完全经口喂养的过渡时间两组比较,干预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开始经口喂养时的喂养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体重增长速度、住院时间等方面没有明显差别。结论早期口腔运动干预方案有助于早产儿经口喂养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早产 口腔 婴儿喂养 体重增长
原文传递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前体重指数及孕期体重增加量与妊娠结局及产科并发症关系研究 被引量:81
4
作者 王雪影 周莉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57-761,共5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孕前体重指数(BMI)、孕期体重增加量与妊娠结局及产科并发症的关系。方法收集2014年8月1日至2017年9月30日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住院分娩的足月、头先露、单胎确诊GDM孕产妇共1641例。按孕前BM...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孕前体重指数(BMI)、孕期体重增加量与妊娠结局及产科并发症的关系。方法收集2014年8月1日至2017年9月30日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住院分娩的足月、头先露、单胎确诊GDM孕产妇共1641例。按孕前BMI分为低BMI组(BMI<18.5)128例(7.80%)、正常BMI组(BMI 18.5~25.0)1180例(71.91%)、超重及肥胖组(BMI>25.0)333例(20.29%);按孕期体重增加量分组,分为体重增加不足组375例(22.85%)、体重增加适宜组626例(38.15%)、体重增加过多组640例(39.00%)。探讨不同孕前BMI和不同孕期体重增加量GDM患者的妊娠结局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超重及肥胖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一个危险因素,孕前BMI越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风险预测越高(RR>1),且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危险性与孕期增重也有关系,发病率与增重成正相关(χ^2=5.24,P<0.05)。(2)孕前超重及肥胖组的GDM患者总产程(18.56±2.43)h、新生儿出生体重(3520±480)g均大于正常BMI组(13.88±2.04)h、(3430±450)g及低BMI组(14.21±2.16)h、(3250±450)g(P<0.01),体重增加过多组的GDM孕妇总产程(15.32±2.34)h、新生儿出生体重(3550±450)g均高于体重增加不足组(14.78±2.05)h、(3250±450)g及体重增加适宜组(15.17±2.07)h、(3420±440)g(P<0.05)。(3)孕前超重及肥胖组的GDM患者产程停滞(7.51%)、剖宫产率(31.83%)、产后出血(21.02%)、胎儿窘迫(13.81%)、巨大儿发生率(15.62%)、阴道助产率(8.71%)明显高于低BMI组(0.78%、11.72%、14.06%、8.59%、2.34%、4.69%)及正常BMI组(5.34%、23.98%、15.93%、11.10%、9.41%、6.10%)(P<0.01),同时转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发生率(3.30%)也普遍增高(1.56%、2.97%)(P<0.05)。(4)孕期总体重增加过多组产程停滞(6.88%)、剖宫产率(29.53%)、产后出血(18.44%)、胎儿窘迫(13.75%)、巨大儿发生率(15.00%)、阴道助产率(8.44%)明显高于体重增加不足组(4.00%、17.07%、15.73%、8.80%、3.20%、5.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体重指数 体重增长 肥胖 妊娠结局
原文传递
孕前体重指数及孕期体重增长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78
5
作者 吴琦嫦 李素芸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81-84,共4页
目的 探讨孕前体重指数及孕期体重增长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将 1998年 6月至1999年 6月间在我院行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的 32 2 5例足月单胎初产妇按孕前体重指数分为低于标准体重、标准体重和高于标准体重三组 ,并随访其妊娠结局... 目的 探讨孕前体重指数及孕期体重增长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将 1998年 6月至1999年 6月间在我院行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的 32 2 5例足月单胎初产妇按孕前体重指数分为低于标准体重、标准体重和高于标准体重三组 ,并随访其妊娠结局。 结果  (1)高于标准体重组孕产妇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 (32 .1% ) ,明显高于标准体重组 (18.0 % )和低于标准体重组 (2 0 .0 % ) ,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0 .0 5 ) ,而低于标准体重组和标准体重组孕产妇间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则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2 )新生儿体重与三组孕妇的孕期体重增长具有直线相关关系 (相关系数 r分别为 0 .5 96 ,0 .32 8和 0 .2 49,P值均 <0 .0 1)。(3)低于标准体重组和标准体重组孕妇孕期体重增长≥ 18kg时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病率明显增加 (10 .5 % ) ;而高于标准体重组孕妇孕期体重增长≥ 9kg时 ,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病率就显著增加 (2 0 .2 % )。 结论  (1)孕前体重指数及孕期体重增长是妊娠并发症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2 )孕妇的体重增长对新生儿的体重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3.孕前体重指数不超过2 4,孕期体重增长适宜者 ,可获得良好的妊娠过程和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重 妊娠结局 孕期体重 妊娠并发症 妊高症
原文传递
孕前体重指数和孕中期体重增加对妊娠期糖尿病发病影响的队列研究 被引量:73
6
作者 毛雷婧 葛星 +5 位作者 徐叶清 黄锟 潘维君 周珊珊 严双琴 陶芳标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16-420,共5页
目的 探讨孕前BMI和孕中期体重增加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病的影响.方法 采用以孕妇人群作为基础的队列研究,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围生期门诊选取首次孕期体检、孕周≤14周、马鞍山市常住户口的孕妇,首次、孕中期和孕晚期体检... 目的 探讨孕前BMI和孕中期体重增加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病的影响.方法 采用以孕妇人群作为基础的队列研究,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围生期门诊选取首次孕期体检、孕周≤14周、马鞍山市常住户口的孕妇,首次、孕中期和孕晚期体检时分别填写问卷、测量身高和体重,在24~28周接受75 g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进行GDM诊断,并追踪记录分娩结局.使用t检验、方差分析、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孕妇GDM的发生率为14.73%,孕前BMI与孕中期增重呈负相关(r=-0.085,P<0.01).GDM孕妇孕中期增重多于正常孕妇.孕妇年龄≥35岁、孕前超重和肥胖及孕早期血糖水平升高是GDM的危险因素,OR值(95%CI)分别为3.06(1.68~5.58)、2.08(1.38~3.13)、3.73(1.84 ~ 7.56)和2.17(1.57~3.00).结论 孕前超重和肥胖以及孕期体重增加是GDM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妊娠期 体重指数 增重 队列研究
原文传递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临床发病前预警信息分析 被引量:73
7
作者 史峻梅 杨孜 +1 位作者 陈蕾 王伽略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37-340,共4页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孕妇临床病程进展中的预警信息。方法选择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从早、中孕期起即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进行规律产前检查的47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作为研究组。采用1:2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取同期正常单胎妊娠94例...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孕妇临床病程进展中的预警信息。方法选择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从早、中孕期起即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进行规律产前检查的47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作为研究组。采用1:2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取同期正常单胎妊娠94例孕妇为对照组。记录并分析两组孕妇的临床资料,包括体重指数及体重变化、水肿情况、高血压前期表现、血浆白蛋白及尿蛋白情况。结果(1)体重指数:研究组孕妇基础体重指数为(23.27±4.31)kg/mm^2,对照组为(21.52±3.09)kg/mm^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体重指数增长幅度:研究组孕妇在重度子痫前期发病前孕期体重指数增长为(5.60±2.17)kg/mm^2,对照组为(4.85±1.52)kg/mm^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孕妇发病前每周体重指数增加为(0.74±0.41)kg/mm^2,对照组孕妇为(0.23±0.18)kg/mm^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体重指数每周增长0.39kg/mm^2作为界值预测重度子痫前期发病的敏感度为84%,特异度为81%;以0.41kg/mm^2为界值,其敏感度为79%,特异度为91%。(3)体重:研究组孕妇在孕晚期(〉28周)发病前每周体重平均增加为(0.93±0.70)kg,对照组为(0.63±0.20)k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体重过度增加(体重每周增长〉0.50kg)者25例(60%,25/42),对照组53例(63%,53/8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但两组孕妇体重增加的幅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高血压前期表现:研究组有8例孕妇(17%,8/47)在发病前有高m压前期表现,对照组仅有5例(5%,5/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水肿:研究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兆子痫 水肿 高血压 蛋白尿 体重增长
原文传递
孕前肥胖及孕期体重增长过度与妊娠期并发症及分娩结局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53
8
作者 张洪芹 吕耀凤 +1 位作者 蔺香云 崔景晶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7-119,共3页
目的:探讨孕前肥胖、孕期体重增长过度孕妇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以及其分娩结局的关系。方法:测量2236例足月单胎初产妇孕前的身高、体重和孕期体重增长情况,计算孕前体重指数,并分别观察肥胖孕妇的妊娠期并发症、分娩方式、产程以及产后... 目的:探讨孕前肥胖、孕期体重增长过度孕妇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以及其分娩结局的关系。方法:测量2236例足月单胎初产妇孕前的身高、体重和孕期体重增长情况,计算孕前体重指数,并分别观察肥胖孕妇的妊娠期并发症、分娩方式、产程以及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巨大儿发生情况。结果:①孕前肥胖及孕期体重增长过度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以及早产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②孕前肥胖及孕期体重增长过度孕妇总产程、产程异常发生率、剖宫产率、产钳助产率、巨大儿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以及围生儿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结论:孕前肥胖及孕期体重增长过度对孕产妇和新生儿均产生不利影响,增加了妊娠期、分娩期并发症和增高了难产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体重增加 妊娠期并发症 分娩结局
下载PDF
美国2009年足月单胎妊娠妇女孕期增重指南的临床适宜性探讨 被引量:54
9
作者 杨延冬 杨慧霞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46-650,共5页
目的探讨美国医学研究院(IOM)2009年推荐的单胎妊娠妇女(单胎孕妇)孕期增重范围是否适合于中国孕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至12月和2009年1至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分娩的糖代谢正常足月单胎孕妇4736例的临床资料,其中,2005年1... 目的探讨美国医学研究院(IOM)2009年推荐的单胎妊娠妇女(单胎孕妇)孕期增重范围是否适合于中国孕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至12月和2009年1至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分娩的糖代谢正常足月单胎孕妇4736例的临床资料,其中,2005年1964例,2009年2772例。根据孕前体质指数(BMI)分成3组:BMI〈18.5kg/m2为低BMI组,465例;BMI18.5~24.9kg/m2为正常BMI组,3549例;BMI≥25.0kg/m2为高BMI组,722例;3组根据孕期增重范围是否符合IOM推荐范围各分为低于推荐范围、符合推荐范围和高于推荐范围3种情况。分析孕妇年龄、分娩孕周、孕前体质量、孕前BMI、产次等有无差异,比较孕前不同BMI组孕妇孕期增重范围低于、高于IOM推荐范围者与符合推荐范围者母儿并发症有无差异。结果(1)低BMI组孕期增重低于IOM推荐范围的孕妇分娩低出生体质量儿的风险较孕期增重符合推荐范围的孕妇有升高趋势(OR:3.71,95%CI为0.97~14.12,P=0.055)。(2)与正常BMI组孕期增重符合推荐范围的孕妇相比,同组内孕期增重高于推荐范围组孕妇分娩巨大儿的风险明显升高(OR=2.14,95%CI为1.62~2.83,P〈0.01)。(3)高BMI组孕期增重高于推荐范围的孕妇分娩巨大儿的风险较符合推荐范围孕妇升高(OR=3.25,95%CI为1.65~6.39,P=0.001),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风险升高(OR=1.79,95%CI为1.04~3.09,P=0.037)。结论美国IOM2009年推荐的足月单胎孕妇孕期增重范围比较适合于中国孕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质量指数 孕妇 体重增长 出生体重 妊娠结局
原文传递
孕妇孕期适宜体质量增加范围的探讨及其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关系 被引量:53
10
作者 王文鹏 陈芳芳 +7 位作者 米杰 滕越 赵娟 武明辉 张雪 张娣 王军华 滕红红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21-325,共5页
目的探讨健康足月孕妇孕期适宜体质量增加范围及其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1—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和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分娩的健康足月单胎孕妇16460例,将孕妇的年龄、身高、孕前体质指数(BMI... 目的探讨健康足月孕妇孕期适宜体质量增加范围及其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1—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和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分娩的健康足月单胎孕妇16460例,将孕妇的年龄、身高、孕前体质指数(BMI)、历次产检体质量、分娩孕周与方式、新生儿卅生体质量等指标录人统一的病例回顾调查数据库,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以孕前BMI〈18.5kg/m^2定义为孕前低体质量组,孕前BMI为18.5~〈24.0k∥m。定义为孕前正常体质量组;孕前BMII〉24kg/m。为孕前超重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2500g为低出生体质量儿,2500~〈4000g为正常出生体质量儿,其中2900~3499g为最适宜出生体质量儿,≥4000g为巨大儿。结果(1)3组孕妇孕期体质量增加范围及新生儿卅生体质量:16460例孕妇孕期平均体质量增加范围(17.1±4.9)k,新生儿平均出生体质量为(3406±400)g,其中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率为0.92%(152/16460),巨大儿发生率为7.55%(1242/16460)。孕前低体质量组(3089例)、正常体质量组(11478例)、超重组(1893例)孕妇的孕期体质量增加范围[分别为(17.4±4.6)、(17.3±4.8)、(15.6±5.3)k]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均呈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276、0.256和0.170,P均〈0.01)。3组孕妇孕期体质量增加范围、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巨大儿发生率3组间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2)百分位法分析3组孕妇孕期适宜的体质量增加范围:3组出生适宜体质量新生儿共8449例,孕前低体质量组、正常体质量组及超重组孕妇孕期体质量增加范围分别为14.0~19.5kg、13.5~19.5kg及11.0~18.0kg,平均增加16.0kg最为适宜。(3)孕期体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体重增长 婴儿 新生 出生体重
原文传递
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儿影响 被引量:52
11
作者 韩欢 应豪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44-246,共3页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在妊娠期发生或首次发现的糖耐量异常,近年来其发病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文章从多方面阐述了GDM对母婴安全的影响,包括近期影响和远期影响,GDM孕妇有效的血糖控制和合理的体重增长可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血糖控制 体重增长
原文传递
妊娠糖尿病患者孕前体质指数与血糖及孕期膳食营养的关系 被引量:52
12
作者 毕研霞 洪忠新 丁冰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624-1628,共5页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GDM)患者孕前体质指数(BMI)与孕中期营养素摄入水平及孕期增重的关系,探讨其对GDM发病的影响,为进一步指导孕期营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北京友谊医院营养门诊就诊的170例GDM患者为调查对...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GDM)患者孕前体质指数(BMI)与孕中期营养素摄入水平及孕期增重的关系,探讨其对GDM发病的影响,为进一步指导孕期营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北京友谊医院营养门诊就诊的170例GDM患者为调查对象,根据孕前BMI分为低体质量组、正常体质量组、超重组、肥胖组,使用24 h膳食回顾调查法和食物频度法,分析GDM患者孕中期营养素摄入量,对孕前BMI与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孕期增重与摄入总能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OGTT结果显示肥胖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1 h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高于低体质量组和正常体质量组(P<0.05);超重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1 h血糖水平高于低体质量组和正常体质量组(P<0.05);正常体质量组空腹血糖水平高于低体质量组(P<0.05),正常体质量组与低体质量组餐后1 h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BMI组GDM患者摄入的总能量、总蛋白、总脂肪及总碳水化合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体质量组活动时间较其他3组活动时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孕期增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M患者孕前BMI与OGTT空腹血糖水平呈正相关(r=0.387,P<0.05);与餐后1 h血糖水平呈正相关(r=0.279,P<0.05);与餐后2h血糖水平呈正相关(r=0.164,P<0.05)。孕期增重与孕期摄入总能量呈正相关(r=0.242,P<0.05)。结论孕前超重或肥胖、孕期饮食结构不合理及孕期增重过多均与GDM相关;孕期应合理饮食、均衡营养,同时应加强孕妇营养健康教育及围生期保健,控制体质量的合理增长,降低GDM的发病率,提高母婴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妊娠 糖尿病膳食 膳食调查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人体质量指数 体重增长
下载PDF
翘嘴红鲌对饲料蛋白的营养需求及豆粕对鱼粉的适宜替代量 被引量:43
13
作者 王桂芹 周洪琪 +7 位作者 陈建明 赵朝阳 周辉 阎大伟 冷向军 叶金云 潘茜 王友慧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77-285,共9页
选择健康的翘嘴红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 Bleeker)为实验鱼,体质量(12.84±0.60)g。实验分为两部分进行。实验Ⅰ以褐鱼粉为蛋白源,配制5个蛋白水平(31.04%、35.51%、40.89%、46.62%、50.33%)的等能、... 选择健康的翘嘴红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 Bleeker)为实验鱼,体质量(12.84±0.60)g。实验分为两部分进行。实验Ⅰ以褐鱼粉为蛋白源,配制5个蛋白水平(31.04%、35.51%、40.89%、46.62%、50.33%)的等能、等必需氨基酸(EAA)平衡关联度的半精制饲料,探讨翘嘴红的对饲料蛋白的需求;经过8周饲养,实验Ⅰ的结果表明,饲料蛋白含量对翘嘴红鲌的增承率、饲料效率和蛋白效率具有显著影响。方差分析表明,40.89%饲料蛋白组的鱼体增重率显著高于31.04%、35.51%饲料蛋白组(P〈0.05),但是与46.62%和50.33%饲料蛋白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31.04%、35.51%和40.89%饲料蛋白组的蛋白效率显著高于46.62%和50.33%饲料蛋白组(P〈0.05);40.89%、46.62%和50.33%饲料蛋白组的饲料效率显著高于31.04%和35.51%饲料蛋白组(P〈0.05)。依据折线模型分析翘嘴红鲌的增重率、二次多项式回归分析蛋白质效率,适宜饲料蛋白水平为37.43%~41.15%。实验Ⅱ以豆粕替代鱼粉,大豆蛋白分别替代0.0%、13.5%、27%、40.5%和54%的鱼粉蛋白,配制5个EAA关联度的等蛋白(40%)、等能(20MJ·kg^-1)的半精制饲料,探讨翘嘴红鲌饲料中大豆蛋白对鱼粉蛋白的适宜替代量。结果表明,当大豆蛋白分别替代13.5%、27.0%和40.5%的鱼粉蛋白时,翘嘴红鲌的增重率和蛋白效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且都显著高于54.0%替代组(P〈0.05),因此,本实验条件下,大豆蛋白对鱼粉蛋白的最大替代量为40.5%,饲料动、植物蛋白适宜比为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翘嘴红鲌 饲料蛋白水平 大豆蛋白 增重率 蛋白质效率
下载PDF
饲料蛋白水平对星斑川鲽幼鱼生长、体组成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8
14
作者 丁立云 张利民 +4 位作者 王际英 孙丽慧 帅继祥 崔立娇 孙永智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85-1292,共8页
以鱼粉为蛋白源,配制5个不同蛋白质水平(34.85%,40.48%,46.54%,51.54%,56.69%)的等能饲料。以初始体质量为(54.52±0.23)g的星斑川鲽(Platichthys stellatus)为实验对象,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进行54d的摄食生长实验,研究饲料蛋白... 以鱼粉为蛋白源,配制5个不同蛋白质水平(34.85%,40.48%,46.54%,51.54%,56.69%)的等能饲料。以初始体质量为(54.52±0.23)g的星斑川鲽(Platichthys stellatus)为实验对象,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进行54d的摄食生长实验,研究饲料蛋白水平对星斑川鲽幼鱼生长、体组成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1)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增加而上升,51.54%和56.69%饲料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各组差异显著(P<0.05);51.54%饲料组的蛋白质效率(PER)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51.54%饲料组的蛋白质沉积率(PRE)也显著高于34.85%、46.54%和56.69%组(P<0.05),但与40.48%饲料组差异不显著(P>0.05)。以增重率为参考指标,折线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星斑川鲽幼鱼获得最佳增重时对饲料中蛋白质的需要量为53.56%。(2)饲料不同蛋白水平对星斑川鲽幼鱼鱼体灰分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但显著影响了鱼体粗蛋白、粗脂肪和水分的含量(P<0.05)。51.54%饲料组鱼体粗蛋白含量最高,显著高于34.85%组(P<0.05),而与40.48%、46.54%和56.69%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鱼体粗脂肪含量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升高而下降,水分含量表现出与粗脂肪含量相反的趋势。(3)饲料蛋白含量对星斑川鲽幼鱼部分血浆生化指标也产生了显著性的影响。血浆总蛋白(TP)以51.54%组最高,与56.69%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34.85%、40.48%和46.54%组(P<0.05);40.48%、51.54%和56.69%组间血浆尿素氮(BUN)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低于34.85%和46.54%组(P<0.05)。综合以上结果,星斑川鲽饲料中蛋白质适宜添加量为51.54%~53.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斑川鲽 蛋白水平 增重率 体组成 血浆生化指标
下载PDF
基于巨大儿发生率的中国孕妇孕期体质量增加的参考范围——多中心横断面研究 被引量:49
15
作者 梁嬛 张为远 李笑天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47-152,共6页
目的分析中国孕妇的孕期体质量增加(GWG)与巨大儿发生率的关系,探讨基于巨大儿发生率的中国孕妇GWG的参考范围。方法采用多中心、分层抽样调查方法,收集了14个省市区39家医院的112485例非早产(分娩孕周≥37周)分娩孕妇的临床数据... 目的分析中国孕妇的孕期体质量增加(GWG)与巨大儿发生率的关系,探讨基于巨大儿发生率的中国孕妇GWG的参考范围。方法采用多中心、分层抽样调查方法,收集了14个省市区39家医院的112485例非早产(分娩孕周≥37周)分娩孕妇的临床数据,共61149例(54.36%,61149/112485)非早产、单胎、基本数据完整(包括身高、孕前体质量、GWG、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等)孕妇纳入本研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孕妇的身高、孕前体质指数(BMI)、GWG、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及其新生儿性别等因素对巨大儿发生率的影响。设定正常孕妇的巨大儿发生率为5.0%~10.0%,计算不同孕前BMI孕妇的GWG参考范围。结果本研究中巨大儿的总发生率为7.46%(4563/61149)。通过非校正和校正的logistic回归法分析显示,巨大儿发生率与孕妇的身高、分娩孕周、孕前BMI、GWG、男性性别新生儿、初产妇及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均存在明显的正相关(P均〈0.05)。以控制巨大儿发生率在5.0%-10.0%为目标,在低BMI孕妇(孕前BMI〈18.5kg/m^2)、正常BMI孕妇(孕前BMI为18.5~24.9kg/m^2)、超重(孕前BMI为25.0~29.9kg/m^2)和肥胖(孕前BMI≥30.0kg/m^2)孕妇,其GWG的参考范围分别为20.0~25.0、10.0—20.0、0—10.0和0~5.0kg。结论本研究初步建立了基于巨大儿发生率的中国孕妇GWG的参考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胎儿 发病率 妊娠 体重增长 横断面研究
原文传递
地衣芽孢杆菌与低聚木糖对异育银鲫消化酶活性、肠道菌群及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7
16
作者 刘波 谢骏 +3 位作者 刘文斌 王恬 王惠芬 杜伟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36-340,共5页
将180尾异育银鲫(allogygenetic cruc ian carp)随机分成3组,每组设3个重复,分别投喂3种饲料:基础日粮(Ⅰ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质量分数为0.02%的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 is(Ⅱ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质量分数分别为0.01%的地... 将180尾异育银鲫(allogygenetic cruc ian carp)随机分成3组,每组设3个重复,分别投喂3种饲料:基础日粮(Ⅰ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质量分数为0.02%的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 is(Ⅱ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质量分数分别为0.01%的地衣芽孢杆菌和低聚木糖(Ⅲ组),共饲养75 d。结果表明:与Ⅰ组鱼相比,Ⅱ组鱼的增重率显著提高(P<0.05),其肠道食糜中蛋白酶、淀粉酶的活性及食糜中芽孢杆菌和乳酸杆菌的数量大大增加,大肠杆菌的数量显著降低(P<0.05);Ⅲ组鱼的增重率和肠道食糜中淀粉酶的活性显著提高(P<0.05),肠道食糜中大肠杆菌的数量显著降低(P<0.05),乳酸杆菌的数量有增加趋势;Ⅲ组鱼肠道食糜中蛋白酶的活性、芽孢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比Ⅱ组鱼显著降低(P<0.05),大肠杆菌数量有降低趋势,同时,Ⅲ组鱼肝胰脏中蛋白酶的活性比其它两组显著提高(P<0.05),两组之间其他指标差异不显著。因此,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地衣芽孢杆菌和低聚木糖,可提高鱼体中消化酶的活性,有助于维持肠道内的微生态平衡,促进动物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育银鲫 地衣芽孢杆菌 低聚木糖 消化酶 肠道菌群 增重率
下载PDF
孕前体重指数和孕期增重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48
17
作者 童锦 顾宁 +4 位作者 李洁 许晨晨 杨岚 朱振华 王志群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561-565,共5页
目的探讨孕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和孕期增重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为制定孕期体重分级管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2009年1月至2010年4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产科定期产前检查的健康单胎妊娠孕妇2409例。根据... 目的探讨孕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和孕期增重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为制定孕期体重分级管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2009年1月至2010年4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产科定期产前检查的健康单胎妊娠孕妇2409例。根据孕前BMI分为孕前体重过低(BMI〈18.5)、体重正常(BMI18.5~)、超重和肥胖(BMI≥24.0)3组。孕期增重计算方法为分娩前最高体重减去孕前体重。将孕前体重过低和体重正常的孕产妇,分别按孕期增重〈10kg、10kg~、≥15妇分为3个亚组;孕前超重和肥胖的孕产妇,按孕期增重〈5kg、5k~、10kg~、≥15kg分为4个亚组。记录分娩孕周、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体重和Apgar评分,以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胎儿生长受限及早产的发生率。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Student Newman—Keuls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结果(1)2409例孕妇中,孕前体重过低、体重正常、超重和肥胖组的构成比分别为18.5%(445例)、69.9%(1685例)和11.6%(279例)。孕前超重和肥胖组HDP、GDM和巨大儿发生率、剖宫产率分别为12.9%.(36例)、17.9Voo(50例)、13.6%(38例)和52.3%(146例),均高于孕前体重过低组[3.4%(15例)、4.3%(19例)、3.8Voo(17例)和25.8%(1t5例),χ2分别为23.8、37.1、23.5和50.2,P〈0.05]和体重正常组[5.5%(92例)、7.8%(132例)、7.8%(132例)和31.6%(532例),15。分别为21.8、29.0、10.1和3.4,P%0.05]。(2)孕前体重正常者,孕期增重〈10kg亚组FGR发生率和早产率分别为3.5%(4/115)和8.7%(10/115),高于增重10kg~亚组[0.7%(4/548)和3.3%(18/548),χ2分别为6.0和6.9,P%0.05]和≥15kg亚组[0.8%(8/1022)和3.6%(37/10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质量指数 妊娠 体重增长 妊娠结局
原文传递
地顶孢霉培养物对保育仔猪生产性能及免疫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4
18
作者 魏建忠 张玮 +3 位作者 李郁 樊美珍 王桂军 杨德康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3-35,共3页
试验选择28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32头,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25%地顶孢霉培养物,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期30 d。结果表明,试验组仔猪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10.4%,差异显著(P<0.05),饲料转化率提高2.6%,... 试验选择28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32头,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25%地顶孢霉培养物,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期30 d。结果表明,试验组仔猪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10.4%,差异显著(P<0.05),饲料转化率提高2.6%,腹泻率降低57.7%;试验组平均猪瘟抗体效价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RRS免疫抗体阳性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因此,地顶孢霉培养物具有促进仔猪生长和提高免疫力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顶孢霉培养物 仔猪 增重 抗体
下载PDF
发酵豆粕部分替代鱼粉对凡纳滨对虾的影响 被引量:39
19
作者 冷向军 王文龙 李小勤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0-41,共2页
以8.75%脱皮豆粕、8.67%发酵豆粕等蛋白替代饲料中鱼粉用量的20%(对照组鱼粉33%,替代组鱼粉26.4%);另在脱皮豆粕组基础上,以25.03%发酵豆粕全部取代脱皮豆粕和普通豆粕的使用(全发酵豆粕组),饲养体重为0.10 g凡纳滨对虾1个月。结果表明... 以8.75%脱皮豆粕、8.67%发酵豆粕等蛋白替代饲料中鱼粉用量的20%(对照组鱼粉33%,替代组鱼粉26.4%);另在脱皮豆粕组基础上,以25.03%发酵豆粕全部取代脱皮豆粕和普通豆粕的使用(全发酵豆粕组),饲养体重为0.10 g凡纳滨对虾1个月。结果表明:对照组幼虾的增重率最大,其次为全发酵豆粕组,二者均显著高于脱皮豆粕组(P<0.05),发酵豆粕组的虾体增重率介于对照组和脱皮豆粕组之间。在饲料系数方面,以全发酵豆粕组最低,其他依次为对照组、发酵豆粕组、脱皮豆粕组。对虾体肌肉成分的分析显示,各组幼虾肌肉在水分、蛋白质含量方面没有显著差异(P>0.05)。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发酵豆粕为优于脱皮豆粕的鱼粉替代品,可取代饲料中鱼粉用量的20%而不会对虾体增重率、虾体肌肉组成产生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发酵豆粕 脱皮豆粕 鱼粉 虾体增重率 饲料系数
下载PDF
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胃肠功能及体重增长的影响 被引量:42
20
作者 李永红 陈青琴 +2 位作者 刘晓红 杨国语 孙俊涛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69-71,共3页
目的探讨早产儿早期非营养性吸吮(NNS)对其胃肠功能及体重增长的影响。方法76例需经鼻胃管喂养的健康早产适于胎龄儿,出生体重<2500g,胎龄<35周,随机分为非营养性吸吮(NNS)组36例和对照组40例。NNS组在鼻胃管喂养前后吸空橡皮奶头... 目的探讨早产儿早期非营养性吸吮(NNS)对其胃肠功能及体重增长的影响。方法76例需经鼻胃管喂养的健康早产适于胎龄儿,出生体重<2500g,胎龄<35周,随机分为非营养性吸吮(NNS)组36例和对照组40例。NNS组在鼻胃管喂养前后吸空橡皮奶头5min,每天7~8次,对照组单纯给予鼻胃管喂养(N-NNS),不足热量给予部分肠道外营养。观察体重、胃排空时间、肠道营养达418.4kJ/(kg.d)时间,喂养耐受情况。结果NNS组、对照组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分别为(8.6±3.9)d、(10.5±3.6)d,观察组明显缩短(P<0.05);NNS组胃半排空时间(58.3±22.9)min快于对照组(73.8±17.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NS组热能达418.4kJ/(kg.d)的时间(12.0±5.4)d较对照组(15.4±5.5)d明显缩短(P<0.05);胃残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6.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NS可促进胃排空,有利于早产儿生后胃肠功能发育,减少喂养不耐受的发生,促进体重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 胃肠活动 体重增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