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种车轮材料与U71Mn热轧钢轨匹配特性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吉华 王文健 刘启跃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30-1136,共7页
为研究车轮材料对轮轨匹配行为的影响,在MMS-2A型轮轨磨损试验机上模拟研究了U71Mn热轧钢轨和4种不同车轮材料的摩擦磨损行为.采用电子分析天平测量试样磨损量,采用SEM对试样进行微观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车轮含碳量升高,车轮硬度升高,车... 为研究车轮材料对轮轨匹配行为的影响,在MMS-2A型轮轨磨损试验机上模拟研究了U71Mn热轧钢轨和4种不同车轮材料的摩擦磨损行为.采用电子分析天平测量试样磨损量,采用SEM对试样进行微观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车轮含碳量升高,车轮硬度升高,车轮的磨损量逐渐降低,而与之匹配的钢轨磨损量逐渐升高;轮轨试样的磨痕粗糙程度与磨损程度相关,磨损越严重,磨痕越粗糙;轮轨试样的硬度比决定轮轨试样的磨损机制,轮轨硬度比较低时,主要以磨粒磨损为主,磨损最严重,当轮轨硬度比继续升高,主要以疲劳磨损为主,磨损降低,当轮轨硬度比接近1.1时,轮轨氧化达到最严重,主要以氧化磨损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度 磨痕 磨损机制 硬度比
下载PDF
Numerical analysis of time-varying wear with elastic deformation in line contact 被引量:1
2
作者 Wanglong ZHAN Ping HUANG 《Friction》 SCIE CSCD 2019年第2期143-152,共10页
Wear is an important factor for failures of mechanical components. Current research on wear is mainly focused on experiments while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wear is hardly used owing to the complexities of the wear ... Wear is an important factor for failures of mechanical components. Current research on wear is mainly focused on experiments while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wear is hardly used owing to the complexities of the wear process. Explaining the effect of friction on the wear process is important, as it will lead to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evolution of wear. This study proposed a numerical method to expound the wear process in the contact between an elastic cylinder and a half-space simulating the ring-block tester. There are two difficulties during the calculation; one is that the contact shapes vary with time, causing the pressure distribution to change simultaneously and the other is the integral equation for calculating the contact pressure under different worn shapes.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wear rate was computed using Archard's law and the wear process was calculated step by step until the specified total sliding distance was achieved. During each step of the calculation, the contact topography was updated. The simulation intuitively reproduced the contact state of change from line to surface contact throughout the wear process. Reasonable agreements on the changes of the wear scar, achieved from experiment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 were obt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me VARYING wear SINGULAR INTEGRAL equation elastic deformation wear scars contact pressure
原文传递
柴油成膜润滑机制探讨 被引量:8
3
作者 胡泽祥 左凤 王昆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61-164,共4页
柴油是发动机燃料供给系统的润滑剂,其润滑性非常重要。在高频往复试验机上对不同柴油样品进行了润滑性评价,对试验后的金属件进行磨斑表面分析,通过对比研究,探讨了柴油成膜润滑机制。结果表明,柴油成膜组分少,不能形成良好润滑保护膜... 柴油是发动机燃料供给系统的润滑剂,其润滑性非常重要。在高频往复试验机上对不同柴油样品进行了润滑性评价,对试验后的金属件进行磨斑表面分析,通过对比研究,探讨了柴油成膜润滑机制。结果表明,柴油成膜组分少,不能形成良好润滑保护膜,或者因腐蚀反应不能形成有效润滑保护膜,是柴油润滑性差并导致偶件磨损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润滑性 HFRR 磨斑 表面分析 保护膜
下载PDF
软材料的微磨损测试研究(Ⅱ)——有脊磨痕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7
4
作者 陈平 陈华辉 李国华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6-100,共5页
利用自行研制的多功能微磨损试验机,研究了软材料的微磨损问题,如Cu、Al、镁合金、45钢等,并与硬度相对较高的Ni60B涂层和TiN涂层进行对比,描述了软材料磨痕形貌中隆脊的发生及发展过程,讨论了隆脊的形成机理,分析了隆脊形成的影响因素... 利用自行研制的多功能微磨损试验机,研究了软材料的微磨损问题,如Cu、Al、镁合金、45钢等,并与硬度相对较高的Ni60B涂层和TiN涂层进行对比,描述了软材料磨痕形貌中隆脊的发生及发展过程,讨论了隆脊的形成机理,分析了隆脊形成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软材料微磨损试验的优化试验条件。研究结果将对软材料微磨损特性的系统研究以及在磨损工况下的选择和合理应用起到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磨损 软材料 磨痕 隆脊
原文传递
不同载荷下水润滑高分子材料磨损机制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尚明基 何晓良 +1 位作者 李国宾 邢鹏飞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1-86,共6页
为了研究载荷对新型水润滑高分子轴承材料磨损机制的影响,在CFT-1型摩擦磨损试验机上对该材料进行不同载荷下的无/有水润滑摩擦磨损试验,通过考察试样的摩擦因数、磨痕和磨损表面形貌,分析该材料的磨损机制。结果表明:在无水润滑条件下... 为了研究载荷对新型水润滑高分子轴承材料磨损机制的影响,在CFT-1型摩擦磨损试验机上对该材料进行不同载荷下的无/有水润滑摩擦磨损试验,通过考察试样的摩擦因数、磨痕和磨损表面形貌,分析该材料的磨损机制。结果表明:在无水润滑条件下,该材料的摩擦因数随着载荷的增加呈现先降低后逐渐上升的变化趋势,磨损表面均出现塑性变形和撕裂脱落现象,磨损机制主要为黏着磨损,其中随着载荷的增大表面塑性变形趋于严重,而表面撕裂脱落在中等载荷下较为轻微,在低载荷和高载荷下较为严重;在水润滑条件下,该材料的摩擦因数随着载荷的增加也呈现出先下降低后急剧上升的趋势,磨损表面未发生塑性变形和撕裂脱落,但出现脱落的磨粒和犁沟,磨损机制主要为磨粒磨损,其中在中等载荷下,表面脱落的磨粒少、犁沟细小而浅,在低载荷和高载荷下表面脱落的磨粒多、犁沟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润滑高分子轴承材料 摩擦因数 磨痕 磨损表面形貌 磨损机制
下载PDF
关于J.Warburton方法的钢丝交叉磨痕体积计算及误差分析
6
作者 张武 刘怡杉 +1 位作者 吴景亮 韩飞燕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6,共6页
以J.Warburton和R.Bradford的研究为基础,采用数值解的方法分析直线型钢丝接触、直线型钢丝与圆弧型钢丝接触时的磨痕体积和误差。分析显示:当直线型钢丝交叉时,因为被省略的I项是一个负值,所以J.Warburton方法所得到的磨痕体积始终大... 以J.Warburton和R.Bradford的研究为基础,采用数值解的方法分析直线型钢丝接触、直线型钢丝与圆弧型钢丝接触时的磨痕体积和误差。分析显示:当直线型钢丝交叉时,因为被省略的I项是一个负值,所以J.Warburton方法所得到的磨痕体积始终大于数值方法得到的磨痕体积,当磨痕深度达到2.5mm时,J.Warburton方法带来的误差为0.27%,之后随着磨痕深度的增大而急剧增大,当磨痕深度达到5mm时,J.Warburton方法省略I项所带来的误差为1.43%。因此当磨痕深度超过钢丝半径的一半时,J.Warburton方法所带来的体积误差将必须予以考虑。直线型钢丝与圆弧型钢丝接触的磨痕体积由V_(A)和V_(B)两部分来表达,J.Warburton方法总体积计算结果与数值方法相差甚远,最大误差超过10%,同时,反验证得出r^(*)和r_(3)^(*)呈现出截然相反的变化规律,所以r_(3)^(*)参与计算的V_(B)不能反映B磨痕的真实体积。所以,J.Warburton对B磨痕的体积计算方法持怀疑态度是正确的。本研究为计算直线型钢丝接触、直线型钢丝与圆弧型钢丝接触时的磨痕体积和误差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痕 钢丝绳 磨损体积 误差分析 交叉角度
下载PDF
电弧喷涂铁基缸体涂层材料组织及耐磨性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吴比 李增荣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86-90,共5页
为节能减排,目前多采用铝合金制造汽车发动机体。由于铝合金耐磨性差,一般需要在气缸内嵌入灰铸铁缸套以改善摩擦性。采用热喷涂技术在气缸壁上喷涂一层耐磨涂层可以解决这一问题。采用电弧喷涂技术制备了两种铁基涂层。通过光学显微镜... 为节能减排,目前多采用铝合金制造汽车发动机体。由于铝合金耐磨性差,一般需要在气缸内嵌入灰铸铁缸套以改善摩擦性。采用热喷涂技术在气缸壁上喷涂一层耐磨涂层可以解决这一问题。采用电弧喷涂技术制备了两种铁基涂层。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仪分析了涂层的组织;利用MMW-1立式万能磨损试验机测试了油润滑条件下涂层的耐磨性,并与作为标准件的灰铸铁材料进行了对比。磨损试验参数为转速0.5 m/s,滑行距离4 500 m,轴向力200 N。结果表明:08A涂层的耐磨性和摩擦系数比灰铸铁好,可以替代灰铸铁缸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基涂层 电弧喷涂 微观组织 磨痕 孔隙 氧化物 耐磨性 摩擦系数
下载PDF
基于灰度相似和双邻域的磨痕角自动检测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郭捷 张颖 +1 位作者 肖梅 张雷 《电子设计工程》 2021年第16期158-162,共5页
为了确定磨斑图像中磨痕的方向,便于后续磨斑直径的测量、抗磨性分析和异常磨损检测等处理,文中提出了一种双邻域的磨痕角自动测定方法。方法同时考虑小、大两个尺寸邻域内的灰度变化度来推算磨痕的方向角,构建小尺寸的近邻域,计算像素... 为了确定磨斑图像中磨痕的方向,便于后续磨斑直径的测量、抗磨性分析和异常磨损检测等处理,文中提出了一种双邻域的磨痕角自动测定方法。方法同时考虑小、大两个尺寸邻域内的灰度变化度来推算磨痕的方向角,构建小尺寸的近邻域,计算像素及其近邻域像素的灰度差以得到像素不同方位的灰度变化,求出使差异度取最小值的方位值(很接近磨痕方向);考虑磨痕角的检测精度和耗时,利用大尺寸的远邻域及远邻域上的兴趣像素,得到兴趣像素的远邻域差异度;找到与灰度差异度的极小值(即灰度相似)所对应的磨痕方位值,并结合远邻域的尺寸推算出磨痕角。以人工判定的磨痕角为基准,对200组样本数据进行仿真。实验表明,文中方法检测方向角的平均绝对误差小于1.5°,最小和最大的绝对误差分别为0°和4.309°,平均每帧耗时约2.8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痕角 灰度相似性 双邻域 磨痕 图像处理 四球摩擦试验
下载PDF
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高温疲劳磨损规律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建秀 郭炎强 +1 位作者 韩长生 李蔚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5,共5页
研究了高速列车用铜基粉末冶金多孔摩擦材料的高温摩擦磨损性能。在PlintTE77高温疲劳试验机上对该材料进行了高温磨损性能测试 ,工况分别为 :室温 ,10 0℃ ,2 0 0℃ ,3 0 0℃ ,3 5 0℃ ,5 0 0℃ ;法向载荷为 :2 0 0N ,45 0N ,等12种工... 研究了高速列车用铜基粉末冶金多孔摩擦材料的高温摩擦磨损性能。在PlintTE77高温疲劳试验机上对该材料进行了高温磨损性能测试 ,工况分别为 :室温 ,10 0℃ ,2 0 0℃ ,3 0 0℃ ,3 5 0℃ ,5 0 0℃ ;法向载荷为 :2 0 0N ,45 0N ,等12种工况 ;振动频率为 :4Hz ;移动幅值为 :± 5mm ;并对摩擦后的磨痕进行了SEM分析 ,发现 :(1)在 2 0 0N ,3 0 0℃时出现了粘压的多源弧形裂纹 ,这和冲击时的沿树枝晶裂纹截然不同 ;(2 )在 45 0N ,3 0 0℃时 ,磨痕表面出现了球状的石墨颗粒层 ,这起到了极好的润滑作用 ,使得 3 0 0℃时磨损较低。 (3 )在 45 0N ,3 5 0℃时 ,有沿磨痕方向的长条裂纹出现 ;(4 )在不同荷载 5 0 0℃时 ,发生了负磨损 ,即摩擦材料粘附到对偶材料上 ,由于新的氧化面的形成摩擦系数是最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铜基 粉末冶金 摩擦材料 疲劳 磨损 磨痕
下载PDF
柴油的组分对柴油润滑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继志 张卫东 +2 位作者 闫红霞 李健 张伟 《炼油与化工》 2011年第6期29-32,64,共4页
文中通过测定不同工艺生产的柴油的润滑性和烃类组成,分析了烃类组成、添加剂、硫含量与润滑性的关系,以及各馏出口、精制半成品柴油的润滑性分布状况,为生产高润滑性的柴油提供依据。
关键词 润滑性 柴油 磨斑 烃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对GCr15-Si_3N_4摩擦副润滑效应试验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丽秀 张馨月 +1 位作者 王俊海 屈鑫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65-372,共8页
目的研究氧化石墨烯添加剂对GCr15-Si_3N_4摩擦副润滑效应影响,提高陶瓷球轴承的运行特性.方法以GCr15圆盘和Si_3N_4球组成摩擦副,选用40℃时黏度为79.43 mm^2/s的润滑油作为基础油,并添加氧化石墨烯.使用摩擦磨损试验机球面接触式旋转... 目的研究氧化石墨烯添加剂对GCr15-Si_3N_4摩擦副润滑效应影响,提高陶瓷球轴承的运行特性.方法以GCr15圆盘和Si_3N_4球组成摩擦副,选用40℃时黏度为79.43 mm^2/s的润滑油作为基础油,并添加氧化石墨烯.使用摩擦磨损试验机球面接触式旋转环块考察氧化石墨烯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在GCr15-Si_3N_4摩擦副中的润滑效应;用摩擦磨损试验系统自动记录摩擦系数,温升检测系统实时记录摩擦位置温升,利用电镜对磨痕进行表征;试验分析转速、载荷及氧化石墨烯含量对GCr15-Si_3N_4摩擦副摩擦系数、温升及表面磨痕的影响.结果氧化石墨烯的质量分数为0.15%时对低转速及高载荷有较好的润滑效果;氧化石墨烯的质量分数为0.3%时对高转速的温升有较好的控制作用,温升降低了3.55℃.结论转速、载荷及氧化石墨烯含量对GCr15-Si_3N_4摩擦副的摩擦系数、温升及表面磨痕均有影响.在润滑油中添加适当的氧化石墨烯后可以起到减磨作用,对低转速有较好的润滑效果,对高转速温升有较好的冷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摩擦系数 温升 磨痕
下载PDF
烟炱和灰尘颗粒对紫铜电接触微动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朋关 曹中清 +3 位作者 陈海超 彭金方 蔡振兵 曹中清(导师)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18,共7页
采用球/平面接触方式,在自制的电接触磨损试验设备上对紫铜进行电接触微动磨损试验,研究了表面附着的烟炱和灰尘颗粒对紫铜电接触微动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附着灰尘颗粒时的接触电阻远高于附着烟炱颗粒的;烟炱颗粒具有减摩作用... 采用球/平面接触方式,在自制的电接触磨损试验设备上对紫铜进行电接触微动磨损试验,研究了表面附着的烟炱和灰尘颗粒对紫铜电接触微动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附着灰尘颗粒时的接触电阻远高于附着烟炱颗粒的;烟炱颗粒具有减摩作用,其附着数量的增加会降低试样的摩擦因数,灰尘颗粒则相反;烟炱和灰尘颗粒的引入均延缓了试样的微动磨损,磨痕宽度、磨痕深度和磨损量均与附着颗粒的数量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接触 微动磨损 烟炱颗粒 灰尘颗粒 磨痕
下载PDF
不锈钢焊接区金属微动磨损行为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屈金山 张晖 周仲荣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6-19,共4页
以1Cr18Ni9Ti不锈钢材料为母材,采用焊条电弧焊方法制备焊件。在焊接检验合格的焊态试件上从焊缝区、熔合区和焊接热影响区金属中分别截取并制备微动磨损试验用试样。将制备好的焊接区不同位置金属试样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微动磨损试验,研... 以1Cr18Ni9Ti不锈钢材料为母材,采用焊条电弧焊方法制备焊件。在焊接检验合格的焊态试件上从焊缝区、熔合区和焊接热影响区金属中分别截取并制备微动磨损试验用试样。将制备好的焊接区不同位置金属试样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微动磨损试验,研究焊接区金属微动磨损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在选定的微动磨损试验参数下,微动处在完全滑移区;焊接区不同部位金属的微动磨痕形貌存在差异,具有不同的微动磨损行为。焊缝区金属磨痕最大深度差异不明显,但磨痕平面投影面积差异显著。焊接热影响区金属磨痕最大深度差异显著,而磨痕平面投影面积差异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条电弧焊 微动 磨痕 磨损行为
下载PDF
高温下锆合金包壳切向微动磨蚀行为研究
14
作者 任全耀 蒲曾坪 +7 位作者 焦拥军 郑美银 陈平 韩元吉 刘孟龙 庄文华 郭相龙 张乐福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82-87,共6页
核燃料组件在服役过程中,定位格架夹持结构与燃料棒之间的微动磨蚀是导致燃料棒包壳破损的第一大因素,约占燃料棒包壳失效的54.8%。本文针对不同夹持结构对锆合金包壳管的切向微动磨蚀行为,开展了高温高压水化学环境下的磨蚀试验研究,... 核燃料组件在服役过程中,定位格架夹持结构与燃料棒之间的微动磨蚀是导致燃料棒包壳破损的第一大因素,约占燃料棒包壳失效的54.8%。本文针对不同夹持结构对锆合金包壳管的切向微动磨蚀行为,开展了高温高压水化学环境下的磨蚀试验研究,对比分析了曲面与平面夹持结构在不同夹持力条件下包壳管磨痕形貌、磨蚀体积、磨蚀深度等关键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曲面夹持结构对燃料棒包壳的磨蚀以磨粒磨损、片层状脱落、“犁沟”效应为主;平面结构以“犁沟”效应、片层状脱落为主,磨粒磨损较少;此外,相同条件下曲面夹持结构的最大磨蚀深度大于平面夹持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向微动磨蚀 夹持结构 锆合金包壳 磨痕
原文传递
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高温摩擦疲劳性能测试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建秀 高红霞 +1 位作者 韩长生 李蔚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4-27,共4页
在高温摩擦疲劳试验机上对铜基粉末冶金材料进行了性能测试。发现 :(1)在 10 0℃~ 3 5 0℃区间 ,随温度的升高 ,摩擦因数在降低 ;(2 )在 5 0 0℃时 ,摩擦因数最高 ,且发生了粘着磨损 ;(3 )在 45 0N ,3 0 0℃时 ,磨痕表面出现了球状的... 在高温摩擦疲劳试验机上对铜基粉末冶金材料进行了性能测试。发现 :(1)在 10 0℃~ 3 5 0℃区间 ,随温度的升高 ,摩擦因数在降低 ;(2 )在 5 0 0℃时 ,摩擦因数最高 ,且发生了粘着磨损 ;(3 )在 45 0N ,3 0 0℃时 ,磨痕表面出现了球状的石墨颗粒层 ,这起到了极好的润滑作用 ,使得 3 0 0℃时 ,磨损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基粉末冶金材料 摩擦材料 摩擦 磨痕 磨损 性能测试 疲劳
下载PDF
钢绳环式CVT非连续接触股内钢丝应力研究
16
作者 张武 刘卫雄 +1 位作者 吕常磊 韩飞燕 《机械传动》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0-104,111,共6页
为探究弯曲钢丝绳与连续、非连续绳槽接触时股内钢丝应力分布规律,以6×19+IWS右交互捻钢丝绳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钢丝绳与连续、非连续绳槽接触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连续和非连续接触时股内钢丝应力分布。结果表明,在连续、非连续... 为探究弯曲钢丝绳与连续、非连续绳槽接触时股内钢丝应力分布规律,以6×19+IWS右交互捻钢丝绳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钢丝绳与连续、非连续绳槽接触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连续和非连续接触时股内钢丝应力分布。结果表明,在连续、非连续接触下,与绳槽接触的侧股外层钢丝等效应力值最大,股与股接触处钢丝次之,其他位置钢丝等效应力值最小;在相同轴向载荷下,非连续接触时钢丝绳产生的等效应力变化幅度高于连续接触时钢丝绳等效应力;非连续绳槽表面接触应力值比连续绳槽大39.5%,非连续接触时表面钢丝绳最大接触应力比连续接触时大5.08%;进行连续和非连续接触下钢丝绳的磨损试验发现,非连续接触时侧股外层钢丝磨痕长度、宽度均值比连续接触时分别高25.5%和13.5%,与仿真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绳环式CVT 非连续接触 应力与变形 磨痕
下载PDF
列车在平直道和上坡道运行时轮轨间的粘着特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海洋 申鹏 +1 位作者 刘启跃 郭俊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8-91,96,共5页
利用JD-1型轮轨模拟试验机模拟了列车在平直道和上坡道运行时,在干态、水介质、污油介质工况下轮轨间的粘着特性。结果表明:在干态、水介质和污油介质工况下,在上坡道运行时的轮轨间的粘着系数与平直道运行时的相比分别约下降了46%,50%... 利用JD-1型轮轨模拟试验机模拟了列车在平直道和上坡道运行时,在干态、水介质、污油介质工况下轮轨间的粘着特性。结果表明:在干态、水介质和污油介质工况下,在上坡道运行时的轮轨间的粘着系数与平直道运行时的相比分别约下降了46%,50%和24%;在平直道运行时,污油介质工况下模拟轨表面的磨痕最窄、磨损最小,水介质工况下的次之,干态工况下的磨痕最宽、磨损最大;在上坡道运行时,水介质工况下的磨痕最窄、磨损最小,干态工况下的次之,污油介质工况下的磨痕最宽,磨损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坡道 粘着系数 磨痕 铁铬 钢轨
下载PDF
焊缝金属微动磨损性能研究
18
作者 屈金山 张晖 周仲荣 《焊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30-33,共4页
采用埋弧焊工艺制备16Mn钢焊件,从焊态无缺陷的焊缝金属上截取并制备微动磨损试验用试样,从焊缝中心开始向焊接热影响区侧截取系列微动磨损试样,各试样摩擦面彼此间隔2mm。对获得的焊缝不同位置金属试样进行了微动磨损试验,研究了焊缝... 采用埋弧焊工艺制备16Mn钢焊件,从焊态无缺陷的焊缝金属上截取并制备微动磨损试验用试样,从焊缝中心开始向焊接热影响区侧截取系列微动磨损试样,各试样摩擦面彼此间隔2mm。对获得的焊缝不同位置金属试样进行了微动磨损试验,研究了焊缝金属的微动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在选定的微动磨损试验参数下,微动处于完全滑移状态;磨损的金属是分层、块状脱落的;焊缝不同位置金属具有类似的摩擦特性,但耐磨损性能不同;焊缝不同位置金属组织不同,微动磨痕形貌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弧焊 微动 磨痕 磨损性能
下载PDF
拉伸和扭转载荷下WR-CVT非连续接触钢绳环应力及变形研究
19
作者 张武 吴景亮 +2 位作者 刘怡杉 孙士山 贾艳平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98-1503,共6页
本文利用ProE/5.0建立2/3捻距钢绳环非连续接触三维模型,在Abaqus中进行轴向拉伸和扭转载荷下的非连续接触钢绳环有限元分析,在非连续接触钢绳环损伤试验台上对钢丝绳进行磨损实验,并借助光学显微镜(OM)对磨损后钢丝表面磨痕分布进行了... 本文利用ProE/5.0建立2/3捻距钢绳环非连续接触三维模型,在Abaqus中进行轴向拉伸和扭转载荷下的非连续接触钢绳环有限元分析,在非连续接触钢绳环损伤试验台上对钢丝绳进行磨损实验,并借助光学显微镜(OM)对磨损后钢丝表面磨痕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等效应力、轴向应力、轴向变形均沿钢丝绳轴线方向呈螺旋状分布,在绳股截面上,等效应力由芯丝向侧丝逐渐递增,在绳槽接触区域出现最大值,实验表明钢丝表面也呈现椭圆磨痕,与仿真结果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连续接触 钢丝绳 磨痕 应力与变形
下载PDF
球-盘微动摩擦件磨损体积的测量与计算 被引量:27
20
作者 阎逢元 周惠娣 张泽抚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45-151,共7页
一般地说,由于微动磨损量很小,测定非常困难,所得结果的误差通常都相当大.尽管几十年来人们对微动磨损进行了好些研究,然而至今却还没有建立起统一而完善的微动磨损量的测量和计算方法,以至很难对试验结果进行定量比较.因此,根... 一般地说,由于微动磨损量很小,测定非常困难,所得结果的误差通常都相当大.尽管几十年来人们对微动磨损进行了好些研究,然而至今却还没有建立起统一而完善的微动磨损量的测量和计算方法,以至很难对试验结果进行定量比较.因此,根据SRV微动磨损试验机的工作原理,利用几何和数学分析手段提出了一种能够比较精确地测量和计算球-盘接触型微动摩擦件磨损量的方法,并且利用不同的模型对计算方法进行简化,从而得出了球和盘的磨损体积计算公式。只要借助轮廓仪和读数显微镜测量出有关参数,就可以比较精确地计算出球和盘的微动磨损体积,为了验证这种计算方法的实用性和可靠性,还进行了52100钢对不同含钨量的Ni-W合金镀层的SRV微动磨损试验,测量结果与计算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由此可见,根据所提计算方法得到的计算结果,不仅可以增强SRV试验机测试结果的可比性,也为利用这种试验机深入开展微动磨损研究提供了参照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盘接触 微动磨损 测量 计算 摩擦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