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浪扰动下的太湖悬浮物实验与模拟 被引量:26
1
作者 逄勇 庄巍 +2 位作者 韩涛 李一平 翟金波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743-2748,共6页
采用太湖湖区底泥,根据波浪水槽实验总结了各种扰动强度下太湖底泥的起动切应力.波浪水槽可以系统地模拟太湖常见的波浪强度.通过实验确定了太湖底泥的临界切应力为0.050Pa,采用国外先进的FVCOM模型计算模拟了太湖流场和悬浮物分布并和... 采用太湖湖区底泥,根据波浪水槽实验总结了各种扰动强度下太湖底泥的起动切应力.波浪水槽可以系统地模拟太湖常见的波浪强度.通过实验确定了太湖底泥的临界切应力为0.050Pa,采用国外先进的FVCOM模型计算模拟了太湖流场和悬浮物分布并和太湖实测资料进行了对比,结果较为合理,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由于目前太湖的野外监测资料存在较明显的时空不一致性,模型参数率定的精度受到了较大影响,太湖悬浮物与太湖底泥的内源释放以及水体的透明度有较大关系,因此通过室内实验研究太湖的悬浮物规律对太湖的富营养化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底泥 波浪水槽实验 FVCOM模型 悬浮物 临界切应力
下载PDF
不稳定边界层下地形重力内波 被引量:6
2
作者 刘辉志 张伯寅 +2 位作者 桑建国 洪钟祥 胡非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09-518,共10页
水槽实验及线性理论研究表明 ,当低层大气处于近中性或不稳定时 ,如果地形引起的动力扰动足够强 ,地形扰动可在上部稳定层结中激发出重力内波 ,波动反过来影响低层流场 ,引起动量输送。低层大气处于近中性或不稳定时 ,地形波同样对大气... 水槽实验及线性理论研究表明 ,当低层大气处于近中性或不稳定时 ,如果地形引起的动力扰动足够强 ,地形扰动可在上部稳定层结中激发出重力内波 ,波动反过来影响低层流场 ,引起动量输送。低层大气处于近中性或不稳定时 ,地形波同样对大气运动可产生波阻 ,这应引起模式工作者的重视。最后讨论了大气粘性对中性或不稳定层结下地形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波 大气 不稳定边界层 重力内波
下载PDF
一种涵道双向泵叶轮浪流发电装置的研究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王世明 吴帅桥 +1 位作者 田卡 白连平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9-34,共6页
为解决海洋波浪能和潮流能耦合利用的问题,提升浪流发电装置的发电效率,上海海洋大学课题组设计了一种新型涵道双向泵叶轮浪流发电装置。主要对轴流泵的工作原理进行理论分析,阐述将轴流泵排水原理应用于浪流发电装置捕获浪流能的可行性... 为解决海洋波浪能和潮流能耦合利用的问题,提升浪流发电装置的发电效率,上海海洋大学课题组设计了一种新型涵道双向泵叶轮浪流发电装置。主要对轴流泵的工作原理进行理论分析,阐述将轴流泵排水原理应用于浪流发电装置捕获浪流能的可行性,基于轴流泵叶片设计原理,设计出一种可以双向捕获浪流能的叶片。经数据仿真和水槽实验进行验证,得出涵道双向泵叶轮浪流发电装置可以在浪流流速v=0.5 m/s工况下浪即可启动,满足低流速启动要求,发电效率最高为2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泵 浪流能 海洋能 Fluent仿真 真水槽实验
下载PDF
沉积层海底界面Scholte波水池实验
4
作者 王志超 梁民帅 +2 位作者 李东林 郁高坤 彭临慧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3-1121,共9页
海底界面Scholte波具有衰减小、传播距离远等特点,可应用于水下目标探测与海底参数反演。在实际海洋环境中,海水与弹性海底之间的沉积层会对Scholte波的激发和传播产生显著影响。该文利用缩比原理设计并开展水池实验研究,将实际海洋环境... 海底界面Scholte波具有衰减小、传播距离远等特点,可应用于水下目标探测与海底参数反演。在实际海洋环境中,海水与弹性海底之间的沉积层会对Scholte波的激发和传播产生显著影响。该文利用缩比原理设计并开展水池实验研究,将实际海洋环境按1:5000的比例缩比至实验室水池尺度,利用声压场Scholte波识别方法在包含沉积层的实验环境下对Scholte波的激发与传播规律进行探究。实验结果表明,该实验条件下,1 mm厚度的沉积层时海底界面依然有Scholte波激发,但沉积层的存在会增大其衰减;而厚度超过1 mm的沉积层会导致Scholte波无法激发。根据缩比原理,实验环境对应为声源频率10 Hz、水深3000 m、沉积层厚度5 m的实际海洋环境,即在上述实际海洋环境中,海底界面Scholte波仍可以正常激发,而厚度大于5 m的粉沙质沉积层会导致Scholte波无法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holte波 水池实验 模态分离 沉积层
下载PDF
振荡浮子式波能转换装置阵列的物理模型水池试验 被引量:3
5
作者 何则辰 张崇伟 +3 位作者 宁德志 赵俊渝 何东 杨海师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7-52,共6页
振荡浮子式波能转换装置在防波堤上进行阵列化布置时,各装置的浮子获能体之间会发生复杂的水动力相互作用,影响装置的运动和发电性能。开展物理水池试验,研究了防波堤前振荡浮子式波能装置阵列的水动力响应特性,着重分析了不同波浪条件... 振荡浮子式波能转换装置在防波堤上进行阵列化布置时,各装置的浮子获能体之间会发生复杂的水动力相互作用,影响装置的运动和发电性能。开展物理水池试验,研究了防波堤前振荡浮子式波能装置阵列的水动力响应特性,着重分析了不同波浪条件下浮子尺寸和分布间距对装置运动性能和发电功率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在所考虑的参数范围内,相同波况条件下,小半径浮子波能装置的发电功率更高;窄频带波浪环境中,小间距布置有利于产生更大的功率峰值,且入射波高对装置的发电功率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能 振荡浮子 防波堤 海洋能 水池试验
原文传递
ESMD Method for Frequency Distribution of Tank Surface Temperature under Wind Effect
6
作者 Jinliang Wang Xianshui F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sciences》 2015年第5期481-486,共6页
Due to the poor understanding of the small-scale processes at the air-water interface, some lab experiments are done in a water tank by infrared techniques. With the help of ESMD method, the stochastic temperature seq... Due to the poor understanding of the small-scale processes at the air-water interface, some lab experiments are done in a water tank by infrared techniques. With the help of ESMD method, the stochastic temperature sequences extracted from the infrared photographs are decomposed into several empirical modes of general periodic forms. The corresponding analyses on the modes reveal that, within certain limits, both spatial and temporal frequencies increase along the wind speed. As for the amplitudes, the existence of wind may result in fold increasing of their values. In addition, when the wind speed is added from 4 m/s to 5 m/s, both frequency and amplitude of the surface temperature decrease and it implies an enhanced mixing and a weakened temperature gradient under the force of wind blow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treme-Point SYMMETRIC Mode DECOMPOSITION (ESMD) Surface Temperature TIME-FREQUENCY Distribution WIND wave tank experiment
下载PDF
三自由度波浪能捕获装置性能与实验分析
7
作者 吴峥 许棋 陈卫星 《机械设计与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2-46,53,共6页
海洋波浪能是一种储量丰富的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波浪能给海洋装备供电前景广阔。以小型直驱式三自由度波浪能捕获装备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周期来波和不同转动中心位置组合工况下的俘获宽度比进行了研究。首先建立了装置捕获波浪能并转换为... 海洋波浪能是一种储量丰富的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波浪能给海洋装备供电前景广阔。以小型直驱式三自由度波浪能捕获装备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周期来波和不同转动中心位置组合工况下的俘获宽度比进行了研究。首先建立了装置捕获波浪能并转换为电能的频域和时域动力学模型,探明了转动中心变化会对装置的回转刚度和所受到的波浪激振力造成改变,影响其动态响应。进而以理论模型为基础,对不同工况下装置的电压输出进行了数值计算。最后,试制了1:12.5小比例样机,并在循环水槽中进行实验,计算和实验结果表明,转动中心的改变几乎不影响垂荡方向的电压输出幅值,但能改变纵摇方向的固有频率。装置的俘获宽度比在T=1 s,d=-5.0cm时达到最高,约为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能 三自由度波浪能捕获装置 水槽实验
原文传递
基于无网格法的浮体与波浪相互作用模拟与试验验证
8
作者 李增亮 王乐峰 +3 位作者 董祥伟 杜明超 荆正军 王雨婷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8-116,共9页
浮体在波浪中的运动现象广泛存在于海洋石油及新能源领域,属于流固耦合问题,同时涉及自由表面流动和运动边界等复杂现象,使得基于欧拉模式的数值方法并不擅长该类问题的求解。采用一种拉格朗日无网格法,即光滑粒子动力学(SPH)方法,建立... 浮体在波浪中的运动现象广泛存在于海洋石油及新能源领域,属于流固耦合问题,同时涉及自由表面流动和运动边界等复杂现象,使得基于欧拉模式的数值方法并不擅长该类问题的求解。采用一种拉格朗日无网格法,即光滑粒子动力学(SPH)方法,建立流固耦合数值计算模型,模拟浮体在波浪水槽中的运动过程,通过线性波浪理论和水槽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SPH方法能够有效模拟浮体在波浪作用下的非定常运动,并且捕捉到越浪、浮体侧倾等现象,预测的浮体位移时间关系与试验结果一致;在无约束条件下,浮体在水槽中发生横向位移,且位移受浮体形状和尺寸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滑粒子动力学(SPH) 流固耦合 自由表面流动 波浪水槽试验 浮体运动
下载PDF
下凹型内孤立波沿台阶地形演化特征试验 被引量:4
9
作者 屈子云 魏岗 +2 位作者 杜辉 靖树一 王欣隆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5-89,共5页
通过大型分层流水槽中下凹型内孤立波沿台阶地形演化的试验模拟,认识我国南海东北部内孤立波沿海底突变地形传播的规律。利用分层染色标识法显示内孤立波与台阶地形作用过程中的特征变化,采用多点组合探头阵技术对其结构进行定量测量。... 通过大型分层流水槽中下凹型内孤立波沿台阶地形演化的试验模拟,认识我国南海东北部内孤立波沿海底突变地形传播的规律。利用分层染色标识法显示内孤立波与台阶地形作用过程中的特征变化,采用多点组合探头阵技术对其结构进行定量测量。研究表明:突变地形作用导致内孤立波波幅在台阶附近显著增加,使内孤立波波形变陡并出现尾部波列和极性转换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流 台阶地形 内孤立波变化特征 水槽试验 分层染色标识法 多点组合探头阵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