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施肥对毛竹林土壤水溶性有机碳氮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38
1
作者 李永夫 姜培坤 +4 位作者 刘娟 王旭东 吴家森 叶耿平 周国模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65-170,共6页
森林生态系统作为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持着全球植被碳库的86%和土壤碳库的40%(Houghton et al.,2001;胡会峰等,2006)。因此,森林在调节全球气候、维持全球碳平衡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Fang et al.,2001;Woodbury et al.,2007;H... 森林生态系统作为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持着全球植被碳库的86%和土壤碳库的40%(Houghton et al.,2001;胡会峰等,2006)。因此,森林在调节全球气候、维持全球碳平衡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Fang et al.,2001;Woodbury et al.,2007;Hu et al.,2008)。然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施肥 水溶性有机碳 水溶性有机氮 温室气体
下载PDF
西安冬季非灰霾天与灰霾天PM_(2.5)中水溶性有机氮污染特征比较 被引量:21
2
作者 程玉婷 王格慧 +4 位作者 孙涛 成春雷 孟静静 任艳芹 李建军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468-2476,共9页
2012年12月4-13日在西安市运用大流量大气采样器进行每小时1次PM2.5样品采集,对其进行有机碳(OC)、元素碳(EC)、水溶性有机碳(WSOC)、水溶性总氮(WSTN)、水溶性有机氮(WSON)以及无机离子分析,探讨其浓度、组成、时间变化特征... 2012年12月4-13日在西安市运用大流量大气采样器进行每小时1次PM2.5样品采集,对其进行有机碳(OC)、元素碳(EC)、水溶性有机碳(WSOC)、水溶性总氮(WSTN)、水溶性有机氮(WSON)以及无机离子分析,探讨其浓度、组成、时间变化特征和来源.结果表明,采样期间西安PM2.5中WSON小时平均浓度为(12±9.4)μg·m^-3,最高达31μg·m^-3,平均占水溶性总氮(WSTN)的47%±9.8%,而无机氮NH+4-N和NO-3-N则平均分别占WSTN的29%±8.5%和23%±8.1%.WSON∶WSOC(N∶C)质量比值范围为0.04-0.65,平均为0.31±0.13.在非灰霾天(能见度〉10 km)、轻霾天(5 km〈能见度〈10 km)和重霾天(能见度〈5 km),WSON分别为(1.6±0.9)、(6.5±3.9)和(23±4.7)μg·m^-3.WSOC/OC质量比值在整个观测期间无明显变化,但是WSON/WSOC(N∶C)质量比值从非灰霾天、轻霾天到重霾天呈逐步增大趋势,其均值分别为0.2±0.1、0.3±0.1和0.4±0.1,与颗粒物碱度减弱酸度增强相一致.此外,整个采样期间WSON与NH+4、SO2-4和NO-3呈强线性相关(R^2〉0.80),阴阳离子当量平衡进一步显示:WSON与颗粒物中和度呈负相关(R^2=0.53).研究结果表明,大气中有机胺等气态水溶性含氮有机物可通过酸碱中和与颗粒相酸性物质反应,由气相转移到颗粒相,并且重霾天低温、高湿和静风的气象条件有利于这种酸碱中和导致的气固相转化,促使更多的WSON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灰霾 水溶性有机氮 二次有机气溶胶 来源与形成机制
原文传递
上海PM_(2.5)中水溶性有机氮的污染特征 被引量:9
3
作者 徐玢花 杜艳 +2 位作者 胡俊超 孙文文 冯加良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0-198,共9页
使用大流量采样器于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期间采集了上海宝山的PM2.5样品,分析了其中水溶性离子(Cl–、2NO?、3NO?、4SO??、Na+、4NH?、K+、Ca2+、Mg2+)和水溶性总氮(WSTN)的浓度,探讨了水溶性有机氮(WSON)的浓度水平、季节分布及其来... 使用大流量采样器于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期间采集了上海宝山的PM2.5样品,分析了其中水溶性离子(Cl–、2NO?、3NO?、4SO??、Na+、4NH?、K+、Ca2+、Mg2+)和水溶性总氮(WSTN)的浓度,探讨了水溶性有机氮(WSON)的浓度水平、季节分布及其来源特征。结果表明,上海大气PM2.5中WSON的平均浓度为1.29μg/m3,占WSTN的18%。WSON的浓度冬、春季较高,夏、秋季浓度较低,而WSON对WSTN的贡献夏季最大,秋季次之,冬季最小。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上海PM2.5中的WSON主要来源于人为来源污染物的二次转化。潜在源分析(PSCF)的计算结果表明,夏季和冬季时上海PM2.5中的WSON主要来自浙江、安徽等地陆源污染物的输送以及上海本地的污染排放;春季和秋季时华北地区陆源污染物经由黄海的污染输送对上海PM2.5中的WSON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水溶性有机氮(wson) 主成分分析(PCA) 潜在源分析(PSCF) 上海
下载PDF
金华市大气PM_(2.5)中WSON的质量浓度及来源 被引量:5
4
作者 赵博阳 项成龙 +2 位作者 陈焕兵 常毅 冯加良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37-445,共9页
含氮化合物是大气细颗粒物(PM_(2.5))的重要组分,其中含氮有机物是含氮组分的重要存在形式,对陆地和水生生态系统影响较大.于2015年4月、7月和10月分别采集了金华市3个具有代表性站点的PM_(2.5)样品,分析了其中水溶性有机氮(water-solub... 含氮化合物是大气细颗粒物(PM_(2.5))的重要组分,其中含氮有机物是含氮组分的重要存在形式,对陆地和水生生态系统影响较大.于2015年4月、7月和10月分别采集了金华市3个具有代表性站点的PM_(2.5)样品,分析了其中水溶性有机氮(water-soluble organic nitrogen,WSON)的质量浓度分布及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金华市PM2.5中WSON质量浓度范围为0.06~6.90μg/m^3,平均1.90μg/m^3,对水溶性总氮(water-soluble total nitrogen,WSTN)的平均贡献率为31%.WSON的质量浓度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秋季较高,夏季较低,而在夏季WSON对WSTN的贡献率最高.金华市PM_(2.5)中WSON的主要来源可能是含氮前体物在大气中的二次转化以及生物质燃烧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有机氮 水溶性离子 PM2.5 来源识别 金华市
下载PDF
太原采暖期PM_(2.5)中水溶性有机氮污染特性研究
5
作者 宋晟宇 智建辉 耿红 《环境卫生工程》 2019年第2期81-84,共4页
在太原市运用中流量采样器进行24 h PM_(2.5)样品采集,并进行水溶性有机碳(WSOC)、水溶性总氮(WSTN)、水溶性有机氮(WSON)以及无机离子分析,探究其浓度、组成、时间变化特征与来源。结果表明,冬季采暖期太原PM_(2.5)中WSON日平均浓度为(... 在太原市运用中流量采样器进行24 h PM_(2.5)样品采集,并进行水溶性有机碳(WSOC)、水溶性总氮(WSTN)、水溶性有机氮(WSON)以及无机离子分析,探究其浓度、组成、时间变化特征与来源。结果表明,冬季采暖期太原PM_(2.5)中WSON日平均浓度为(10.0±4.9)μg/m^3,平均占WSTN的44%。在无霾天(能见度>10 km)、微霾天(5 km≤能见度≤10 km)和重霾天(能见度<5 km),WSON分别为(1.1±1.0)、(4.3±2.9)、(15.5±4.5)μg/m^3。WSON/WSOC质量比从无霾天、微霾天到重灰霾天呈逐步增大趋势,其均值分别为0.3±0.5、0.47±0.16、0.64±0.15。PCA/APCS模型分析表明,燃煤燃烧、生物质燃烧以及汽车尾气排放的混合源对WSON的贡献率为21.4%,建筑扬尘对WSON的贡献率为1.3%,烹饪对WSON的贡献率为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水溶性有机氮 主成分分析 绝对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常州春季PM_(2.5)中WSOC和WSON的污染特征与来源解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清 黄雯倩 +3 位作者 马帅帅 黄红缨 叶招莲 陈敏东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4-103,共10页
为了解常州春季大气气溶胶中水溶性有机碳(WSOC)和有机氮(WSON)的特点和来源,在常州市城郊于2017年春季的3月1日~5月30日采集了84个细颗粒物(PM_(2.5))样品.分析了其中的水溶性组分包括水溶性有机碳、水溶性总氮(WSTN)、水溶性离子以及... 为了解常州春季大气气溶胶中水溶性有机碳(WSOC)和有机氮(WSON)的特点和来源,在常州市城郊于2017年春季的3月1日~5月30日采集了84个细颗粒物(PM_(2.5))样品.分析了其中的水溶性组分包括水溶性有机碳、水溶性总氮(WSTN)、水溶性离子以及碳质组分(有机碳/元素碳,OC/EC)的浓度,探讨了WSOC和WSON的浓度水平及其来源.结果表明,采样期间,PM_(2.5)、WSOC和WSON日平均浓度分别为101.97、7.63和1.50μg·m^(-3).其中,WSON占WSTN的12.9%,水溶性无机氮主要以NH+4、NO-3两种形式存在,两者占WSTN的86.15%.WSOC与WSON弱相关(r=0.58),说明WSOC和WSON来源并不完全一致.WSOC与SOC、K+、二次离子(SO2-4、NH+4和NO-3)相关,说明WSOC主要来自生物质燃烧和二次转化;WSON与二次离子相关性强,说明主要来自二次转化.风速是影响WSOC和WSON浓度水平的主要因素,WSON与大气压正相关且与温度负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PM_(2.5)主要来自二次形成、扬尘和燃煤、生物质燃烧、海洋等4个来源.后向轨迹分析表明,长距离传输方向气团中PM_(2.5)和WSOC、WSON总浓度高于短距离传输,但不同传输路径中WSON/WSTN占比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州 细颗粒物 水溶性有机碳(WSOC) 水溶性有机氮(wson) 源解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