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硬壳覆盖条件下土壤冻融期水盐运动规律研究 被引量:36
1
作者 李伟强 雷玉平 +1 位作者 张秀梅 田魁祥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51-257,共7页
采用大田试验 ,研究了水泥硬壳覆盖后冻融期土壤温度、水分、盐分的变化规律 ;采用室内土柱试验 ,研究了冻融交替时期土壤中的水盐运动规律 .试验表明 ,土壤水泥硬壳覆盖后土壤的冻结时间减少 ,冻结深度变浅 ;明显抑制土壤水分的无效蒸... 采用大田试验 ,研究了水泥硬壳覆盖后冻融期土壤温度、水分、盐分的变化规律 ;采用室内土柱试验 ,研究了冻融交替时期土壤中的水盐运动规律 .试验表明 ,土壤水泥硬壳覆盖后土壤的冻结时间减少 ,冻结深度变浅 ;明显抑制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 ;明显抑制土壤在融冻时期的土壤返盐 .同时由于“冻层滞水”在春季的融化 ,有淋洗表层土壤盐分的作用 ,使土壤表层脱盐 .土柱冻融试验进一步说明 ,土壤经冻融过程后 ,土壤中的水盐发生了重新分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壳覆盖 冻融期 水盐运动 土壤 温度 水分 盐分 室内土柱试验
下载PDF
单向冻结过程中NaCl盐渍土水盐运移及变形机理研究 被引量:29
2
作者 肖泽岸 赖远明 尤哲敏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992-2001,共10页
冻结过程中的水盐迁移机理一直是冻土学研究的热点。通过单向冻结试验,研究了冻结过程中的水盐运移过程及土体变形。研究表明,在土体初始含盐量为0.8%的条件下,土体的冻胀变形显著减小,盐分的存在强烈影响着冻结缘处水分的集聚,盐对土... 冻结过程中的水盐迁移机理一直是冻土学研究的热点。通过单向冻结试验,研究了冻结过程中的水盐运移过程及土体变形。研究表明,在土体初始含盐量为0.8%的条件下,土体的冻胀变形显著减小,盐分的存在强烈影响着冻结缘处水分的集聚,盐对土体的冻胀具有抑制作用。在补给不同浓度NaCl溶液的条件下,土体初期的冻胀变形规律一致,随着盐分在冻结锋面处的累积,土体在后续冻结过程中水分迁移动力不足,从而使得土体冻胀过程中冻胀明显减小。基于溶液的性质并考虑盐分对土体冻结温度和未冻水含量的影响,建立了冻结过程中NaCl盐渍土水盐迁移规律及变形的计算模型,计算结果显示,计算模型能够很好地反映含盐土体在冻结过程中的温度、水分、盐分及变形的规律,从而为深入了解盐渍土在冻结过程中的变形机理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渍土 单向冻结试验 水盐迁移 变形
下载PDF
喀什地区不同盐渍土冻融变形特性试验 被引量:18
3
作者 包卫星 李志农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6-30,共5页
为了研究新疆喀什地区天然盐渍土盐胀特性、水盐迁移模式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对喀什地区12处天然盐渍土进行了室内基本性质试验分析,选取了典型天然盐渍土,在开放系统中进行了反复冻融循环条件下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低液限粘土盐... 为了研究新疆喀什地区天然盐渍土盐胀特性、水盐迁移模式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对喀什地区12处天然盐渍土进行了室内基本性质试验分析,选取了典型天然盐渍土,在开放系统中进行了反复冻融循环条件下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低液限粘土盐胀具有较好的累加性,水分重分布与盐分重分布有很好的一致性;含砂低液限粘土的盐胀过程可以被分为3个阶段,离子剖面呈现中间大两端小的趋势;粘土质砂在冻融循环过程中的变形主要为冻胀和沉降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天然盐渍土 盐胀 水分盐分迁移 冻融循环 开放系统
下载PDF
不同残膜量对棉田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 被引量:18
4
作者 吴凤全 林涛 +6 位作者 王静 王亮 严昌荣 祖米来提.吐尔干 邓方宁 尔晨 汤秋香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95-405,共11页
【目的】为探讨滴灌条件下地膜残留量对棉田土壤水盐时空分布的影响。【方法】本试验在绿洲棉田设0 kg·hm^(-2)、225 kg·hm^(-2)、450 kg·hm^(-2)三种残膜量处理,于棉花播种前、收获后及盛铃期灌水后第1天、第3天、第5天... 【目的】为探讨滴灌条件下地膜残留量对棉田土壤水盐时空分布的影响。【方法】本试验在绿洲棉田设0 kg·hm^(-2)、225 kg·hm^(-2)、450 kg·hm^(-2)三种残膜量处理,于棉花播种前、收获后及盛铃期灌水后第1天、第3天、第5天,采用土钻法分层取0~40 cm的土壤,进行土壤盐分测定并比较分析不同处理间差异。【结果】结果表明,残膜降低了膜下滴灌棉田土壤水分的均匀性,同时也导致棉田土壤盐分灌水后在各土层分布不均,灌水后第1天、第3天、第5天, 0 kg·hm^(-2)残膜量处理随着时间推移土壤盐分在各个土层减少,而225 kg·hm^(-2)、450 kg·hm^(-2)处理随着时间的变化各土层在灌水后第1天到灌水后第3天土壤盐分减少,但第5天的土壤盐分大于第3天,两个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从灌水后第1天、第3天、第5天土壤盐分分布可看出,0 kg·hm^(-2)残膜量处理均匀性最好,其次是450 kg·hm^(-2)处理,最后为225 kg·hm^(-2)处理。在棉花种植播种前、收获后,不同残膜量对土壤盐分平衡的影响为:250 kg·hm^(-2)>450 kg·hm^(-2)>0 kg·hm^(-2);在运移速度上,随着深度和残膜量的增加,耕作层的土壤更容易出现土壤盐分的富集现象。【结论】由此可以说明,残膜的存在会阻碍土壤盐分的向下运移,同时随着残膜量的增加,阻碍土壤盐分的运移程度不同,导致土壤盐分在地表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残留 盐分平衡 水盐运移 运移速率 富集现象
下载PDF
土壤水分调控对南疆滴灌棉花产量及土壤水盐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8
5
作者 何平如 张富仓 +4 位作者 侯翔皓 刘蓝骄 孟晓琛 张晨阳 成厚亮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4-92,共9页
针对南疆地区水资源短缺、土壤盐渍化严重等问题,研究生育期土壤水分调控对膜下滴灌棉花土壤水盐分布、盐分积累及棉花产量的影响,确定适宜于南疆地区的灌溉制度。以田间持水量(FC)为土壤水分上限,设置5个土壤水分下限处理,分别为85%FC(... 针对南疆地区水资源短缺、土壤盐渍化严重等问题,研究生育期土壤水分调控对膜下滴灌棉花土壤水盐分布、盐分积累及棉花产量的影响,确定适宜于南疆地区的灌溉制度。以田间持水量(FC)为土壤水分上限,设置5个土壤水分下限处理,分别为85%FC(T1),75%FC(T2),65%FC(T3),55%FC(T4)和45%FC(T5)。结果表明:灌水后,水平方向随着距滴灌带距离的增加,土壤含水率逐渐变小,表现为带下>窄行>宽行>裸地,土壤含盐率呈相反的规律分布。土壤水分下限定越高,灌水越频繁,土壤剖面有较高的水分含量和较低的盐分积累,棉花产量较高;土壤水分下限较低时,由于较高的次灌水量,可将较多的盐分淋洗出作物根区,但灌水频率低,灌溉定额小,棉花产量较低。在生育期末各处理在膜内膜外均积盐,膜内积盐少于膜外,主根区积盐量大于次根区积盐量,盐分积累总量呈现T3>T5,T1>T2,T4。建议南疆棉花膜下滴灌的适宜土壤水分下限为75%FC,非生育期冬灌定额为300 mm,生育期灌溉定额为334 mm,整个生育期灌水12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调控 灌水下限 膜下滴灌 水盐运移 棉花产量 灌溉制度
下载PDF
沙漠区风积沙路基水盐迁移规律 被引量:16
6
作者 胡建荣 张宏 +2 位作者 张海龙 闫晓辉 李梁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6-45,共10页
以沙漠区风积沙路基土为依托,检测了典型路面病害路段不同深度试样的化学成分,基于土水势原理,分析了路基内盐分与水分的迁移特点;以95%的压实度分层填筑土样,采用自制试验装置测试模型土柱的含水率与导电率,研究了最佳含水率条件下温... 以沙漠区风积沙路基土为依托,检测了典型路面病害路段不同深度试样的化学成分,基于土水势原理,分析了路基内盐分与水分的迁移特点;以95%的压实度分层填筑土样,采用自制试验装置测试模型土柱的含水率与导电率,研究了最佳含水率条件下温度梯度对路基内水盐迁移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病害路段路基土为细沙,基层与路基土含盐成分均以可溶性硫酸钠与钾盐为主,在-6℃~0℃会形成Na2SO4·10H2O,发生体积膨胀,当遇到外界水分的进入,就会加剧路基土盐胀和路面隆起破坏;路基压实一周后,土样5cm深度处含水率降低了1%~2%,硫酸根含量降低了0.05%~0.06%,在35cm深度处含水率升高了0.5%~0.8%,硫酸根含量降低了0.12%~0.14%,在重力势与压实的双重作用下,均质土体出现快速且明显的水盐分层现象;在外界温度作用下,土样25cm深度范围内温差为20℃~30℃,超过25cm深度范围,温差约为1℃,随着深度增加,温度梯度变化量逐渐减小,最终趋于0;风积沙路基内部水盐分布随深度先降低后增加,水盐场随深度分布呈现"对勾"状规律;风积沙路基内部的水盐迁移是由气、液两态混合作用的结果,在高温作用下,路基顶面10cm范围内水气迁移占据了主要的迁移方式,而在10cm以下主要由细沙构成的风积沙内无法形成有效的毛细水上升孔道,水分主要以薄膜水的形式进行迁移,在降温作用下,液态水携带盐分上升,在路基顶面形成盐分积聚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工程 风积沙路基 含水率 含盐量 模型试验 水盐迁移
原文传递
温度梯度作用下非饱和盐渍土水盐迁移及变形特性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周凤玺 周立增 +1 位作者 王立业 李双洋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115-2130,共16页
基于多孔介质理论以及连续介质力学原理,建立了温度梯度作用下非饱和盐渍土水-热-盐-力多场全耦合数学模型。该模型从固、液、气三相系统的质量、能量和动量三大守恒定律出发,考虑孔隙率演化、水体渗流、气体传输、盐分解吸-吸附效应、... 基于多孔介质理论以及连续介质力学原理,建立了温度梯度作用下非饱和盐渍土水-热-盐-力多场全耦合数学模型。该模型从固、液、气三相系统的质量、能量和动量三大守恒定律出发,考虑孔隙率演化、水体渗流、气体传输、盐分解吸-吸附效应、固体颗粒和孔隙流体可压缩性等因素的影响,更为准确地描述了非饱和盐渍土热质传输过程及其变形特性。此外,通过选取孔隙率、孔隙水压力、孔隙气压力、温度、含盐量和位移等基本未知量,并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多物理场仿真软件对上述多场耦合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室内试验的实测结果对数学模型及模拟结果加以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较好地揭示非饱和盐渍土在温度梯度作用下的水、盐迁移机制和变形机制。同时,数值分析过程也进一步深化了对盐渍土水盐迁移及其变形特性的认识。对盐分吸附作用的研究也为进一步研究盐渍土的盐胀作用提供了理论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非饱和盐渍土 水盐迁移 变形特性 解吸-吸附效应 数值模拟 试验验证
原文传递
长期生态学研究为滨海湿地保护提供科技支撑 被引量:15
8
作者 韩广轩 宋维民 +3 位作者 李培广 王晓杰 王光美 初小静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8-228,共11页
滨海湿地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是重要经济鱼类资源的产卵场、索饵场和越冬场,也为湿地鸟类提供食物和栖息环境,是地球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类型。同时,滨海湿地也是人类活动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已成为全球变化的生态脆弱... 滨海湿地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是重要经济鱼类资源的产卵场、索饵场和越冬场,也为湿地鸟类提供食物和栖息环境,是地球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类型。同时,滨海湿地也是人类活动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已成为全球变化的生态脆弱带和环境变化敏感区。中国科学院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试验站(以下简称"黄河三角洲站")围绕我国滨海和河口湿地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国家战略科技需求,致力于滨海湿地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以陆-海相互作用过程、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为主线,基于长期定位监测和野外控制试验,量化了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碳汇现状、规律及其驱动机制,明确了水文过程与水盐运移对滨海湿地碳循环过程的影响;揭示了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与适应规律;构建了退化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技术体系,提出了"健康滨海湿地"理论与技术模式,研发了滨海湿地生态修复关键技术,实现滨海湿地保护与利用的协同发展,丰富和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滨海湿地生态学。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为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提供基础数据、科学依据和关键技术,弥补了我国特别是北方河口三角洲湿地长期观测研究的不足,也使得黄河三角洲站成为国内外无可替代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科学研究基地,为提升我国滨海与河口湿地研究的理论水平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科技支撑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 长期定位监测研究 碳汇功能 水盐运移 生态修复
原文传递
基于HYDRUS模型的暗管排水水盐运移模拟 被引量:14
9
作者 石培君 刘洪光 +2 位作者 何新林 李红 李开明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24-231,共8页
为了探索暗管排水条件下膜下滴灌农田的水盐运移规律,本文设计了埋深1 m,间距4 m的暗管排水模型试验,研究分析灌水淋洗过程中土壤水分和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并利用HYDRUS模型对暗管排水条件下的水盐运移规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与验证。结... 为了探索暗管排水条件下膜下滴灌农田的水盐运移规律,本文设计了埋深1 m,间距4 m的暗管排水模型试验,研究分析灌水淋洗过程中土壤水分和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并利用HYDRUS模型对暗管排水条件下的水盐运移规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与验证。结果表明:经过3次灌水淋洗后,表层0~20 cm土层内盐分含量下降至2 g·kg ^-1,达到了非盐化土水平,20~60 cm土体内上层土壤脱盐效果高于下层,总盐分含量下降至8 g·kg ^-1 以下;经过实测值与模拟值的验证,土壤盐分和水分的均方根误差 RMSE 最大分别为0.632和1.324,决定系数 R 2 最小分别为 0.992 和0.906,说明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度较好,HYDRUS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暗管排水过程中水盐运移规律。通过模型模拟6次灌水(共90 d)后暗管排水条件下不同土层深度的水盐动态变化特征,模拟结果表明,0~40 cm土层内盐分含量下降至2 g·kg ^-1,40~80 cm土层内盐分含量下降至4 g·kg ^-1 左右,基本达到轻度盐化水平;距离暗管不同间距处的土壤剖面盐分含量呈波动变化,距离暗管越远,土壤剖面含盐量越大,盐分含量在0~8 g·kg ^-1 范围内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管排水 HYDRUS模型 水盐运移 盐分分布 模拟
下载PDF
罗布泊天然盐渍土冻融循环条件下水盐迁移规律 被引量:14
10
作者 石群 张远芳 +2 位作者 李炎 鲁海涛 刘凯 《工程勘察》 2016年第4期1-4,10,共5页
盐渍土作为一种环境敏感性特殊土,它所包含的水分、盐分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在对罗布泊地区天然盐渍土进行多次冻融循环盐胀—冻胀试验基础上,探究其水、盐迁移规律。研究发现:在整个冻融循环过程中,冻融作用导致不同埋深土样... 盐渍土作为一种环境敏感性特殊土,它所包含的水分、盐分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在对罗布泊地区天然盐渍土进行多次冻融循环盐胀—冻胀试验基础上,探究其水、盐迁移规律。研究发现:在整个冻融循环过程中,冻融作用导致不同埋深土样中的水分与盐分垂直向运移,总体上自下而上向冷端迁移,冷端层含水量增加最为明显,且保持"盐随水走"的迁移规律。长期如此将造成路基表层含盐量聚集,严重影响道路工程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布泊地区 天然盐渍土 冻融循环 水分盐分迁移
下载PDF
不同粉垄深度和春灌灌水量对土壤水盐运移规律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曹明海 刘洪光 +3 位作者 王刚 冯进平 徐亦彬 雪宝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20,共8页
为了解决南疆干旱区盐碱地改良问题,探讨不同粉垄深度和灌水量在春灌期间对土壤的水盐运移规律。基于新疆图木舒克市盐碱地试验田,以传统翻耕CK(20 cm)为对照,设置3个粉垄深度S1(40 cm)、S2(60 cm)、S3(80 cm)和3个灌水量W1(2400 m^(3)/... 为了解决南疆干旱区盐碱地改良问题,探讨不同粉垄深度和灌水量在春灌期间对土壤的水盐运移规律。基于新疆图木舒克市盐碱地试验田,以传统翻耕CK(20 cm)为对照,设置3个粉垄深度S1(40 cm)、S2(60 cm)、S3(80 cm)和3个灌水量W1(2400 m^(3)/hm^(2))、W2(3000 m^(3)/hm^(2)),W3(3600 m^(3)/hm^(2))共12个处理进行实验,分析春灌灌水后0~150 cm土层的水分、盐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春灌可改变棉田土壤水分的分布状态,有效淋洗并降低耕作层土壤的盐分,与传统翻耕CK相比,粉垄耕作降低了土壤的容重,提高了土壤的饱和含水量和总孔隙度,使得0~100 cm的土层的含盐量均小于传统翻耕下的含盐量,其中0~40 cm根层土壤效果尤其显著,粉垄处理S1、S2、S3灌后在根层0~40 cm土壤脱盐率比CK处理分别提高了24.80%、39.05%、44.17%。由此得出:粉垄深度和春灌灌水定额对棉田土壤的水盐分布及含量大小均具有明显的改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盐运移 春灌 粉垄深度 灌水量 灌水定额 脱盐率 盐碱地改良
下载PDF
微咸水水源线源滴灌土壤水盐运移特征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蒲胜海 何新林 +2 位作者 王振华 李莎 毛文明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6-59,共4页
滴灌被认为是最适合用于微咸水开发利用的灌溉技术,在微咸水资源丰富的我国有巨大的开发应用潜力。通过在室内采用土箱进行入渗试验,研究了微咸水滴灌条件下线源滴灌3个特征剖面的水盐分布特征及矿化度对水盐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 滴灌被认为是最适合用于微咸水开发利用的灌溉技术,在微咸水资源丰富的我国有巨大的开发应用潜力。通过在室内采用土箱进行入渗试验,研究了微咸水滴灌条件下线源滴灌3个特征剖面的水盐分布特征及矿化度对水盐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微咸水滴灌能形成一个较高含水率且含盐量较低的区域,为作物提供一个良好的水盐环境;在相同入渗深度,矿化度越大,含水率越大,含盐量也越大;湿润锋交汇界面处的土壤含水率和含盐量一般均大于未交汇同等土壤深度的含水率和含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咸水 线源滴灌 水盐运移特征 交汇界面
下载PDF
固化硫酸盐渍土水盐迁移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吕擎峰 常承睿 +3 位作者 马博 王生新 姜璐莎 赵本海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4290-4296,共7页
盐渍土地基中毛细水上升必然带动土体内盐分向上迁移聚集。采用土柱毛细水上升试验,模拟全开放自然条件下盐渍土的水盐迁移特征,测量不同时间梯度迁移后含水率、Cl^-和SO4^2-的变化,比较在蒸馏水和复合盐迁移液下的压实盐渍土和石灰粉... 盐渍土地基中毛细水上升必然带动土体内盐分向上迁移聚集。采用土柱毛细水上升试验,模拟全开放自然条件下盐渍土的水盐迁移特征,测量不同时间梯度迁移后含水率、Cl^-和SO4^2-的变化,比较在蒸馏水和复合盐迁移液下的压实盐渍土和石灰粉煤灰水玻璃固化硫酸盐渍土毛细水盐迁移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固化盐渍土中的毛细迁移速率和Cl^-、SO4^2-的迁移速率均小于压实盐渍土,说明固化盐渍土有减缓毛细水上升和阻碍盐分迁移的作用;毛细水迁移稳定后,压实土中含水率沿高度呈线性减少趋势,固化土中含水率沿高度先线性增大后保持不变,说明固化土具有稳定持水作用;在迁移过程中,含水率、Cl^-和SO4^2-迁移规律具有一致性,Cl^-迁移速率大于SO4^2-。试验说明固化硫酸盐渍土不仅具有强度上的提高,同时可以阻滞盐分,尤其是硫酸离子的向上运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水玻璃 硫酸盐渍土 毛细输送机制 水盐迁移 盐胀
原文传递
季节性冻融土壤盐分离子组成与冻结层盐分运移规律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崔莉红 朱焱 +2 位作者 赵天兴 杨金忠 伍靖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5-82,共8页
该文对冻融过程中土壤盐分离子组成及冻结层盐分运移规律进行研究,在内蒙古河套灌区永联试验站开展了冻融期土壤水盐及其离子成分监测试验,分析了冻融期地温、冻结层深度、地下水埋深与水质、土壤含水率、土壤盐分及离子组成的变化规律... 该文对冻融过程中土壤盐分离子组成及冻结层盐分运移规律进行研究,在内蒙古河套灌区永联试验站开展了冻融期土壤水盐及其离子成分监测试验,分析了冻融期地温、冻结层深度、地下水埋深与水质、土壤含水率、土壤盐分及离子组成的变化规律,通过离子相关性分析确定了土壤盐分运移的主控离子成分和盐分类型,进一步利用二元水盐体系相图探讨了冻融期主控盐分的运移规律。结果表明:冻融期地温梯度变化主要发生在0~1.0 m范围土层中,地下水埋深在冻融期变化趋势为快速增大-缓慢增大-减少,地下水矿化度均值在融化期显著降低;研究区地下水中变异性最大的离子为Na^+、Cl^-和SO4^2–,土壤盐分运移和扩散是地下水矿化度变化的主要原因;土壤中Na^+、Cl^–与SO4^2–与含盐量相关系数高于0.9,冻融期土壤盐分浓度变化的主控盐分类型为氯化钠和硫酸钠;冻结层积盐或者脱盐取决于土壤盐分梯度和不同盐分的共饱和点,研究区最大氯化钠浓度(质量分数1.55%)和最大硫酸钠浓度(2.01%)均低于各自的共饱和点,当冻结前土壤溶液浓度梯度为正(从上到下浓度增大)时,冻结层易积盐,反之冻结层主要表现为脱盐。研究对阐明冻融期冻结层盐分累积规律的成因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 离子 土壤 冻结层 水盐运移 水盐体系相图 河套灌区
下载PDF
国内外暗管排水研究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丁新军 田军仓 朱和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1-99,109,共10页
【目的】探明国内外暗管排水研究领域的研究内容、发展动态。【方法】基于CNKI与WOS数据库,采用科技文本挖掘可视化软件VOSviwer对国内外暗管排水研究的文献引文数据进行了科学叠加可视化分析,国外机构耦合分析,国内外引文关键词共现分... 【目的】探明国内外暗管排水研究领域的研究内容、发展动态。【方法】基于CNKI与WOS数据库,采用科技文本挖掘可视化软件VOSviwer对国内外暗管排水研究的文献引文数据进行了科学叠加可视化分析,国外机构耦合分析,国内外引文关键词共现分析,国内外研究人员合作网络分析。【结果】通过科学叠加图谱,从学科的宏观角度分析了暗管排水研究学科发展方向;通过国家合作网络分析,得出了该领域的研究强国;USA、Canada、Germany、China、Netherlands、France、Sweden、England、Denmark、Switzerland;通过机构耦合分析,确定了暗管排水研究高影响力研究机构;USDA ARS、Iowa State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Illino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Purdue University、Agriculturea nd Agri-Food Canada、U.S.Geological Survey、Swedish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Ohio State University;通过国内外关键词共现网络图比较,揭示了国内外暗管排水研究的主要内容上的差异;通过国内外合作网络图分析,得出了国内外暗管排水核心研究学者之间的合作关系及他们为推动暗管排水研究所做的贡献。【结论】我国的暗管排水研究领域正处于引进吸收与发展的状态,在流域尺度暗管排水的研究、田间尺度农药与磷淋失机制、排水水质净化等方面研究薄弱。未来的新兴趋势是从暗管排水释放源头到排水的末端建立系统的研究体系,考虑多元化因素的排水管理,工程技术上在田间排水源头采用建立反硝化除氮生物反应池改善排水水质,农艺措施上非耕作期进行覆盖作物种植研究,气候变化与暗管排水研究耦合也将成为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管排水 VOSviwer 知识图谱 节水灌溉 水盐运移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膜下滴灌结合暗管技术土壤水盐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高金花 张礼绍 +2 位作者 廉冀宁 柏宇 郭奇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6-82,共7页
膜下滴灌结合暗管排水技术,是一种将膜下滴灌和暗管排水技术结为一体的复合型节水灌排技术。为探究该技术条件下的玉米大田作物土壤水盐和有机质运移规律,在吉林省前郭县前诸尔钦村选取试验地,通过膜下滴灌结合暗管排水(T1)、膜下滴灌(... 膜下滴灌结合暗管排水技术,是一种将膜下滴灌和暗管排水技术结为一体的复合型节水灌排技术。为探究该技术条件下的玉米大田作物土壤水盐和有机质运移规律,在吉林省前郭县前诸尔钦村选取试验地,通过膜下滴灌结合暗管排水(T1)、膜下滴灌(T2)和传统种植(T3)三个不同小区进行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玉米生长期,同一土层深度土壤含水率T1、T2、T3变化幅度分别为9.46%、15.35%、23.49%,说明膜下滴管结合暗管排水有助于改善土壤保水性;T1各层土壤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脱盐,20、40、60cm土层脱盐率分别为40.5%、38.8%、27.9%,T2玉米生长后期出现深层土壤积盐现象,积盐率为95.2%,T3降雨条件下出现深层土壤积盐,干旱条件下出现表层土壤返盐现象;T1在玉米生长后期,20、40、60cm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增加,T2、T3呈下降的趋势,说明膜下滴灌结合暗管排水有助于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利于作物生长。本研究还利用Hydrus-1D建立土壤水分运移模型,模拟效果较好,模型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下滴灌 暗管排水 水盐运移 HYDRUS-1D
下载PDF
不同灌排模式下盐渍化土壤盐分及离子迁移规律及均衡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高宏远 刘霞 +1 位作者 高晓瑜 屈忠义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61-370,共10页
为探明盐渍化灌区不同灌排模式下土壤盐分及离子迁移及聚集规律,于2021年5—10月在巴彦淖尔市五原县盐碱化耕地改良示范区分别对“滴灌+明沟排水”与“黄灌+暗管排水”模式下农田进行土壤水盐监测与灌排水量监测,分析不同灌排模式下农... 为探明盐渍化灌区不同灌排模式下土壤盐分及离子迁移及聚集规律,于2021年5—10月在巴彦淖尔市五原县盐碱化耕地改良示范区分别对“滴灌+明沟排水”与“黄灌+暗管排水”模式下农田进行土壤水盐监测与灌排水量监测,分析不同灌排模式下农田土壤盐分迁移分布规律,利用均衡分析探讨土壤盐分和盐分离子积盐及脱盐特征,为灌区的节水规划及盐渍化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不同灌排模式下农田土壤均处于脱盐状态,黄灌与暗管排水模式下土壤脱盐效果相对较好,脱盐率为37.73%;滴灌与明沟排水条件下农田中出现HCO_(3)-累积,积累量为0.3 t,黄灌与暗管排水模式下农田中出现Ca^(2+)与Mg^(2+)的累积,积累量分别为2.9624,0.5774 t。滴灌与明沟排水模式下整个生育期内,0—40 cm土层处于脱盐状态,40—80 cm土层出现盐分积累现象,黄灌与暗管排水模式下整个生育期0—100 cm土层处于脱盐状态。不同灌排模式下地下水埋深变化趋势相同,黄灌与暗管排水模式下地下水埋深较低,滴灌与明沟排水模式下土壤积盐与地下水质整体呈负相关关系,仅土壤中HCO 3-与地下水各离子呈正相关关系,土壤中HCO_(3)-与地下水中Mg^(2+)、HCO_(3)-相关性较强,相关系数分别为0.833,0.759。黄灌与暗管排水模式下土壤积盐与地下水质整体相关关系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灌排模式 水盐均衡 水盐运移 盐分积累 地下水埋深
下载PDF
含盐冻土物理力学特性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杨平 刘健鹏 张婷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19,共9页
我国西北内陆和东南沿海含盐土地区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含盐冻土物理力学研究的发展。从含盐冻土的强度特征、冻融变形特性、水盐迁移规律以及细微观结构研究等4个方面,简要概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了含盐冻土物理力学特性的... 我国西北内陆和东南沿海含盐土地区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含盐冻土物理力学研究的发展。从含盐冻土的强度特征、冻融变形特性、水盐迁移规律以及细微观结构研究等4个方面,简要概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了含盐冻土物理力学特性的研究进展。提出人工含盐冻土强度和变形特性研究中需增大试验负温范围,以获得氯化钠二次相变对冻土强度和冻融变形的影响规律;从冻融过程中未冻水含量、土水势、孔隙水压力和盐晶体相变等关键机制入手,研究含盐冻土的变形机理;指出现有测定水分、盐分、基质势和孔隙水压力等传感器不能满足室内试验对尺寸和精度的要求,采用微型化、精确化的传感器进行冻融过程中的水盐迁移参数监测,是建立合理的水-热-力-盐耦合模型的前提;提出可将未冻水含量作为微观尺度的孔径分布与宏观强度特性和水盐迁移模型联系的纽带,为建立微观与宏观的联系提供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盐冻土 强度特性 冻融变形特性 水盐迁移 细微观结构
下载PDF
石质文物盐害类型与蒸发速率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虎元 杨盛清 +1 位作者 孙博 朱江鸿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3284-3294,共11页
石质文物盐害类型与微环境条件控制下的水盐运移有关,主要受岩石表面蒸发速率的影响。选择甘肃庆阳北石窟寺砂岩和四川乐山大佛砂岩,设置4种环境湿度RH=12%,33%,59%和76%,开展Na_(2)SO_(4)溶液毛细上升试验,模拟研究盐害特征与蒸发条件... 石质文物盐害类型与微环境条件控制下的水盐运移有关,主要受岩石表面蒸发速率的影响。选择甘肃庆阳北石窟寺砂岩和四川乐山大佛砂岩,设置4种环境湿度RH=12%,33%,59%和76%,开展Na_(2)SO_(4)溶液毛细上升试验,模拟研究盐害特征与蒸发条件的关系。毛细上升试验过程中监测砂岩的毛细上升速率、蒸发速率和表面宏观现象。毛细上升试验后对试样进行电导率测试、离子含量测试、弹性波速测试、扫描电镜(SEM)试验和压汞(MIP)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毛细上升试验结束后北石窟寺砂岩表面出现盐层堆积,并且随着相对湿度由高到低,盐层厚度逐渐变厚:乐山大佛砂岩宏观盐害现象则随着相对湿度由高到低,依次表现为内部裂隙发展、表面盐霜、表面粉化和片状剥落。弹性波速试验、MIP试验和SEM试验显示,在RH=76%的条件下,北石窟寺砂岩和乐山大佛砂岩内部均发生劣化;在RH<59%条件下,2种砂岩内部几乎无劣化。试验结果证实,蒸发速率越大,盐分越容易被携带到表面,发生表面盐害现象;相反,盐分越容易滞留在砂岩内部,发生内部盐害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石质文物 水盐运移 蒸发速率 盐结晶 表面盐害 内部盐害
原文传递
不同矿化度咸水结冰灌溉对重度盐碱地土壤水分入渗和盐分运移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争争 屈忠义 +1 位作者 杨威 何婧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04-311,共8页
为探究不同矿化度咸水结冰灌溉对重度盐碱地土壤水分入渗和盐分运移的影响。采用室内有机玻璃土柱模拟试验,设置3个梯度灌水水质(蒸馏水、3 g/L微咸水、10 g/L咸水)和2种灌溉方式(结冰灌溉、直接灌溉)的6种不同处理,对土壤的水分入渗特... 为探究不同矿化度咸水结冰灌溉对重度盐碱地土壤水分入渗和盐分运移的影响。采用室内有机玻璃土柱模拟试验,设置3个梯度灌水水质(蒸馏水、3 g/L微咸水、10 g/L咸水)和2种灌溉方式(结冰灌溉、直接灌溉)的6种不同处理,对土壤的水分入渗特性及脱盐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3个梯度灌水水质下,结冰灌溉方式的土壤初始入渗速率分别是直接灌溉方式的8.2,4.6,5.8倍。结冰灌溉方式下,灌溉水矿化度越高,土壤入渗速率越快;(2)Kostiakov模型适合拟合不同矿化度咸水结冰灌溉方式下的土壤水分入渗过程,Horton模型适合拟合不同矿化度咸水直接灌溉方式下的土壤水分入渗过程;(3)3个梯度灌水水质下,直接灌溉方式0—6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较结冰灌溉方式分别提高1.4%~6.3%,1.6%~3.6%,0.9%~7.6%;(4)各处理下0—30 cm土层土壤脱盐效果较为显著,盐分不断向土层60 cm处迁移,各处理土壤脱盐率逐渐降低。0—30 cm土层处,淡水直接灌溉方式下土壤脱盐率最大(93%~97%),3 g/L微咸水结冰灌溉的脱盐率次之(87%~91%)。50—60 cm土层处,淡水结冰灌溉方式下土壤脱盐率最高(13.3%),其次为3 g/L微咸水结冰灌溉方式(9.1%)。综合考虑,3 g/L微咸水结冰灌溉能够提高土壤水分入渗速率,有效降低0—60 cm土层的土壤盐分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水结冰灌溉 入渗 模型模拟 水盐迁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