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7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生植物对富营养水体水质净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203
1
作者 吴振斌 邱东茹 +3 位作者 贺锋 刘保元 邓家齐 詹发萃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2001年第4期299-303,共5页
利用富营养浅水湖泊武汉东湖中所建立的大型实验围隔系统 ,对沉水植物的水质净化作用作了现场实验研究。重建后的沉水植物可以显著改善水质 ,水体透明度显著提高 ,水色降低。在研究期间 ,水生植物围隔 CODCr和 BOD5一般分别为 2 0和 5 m... 利用富营养浅水湖泊武汉东湖中所建立的大型实验围隔系统 ,对沉水植物的水质净化作用作了现场实验研究。重建后的沉水植物可以显著改善水质 ,水体透明度显著提高 ,水色降低。在研究期间 ,水生植物围隔 CODCr和 BOD5一般分别为 2 0和 5 mg/L左右 ;对照围隔和大湖水体则分别约为 40和 1 0 mg/L。水生植物围隔水体中可检出的有机污染种类也较对照围隔和大湖水体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水植物 水质净化 水生植物 富营养水体
下载PDF
太湖五里湖生态重建示范工程——大型围隔试验 被引量:82
2
作者 陈开宁 包先明 +4 位作者 史龙新 陈伟民 兰策介 许海 胡洪云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9-149,共11页
五里湖是太湖北部富营养化程度最为严重的一湖湾.从2004年1月起,为了改善水质,重建五里湖生态环境,在五里湖南岸建立了一个面积为10×104m2示范工程试验区,采用多技术措施集成应用,开展湖泊生态重建技术研究.经过近2年的生态重建... 五里湖是太湖北部富营养化程度最为严重的一湖湾.从2004年1月起,为了改善水质,重建五里湖生态环境,在五里湖南岸建立了一个面积为10×104m2示范工程试验区,采用多技术措施集成应用,开展湖泊生态重建技术研究.经过近2年的生态重建研究与实践,在示范工程试验区内建立了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群丛23个,水生植物种类从生态重建前的零上升至15科、22属、32种,水生植物的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her index)达到2.33,覆盖度达到40%- 55%.水质监测结果表明,示范工程区内水体的TN、TP、NH4-N、NO3-N、NO2-N及PO4-P的平均值分别比示范工程区外下降了20.7%、23.8%、35.2%、21.1%、45.6%和54.0%,TN、TP分别下降至2.50mg/L、0.080mg/L以下,水质得到明显改善,达到或低于“浅水湖泊稳态转换理论”指出的向“稳定清水态”转换的临界值,水体透明度(SD)平均值也有较大幅度提高,平均从0.39m提高至0.70m;初步实现湖泊水体从藻类占优势浊水态向大型水生植物占优势的清水态转变.因此重建与恢复湖泊生态系统要从沿岸带着手,首先重建湖滨带结构与功能,通过湖滨带水生生物一系列反馈机制, 逐步改善湖泊水质,最终实现沉水植被恢复;湖泊敞水区应主要采用生物操纵技术措施来实现湖泊生态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重建 水生植被恢复 水质改善 五里湖 太湖
下载PDF
人工湿地在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64
3
作者 刘学燕 代明利 刘培斌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77-1081,共5页
为确定利用人工湿地在北方地区冬季运行所需的设计参数,利用在官厅水库岸边建立的人工湿地,开展了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处理官厅水库水的冬季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寒冷的冬季,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在隔离层保护下可以正常运行,使用不同的覆盖... 为确定利用人工湿地在北方地区冬季运行所需的设计参数,利用在官厅水库岸边建立的人工湿地,开展了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处理官厅水库水的冬季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寒冷的冬季,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在隔离层保护下可以正常运行,使用不同的覆盖物进行隔离保温,对系统的处理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在水力负荷率为0.25~0.45m·d-1时,冬季CODMn和NH4+-N的去除率分别为15%和50%,BOD5、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65%、25%和35%。去除率随水力负荷率的提高而降低,当水力负荷超过0.4m·d-1时,去除率明显降低。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在冬季寒冷低温条件下对微污染地表水有较好的净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寒冷 人工湿地 水质改善
下载PDF
基于氮磷比解析太湖苕溪水体营养现状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68
4
作者 聂泽宇 梁新强 +7 位作者 邢波 叶玉适 钱轶超 余昱葳 边金云 顾佳涛 刘瑾 陈英旭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8-55,共8页
生态化学计量学是评价水体营养状态的重要手段,利用其氮磷比指标探讨了我国太湖主要入湖河流苕溪的营养状态。野外监测结果显示,苕溪水体氮素超标严重,磷素污染轻度,硝酸盐、颗粒态磷为氮磷的主要赋存形态,且氮磷浓度呈现相似的季节变... 生态化学计量学是评价水体营养状态的重要手段,利用其氮磷比指标探讨了我国太湖主要入湖河流苕溪的营养状态。野外监测结果显示,苕溪水体氮素超标严重,磷素污染轻度,硝酸盐、颗粒态磷为氮磷的主要赋存形态,且氮磷浓度呈现相似的季节变化规律,表明苕溪主要受农业面源污染影响。氮磷比分析表明,苕溪水体春、秋季处于磷素限制状态,夏季适合藻类生长,冬季低温条件下不利于藻类的大量繁殖;苕溪生物量增长受磷素限制,线性拟合亦显示其氮磷比主要受磷素波动的调控;苕溪干流大面积暴发蓝藻水华的风险较部分支流及死水区低,苕溪水入湖后,特别是夏季其暴发风险将显著提高。针对苕溪水体的富营养化现状,提出若干条水质改善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苕溪 氮磷比 水质现状 富营养化 水质改善
下载PDF
人工湿地系统用于地表水水质改善的效能及特征 被引量:49
5
作者 刘红 代明利 +2 位作者 刘学燕 欧阳威 刘培斌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5-69,共5页
在北京官厅水库附近建立潜流人工湿地 (总面积 :3× 2 0m× 2m) ,芦苇、蒲草混合种植 ,研究其在不同季节条件下对地表水的处理效能及特征 ,分析了进水浓度、水力负荷、温度对污染物去除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系统对地表水有较好... 在北京官厅水库附近建立潜流人工湿地 (总面积 :3× 2 0m× 2m) ,芦苇、蒲草混合种植 ,研究其在不同季节条件下对地表水的处理效能及特征 ,分析了进水浓度、水力负荷、温度对污染物去除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系统对地表水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CODMn和NH+ 4 N的出水浓度与进水浓度的回归关系遵从线性关系 ;系统对TN、TP的去除率分别为 2 0 %~ 6 0 %和 30 %~4 5 % ;污染物的去除率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 ,随水力负荷率的增加而降低 ;CODMn、NH+ 4 N和TN的去除率与其进水浓度呈正相关 ,而TP去除率与其进水浓度呈负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水质改善 地表水 官厅水库
下载PDF
潜流人工湿地改善官厅水库水质试验研究 被引量:33
6
作者 刘红 代明利 +2 位作者 欧阳威 刘学燕 刘培斌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62-466,共5页
为确定利用人工湿地改善官厅水库水质工程所需的设计参数,在官厅水库岸边建立了人工湿地,开展了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处理官厅水库水的试验研究.试验表明,在水力负荷率为0.15~0.45m/d时,夏季CODMn和NH4+-N的去除率分别为50%和70%;冬季,分... 为确定利用人工湿地改善官厅水库水质工程所需的设计参数,在官厅水库岸边建立了人工湿地,开展了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处理官厅水库水的试验研究.试验表明,在水力负荷率为0.15~0.45m/d时,夏季CODMn和NH4+-N的去除率分别为50%和70%;冬季,分别可达到15%和50%,去除率随水力负荷率的提高和水温的下降而降低.由于渗漏和蒸发及植物蒸腾作用,系统的出水量为进水量的60%.研究结果表明,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对微污染地表水有较好的净化效果,该系统在冬季低温条件下仍可以正常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治理 人工湿地 水质改善 官厅水库
下载PDF
河岸混合植物带处理受污染河水中试研究 被引量:35
7
作者 李睿华 管运涛 +2 位作者 何苗 胡洪营 蒋展鹏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51-654,共4页
利用2种混合植物带(香根草+沉水植物、湿生植物+香蒲+芦苇)对受污染河水进行中试研究,并与无植物空白带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混合植物带对污染物的降解效果优于无植物空白带,其中香根草+沉水植物带效果最好,它在整个运行期间对COD、NH4... 利用2种混合植物带(香根草+沉水植物、湿生植物+香蒲+芦苇)对受污染河水进行中试研究,并与无植物空白带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混合植物带对污染物的降解效果优于无植物空白带,其中香根草+沉水植物带效果最好,它在整个运行期间对COD、NH4+-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43.5%、71.1%和69.3%.对出水溶解氧及水温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混合植物带水域中水的溶解氧比无植物带稳定,且在夏季水温低于无植物带水域的水温.说明在河道修复中植物带对平衡河岸带环境条件、改善河流局部小气候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生态修复 混合植物带 水质改善
下载PDF
光合细菌HZPSB对水产养殖水质的改良和对鱼类促生长作用 被引量:37
8
作者 沈锦玉 尹文林 +4 位作者 刘问 沈智华 钱冬 曹铮 吴颖蕾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81-484,共4页
利用光合细菌改善池塘水质及对鱼类非特异性免疫和促生长作用.测定了光合细菌对池塘水质(溶氧、氨氮、亚硝态氮、COD)、透明度、pH及异氧细菌总数的影响;光合细菌添加于饲料后对鱼血清中溶菌酶活力及鱼生长的影响;同时进行了光合细菌的... 利用光合细菌改善池塘水质及对鱼类非特异性免疫和促生长作用.测定了光合细菌对池塘水质(溶氧、氨氮、亚硝态氮、COD)、透明度、pH及异氧细菌总数的影响;光合细菌添加于饲料后对鱼血清中溶菌酶活力及鱼生长的影响;同时进行了光合细菌的大田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光合细菌对池塘水的溶解氧、pH没有影响;降低水中氨氮、亚硝态氮、有机物(COD);水的透明度明显升高;异氧细菌的总数比原来下降50%.饲料中添加光合细菌饲喂鲫鱼、罗非鱼,鱼血清中溶菌酶的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鱼的生长速度高于对照组.光合细菌分别在湖州、绍兴、杭州、嘉兴、上海等进行大田应用试验,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养殖虾蟹的发病率有明显的减少,与不使用光合菌的池塘相比,发病率降低了25%以上,提高了虾蟹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保护学 类球红细菌 水质改良 生长
下载PDF
2007~2008年引江济太调水对太湖水质改善效果分析 被引量:33
9
作者 周小平 翟淑华 袁粒 《水资源保护》 CAS 2010年第1期40-43,48,共5页
在对引江济太调水工程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对2007年无锡供水危机事件和2008年冬春季引水中引江济太工程的作用进行了系统分析。在2007年无锡供水危机爆发1周内,随着引江济太调水工程的进行,贡湖水厂水源地溶解氧和氨氮等水质指标从劣Ⅴ类... 在对引江济太调水工程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对2007年无锡供水危机事件和2008年冬春季引水中引江济太工程的作用进行了系统分析。在2007年无锡供水危机爆发1周内,随着引江济太调水工程的进行,贡湖水厂水源地溶解氧和氨氮等水质指标从劣Ⅴ类转变为Ⅲ类,小湾里水厂和锡东水厂水质也有好转;在2007年下半年和2008年上半年调水条件下,2008年5月与去年同期相比,贡湖高锰酸盐指数、总磷和总氮质量浓度分别从7.04 mg/L、0.106 mg/L、4.10 mg/L下降到3.35 mg/L、0.087 mg/L、2.87 mg/L,氨氮水质指标保持在Ⅲ类,表明引江济太调水工程对改善太湖局部湖区水质、保障太湖供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最后提出了进一步推动引江济太调水工程长效化运行的对策措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江济太调水工程 太湖 水质改善
下载PDF
基于MIKE11模型提高污染河流水质改善效果的方法 被引量:33
10
作者 熊鸿斌 陈雪 张斯思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5063-5073,共11页
为寻求提高污染河流水质改善效果的方法,本研究选择中国多坝闸重污染河流颍河为研究对象,针对引江济淮工程颍河段的水质改善要求,以颍河主要的污染物高锰酸盐指数、氨氮为指标,提出了应用MIKE11建立试验河流一维河网水动力和水质模型,... 为寻求提高污染河流水质改善效果的方法,本研究选择中国多坝闸重污染河流颍河为研究对象,针对引江济淮工程颍河段的水质改善要求,以颍河主要的污染物高锰酸盐指数、氨氮为指标,提出了应用MIKE11建立试验河流一维河网水动力和水质模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试验研究河流水质改善的最优技术方法,模拟试验主要进行了补水流量、补水水质、补水位置和补水方式等措施对改善颍河水质效果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用MIKE11模型中水动力模块(HD)和对流扩散模块(AD)并结合降雨径流模块(NAM)来进行污染河流水质改善是可行的,即补水流量为河流本底流量的10%,分别对补水点1采用Ⅲ类水,补水点2和补水点3采用Ⅳ类水进行补给,补给效果最佳,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72.3%和55.7%,使研究区颍河85%以上的河段达到Ⅳ类水水质标准,为河流污染控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KE11模型 补水 水质改善 污染河流 方法
原文传递
湖泊生态系统恢复与水质改善 被引量:28
11
作者 刘正文 《中国水利》 2006年第17期30-33,共4页
富营养化是导致湖泊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因素。生态恢复必须将生态理论与社会、经济条件相结合,确定合适的目标。实践证明,湖泊生态系统恢复可以显著改善水质。控制或削减外源营养盐负荷是富营养化湖泊生态恢复的前提,但成功生态恢复的... 富营养化是导致湖泊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因素。生态恢复必须将生态理论与社会、经济条件相结合,确定合适的目标。实践证明,湖泊生态系统恢复可以显著改善水质。控制或削减外源营养盐负荷是富营养化湖泊生态恢复的前提,但成功生态恢复的负荷或湖水营养盐浓度条件因湖泊形态、地理位置和系统结构的不同而不同,我国湖泊的生态恢复需要在恢复条件、机理与技术多方面开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 富营养化 生态系统恢复 水质改善
下载PDF
地衣芽孢杆菌De在优质草鱼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8
12
作者 曹煜成 李卓佳 +3 位作者 林黑着 杨莺莺 文国樑 邹国荣 《南方水产》 2008年第3期15-19,共5页
运用综合对比分析法探讨了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De在优质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养殖中的应用效果,其评价指标分别为成活率、水体pH、透明度、溶解氧及水中氨氮、硝酸盐浓度等。结果表明,施用地衣芽孢杆菌De可在... 运用综合对比分析法探讨了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De在优质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养殖中的应用效果,其评价指标分别为成活率、水体pH、透明度、溶解氧及水中氨氮、硝酸盐浓度等。结果表明,施用地衣芽孢杆菌De可在一定程度上使水体环境和养殖生产性能得到优化,提高养殖草鱼的成活率,显著降低水体透明度及水中氨氮、硝酸盐含量(P<0.05),使水体pH、溶解氧有利于草鱼的生长。其中施菌组较对照组的成活率、水体pH、溶解氧分别提高了3.2%、3.9%、25.5%,而水体透明度、氨氮及亚硝氮浓度则分别降低了38.5%、74.6%、6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衣芽孢杆菌De 草鱼养殖 水质改良
下载PDF
人工沉床技术在水环境改善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13
作者 李金中 李学菊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9期825-830,共6页
人工沉床技术是利用沉床载体和人工基质栽植大型水生植物,对污染水体进行原位修复的一种生物-生态水体修复技术,大型水生植物是该技术的核心。人工沉床技术中大型水生植物对水体的净化作用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其作用机理... 人工沉床技术是利用沉床载体和人工基质栽植大型水生植物,对污染水体进行原位修复的一种生物-生态水体修复技术,大型水生植物是该技术的核心。人工沉床技术中大型水生植物对水体的净化作用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其作用机理包括:①直接吸收营养物质和富集重金属;②通过物理吸附去除悬浮物和高分子有机物,提高水体透明度;③释放氧气,提高水体DO含量;④通过植物化感作用抑制藻类和细菌生长;⑤为微生物活动提供附着载体和氧源,形成植物-微生物的协同净化。然而,以往水生植物特别是沉水植物在水底直接栽植易受水体透明度、水深等条件的制约,成为高等水生植物在低透明度和水深较大的重污染水体修复应用的重要障碍。而人工沉床技术可以通过床体升降人为调控植物在水下的深度,克服水深、透明度等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制约,易于实现植物种群优化配置和群落构建,而且有利于植物后期的维护和管理,将为利用高等水生植物修复透明度低、水深较大或水位变化较大的重污染水体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水植物 挺水植物 人工沉床 水质改善
下载PDF
北京市血液透析单位透析用水及透析液质量的持续性质量改进 被引量:31
14
作者 周福德 王梅 《中国血液净化》 2006年第4期178-181,共4页
目的了解近3年来北京市血液透析单位透析用水及透析液质量的状况。方法采用统一的透析登记表对在2002~2004年期间北京市各血液透析单位透析用水和透析液方面的管理状况进行调查,并对2003年和2004年度各单位透析用水的化学污染物的检测... 目的了解近3年来北京市血液透析单位透析用水及透析液质量的状况。方法采用统一的透析登记表对在2002~2004年期间北京市各血液透析单位透析用水和透析液方面的管理状况进行调查,并对2003年和2004年度各单位透析用水的化学污染物的检测结果及2004年透析液的内毒素污染状况进行分析。结果2002年、2003年和2004年度分别有88家、115家和110家透析单位完成了透析登记工作。①透析用水的质量管理:3年来,北京市血液透析单位对透析用水的质量日趋重视,对透析用水硬度、电导度、游离氯以及透析液细菌培养进行检测频率的达标率均有明显的改进。②透析液的质量管理:所有透析单位均使用碳酸盐透析液。2004年直接使用A、B透析液原液的单位比2002年增加约1倍(35.7%vs18.7%);98.2%单位都能够规范的配置透析液。此外越来越多的单位进行了透析液离子浓度处方个体化的调整。③对透析用水的化学污染物及透析液内毒素的检查及改进:2003年,19/99(18.6%)家透析单位透析用水的化学污染物不合格,主要的不合格项目为:钙、硝酸盐、铝和氯胺;2004年,4家(4%)单位透析用水的化学污染物不合格,主要不合格项目为钙和硝酸盐。经过对水处理设备进行检修及改进后,复检的结果均达标。2004年我们对透析单位进行了现场内毒素检测,其中28%的单位不合格;复检后仍有2家透析液内毒素水平超标。结论3年来,北京市血液透析单位提高了对透析用水和透析液重要性的认识,加强了管理。但是,仍要警惕透析用水的污染问题。为了保证患者透析治疗的安全,各透析单位应该对透析用水及透析液进行严格管理,定期进行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透析用水 透析液 质量改进
下载PDF
三种人工介质对太湖水质的改善效果 被引量:27
15
作者 纪荣平 吕锡武 +2 位作者 李先宁 朱光灿 浦跃朴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7,i001,共5页
利用人工介质富集太湖水中的微生物来改善梅梁湾水源地水质,中试结果表明:三种人工介质中以组合介质(RZ)的生物量最大、生物活性最强且上部的生物量和生物活性高于中部和下部的,中间的生物量高于进水端和出水端的。在水力停留时间为6~7... 利用人工介质富集太湖水中的微生物来改善梅梁湾水源地水质,中试结果表明:三种人工介质中以组合介质(RZ)的生物量最大、生物活性最强且上部的生物量和生物活性高于中部和下部的,中间的生物量高于进水端和出水端的。在水力停留时间为6~7d、源水CODMn为4.17~9.88mg/L、UV254为0.09~0.13cm-1、TN为3.35~11.6mg/L、氨氮为0.22~5.19mg/L、亚硝酸盐氮为0.01~0.94mg/L、TP为0.08~0.79mg/L的条件下,RZ对CODMn、UV254、TN、氨氮、亚硝酸盐氮、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2.8%、8.6%、22.1%、32.4%、49.7%、60.7%。可见通过人工介质富集微生物的方法对太湖梅梁湾水源地水质有明显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水 人工介质 水质改善 生物量 生物活性
下载PDF
玉垒菌(S_(30))和光合细菌(PSB)对温室养鳖池水质改良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宫兴文 蔡完其 马江耀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16-118,共3页
关键词 中华鳖 玉垒菌 光合细菌 水质改良 温室养殖
下载PDF
太湖五里湖生态修复示范区水质改善效果分析 被引量:25
17
作者 章铭 于谨磊 +7 位作者 何虎 李宽意 陈非洲 关保华 胡耀辉 苏雅玲 杜瑛珣 刘正文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0-244,共5页
鱼类清除和沉水植被恢复常是富营养化浅水湖泊生态系统修复的重要手段。为探讨这种生态系统修复方式对亚热带富营养化浅水湖泊太湖五里湖水质的改善效果,论文研究了五里湖生态修复区与未进行任何修复的对照湖区为期6个月(2010年7~12月... 鱼类清除和沉水植被恢复常是富营养化浅水湖泊生态系统修复的重要手段。为探讨这种生态系统修复方式对亚热带富营养化浅水湖泊太湖五里湖水质的改善效果,论文研究了五里湖生态修复区与未进行任何修复的对照湖区为期6个月(2010年7~12月)的水质监测数据。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生态修复区总氮(TN)、总磷(TP)、叶绿素-a(Chl-a)以及悬浮质(TSS)浓度显著降低,分别比对照区低43.4%、48.3%、65.5%和78.9%,透明度则明显升高,约为对照区的3倍。本研究表明以鱼类清除和沉水植被恢复为主要手段的生态系统修复措施能够有效改善亚热带富营养化浅水湖泊水体的水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修复 沉水植被重建 鱼类清除 水质改善 五里湖
下载PDF
富营养化湖泊开敞水域水质净化的生态工程试验研究 被引量:23
18
作者 秦伯强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共4页
通过生态工程的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改善富营养化湖泊水源地的水质,这在全流域很难实现控源截污和全湖水质难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改善的情况下,具有快速见效的作用.以往之所以在开敞水域鲜有湖泊生态恢复成功的例子,原因是过于强调水... 通过生态工程的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改善富营养化湖泊水源地的水质,这在全流域很难实现控源截污和全湖水质难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改善的情况下,具有快速见效的作用.以往之所以在开敞水域鲜有湖泊生态恢复成功的例子,原因是过于强调水生植物种植本身,而忽视水生植物及草型生态系统与外部环境条件的关系.影响水生植物恢复和草型生态系统培植的因素,既有物理方面的因素,也有化学和生物方面的因素.只有消除那些对水生植物生长不利的影响,创造有利的环境条件,才能够培植一个具有净化能力的草型生态系统.因此,生态修复应该遵循“先诊断,后治理”和“先环境改善,后生态修复”的技术路线.太湖梅梁湾水源地水质改善生态工程试验正是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实施的.本专栏所选录的论文就是这项工作的部分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修复 环境条件 富营养化 水质改善
下载PDF
太湖梅梁湾水源地通过生态修复净化水质的试验 被引量:21
19
作者 秦伯强 胡维平 +5 位作者 刘正文 高光 谷孝鸿 胡春华 宋玉芝 陈非洲 《中国水利》 2006年第17期23-29,共7页
通过在太湖实施的试验研究,发现富营养化水体营养盐浓度的增加会导致附着在水生植物上的附着生物增加,对水生植物(主要是沉水植物)的光合作用造成胁迫,从而说明草型湖泊生态系统的恢复,首先必须降低营养盐浓度,因此,通过恢复水生植物来... 通过在太湖实施的试验研究,发现富营养化水体营养盐浓度的增加会导致附着在水生植物上的附着生物增加,对水生植物(主要是沉水植物)的光合作用造成胁迫,从而说明草型湖泊生态系统的恢复,首先必须降低营养盐浓度,因此,通过恢复水生植物来净化水质是不现实的。与营养盐浓度相比,风浪、光照、鱼的牧食等都不是根本的影响因素。根据调查,示范区夏季盛行偏南风,吹程长,风浪较大,导致沉积物悬浮,影响水环境质量,而蓝藻水华易于在此堆积,这些都是影响该水域水质的主要因素。为此,在生态净化方面,以恢复漂浮植物和浮叶植物为主来净化水质,在工程净化措施方面,提出了消浪和控藻等工程措施,以及布设人工介质(渔网)富集附着生物来净化水质等措施。经过3年的实施,示范区的水质改善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 湖泊生态修复 净化水质 太湖梅梁湾 水质改善 生态工程
下载PDF
模拟生态浮床种植6种水生植物改善水质效果研究 被引量:24
20
作者 陈丽丽 李秋华 +4 位作者 高廷进 吴昊 林陶 夏品华 张明时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8-83,共6页
为了研究贵州高原麦西河库湾水质改善生态修复工程示范区内生态浮床适合种植的水生植物,以及水生植物对水质改善的效果,选择水蓼、水芹菜、空心菜、慈菇、菖蒲和美人蕉6种贵州高原常见的水生植物进行室内模拟试验。结果表明,6种水生植... 为了研究贵州高原麦西河库湾水质改善生态修复工程示范区内生态浮床适合种植的水生植物,以及水生植物对水质改善的效果,选择水蓼、水芹菜、空心菜、慈菇、菖蒲和美人蕉6种贵州高原常见的水生植物进行室内模拟试验。结果表明,6种水生植物对水体总氮去除率为40.0%~90.9%,总磷去除率为53.1%~87.1%,氨氮和化学需氧量等指标变化也很明显,去除效果均较好;植物的生长情况来看,菖蒲和空心菜的净增生物量最大,水蓼最小;植物的地上部分氮磷含量较高,可以定时收割以转移水中的营养盐。通过对比分析,认为菖蒲和空心菜是比较适合在贵州高原水库和湖泊生态浮床上种植的水生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植物 生态浮床 水质改善 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