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滴灌、喷灌及管灌对马铃薯产量与水分生产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18
1
作者 王玉明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3期83-84,共2页
马铃薯是需水量较大的作物,通过滴灌、喷灌及管灌对马铃薯水分生产率及效益对比试验表明,马铃薯滴灌比喷灌667m^2产值高61.7%,比管灌高22.4%;单位水的水分生产率和效益,滴灌比喷灌提高7.8%和61.7%,比管灌提高5.3%和22.6%。
关键词 滴灌 喷灌 管灌 马铃薯 产量 水分生产效益
下载PDF
水分亏缺下紫花苜蓿和高粱根系水力学导度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文娆 李小利 +1 位作者 张岁岐 山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23-1333,共11页
利用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水分亏缺条件(胁迫水势-0.2MPa,胁迫48h),研究了变水条件下紫花苜蓿(品种:阿尔冈金和陇东)和高粱(品种:抗四)根系水力学导度(Lpr)、根系活力、根叶相对含水量、水分利用效率等参数的动态变化,以期进一步明确... 利用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水分亏缺条件(胁迫水势-0.2MPa,胁迫48h),研究了变水条件下紫花苜蓿(品种:阿尔冈金和陇东)和高粱(品种:抗四)根系水力学导度(Lpr)、根系活力、根叶相对含水量、水分利用效率等参数的动态变化,以期进一步明确植物水分吸收及散失过程调控的生理生态学基础。结果表明:水分亏缺限制了紫花苜蓿和高粱根系吸水,表现在Lpr的下降和根系活力的降低;继而调控了其地上部反应,引起气孔导度、光合速率、叶片相对含水量和蒸腾速率等的下降,但限制性的提高了其水分利用效率,尤其在胁迫初期。恢复到正常供水条件后,Lpr、根系活性、气孔导度等水分利用参数逐渐部分或完全恢复到了胁迫前水平,但恢复程度存在种间和品种间差异,并且根系吸水能力的恢复对于是植株地上部生长状态的恢复至关重要,尤其是水分恢复初期。紫花苜蓿根系中检测到水通道蛋白(AQPs)的存在,水分亏缺对紫花苜蓿Lpr的影响认为主要是通过影响AQPs的活性实现的。比较紫花苜蓿和高粱水分吸收与利用状况在变水条件下的动态变化,认为紫花苜蓿幼苗对干旱逆境的适应能力相对弱于高粱,品种间陇东适应能力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吸水 水分利用效率 紫花苜蓿 高粱 干旱适应性
下载PDF
不同结构土壤固化剂集流面的力学与集流性能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樊恒辉 高建恩 +1 位作者 吴普特 杨世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24-228,234,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结构对土壤固化剂集流面的抗压强度、吸水性和集流效率的影响,为土壤固化剂在雨水集蓄工程中的推广应用提供指导。【方法】在雨水集蓄工程示范的基础上,针对土壤固化剂集流面的不同施工工艺,采用抗压强度、吸水率和集... 【目的】研究不同结构对土壤固化剂集流面的抗压强度、吸水性和集流效率的影响,为土壤固化剂在雨水集蓄工程中的推广应用提供指导。【方法】在雨水集蓄工程示范的基础上,针对土壤固化剂集流面的不同施工工艺,采用抗压强度、吸水率和集流效率试验,对不同结构土壤固化剂集流面的力学与集流性能进行研究。【结果】结构3(10cm 6%固化土基层+5cm土壤固化剂混凝土)集流面的吸水率和集流效率与结构8(15cm水泥混凝土)集流面的相近,但其抗压强度最高;结构1(15cm 12%干性固化土+固化剂浆液罩面)与结构2(15cm 18%塑性纤维固化土+固化剂浆液罩面)集流面的表面处理一样,故其集流效率也相近,但是前者的抗压强度高于后者,吸水率低于后者;结构6(15cm 12%干性水泥土+固化剂浆液罩面)集流面表面由于采用固化剂浆液进行收光处理,所以表面抗压强度和集流效率均高于结构7(15cm 12%干性水泥土)集流面;结构5(表层掺粒径4~8mm碎石+15cm 12%干性固化土)集流面的抗压强度比仅由单纯的固化土构成的集流面高,但是集流效率却有所降低;结构4(40cm×40cm×5cm 12%砌块固化土)集流面抗压强度较高,但是由于砌块之间有施工缝隙,集流效率最低。【结论】干性固化土的抗压强度高于塑性固化土;土壤固化剂集流面表面采用固化剂浆液进行收光处理,或在固化土基础上铺设一定厚度的土壤固化剂混凝土面层,不仅可增强抗压强度,提高集流效率,而且能够延长集流面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固化剂 集流面 抗压强度 吸水率 集流效率
下载PDF
秸秆粉的质量分数对麦秸秆/聚乳酸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周煜程 牛兵 姜洪丽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7期780-782,共3页
目的采用转矩流变仪制备一系列麦秸秆/聚乳酸(PLA)复合材料,研究秸秆粉的质量分数对麦秸秆/聚乳酸(PLA)复合材料表面自由能、力学性能、吸水性能的影响。方法通过表面接触角、力学性能、吸水效率测试等方法对材料进行表征。结果随着秸... 目的采用转矩流变仪制备一系列麦秸秆/聚乳酸(PLA)复合材料,研究秸秆粉的质量分数对麦秸秆/聚乳酸(PLA)复合材料表面自由能、力学性能、吸水性能的影响。方法通过表面接触角、力学性能、吸水效率测试等方法对材料进行表征。结果随着秸秆粉质量分数的增加,复合材料的表面自由能降低,材料的力学性能降低,吸水效率增大。结论秸秆粉与PLA的界面结合随秸秆粉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变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粉 聚乳酸 表面自由能 力学性能 吸水效率
下载PDF
不同防水涂层对竹集成材纵向吸水特性的影响
5
作者 吴再兴 李景鹏 +2 位作者 何盛 麻如敏 陈玉和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21,共5页
为开发环保、防水性能优良的表面防水技术,分别采用水性聚氨酯涂料(WPU)、聚偏二氯乙烯乳液(PVDC)、溶剂型氟碳清漆(FC)和疏水型防水剂(WPA)对竹集成材横截面进行浸涂处理,通过一维吸水试验,测试其纵向吸水系数、吸水速率、防水效率和... 为开发环保、防水性能优良的表面防水技术,分别采用水性聚氨酯涂料(WPU)、聚偏二氯乙烯乳液(PVDC)、溶剂型氟碳清漆(FC)和疏水型防水剂(WPA)对竹集成材横截面进行浸涂处理,通过一维吸水试验,测试其纵向吸水系数、吸水速率、防水效率和水分分布等指标,以表征表面防水竹集成材的纵向吸水特性。结果表明:阻隔型PVDC乳液处理的竹集成材对水的接触角约为75°,防水效率最高,吸水量、吸水系数和吸水速率均为最低,用于竹集成材具有良好的防水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材 竹集成材 吸水系数 吸水速率 防水效率 水分分布
下载PDF
不同覆盖度下盆栽小白菜蒸散与水分利用效率 被引量:7
6
作者 李霞 王国栋 +3 位作者 薛绪掌 解迎革 陈菲 李邵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4-58,共5页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覆盖度条件下小白菜所处小环境的温湿度动态,以及作物蒸腾和盆栽基质蒸发的耗水规律。结果表明:植株生长点的温湿度随覆盖度的增大而增加。昼夜蒸散量随覆盖度的增大而减小,白天蒸散量变化显著,无覆盖处理白天...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覆盖度条件下小白菜所处小环境的温湿度动态,以及作物蒸腾和盆栽基质蒸发的耗水规律。结果表明:植株生长点的温湿度随覆盖度的增大而增加。昼夜蒸散量随覆盖度的增大而减小,白天蒸散量变化显著,无覆盖处理白天蒸散量为最大,1/2圆覆盖处理仅次于无覆盖处理,15/16圆覆盖处理最小。小白菜从出苗到收获总的耗水量随覆盖度增大而减小,1/2圆覆盖、3/4圆覆盖、15/16圆覆盖处理的总耗水量分别为无覆盖处理的91.34%、69.03%和40.74%。无覆盖、1/2圆覆盖、3/4圆覆盖、15/16圆覆盖处理的地上部干物质质量的平均值分别为5.551、6.536、5.143、3.345g,其水分利用效率的平均值分别为1.53、1.97、2.05、2.25kg/m3。试验总结表明盆栽小白菜的水分利用效率随着覆盖度的增加而增加,15/16圆覆盖处理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散量 吸水率 作物 覆盖度 日均光照强度 水分利用效率 小白菜
下载PDF
基于SOFC/GT/TCO_2复合动力循环和溴化锂制冷机的冷热电联供系统性能 被引量:9
7
作者 刘洋 韩吉田 游怀亮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341-349,共9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冷热电联供系统,通过TCO_2循环和溴化锂制冷机回收SOFC/GT循环的排烟余热,实现对外供冷、供热和供电。建立了联供系统热力性能的数学模型,对系统进行了能量分析和?分析,并研究了空燃比、SOFC压力、CO_2工质流率、CO_2工... 提出了一种新型冷热电联供系统,通过TCO_2循环和溴化锂制冷机回收SOFC/GT循环的排烟余热,实现对外供冷、供热和供电。建立了联供系统热力性能的数学模型,对系统进行了能量分析和?分析,并研究了空燃比、SOFC压力、CO_2工质流率、CO_2工质分流比和TCO_2泵出口压力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额定工况下,系统的净发电效率为70.79%,系统总?效率为68.29%,综合能源利用率为108.5%。增大空燃比、CO_2工质分流比或降低SOFC工作压力、CO_2工质流率和TCO_2泵出口压力可提高联供系统的综合能源利用率;增大SOFC工作压力、TCO_2泵出口压力或降低空燃比可提高联供系统的净发电效率和总?效率,随CO_2工质流率和CO_2工质分流比的增大,净发电效率和总?效率先降低后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FC/GT 冷热电联供 跨临界CO2循环 溴化锂制冷机 [火用]效率
下载PDF
CO_(2)泡沫改善吸水剖面实验评价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王健 吴松芸 +2 位作者 余恒 张作伟 徐鹏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8年第4期22-25,共4页
针对注水开发油田高含水开发期平面水驱不均、纵向吸水差异大、水驱采收率低的问题,开展了CO_2泡沫驱改善吸水剖面室内评价试验研究,建立了三组渗透率级差分别为3、6、9的高、低渗透率并联岩心组合驱替模型,采用CO_2泡沫驱替岩心,研究C... 针对注水开发油田高含水开发期平面水驱不均、纵向吸水差异大、水驱采收率低的问题,开展了CO_2泡沫驱改善吸水剖面室内评价试验研究,建立了三组渗透率级差分别为3、6、9的高、低渗透率并联岩心组合驱替模型,采用CO_2泡沫驱替岩心,研究CO_2泡沫驱替过程中渗透率级差以及含油饱和度级差对吸水剖面改善效果的影响及CO_2泡沫驱油效率。研究表明,渗透率极差越小,CO_2泡沫对注入剖面的改善效果越好,并考虑到不同渗透率级差下CO_2的驱油效率,实际应用中应当将同一层系的渗透率级差控制在6以内;含油饱和度越高,CO_2泡沫对剖面的改善效果越好,在实际应用中注入时机应当选择含油饱和度级差的范围为4~6。目前该研究成果已在吉林油田A区块CO_2泡沫驱矿场试验中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泡沫 渗透率级差 含油饱和度级差 改善吸水剖面 驱油效率
下载PDF
氨水吸收式制冷系统性能与精馏性能试验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陆至羚 柳建华 +3 位作者 张良 张慧晨 杨敏 翁晶凯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6-69,共4页
基于性能高效、结构紧凑的理念,研制一套氨水吸收式制冷试验系统,在部分回流、全回流工况下对系统进行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部分回流工况下,发生器电加热功率要与进料量相匹配;通过降低冷凝器中的冷却水温度和减小冷却水量来降低精馏塔... 基于性能高效、结构紧凑的理念,研制一套氨水吸收式制冷试验系统,在部分回流、全回流工况下对系统进行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部分回流工况下,发生器电加热功率要与进料量相匹配;通过降低冷凝器中的冷却水温度和减小冷却水量来降低精馏塔操作压力,提高系统性能;全回流工况下,回归得到适用于精馏塔板操作范围内的精馏板效率关联式,反映了精馏板效率与操作工况、氨水物性以及结构因素中主要变量的影响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水吸收式制冷系统 性能系数 精馏 塔板效率
下载PDF
Effects of Heat Treatment on Dimension Stability of Larch Pallet Decks 被引量:1
10
作者 Xue-Chun Yang Bing Wang +2 位作者 Jin-Zhuo Wu Xiao-Qi Xing Shi-Jun Yang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ew Series)》 EI CAS 2013年第3期75-80,共6页
The useful life of wooden pallets is lower because of the defects in lumbers. The quality of lumber can be significantly enhanced by heat treatment. In this paper,the larch pallet decks samples were heat-treated under... The useful life of wooden pallets is lower because of the defects in lumbers. The quality of lumber can be significantly enhanced by heat treatment. In this paper,the larch pallet decks samples were heat-treated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different time and temperatures. The quantity of water uptake has reduced 16. 8% under the condition of 250 ℃ for 150 min. The resistance of water absorption efficiency increases 165. 34% under the condition of 175 ℃ for 90 min. The anti-shrink efficiency increases 72. 08% under the condition of 250 ℃ for 90mi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imension stability of larch panels can be improved by heat treatment. The condition of 250 ℃ for 180 min is the best heat treating condition to improve the dimension st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rch pallet heat treatment resistance of water absorption efficiency anti-shrink efficiency dimension stability
下载PDF
优质樱桃番茄高效水氮耦合管理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超 Tankari Moussa +4 位作者 龚道枝 郝卫平 张燕卿 梅旭荣 王耀生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0-130,共11页
【目的】水分和氮素是限制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最重要因素,合理的水肥管理是农业生产高产高效的关键。结合同位素技术研究最优水氮耦合模式,为樱桃番茄生产中合理灌水和施氮,提高番茄果实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WUE)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 【目的】水分和氮素是限制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最重要因素,合理的水肥管理是农业生产高产高效的关键。结合同位素技术研究最优水氮耦合模式,为樱桃番茄生产中合理灌水和施氮,提高番茄果实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WUE)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樱桃番茄品种‘千禧’为试验材料,结合稳定同位素技术进行水肥耦合盆栽试验。试验设置3个灌溉水平(W)和3个氮素水平(N),灌溉水平包括90%土壤持水量(充分供水,WH),70%土壤持水量(中度水分胁迫,WM)和50%土壤持水量(重度水分胁迫,WL);氮素水平包括高氮(0.23 g/kg,NH),中氮(0.16 g/kg,NM)和低氮(0.08 g/kg,NL)。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共9个处理。在灌溉施肥处理60天后收获,分析测定了植株不同部位的生物量及碳、氮、氧同位素含量。【结果】在WH和WM条件下,增加氮素用量使番茄地上部干物质量和叶面积显著增加,增幅分别为19.8%~45.4%和29.4%~106.8%;相同氮素水平下,WH和WM的地上部干物质量和叶面积比WL分别增加24.7%~83.4%和17.6%~90.4%。WHNH处理干物质量和叶面积最高,WMNH处理次之,但后者耗水量低,具有最高的WUE。在WH和WM下,随着氮素用量的增加番茄植株的WUE和氮素含量同步增加。土壤水分水平下降提高了植株的WUE以及δ13C和δ18O,而WUE提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叶片气孔的优化调控,植株叶片的δ13C和δ18O可以用于表示灌溉施肥条件下长时间尺度上的WUE信息。WLNM处理提高番茄的糖分含量,而WHNM处理能降低番茄的有机酸含量,从而使番茄口感更好,提高番茄品质。【结论】中度水分胁迫和高氮处理(WMNH)能在促进番茄生长和提高氮素吸收和利用效率的同时减少水分用量,提高番茄的水分利用效率,为本试验的最优水氮耦合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桃番茄 水氮耦合 水氮吸收 水分利用效率 δ13C Δ18O 同位素技术
下载PDF
基于EBSILON的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及能量利用特性 被引量:3
12
作者 朱良君 王世朋 +3 位作者 赵大周 张海珍 刘润宝 谢玉荣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445-4451,共7页
为研究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分布式能源(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and power,CCHP)系统的能量利用特性,以某冷热电三联供能源站作为研究对象,利用EBSILON软件分别建立内燃机组、烟气-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换热器组件等模型,分析... 为研究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分布式能源(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and power,CCHP)系统的能量利用特性,以某冷热电三联供能源站作为研究对象,利用EBSILON软件分别建立内燃机组、烟气-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换热器组件等模型,分析了烟气-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在不同烟气与缸套水热源驱动下的制冷系数(coefficient of refrigeration,COP)特性,内燃机组不同负荷率下系统的综合供能特性。研究结果表明,CCHP采用单一热源制冷时,烟气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以烟气作为驱动热源可获得较高的COP,而以缸套水作为驱动热源时COP较低;在同时具备冷热负荷情况下,高温烟气更适合作为制冷热源,而高温缸套水更适合充当制热热源;采用双热源驱动制冷与单一热源相比,具有更高的综合能源利用效率,在内燃机75%负荷率、WY1工况下,COP与综合能源效率达到最大值1.28与92.0%;而在50%负荷率时采用缸套水作为单一热源驱动制冷机时,COP与综合能源利用效率达到最低值,分别为0.74与76.1%。模型分析得出的CCHP系统综合供能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指导冷热电三联供能源站的高效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热电三联供 内燃机 烟气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 综合能源效率 制冷系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