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赤道西太平洋暖池次表层水温变化对热带气旋的影响 被引量:32
1
作者 吴迪生 白毅平 +3 位作者 张红梅 许建平 庞海龙 张俊峰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3-259,共7页
分析了西太平洋暖池和南海次表层水温变化对TC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赤道西太平洋暖池次表层水温夏半年持续出现正(负)距平时,西北太平洋生成的TC个数比常年偏多(少)是主要现象,这种现象极值年份尤其明显,对南海TC(指南海生成的TC,下同... 分析了西太平洋暖池和南海次表层水温变化对TC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赤道西太平洋暖池次表层水温夏半年持续出现正(负)距平时,西北太平洋生成的TC个数比常年偏多(少)是主要现象,这种现象极值年份尤其明显,对南海TC(指南海生成的TC,下同)的个数影响不明显,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生成TC的时间比常年提早(推迟)。当南海北部次表层水温夏季和秋季持续出现正(负)距平时,南海TC比常年偏多(少)。TC对南海和东海的影响趋势是一致的,但所受影响的程度东海比南海更为强烈。原因是东海台风波浪比南海高、海面气温比南海低、相对湿度比南海小,故导致SST急速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太平洋 暖池 水温 热带气旋
下载PDF
南沙与暖池海域SST的长期振荡及其耦合过程 被引量:9
2
作者 谢强 鄢利农 +1 位作者 侯一筠 胡基福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88-96,共9页
利用多项式函数分析了南沙和暖地海温的长期变化,发现两海域的海面温度(SST)1934-1989年56年来有明显地增温趋势,并且存在着SST变化的周期和突变现象。根据交叉谱分析特征,两海区SST之间存在不同频率的耦合振荡,可分为两种主要... 利用多项式函数分析了南沙和暖地海温的长期变化,发现两海域的海面温度(SST)1934-1989年56年来有明显地增温趋势,并且存在着SST变化的周期和突变现象。根据交叉谱分析特征,两海区SST之间存在不同频率的耦合振荡,可分为两种主要类型:周期约为16.6年的同相低频耦合振荡和周期约为2年的反位相耦合振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面温度 低频振荡 耦合过程 暖池 南沙群岛
下载PDF
IPCC AR4模式中夏季西太平洋副高南北位置特征的模拟 被引量:7
3
作者 黄刚 屈侠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51-359,共9页
利用IPCCAR4中8个气候系统模式的环流、对流和降水资料,结合实际的观测及再分析资料,从年际尺度上比较分析了这些气候系统模式对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北位置、暖池对流和江淮降水关系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随纬... 利用IPCCAR4中8个气候系统模式的环流、对流和降水资料,结合实际的观测及再分析资料,从年际尺度上比较分析了这些气候系统模式对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北位置、暖池对流和江淮降水关系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随纬度分布的模拟中,经向分辨率高的模式存在一定的优势。在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南北位置、暖池对流和江淮降水关系的模拟上,GFDL-CM2.1能合理地表征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影响东亚夏季风年际变化的东亚太平洋遥相关型的模拟上,GFDL-CM2.1和ECHAM5_MPI/OM能够较好地模拟出其特征,其中前者模拟结果要明显好于后者。同时利用GFDL-CM2.1在SRES A1B情景下的试验结果,EAP(East Asia/Pacific)指数与中国东部降水的变化关系得出,随着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在21世纪前期,江淮偏旱的概率较高;21世纪后期,江淮降水可能偏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CC AR4 20世纪气候模拟 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暖池对流 降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