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生态哲学之维:蒙古族游牧文化的生态智慧
被引量:
10
1
作者
包庆德
蔚蓝
安昊楠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5-11,共7页
游牧文化的经济形态是草原游牧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根据地理环境、季节变化和草原承载力等一系列自然条件而做出的适应生态环境演化规律的合理选择,是依据长期自然选择基础之上的生态文化选择。与采集文化、渔猎文化、农耕文化和...
游牧文化的经济形态是草原游牧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根据地理环境、季节变化和草原承载力等一系列自然条件而做出的适应生态环境演化规律的合理选择,是依据长期自然选择基础之上的生态文化选择。与采集文化、渔猎文化、农耕文化和工商文化的生产方式、生存方式、生活方式不同,游牧文化的产生基于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自然地理环境和草原生态系统,游牧民族深谙其游牧文化独特的"游而牧之"的生产方式、"逐水草而居"的生存方式、"肉体来自青草"的生活方式。游牧文化因其在产生、发展和演变过程中重视人与自然关系的有机整体性,而彰显其厚重的生态文明意蕴和深层的生态哲学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牧文化
游而牧之
逐水草而居
肉体来自青草
生态智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态哲学之维:蒙古族游牧文化的生态智慧
被引量:
10
1
作者
包庆德
蔚蓝
安昊楠
机构
内蒙古大学哲学学院
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
出处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5-11,共7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11BZX029)
内蒙古大学生态哲学创新团队项目(项目批准号:121106-22)
文摘
游牧文化的经济形态是草原游牧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根据地理环境、季节变化和草原承载力等一系列自然条件而做出的适应生态环境演化规律的合理选择,是依据长期自然选择基础之上的生态文化选择。与采集文化、渔猎文化、农耕文化和工商文化的生产方式、生存方式、生活方式不同,游牧文化的产生基于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自然地理环境和草原生态系统,游牧民族深谙其游牧文化独特的"游而牧之"的生产方式、"逐水草而居"的生存方式、"肉体来自青草"的生活方式。游牧文化因其在产生、发展和演变过程中重视人与自然关系的有机整体性,而彰显其厚重的生态文明意蕴和深层的生态哲学智慧。
关键词
游牧文化
游而牧之
逐水草而居
肉体来自青草
生态智慧
Keywords
nomadic
culture
wandering
and
grazing
moving
from
place
to
place
in
search
of
water
and
grass
meat
from
the
gras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mplication
分类号
N031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生态哲学之维:蒙古族游牧文化的生态智慧
包庆德
蔚蓝
安昊楠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